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西“产地仓”全面运转,阿里数字农业迈入关键期
6月30日,阿里巴巴宣布,位于广西、云南的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以下简称产地仓)已全面运转。这也是阿里巴巴数字农业的愿景“鲜美生活,产地直供”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9年10月,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成立,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侯毅担任总裁。在沟通会上,侯毅表示,“阿里的数字农业有两个目标,一是希望农民能种出好产品,卖出好价格,从而让农民增收。二是对于城市的消费者来讲,能吃到安全、健康、优质的农产品。”
农产品的数字化
何为数字农业?侯毅也给出了答案,“数字农业是在农业的生产、交易、物流供应链的过程当中全部由数字去有效的记录,那我们就可以对农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对农业的生产结果进行有效评估,能做出优质的农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以后,一定能够快速地缩减供应链的链路,降低销售的成本,提高零售的效率,更加提高我们生鲜商品的品质。最后是数字化的交易,一定是数字化的农业以数字化的交易方式到达消费者手中。”
据悉,除了云南广西之外,今年之内,阿里巴巴数字农业还将在四川、陕西、山东建设三个产地仓,形成全国农产品五大集运枢纽,并在多个省会城市打造20余个销地仓。“产地仓+销地仓”模式,一张数字化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将初步成形,一年可以支撑100万吨生鲜农产品新鲜送往全国餐桌。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各地农产品出现不同程度滞销,以云南为例,冬季瓜果出现了价跌难卖的情况。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发布了“爱心助农计划”,成功打通了云南本地农产品核心产区供应链,截止4月底,从产地直接发往全国以及通过产地运往昆明集运仓加工后再发往全国的订单总量约120万余单,涉及原料供应3000余吨,促成总交易额约2000余万,点对点触达农户400余户,生产基地100余家,发动云南本地生产商家100余家入驻ASCP供应系统。
特殊时期,数字农业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从过往的经验看,农产品的品质成为核心,如果农产品的品质保证不了,品牌很难推广,这是中国农业痛点。在解决这一痛点的同时,产品数字化成为关键,农产品的甜度、色泽等要素如果能通过数字化来反映,就可以保证品质的同一水准,从而更容易打造其品牌。
云南和广西的产地仓中,数字化中控室可随时了解两省农产品数据和入库情况;水果被送上四通道的分选设备,如同做CT,光电分选机可以测出每一颗水果的酸甜度、果面光洁度,是否有霉斑、橘皮和划痕。至于水果果径,更可以精确到毫米,重量精确到0.5克。
此外,农产品一旦出现损失,只能农户来承担。2019年,我国农产品总产量19.80亿吨,其中生鲜农产品产量超过11亿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曾介绍,生鲜农产品影响农民收入的弹性最大,由于存在保鲜和腐烂问题,无法及时销售的生鲜农产品损失可达20%-30%,而这一损失主要由农户承担。
阿里数字农业部宣布之后也会出台农业保险相关举措,实现农业的金融服务,包括农业的供应链的金融和农业的保险。
关键的供应链和科技赋能农业
此次云南和广西的产地仓建在南宁、昆明机场附近,空运、陆运便利。也是广西、云南规模最大的农产品集运加工场所。据悉广西仓一期日发货能力近300吨,云南仓一期日发货能力约150吨。
发货能力的背后,是对其供应链的考验。侯毅在发布会中提到,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要建立一个全国冷链物流体系,这个冷物流体系依托盒马的冷链仓的进行改造,大大缩短供应链配送路径,次日达将会成为一个标准。
此外,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还将会联合菜鸟,实现产地到销地的运输网络。过去五年,菜鸟网络已覆盖中国29个省份700余县逾3万个村。未来一年,菜鸟将开通1000条以上农产品上行“高速公路”,提速农产品揽收首公里、优先发货等“绿色通道”,从而打造农产品全国范围内次日达。
在销售端,阿里整个体系承担销售能力,包括大润发、盒马、淘宝、天猫、考拉、支付宝、饿了么等所有线上渠道都会成为数字农业的渠道。
从目前的阿里数字农业的种种动作来看,目前是通过产地仓的数字化,从而将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之后,也会给农业匹配相应的金融保险服务。最后,用科技赋能农业。
此外,阿里数字农业未来也将会采用自营的模式,通过自建一套标准,之后让商家按照标准来生产,也希望更多的商家来合作。
从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角度来看,数字农业也许会对整个农业生产链、供应链和销售端产生一次重构。“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者连成一体,我认为未来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我认为下一代的电商,不仅仅是消费互联网的电商,一定是产业互联网跟消费互联网合在一起真正提升零售效率,提升农业效率,这样一种电商的模式,才是中国未来零售业电商发展的未来趋势。”侯毅在发布会上表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