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利率决议出炉前夕-美国议员施压鲍威尔-加息终点将至?

作者  |  2023-05-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出炉前夕,多位重量级议员联名致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呼吁美联储暂停加息。

议员施压暂停加息

1日,包括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沃伦(Elizabeth Warren)、华盛顿州众议员贾亚帕尔(Pramila Jayapal)以及宾夕法尼亚州众议员博伊尔(Brendan Boyle)在内的10名议员在一封联名信中表达了对货币政策的担忧,称继续加息或令数百万美国人失业,要求鲍威尔避免制造一场破坏就业和压垮企业的经济衰退。

“美联储的政策独立性毋庸置疑,但我们认为,继续加息将有违美联储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的双重使命,亦罔顾小企业及工薪家庭陷入困境。”议员们写道。

议员们发声之际正值又一家美国主要区域银行倒下。同样是在5月1日,在遭连日抛售之后,第一共和银行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正式接管,并将其出售给摩根大通。

两个月内三家主要区域银行接连倒闭,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担忧更多银行将步硅谷银行、签名银行以及第一共和银行的后尘,该板块股价加速下挫。2日,涵盖标普500指数中区域银行板块的SPDR S&P Regional Banking ETF下跌6.3%,至2020年10月以来的新低;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 Bancorp)收跌27.8%,盘初一度暴跌近42%,并多次触发停牌;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下挫15.1%,日内最多跌两成七。

“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3月破产引发动荡,叠加此前连续加息带来的滞后效应,美联储的过度行动令美国经济更加不堪一击。”议员们援引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失业率等多项经济指标,称美联储没有必要进一步加息,连续上调利率将“不必要地”威胁已取得的进展。

加息效果逐步显现

4月以来公布的多份经济报告指向货币政策逐渐发挥效用。

通胀方面,3月CPI同比上涨5.0%,较前值6.0%大幅回落一个百分点,年率降至2021年5月以来新低;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于3月同比上涨4.6%,不过仍是2%政策目标的两倍多。

就业方面,3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23.6万,为2020年12月以来最小增幅,失业率为3.5%,薪资增长继续降温,平均时薪增速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4.2%,为2021年6月以来的低位。

对利率更为敏感的楼市呈现价量齐跌态势,3月成屋销售总数经季调后年化环比下降2.4%至444万套,过去14个月中,有13个月销售总数出现环比下滑。当月,全美房价中位数较去年同期下降0.9%,至37.6万美元,创2012年1月以来最大同比跌幅,较去年6月时的纪录高位41.4万美元已大幅下跌9.2%。

总结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1%,增速远不及市场预期值2.0%以及2022年四季度的2.6%。美国商务部表示,增长放缓主要反映了私营部门库存投资下降和非住宅类固定投资放缓。今年首三个月,私人库存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为负2.26个百分点,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0.7%,显著低于前一季度的4%。

渣打北美宏观策略主管英格兰德(Steve Englander)对美股投资网表示,通胀压力的减轻程度已经超出美联储所暗示的程度。“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持续疲弱,撇除住房分项的六个月年化核心通胀率已经低于2%,联储官员和市场人士都认为,未来几个月住房通胀存在继续下行的风险。此外,信贷紧缩对经济影响尚未反映在4月公布的经济报告中,但很可能在随后数月得到体现。早在3月,美联储官员就预测信贷紧缩将导致衰退的出现。”

议员们也在联名信中写道“虽说在评估通胀进展和经济前景时,货币政策应该因应未来经济数据保持灵活性,但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在不给经济猛踩刹车,不以数百万人失业为代价,经济可以继续取得进展。”

加息周期来到终点?

美联储将于数小时后公布5月利率决议,此前,美联储已连续加息九次,历时短短一年就将联邦基金利率由接近零水平上调至4.75%~5.00%,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截至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发稿,据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 Tool),押注美联储此次按兵不动的概率仅为11%,加息25个基点至5.0%~5.25%的概率为89%,6月暂停加息的概率高达87.4%,降息的可能性为12.6%。

蒙特利尔银行美国利率策略主管林根(Ian Lyngen)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在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发生危机之后,美联储仍选择于3月加息25个基点,且会议前后,人们仍在一定程度相信,事件传染性将仅限于少数几家银行,然而,第一共和银行的溃败和随之而来的市场恐慌令几乎推翻上述假设。一个直接的结果是,美联储本周将很难鹰派加息。”

英格兰德也表示,如果联储官员于5月加息,并暗示6月停止行动,这种鸽派加息的方式将有助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状况,投资者也更能消化加息举措,并视暂停加息为宽松政策的前奏。反之,鹰派加息则可能会破坏市场稳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刚刚宣布:退市!美股全线跳水-多个银行股触及熔断!耶伦:美国或出现历史上首次债务违约

作者  |  2023-05-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5月2日,美联储FOMC议息会议召开,市场押注周三宣布继续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7%,投资者密切关注美联储会否释放6月起暂停加息、甚至是年底前启动降息的信号。

此外,纽约证交所将启动第一共和银行退市程序。纽约证交所将立即暂停第一共和银行的股票交易,并将第一共和银行的8只证券摘牌。

加息预期当前外加经济数据降温,美股低开低走。开盘一小时,美股全线跌超1%,道指跌超460点。

地区银行股大跌,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跌超30%,触发熔断,创3月13日以来最大日内跌幅,并跌至历史最低。阿莱恩斯西部银行跌超24%,也创近两个月最大跌幅并触发熔断。

美股热门中概股集体走低,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超4%。

WTI原油日内大跌4%,失守73美元至3月30日以来新低,现报72.6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日内跌幅扩大至3.85%,失守77美元,报76.25美元/桶。

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1个基点至3.93%。现货黄金涨超1%并重上2000美元整数位,美元指数报102.06点。

消息面上,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959万人,弱于2月前值的993.1万人,显示就业市场进一步降温。

美国财长耶伦警告称,美国财政部或在6月1日之后无法履行偿债义务,早于政府机构和华尔街此前的预期。对冲美债违约的保险价格走高,美国一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0从此前的169个基点扩大至171个基点;美国五年期信用违约互换升破70个基点。

耶伦警告美政府或“最早在6月1日”发生债务违约,这将是美国历史上首次

据环球网援引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美国财政部长珍耶伦5月1日致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和其他高级议员,她在信中表示,美国政府可能“最早在6月1日”发生债务违约,这将是美国历史上的首次债务违约。

报道称,耶伦敦促麦卡锡等人,“国会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提高债务上限或暂时使债务上限失效”。她表示,美国政府1月时达到了债务上限,从那时开始一直在采用“非常规措施”维持以避免债务违约。另一方面,她还说,“不可能完全预测财政部无法支付政府账单的确切日期,我将在未来几周继续通知国会最新情况”。

关于美国政府债务违约问题,报道称,在众议院拥有多数席位的共和党表示,如果民主党人不在支出和政府预算方面做出妥协,他们就不会进一步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总统拜登拒绝妥协,他表示提高上限应该不附加任何条件,就像以前提高上限时那样。报道还称,多个熟悉情况的消息来源向ABC证实,随着面临6月1日这一可能的最后期限,拜登于5月1日下午致电所有4名国会高层,邀请他们参加5月9日的债务上限会议。

据媒体此前报道,美国国会近几十年来不断提高公共债务上限,使其当前达到31.4万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这是大规模减税和无节制支出双重作用下的后果。4月1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公布2023年“限制、储蓄、增长”法案,法案计划将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提高1.5万亿美元,并将限制政府开支,将联邦预算削减至2022年的水平,同时将未来的支出增幅限制在每年1%,为美国纳税人节省超过4.5万亿美元。麦卡锡呼吁拜登政府就此计划进行谈判,以避免债务违约。美国白宫4月19日则再次重申立场,呼吁国会无条件提高债务上限,以避免历史性违约。

美联储如继续加息将产生三重负面影响美国银行业危机正扩大并复杂化

据新闻报道,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指标正加速上升。第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上涨4.2%,高于预期值3.7%,创一年来最大涨幅。

市场人士预测,在将于5月2日至3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期间,美联储或宣布继续加息以应对通胀。

3月以来,美国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舆论认为,继续激进加息或为陷入危机的美国银行业火上浇油,让美国离衰退更近一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分析师采访时进一步分析认为,当前形势下,美联储若选择继续加息,将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第一,美联储继续加息一定会抑制经济,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进出口都会被抑制增长。美国经济可能会继续下行,压力会更大。

第二,我认为美国银行业的危机会继续,可能会进一步引发系统性风险。

第三,对于外汇储备不高、外债较高、产业结构单一的国家来说,美联储加息,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出现破产现象。

舆论认为,眼下摆在美国政府和监管部门面前的是个悖论,即继续加息可能加剧银行流动性危机,暂缓加息则无法有效抑制通胀。

有专家预计,美国经济很有可能在今年年中陷入衰退。

《纽约时报》美联储用“软着陆”或“硬着陆”之类的委婉说法来回避经济衰退问题。实际上,美国经济在一年内出现放缓的可能性相当高,美联储期待的“软着陆”难以实现。

刘英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在银行监管政策理念上的“南辕北辙”,是导致危机发生和扩大的主要原因。她认为,当前美国银行业危机并未结束,正在扩大并复杂化。

特朗普上任之后放松了对美国银行业的监管,导致很多银行在零利率的情况下,运用大量存款做一些不合适的投资。目前,面对美联储快速、持续地抬升利率,这些银行的资产大量损失,导致这一波中小银行倒闭。

中小银行出了问题后,美国回头找监管缺位的问题,但已经晚了,损失已经造成了。

拜登现在说银行是安全的,实际上是骗人的。那些受到银行倒闭惊吓的储户一定会去取款,把钱从小银行挪到大银行,这样美国银行的脆弱性更强,会导致新一波倒闭潮。

美国下一步会收紧监管举措,但这又让银行的资产端和负债端受到挤压,“爆雷”的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

《华尔街日报》近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股价暴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准备在5月1日金融市场开盘前接管并出售第一共和银行,摩根大通等公司参与竞购。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人工智能抢夺打工人饭碗:IBM将用AI取代7800个工作岗位

作者  |  2023-05-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IBM周一宣布,将暂停招聘人工智能(AI)可以胜任的职位,可能用人工智能取代7800个工作岗位。

当天,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力资源等后台职能部门的招聘将暂停或放缓,这些非面向客户的岗位大约有26000名工人。“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在接下来5年的时间里,其中3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取代。”

这将意味着大约7800人的失业。IBM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裁员将包括因人员流失而空缺的职位。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火,失业(被人工智能取代)成为了无数打工人心中的阴霾。人们发现,人工智能在自动化客户服务、编写文本、美术设计和生成代码等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在3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有点害怕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对劳动力产生的影响,这项技术确实会导致很多人失业。

IBM的最新计划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就业的冲击和风险。Krishna指出,很多简单平凡的任务,如提供就业证明信或在部门之间调动员工,可能会完全自动化。他补充说,一些人力资源职能,比如评估劳动力构成和生产力,在未来十年内可能不会被取代。

IBM目前拥有约26万名员工,并将继续招聘软件开发和面向客户的职员。Krishna表示,如今寻找人才比一年前要容易多了,因为裁员潮正在席卷美国科技巨头。

该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裁员大约5000人。不过,Krishna强调,IBM今年总体上增加了员工,第一季度增加了约7000名员工。

当然,IBM的员工已经不是第一批因人工智能失业的人了,多家企业此前已宣布将引入ChatGPT等人工智能,以取代人类。毕竟相比人类,人工智能的效率更高、价格更便宜。

高盛发表的一份研究显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新突破,料将给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颠覆,全球预计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被生成式AI取代,律师和行政人员将是最有可能被裁员的岗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为防银行挤兑风险-美国拟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作者  |  2023-05-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最近连续三家银行倒闭后,美国拟对存款保险方案进行改革。其中,最受关注也最有可能的是,全面提高针对企业的存款保险额度。

美东时间周一,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了一份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和改革方案的全面概述,以解决近期银行倒闭引发的金融稳定问题。

报告研究了存款保险在促进金融稳定和防止银行挤兑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补充存款保险覆盖面变化的政策和工具。

目前,FDIC对每个账户的最高承保额度为25万美元,但在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倒闭时,该机构却突破了这一限制。

FDIC主席表示,最近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倒闭,以及批准“系统性风险”例外条款以保护这些机构中未投保储户的决定,引发了关于存款保险在美国银行体系中的作用的根本性问题。

FDIC概述了存款保险改革的三种选择,第一项是提高所有银行账户的保险上限,高于目前的25万美元。但FDIC认为,提高存款保险上限本身并不能解决与未保险存款高度集中相关的挤兑风险。

第二项是为所有存款提供全面保险,这将有效地消除了挤兑风险,但可能对银行的冒险行为产生很大影响。银行可能更加肆无忌惮,而不必担心出现挤兑。

第三项是有针对性的提高承保范围,即针对不同的账户类型提供不同的存款保险限额,其中企业账户的承保范围将明显高于其他账户。

个人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在不同的银行开设额外的账户获得更多的保险。但根据FDIC的说法,这对企业来说要复杂得多,企业通常将用于支付员工工资的资金存放在一个银行账户中。

FDIC认为,针对企业账户增加保险是最好的选择,就成本而言,它具有最大的“金融稳定收益”。这些拟议的选项将需要国会采取行动,不过报告的某些方面属于FDIC规则制定权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12月31日,FDIC的存款保险基金余额为1282亿美元;但在第一共和国银行倒闭后,存款保险基金余额已降至927亿美元,为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Q1营业盈利达6.8亿-新加坡成海外“试验田”-瑞幸下一个目标也是万店

作者  |  2023-05-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盈利之后,瑞幸的下一个目标是“万店”。

5月1日晚间,瑞幸咖啡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在第一季度,瑞幸的总净收入为人民币44.367亿元,同比增长84.5%。

盈利也已不是困扰。在美国会计准则下,瑞幸2023年Q1的营业利润为人民币6.784亿元,营业利润率为15.3%。月均交易客户数约为2949万,同比增长84.6%。

第一季度净新增门店1137家,总门店数量达9351家,其中自营门店6310家,联营门店3041家。

这次公布财报之后,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再次强调“万店目标”。他表示,瑞幸将继续提升产品研发、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水平,稳健推进全球化布局,加速实现万店目标。

瑞幸的万店目标第一次提出,是在今年上一次财报会后。郭瑾一透露,瑞幸在2022年底重新启动了合作门店的招聘,覆盖9个省份41个城市。2023年1月底,瑞幸的招募范围扩大到15个省份的80个城市,“有信心在2023年实现第一个万家门店目标。”

月均交易客户2949万 门店数超9300家

瑞幸咖啡月均交易客户数第一季度约为2949万,同比增长84.6%。

瑞幸咖啡第一季度净新增门店1137家,其中包含两家新加坡门店。一季度末门店总数达到9351家,较上一季度末增长13.8%。

在9351家门店中,自营门店6310家,加盟门店3041家。而在一季度新开的1137家门店中,净新开联营门店479家,净新开自营门店658家。

在门店收入中,联营门店同比增长更多。2023年第一季度,自营门店的收入达到了31.4亿元,同比2022年Q1的17.95亿增长了74.9%。联营门店的收入达到了11.35亿元,同比2022年同期的5.49亿元增长了106.7%。

利用产品开发能力打造“爆品”,仍是瑞幸拉动销量的王牌。财报显示,在一季度,瑞幸月均交易客户数为2950万,同比增长84.6%。瑞幸推出的“碧螺知春拿铁”首周销量达到447万杯;4月推出的“冰吸生椰拿铁”首周销售额突破2.4亿元。

瑞幸在供应链上游的投入在持续。继江苏烘焙基地于去年12月破土动工之后,云南保山生豆处理厂也将在今年年底动工。在原材料上的准备,是在为优化成本,包括为后续联营门店的开疆拓土做铺垫。

从财报来看,瑞幸的成本也在增高。

瑞幸财报

一季度,瑞幸材料成本为17.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83亿元增长78.5%。门店租赁及其他运营成本为8.9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86亿元增长52.2%。增长的原因是,2023年第一季度出售的商店和商品数量增加,导致商店租金、水电费和其他商店运营成本增加。

折旧成本与摊销费用1.085亿元,同比增长13.3%,主要是由于2023年第一季度商店租赁改良的摊销增加,以及新店投入使用的额外设备的折旧费用增加;配送费用为4.217亿元,同比增长70.9%,主要是由于交付订单数量的增加。

销售及营销费用为1.99亿元,同比增长84.0%。门店预营业准备及其他支出达到了156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825万增长90%,主要是因为广告费用、第三方配送平台支付佣金以及分包服务费的增长。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总净收入的4.5%,与2022年同一季度的4.5%相比,总体稳定。

瑞幸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已于2022年3月成功完成临时清算,并基本解决了所有未决诉讼,与虚构交易和重组相关的损失和费用为590万元人民币(90万美元),比2022年同一季度的1730万元人民币减少了84.1%。2023年第一季度,与捏造交易和重组相关的损失和费用占总净收入的0.1%,而2022年同一季度占总净营收的1.6%。

在清理完旧账、业务走向正规的持续拉动下,财报显示,瑞幸咖啡Q1净营收为44.3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4.5%。净利润为5.65亿元,上年同期为1983.5万元;摊薄后每股ADS收益为1.76元,去年同期该数据为0.08元。公认会计准则下,瑞幸本季度经营利润为6.78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5.3%,上年同期这两项数字分别为1610万元、0.7%。2023年Q1,瑞幸的净利润为6.17亿元,上年同期为9210万元。

开店竞速下沉海外两手抓

瑞幸的万店目标不是第一次提起。在上次财报说明会上,郭谨一强调了2022年底重启联营门店的计划,并表示有信心在2023年实现第一个万店目标。目前来看,瑞幸的万店目标主要依靠三点重启联营、下沉市场、海外市场。

在下沉市场,瑞幸要打价格战。4月21日,瑞幸咖啡内部人士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透露,其4月1日开启的“9.9店庆活动”至少会持续到2024年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库迪咖啡也推出了“9.9元”营销战,旨在开城拓土,争夺下沉市场头部品牌入场券。

瑞幸对下沉市场也是势在必得。内部人士告诉每经分析师,瑞幸内部已将价格战时间定为2-3年,底气在于“每杯都赚钱。”

除了下沉市场,瑞幸也在试水海外。其实瑞幸对海外市场的觊觎从2019年就有。早在2019年7月,瑞幸与中东地区最大的食品制造及销售公司Americana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大中东和印度地区开展咖啡新零售业务。

但随后的财务爆雷让出海事宜没了后续。时间来到2022年4月,瑞幸公布的经审计的2021年财务公告上再次提到了出海,用词是将“审慎开拓海外市场”。

或许出海业务在2022年初已在瑞幸的日程上。

今年,瑞幸的海外开店在加速,第一站是新加坡。3月底,瑞幸位于新加坡时尚潮流聚集地,乌节路义安城和临海购物中心滨海广场的两家门店同时开启试营业;4月26日,瑞幸咖啡新加坡的第三家门店试营业。

与此同时,瑞幸咖啡新加坡版APP首杯饮品优惠价是0.99新元(人民币5元左右),并也上线了“每日领取65折优惠券”,低价策略也成为瑞幸开拓海外市场的方式之一。

瑞幸方面透露,新加坡门店的落地是瑞幸咖啡布局海外市场的重要第一步,通过新加坡市场跑通瑞幸在海外市场的商业模式。

海外市场,已经成为新茶饮与咖啡的下一站,但出海并不简单。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此告诉《美股投资网》,品牌出海,背后需要品牌化与供应链支撑。如何在国内跑通的模式复制到海外,需要出海咖啡品牌持续探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ARM确认递交美国上市申请-软银苦等终迎曙光

作者  |  2023-05-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5月1日,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正式宣布,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F1表格,内容涉及代表其普通股的美国存托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但此次递交的表格尚未确定此次股票发行的规模和价格范围。ARM强调,何时完成IPO将取决于市场及其他条件,以及SEC审查程序的完成。

ARM公司大股东软银集团公司(“SBG”)随后也发表声明,预计ARM在IPO完成后,将继续成为SBG的合并子公司。软银集团预计ARM的上市不会对其综合业绩或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该声明表明ARM此次上市的规模不会太大,软银仍将持有ARM大部分股权。

ARM上市历程一波三折

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设计厂商,ARM的上市一直被全球投资者所关注,但公司的重新上市可谓一波三折。

ARM曾于199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在2016年,ARM被软银集团斥资320亿美元收购后退市。

ARM被软银收购后,业绩仍然持续增长。根据公司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财年第三财季(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28%至7.46亿美元,前三季度税前利润同比增长77%。ARM是软银集团旗下少见的增长板块。在软银集团同期公布的财报,软银第三财季净亏损达到59亿美元,其中光是愿景基金投资亏损就达到50亿美元,为连续第四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

正是软银的愿景基金投资组合陷入亏损,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一度计划出售ARM。2020年,软银就曾提出以440亿美元将ARM出售给美国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却因遭到监管部门的反对而流产。

随后,软银集团开始推动ARM进行IPO。考虑到估值因素,美国纳斯达克自然成为孙正义心中的上市首选。由于ARM是英国仅存的居于全球领导地位的技术公司,英国政府也一直介入,希望游说软银让ARM在伦敦交易所上市。

今年3月,ARM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Rene Haas)在声明中说“在与英国政府和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进行了几个月的接触后,软银和ARM决定,2023年让ARM仅在美国上市,是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的最佳出路。”

不过,ARM并未完全排除最终在伦敦上市的可能性。但该份声明中,公司方面表示,考虑在适当时候在伦敦进行后续IPO,但没有提供进一步细节。ARM的声明还强调,公司将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市开设一个新址,进一步扩大在英国的业务,并计划保留其总部、业务和重要知识产权。软银2016年收购ARM时,曾向英国监管机构承诺,ARM将在英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且不会搬迁总部。

虽然ARM在全球的发展迅速,但其在中国的发展则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ARM中国于2018年成立,是一家由中资持有控股股权、ARM持有少数股权的合资企业。根据路透社的报道,ARM中国2022年未经审计的收益报表显示,该公司2022年的净利润从2021年的7920万美元骤降至320万美元,而2022年的收入从2021年的6.65亿美元猛增至近8.9亿美元。但该财务信息尚未得到ARM公司的确认。

孙正义眼里的ARM

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一再在公开场合强调,ARM的上市可能是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行业最值得关注的IPO项目。

孙正义表示,在没收购ARM之前,他就已经爱上了这家公司。但软银集团,特别是愿景基金的表现持续低迷,让他不能全身心地投入ARM的发展。

2022年11月,在软银财季报告会上,孙正义宣布将软银的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给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等几位高管。孙正义直言“我是一位好斗者,而不是擅长防御的人,因此我想暂时把精力集中在ARM身上。” 孙正义表示,当前他能对改善软银业绩做出的“最好贡献”便是思考ARM的未来该如何发展。他说道“我会考虑ARM的商业机会——这是我精力的源泉、快乐的源泉、兴奋的源泉。”

孙正义一直认为,ARM将在手机革命、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成为创新中心。在看到了ARM“爆发式增长”的前景,孙正义强调将要全力推进其上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8000亿巨头重大宣布-AI冲击波已来?太意外-特斯拉突然涨价

作者  |  2023-05-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国8000亿巨头IBM的一则最新表态引发热议。5月1日,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宣布,IBM将暂停招聘其认为未来几年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位。这或许意味着,人工智能对人类就业市场的冲击已经全面开始了。

今日,特斯拉在全球掀起了一轮涨价潮。5月2日,特斯拉突然宣布,上调在中国、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官方售价。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本次Model Y、Model 3中国售价涨幅均为2000元。此次涨价的动作,完全出乎市场意料,在此之前,市场一度传言称,特斯拉将迎来新一轮大降价。

8000亿巨头暂停招聘

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工作,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更猛烈。

5月1日,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宣布,IBM将暂停招聘其认为未来几年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位。

Krishna进一步表示,人力资源等后台职能部门的招聘将暂停或放缓,这些非面向客户的岗位大约有26000名工人,其中30%的职位在5年内可以被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轻松取代”。这意味着,将失去7800个工作岗位。

IBM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目前,IBM员工总数量达26万名,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最新收盘,IBM总市值达11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00亿元)。

IBM的最新表态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就业的冲击和风险已经开始了。

Krishna表示,很多简单平凡的任务,如提供就业证明信或在部门之间调动员工,可能会完全自动化。另外一些人力资源类的工作,例如评估劳动力构成和生产力,可能在未来10年内不会被取代。

今年以来,ChatGPT彻底引爆了人工智能赛道,对劳动力市场的强烈冲击是一直都被热议的焦点话题。

据OpenAI在预印本网站上提交的一篇报告显示,ChatGPT可能影响80%的工作岗位,收入越高影响越大。研究人员估计,ChatGPT和使用该程序构建的未来应用可能影响美国大约19%的工作岗位,和他们至少50%的工作任务。

另外,高盛发表的一份研究显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新突破,或将给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颠覆,全球预计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被生成式AI取代,律师、行政人员将是最有可能被裁员的岗位。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在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有点害怕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对劳动力产生的影响,这项技术确实会导致很多人失业。

特斯拉突然宣布

5月2日,特斯拉突然宣布,上调在中国、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官方售价。

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本次中国售价涨幅均为2000元。其中,Model Y起售价上涨至26.3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上涨至31.3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上涨至36.39万元;特斯拉Model 3起售价上涨至23.19万元,Model 3高性能版涨至33.19万元。

与此同时,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美国特斯拉Model Y、Model 3起售价涨幅均为250美元(折合人民币1728元)。

另外,特斯拉Model 3、Model Y在日本的售价均也上涨3.7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860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涨价距离特斯拉上次涨价不过短短2周。4月21日,特斯拉将Model S和X在美国的销售价格上调了2500美元,使这两个系列的起售价分别达到87490美元、97490美元。本次涨价只针对美国市场。

此次涨价的动作,完全出乎市场意料,在此之前,市场一度传言称,特斯拉将迎来新一轮大降价。当时的预期是,Model 3、Model Y降价超4万,调价后,前者价格最低可降至18.69万元,与秦PLUS、埃安S、小鹏P5等车型的高配版本拉平。

而且,在此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强调,特斯拉短期内不要利润,要销量,只要销量够大,未来通过自动驾驶技术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另外,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暴跌,短短5个月时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最高点59.5万元/吨一度跌至最低的17.5万元/吨,最大跌幅超70%。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估值投入者乔尔·格林布拉特:从现金流看谷歌等巨头投入性价比高

作者  |  2023-05-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受到AI风潮的带动,以及美联储暂停加息的预期升温,最近一段时间,成长股重拾上涨趋势。目前,微软市盈率(TTM,4月19日,下同)31倍,苹果27倍。

那么,科技巨头是否还值得投资者继续关注?对此,知名价值投资人、戈坦资产管理公司(Gotham Capital)CIO乔尔·格林布拉特指出,以自由现金流估值来看,谷歌可以成为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一员,不只是谷歌,另有一些科技公司也值得买入。

格林布拉特指出,“增长是价值的一部分,所有类型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在当前市场依然呈现“二分市场”的情况下,格林布拉特最近在接受《Investors Chronicle》采访时表示,“和2000年时的市场差不多,历史会押着相同的韵脚,现在我看到了一些很好的机会”。

谷歌等科技公司进入买入区间

格林布拉特看到了科技领域的机会,他认为许多科技公司一直发展势头不错,并且长期前景可观,进入了相对便宜的区间。“谷歌是相对便宜的。最近,它们第一次面临来自搜索领域的挑战,但是它们拥有很好的特许经营权。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谷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格林布拉特认为,如今世界不断向轻资产方向发展,这是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的世界,它们既是增长也是价值。具体来说,30年前,标准普尔的资本回报率约为20%,现在接近70%。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一家企业想实现5%的增长,如果按照20%的回报率,管理层需要拿出收益的25%进行投资。如果资本回报率为70%,那么按照70%计算,只需要将7%的收益进行再投资,就可以实现5%的增长。“所以,当你拥有一家轻资产企业时,你可以保留93%的收入,同时还能实现5%的增长。而30年前,你只能保留75%,你用于收益率等其他所有指标也是如此——如果你有一家轻资产企业,并且可以以同样的速度保持增长,并且收益会高于20%。”

在格林布拉特看来,一些科技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进入了可以买入的区间。但人们往往不敢下注,因为价格便宜的公司都会面临一些问题,而大部分基金经理想要在1~2年内赚钱,所以他们会想“企业的短板太明显了,我不想现在出手买入,我不想长期才赚到钱。”

“投资者会避开那些有明显的、迫在眉睫问题的公司”,格林布拉特表示,“对于那些积极配置型的,想要短时间内获益的基金经理来说,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偏见。”

格林布拉特的策略是寻找一些简单的投资机会,就像巴菲特说的,“我们应该跨越一英尺的护栏,而不是七英尺的”。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常出现,即使出现了,投资者也可能很难发现。

“有时候投资人需要不断地翻石头,去寻找那些便宜的公司,这绝非易事。根据现在的环境,我认为便宜的机会在银行。我们无法了解银行具体的资产负债表情况,这是一种杠杆业务,就像是黑匣子一样。其中包含很多问题,例如,这家银行是否有能力以低成本筹集资金?或者它是否在某些特定的市场中建立了护城河?当我们思考‘这堆难啃的骨头里有什么’的时候,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风险。而目前,我看到了机会,而且看到了‘特许经营权’。”

现金流估值方法正在回归

对于“二分市场”,格林布拉特解释称,目前的环境和2000年有相似之处,有些股票存在泡沫,而另外一些长期被冷落的公司中可能存在机会。他讲了一个自己过往投资的经历。他1985创立戈坦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Rob Goldstein于1989年加入。1994年,他们归还了外部资本,继续经营他们自己的投资组合。1998年,他们的基金遭遇亏损,基金下跌了5%,但标普指数上涨了28%。第二年,即1999年市场又上涨了21%,他们的基金继续下跌了5%。2000年时,市场在下跌了10%左右的情况下,他们的基金上涨了115%。

格林布拉特说,在那3年里,他们没有做任何不同的事情,而他们在1998年和1999年所做的工作,最终在2000年获得市场认可,并收获了不俗的回报。“我不认为1998年和1999年时,我们是笨蛋,在2000年突然成为了天才。”

市场总是有些股票在上涨,有些在下跌。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人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一种“二分法”的环境。“我并不是说,现在是第二次互联网泡沫,我认为,现在无论如何都不会接近1998~2000年的水平,但这仍然有规律可寻,我在其中看到了一些不错的机会。”

“增长是价值的一部分,所有投资都是价值投资”,格林布拉特指出,如果你已经错过了表现优于大盘的标的,那你可能无法超越某些平均收益率,但你还是可以以较低的风险跑赢无风险收益率。

所以,格林布拉特目前做的一件事是,购买大量公司的股票,以期达到平均收益率。“在美国,我们的策略是每天调整投资组合的权重,确保我们持有最便宜的20%的股票,比如说美国最大的1400只股票。”

格林布拉特指出,现金流估值的方法,让他们发现很多机会集。这种类型的投资在过去十几年中没有跑赢标普指数。“但我认为,这个方法正在回归,未来2~4年会表现出巨大的优势。”

英国股市出现调整加仓机会

当一个市场因为风险事件而持续下跌的时候,怎样操作才是理性的?2021~202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就经历了海外资金的大规模撤退。而时间证明,一个强劲经济体的资本市场,最终会度过风险,重启上涨。目前,英国市场遭遇了相似的情况,许多英国公司将厂址迁往美国;英国大公司的股票也正在经历长期回调。

不过,格林布拉特认为,英国上市公司的价值仍在,下跌是一个加仓的契机。投资人需要了解的是企业营收的来源,并对它们进行估值。

比如英国药厂葛兰素史克(GSk)在去年将消费健康业务分拆出来,以Haleon的名字在伦交所单独上市。格林布拉特认为,分拆是有意义的一个动作,因为单独交易通常会创造价值。通常,当一家公司上市时,会有一个大型的路演,告诉人们生意多么兴旺,估值也会随之提高。当分拆之后,你得到了一家没有被炒作的新公司,也许这家公司被低估,或者没有被重视。“它们可能定价过高,也可能没有被资金追捧,无论如何,这是一片寻找机会的沃土。”

有时候,岩石中会隐藏着宝石。对于一个集团来说,可能有一家子公司赔钱,一家子公司亏钱,但是人们只是看到了一个集团。需要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是沃伦·巴菲特。当然,如果大型企业集团有非常精于此道的高层,集团也会发展的非常强盛,但更多时候,集团会遮住赚钱公司的光芒。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人工智能抢夺打工人饭碗:IBM将用AI取代7800个工作岗位

作者  |  2023-05-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IBM周一宣布,将暂停招聘人工智能(AI)可以胜任的职位,可能用人工智能取代7800个工作岗位。

当天,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力资源等后台职能部门的招聘将暂停或放缓,这些非面向客户的岗位大约有26000名工人。“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在接下来5年的时间里,其中3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取代。”

这将意味着大约7800人的失业。IBM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裁员将包括因人员流失而空缺的职位。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火,失业(被人工智能取代)成为了无数打工人心中的阴霾。人们发现,人工智能在自动化客户服务、编写文本、美术设计和生成代码等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在3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有点害怕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对劳动力产生的影响,这项技术确实会导致很多人失业。

IBM的最新计划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就业的冲击和风险。Krishna指出,很多简单平凡的任务,如提供就业证明信或在部门之间调动员工,可能会完全自动化。他补充说,一些人力资源职能,比如评估劳动力构成和生产力,在未来十年内可能不会被取代。

IBM目前拥有约26万名员工,并将继续招聘软件开发和面向客户的职员。Krishna表示,如今寻找人才比一年前要容易多了,因为裁员潮正在席卷美国科技巨头。

该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裁员大约5000人。不过,Krishna强调,IBM今年总体上增加了员工,第一季度增加了约7000名员工。

当然,IBM的员工已经不是第一批因人工智能失业的人了,多家企业此前已宣布将引入ChatGPT等人工智能,以取代人类。毕竟相比人类,人工智能的效率更高、价格更便宜。

高盛发表的一份研究显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新突破,料将给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颠覆,全球预计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被生成式AI取代,律师和行政人员将是最有可能被裁员的岗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为防银行挤兑风险-美国拟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作者  |  2023-05-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最近连续三家银行倒闭后,美国拟对存款保险方案进行改革。其中,最受关注也最有可能的是,全面提高针对企业的存款保险额度。

美东时间周一,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了一份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和改革方案的全面概述,以解决近期银行倒闭引发的金融稳定问题。

报告研究了存款保险在促进金融稳定和防止银行挤兑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补充存款保险覆盖面变化的政策和工具。

目前,FDIC对每个账户的最高承保额度为25万美元,但在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倒闭时,该机构却突破了这一限制。

FDIC主席表示,最近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倒闭,以及批准“系统性风险”例外条款以保护这些机构中未投保储户的决定,引发了关于存款保险在美国银行体系中的作用的根本性问题。

FDIC概述了存款保险改革的三种选择,第一项是提高所有银行账户的保险上限,高于目前的25万美元。但FDIC认为,提高存款保险上限本身并不能解决与未保险存款高度集中相关的挤兑风险。

第二项是为所有存款提供全面保险,这将有效地消除了挤兑风险,但可能对银行的冒险行为产生很大影响。银行可能更加肆无忌惮,而不必担心出现挤兑。

第三项是有针对性的提高承保范围,即针对不同的账户类型提供不同的存款保险限额,其中企业账户的承保范围将明显高于其他账户。

个人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在不同的银行开设额外的账户获得更多的保险。但根据FDIC的说法,这对企业来说要复杂得多,企业通常将用于支付员工工资的资金存放在一个银行账户中。

FDIC认为,针对企业账户增加保险是最好的选择,就成本而言,它具有最大的“金融稳定收益”。这些拟议的选项将需要国会采取行动,不过报告的某些方面属于FDIC规则制定权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12月31日,FDIC的存款保险基金余额为1282亿美元;但在第一共和国银行倒闭后,存款保险基金余额已降至927亿美元,为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