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股市场上的分歧并不是很大,因为整个金融界也好,学界也好都在唱衰美国经济,导致成交量这个关键指标一直处于低于平均水平。
成交量放大是怎么产生的呢?根本的原因就是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意见分歧,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有人觉得要涨,有人觉得要跌,大家的意见不一致嘛!那怎么办呢?觉得要涨的人会去买,觉得要跌的人会去卖,这一买一卖之间呢,它就产生了成交量。
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的密切关系,反映了市场上所有参与者(人或电脑)的心理和行为,对于每天宏观因素的解读,选择的方向是往上还是往下,通过量价的分析往往能帮助我们找到这次美股熊市中的底部。
今天的视频超硬核,我会把量价的精髓掰开了,揉碎了,给你们讲清楚,看完本期视频绝对会颠覆你对量价关系的认知,彻底了解根本逻辑,到时候是守住现在还是逢低买入的答案迎刃而解,即便你是小白的话,也能让你拨开心中的云雾。大家好,这里是美股投资网,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的频道,喜欢我们的视频记得点个赞,关注我们,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所谓量价关系,无非是成交量和股价之间的关系。股市里面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叫做所有的技术形态,都可以骗人,唯有量价关系不可以作假。其实股市里面,如果你真正的能够理解量能和价格的关系,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超过了80%以上的散户投资者。技术分析以量价为核心,指标形态结构,情绪,题材,只是作为搭配。
要搞清楚成交量和股价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首先要先掌握一个底层的规律。在整个的市场上面,在筹码的运作过程当中,无非就是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积累,第二种状态是消耗。
价格如果在一个上涨过程当中,对于多头的筹码来讲,其实它是一个相对的消耗过程,因为资金是有限的。也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说你去爬山,爬山的过程当中伴随着就是你体能的消耗,爬的越高,消耗越大。那行情越上涨是什么推动呢?就是多头的整个交易意愿,它更加的强烈,所以才推动了多头继续的运作,但是整个过程对于多头的意愿来讲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就像爬山,越累,你就越不想爬。价格上涨的时候其实也在引发空头的施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对于空头来说呢,价格的上涨过程当中其实就是自身筹码的积累过程。
我们来通过具体的案例,这样大家更清楚一点。
首先来说一下缩量,在2021年12月20日标普500走出新高的时候,成交量是突然出现了很明显的萎缩,而且这情况一直持续了10几天,每天都是很低的成交量,就像一个人爬到山顶精疲力竭,能量都被消耗完一样。这时候,我们就要警惕了,是否空头会在多头最脆弱的时候趁机袭击。果然,就在成交量恢复正常的第一天,股价立即出现一个大跌,随后美股就一路震荡走低,美股牛市就此终结。
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成交量放大,如果整个的市场的资金是一定的,那么它在短时间消耗的越多,那么整体上升趋势的持续时间就变小。大部分的这种伴随着持续放量的上涨过程,一般来说都有可能是所谓的“快牛”行情,它后面的调整的幅度行情,回落的幅度相对较大。就是比之前的量还要大,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行情在相对高位的时候,就是你前面已经看出来有一段上涨了,这个时候又再次的放出大量,那么这种情况都是在我们持有多头的时候,需要重点去注意的,它很有可能会形成一些阶段性的拐点,也就是整个的趋势的延伸可能会遇到问题。
行情在整理的过程当中,成交量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一且突破价格向上走,那么整个的成交量全部起来。那么成交量放大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一方面是多头介入的这个量级比较多,但是大量同样说明了空头的量也是巨大的,代表了说在这个层面上多空的分歧十分巨大。
Miller Model 米勒模型
这让我们联想到一个经典的理论:Miller model,米勒模型,它可以说是解释股市中量价关系的最经典的理论,直到今天都是研究价量关系中最有效也最有影响力的。
它认为,正是因为投资者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才会产生成交量,这个意见分歧越大,成交量就越大。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大家可以品品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啊?米勒模型还认为,当人们的意见分歧最大的时候,往往是股价最高的时候,也可以说股价高估越严重。这个理论也是正确的。因为在任何一个投资市场,它都存在着卖空限制。当意见分歧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买方和卖方势均力敌的时候。
比如说十个人里边儿五个人看涨,五个人看跌,这是意见分歧最大的时候啊。你明面上看着势均力敌,但是实际上看涨的力量还是占优的,股价最高,因为存在着卖空限制。那什么是卖空限制呢?为什么说势均力敌了,买方的力量还要高于卖方的力量呢?其实不难理解啊,任何一个市场对于卖方的限制啊,都是多于买方的,比如卖空的人要提供更多的保证金。
米勒模型呢,还可以进行延伸。意见的分歧产生了成交,意见分歧越大,成交量越大,由于卖空限制的存在,导致股价越高,当意见分歧达到最大的时候啊,也就是买方和卖方完全是势均力敌的两个阵营,成交量也是最大的时候,股价也最高,这就到了我们所说的牛市的顶点。反之。意见分歧越小,成交量越小,股价越低,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熊市底部。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大量只代表一件事情,没有利多利空之说,如果最客观中立的表达就是大量就代表分歧越大,分歧越大,越有可能会带来拐点。意见分歧到了最小的时候,成交量最少,股价也就到了最低的时候,也就是说到了熊市的谷底了。这个时候再配合好消息的带动,成交量大增,股价上涨,大概率是会吃到一波不错的行情。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如果价格稍稍的上涨,稍有一些上涨的利润,就有大批量的人想去卖出手中的头寸,那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市场投机的属性非常强,交易者的筹码是一个松动的状态,他不愿意一直持有这个标的物,所以行情只要稍稍一上涨,大批量的卖单就出来了。这个我们可以通过今年美股的反弹轻而易举的看出来。
那么大批量的卖单出来之后,只有大批量的买单进入,那么才有可能让这个价格短暂在当天维持在高位。但是我们刚才说这样的方式持续的话,会特别消耗多头的买入力量。同样的资金量如果每天都是温和的成交,那么它会持续的时间很长,但是它集中在这两三天,就把多头想买入的那些量全部消耗掉,那么这个上涨的时间有可能就会大大的缩短,因此你可以看到在这个行情当中每次稍微一上涨就放量,那么整个行情就是一个非常偏向于震荡的,那么每次上涨可能都会大幅的回调。
米勒模型对我们投资实践的指导意义是什么呢?如何判断买进、卖出的时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你只需要记住一点,这也是股票市场上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
这就让我们想起来了之前的行情。5月4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符合预期。消息发布之后,美股全线上涨。再比如6月15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符合预期,是1994年以来的首次呀!结果呢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我们要知道在金融学上加息对股市都是利空的。
有一句谚语是这样的:“buy on the rumors, sell on the news”,谣言起则买,新闻起则卖。如果一件事情还在传闻阶段,则买入,如果已经落实且发布消息了,则应该卖出。这就类似于我们常常说的: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
这个结论被很多著名的交易员证实,他们根据Miller model,在上市公司年报、季报发布的时间窗口,按投资者的意见分歧和卖空约束指标来构建对冲组合:买入股价最高估组并卖出最低估组,观察该组合在公告日前后共21天的收益率变化。
研究发现,该组合在盈余公告日之前,对冲投资组合的买入并持有收益逐步提高,到公告日前一天,收益达到顶点。公告日当天,收益率迅速回落,随后逐步降低。
这个结果就说明了,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盈余公告最为关注,在公告发布之前,大家竞相竞猜,换句话说,传闻期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达到最大,股价被极度高估;随着公告的发布,谣言变成新闻,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迅速消失,股价回落。这就支持了那句谚语“buy on the rumors, sell on the news”
但是如果你想坚定的持有一支个股或者指数,选择进场时机。那么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基本面向好,无潜在风险,也就是说避免的持有期间爆雷,导致价格一泻千里,被套其中。这也就回答了我们视频最开始的问题,应该守住还是考虑逢低买入的争论。基本面不好,但是最近行情确实不错有反弹,那么你可以逢低买入,但是时间不要太久。
第二,具备可炒作的热点题材,也就是说要给市场一个上涨的理由,最好理由充分点,理由不充分,也没人会去顶风作浪,即使有也不会太放肆。
第三,受到看多资金的关注,看多资金可以是散户,也可以是机构。不过单靠散户资金合力推动价格希望不大,除非有较大的利好否则很难引发散户合力。而机构的力量则不同,在满足前两点的情况下,同时掌握一定数量的筹码后,仅靠单方力量即可推动价格并引导交易情绪。
第四,就是我们提到的,意见分歧越小,成交量越小,股价越低。这时候进场时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