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Ucar的车源主要通过商业客户(汽车厂、经销商集团)、自购和个人电车共享的方式获取。而这类创业公司建立各自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方式倒也趋同:一般是提供汽车共享运营解决方案;说大白话,就是建立针对汽车共享做过优化的车载系统。
Ucar创始人王恺告诉36氪,目前Ucar的目标客户群体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B端客户和C端客户,其中B端业务致力于提供政府公车改革和企业用车的相关服务。至于C端,王恺告诉我,Ucar对C端用户又做了两个群体划分,一类是以本地居民为主的长居群体,Ucar希望为其提供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枢纽、商圈和公共服务机构之间的服务;而短居群体则以游客为主,Ucar希望为其提供在交通枢纽、景点、酒店之间的服务。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下Ucar在三亚的打法,三亚是个旅游城市,出入游客正适合Ucar对于短居群体的划分。王恺告诉我,他们在三亚成立了租赁公司,牌照采取的是租赁和自申两种方式,目前在三亚已推出了接送机的约租车产品,鉴于这会儿Ucar还没有自己的车载系统,这个约租车产品的流量主要来自于携程去哪儿这样的OTA平台,根据平台不同,Ucar采取了人工派单和司机抢单两种方式。至于电动车最基础的充电问题,在三亚还需要靠自建来解决。
在服务模式上,王恺称他想象的最终情况是实现自主取还车,即通过后台调度系统和车载系统实现用户按需就近自助取车、任意地点还车。当然了,现在的Ucar还处于人工服务阶段,而且是提供代驾的约租车服务(这是不是就类似于专车),在下一个阶段,王恺的希望是实现人工服务与车辆自主服务并行,即Ucar会提供代驾约租车和自驾服务,并最终实现无人取送车。
目前,Ucar已与北汽新能源、庞大集团、恒誉汽车租赁、易卡以及某上市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已获取接近 3000 台电动汽车供应承诺,并开始部分实际运营。同时,Ucar还与北汽新能源合作,他们联合做了一个个人电动汽车平台化共享计划,后续希望可以转化约15-20%的个人车辆纳入Ucar共享车辆储备。
另外,Ucar还与中国普天、特锐德、国家电网合作,以开发现有电桩资源、与合作伙伴配建两种方式解决充电问题。此外,Ucar还与蜻蜓停车、机场、万科、SOHO、保利地产、绿地集团等合作改善提车问题,保险方面有人保、平安等合作伙伴。OTA渠道除了那会儿提到的携程去哪儿,还有同程、途牛和马蜂窝。
据王恺介绍,Ucar的自有车载系统将于6月份上线。用户可通过手机实现车辆定位、开锁、启动、计费结费、锁车还车等一系列动作,实现自驾用车过程中的无人值守自助式服务。至于约租车服务,这个车载系统能够通过后台算法进行车辆派单,实现订单、车辆的最优匹配。
盈利模式则有共享出行服务收入和车载系统的本地化信息服务收入、广告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