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总统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Maithripala Sirisena)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开向一款饮料“宣战”的国家元首。2017年11月的一天,他在一次公众演讲中不断挥舞着手里的一袋冲调式饮料,言辞激烈地历数其“罪状”。获此“特殊待遇”的饮料是一款行销全球的产品:雀巢公司出产的美禄(Milo),而罪名则是“糖放太多了”。
“我要求他们把美禄的含糖量降低到5%,否则我们就要立法控制所有饮料里的糖分。”他在讲话里说道。按照西里塞纳的说法,美禄的糖含量在2012年时是15%,到2017年为止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还上升到了16.5%,因而才成了他的“炮轰”对象。
雀巢公司对此并不服气,他们在西里塞纳的言论公布后很快就反驳称,美禄的糖含量在过去五年间已经降低了32%,而且在斯里兰卡当地的同类饮品中还是最低的。
此外,雀巢公司还在回应表示,该公司在2014年至2016年间已将全球范围内1900种产品的添加糖含量平均降低了8%,并将在2020年前再降低5%。
无论西里塞纳对雀巢的批评是否公平,斯里兰卡政府对饮料含糖量问题的重视绝非孤例。近年来,“饮料减糖”成为政治议题的趋势甚为明显。仅2017年一年,就有包括斯里兰卡、印度、法国、英国在内的近十个国家开始或决定对高糖饮料征税。
(碳酸饮料因高糖、高热量的问题近年来一直呈市场萎缩之势,其减糖的需求比其他饮料更为迫切。
就像新能源汽车加速取代燃油车一样,饮料的“低糖化”、“无糖化”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营销噱头,也不再只是企业为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提供的替代选择,而是成为了全球饮料行业不可逆转的大势。谁能在减糖的道路上抢得先机,谁就有望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减糖”并不是生产过程中少放点糖就可以了。糖所带来的甜味是许多饮料得以畅销的基础,如果减糖意味着口感变差,消费者很快就会选择其他的产品。
为此,各国饮料企业都在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寻找在减糖的过程中保持甜度的方法。一种叫做甜叶菊的植物脱颖而出,出现在多家公司推出的新产品中。这种甜度高而又不含糖的天然甜味剂,有望在未来数年间成为全球饮料企业应对“糖税”的救命稻草。
“糖税”蔚然成风
根据2016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个人每天的糖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约25克以下,而一罐碳酸饮料的糖含量往往就已达到30克,超过了一天的推荐值。摄入过多糖分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已经无需多言,人们也早就知道许多饮料都存在糖含量过高的问题。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饮料巨头早已认识到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因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不断推出健怡(可口可乐)、轻怡(百事可乐)等低糖乃至无糖的替代产品。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始终无法真正替代“原版”产品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开始纷纷介入,希望用征税的方式逼迫高糖饮料“退位”。
2014年1月,以国民饮食习惯不健康、肥胖问题严重而“著称”的墨西哥对碳酸饮料征税1比索/升,成为全球第一个开征“糖税”的国家。短短几年间,这一新的税种已在全球蔚然成风。刚刚过去的2017年,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加入征收“糖税”的行列,还有十几个国家的征税计划已在议会讨论之中。Coca-C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