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于无意撤换鲍威尔的表态以及特朗普称,将“大幅降低”对中国的高额关税,平息了市场紧张情绪。美股周三开盘走高。
早盘尾声时,美国财长抛出重磅表态,称现在有达成贸易“重大协议”的历史性机遇。他引用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的概念,提议协同实现经济再平衡。
达利欧曾4月13日警告特朗普关税政策或引发“比衰退更严重的后果”。贝森特还表示:“若外方希望重新平衡经济,我们愿共同推进。”
在财长讲话带动下,纳指一度涨超4%,标普500和道指也分别拉升至3%和2%以上。
但贝森特此后说,特朗普还未对某经济体提出降低关税,双方达成全面贸易协议可能需两三年,特朗普不会单方面降关税,这番话立刻浇灭了市场的短线乐观情绪,三大指数午盘一度回吐超半数涨幅。
截至收盘,道指涨幅为1.07%;纳指涨幅为2.50%;标普500涨幅为1.67%;
英伟达面临这“三大清算”事件
尽管近期美股整体回暖,英伟达股价也有所修复,但市场对其基本面走弱的担忧并未缓解。花旗银行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英伟达短期内将面临三项关键性考验,足以影响其业绩前景和估值基础。这三大事件,被花旗称作“清算时刻”,集中体现在政策监管、客户需求和盈利质量三大层面。
第一场清算:AI扩散规则大限将至
最紧迫的风险是5月15日可能出台的AI扩散限制。美国Z府拟对先进AI芯片的出口进一步加码,尤其针对部分“第二梯队国家”(如中东、部分东南亚及拉美市场),或将设定更为严格的销售门槛。这不仅涉及对AI芯片的直接限制,也可能波及美国数据中心企业在海外部署算力的能力。
对英伟达而言,潜在政策落地无疑将压缩其在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长空间,令全球扩张计划面临不确定性。尤其是当前H20等新架构芯片主要销往亚洲,政策扰动对需求端的影响不容小觑。
第二场清算:超大规模客户需求待确认
第二项挑战来自英伟达最大的客户群体——美国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包括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当前市场普遍期待通过这些巨头即将发布的财报,观察他们在AI领域的真实投入强度及资本支出意愿。
花旗强调,这部分信息对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至关重要。若这些核心客户释放出保守信号,将直接冲击市场对其全年营收增长的信心,特别是在前代Hopper架构芯片订单下滑的背景下,新产品尚难完全填补需求缺口。
第三场清算:关税不确定性冲击利润率
第三项风险来自成本端。此前市场预期英伟达第一财季毛利率将稳定在70%区间中段,而花旗给出的模型预测则更为保守,预计为72.9%。报告明确指出,关税问题是利润率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在美国与多个贸易伙伴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任何新的关税调整都可能推高产品成本,进而侵蚀公司的盈利能力。
花旗还特别提醒,尽管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具备高度竞争力,但在利润结构极度依赖数据中心业务的当下,边际成本变动的影响将被迅速放大。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花旗仍维持对英伟达“买入”评级,并给出150美元的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约50%的上涨空间。这一判断基于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C26E EPS)约30倍市盈率(P/E)的折现估值。
不过,花旗也同步下调了对公司2025与2026财年的EPS预期,幅度分别为-1%和0%,反映出其对未来利润路径的谨慎调整。
特朗普频繁政策转向令市场疲惫
近几周以来困扰投资者的现实:如今推动市场剧烈波动的,不是数据,不是盈利,而是来自白宫的政策,且变动频繁、毫无征兆,令投资者几乎无法预测美股、债市或美元的下一步走向。
过去几年里,从通胀飙升到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华尔街早已习惯快速适应突发事件。但如今的局面,连经验最丰富的投资者也感到棘手。
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刚过三个月,市场已数次经历由他本人主导的剧烈反转。这些波动并非来自某种系统性经济冲击,而是由其个人对贸易规则、政策边界的频繁挑战所引发。其结果,是一系列市场信号的错乱:美元不再与美债收益率同步,即使长端利率上行,美元仍因避险而走弱;股债市场走势频繁趋同,传统的资产配置策略遭遇挑战;板块之间的轮动也被情绪淹没,过去一周,标普500指数中有超过七成成分股在每日同步波动,几乎丧失了结构性交易空间。
正如BCA Research首席策略师Marko Papic所言,市场现在“完全是在围绕政策交易”,换句话说,就是在“交易总统的推文”。
而本轮美股反弹的起点,仍然来自特朗普的再度“转向”。
上周他公开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没有及时降息,并暗示自己有权撤换其职位。这一言论当即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导致美股与长期国债同步下挫。
周二,特朗普又主动出面“灭火”,声称无意罢免鲍威尔,并表示如果能与中国达成协议,愿考虑下调对华关税。
周三,市场对贸易战缓和的希望推动标美股反弹。然而,这一涨幅在午后被美财政部长贝森特泼了冷水。
这种高波动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明显趋于谨慎。
美国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的一周,其机构及对冲基金客户整体为美股净卖出方。而与之相对的,是散户投资者的持续入场——过去19周中,他们每一周都在加仓美股,创下2008年以来最长的连续买入力度。这种“机构卖、散户买”的结构性分歧,背后反映的是对于政策方向判断的高度不确定:专业投资者选择撤退观望,而散户则更多在情绪推动下继续押注反弹。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财政扩张计划也在冲击美债市场,市场担心赤字扩大与政策不确定性将侵蚀美债信用,推升长期利率。
但这些风险仍属于“中长期隐患”。就当下而言,Truist Advisory Services联席首席投资官Keith Lerner的看法颇具代表性:“这轮上涨确实是一种情绪释放,但说到底,我们也不过是回到了鲍威尔‘可能被撤换’消息发布前的水平。”
此外自特朗普提出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以来,华盛顿游说战线迅速升温。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2025年第一季度,有近 350家企业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明确列出“关税”为重点议题,数量较去年同期暴增近一倍。
其中不乏通用、丰田等制造巨头,也包括沃尔玛、塔吉特等消费品龙头,显示出政策变动已对横跨制造与零售的核心行业构成系统性压力。
尽管这份数据仅统计至3月末,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对外正式宣布全面关税政策是在4月2日之后——这意味着当前统计的游说规模仍属保守估计,更广泛的反应可能正在酝酿之中。
美股大数据AI量化团队重磅更新,免费给全球投资者提供美股盘前,盘中和盘后出现异常波动最大的个股,只需登录官网注册免费账户立即使用,让你先人一步发现交易机会!
浏览器打开官网
https://StockWe.com/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