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明确表态,特朗普在对华关税上的立场“没有软化”。据知情官员透露,当前正在讨论的方案主要包括两类:
- 其一是将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调降至50%-65%的范围内;
- 其二则是一种“分级关税”制度:将中国商品区分为“对美国家安全不构成威胁”与“具有战略敏感性”两类,对前者征收35%的关税,对后者则征收至少100%。
这意味着,关税不再仅是经济政策,而是被置于国家安全和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语境下。虽然与中国的谈判进展仍不明朗 ,但与印度和韩国的协议已提上日程。
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关税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当前经济讨论的中心议题。企业面临高度不确定性,感到“僵硬和无所适从”,不少公司因无法评估未来成本而暂缓投资或扩张。
沃勒警告称,如果关税措施扩大,企业将更倾向于通过裁员来应对压力,失业率可能因此走高。他指出:“7月之前,关税的影响不会完全显现,但届时市场可能会看到更多企业裁员、物价上涨等连锁反应。”
他特别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若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下滑,FOMC或将加快降息节奏,且频次上升。
与此同时,美联储另一位理事哈马克也表态称,虽然5月降息几无可能,但如果6月的经济数据能提供“清晰而有说服力的方向”,美联储将在下次会议上采取行动。
在沃勒和哈马克讲话后,美股三大指数盘初集体走高。纳指一度涨超2%,标普500涨近1.5%,科技股更是全面爆发。在降息预期抬头的环境下,利率敏感型的成长股表现通常最为强劲。
截至收盘,纳指领涨,上涨2.7%以上,实现了连续三日上涨超2%的强势走势——这是自2001年5月以来的首次。道指上涨超过1%,标普500上涨2.03%。
从近三个交易日的表现看,纳指累计上涨逾8%,标普500上涨超过6%,道指上涨超过5%。
特斯拉收涨3.50%,亚马逊涨3.29%,Meta 涨2.48%,英伟达涨3.62%,谷歌A涨2.53%,苹果涨1.84%,微软涨3.45%。
谷歌盘后公布业绩,一季度营收超预期增长,EPS盈利猛增近50%,获得新增回购授权700亿美元,盘后股价一度跳涨6%,后涨幅收至近5%。
美股投资网认为,在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严厉关税的背景下,美股仍能企稳的一个原因是近期企业财报表现尚可。尽管许多公司取消了此前的财报指引,但下调幅度普遍并不严重。
高盛认为:“随着贸易战降级的迹象开始显现,仓位清淡(美国多空基金净杠杆率仍接近五年低点),以及市场技术面改善,从战术角度来看,押注股市反弹的理由越来越充分。”
图表显示,美国基本面多空净杠杆率和总多空比率在第0个百分位,分别接近五年低点。
真正压垮美股的是对冲基金
摩根大通最新的研究指出,近期美股的抛售主要来自于股票相关对冲基金在大规模降低风险敞口,而不是市场普遍担心的“外资砸盘”。相反,目前几乎没有证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在集中撤出美股,美国国内的散户投资者则仍在持续买入。
该机构的分析师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外资净流出本身并不会必然导致美股回报转负或在相对表现上落后于非美市场,尤其是在本国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仍在持续加仓的背景下。此外,他指出,美股接下来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是否真正步入经济衰退。
摩根大通强调,自2月中旬以来,美股经历的调整及其相对全球其他市场的疲软表现,引发了市场对于“抛售者究竟是谁”的猜测。部分观点认为,外资可能正在逐步撤离。但报告指出,从当前披露的数据来看,尚无证据支持外资大规模撤资的说法。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数据,2025年2月,外国投资者净买入了约240亿美元的美股,这一数字不仅逆转了1月130亿美元的净流出,也远超市场此前预期。
同时,外资还在该月购买了大约1200亿美元的美债。来自日本的资金流向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趋势:在经历2月约50亿美元的小幅净卖出后,日本投资者于3月和4月上旬分别净买入130亿和140亿美元的海外股票。
摩根大通指出,年初以来大部分的美股抛售来自于以股票为核心策略的对冲基金,其中包括量化策略和自主型股票多空基金。这些基金自年初以来的总减持规模大约达到7500亿美元。报告还提到,另一类关键的抛售力量来自于依赖动量策略的对冲基金,例如CTA。这类基金在2月中旬开始清算其当时持有的大量多头头寸,并在4月初转为建立空头仓位,预计相关卖出金额约为4500亿美元。
这一去杠杆过程也在期货市场留下了清晰印记。报告指出,对冲基金的减仓操作在美国股指期货上表现尤为显著,尤其集中在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合约中。同时,标普500 ETF的空头兴趣自2025年初以来大幅上升,而标普指数成分中的中小盘股票也出现了空头兴趣明显增加的趋势。这些变化都进一步印证了对冲基金在本轮调整中的主导地位。
与对冲基金相反,美国个人投资者继续购买美国股票ETF,月度净购买额一直保持在约500亿美元左右,几乎没有中断。不过,相对于资产管理规模(AUM),今年以来购买冲击最大的是欧洲股票ETF(13%的AUM)和黄金ETF(18%的AUM)。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个人投资者的持续买入是美股市场的重要支撑因素。
从历史经验看,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外资长期以来一直将储蓄投资于美国,持有的美国企业股票份额也一直在上升。然而,外资流入一直相当不稳定,2013年、2015-2016年、2019年和2021/22年出现过流出。分析师强调道:
即使国际投资者开始抛售美股,如果国内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继续购买,这本身并不意味着美国股票会表现不佳。
根据过去十年左右的数据,外资从美股的平均流出约为未偿股票的0.3%或美国GDP的0.7%,即约2000亿至3000亿美元。
美股大数据AI量化团队重磅更新,免费给全球投资者提供美股盘前,盘中和盘后出现异常波动最大的个股,只需登录官网注册免费账户立即使用,让你先人一步发现交易机会!
浏览器打开官网
https://StockWe.com/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