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美股全面反弹,市场逐渐适应特朗普证府的贸易证策调整,即便最新的关税威胁涉及钢铁和铝进口,投资者情绪依然保持稳定。
截至收盘,道指上涨近0.4%,扭转了上周五的四周最大跌幅;标普500上涨0.6%;纳指则在科技股推动下攀升近1%。
特朗普最新宣布对全球钢铁和铝进口加征25%关税,本土钢铁企业股价集体走高。克利夫兰-克里夫斯(CLF)飙升近18%,纽柯钢铁(NUE)上涨5.58%,美国钢铁公司(X)涨4.79%,铝业龙头美铝(AA)也上涨2.21%。
英伟达大涨3%,股价升至133.57美元。周一Evercore ISI 分析师 Mark Lipacis重申对该股的“跑赢大盘”评级和190 美元的目标价,
我们在公开文章和VIP社群中多次强调,英伟达第一支撑位118美元。截至目前,涨幅已超过13%。
英伟达合作伙伴,服务器制造商超微电脑(SMCI)股价大涨超17%,市场正密切关注其即将在周二(2月11日)盘后发布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美股投资网认为,此次财报发布不仅是展示业绩增长的机会,更是公司恢复市场信心的关键节点。
此前,SMCI因财务报告披露问题引发投资者担忧,甚至面临被剔除出纳斯达克100指数的风险。目前,公司需在2月25日前提交拖欠的财务报表,否则可能面临摘牌。
高盛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月7日当周,对冲基金结束连续五周的净抛售,以自去年11月以来最快的速度大举回补美国股票,推动单只股票的净买入量创下三年多来的新高。此前,由于财报普遍强于预期,对冲基金转变了此前的看跌立场,成为美股市场的主要买家。
其中,信息技术板块最受青睐,对冲基金在该领域的买入力度达到2021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并创下过去五年来的第二大单周买入潮。软件和半导体股领涨,资金流入明显,显示基金在回补空头的同时,也在大幅加码多头头寸。
高盛主要洞察和分析联席主管Vincent Lin在报告中指出,这一买入热潮表明,在1月27日DeekSeek引发的抛售后,对冲基金对AI主题的态度明显转向乐观,并开始加仓相关板块。
特斯拉股价再跌超3%,市场对马斯克个人风险向特斯拉外溢的担忧持续加剧。除了我们此前提到的“精简模式”深入美国证府体系,可能影响既得利益集团,导致监管阻力增加*,马斯克与OpenAI的争夺也成为新的不确定因素。
其实早在特斯拉公布财报前(2025年1月28日),我们发布了一篇5000字的长文,向大家做出明确的风险预警,并清楚表明我们在财报前对特斯拉持看空立场。当时股价为406美元.
文章回顾:美股 特斯拉1月财报预测,风险预警!
我们还明确告诉VIP社群,特斯拉就值300美元!
截止今天2月10日收盘,特斯拉股价已经跌到348美元,跌超14%。正沿着我们此前预判的方向加速下行!
马斯克974亿美元出价,争夺OpenAI控制权
马斯克又出大招了。这一次,他带着一群投资人直接向控制OpenAI的非营利组织递上了974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企图彻底改变这家AI巨头的走向。
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马斯克的竞购要约已经正式递交给OpenAI董事会,目标是拿下非营利实体的所有资产。而这个价格——974亿美元,远高于市场此前对该组织的估值。OpenAI曾内部讨论过,非营利部分的估值大概在300亿美元,但马斯克显然认为这个数字被严重低估,并要求进行公开竞标。
问题的关键在于,OpenAI目前正在以260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筹集新一轮融资,但这笔钱跟非营利组织并没有直接关系。虽然OpenAI声称非营利部分仍将持有营利性公司的全部股权,但马斯克不买账。他的团队认为,这家非营利机构在被剥离后很可能会被低估,最终失去对OpenAI的实际控制权。
换句话说,马斯克的出价不仅仅是要买OpenAI,而是要确保自己在未来的AI行业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跟OpenAI杠上了。2015年,他和奥特曼一起创立OpenAI,初心是打造一个不受资本控制的AI研究机构。但2019年,在马斯克退出后,奥特曼成立了营利性子公司,并吸引微软等巨头投资。马斯克对此极为不满。
这次收购要约,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马斯克对OpenAI发展方向的不满所引发的一次重大反击。与此同时,他还在特拉华州和加州推动监管机构关注OpenAI的非营利部分估值问题,认为应该有更透明的竞标程序,以确保其资产不会被低估或不公正地转移。
与此同时,马斯克旗下的AI公司xAI正在加速扩张,这笔交易若能达成,可能会让xAI在AI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筹码,甚至可能促成与OpenAI某种形式的资源整合。无论交易最终如何落地,这场博弈已经成为AI行业关注的焦点,也让OpenAI未来的发展充满更多变数。
这场交易背后,站着一群华尔街大佬。支持马斯克的投资人名单相当豪华,包括Valor Equity Partners、Baron Capital、Atreides Management、Vy Capital、8VC等知名基金,甚至连好莱坞巨头Endeavor的CEO 阿里·伊曼纽尔(Ari Emanuel)也加入了战局。
但OpenAI的营利化进程本就障碍重重。Meta去年12月就向加州总检察长递交文件,明确反对OpenAI从非营利转型为营利机构,认为这会导致AI行业竞争失衡。而微软和其他投资者,也在就股权分配展开拉锯战。OpenAI承诺将在2026年底完成转型,但在马斯克的这波狙击下,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
而奥特曼也没让马斯克的挑战显得那么“隆重”,他在社交平台X上直接回怼:“不了,谢谢你,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以9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Twitter。”显然,这场科技圈的世纪大戏,还远没落幕。
马斯克的出价不仅仅是要买OpenAI,而是要在AI争霸赛里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如果他成功,这将是AI行业的一次巨变,可能重塑全球AI格局。但如果失败,他与OpenAI的斗争恐怕不会就此停歇。毕竟,这不仅仅是一场交易,更是一场关于控制权、商业模式,甚至AI未来发展方向的争夺。
这场博弈的结局,将直接影响AI产业的未来走向。而对于市场来说,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