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亚马逊通过官方微信发布通知称,亚马逊将于一年之后即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在此之后,用户将不能购买新的电子书。对于已经购买的电子书,您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载,并且可以在此后继续阅读。
据亚马逊官方微信号
同时亚马逊表示,将继续为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提供客户服务和质保服务。对于在2022年1月1日之后购买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并且符合相关退货条件的用户,亚马逊还将提供非质量问题退货服务。退回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须购买于亚马逊中国授权经销渠道,且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
很快,相关消息成为部分爱看书人士的热议话题,被不少人视为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最新信号。
Kindle“停更”引热议
事实上,在消息曝出后不久,金妹儿的朋友圈中便掀起一阵讨论。只是,比起明年6月电子书店将停运的“噩耗”,更多小伙伴分享的还是自家Kindle各种“吃灰”的经历……
“上次用Kindle的时候还在上学,”刘小姐告诉金妹儿,“出来工作以后,Kindle的作用感觉几乎就只有‘泡面盖子’了,在家里看纸质书更方便,还能各种批注,出门看书则可以手机解决,现在各种阅读软件、听书软件都很好用。”
而吐槽“泡面盖子(兼职阅读器)”,变成“泡面盖子(专职)”还不止一位。
爱看电子书的张女士指出,Kindle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软件很久没更新”,现在各种手机软件都能看书,不少APP充会员能看书的数量,都比Kindle会员的10本书多,要是觉得手机屏小,用平板也很方便,“与之相比,Kindle软件和硬件方面全面落后,自然也没必要特意买一个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小伙伴对Kindle表达了惋惜——
“商店停运可惜了!Kindle用着很轻,方便携带,墨水屏对眼睛也很友好,再加个支架看书不要太轻松~”潮人小黄表示,“而且囤那么多书,有一种已阅的快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品牌官方微博“Kindle中国”的声明中,还加上了#亚马逊中国长期承诺不变#的话题。
不过,比起态度相对“佛系”的金妹儿朋友们,网友的讨论则相对犀利得多:
有网友指出,Kindle“服务跟不上,淘汰是必然的”;有网友则吐槽,“与实体书的区别是,买电子书可能几年后就不是你的了”;有网友质疑,“买过的书,还限定了下载期限?”;有网友则直接提问称,“花钱买的电子产品变成板砖,能否维权?”
“退出中国”早有传闻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Kindle退出中国”的话题,如今已并非首次受到讨论。
今年年初,#Kindle将退出中国市场#就曾一度引发热议,并冲上热搜前列。彼时,有网友发现网上不少卖Kindle的官方店铺,要么关门要么无货,猜测亚马逊是否生产线出了问题,并引出了“Kindle退出中国”的猜测。
亚马逊官方则对此回应称:“我们致力于服务中国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通过第三方线上和线下零售商购买Kindle设备。亚马逊提供的高品质客户服务和保修服务不会改变。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深受消费者青睐,部分机型目前在中国市场售罄。”
然而,“不会改变”的回应才落下半年,中国Kindle电子书店将停止运营的消息便再次传出。
查看此前数据,2014-2017年,电子书阅读器市场规模分别为30亿元、32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平均年增速在7%上下。
2018年,亚马逊也公布数据显示,Kindle阅读器在中国销量达数百万台,电子书销量近70万册,较2013年增长近10倍。
只是自此以后,亚马逊却再未公布过Kindle中国的相关数据。
随后数年里,关于“Kindle遭遇增长瓶颈”的消息时有曝出。有分析表示,自数年前起,Kindle就在国内面临着当当、小米、掌阅、科大讯飞等本土品牌的竞争。
而在阅读设备普及方面,Kindle的普及率更是远远及不上手机。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4.94亿,人均电子书阅读量达9.1本。
再加之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手游、直播等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用户的读书时间也被进一步挤压。
这种情况下,Kindle作为电子书阅读器,却被不少网友用来“压泡面”,视为“鸡肋产品”的相关话题,自然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
如今,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宣布将停止运营,既在不少网友的意料之外,却又仿佛在意料之中。令人好奇的是停运之后,Kindle背后的亚马逊又该何去何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