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字概括达达集团在2021年的表现,就是“稳”。在受疫情影响的第二年,总营收和京东到家GMV同比增速均超过70%,用户活跃度持续增长至6230万。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达达实现增长的确定性到底来自何处?
营收、用户活跃再提升
2021年,达达集团总营收为68.66亿元,同比增长78%。京东到家GMV再攀新高,为431亿元,同比增长70.5%。从一季度至四季度,平台GMV增速一直保持在70%以上。而活跃用户数由去年同期的4130万增长至6230万。
在防疫常态化和电商行业整体增长趋缓的压力下,达达集团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发展趋势,实属不易。可以看到,从一季度开始,公司营收分别为16.73亿元、14.75亿元、16.9亿元和20.32亿元。其中,最近的三个季度,营收可比口径下的同比增速,均稳稳保持在80%以上。
不仅如此,在同城零售的激烈竞争中,达达集团的优势还在扩大。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京东到家平台在商超O2O行业的市场份额提升至27%。零售端和物流端带来的两轮驱动效应,为达达集团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就两大细分业务上,京东到家收入为40.46亿元,去年同期为23.05亿元,而达达快送收入达到了28.21亿元。由于自同年4月起骑手费用由第三方公司支付,不再通过达达集团支付,除开骑手收入和相关成本,达达快送在后三个季度的营收增速均超过了80%。
构建服务力,续约率超过98%
从财报来看,达达集团的“稳”也体现在投入上。2021年,公司总成本和费用合计96亿元,去年同期为75.65亿元。除了难以避免的运营、营销等环节开支,达达在研发费用上也花出了5.74亿元为未来的竞争优势积蓄力量。
近场消费和短距物流,构成了同城零售竞争的核心,而疫情反复造成的区域性防疫措施增加,一方面刺激了用户线上下单的即时需求,另一面则是对企业履约全流程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意味着,一旦用户无法明显感知平台即时订单的时效和商品质量优势,便很容易转身去其他平台购买。不仅会直接影响留存和复购率,还会减弱平台对商家的吸引力。
这也是达达多年在数字化能力上较劲的核心原因。通过打造海博系统、沧海系统、智慧物流系统作为数字基底,要想领先于同行,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做到优质且稳定的履约,达达必须要将仓储、拣货、配送等各个环节一步步吃透。
推进不易,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到家已经签约合作85家连锁商超百强。截至2021年12月底,已有超过1.2万家手机门店上线京东到家平台。家电、美妆、宠物和母婴品类全面开花,戴森、欧莱雅、宝洁、曼秀雷敦、玛氏宠物等知名品牌开始与达达合作尝试到家业务。
与此同时,达达于第四季度也在升级海博系统分区合流履约模块,按照卖场商品品类分布、商品销量热力覆盖及人员资源情况,实现拣货任务分区和高效合流,最终提升拣货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落地该方案后,门店的拣货时间可平均降低40%。目前超过80%的海博商家已经部署了该模块。2021年,海博商家的到期续签率超过了98%。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超4000家母婴专营店也接入了京东到家,包括孩子王、乐友、爱婴室等。获得越来越多头部品牌认可,从侧面也印证了达达在稳定履约外,还进一步树立了全流程优质服务的品牌力。
战略资源加持,挖深护城河
在受疫情影响的第二个年头,依托于多年的沉淀深耕,达达集团的实力发挥再一次向外界证明了可信赖的投资价值。
今年2月,京东集团宣布以现金5.46亿美元和部分战略资源认购达达普通股,完成后,京东集团持有达达的股权从原有的46.46%上升至约52%。据了解,该项交易已获得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审批。交易完成后,京东将达达集团的财务业绩并入其合并财务报表中。
达达集团认为,在借力京东的资金、流量资源、用户规模以及品牌方优势后,将更有利于加速拓展即时零售、即时配送及全渠道领域合作,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零售服务的多元化,帮助零售伙伴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
资料显示,在2021年10月,京东与达达联手发布“小时购”业务,力图为分钟级配送打造行业范本。前者依托达达完整的近场服务链补齐主站在履约时效上的缺口,多维度满足用户需求,而达达也能获得5.3亿海量用户的流量补充,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增长空间。
互相补充,相互成就,京东与达达集团的深度协同也赢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同。京东增持的公告一经发布,达达集团当天美股盘前交易期间股价便上涨8.4%。截至2021年底,超过70%的京东到家在线门店已经在“小时购”上线,而附近频道作为“小时购”重要的中心化入口,也已经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不过,与京东并表后,预示着达达集团将在经营上面临更多机遇。在此次财报中,达达集团经营利润率改善较为明显,汤森数据库ThomsonOne一致预期亏损5.45亿,而实际为4.85亿,优于市场预期。达达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介于20.0亿-20.5亿元,在将对比期间内达达快送的落地配业务统一调整为净额收入口径后,预估将同比增长72%-7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