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堵特斯拉:宝马发起“智能电动化”最强攻势
宝马计划2030年实现电动车累计销量700万辆。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崛起,正在让全世界传统汽车制造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EV Sales Blog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电动车累计销量达178.4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1%,占据整体汽车市场约3.4%的份额,较去年同期高出近1%。
其中,特斯拉以31.68万辆的累计销量占据18%的份额,一举超越大众、雷诺、现代和宝马等传统车企,在全球居于首位。
有意思的是,今年,以特斯拉为首的全球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乘风破浪”,市值一路攀升,截至11月5日18时收盘,中国A股首家市值突破5000亿人民币的车企诞生,那就是比亚迪,当日比亚迪市值达到5042.4亿元。
在那个时间节点,比亚迪跃升为全球市值第四高的车企,同样中国本土新能源车企蔚来也第一次超越宝马、通用等老牌汽车企业,以508.7亿美元的市值问鼎全球车企第六。而遥遥领先的全球车企市值第一车企——特斯拉,在那个时间节点的市值已经高达3990.5亿美元。
特斯拉、比亚迪、蔚来们高歌猛进,丰田、大众、戴姆勒、宝马们也不想成为“诺基亚”。
未来,到底谁将主导全球汽车产业?11月11日,宝马试图通过其史上最强大的智能电动汽车——iX的正式发布,以及以此为序幕的智能电动化最强攻势,回答这个问题。
宝马电动化三个阶段
11月11日晚,宝马在NEXTGen未来峰会的线上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预热已久的BMW iNEXT的量产车型——纯电动宝马iX。
“随着BMW iX的量产上市,宝马集团将全面开启新能源攻势的新阶段。”当天,正是宝马集团掌门人齐普策去年8月履新以来,第一次以董事长的身份参与NEXTGen未来峰会。
“今年前三个季度,宝马集团在欧洲的新能源车销量领先所有汽车厂商,不仅是领先豪华品牌。”面对来自特斯拉的竞争,11月12日,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线上采访时明确表示:“BMW iX代表着汽车发展至下一阶段的未来出行。我们有信心它可以超越任何竞争对手。”
在齐普策看来,宝马集团早已开启了电动化转型的规划,早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筹划BMW iX以及BMW 7系纯电动车的工作。
据了解,宝马集团的电动化转型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2013年BMW i3车型的推出为起点。
当前,宝马集团正处于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宝马计划将电动出行推广至全品牌全系列车型,陆续推出BMW iX、BMW i4以及纯电动的5系、7系、X1等车型。预计到2023年底,宝马集团将在全球市场提供25款新能源车型,其中超过一半为纯电动车。
按照规划,宝马将在2025年迈入第三个阶段并计划到2030年实现电动车累计销量700万辆。
作为宝马集团电动化“三步走”的关键阶段,明年也将是宝马发展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的一年。
为了实现700万辆的目标,到2025年,宝马集团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将达到30亿欧元。在今年的三季度财报会上,齐普策也曾表示,公司未来将推出面向纯电动汽车的专属平台,并从2025年起在匈牙利工厂投入使用。
机构变革
在齐普策的带领下,宝马内部也也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了电动化转型的顺利推进,宝马已经组建了两个新的职能部门:一个部门负责开发新的车型架构,也就是以纯电动车型为中心的架构平台,当然这一架构依然将保留搭载内燃机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整合的数字化汽车部门,这个部门负责将与数字化产品研发相关的各项工作协调起来,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职能部门。
“今天看到的市场格局可能是五年之前做的决定产生的结果。我进入董事会的时候负责生产,当时我们就在考虑如何应对2020-2021年的市场趋势和需求。那时候,我们认为当时的平台化汽车生产和规划缺乏灵活性,因此决定要以架构为中心,不是以平台化的方法进行车型设计。”齐普策告诉分析师。
“iX就是这种思路的代表,它遵循的是架构,其零部件,比如动力系统、数字化组件、电子电气组件等等,这些都是搭载在架构之上。”齐普策强调,大家会看到下一代的车型架构,这将是以纯电动车型为中心设计的架构,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战略,但依然将保留搭载内燃机的可能性。
与平台化车型生产不同,基于对架构的重新设计后,在实现柔性生产的同时,零部件的使用能够实现规模化。BMW iX使用的很多零部件,比如雷达、电池、前后轴等,都可以应用到其他车型。
作为宝马集团最智能化的车型,BMW iX还是宝马集团首款使用5G技术的车型,采用了宝马集团全新一代数字化架构和感应器系统,数据处理能力是目前车辆的20倍。这些模块化、可拓展的新技术将逐步应用于未来的宝马产品上。此外,宝马在电子电器架构、自动驾驶功能、显示和操控系统以及内部装备方面都进行了迭代升级。
据了解,BMW iX 将于2021年下半年在宝马的丁格芬(Dingolfing)工厂量产,并在2021年晚些时候引入中国汽车市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