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周三,三大指数集体低开,英伟达发出的严厉警告给全球科技股带来了压力。
英伟达披露,公司日前收到美国Z府通知,H20芯片及相关产品向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需要获得许可证,预计第一财季该产品相关的费用为55亿美元;英伟达的文件明白无误地表明,该公司的整体增长可能会因对其芯片的出口控制增加而放缓。
与此同时,AMD也对外披露了类似的消息。该公司表示,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同样适用于其MI308系列产品,预计该项政策将导致AMD最多面临8亿美元的额外费用。这再次暴露了半导体行业在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而在欧洲,芯片行业的“风向标”ASML也传来了不利消息。ASML公布的一季度订单额较分析师预期低逾18%,并且二季度的营收指引同样不及预期,未能给市场带来需求回暖的迹象。
ASML的CEO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警告,美国近期宣布的关税措施可能会给行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部分客户的“需求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公司全年营收的预期,导致营收仅能达到预期指引区间的低端。
美股午盘时段,鲍威尔的讲话进一步打击了美股。他重申美联储将继续观望,待经济形势更加明确后再考虑降息行动。
鲍威尔特别强调,美联储面临着通胀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之间的冲突,这一表态被市场解读为对滞胀的警示。他还否认美联储会推出所谓的“Fed Put”救市政策,强调市场的运转符合预期,未必需要过多干预。
鲍威尔讲话后,三大美股指加速下跌,尾盘刷新日低时,道指跌超970点、跌超2%,标普跌超3%,纳指跌超4%。芯片股的跌幅进一步扩大,英伟达和AMD一度跌约10%,拖累三大股指刷新日低,回吐一周来多数涨幅。
截至收盘,道指跌幅为1.73%;纳指跌幅为3.07%;标普500跌幅为2.24%。
华尔街男神带货实力
在经历了破产重组、押注电动车失败等一系列动荡之后,赫兹租车(HTZ)似乎终于迎来了命运的反转。
作为曾经的华尔街男神、对冲基金亿万富翁,我们美股投资网CEO的偶像——Bill Ackman,在最新的13F文件中,Ackman旗下潘兴广场资本管理(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披露了购买1270万股HTZ,价值约4650万美元,成为赫兹的最大单一股东之一。
导致 HTZ 盘中一度暴涨50%
相关男神的文章:
华尔街男神阿克曼:特朗普可能会在4月7日暂停实施其有争议的关税
对于这样一家公司来说,这绝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支持,而是一种态度的表达。经历风雨之后,是否还能讲出一个“价值重估”的故事?资本大佬的下注,往往正是对这个问题的肯定回答。
我们理解这个判断的背后逻辑——资本市场从不缺新故事,但真正能被资金追逐的,往往是那些“讲得好”的重生故事。而HTZ此刻恰好具备了这个特质!
除此之外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行业关税。这对让赫兹这一类汽车租赁公司是利好。根据华尔街的估计,关税可能会使汽车的平均价格增加约5000美元。在美国,约一半的新汽车是进口的,主要来自墨西哥、日本、韩国和加拿大。这也推高了二手车的价格。
作为一家大型汽车租赁公司,赫兹既卖车也租车,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让HTZ现有的汽车库存也获得了可观的盈利空间。虽然这种利好可能是短期的,但在当前阶段,这对于赫兹的资金运作和市场表现尤为重要。
两个原因汇聚在一起,使得HTZ的短线逻辑变得异常清晰:一边是大资金入场构筑底部,另一边是政策利好推动库存升值。
所以我们在今天美股收盘前的最后5分钟,我们提醒了低价Vip社区入手赫兹租车HTZ 5.3美元!
(截图为美西时间)
盘后仅一个多小时,暴涨大盘9美元,涨幅60%,我们随即提醒设置止损7.8美元,锁住利润。
高管抄底潮来了
当投资者陷入极度悲观时,高管却悄悄抄底。三大信号正悄然酝酿一次大机会。受困的美股多头,终于迎来一丝来自“知情人”的鼓舞。
在标普500指数3月下跌之际,公司内部人士也就是企业高管和董事们,以16个月来最快的速度买入自家公司的股票。而随着特朗普宣布全球关税政策后市场进一步下挫,这股“扫货”潮依旧在持续。
根据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统计,仅4月前两周,就有约180位内部人士出手买入了自家公司股票,这一数字使得内部人士买卖比率攀升至0.40,接近2023年末的最高水平。虽然外界普遍认为高管买入行为并不总能直接影响市场表现,但这种密集买入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这些公司内部人士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市场深陷悲观情绪的时刻,这种行为显然成为了投资者急需的安慰剂。
Advisors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策略师Matt Lloyd指出:“当前市场仍在深陷负面情绪的漩涡中,主要源于贸易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企业高管的买入动向,能为市场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撑,接下来的买入趋势能否延续,将成为关键。”
历史表明,高管的买卖动向确实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回顾2015年8月和2018年末,内部人士的买入激增,事后证明这正是市场触底的前兆。特别是在2020年3月疫情暴跌时,高管们精准地捕捉到市场的低谷,成功实现了“抄底”。这些历史案例表明,当高管普遍集中买入自家公司股票时,往往是市场价格极具吸引力的信号。
事实上,今年年初,标普500指数于2月中旬见顶,而高管们在1月就已经开始大举抛售自家股票,并且力度空前。进入1月底后,高管们迅速改变策略,开始回补股票。这样的反转也意味着投资者应当更加关注高管的布局动向。
尽管企业高管的信心回暖,市场的整体氛围依然被阴云笼罩。
根据美银全球基金经理的最新调查,82%的受访者预计全球经济将继续恶化,这是30年来最为悲观的预期。更为严重的是,创纪录的受访者计划减少对美股的配置。这一结果与投资者的现实忧虑不无关系——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和贸易战引发的全球衰退风险,令市场情绪持续低迷。
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虽然高管的大规模买入被视为积极信号,但这种行为的指向意义依然值得谨慎。“许多公司目前仍在等待明确的贸易政策指引,投资者不应过于依赖此类买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