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采用的现代收购方式可以由Google创始人Larry Page著名的“牙刷测试”理论来总结。
Alphabet用来评判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收购的是公司创始人Larry Page发明的“牙刷测试”。“牙刷测试”理论是指: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需要能够让用户至少一天使用一次或两次,并能够改善用户的生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Alphabet就不会收购这家公司。
如今,在雄心勃勃的长期项目与能带来短期财务回报的收购之间是存在着一种平衡的。
与Salesforce展开的全新合作关系是这种更加务实的方式的一个标志。Alphabet正在往搜索广告之外的其它领域扩张,这也迫不得已的,它还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与其它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何时该实施收购战略。
Alphabet仍然在实施“登月项目”的收购,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它近期收购的公司所在的细分行业来一窥Alphabet的总体战略:
Google现在将自己描述为一家“人工智能先行”的公司,这意味着他需要从人才严重不足的人工智能领域内获得大量的人才。这类人才可以通过收购来获得。但是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交易。收购英国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是Google进军这一领域的一次非常有趣的尝试,它希望这笔收购能够在未来为自己带来回报,但是通过这种普通的收购来在人工智能人才方面建立护城河是很难的。这就是为什么Google在今年早些时候对非常受欢迎的数据科学社区Kaggle的收购是非常明智的的举动的原因所在。因为Kaggle举办了众多预测分析和机器学习竞赛,这是向该领域内50000名成员开放。
(二)Apple
目前,Apple的现金储备量已提高至创纪录的257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新iPhone推出后似乎还将继续增长。
然而,在并购方面,苹果一直保持着相对谨慎的态度。作为一家以开发实用和创新型产品而自豪的公司,它对购买竞争对手技术供应商的需求没有那么大。苹果还运营着一家众所周知的封闭商店,在董事会成员的压力下才向第三方开放应用商店。
Steve Jobs将收购视为创新失败的标志,然而Apple现任首席执行官Tim Cook似乎并没有坚持Jobs的立场。对于苹果而言,2014年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eats Electronics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次收购也是Apple做过的唯一一次超过10亿美元的收购。从历史上来看,Apple收购的重点对象是创新型初创企业,所收购的企业能够给Apple的现有产品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提升。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
今年迄今为止,这家全球最富有的科技公司总共完成了7次收购,从理论上讲,所有这些收购都可以改善苹果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我们可以从这些收购中一窥苹果的目标重点。很显然,苹果希望在潜在利润非常丰厚但仍处于萌芽阶段的计算机视觉和增强现实领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法国计算机视觉创业公司Regaind就属于Apple看重的计算机视觉类公司。作为一家小型初创公司,在Apple将其收购之前,Regaind的融资总额不到100万美元。此外还有人工智能公司Lattice Data,Apple于今年三月份以2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
尽管收购价格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Apple展开的这些收购背后的目的是相似的。被收购公司的产品技术都可以直接用来改善Apple的产品,从而提升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帮助Apple销售更多的产品。
然而,对于一些行业分析师来说,苹果做的这些收购还不够。一些人质疑苹果在不愿展开能够弥补其自身服务套件中存在的漏洞的大笔收购中表现出的傲慢。
有传言称,Apple将在2018年投入10亿美元用于原创内容的制作,因为它将试图进入竞争激烈的流媒体直播市场。有很多人猜测,苹果可能会通过收购这个领域的现有巨头来加快进入流媒体直播市场的进程,但苹果尽可能回避了这些传言,它似乎更热衷于收购能够帮助其实现业务其目标的公司。AAPL
(三)Facebook
Facebook已经通过实际行动向外界表明,它愿意将大把的资金用于具有战略意义的收购。尽管Facebook相比Apple而言是一家年轻得多的公司,但在它短暂的发展历史上,Facebook进行的超过10亿美元的收购案的数量是多于Apple的。
Facebook最大的一次收购是190亿美元对WhatsApp的收购。紧接着,Facebook用20亿美元将VR技术公司Oculus收入囊中,后来又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非常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Instagram。
从表面上看,Facebook的收购战略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科AR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Facebook就在AR公司Oculus身上押了很大的赌注,并通过将Instagram和WhatsApp收入囊中巩固自己作为即时消息和社交媒体巨头的地位。
然而,Facebook的收购远不像表明上那么简单。Facebook并不是想通过收购展示自己的财务实力。
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Mark Zuckerberg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些收购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代价高昂的竞购战。收购中所涉及的短期财务成本并不是问题所在,但是如果在收购像Oculus这样的公司上败给了竞争对手,这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长期影响。
因此,值得关注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Facebook在收购WhatsApp和Oculus的过程中都面临了来自Google的竞争,最后胜出的都是Facebook。
Zuckerberg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在收购双方愿景一致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收购交易是非常重要的。他还表示,与富有吸引力的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建立长期关系在提升自己竞争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能够让Facebook在收购时机成熟的时候处于有利的地位。
然而,Facebook采取的收购策略并非总会奏效,Facebook最近的一次收购可以被看作是他对迄今为止在收购上遭遇的最大挫折的一次回应。在2014年试图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napchat被拒绝之后(尽管Snapchat也拒绝了Google在2017年提出的30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但Facebook显然正在寻找社交媒体领域的类似收购机会。因此前不久,Facebook刚刚低调收购了通讯应用tbh。tbh是一款免费、匿名的即时通讯应用,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在iOS应用商店中排名第一,在青少年用户群中尤其受欢迎。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千禧一代逐渐向Snapchat迁移,十几岁的年轻人开始使用一系列新应用,Facebook一直在努力摆脱它作为供上一代人使用的社交网络的形象。
目前已经有超过500万的下载量的tbh将会让一些年轻用户重新回到Facebook的怀抱。再加上Instagram和WhatsApp,Facebook在社交媒体市场上获得了非常令人羡慕的地位。
(四)Amazon
今年以来,Amazon一直是全球并购交易中的主角。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我们已经了解到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在所有的科技巨头公司中,Amazon收购的公司数量最少。
然而,到了今年,Amazon无论是收购的公司数量(到目前为止为9家)还是在收购中花的钱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在拥有超过5000亿美元市值情况下,Amazon其实并不缺用于收购的资金。当然了,GAFA这四家公司中的其它几家也不差钱。但是让Amazon与众不同的是其野心的巨大规模。
收购一家拥有海量客户基数的知名超市能够为Amazon提供非常宝贵的数据,Amazon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交叉销售自己的其它产品。此外,Amazon还因此还获得了这家成功的超市品牌的物流服务,全是超市还拥有一家名为365的知名的杂货品牌。这无疑有助于帮助Amazon开发更多的自有品牌产品,并吸引更多的人注册成为Amazon的Prime会员。
收购全食超市完全符合Amazon的野心,即为客户提供更多日常生活所需的产品。食品杂货是少数的用户会定期购买的商品种类之一(食品杂货肯定能够通过Lary Page的牙刷测试),而全食超市是Amazon通往这个新大众市场的大门。
可预测的是,Amazon将会利用未来的收购来巩固其利润丰厚的AWS云计算产品,同时也会进军新的领域,正如它在收购全食超市中所做的那样。
从本质上讲,Amzon已经建立了一个能够为这些新市场和产品的增长提供完美的基础平台。它的电子商务业务是它开展的所有这些并购活动的核心,而每一次收购只会进一步巩固Amazon作为电子商务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让Amazon的竞争对手最为担忧的是,每一次收购都关于进一步增加Amazon已经具有的相当可观的火力弹药。AM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