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背后隐藏的什么真相?是为了拯救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无可奈何,还是精心策划的布局?本文视频好好聊聊背后的底层逻辑。
•降息后的市场预期是什么?
•对市场的利与弊分别有哪些?
•降息对美股构成利好,为什么美股却下跌了?
美联储为软着陆而大幅度降息
大家都知道,降息是美联储的一个关键工具,但为什么要一次性降这么多?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美联储正全力争取经济的“软着陆”。
什么是软着陆?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前提下,稳步降低通胀,同时维持较为健康的经济增长。这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操作却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让经济失控。那么,美联储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急切地进行50个基点的降息呢?
首先,通胀虽然有所缓解,但美联储的焦点已经悄然转移到了就业市场。今年夏天的通胀数据让人松了口气,CPI的上涨幅度逐渐放缓,接近了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虽然距离完全控制住通胀还有些距离,但在美联储看来,这个问题暂时不再是主要威胁。
真正的危机是失业率。随着就业市场逐步疲软,失业率开始慢慢爬升。这就像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风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8月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上已经警告:“我们不能容忍就业数据进一步恶化。”换句话说,他们可以接受通胀缓和带来的挑战,但绝不能让失业率失控。鲍威尔非常清楚,一旦失业率大幅上升,经济就可能滑向真正的衰退。
那么,为什么就业市场如此重要?这就像经济的“心跳”。就业稳定,消费就强劲,企业投资也会有信心;但如果就业市场出现问题,消费放缓,投资下降,整个经济会进入下行通道。美联储的双重使命——维持物价稳定和促进最大就业,使得他们不得不在看到就业数据恶化的苗头时果断出手。
事实上,在8月的非农数据发布后,情况开始变得更加明显。虽然失业率略有下降,但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继续放缓。这个信号对美联储来说是非常明确的:是时候采取更大动作了!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次5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更缓和地降息,比如25个基点?其实美联储内部也有分歧。理事鲍曼就只支持25个基点的降息。她的观点是:太大的动作可能带来通胀回升的风险。
不过,鲍威尔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在讲话中承认道:“本来的确可能会在7月降息,实际上没有那样做。”这暗示了美联储在9月的50个基点降息中,实际上是把7月本应降的25个基点一并做了。从这个角度看,这次降息并非只是对当前经济环境的反应,也是在弥补7月延迟行动的影响。
所以,美联储这次50个基点的降息并不是毫无准备的冲动行动,而是一次在平衡多个变量后的深思熟虑之举。鲍威尔和他的团队希望通过这种大刀阔斧的降息,为经济提供喘息机会,帮助企业减少裁员、增加投资,从而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避免更大的震荡。
这其实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美联储对失业率上升的容忍度极低。他们不愿冒险让失业率飙升,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整个经济可能会陷入深度衰退。美联储已经明确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将失业率控制在4.4%以下。根据最新的预测,如果失业率进一步攀升,美联储可能会继续采取降息措施,甚至会考虑更为激进的证策工具。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软着陆。美联储正在试图通过大幅度的降息来为经济缓冲,让它有时间自我修复、重新焕发活力。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最怕的就是让经济从失控的软着陆变成硬着陆,直接陷入衰退。
然而,这种大规模降息也并非毫无风险。尽管降息能在短期内为经济注入活力,但它也可能带来通胀反弹的隐患。这就是鲍曼等官员反对大幅降息的理由之一。他们担心降息过快过猛,会带来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甚至引发新一轮的通胀。即便如此,鲍威尔团队似乎更愿意冒这个险,也不愿看到就业市场进一步恶化。
总的来说,这次大幅降息,表面上是为了稳定经济,实质上是一次美联储的“豪赌”。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强有力手段,让经济保持平稳,避免陷入失业率飙升和衰退的恶性循环。但这场赌局的结果如何?现在还言之过早,**未来的几个月将会是观察这次降息效果的关键时期。
美联储降息后的市场预期
很多朋友都会想,市场对后续降息的预期会是什么样的?其实,每当美联储首次降息后,市场对后续降息的期望通常会迅速加剧,大家会觉得后面还会有更多的降息动作跟上。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历史数据告诉我们,市场的预测经常会偏离实际。在过去的五个降息周期中,有四次市场都高估了美联储未来的降息幅度。换句话说,市场通常会“想得太美好”,而实际的降息步伐并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猛烈。这也意味着,不论美国经济最终是实现软着陆,还是不幸陷入衰退,市场总有可能过度预期降息的力度。
那么问题来了,首次降息之后,多久我们才能真正看清经济的走向呢?一般来说,至少需要一个季度,也就是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什么这么久?因为降息后,市场的焦点往往会转向就业数据,大家会紧盯着就业市场的表现,试图从中推测美联储的下一步动作。然而,降息后的1到3个月内,就业数据通常波动比较大,这时候的数据往往不太稳定。正因为这样,市场在这段时间容易出现误判。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数据的解读会变得更加成熟。等到三个月后,我们就能对就业市场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估。这时候,大家才能初步判断,究竟美联储的降息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经济能不能实现软着陆。
除了就业数据,接下来货币证策的路径也会变得更加明朗。三个月后,非农数据的市场关注度会逐渐减弱,CPI、也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会重新回到焦点位置。因为通胀才是美联储长期关心的核心问题,一旦通胀有了进一步的波动,美联储的证策方向可能又会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股市的表现也会越来越分化。如果经济避免了衰退,市场上的情绪就会更加乐观,股市有可能迎来反弹。反之,如果经济出现下滑,市场信心受挫,股市压力将会明显加大,特别是那些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板块,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波动。
所以,从短期来看,降息后市场会经历一段不确定的时期,可能会出现过度乐观的预期。但从中期来看,三个月的时间是一个关键节点,市场对数据的解读更加成熟后,我们才能逐步看清经济走向。
降息50个基点的利弊
先来说说降息50个基点带来的好处。
第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它能迅速为一些疲弱的经济领域注入活力。比如,大家都知道,货币证策的收紧对住宅和商业地产(CRE)的影响非常明显。更大幅度的降息能帮助这些领域更快复苏,CRE贷款的再融资将变得更加容易,从而降低金融危机的风险。随着新屋开工量的上升,房地产市场活跃起来,制造业也会跟着受益,重新获得动力。而现房销售的反弹对与住房相关的零售业来说也是个好消息。这些领域的复苏会像一股强劲的风,推动整体经济逐步回暖。
其次,降息能有效恢复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我们知道,最近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处于低位,虽然小企业乐观指数在7月有所回升,但8月再次下滑,企业信心依旧疲软。这时候,降息的刺激就显得非常关键,它能帮助消费者恢复购买力,让企业更有意愿扩大业务,增加投资。这种正反馈不仅会刺激消费,还会带动企业生产,从而加速经济复苏的步伐。
第三个重要好处是降息对劳动力市场的促进作用。随着各个领域的复苏,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当前失业率仍处于低位,但最近的上升趋势已经引发了关注,8月的失业率已经从去年同期的3.8%上升到了4.2%。降息能够帮助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重新进入工作市场,稳定就业,进而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但是,尽管降息有这些好处,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隐患。
首先,现在宣称美联储的抗通胀任务已经完成,显然还为时过早。虽然近期的通胀确实有所回落,但尚未达到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整体通胀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耐用消费品价格的下滑和进口价格的走低,而这些因素可能不会长期持续。更重要的是,服务业的通胀依然高企,特别是住房成本,尽管房租增速有所放缓,但依旧面临很大不确定性。美联储现在要是太早宣布抗通胀胜利,可能会埋下隐患。
其次,降息过快可能带来熟练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虽然降息能拉动需求,创造更多的职位空缺,但问题在于,很多失业者并没有足够的技能来填补这些岗位。据8月的NFIB调查,56%的小企业主表示他们无法找到合格的工人,比例创下了202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如果需求快速上升,而劳动力市场供应不足,可能会导致工资上涨、物价上升,进入恶性循环。这对美联储控制通胀的目标无疑是个挑战。
第三个风险是美联储证策可能变得无形中更加紧缩。虽然联储已经停止加息14个月,但实际联邦基金利率的上升仍让鲍威尔和其他官员感到担忧。这意味着,尽管没有继续加息,货币证策可能仍在无形中对经济产生更大的紧缩效应。这也让一些人认为,降息50个基点是不是太激进了?
美联储降息利好,美股为何下跌
我们来探讨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为什么美联储大幅降息50个基点,理论上应对美股构成利好,但市场的反应却是下跌的?这一现象背后隐藏了几个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早已提前消化。美联储的这次降息并不出乎意料,尤其是在过去几周的市场走势中,投资者们已经普遍预期到这一大幅度的货币宽松行动。随着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会采取更激进的降息措施,投资者对50个基点的降息已经反映在此前的价格波动中。当降息最终落地时,反而没有给市场带来足够的“惊喜效应”。在金融市场,过早的预期消化通常意味着证策落地后反而难以推动股市进一步上涨,因为市场已提前调整了预期,开始转向对未来更长远的风险进行评估。
其次,降息背后的经济信号令投资者感到不安。尽管降息往往是为了刺激经济活动,但大幅降息的背后也可能意味着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美联储此时选择降息50个基点,表明他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评估较为谨慎,甚至暗示经济衰退风险比此前预想的更加严峻。投资者担心,美联储采取如此激进的措施,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经济放缓的严重迹象。换句话说,降息并不是市场想象中的“万灵药”,它可能反映了决策者对经济基本面的深层次担忧,这也导致了市场情绪的恶化,进而推动股市下跌。
第三,投资者对降息长期效果的不确定性充满疑虑。降息虽然可以短期内提振流动性,刺激经济活动,但它的长期效果并不确定,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美联储大幅降息能否真正解决深层次的经济结构性问题?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降息不能有效推动企业增加投资、消费者扩大消费,那么其带来的提振作用将是短暂的,甚至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此外,如果降息导致经济过热,可能会带来通胀再次回升的风险,这与美联储长期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市场对于降息能否有效应对眼下的经济挑战仍然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