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发现美国证监会公布的13G文件中,机构Baillie Gifford抄底了Affirm 代号AFRM,从760万股增加到约1631万股,翻了近1倍多,Baillie Gifford的来头不小,它2013年230万股重仓特斯拉,持股9年获得300亿美元回报,2004年亚马逊还在买书和DVD的时候,就以35美元买入亚马逊,Baillie Gifford成为投资界的神话。今天的视频我们来好好聊聊它背后很多选股的技巧,交易策略,如何能这么坚定且长期持有,不惧市场波动,它的成功能否复制?
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我们就称它为BG吧!
Baillie Gifford介绍
其实BG已经114岁了,管理着3850亿英镑资产,宛若一个富有的爱丁堡老人。起初,BG只有两位创始人,随着公司规模日益庞大,布局亚洲、欧洲、美国市场,目前已经有47位合伙人,管理12个信托和33个基金。每个基金信托,都有数位联席经理共同管理;也有基金经理,同时待在多个基金组里。
正是这样“跨组”的传统,使BG沟通效率极高
过去五年,BG旗下旗舰基金苏格兰抵押投资信托基金(交易代码“SMT”)和长期全球成长基金(代码“LTGG”)的年复合增值率分别高达30.9%和31.4%,大幅跑赢了基准指数。考虑到SMT每年费率不到千分之四,LTGG的费率也不到千分之八,且均无业绩分成等条款,如此良心的费率下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真的值得我们点赞!
与特斯拉十年的蜜月
我们回顾BG与特斯拉的十年长跑故事,就会发现BG“以十年为单位思考”的家训,并不是说说而已。
早在2007-2010年间,BG就注重替代能源投资(如Vestas,First Solar, QCells),虽反响平平,但研究员在电动车领域发现了机会,并明确地表示特斯拉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BG在2013年开始考虑投资特斯拉。也是这一年,特斯拉第一次在美股爆发了亮瞎机构的涨幅。这一年年初,BG在特斯拉只有8美元的时候轻仓介入,在特斯拉一路上涨的过程中,持续加仓,到这年年底时,BG已经持有了230万股特斯拉,尽管股价经历了一些颠簸,但其持仓市值已超过8900万美元,即便以每股38美元来计算,这一波的建仓也足以让2019年后知后觉的价值发现者哭晕在厕所。
BG坚信马斯克能在行业转变之际带领电动车成为主流。因此在买入特斯拉之后的几年里,无论特斯拉经历什么风暴,BG都坚持多头仓位,不离不弃: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BG还在特斯拉股价疲弱时6次加仓。
在2017年持有了约1400万股的特斯拉股票,从此稳居特斯拉二股东席位。直到2020年7月,特斯拉出现在BG旗下7只基金的持仓前十,这个案例对于BG的意义不亚于可口可乐之于巴菲特。到2020年底,安德森(BG明星基金经理、后来的特斯拉第二大股东)管理的苏格兰抵押贷款(SMT)基金更是狂赚290亿美元,是这个星球上除了马斯克外在特斯拉上赚的最多的男人。
由于投资特斯拉的话题热度,不少人会以为BG就如同Nasper凭借腾讯成功一样,主要依赖特斯拉获得超高收益。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只能说明你格局小了,事实上BG已经将第一重仓悄然换成了2021年爆发的mRNA疫苗龙头莫德纳。而最新披露的特斯拉持股比仅为1.4%,已经退居第八大股东。
BG在莫德纳持股比从2020年初1%一路增至最高11.3%,成为第一大股东。而莫德纳的股价也从2021年初的104美元涨至251美元,期间最高涨至497美元。截止2021年9月30日,BG的莫德纳持仓市值高达162亿美元,后者在2021年的出色表现也成为了BG业绩重要引擎。
BG的身影,也亮相在众多世界级伟大企业的机构股东名单中。它是全球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代号 ILMN,以及被誉为是拉美版eBay的电商平台MercadoLibre 代号MELI的第一大股东;是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的第二大机构股东;也是Google,Facebook、英伟达等著名上市公司的重要机构股东。在疫情期间,BG则买入了视频会议软件Zoom、数字健康初创公司Teladoc、还有租售课本的网站Chegg等等。而这些公司在疫情期间都取得了好的发展。
BG对中国企业也颇为热衷,近年先后投资了网易、腾讯、中国平安、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等诸多中国一流企业。
投资风格投资思维
BG不走寻常路,它一般不怎么看传统的评估指标,例如每股收益或者市盈率等,只关注3点:增长、竞争优势和持久力。它也不怕把投资者的钱押在会让价值投资者晕头转向的股票上。而它的风格与其投资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公司的口号是:”真正的投资者以十年为单位思考,而非以季度为单位思考。
BG的权益类投资策略非常聚焦——长期投资于最具竞争力、创新性和成长效率的极少数优质企业,并取得超额回报。BG将这种投资风格定义为“真正的投资”,构建的投资组合不是为下一个季度准备的,而是为下一个十年准备的。
BG对于近年来兴起的被动投资和量化投资两大投资策略并不感冒。BG认为,真正的投资需要寻找并且长期陪伴极少数卓越公司,因为绝大多数的市场回报都来自于此。
BG是如何选成长股的呢?
我们只需要认真的看一下,会发现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莫德纳,BG并不会"all in"一家公司或一个机会,而是构建了一个诸多优质成长公司的长期组合。那么,BG是如何选成长股的呢?
选行业:水大才能鱼大
我们不要在规模过小的行业中浪费精力。长期景气并且拥有海量用户,监管环境清晰友好的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挑选到适合我们的好公司!尽管BG强调其投资策略是至下而上的个股选股,但公司所在的市场同样是讨论中的高频词汇。LTGG投资组合公司覆盖的主要市场都是规模足够强大且非常景气,即使是投资相对垂直的市场领域公司,对应的TAM规模一般也在1000亿美元以上。
挑公司:成长才是硬道理
BG挑选公司的门槛是能够实现收入在5年内至少翻一番,约合收入年复合增长率15%以上。
建组合:平衡胜率与赔率
BG仓位的控制体现了其在胜率和赔率之间的平衡。前十大持仓中除了莫德纳和亚马逊略微超过5%以外,其余仓位均在3.6%至4.7%之间,这也表明了BG并不会将业绩寄希望于某一家公司的成败。BG的长期主义并非盲目坚守,一般会随着胜率和赔率的变化进行战略调整。莫德纳的大幅加仓时机是欧盟批复其新冠疫苗上市并与美国签订3亿剂疫苗供给合同前后、胜率大幅提高的时间点;而对特斯拉则在股价飙涨近7倍,赔率逐渐降低时大幅减仓,同时也将仓位控制在10%这一内部红线以下。
LTGG的重仓个股大多具备以下重要的特点:确定性的增长空间、卓越的领导和公司文化(如Staphane Bancel、马斯克、贝索斯等)、深刻变革行业的能力(如mRNA技术、光刻机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等)和占据多个高增长目标市场(如特斯拉在汽车、储能和自动驾驶的跨行业增长能力)。
此外,LTGG也制定了严格的多元化投资纪律,包括至少投资30-60家公司、个股权重不得超过10%、单个投资主题权重不得超过25%、投资板块和投资市场至少6个。个股挑选上保持进取追求赔率,但整体组合又足够分散保持胜率,这样的投资纪律使BG能够穿越周期、长期取得高额收益。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BG通过对成长的极致追求和大胆假设,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长期投资组合,在百年长河中享受着源源不断的成长复利。这样的方法并不难,难的是知行合一,难的是坚持纪律,难的是保持初心。
BG在特斯拉上那一套模式,基本复制给了蔚来。在2018年10月,距离BG买入蔚来11.4%的股份不到12个小时,彭博就发了一条题为“Elon 别担心,中国的蔚来不是特斯拉杀手”的文章,满嘴阴阳怪气。Bernstein立马给出卖出评级,一年后更是将目标价下调至0.9美元。
2019年,蔚来几乎处于死亡边缘,BG并未撤离,仅是小幅减持,能做到如此头铁的,也只有陪特斯拉两次经历鬼门关的BG了。
从BG的“NIO十问十答”,我们可以了解到基于这套最朴素的逻辑推演,BG被蔚来的商业模式所吸引,不光是中国这个最大的乘用车市场,更重要的是蔚来的商业模式——制造外包给江淮,专注于设计、技术和用户体验,然后再经过他们的四个推算,BG愿意殊死一搏也就不难理解了:
1)十年后,每年100万辆高档汽车和另外100万辆的软件配套至少会带来4400亿元人民币。
2)蔚来生活配套会提供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3)蔚来的利润率是传统高端汽车的2倍(20%),这将带来约1000亿元人民币的税后现金流和3000亿美元的估值≥ 40倍的上行空间[6]。
4)BG对于中国新能源看好甚至超过了美国,面对中国2025年将所有新车销量的25%实现电动化
这样的成长股投资就好比毕加索的画,三句话都讲不明白的投资,怎么会是好的投资呢?
好了,希望本期内容会为你的投资决策提供好的参考。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加我们分析师微信Max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