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午后,苹果最大供应商鸿海科技集团发布一季报,令市场颇感意外的是,今年1-3月的净利润只有128.25亿新台币,较去年同期下降56%,比起2022年四季度也环比猛降68%。
根据路孚特的预期数据,在业绩公布前13名分析师给出的Q1利润平均预期为291.8亿新台币。值得关注的是,鸿海科技的一季度营收为1.46万亿新台币,环比下降26%,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提升了4%。
(来源鸿海官网)
对于利润暴跌的原因,鸿海集团CFO黄德才在法人说明会上透露,净利的暴跌与权益法减记投资损失197亿新台币有关,主要是对日本夏普公司的投资。
夏普在编制年报时通报称,需计入近2200亿日元的资产减损,约505亿新台币,根据持股比例(34%)鸿海需要在财报中计入173亿台币的损失。因此,在本季度主业营收和毛利率都有所上升的情况下,公司出现净利的减损。
黄德才表示,2016年投资夏普后,鸿海一直都没有干涉夏普的独立经营。但由于此次减记金额庞大,鸿海已经以大股东的身份向夏普发文,要求夏普提出重大亏损说明和改善方案,如有必要会要求调整管理团队。
消费电子、AI、电动车等业务展望
对于接下来的二季度,刘扬伟预期称,疫情创造的高成长阶段已经结束,产业还处在库存调整期间,加上二季度也是传统淡季,因此鸿海预期Q2财报将延续同比、环比下降的状态。而全年展望则延续3月“持平”的预期,其中消费智能产品继续维持“略微衰退”的预期,不过电脑终端产品、元件和其他产品今年都可能出现显著成长。
刘扬伟表示,目前市场上已经陆续出现PC景气逐底的观点,鸿海也预期电脑终端产品在下半年的成长动能,会好于上半年。在元件部分,则看好按照今年光学、明年声学、后年半导体的顺序有所表现。
对于鸿海的财报来说,短期看的是苹果,长期就要看电动车事业的发展。
鸿海透露,美国俄亥俄厂区已经在3月完成首批农用电动拖拉机的量产,目前产能正砸逐月增加中。鸿海的电动车Model C将按进度在四季度量产,并逐步交付。电池方面,鸿海在高雄和发产业园的电池工厂预期将在2024年3季度实现量产,产能预期为1.2GWh;高雄桥头产业园的工厂预期在2024年动工,并在2025年底实现3GWh的生产规模。
半导体事业方面,鸿海的SiC晶圆代工厂已经有超过5家客户投片试产,封测厂已经实现量产出货。刘扬伟还透露,鸿海的近地轨道卫星正在完成最后测试,预期在今年四季度发射升空。鸿海也在“元宇宙”领域投资了多家公司,包括VR/MR应用和AR眼镜开发公司。
鸿海的代工业务也在今年上半年维持扩张态势,在中国大陆的河南省、江西省,以及印度、越南持续拿地和扩张生产线。
对于“大客户”的布局调整,刘扬伟表示,鸿海将按照客户需求,持续扩大在印度的组装和零组件布局,接下来会着重提升当地的生产良率。刘扬伟也提到,在多元布局的背景下,许多新兴地区仍在建设自动化服务的能力。
在问答环节中,刘扬伟也被问及对OpenAI、ChatGPT爆火的看法,和AI服务器的需求问题。鸿海CEO回应称,预期未来含有GPU的AI服务器需求将会持续增加,鸿海去年光是服务器的营收就达到1.1万亿新台币,其中AI服务器的营收大约占20%。刘扬伟再次提示称,ChatGPT带动的需求虽然强大,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成为稳定的业务。
鸿海也在周四下调了对全年服务器营收的指引至持平,特别提到企业端的需求会出现衰退。
对于拜登政府的《通胀缩减法案》和近期电动车价格战,刘扬伟回应称,面对价格压力,传统车厂会更加积极地委托专业代工厂生产。鸿海在俄亥俄不仅有工厂,还有一批从传统车厂出来的制造团队。随着近期《通胀缩减法案》的细则公布,鸿海的北美产能也变得更加珍贵。刘扬伟强调,现在公司并不会着急,而是会仔细挑选客户,寻找下一个有条件成为领导者的厂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