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已经在国防安全、国土监测、海事、灾害应急管理等领域被应用,被发挥作用。但对于卫星遥感产业链来说,这个看似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赚钱。随着 AI、5G 、区块链技术出现,卫星遥感行业会迎来赚钱的新机遇么?
高科技的卫星遥感行业并没有想象中的赚钱
普通人的印象中,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应该很赚钱。但这往往是错觉,卫星遥感行业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美国NSR咨询公司估算,2013年全球商业遥感数据和增值产品产值其实只有23亿多美元,其中遥感卫星数据约为10.65亿美元,增值产品约为12.35亿美元。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估算数据更不乐观,2013年全球遥感数据和增值产品市场规模为15亿美元。
另外,数据显示,在我国,优于2.5米分辨率的卫星原始数据直接消费额为3亿~5亿元/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基于遥感数据的后续处理加工应用服务等产业规模为年均数十亿元,保持较快增长。
而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发布《2017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的数据(见下图),2016年全球卫星遥感行业的市场营收规模约在20亿美元左右,其中美国市场在8亿美元左右。
不管是23亿美元,还是3-5亿元人民币,放在全部的行业中,都不是一个大体量的市场。目前中国多肉植物的市场规模在10亿元左右。有人开玩笑说,做卫星的都不如做娃娃机的赚钱,甚至不如做线上娃娃机的赚钱。这也难怪,数据显示,中国娃娃机的市场规模在600亿元,线上抓娃娃机领域头部产品月流水或过千万,小规模毛利率可达60%。
当然,事情并没有那么悲观。同样来自SIA《2017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的分析预测,因为新的竞合关系出现、数据分析类的商业智能产品增长,卫星遥感行业未来有望出现大幅增长。
商业卫星遥感行业的困局产业链格局、使用成本等因素,造成商业卫星遥感行业“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局面。
SIA指出,多年来,全球卫星遥感业务一直由少数运营商提供,包括Airbus D&S、Planet、Spire等。当前购买卫星遥感图像的成本价格从几千元/景到几万元不等,对于潜在购买者来说,成本高昂。当前,虽然有不少公司希望通过微小卫星组网降低使用成本,但整体来看,相对于航空(中高空、近地空)遥感产品及服务的分辨率及成本,依然基本没有优势。
另一方面,当前的一个趋势是,基于卫星图像的商业智能产品及服务开始出现,如利用卫星图像进行客流预测、期货行情预测、金融行情预测等,产业附加价值高,客户付费能力及意愿强,但这并不是当前卫星遥感行业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