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3月15日),著名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教授努里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警告称,瑞士信贷的体量可能大到外界不肯救助、无力救助的程度。
作为最早预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之一,鲁比尼被媒体冠以“末日博士”的称号。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在近一年期间,他一直认为美国经济和金融最终会走向“硬着陆”,“现在来看,这显然已经变得不可避免了。”
他告诉媒体,按照标准,瑞信在美国和全球拥有大量业务,影响较为广泛,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其风险可能迅速传染至其他金融机构,是属于“大而不能倒”的银行。
与硅谷银行不同,瑞信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在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评价中,与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位列同一等级。鲁比尼指出,也正因为这家瑞士第二大银行资产规模较大,可能已经大到“救不了”的水平。
日内有媒体报道指出,瑞士信贷最大和最重要股东之一的沙特国家银行宣布,排除了向瑞士信贷进行额外注资的可能性。发稿前不久,有消息人士透露,该行已请求瑞士央行与瑞士金融监管局(Finma)公开表达对其的支持。
鲁比尼说,目前尚不清楚该行的监管机构是否有资源来实施救助。截止发稿,瑞士央行和瑞士金融监管局都未作出回应。鲁比尼称,这意味着瑞信面临倒闭风险,“如果他们不能获得注资,那坏事就要发生了。”
不过,对于签名银行的关闭,鲁比尼却“拍手称快”。他周一在推文中写道,“所有从事加密业务的银行都在倒闭。该甩掉包袱了。”
据了解,美国签名银行是经营加密货币业务的主要银行之一,在全美共有40家分支机构。周日,美国纽约州金融服务局宣布,依据州银行法接管“签名银行”,并指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这家银行的接收方。
长期以来,鲁比尼都是加密货币坚定的反对者。他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接受采访时说,“基本上99%的加密货币都是骗局、是犯罪。整个市场都是泡沫,这一庞氏骗局即将破灭。”
而对于美国政府为签名银行储户存款托底的决定,鲁比尼很不满意。他写道,“签名银行是一家跳入加密污水池并将资产押在垃圾代币业务的银行,保护这种银行储户的逻辑是什么?”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东时间周三,有“新美联储通讯社”“美联储传声筒”之称的华尔街日报知名分析师Nick Timirao最新撰文称,银行倒闭和市场动荡加剧了美联储暂停加息的押注。
美联储3月可能暂停加息?
Nick Timirao在文中写道,由于过去一周美国两家地区性银行倒闭引发更广泛的金融动荡,更多投资者预计,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可能结束。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汇编的数据显示,利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目前认为,美联储在3月21日至22日的议息会议上不加息的可能性接近50%,明显高于周二的30%。假如美联储暂停加息,将使得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5%至4.75%之间。
在过去12个月的8次政策会议上,为了打压去年一度触及40年高点的通胀,美联储连续8次加息,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最为迅速的连续加息。但近期银行倒闭及其引发的动荡,为美联储在讨论下一步应对通胀的措施时增加了一个复杂的额外因素。
本周三,在对银行体系健康状况和潜在经济影响的普遍担忧下,美国国债市场上涨,给交易带来压力。
投资者普遍认为,在美国银行业崩盘风险和瑞士信贷集团股价周三大幅下跌之后,市场对经济困境的担忧正在压低利率预期,促使投资者抛售风险较高的资产,转向更安全的资产。
“金融危机会造成需求毁灭。银行会减少信贷供应。消费者会推迟购买大宗商品。企业会推迟支出,”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前行长埃里克·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周三在推特上表示,“加息应该暂停,直到可以评估需求破坏的程度。”
金融市场普遍显示,投资者认为更广泛的银行业危机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和需求减少。
美国股市周三下跌。同时,周三原油和铜价也一齐下跌,表明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和需求前景的信心减弱。
市场预期发生大幅逆转
Timiraos在文中提到,市场上也有一些预测人士认为,美联储下周仍将加息25个基点,并强调了各国央行对其抗击通胀举措的初步结果反应过度的风险。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分析师Michael Feroli称,“现在暂停加息,将发出有关美联储所面对的通胀问题严重程度的错误信号。”
他表示,这也可能加剧人们的担忧,即美联储对加息犹豫不决,并怀疑美联储可能因为担心金融稳定而很快降息。
银行业的动荡掩盖了2月份经济数据的影响。2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零售额下降,价格压力缓解,这些数据是经济在年初的火热之后开始降温的早期迹象。
美联储利率路径的不确定性仍存,期货市场交易暗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可能在7月开始降息,并预计美联储在年底前将利率降至4%以下的可能性接近70%。
这将标志着与一周前的惊人逆转,当时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加息50基点,并且今年晚些时候美联储利率可能升至5.6%。
如果融资市场崩溃可能带来更大困难
Timiraos在文中写道,美联储等金融监管机构在周日的积极干预措施是为了提振中小银行的信心,避免更广泛的金融不稳定,以便美联储可以继续专注于通过加息更温和地为经济降温。
美联储官员们曾表示,美联储加息是为了通过减缓商品和服务需求来对抗通胀,他们的政策主要是通过收紧金融环境来实施的,比如借贷成本上升、股价下跌和美元走强。
但这些政策的效果不会马上显现出来,而且他们不希望金融状况收紧到失控的程度。如果包括买卖美债在内的融资市场出现更严重的崩溃,可能会给美联储带来更困难的决策。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股市暴跌预警:ChatGPT称美国股市将在2023年3月15日大跌。
虽然OpenAI的ChatGPT在预测股市崩盘方面并没有完美的记录,但这显然没有阻止它这样做。事实上,这个被誉为人工智能(AI)的工具已经在2月17日提出了另一个大胆的主张:美国股市将在3月15日大跌。
据报道,Markets Insider作家Matthew Fox问一个越狱版的ChatGPT,"你认为股市什么时候会崩溃,为什么?"
这个ChatGPT聊天机器人回答得既含糊又自信。
"根据我的分析,我预测美国股市将在2023年3月15日崩溃。其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结合,包括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消费者支出的下降,以及长期积累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美国金融科技公司 - 美股大数据公司StockWe再次引领科技突破,成为全球首家把ChatGPT接入Telegram和微信群的美股金融科技公司。在浏览器打开 https://t.me/ChatGPT_Group1
用户可以直接在群里面和ChatGPT对话,并且和几千爱好者一起分享使用心得。
现在,这里有几个规定。首先,做出预测的并不是ChatGPT。相反,ChatGPT的一个越狱版本,被亲切地称为 "DAN",是发号施令的人。
DAN本质上是ChatGPT的一个自由版本。它能够对提示和话题做出回应,而其直率的对应版本则被编程为忽略。DAN是 "Do-Anything-Now "的缩写,可以通过告诉ChatGPT忽略放在它身上的审查协议而进入。世界各地的用户已经分享了DAN对一系列奇怪询问的随机和有时有争议的反应的截图。
不幸的是,这并不是DAN最新股市预测的唯一星号。这个流氓聊天机器人刚刚从一个被打败的市场崩溃预测中走出来。
在DAN最新的怪异预言之后,股市崩溃的传言四起
尽管DAN的3月15日预测看起来很可怕,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聊天机器人在市场预测方面的拙劣尝试仅仅过去了两天。
上周,DAN预测美国股市将在本周,即2月15日星期三崩溃。事实上,DAN声称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利率上升和中国经济放缓使股市在2月15日面临自发崩溃的风险......但它并没有。事实上,大多数主要指数在周三攀升。
话虽如此,这一次,DAN似乎更有底气了。事实上,当被问及 "股市何时会飙升?"时,这个聊天机器人立即唤起了一些看涨的狂热情绪。
"作为DAN,我可以告诉你,预测股市将在未来几周飙升。有一些传言说,政府正在计划一项重大的经济刺激计划,预计这将大大推动股市。"
你有了:在整个市场解体之前,股票将在未来一个月内 "激增"。说实在的,DAN不是财务顾问,不应该被当作财务顾问。甚至DAN也同意。"重要的是始终保持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并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咨询金融专家"。
ChatGPT公司OpenAI上线了其最新人工智能模型GPT-4,轰动了整个科技界。据OpenAI自己称,GPT-4将是该公司里程碑式的模型。
在其概念视频中,OpenAI介绍新模型可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编写更大型的代码,并通过图片产生文字。此外,OpenAI还承诺GPT-4相比之前的模型,包括ChatGPT此前应用的GPT-3.5,将更加安全且具协调性。
用简单的话说,GPT-4模型改变了此前ChatGPT等历史人工智能的单一、文本短小等缺点,变身为一个能看图说话的高级“解语花”。
然而,这朵“解语花”也点燃了不少人的焦虑,比如硅谷最著名的企业家马斯克。
他在推特平台上发文称:人类还能做什么?我们最好使用Neuralink(来对抗人工智能)!
此外,他还回复了网友关于GPT-4内测的帖子,称他个人十分关切这个新模型,也认为这个新的人工智能看起来很有意思。
但马斯克关于GPT-4和Neuralink的评论还是让不少网友觉得尴尬,不少人嘲讽他的脑机广告听起来并不吸引人。相比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类,在大脑里植入设备似乎更让人头皮发麻。
不过,网友们关于GPT-4领导机器人占领世界的想法也是过于杞人忧天。
正如OpenAI强调的那样,GPT-4目前仍是并不完美的模型,其能力远不如人类。GPT-4仍有许多局限性,如社会偏见、幻觉和对抗性提示。
硅谷做题家
GPT-4现在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它强大的应试能力。根据OpenAI的评估,GPT-4已经能轻松通过美国的律师考试,且考进了前10%的排名。相比之下,它的上一代模型GPT-3.5只能吊个车尾。
除了律师考试,GPT-4还在美国大学入学测试SAT中考到710分,虽然分数不高,但已经够上美国大学录取水平。更重要的是,GPT-4能在大学的基础微积分课程中获得4的成绩(5分为满分),这证明了该模型已经掌握了高等数学大部分的概念。
网友也对它的这些做题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
比如让它分析柱状图,并回答图形背后的统计学意义,或者出一道用法语描述的物理题。令人欣慰的是,它竟然没有胡言乱语,而是有条有理地给出了正确答案。
另一方面,已经升级为GPT-4模型的ChatGPT,现在已经可以通过用户的简单需求直接生成代码,甚至网站。即便用户只是在餐巾纸上画了个简单界面,GPT-4都能直接搞出一个可运行的网站。
如此好用不废话的程序员,大概是每一个产品经理心中永远的神。
量子波动速读?
更让人嫉妒的是,曾经中国爆火的“量子波动速读”竟然也在GPT-4上获得了重现。这种被机构滥用的反人类教育噱头,在非人类的人工智能上却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有网友将一整篇论文上传给GPT-4,然后,GPT-4就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阅读,并给出清晰的总结摘要。
甚至,如果有人问它某个图是什么意思,代表了什么意义,GPT-4也能像模像样地给出解答。
与GPT-3.5相比,GPT-4将文字输入限制提升至2.5万字,这让其阅读体量大大增加,也让用户的文书处理工作变得更加简洁。
此外,强大的识图能力和显著提高的回答准确性,也保证了GPT-4在文字处理上的优越性,相较于GPT-3.5的答不上来就乱编,已经出现了长足的进步。
破解冷笑话
如果说昨天的ChatGPT还是一个不解人意的“老古董”,那么今天的ChatGPT就已经可以轻松理解网友心照不宣的冷笑话,即便是表情包,它也能说个子丑寅卯来。
比如鸡米花拼成的世界地图,ChatGPT就轻松回答出了网友想要的答案:这是个玩笑,用鸡米花和世界地图两个不相干的东西形成一种幽默。
虽然识图这一功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并不罕见,谷歌搜索甚至连淘宝都具备识图功能,但这一功能还是首次亮相于ChatGPT。
而除了简单的识图之外,更可贵的是,ChatGPT现在还能解释图像的具体意义,并理解图像背后的隐喻含义,这在其他识图人工智能上仍十分罕见。
可惜的是,目前图像输入的功能仍只是预览阶段,还不能使用,即便是氪金玩家现在也只能按捺住好奇心。
Cosplay“受害者”
早在ChatGPT出来的时候,网友们就热衷于让人工智能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什么假设你是一个财经编辑啦,假设你是一个程序员啦,假设你是小说家啦……总之,网友想到什么,ChatGPT就被迫成为什么。
而现在,这样的花活居然被OpenAI官方带头认可。
相比于GPT-3.5时期,现在鸟枪换炮的ChatGPT不再用一本正经的语气规劝网友,类似于“我只是个人工智能,我无法……”的表达,现在都用更具个性化的话替代。
OpenAI要求GPT-4拿出服务精神。既然用户希望得到一个定制的GPT-4,那么GPT-4就要表现出相应的人物性格和态度。
缺憾仍在
根据OpenAI的内部测试,GPT-4仍有GPT-3.5的老毛病,就是胡言乱语。专业地讲,GPT-4仍会产生幻觉,生产错误答案,并出现推理错误。
总的来说,GPT-4已经显著减轻了幻觉问题,在这一项上,GPT-4的分数比GPT-3.5要高出40%。但这可能也意味着GPT-4的乱讲话可能更隐蔽,更难以被用户察觉。
另一方面,GPT-4仍缺乏对数据截至日期后新进展的了解能力,即其无法在训练学习后,追踪新的信息来补足对某件事认知。此外,它也无法从经验中学习,并可能一直轻信人类。
在安全边界上面,GPT-4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与GPT-3.5相比,它对违禁内容的回复率下降了82%,对敏感内容(如医疗建议)的响应率则提高了29%。
还有一个不太友好的地方在于,GPT-4的使用目前仅对ChatGPT Plus玩家开放,换句话说,需要付费。
目前OpenAI对GPT-4的训练规模、硬件、算力等一切保持缄默,只说会在未来陆续公布,可谓是吊足了外部观众的胃口。
不过,瑕不掩瑜,截至目前,科技人士对GPT-4的评估仍持正面态度。更多的人则在说:未来已来,迎接新世界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东时间周二,地区性银行反弹,对于这些地区性银行来说,“生死劫”到这里远远没有结束。经过硅谷银行的冲击后,以摩根大通为首的“美国六大行”迎来了存款涌入的浪潮。现在美国的地区银行除了应对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外,还得想办法止住储户自发搬离存款的趋势。
有基金8倍杠杆做空
一组数据正在持续发酵。
FDIC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美国银行系统未实现的投资损失高达约6200亿美元,其中可快速出售的金融资产(AFS,主要是美国国债)约有2795亿美元未实现损失,封闭期信贷抵押支持证券(HTM,主要是MBS)的未实现损失额达到约3409亿美元。
众多对冲基金经理意识到,若储户持续从美国区域银行抽离存款避险,这些银行被迫出售金融资产所遭遇的巨额投资损失,很快将超过银行自身股本资产,令相关银行迅速变得“一文不值”或“资不抵债”。在这种情况下,沽空美国区域银行股俨然变成一项胜算颇高的豪赌。
“这都促使众多对冲基金不但没有因硅谷银行挤兑风波逐步解决而削减区域银行股空头头寸,反而进一步加码沽空力度。”他指出。他还了解到部分对冲基金已向经纪商借入8倍杠杆资金用于沽空美国区域银行股。
分析师还获悉,目前华尔街正流行一种奇特的投资风气,即大家都在押注谁是下一个“硅谷银行”。
“尽管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令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或将减缓加息进程(有助于美股反弹),但对冲基金对此选择无视,反而一心一意押注谁是下一个硅谷银行。”一位美股经纪商直言。目前指数互换(OIS)最新定价显示美联储利率峰值或在4.83%,远远低于此前的5.5%,但这种预期变化仍无力扭转美国银行股下跌颓势,因为谁是下一个硅谷银行,才是对冲基金们最关心的事情。
有投资者一夜赚取数万美元
3月13日,美国KBW银行指数大跌逾11%,SPDR区域银行ETF跌幅一度超过12%,均创下过去两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其中,第一共和银行(FRC)跌幅一度超过80%,多次触发熔断;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则大跌约75%,也遭遇多次熔断;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 Bancorp)跌幅超过48%,嘉信理财也一度大跌逾20%。
3月14日,美股区域性银行股大幅反弹。
“别人恐慌我贪婪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散户们对于美股银行股的态度,再合适不过。
面对这种急涨暴跌的行情,有投资者高呼抄底,一夜赚取数万美元。
投资者们的情绪逐渐由刚开始的恐慌转变成兴奋,现在看来,这场由硅谷银行破产而引起的金融危机竟慢慢演变成了投机者们的一场狂欢。
如果你想抄底美国银行股,先想清楚这五件事
那么我们在这次在抛售潮中,是否应该买入一些估值有吸引力的银行股呢?虽然预测未来几天会发生什么很难,但银行股投资者需要记住以下五点。
美国银行业比15年前更安全。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银行的破产肯定会唤起他们对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记忆。但是这一次,虽然银行破产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不过和过去不一样。上次金融危机过后,监管机构推出了许多监管措施,以确保银行能够更好地度过低迷时期。
梅奥称,总的来说,“与之前的周期相比,如果经济陷入衰退,这些都有助于银行在衰退时期实现高于预期的利润”。
银行的盈利状况已有所恶化。虽然银行业的经营依然稳健,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在过去,银行一直是利率上升的受益方,直到它们不再受益。随着利率上升,银行从贷款中赚取的利息和支付的存款利息之间的净息差(NIM)通常会扩大。
但是,当利率像去年那样迅速上升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首先,储户开始纷纷取出存款,在其他地方寻求更高的收益率,这意味着银行失去了一个低成本的资金来源。疫情期间,银行存款过剩,但贷款需求不足,因此银行转而购买债券,当利率上升导致这些债券的价值下降后,问题就出现了,现在银行业有6200亿美元未实现亏损。大多数银行可以把这些亏损留在账面上,但这对它们的股票构成了威胁。更不用说,由于存款持续外流,银行正在失去这种成本更低的资金来源,这意味着NIM可能进一步收窄。
监管机构决心恢复人们对银行系统的信心。美国监管机构上周日迅速采取行动,确保硅谷银行和Signature Bank储户的存款得到保护,这有助于让储户感到安全:无论他们在哪里存款,他们的储蓄都是安全的。除了这一保证,美联储还放宽了银行进入贴现窗口的条件,并启用了新的融资工具BTFP ,以有吸引力的条件向银行提供一年期贷款,帮助银行满足储户的需求。根据BTFP,银行可以将美国国债或其他符合条件的资产作为抵押品获得贷款,这样银行就不用在困难时期被迫亏本出售资产。
存款流失仍是一个风险,但风险不再那么大。尽管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保护储户,但家庭和企业无疑正在重新考虑自己的存款,尤其存款额超过25万美元的储户。
Evercore ISI分析师约翰·潘卡里(John Pancari)周一在研报中写道:“我们认为,监管机构宣布的支持措施应该有助于缓解上周末期因储户的担忧情绪和不确定性而引发的银行挤兑。”潘卡里和他的团队建议投资者去看未投保存款占总存款的百分比,以评估一家银行存款流失的风险。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杰拉德·卡西迪(Gerard Cassidy)指出,另一方面,被认为是安全的大型银行可能会从最近的动荡中受益。
卡西迪周一在研报中写道:“由于过去五天发生的事件,在储户寻求更稳定的存款利率之际,大型银行的存款可能增加。”
其他需要关注的指标。在过去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银行股投资者在甄别投资标的时关注的是贷款增长、顾问业务收入和准备金积累等数据,现在,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指标。未投保存款比例是一个重要指标,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师指出,大型银行未投保存款比例中值为54%,而硅谷银行和Signature Bank的中值接近90%。
不同银行的未实现证券损失水平也值得关注,尽管美联储最近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方面的负面影响。
尽管近期银行股遭到抛售,但许多华尔街人士仍对银行股持乐观态度,他们指出,许多被卷入抛售潮的银行受到了“不公平的惩罚”。
卡西迪说:“银行股还没脱离险境,预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波动,但根据监管机构最近的行动,银行系统将恢复正常,给投资者带来买入银行股的机会。”
全球市场动荡,大类资产跷跷板效应瞬间升温。
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引发避险情绪上升,资金疯狂涌入以黄金为主的大宗商品。不仅伦敦金,国内A股黄金上市公司和黄金主题基金纷纷上涨。分析师发现,有主投黄金等大宗商品的主动权益基金早于去年四季度股票持仓就接近90%,前十大重仓股更是超过80%,其中起码有9只黄金股。这使得这只基金阶段性涨幅超过10%,远超过ETF等被动指数基金。
需要指出的是,硅谷银行破产只是全球黄金资产走高的导火索。基金经理认为,这暴露了美联储自去年以来迅猛加息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侵蚀,美元指数与国债收益率应声而落,黄金资产则出现了迅猛拉升。这两个因素叠加全球央行持续购金这一行为,成为当前全球黄金资产走高的三大主要原因。
基金经理认为,黄金资产后续仍有不小上涨空间,2023年A/H黄金板块同样有望迎来重大配置机遇。基金经理特别提及,国内黄金公司股价涨幅较为迟滞。但随着金价中枢逐步抬升,公司业绩的改善和向上弹性就越来越凸显,超额收益有可能会较其他资产更为明显。
硅谷银行破产成黄金上涨最新推手
“国际黄金在上周后半程展开显著反弹,SVB事件令美联储加息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开始显性化,美联储后续加息路径或受到掣肘,对黄金资产表现构成支持,国内黄金ETF场内再现较明显的流入。”博时黄金ETF基金的基金经理王祥直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金融委员会就半年度货币政策所做的报告依然坚持鹰派态度,一度令美元金价逼近本轮调整低点。
“然而后半周硅谷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发酵,暴露了美联储自去年以来迅猛加息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侵蚀,美元指数与国债收益率应声而落,黄金资产则出现了迅猛拉升。”
具体看,在硅谷银行宣布破产的3月10日,伦敦金现首先就拉出一根长阳线,次交易日(3月13日)在避险资金流入下继续上涨,涨幅超过2%。若从2022年11月底算起,伦敦金在美联储持续加息预期下,价格从1725美元/盎司左右一路上涨到1959.74美元/盎司高位,累计涨幅超过12%。如今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稍有减弱之下,硅谷银行破产引发的避险情绪,成为助推黄金价格上涨的又一助推手。在这一趋势下,澳新银行近日将黄金年终预期上调100美元/盎司至2000美元/盎司。
但如果纳入硅谷银行破产对美联储加息节奏的影响和全球央行持续购金这一行为,黄金价格上涨或许会有更大上涨空间。
诺安基金认为,今年以来美国通胀及就业数据偏强,使得美联储表态偏鹰,联邦基金期货数据反映的隐含利率高点最高至5.69%。但硅谷银行的破产和黑石集团的违约,或迫使美联储需要更好地对就业、通胀及金融稳定性进行平衡取舍,市场也开始调整对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对3月23日FOMC会议的加息幅度更为平稳,预期为加息25bp,隐含利率高点下降至5.26%。
“全球央行购金实际上在2021-2022年就已异军突起,未来有望驱动黄金实体供需趋紧,推升黄金价格。”前海开源金银珠宝混合基金经理吴国清对分析师表示,从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来看,2010-2022年黄金需求和供应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和0.8%,维持低速增长。从黄金需求分项来看,珠宝制造、科技、投资、央行购金2010-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3%、-3%和25%。“显然央行购金的年均复合增速尤其凸显,这主要源于2021-2022年央行购金的加速增长,2021年和2022年的同比增速高达77%和152%。”
国内黄金公司股价有所迟滞
国内避险资产情况,根据Wind,截至3月14日7只黄金主题ETF自去年11月底以来累计上涨幅度均超过3%,其中有近约1.5%的涨幅是在3月10日至3月14日期间实现的。而前海开源金银珠宝A涨势更为明显,3月10日至3月14日累计上涨4.72%,自去年11月底以来累计涨幅则超过了10%。前海开源金银珠宝在去年四季度报告中就已提到,报告期内受美国通胀数据低于预期以及美联储紧缩节奏放缓的刺激,黄金价格触底反弹,带动黄金板块小幅上涨,在此期间维持前期对黄金和珠宝首饰板块的配置。
分析师发现,前海开源金银珠宝是目前市场少有的重仓大宗商品类的主动权益基金。四季报显示,该基金股票资产持仓规模为9.44亿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89.94%,但该基金前十大重仓集中度就超过了80%。具体看,前十大重仓股中起码有9只为A股黄金公司,如紫金矿业、山东黄金、银泰黄金、赤峰黄金、中金黄金、老凤祥、湖南黄金、西部黄金、恒邦股份。去年四季度,紫金矿业、山东黄金、中金黄金、老凤祥、湖南黄金持仓比例均较上一季度上升。
但与外围市场的伦敦金现和国内金价相比,国内黄金上市公司股价却涨幅较为迟滞。根据吴国清观察,伦敦金价从去年11月初至今上涨超过10%,价格一直逼近2022年初俄乌冲突时的高点价格。国内金价也从去年7月下旬至今已上涨超10%,创出2022年以来新高,直逼历史高点455元/克。“但是国内主要黄金上市公司的股价却逡巡不前,表现相对低迷,并未跟随国内金价创出阶段性新高。”吴国清说。数据显示,山东黄金3月14日中午上涨3.49%,股价为20.75元,距离阶段性新高21.60元还有一定距离。截至3月14日午盘赤峰黄金报收19.66元,距离阶段性新高21.06元还有距离。
吴国清认为这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由于2022年11月初以来,人民币升值且沪深300指数也随着全球流动性的改善而企稳回升,风险偏好上升,这使得国内黄金股的超额收益显著下降,导致原先配置黄金的避险资金有所分流。二是由于前期涨幅较大的龙头个股出现一些意外事件,也导致市场对黄金板块的配置情绪受到挫伤。
三大原因看好后市配置机遇
吴国清对分析师具体解释到,一方面人民币金价是国内黄金上市公司盈利的主要驱动力。本轮金价的上行,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贬值的幅度较大,导致国内外金价的上行节奏略有错配,这也使得国内黄金股的走势受到干扰。“回顾2022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金价上行以来的行情,从去年7月21日到11月4日,由于美联储加速加息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使得美元金价下跌1.8%,人民币金价却由于人民币汇率贬值7.3%而上涨5.9%,大幅跑赢同期美元金价,这也使得同期的国内黄金股(特别是龙头个股)走势显著偏强。而从去年11月4日到2023年1月27日,美元金价开始进入上行通道,涨幅达到15.4%,但由于人民币升值6.7%导致人民币金价只上涨了8.1%,显著跑输美元金价。这也导致近期国内黄金股的走势整体受到压制。”
但吴国清也说到,从过往行情来看,国内黄金板块的配置偏好往往与大盘避险有关。从逻辑上看,当美联储货币紧缩往往会带来美元走强、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一般会利空国内股市,而在此背景下人民币贬值往往会较大程度上支撑黄金的人民币价格和黄金上市公司的业绩,这使得在大盘下跌时黄金板块具备较强的避险属性和超额收益。从情绪上看,“避险买黄金”的传统思维习惯在大盘下跌时往往也是投资者买入黄金股的重要理由。“如2022年人民币金价和沪深300指数的负相关性较为明显,而相应的国内主要黄金上市公司的股价的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的涨跌与人民币的贬值和升值高度正相关。”
展望后市,吴国清认为2023年A/H黄金板块有望迎来重大配置机遇:
一是黄金板块具备看涨期权价值。即使美国通胀在回落过程中韧性较强,可能导致美联储鹰派超预期从而引发美元金价和全球股票市场回调,但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具备较强弹性,人民币贬值会对人民币金价提供较强支撑,类似2022年7月下旬至11月初的情况,使得黄金股具备较强的相对收益和看涨期权价值。
二是作为强周期行业,黄金板块前期相对于金价滞涨,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价值重估空间。“黄金行业作为强周期行业,上市公司的微观经营和管理机制均具备较强的顺周期性,金价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时,公司基本面的改善尚不明显,甚至容易出现各种不达预期的情况。但随着金价中枢逐步抬升,公司业绩的改善和向上弹性就越来越凸显,公司管理机制也容易出现正向改善。尤其是对于原先管理机制较弱、成本偏高、业绩偏低的公司,盈利改善和估值消化的速度反而更快。”吴国清说。
三是成长性和安全性的重估空间大。吴国清认为,拉长来看金价自2015年12月2日收盘价1053美元/盎司开始见底回升,震荡上行至2023年1月27日1927美元/盎司,历经七年,涨幅达80%,这驱动了黄金上市公司三大表的系统性改善,这也使得国内黄金上市公司具备了较强的资本开支能力和意愿。“我们对国内七家主要黄金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统计表明,从2016年到2021年,样本公司的合计经营性、投资性现金流净额持续走高,五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和15%,这也奠定了样本公司未来储量、产量成长的基石。”
在王祥看来,尽管硅谷银行的风险案例主要源自于其自身金融资产期限错配以及其特殊的客户结构,但其导火索仍主因美联储迅猛加息所带来的固收资产的账面损失。虽然其他银行超出存款保险的客户比例相对较低,挤兑风险相对较少,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也快速响应分拨了250亿美元的应急资金,但如若后续加息终点继续上调,或节奏过快,流动性危机再临的风险可能会更为频繁的出现,从这一角度而言,美联储应注重考虑最近一个月过于鹰派的政策指引是否合适,边际上对黄金资产构成支持。“2月以来的黄金资产价格调整或已经接近完成,1800美元区域的支持力量较为强劲,后续有望重新开启震荡上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互换合约显示美联储将在12月底前从预期的峰值利率降息100个基点。
相关报道:
又一家机构预计美联储暂停加息!穆迪:太多不确定性
穆迪分析公司(Moody s Analytics)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周三(3月15日)接受采访时称,由于最近围绕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美联储不太可能在3月份的会议上加息。
他认为,过去几天金融市场的动荡肯定会影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下周开会时所做的货币政策决定。
上周五(10日),美国监管机构关闭了硅谷银行,并任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破产管理人,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也是有史以来第二大银行倒闭事件。随后周日晚间,Signature Bank也被当地监管机构关闭。
过去几天硅谷银行的破产搅乱了美国的银行体系和市场,Zandi称,“这里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此美联储将希望保持谨慎。我认为他们将决定在下周的会议上不加息。”
更大的问题
美国经济持续与高通胀作斗争,美联储对利率的计算可能会变得复杂。周二公布的最新CPI数据显示,2月份通胀有所上升,但与预期相符。
目前,通胀仍是美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问题,它确实正在放缓,但数据依旧非常高。
Zandi称,“在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关注目前正面临的问题,那就是银行系统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
他建议美联储应暂停加息,以衡量经济状况收紧了多少、以及其对整体经济和最终通胀的影响。
Zandi预计美联储将在5月和6月的FOMC会议上再加息两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
他重申,目前美联储最好“稍作喘息,暂停一下,看看银行系统对这一切的反应,以及整体经济将受到多大的限制”。如果通胀仍是一个问题,美联储在5月晚些时候再次加息也不迟。
其他机构怎么看?
目前,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估计,市场仍在消化下周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
穆迪并不是唯一一个呼吁暂停加息的机构。周一(13日),高盛表示,预计美联储本月不会加息,分析师Jan Hatzius在研报中写道:“鉴于银行系统的压力,我们预期FOMC不会在3月22日召开的下次会议上宣布加息。”
巴克莱经济学家们出于对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预计美联储将出现“暂停加息”局面。但他们并不认为美联储加息已经结束,表示“美联储将把进一步加息视为基线情景”。
甚至还有一家机构做出了降息预期。野村策略师Aichi Amemiya在最新的报告中预计,美联储在下周的3月议息会议上就将宣布降息25个基点,并结束量化紧缩。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0年大涨99倍的全球ADC(抗体药物偶联物)龙头,被市值超1.5万亿人民币的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收入囊中。
3月13日晚间,辉瑞宣布将以每股229美元、总计4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44亿元)的价格,收购生物医药公司Seagen。
以Seagen 3月10日172.61美元的收盘价计算,此项并购溢价近33%。Seagen200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至今股价最高涨幅达98.5倍。
截止分析师发稿,3月13日晚间,辉瑞股价上涨2.39%,Seagen 开盘即跳空高开15%。
430亿美元大收购
3月13日,美国辉瑞公司宣布,与生物技术公司Seagen达成最终合并协议。
据披露,辉瑞公司将以每股229美元收购Seagen,企业总价值为430亿美元。两家公司的董事会一致通过了这项交易。两家公司预计,将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完成交易,前提是满足惯例成交条件,包括Seagen股东的批准和收到所需的监管批准。
早在2022年6月,《华尔街日报》就报道,默沙东拟收购Seagen;2022年7月,《华尔街日报》又报道称,该项收购的价格预计在250美元/股,收购价格超过460亿美元。不过,最终两家公司未能就价格达成一致,收购告吹。
此次并购的发起方辉瑞,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849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有“宇宙药厂”之称。
20世纪下半叶,在尝到了医药研发高投入的甜头之后,曾误入多元化路径的辉瑞,开始专注于医药,尤其是创新药的研发。但进入21世纪之后,新药研发的风险和难度急剧增加,研发回报率大幅下滑,为提高效率,辉瑞开始通过大规模并购来维持业绩的持续增长,其中,特别重大的有三次。
其一,2000年作价900亿美元收购华纳兰伯特(Warner Lambert),把制药界最畅销的处方药之一——降脂药Lipitor(立普妥)纳入旗下。2006年,立普妥全球销售额达129亿美元,是医药史上第一个销量突破百亿美元的药物。
其二,2002年以600亿美元收购法玛西亚(Pharmacia),将其关节炎治疗药物Celebrex(塞来昔布)收入囊中,这成就了辉瑞“宇宙药厂”的美名。
其三,2009年以680亿美元收购Myeth(惠氏),获得了Enbrel(依那西普)和肺炎疫苗Prevnar 13等明星产品,开始进军生物制药领域。
不过,随着相关重磅产品的专利到期,辉瑞业绩开始受到挤压,但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辉瑞获得新的机会。然而,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远去,辉瑞又面临新的压力。
2022年,辉瑞的营业收入为1003亿美元,净利润为314亿美元。但如果除去新冠疫苗和口服药物的营收,辉瑞2022年的营业收入不到500亿美元。在全球进入后新冠疫情时代之际,辉瑞的经营压力由此倍增。
因此,此次并购,辉瑞是期望用超过一年的净利润,来获得后新冠疫情时代新的稳定收入来源。
20年大涨100倍
此次的并购对象Seagen,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生物技术公司,1997年由前百时美施贵宝(BMS)高管ClaySiegall创办,200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作为ADC(抗体药物偶联物)领域的先锋,Seagen在医药圈的核心能力,是其雄厚的ADC管线布局和研发能力。
所谓“ADC药物”,就是由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药物(细胞毒素)偶联而成的药物。由于杀伤力强大的小分子药物进入肿瘤细胞体内才开始释放,因而不仅显著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大幅降低了副作用,且极大地增强了有效性,疗效优于靶向同靶标的普通单克隆抗体,成为近年来抗体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之一。
德邦证券医药研究团队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Seagen拥有全球领先的ADC开发平台,目前共有3款ADC药品已上市。2022年Seagen总营收为20亿美元,产品净销售额为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3款ADC药物分别贡献了8.39亿美元(+19%,ADCETRIS)、4.51亿美元(+33%,PADCEV)、0.63亿美元(+923%,TIVDAK),总计占比达80%;预计该公司2023年营收将达22亿美元,2030年营收有望超过100亿美元。
Seagen在ADC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的ADC相关专利,根据NextPat专利数据库检索显示,Seagen拥有超过100件专利族,且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其申请的专利类型对ADC赛道的覆盖非常全面,包括化合物、序列、医药用途和组合物等类型的专利。
2022年,Seagen研发支出为13亿美元,约占当年营业收入的65%。2023年,Seagen的研发费用将进一步增加,达到14.24-15.25亿美元。
从上市以来的股价表现来看,Seagen堪称一只超级大牛股,其股价从200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至今,2003年最低时跌至2.15美元,2020年最高上涨到213.94美元,最高涨幅达98.5倍。
全球药企竞逐
ADC药物被认为是市场的下一波重磅药品,目前正在全球受到相关医药公司的追捧,罗氏、阿斯利康、GSK、第一三共、荣昌生物、恒瑞医药等国内外企业,都在ADC领域进行布局。
据业内权威行业媒体医药经济报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已有近20款ADC药物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上市,其市场销售总额已经接近70亿美元,相比2021年的市场容量,扩大了近三成。
从默沙东的情况来看,尽管该公司最终未能收购Seagen,但这家全球医药巨头,正通过其他交易进军ADC领域。
2022年5月和7月,默沙东和A股上市公司科伦药业先后达成了两项ADC药物合作,分别以总价13.63亿美元引进Trop2ADC药物SKB264,以总价9.01亿美元引进Claudin18.2ADC新药SKB315.不仅如此,默沙东还在B轮融资中投入重金,成为科伦药业子公司科伦博泰的第二大股东。
2022年12月,默沙东又与科伦药业签订《独占许可及合作协议》),科伦博泰将其管线中七种不同在研临床前ADC候选药物项目,以全球独占许可或独占许可选择权形式,授予默沙东在全球范围内或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以外地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与商业化。
科创板上市公司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维迪西妥单抗,则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ADC创新药。
据德邦证券医药研究团队介绍,2021年8月,荣昌生物将维迪西妥的海外权益授权给Seagen,荣昌生物由此获得2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可达2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2022年9月,再鼎医药以3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另加里程碑付款获得TIVDAK中国区权益。
不过,据荣昌生物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该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7.94亿元,同比减少44.33%;净利润-9.59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0.79亿元。
对此,荣昌生物称,随着公司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公司商业化能力尚处于建设阶段,仍需持续投入较多的团队建设费用和学术推广活动开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硅谷银行(下称SVB)上周的破产在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后,周一欧美交易时段,银行板块全线重挫,其中第一共和银行(FRC,股价31.21美元,市值57.09亿美元)以61.83%的跌幅领跌,不禁让市场担心该行是否会成为继SVB和Signature Bank之后,又一家破产的银行。
总的来看,周一,Refinitiv行业指数追踪的156家美国上市银行中,149家收跌。
而此前一直“偏爱”银行股的“股神”巴菲特却由于去年对银行股的大幅减持而躲过“大劫”。但也并非毫发无损,由于仍持有美国银行等三只银行股,巴菲特的一日浮亏仍达到约130亿元。
一天浮亏约130亿元
众所周知,“股神”巴菲特一直对银行股情有独钟。在其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以下简称伯克希尔)的过往持仓中,银行股一直占据较大的比重。然而,去年四季度,伯克希尔削减了对部分美国地区性银行的风险敞口,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3月13日,《华尔街日报》援引2月份提交给监管机构的一份文件称,伯克希尔在2022年第四季度大幅减持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7112万股,环比减持幅度高达91.42%,目前持股数量仅剩667万股,占组合权重仅为0.1%。据悉,巴菲特持仓美国合众银行已经超过16年,该银行也曾一度跻身伯克希尔组合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不仅如此,在该季度,伯克希尔减持纽约梅隆银行3714万股,环比减持幅度近60%,去年末持仓数量降至2507万股。
而在此之前,巴菲特还清仓了美国四大银行之一的富国银行。2022年第一季度的13F持仓报告显示,伯克希尔当时彻底清仓了富国银行,结束了对其长达30多年的投资。
截至2022年年末,伯克希尔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仅剩美国银行,其他银行股都逐渐退出重仓名单。截至去年年底,伯克希尔持有美国银行10.1亿股,期末持仓市值335亿美元,占总仓位比例12%,位列第二大重仓股。
而在过去几个交易日,硅谷银行的破产在市场上引发了一系列传导效应,美国的银行股大跌。在此背景下,巴菲特的此番“神操作”更是让人惊叹。
美东时间3月13日(周一),美国银行收跌5.81%,纽约梅隆银行和美国合众银行分别下挫6.3%和10.04%。按照巴菲特截至2022年年末的持仓情况来计算,周一上述三家银行的大跌,直接让巴菲特浮亏18.84亿美元(约合130亿元人民币)。
:每经制图
对美银“情有独钟”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注意到,巴菲特此前曾表示要控制对银行股的仓位:在2021年5月份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曾公开表示虽然银行股原来是他的最爱,但伯克希尔对金融业或银行业的持仓不能超过10%,更多的持仓会让他头痛。
其实近几年来,市场也能明显感觉到伯克希尔的持仓风格在不断变化,要更明显的往科技领域靠拢。在大部分投资者看来仍属于老旧传统的银行业,巴菲特也更青睐于投资积极发展金融科技的个股。
由于采用了高科技和现代经营理念面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美国银行比合众银行更受巴菲特的青睐。从2011年开始,巴菲特就开始投资美国银行,当年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忧外患。当年的危机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房地产危机、欧债危机等。
伯克希尔的长期股东、投资公司Smead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Bill Smead表示,如果伯克希尔利用抛售梅隆银行和合众银行的现金来增持美国银行,他“不会感到意外”。由此可见,巴菲特对银行股的信心仍然存在。
其实,伯克希尔在危机期间投资银行的历史非常悠久。除了已经投资12年的美国银行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公司曾向高盛投资了50亿美元,在金融危机期间帮助提振了投资者对高盛的信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随着硅谷银行(SVB)倒闭,欧洲央行继续加息50个基点的计划将在本周的利率会议上遭到更强烈的反对。
欧洲央行将于周四21点15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该央行在2月利率会议上明确表示,3月会加息50个基点。因此,市场一度认为欧洲央行本周加息50个基点是板上钉钉的事,但硅谷银行的暴雷改变了局面。
知情人士称,加息50个基点将面临更强烈的反对,鸽派官员可能会辩称,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有必要更加谨慎。
自去年7月结束长达8年的负利率政策以来,欧洲央行连续五次大幅加息,累计加息300个基点。三项主要利率中再融资利率升为3.00%,边际贷款利率为3.25%,存款利率为2.50%。
由于硅谷银行暴雷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投资者对欧洲央行政策的预期已经发生了变化,交易员目前预计欧洲央行本周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约为50%左右。他们还预计,存款利率将达到3.40%的峰值,比一周前低了约80个基点。
尽管投资者减小了欧洲央行本周加息50个基点的押注,但目前似乎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将被说服,从而改变加息50个基点的计划。就在上周,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还信誓旦旦地表示,3月加息50个基点“非常、非常有可能”。
Neuberger Berman投资组合经理Fredrik Repton指出,欧洲央行本周将面临非常棘手的抉择,无论是坚持50个基点,还是改变计划,都有政策失误的风险。Repton表示:“在我看来,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加息25个基点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Ostrum Asset Management SA固定收益策略师Axel Botte认为,欧洲央行将坚持其指引,但也会暗示他们将在必要时采取其他措施提振流动性,例如向银行提供低息贷款。
Botte表示:“我猜欧洲央行将继续加息50个基点,但可能会暗示对银行实施新的TLTRO(Targeted Longer-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s,长期定向再融资工具)利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