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零售商店沃尔玛 WMT 公布了一季度财报,好于分析师预期,主要受益于电子商务收入的强劲增长。截至发稿,沃尔玛股价上涨3.3%,暂报103.24美元。今年年初至今,该公司股价已上涨7%。
财报显示,
一季度,沃尔玛每股收益调整后为1.13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02美元;
收入1239.3亿美元,同比增长1%,基本与分析师预期的1249.4亿美元持平;
美国同店销售增长3.4%,好于预期的增长3.3%,创9年来最佳一季度表现。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Doug McMillon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改变,以增强创新、速度和生产力,这些也体现在了我们的结果中”。McMillon称,
“我们对美国门店和电子商务的可比销售的增长感到非常满意。我们的团队展示了为当今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同时也在为未来创建新的能力。我要感谢他们带来一个良好的开年。”
此外,一季度,沃尔玛电子商务收入增长37%,其中Walmart.com网站上的杂货、家居和时装类销售强劲。CEO McMillon表示,沃尔玛”将继续向电子企业的转型”。
一季度,沃尔玛在全美2450家门店提供网购杂货、店内取货的服务,另外在全美1000个地点提供递送服务。该公司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在3100家门店提供取货服务,并将递送服务地点增加到1600个。
不过,一季度沃尔玛的海外销售下跌4.9%。按固定的货币计算,海外净销售额增长1.2%。据路透社报道,受关税上涨的影响,市场预计沃尔玛包括服装、家具以及电子产品在内数以万计的商品将会涨价。沃尔玛首席财务官Brett Biggs表示,“关税的提高将会导致商品售价的上涨,但该公司将设法减少消费者的痛苦”。
据彭博社报道,关税上涨不仅影响沃尔玛,其他美国零售商包括梅西百货在内,都表示担心关税或将令商品售价上涨。Evercore ISI分析师 Greg Melich称,关税是“下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它可以“抹去”今年整个行业的盈利增长。
彭博社还表示,价格的普遍上涨可能推高通胀。经济学家目前预测,到2020年,关税的上涨可能使美国通货膨胀率推升0.1至0.3个百分点。 沃尔玛周四表示,本季度非食品,日常主食类别的通货膨胀率“适度增长”。
此外,沃尔玛旗下批发零售店Sam’s Club一季度同店销售仅增0.3%,大幅低于分析师的预期(增长1.6%),主要受烟草销售下降的拖累。2018年,该公司决定停止在美国某些地区的门店内销售烟草。
随着零售销售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沃尔玛与电商巨头亚马逊的对抗也在升级,在亚马逊提出会员“包邮一日送达”服务之后,沃尔玛也表示,无需缴纳会员费,消费者就可享受"包邮一日送达”服务。此前,沃尔玛对35美元以上的订单“包邮两日送达”服务。
在零售业务上,沃尔玛4月推出AI概念商店“智能零售实验室”,目的是与亚马逊的无人零售店Amazon Go展开较量。
在海外市场的争夺上,沃尔玛墨西哥分公司本月对向亚马逊供应产品的食品公司进行处罚,以迫使一些食品公司从亚马逊网站上下架产品。
此外,两家零售巨头的领导者也隔空互怼过。本月,亚马逊CEO贝佐斯在股东信中喊话沃尔玛,让后者将员工的最低工资提高至每小时16美元;而沃尔玛的副总裁Dan Bartlett则反击称,希望亚马逊正确纳税。
IHS Markit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周二,也就是Uber上市的第三日,约有840万股Uber股票被借出用于卖空,占目前流通股的5%,这一比例与IPO初期的Facebook旗鼓相当。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仅在首个交割日,就有近30%的Lyft股票处于借出状态,比例创下历史新高。
此前的数据还称,截至5月3日,已有逾1900万股Lyft股票被借给了空头,占流通股的比例达到60%。从4月上旬开始,这一数字便开始不断增长,短短半个月内空头仓位便从7百万股上升至一千余万股,反映出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做空Lyft股票。
再看借贷成本,在IPO初期,Uber股票的借贷成本年率约为2.5%,处于低位;而Lyft则高达99%,进一步反映出空头们的旺盛需求。
从股价表现来看,Uber在经历了两日的连跌之后迎来了连续两日的反弹,现股价41.29美元,较发行价45美元跌去约8%;上市一个半月的Lyft股价则来到54.04美元,累跌逾38%,较72美元的发行价跌去约25%。
在今年新晋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中,两家网约车巨头是声名颇响、但表现颇差的两个。
刚刚经历了“上市即破发”的Uber令人大跌眼镜,其主承销商之一的摩根士丹利则成了亏钱投资者们的“追责对象”,认为该投行去年夸口Uber估值1200亿美元不切实际,进而高估投资者需求将Uber IPO定价过高。
但据CNBC援引四位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摩根士丹利“非常担心”Uber新股上市会遭遇困难,因此在IPO上市前采取了一个堪称“核武器级别”的选项——使用“裸卖空”策略(naked short),超额配售了超过绿鞋机制规定上限115%的股份。
不过,从Uber上市后的股价表现来看,这一策略并未奏效。分析称,一方面,这一策略超过115%的超额配售比例可能并不高,即裸卖空的实际规模可能相对较小;同时,Uber上市后交易量过大,抵消了承销商托市的部分效果。
在Lyft这一头,其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尽管收入同比增速接近100%达到7.76亿美元,第一季度经调整每股亏损9.02美元,大大超出亏损3.97美元的预期。
在此背景下,Lyft股价继续下跌,空头仓位激增。但意外的是,在那之前的4月上旬,也是Lyft股价下跌最为严重的时期,知名做空机构香橼却十分看好该公司的股价前景,并称有五个理由支持该机构不做空Lyft:
1. 2016-2018年,Lyft活跃乘客数增加了四倍以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最为活跃的年轻一代用户会成为社会上占比最高的群体。
2.与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一样,Lyft用户会越来越多地使用该公司的服务,公司无需再次吸引这些客户。
3. “千禧一代”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共享乘车,而不是自己拥有一辆汽车,2018年,美国16岁青年拥有驾驶执照的比例从1983年的46%下降至2016年的26%,换句话说,“打车”出行将成为趋势。
4. Uber的估值约为Lyft 的六倍,但截至2018年,Lyft已经从Uber手中夺走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其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22%上升至2018年的39%,同时收入同比增长103%,增速约为Uber的2.5倍。
5. Lyft正在大力发展其无人驾驶约车服务,如果运行得当,这将开辟一个新的盈利领域。
索罗斯基金:一季度清仓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卡夫亨氏,以及威瑞森。
Glenview:一季度增持恩智浦,减持谷歌,清仓CVS、杜邦、eBay,建仓做多迪士尼。
卡尔·伊坎一季度清仓戴尔科技,建仓做多凯撒娱乐。
Corvex一季度建仓做多亚马逊、迪士尼、康卡斯特;清仓微软,减持Facebook、Alaphabet,增持美高梅。
美国Harrington Alpha基金成为了第一只公开宣布做空Beyond Meat的机构,该基金经理考克斯认为,鉴于这样的亏损水平,Beyond Meat估值已经“相当荒谬”
老虎环球:一季度增持Facebook,奈飞,微软和阿里巴巴。
特斯拉大股东、美国投资基金管理公司T.RowePrice对特斯拉的持股为170万股(持股仅为去年9月底时的约10%,当时的持股占特斯拉总股份的约10%),较2018年12月31日大幅下降81.3%
Coatue:一季度建仓做多爱奇艺,增持英伟达,减持博通、阿里巴巴、微软和亚马逊,清仓高通和苹果。
Jana Partners、Adage Capital Partners和Columbus这三家对冲基金都在一季度减持微软。
德意志银行:一季度建仓做多亚马逊,在投资组合中微软占比1.7%、乃所持最大资产类别。
DZ银行:一季度建仓做多阿里巴巴,减持辉瑞制药,微软乃投资组合中最大的资产、占比3.9%。
Capital集团:一季度建仓做多3M和微软,减持可口可乐;其中,微软为投资组合中最大的资产,占比5.4%。
Caxton:一季度清仓亚马逊,建仓做多阿里巴巴(在投资组合中占比20%、为所持第一大资产),减持iShares MSCI新兴市场ETF。
Threadneedle资产管理控股:一季度建仓做多Facebook,投资组合中微软占比最大(为4.7%)。
Two Sigma:一季度建仓做多高通、亚马逊(市值3.439亿美元),减持英特尔,投资组合中艾尔建的市值占比最大(为1.1%)。
Moore资本管理公司:一季度建仓做多阿里巴巴(7.8万ADR,价值1.423亿美元,在资产组合中占比名列第二)和京东、以及卡特彼勒和推特,清仓耐克和微软,增持iShares中国大盘股ETF(至资产组合中最大的品类)、Facebook(在资产组合中仍然名列第四)、康卡斯特、奈飞、以及Spotify,减持谷歌母公司Alphabet、联合技术、亚马逊、维萨、以及美国银行。
Barclays第一季度增持苹果股票31%至789万股,增持亚马逊15%至61.9682万股,增持富国银行和迪士尼等。减持SPDR标普500 ETF信托、但仍然是所持最大资产类别(2.7%)。建仓60.4545万ADS做多拼多多。
5 月 14 日,亚马逊近年来在少数几个仓库中增加打包机器人,并已经考虑在另外几十个仓库安装这种机器人。据悉,打包机器人叫做 CartonWrap,每台100万美元,每小时可处理 600 至 700 箱,是人类打包速度的 4 至 5 倍, 每个仓库至少可以取消 24 个人工岗位。
这意味着亚马逊在美国的 55 个物流中心将削减 1300 多个岗位。亚马逊预计将在两年内收回成本。 上述知情人士称,京东、Shutterfly、沃尔玛等公司都曾使用过这种机器人。
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CDC)关闭已成内部共识。首批被裁的 900 余人中,超 500 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整个中心约 1600 人,近六成员工被裁,第 2 批裁员或在 7 月进行 美股代号 ORCL。
首批被确认在裁员名单中的 CDC 职员,被告知需在 5 月 22 日之前确认签字离开,赔偿方案为 N+6(N 为入职年限),但具体还有不同。
脉脉爆料有人拿了一百多万补偿:
据了解,此次赔偿方案中,涉及到的赔偿工资设置了上限。当员工日常工资超过 3 倍社会平均工资时,将按照 N*(3 倍社会平均工资)+6*员工日常工资,这一方案进行赔偿。
查阅发现,2017 年度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101599 元,月平均工资为 8467 元。
这无疑意味着,对待在 CDC 十余年的老员工来说,是较大的损失。而 CDC 目前的确资历较深的老员工居多,多为 30 岁以上人群。
而关于此前被许诺股票期权的部分,按照公司文件,一般在 6 月份到期可以到手,但 5 月底被要求离开,无疑意味着股票承诺成了泡影。
对于这一赔偿方案,有部分员工并不满意,但公司的说法是,若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签字,则此后赔偿额度将减少。
不过大多数网友表示 N+6 好良心:
网友对于此次裁员分析了其原因:看到 Oracle 中国的裁员报道,不禁有几分感慨。看新闻披露,此次裁员涉及内部研发部门重大调整,在中国区的整个研发部门将近千人,好像都在裁员之列。
我觉得,这种大规模的人员调整,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
1.IT 市场整体向云计算转变,传统的软件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Oracle 是数据库领域的老大,曾经一度占据市场多数份额。但是,云计算的到来,给传统软件业务带来巨大冲击。
在云业务下,与传统软件卖点相匹配的研发工程师岗位,面临巨大调整。因此,在云业务模式冲击下,很多传统软件工程师惨遭裁员。
2.中美整体对抗性增加,也可能是一个因素
众所周知,美国自二战以来的整体国家战略,就是占据高端科技和知识产权领域,将下游制造和劳动密集型生产链条外包给东南亚等劳动力便宜的国家。而研发领域涉及技术和知识产权核心。
因此,此次将中国区研发部门整体裁减,有可能是将研发部门收缩到美国本土或者其信得过的盟友国家,减少技术外泄至中国的可能性。
3.外资人性化的办公要求,无法抵挡我朝 996 式的高强度竞争
由于对劳工保护制度相对比较严格,欧美企业从整体上而言,内部工作环境和要求比中资企业要宽松很多。
而市场经济下,一个基本竞争规律是,懒的斗不过勤快的。外资企业整体工作环境宽松,反过来也意味着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强度,比不过动辄讲究福报的 996 中资企业。
在技术壁垒逐渐被打破,狠劲又斗不过中资企业的今天,外资企业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日子,都越来越不好过。
当然,即便如此,老外企业的整体守法程度,还是要远远高于中资企业。看报道,离职补偿会高于法定标准。
这既表明了企业财大气粗,有能力做出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也表明外资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员工的尊重。
其实,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假设某一天中国真的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时,我们也要思考,我们在未来,是需要像马云这样大言不惭将法律放一边,大谈 996 福报的企业家,还是需要像欧美这些对法律存有基本敬畏的跨国企业?
我这么说,不是给欧美企业贴金,而是因为我的私信经常收到企业裁员不给补偿,给员工各种穿小鞋的咨询问题。
同时也因为,Oracle 其实是我的老东家,通过中外资企业的对比,至少从 Oracle 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外资对于法律的遵从,是可以秒杀中资企业的。
其实关于甲骨文在中国区的发展,前甲骨文员工就表示了悲观的看法:甲骨文在全球公有云市场份额远远落后其他竞争对手。
目前,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谷歌 GCP 领跑这一市场。在核心产品 Oracle 与 EBS 之外,甲骨文急需在云计算市场上有所突破以至于不落后老对手与其他新兴贵族。
但甲骨文现在很是乏力,在现在很多年轻人心中,甲骨文的存在感是越来越低。
其实不仅仅是甲骨文这样的巨头裁员,最近裁员的公司太多了。在我看来,这些大公司的各方面待遇确实是好,但公司一旦经营不顺,等待我们的都是被裁员。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想不被裁员,唯有加大自己的能力,毕竟,人才才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东西。
对于甲骨文而言,在“三十而立”之时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企业级市场,不仅需要激活自身创新力,更要应对中国区的竞合关系,很显然,甲骨文目前还是没能做到这些东西。
甲骨文的“中年危机”
近两年甲骨文一直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业务调整以及重组,”转型“已经成了这家老牌科技公司的关键词。
云时代到来,一代霸主辉煌不再
过去的几十年里,凭借在数据库上近乎垄断的表现,甲骨文成为了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为很多著名的全球性公司提供数据库管理服务,客户包括 IBM、美国航空公司和福特公司等,是世界上最赚钱的软件公司之一,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放在甲骨文身上再合适不过,过往的成功使得甲骨文不再愿意接受改变,也导致其在新时代来临时,没有及时赶上飞驰的云计算列车,甚至还站到了新技术的对立面上。
当时的 CEO 拉里•埃里森(LarryEllison)公开表示“我完全搞不懂那帮家伙在说些什么,简直就是一派胡扯。云计算到底是指什么?省省这种愚蠢的概念吧”。
不过随着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甲骨文很快就感到了阵阵寒意,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开始用云数据中心取代传统数据中心。
这一方面导致传统服务器的更换频率越来越低,冲击了甲骨文的服务器业务。
另一方面,云计算需要非结构化的数据库,主要的公有云提供商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等,都在开发数据库,这也冲击到了甲骨文赖以生存的结构化数据库业务。
就在甲骨文停滞不前的时候,云计算成了各大公司的支柱业务,Salesforce 成为了 CRM 巨头,AWS 牢牢占有了公有云 IaaS 头把交椅,就连曾“同一阵线”的微软也在转变后不断高歌猛进,相形之下,甲骨文的脚步显然停滞了。
意识到了错误的甲骨文终于开始了转型,但这也让其不得不面临柯达在数码相机时代遇到的相同问题——既有业务是现金奶牛,但发展前景逐渐暗淡;转型新业务之后又将对既有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收入减少。
转型云计算需要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需要从原有业务产生,而云计算又会对原有业务产生冲击。
这就是 Oracle 面临的死结,同样也是让 Oracle 白白错失云计算多年红利的主要原因。
而甲骨文也为它的保守付出了代价,最近 5 年,甲骨文收入仅增长了 4%,利润从 109 亿美元下降到 38 亿美元,虽然前不久公布的第三季度盈利 96.1 亿美元要好于预期,但将时间跨度拉长,可以说近两年 Oracle 的收益增长并无太大起色。
争夺云市场,Oracle 手上的底牌
虽然失去先机,但得益于常年来在软件方面的耕耘,也让甲骨文具备了争夺云市场的能力。
1.长期用户积累
这么多年 Oracle 积累了大量共生关系的用户,从硬件到软件到云计算 Oralce 都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云端迁移和切换,而这一点显然是 AWS 所欠缺的。
2.除了价格还有性能
Oracle 不止一次承诺,如果客户要将云计算服务从 AWS 转移到 Oracle,那么 Oracle 可以保证客户成本将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 50%。
小到硅片大到软件甲骨文都能为客户提供成本低且更简单省时的集成能力,这些都是 AWS 无法与之相比的,这对于还在摇摆中选型的用户非常有吸引力。
同时,在世界级数据中心技术研究和其他专长领域投入的庞大资金也是亚马逊无法比拟的。
3.无出其右的软件能力
能够与甲骨文在 IaaS、PaaS、SaaS 三个层面全方位的竞争的玩家不多,其中甚至包括亚马逊。
特别是在数据库领域还没有任何一家敢跟甲骨文叫板,无论是 SAP 还是 IBM,更别说 AWS 的 Aurora 想取代强大的 Oracle 数据库,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业务层面,甲骨文通过大肆收购补全自有业务的不足,缩减成为完整云服务商的时间。
近几年连续收购了多家覆盖云各环节的创新公司,收购对象不仅包括如云客户服务提供商 RightNow 等垂直领域玩家,也包括云 ERP 供应商 NetSuite 以推进自己的云业务。
此外,为了全面支持云架构,甲骨文不惜人力和财务几乎重写了所有软件产品,并对应用的交互进行重新设计,还开发了高性能服务器芯片,这在 IT 巨头中是很少见的。
从底层芯片到 IaaS、PaaS 、SaaS,再到行业应用,甲骨文正在翻新云计算的每个层面,可见甲骨文对云端野心不小。
云业务的未来,甲骨文道阻且长
近几年,在微软、谷歌、亚马逊的强力扩张下,这几大巨头的云计算业务逐渐占据市场的很大份额,根据不久前市场研究机构 IDC 全球公有云市场份额来看,AWS 依然一骑绝尘,紧随其后的是微软、IBM 和谷歌。
Oracle 被远远甩在后面,近几年云端业务虽小有涨幅但仍低于分析师的预期。
众所周知,云计算市场遵循马太效应,不会留给后几名太多的时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云上部署,云计算的市场集中度还将进一步增加。而拥有更完善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头部玩家将逐步垄断云计算市场。
时间紧迫,无论是 IBM 还是甲骨文,传统的数据软件公司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对于云计算的趋势,无非是转型。一方面业务要转型,另外企业文化也需要转型。
创始人埃里森(Larry Ellison)塑造了甲骨文公司霸道、强势、好斗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当年形成的惯性成为了大麻烦。
因此,对于与 AWS、微软 Azure 和谷歌云等平台的合作,埃里森始终持反对态度。
另外据各大媒体推测,也因为于此,备受赞誉的 Oracle 二把手、Oracle 云业务背后的设计者库里安与埃里森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最终离开了公司投入到了谷歌门下(似乎这样因“意见不和”离开的 Oracle 的前“二把手”们多到可以成立一个俱乐部了)。
如今云计算大潮汹涌,为互联网甚至整个商业市场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都说好饭不怕晚,在云计算这场可能会持续数十年的技术变革中,不管 IT 企业何时参与到这一市场中,只要自己的切入方式正确,都能够某得一席之地。
对于 Oracle 来说,能否抓住这个契机像微软一样大象起舞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Yelp 公司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Yelp一季度销售额为2.36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23亿美元增长6%,超过分析师预期的2.3534亿美元。净利润为136万美元,即每股盈利0.02美元,超出分析师普遍预期的0.01美元100%,去年同期每股亏损0.03美元。
该公司重申2019年的业务展望,继续预计2019年净收入增长8-10%,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比2018年增加2-3个百分点。
Yelp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里米·斯托普尔曼表示:我们为推动股东实现可持续,有利可图的长期增长的计划所取得的进展感到鼓舞。在第一季度,我们加快了应用用户的增长,推出了新的商业产品,并赢得了数十个国家的授权。我们还加强了最重要的垂直行业,为广告客户带来了更多价值。我们预计这些早期的胜利以及我们继续关注2019年的举措,可以加速今年下半年的增长。
据悉,Yelp是美国一家在线点评网站。2012年3月2日在纽交所上市,IPO融资1亿美元;发行715万普通股,发行价15美元;高盛为主承销,Jefferies Group和花旗集团为副承销商。
财报公布后,Yelp盘后股价大跌,截止到发稿,跌5.11%,报39.73美元。
在过去18年中,知名做空机构Citron从未见过像Jumia这样明显的欺诈行为。因为美国的媒体很天真,称Jumia为“非洲的亚马逊”,何尼日利亚的媒体有大量的文章讨论。
JIMA 受消息利空暴跌20%
这家尼日利亚JMIA公司普遍存在欺诈行为。即使是难以捉摸的尼日利亚王子也无法掩盖这一点。
自近十年前IPO欺诈热潮以来,Jumia是对IPO系统滥用最严重的一次。更糟糕的是
“最昂贵的”美国上市电子商务公司Jumia报告称,财务报告显示我们的业务停滞不前
烧毁了10亿美元,并将推向了美国市场。
在Citron报告中,我们相信投资者不能依赖于报告的数字,并且重述财务报表真实情况即将出现。 SEC必须介入保护美国投资者。
报告全文
从2015年到2018年,Jumia的核心业务进展甚微。虽然移动普及率在核心市场飙升,但是
公司的收入从1.45亿美元下降到1.31亿美元,而调整后的EBITDA损失从1.61亿美元下降到1.5亿美元。 尼日利亚(Jumia)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市场,尼日利亚很难从很多方面了解电子商务,包括物流,贫困和腐败文化。
Naspers是非洲最聪明,最大的科技投资者,投资了一家名为Konga的尼日利亚电子商务公司,但将业务卖给了Zinox Technologies,于2018年投资损失超过90%。这不是因为缺乏资金或短期投资期限。
Naspers在资产负债表上拥有120亿美元的现金,其在腾讯的原始投资(仍然拥有> 30%)可以追溯到2001年。相反,这个决定反映了Naspers对尼日利亚电子商务市场的利空看法与对南非电子商务的看涨观点的反映。
以来在其Konga退出后,Naspers宣布计划在南非科技企业投资超过3亿美元。
2018年Jumia正处于破产边缘,其最大股东将不再资助、最接近的竞争对手被低价甩卖,于是Jumia捏造数字,将股票抛售给美国投资者,这就是欺诈的开始。
三大“确凿证据”:
财务造假、欺诈历史、管理层
香橼还提供一下“确凿的证据”:
1.财务指标中的重大差异:
在赴美上市之前,Jumia最后一次努力筹集资金时(2018年10月),他们和机密投资者介绍的事实和数字,和他们几个月上市的数据和关键都很不一样。
为了从投资者中筹集更多的资金,Jumia将其活跃的消费者和活跃的商家数字夸大了20%至30%,并且其未在招股书中披露,2018年有41%的订单被退回、未交付或取消。
假设41%的订单在2018年退回,未交付或取消,这意味着近201%的订单在2018年被取消。
2.Jumia在非洲的欺诈历史:
香橼还从当地了解到,当地的尼日利亚人并未忽视Jumia的系统性欺诈行为。报纸表达的问题比香橼更明确:“剪切快速增长的公司图片是PS的,Jumia背后有很多阴暗的交易,随时都会“爆炸”。
3.管理层欺诈
香橼称,系统性欺诈从最高层开始。Jumia的CEO Jeremy Hodara参与了极为可疑的关联交易:2016年2月,Jumia以4欧元的价格将其四家子公司出售给Hodara。Jumia声称“交易的动机是Jumia意图停止坦桑尼亚的行动,而Jeremy Hodara打算在坦桑尼亚独家经营,但继续以Jumia品牌经营坦桑尼亚实体。
同年,Jumia收购了Jumia Facilities,这是一项薪资和支持服务,这是来自Hodara的迪拜运营公司,价格未公开。
就在IPO之前,一名Jumia MD被尼日利亚警方质疑欺诈性转移资金的指控。
当地媒体评论说,他们的调查显示,Jumia的许多高级董事都在进行严重的欺诈行为,包括将应该用于项目的资金转移到他们自己的银行账户中,并使用董事所有的私人公司在收到预付款但从未履行订单时接受Jumia订单。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欺诈者是高级管理层的亲属
上市不满一个月大涨
Julia 于4月12日登陆美股的,是非洲最大的电商平台,又被称为非洲版阿里巴巴。
上市后的Julia颇受资本追捧,上市后连涨三天,首日Jumia股价大涨75.59%,随后一度暴涨超200%,股价从14.5美元的发行价最高涨至49.77美元。最新股价为26.89美元,虽然较最高点跌去45.9%,但股价目前仍较发行价上涨85.4%。
招股书显示,Jumia的业务不仅包括提供各种类别商品销售的平台,还提供送餐JumiaFood、酒店和航班预订JumiaFlights、分类广告JumiaDeals、支付JumiaPay和物流交付JumiaServices等服务。这些业务,均能在阿里巴巴旗下找到对标板块。因此Jumia被称为“非洲阿里”。
非洲风险基金Lateral Capital执行合伙人史蒂文·格林(Steven Grin)表示,“阿里巴巴的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相信阿里巴巴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故事,Jumia则是为那些想要投资非洲大众市场的精明的长期投资者准备的。”
招股说明书显示,Jumia已是泛非洲地区领先的电商平台,覆盖非洲6个地区14国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Euromonitor统计,Jumia覆盖的14国家GDP占非洲总体GDP的72%,消费支出占非洲总消费支出的74%,移动互联网用户占非洲移动互联网总数的77%。
其中,尼日利亚是Jumia德最主要市场:当前尼日利亚GMV占公司总GMV的28.6%,埃及及西非地区分别占20.5%及18.9%。
得益于非洲移动宽带的普及和消费支出的上升,截至2018年12月31日,Jumia平台上有81万活跃卖家,活跃消费用户也从前一年同期的270万名增长48%至400万名。
然而Jumia的潜力不止于此,还有很大增长空间。Jumia所披露的文件援引权威咨询公司Ovum的市场调查结果称,2017年非洲的移动宽带普及率为32%,拥有3.99亿用户。预计到2022年,这一比例将升至73%,用户数量将超过9亿。
Jumia表示,在其覆盖的国家中,当前仅有不到1%的零售活动是在网上进行的;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为24%;这表明非洲在线市场很不发达,但未来发展潜力却很大。
不过,上述不少数据却被香橼指出为造假。
做空机构成立超18年
曾做空超20家中概股
据悉,此次做空Jumia的香橼研究公司(Citron Research)是一家影响较大的空头机构,香橼研究成立于2001年,已成为最长寿的独立调查机构,更准确地说是做空机构之一。
香橼研究是一家由犹太人安德鲁·莱福特创办,只有一名正式员工的小公司,这家创立12年的小型机构,已发布了150多份做空报告,在6年里先后狙击了20家中国概念股公司,其中15家股价跌幅超过66%,7家已经退市。
英特尔股价隔夜下跌2.5%,因公司预计未来3年盈利仅温和增长,暗示其业绩可能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
英特尔行政总裁Bob Swan称,公司预计未来3年收入及每股盈利增幅均为单位数,个人电脑晶片收入持平,不过数据中心晶片收入将有两位数增长抵消上述影响。
Swan并称,经营溢利率将仍相对企稳于32%,但在公司扩大10纳米晶片制造技术期间,毛利率将下降。
Swan表示,毛利率压力主要是由于正过渡到新的晶片制造技术,10纳米技术延迟推出令英特尔在制造最微型晶片方面失去领先地位,输给台积电。
美国Harrington Alpha基金创始人Bruce Cox认为,Beyond Meat上市以来股价飞涨,目前估值水平已经相当荒谬,股价一定会回调,因此他新成立的多空策略基金已于周三开始做空BYND 。
Cox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其估值都已经失控。”“它肯定会翻车……只是时间问题。”
Cox认为,Beyond Meat股价的合理水平应该是40多美元,也就是开盘价附近。之所以其股价接连疯涨而没有遭遇看空,Cox表示,这是因为美国卖方对该公司的研究仍处于限制期,当5月28日限制期满之后,卖方分析师就会开始建议客户在当前位置上卖出。
Beyond Meat于5月2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开盘价46美元,较发行价25美元溢价84%。IPO当日,该公司股价收涨163%,至65.75美元,创金融危机以来最佳IPO首日表现。
Beyond Meat的个人投资者大佬云集,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以及麦当劳前任CEO Don Thompson等。最近,可口可乐CFO Kathy Waller和Twitter的 CFO Ned Segal也加入了其董事会。
既有众多明星投资者,又被冠以“食品新风口”概念,Beyond Meat在IPO当时暴涨之后,依然有众多投资者敢于追入,在昨日下跌之前已连涨四个交易日,IPO以来累计涨幅超过200%。到了昨日,Beyond Meat才迎来回调,跌幅达8.74%。
Lyft宣布上市后的第一份财务报告。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网络汽车公司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亏损为9.02美元。同期收入为7.7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0%。早些时候,华尔街分析师预计Lyft在第一季度每股亏损3.97美元,收入为7.385亿美元。
Lyf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Logan Gree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年是我们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年。第一季度在这个重要的一年里取得了良好的开端。我们的业绩正在向我们提出。需求的增长对于网络和多模式平台,活跃乘客增加了46%,收入增加了95%。交通运输是我们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们仍然长期从个人所有制到运输服务。过渡阶段。“
在第一季度,活跃乘客的数量和公司的收入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
在第一季度,Lyft的活跃乘客同比增长46%至2050万,而每活跃乘客的收入增长34%至37.86美元。
对于第二季度,该公司预计收入为-8.18亿美元,此前预计为7.822亿美元。该公司预计全年收入为32-3.3亿美元,此前预计为32.6亿美元。
Lyft的股价在收盘后下跌近4%。
最近,Lyft的空头头寸激增。
据研究公司IHS Markit称,截至上周五,超过1900万股Lyft被出售用于卖空,占当前流通股的60%。自4月初以来,这个数字一直在增长。在短短两周内,空头头寸从700万股上涨至超过1000万股,反映了投资者对Lyft股票做空的增加趋势。
然而,知名卖空研究公司的创始人安德鲁•左(Andrew Left)公开表达了他对莱夫特的乐观态度。
在Lyft的股价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年的4月初,Shannon Research发布了一份报告称有五个理由支持该机构不要缩短Lyft:
1. 2016 - 2018年,Lyft的活跃乘客数量增加了四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活跃的年轻一代用户将成为社会中最高的群体。
2.与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一样,Lyft用户将越来越多地使用该公司的服务,该公司不需要再次吸引这些客户。
3.“千禧一代”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共享游乐设施而不是拥有汽车。 2018年,拥有驾驶执照的16岁美国司机的比例从1983年的46%下降到2016年的26%。换句话说,“乘坐出租车”将成为一种趋势。4.优步的估值约为Lyft的6倍,但截至2018年,Lyft已占据优步市场份额的很大一部分,其市场份额已从2016年的22%上升至2018年的39%,同时收入增加。它同比增长103%,增长率约为优步的2.5倍。
5. Lyft正积极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服务,如果运营得当,将开辟一个新的盈利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