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100年的摩根大通牛年战略如何布局?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揭秘
2021年是摩根大通在华运营的第100个年头。
100年前的1月4日,摩根大通的一家前身公司在上海的分行正式开门营业,对这家全球金融航母而言,这无疑是公司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73年,时任大通银行主席的大卫·洛克菲勒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中国之行。随后的几十年间,中国的市场和商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众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而言,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日前,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在接受了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他将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比喻成一场“马拉松”,而近三年来业务推进则进入了“加速跑”的状态。他也透露,公司在华发展100周年之际,目标之一是实现对证券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资管公司(上投摩根)的100%控股。“我们在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完整’(complete)而非‘面面俱到’(comprehensive)。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尽力将客户必需的核心产品和服务完整落地。”梁文治称,目前,摩根大通已全资拥有的本地法人银行和期货公司,在公司四条业务线中,证券公司的优先级最高。
力争全资控股资管和证券公司
在中国分业经营的监管环境下,摩根大通在华共以四个主体独立经营,目前已全资拥有本地法人银行和期货公司,牛年的任务则是全资控股资管公司和证券公司。
就投行业务而言,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已在2019年12月获得了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并于2020年3月正式开门迎客,成为中国首批获准新设立的外资合资证券公司之一,目前公司正稳步推进证券研究、投行服务及股票交易和经纪服务等业务领域。
“我们正在稳步引入更多客户,并完成了多个投行产品的‘第一单’;经纪部门业务稳步开展;证券研究部门已经发布了300多份报告,覆盖近200家A股上市公司。我们将继续加强投入,并希望未来在各种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最终实现将对这项业务的全资控股。”梁治文对分析师称。
在资管领域,摩根大通的公募合资公司上投摩根是一家拥有300多名员工、资管规模超过1670亿人民币的金融机构。相较于那些近两年最新进入中国的国际资管巨头,上投摩根的优势在于其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品牌知名度、业务实力和较为丰富的产品系列。去年4月,摩根资管与合资伙伴初步达成了一项商业共识,将拟收购取得上投摩根100%的股权。梁治文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全资控股,结合上投摩根的本地优势和摩根大通的全球投资专长,更好地服务中国投资者。”
除此之外,在期货方面,摩根大通的期货业务去年也已获得证监会核准,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外资全资控股的期货公司。梁治文称,之所以向证监会提交这项申请,是因为摩根大通相信,在中国拥有一家全资的期货业务,能够帮助公司加强其在华平台,从而能够更好地协助国内外客户,通过中国的在岸交易所完成上市商品、股权和固定收益衍生品合同的清算。
当然,摩根大通也并未停下对在华法人银行的投入。集团在2009年和2012年分别向本地法人银行增加了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和25亿元人民币。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更大挑战的2020年,摩根大通继续向本地法人银行增资15亿元人民币。这一系列注资也体现了摩根大通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以及对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承诺。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黄金时代”
经历了2020年疫情的挑战和中国经济的V型复苏,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急速提升。中国在疫情下表现出的政府高效管理能力、完善的工业体系、完整可靠且可供给全球的供应链都是加分项。
经历风雨,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并未减速,摩根大通的中国“马拉松”也仍在继续,沿途的机遇越来越多,挑战也在所难免,除了本地化挑战,中国本土竞争者的实力日趋强劲,加速入华的国际竞争者也越来越多。
梁治文说,对于一家全球性机构来说,要做到真正“接地气”并不容易,“就中国而言,无论是文化、产品设计、风控、监管,都给外资金融机构提出了本地化挑战,我们必须适应每个市场独特的运营环境,并同时坚守整个集团对于我们在风控、合规和公司文化等方面的统一标准。中国的发展速度惊人,我们很难制定一个刻板的3-5年计划,关键是如何在公司业务运营的稳健和‘敏捷’(agile)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当然,更多的是机会。中国股、债市场的国际化为外资机构带来了众多投研、做市、托管等业务机遇;目前A股、港股、美国中概股的“三地投资”概念引领风潮,对这些市场和公司研究覆盖更为充分的外资机构在资产配置和投资建议方面可能更占优势;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加速,IPO注册制下外资也将迎来更多投行业务,并继续支持中国企业有增无减的跨境上市融资需求。
未来,以衍生品为主的金融创新将是摩根大通等外资巨头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这也是外资的优势所在。对梁治文本人而言,利率、股票等衍生品交易贯穿了他的早期职业生涯,他说:“谈到金融创新无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融券、期权等衍生品业务。场外衍生品创新是外资投行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的领域之一。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监管层对此抱有审慎但开放的态度,我们也对未来更深入地参与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充满期待。”与之并重的还有养老金改革。就国际经验看,养老第三支柱的相关资金一般会交给专业机构进行运营,这也是不少国际资管机构的立身之本。尽管挑战重重,但若未来中国养老金改革能够提速,这无疑也是外资资管巨头的难得机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