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500本周技术面上跌入“死叉”状态,成为今年最后一个跌入死叉的主要美股指数。
股票市场中,不少“技术流”的投资者青睐借助均线上的“金叉死叉”信号来辅助投资决策。在美股市场中,通常来说,50天和200天移动平均线的走势最值得投资者关注。昨日,标普500的50日移动均线向下击穿200日移动平均线,自2020年3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入“死叉”。
本月早些时候,以蓝筹股为主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已跌入死叉,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2786.0785, 204.86, 1.63%)指数在上个月就已跌入死叉。
历史上看,当标普50日移动均线与200日移动均线形成死叉时,短期内走势可能进一步走颓。例如,1999年11月(互联网泡沫顶峰)、2000年10月(互联网泡沫破灭后)、2007年12月(次贷危机爆发前)标普500死叉后,该指数短期走势都“不甚乐观”。
不过,50日移动均线与200日移动均线的信号存在“滞后效应”,不可能完全准确,投资者也不能盲从。例如,2020年3月30日标普500陷入死叉,然而复盘来看3月23日该指数就已经触底,且在之后的一年中反弹了超过55%。
对此,一些“技术流”分析师认为,就凭借这一技术形态就就给标普500发“讣告”,未免太过草率。
例如,技术分析服务公司 All Star Charts 的投资策略师 Willie Delwiche 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达了更为激进的观点,他表示:
“在过去十年中,死叉肯定不是不祥之兆。死叉发生后大多数修正都是短暂的,‘损害’事实上已经完成。即便还没到底部的话,也会是相当接近的。”
进一步,Delwiche 希望从历史数据中论证其观点。复盘标准普尔500指数自1970年以来最近的25次“死叉”状态后的表现,他表示,“死叉”后,该指数在未来1个月、3个月和 12个月的中位回报率分别为1.4%、4.5%和11.4%。
不过,抛去技术指标来看,结合更广泛的经济环境来看,相当大一部分技术分析师仍不相信标普500已经触底。理由是市场缺乏“广泛的推力”,俄乌冲突让金融市场旗靡辙乱,而不断上升的通胀、美联储提高利率的预期仍在不断打压市场信心。
对此,Delwiche 本人也表示:
“现在有理由对市场感到担心,但死叉不应是理由之一。在我们看到‘广泛推力’之前,我们不应相信股市的反弹尝试。当下,我们的股市正处于需要修正和回调的时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