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延续升势至11个月高点,受避险需求推动,因在朝鲜最新的核试验之后,韩国国防部表示,继续看到朝鲜可能发射更多弹道导弹的迹象,预计朝鲜有可能会发射洲际弹道导弹。钯金在触及2001年以来最高点后回落。
在朝鲜周日宣布成功试爆了一枚氢弹之后,金价一度升1.1%。GOLD
特朗普随后威胁要加大经济制裁力度,并中断任何与朝鲜有业务往来国家的贸易。韩国称侦测到朝鲜准备再次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消息也让投资者权衡。
周日朝鲜进行核试验后,韩国军方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布声明称,韩国空军和陆军周一进行了联合军演,涉及远程空对面和弹道导弹演习,准备与美军在南部进行更多演习。
韩国国防部表示,继续看到朝鲜可能发射更多弹道导弹的迹象,预计朝鲜有可能会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在政府完成环评结果后,将临时部署四个剩余的萨德导弹发射装置。联合国安理会稍晚将召开会议,讨论针对朝鲜的新制裁。
金价今年来已经大涨了16%。
美国银行(BAC)股8月份因利率下滑而遭受挫折,一些资产管理公司认为,银行股还有下跌空间。
他们的理由是,虽然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重返去年11月中旬美国总统选举后不久的水平,但银行股仍高于那时的水平。一些分析师和投资者表示,这可能是一个信号:银行股还有泡沫没有挤完。
银行股此前之所以上涨得益于两点,一是市场预计特朗普上任后将放松银行监管,二是美国大型银行通过了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压力测试,可以回购股票并派息,这两个因素已经提振了银行股。强劲的业绩报告也提升了大型银行自去年11月以来的市净率估值。
史蒂夫尼可洛司股份有限公司(Stifel Nicolaus)股票交易董事总经理Justin Wiggs说,持有银行股的人期待监管放松,但从操作角度看银行股显然有问题,他指的是债券收益率下滑。
上周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降至2.134%,为去年11月10日(美国总统选举两天后)以来最低。最近的下跌缩窄了长短期息差,对银行不是一个好兆头,银行是靠存贷款息差赚钱的。
上周二,2年期美国国债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为0.81个百分点,低于去年11月10日的1.21个百分点,接近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
截至上周三,KBW纳斯达克(6435.3307, 6.67, 0.10%)美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指数8月累计下跌2.8%,但去年11月10日以来仍累计上涨14%。高盛(225.88, 2.14, 0.96%)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8月累计下跌1.3%,但去年11月10日以来仍累计上涨11%。
Wiggs说,他对银行股没有进一步下跌略感意外,仍提醒大家再谨慎一些。
洛杉矶投资管理公司RNC Genter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执行长Daniel Genter说,他不断降低金融股头寸,随着收益率曲线趋平,为维持盈利水平,银行可能需要更强劲的存款增长,这将成为一大挑战。
银行股现在面临的大问题是美国经济。虽然全球经济继续增长,但美国经济暴露出问题,上季度美国家庭债务达到创纪录水平,通胀仍低位徘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直起伏不定。
这些担忧已造成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该期限国债收益率7月底报2.292%,2016年底报2.446%。
不过,并非人人都这么不看好银行股。
宏利资产管理(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Michael Mattioli称,他不再像过去那样看涨银行股,并称他自去年美国大选以来削减了银行股敞口。但Mattioli仍认为银行股可能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Mattioli说,有更多因素可能利好而非利空银行股,比如最低资本额要求的调整或税制改革。
美国网络调查公司SurveyMonkey对全美范围的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千禧一代最喜欢为之工作的公司中,微软(MSFT)排名第一。
不出所料,榜单上前10名大部分是科技公司,包括苹果(AAPL)、亚马逊(AMZN)和谷歌(GOOGL)。迪士尼(DIS)高居第二,有些令人意外。
SurveyMonkey的研究主管Sarah Cho表示:“这些公司都是人们心目中最具创新性的公司。千禧世代最喜欢的公司中,前5名包括微软、谷歌、惠普(HPQ),他们是最愿意为了追求成功而进行变革的。
具体排名为:
1. 微软
2. 迪士尼
3. 惠普
4. 谷歌
5. 苹果
6. 波音(BA)
7. 英特尔(INTC)
8. 卡特彼勒
9. 亚马逊
10. 洛克希德马丁
调查还显示,美国千禧一代最不喜欢为之工作的公司中,沃尔玛(78.37, 0.30, 0.38%)排名第一,其次是丑闻缠身的富国银行(WFM),瓦莱罗能源(69.2, 1.10, 1.62%)公司(Valero Energy)排名第三。
世界各地的科技公司正在为开发首款可行的空中的士而激烈竞争,不管是需要人类操作还是无人驾驶的。那么这些智能化的空中交通工具还需要多久才能翱翔在城市上空呢?你会信任这样的出租车吗?
迪拜正努力成为首个将无人驾驶的士投入空中运行的国家。今年6月份,迪拜道路和交通管理局(RTA)与德国初创企业Volocopter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始测试后者的无人驾驶空中的士。
Volocopter公司已经从投资人处筹集到3000万美元资金,投资方包括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公司。该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有18个旋翼的飞行器,每次可运送2名乘客。宣传视频声称,这种飞行器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为30分钟,而9个独立的电池系统可确保安全。
Volocopter已经保证,“你永远不会要求飞机上配有紧急降落伞。”迪拜道路和交通管理局也与中国智能无人机企业亿航公司合作,正在测试后者的单乘客Ehang 184“自主空中交通工具”。
但是作为阿联酋最大的城市,迪拜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似乎整个世界都在为空中的士而沸腾起来。今年2月份,拼车巨头Uber挖走了美国宇航局首席技术官马克·摩尔(Mark Moore),并任命他为Project Elevat的负责人,即未来的按需城市航空运输服务。
法国飞机制造商空客公司也在研制一种“空中的士”原型,即Vahana。空客表示,该公司将于2017年底开始测试Vahana,并在2020年之前完成测试。
这些公司都在空中寻找机会,因为地面上交通堵塞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举个极端的例子,作为世界上第十富有的大城市,巴西圣保罗周五的交通拥堵平均长度为180公里,有时甚至延伸到令人难以置信的295公里。然而,世界上许多超级大城市仍在继续扩张,难怪空中的士能如此吸引人们的想象力。
以色列Urban Aeronautics公司的副总裁詹妮娜·弗兰克尔-约利(Janina Frankel-Yoeli)说:“这确实是个问题。”该公司采取了以内燃机为引擎的方式来推出空中的士,而且有人驾驶。
但摩尔辩称,我们正在对电池进行改进,并在2023年取得成功,届时Uber计划将其前50辆空中的士投入使用。他说,全球对电动汽车的投资大幅增加,这正在提高充电速度和电池容量。
摩尔还称:“我们不需要长途旅行——96公里的路程已经不算短,可以横跨整个城市。因此,快速充电能力比续航里程更重要。”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杂志《Aerospace》的编辑蒂姆·罗宾逊(Tim Robinson)说,另一种解决方案可能涉及两个部分组合的无人机,即电池储存在可拆卸的底座上,可以在飞行之间快速切换。
罗宾逊说:“如果有一架无人机正在等待,而且它的电量有限,我敢肯定你不会让它起飞,不管你的旅程有多远。”换句话说,空中的士在飞行途中不太可能会耗尽电量。一旦电池达到临界点,无人机就会紧急着陆。罗宾逊说:“我想我们会看到多个冗余和备份系统,就像弹道降落伞,如果它探测到参数以外的下降速度,就会自动触发。”
另一个主要挑战是管理空域和避免碰撞。摩尔表示,大多数主要城市已经为直升机设立了空中走廊,空中的士也可使用。但进入走廊的请求目前只能手动完成。他说:“你会飞到那个空域的边缘,请求进入,可能会被告知:‘不,等等,稍后。’”
为此美国宇航局下属NTX研究中心正在探索如何在没有语音交互的情况下在空中走廊中飞行。这包括改进的感知-规避(sense and avoid)技术,它允许无人机与其他客机进行通信,以避开其他飞机。
但也许对空中的士发展的最大拖累是监管。以色列Urban Aeronautics公司的副总裁弗兰克尔-约利表示,尽管商用无人机已经“基本上具备了自主起飞、飞行和降落的能力”,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欧洲航空安全机构都不允许它们在没有飞行员操作的情况下飞行。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无人机技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赢得监管机构的认可,更不用说公众信任了。这忽略了潜在的关于噪音的投诉,所有这些嗡嗡作响的机器将会在我们的城市里制造大量噪音。
优步的摩尔认为,从2023年起,空中的士将拥有自主能力,但在最初的5至10年间,将需要人类飞行员,同时收集足够的数据,让监管机构相信空中出租车是安全的。
与此同时,迪拜似乎在加速前进,其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马克图姆(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说:“到2030年,城市中25%的交通运输必须实现自动化。”
但是在那里工作的航空咨询师马克·马丁(Mark Martin)警告称,迪拜是的航空环境非常恶劣,那里的风速可以高达40-50节,也就是时速74到93公里。此外,那里还有大量的沙子,甚至有雾。
马丁认为,迪拜的行动可能过于迅速,应该与美国和欧洲监管机构的放缓进行更紧密的配合。他质疑道:“如果测试的空中的士坠毁,谁还会去乘坐它们呢?
美股投资网创始人
美股投资网的创始人兼CEO是来自前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分析师Ken Zhang,曾在全球市值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担任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的背景,熟悉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为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固定收益资产做投资组合的仓位调整,之前也在美国投资机构Equities投资分析师,茨尔斯投资公司金融工程师等职务,具备十年以上美股交易经验,多年金融培训、资金管理经验、擅长股票技术面和企业基本面分析,曾在纽约,洛杉矶,温哥华,多伦多等地开巡回研讨会。
北美投资协会
Ken也是北美投资协会的会长,协会的宗旨是为全世界从事金融交易与投资的华人建立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会员在金融投资领域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促进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
美股服务
Ken在成立美股投资网后,通过微信和实时通信平台为美股投资者每天提供美股股市的行情分析和投资策略,并开展一系列网路互动课程,披露在华尔街多年的量化交易和投资模型。详情 https://www.tradesmax.com/mobile-info
就在阿里巴巴 BABA 在杭州举办零售通战略发布会,宣布将全国超过600万家社区店改造成“天猫小店”之后的四天,9月1日,京东在北京召开了2017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年度峰会上宣布,从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来看,京东超市已成为中国市场线上线下最大的超市。
同时,针对目前阿里力推的“无人超市”计划,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消费品事业部总裁冯轶也在发言时针锋相对地表示,无人超市并不能代表未来超市,未来超市应该是无界的和精准的。
“双百亿俱乐部”计划有望提前完成
京东集团副总裁冯轶在发布会现场表示,目前各大线下商超企业的财报都已公布,第二季度,不管是销售额还是增速,京东超市都超越了线下商超,成为真正的中国线上线下全渠道第一超市。
据了解,2017年初,京东超市提出千亿计划,并宣布成立“双百亿俱乐部”,到今年年底帮助至少10个品牌销售额过10亿,至少100个品牌销售额过1亿。
1日,京东超市宣布,年初设立的“双百亿俱乐部”计划中,宝洁、花王、三只松鼠、惠氏、达能、五粮液、百草味等多个品牌目前的销售额已突破10亿,有超过100个品牌销售额过1亿,这意味着年初制定的计划将提前完成。未来 “双百亿俱乐部”将全面升级,京东超市在未来一年的目标是助力500个快消品牌实现销售额过亿。
冯轶介绍,今年上半年,京东超市销售额增速远超行业增长速度,超过4000个新品在京东超市首发,其中300多个新品为独家首发。冯轶说,截止目前,京东超市的男士护肤、白酒、牛奶、食用油、水饮、咖啡、糖巧、饼干和膨化品等品类的线上市场份额均为第一,奶粉、尿裤、进口牛奶、冲饮谷物等品类是全渠道市场份额第一。
据了解,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突飞猛进的同时,京东超市的品类结构和用户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上半年京东超市新蓝海品类加速增长,如美瞳、儿童连体衣销售额爆增500%,积木、爬行垫等产品销售额增长400%,精酿啤酒、宠物玩具销售额增长300%。
用户结构方面,今年1月至7月京东超市女性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90%,过去12个月新增用户中女性远超男性用户,女性用户成为超市消费主力,贡献突出。
“无人超市不代表未来超市”
京东超市不仅公布了上半年的成绩,冯轶还就近日大火的无人超市浇了盆冷水。她表示,无人超市不能代表未来超市,未来超市应该是无界的和精准的。
在这场未来零售变革的话语权争夺中,京东更强调自己与沃尔玛O2O的经验,实际货品与消费者运营及物流优势。
京东再提刘强东于今年7月曾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理念,指出消费主权时代已经到来,消费特点呈现出三大趋势:需求个性化、场景多元化、价值参与化。
需求个性化指指很多小众产品开始崛起,比如大众并不熟知的精酿啤酒今年618期间在京东超市的销售额是去年同期3倍。
场景多元化则催生了众多线上线下融合以及可移动、多终端的购物场景,比如Amazon go能实现即拿即走的购物体验,代表着未来零售的一种新业态。
价值参与化可以让用户的信息分享带来全新的价值,比如6月京东超市推出的奶粉尿裤无忧险就是海量用户评价反向定制的服务。
冯轶表示,顺应零售革命趋势,京东超市也将逐步完成从零售渠道商向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角色的转变,突破零售的边界。首先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打造无处不在的购物场景。第二,为品牌提供以技术为驱动的最优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三,加大物流投入布局,让消费者对商品触手可及。第四,深度参与商品前端环节,强化商品运营。第五,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深度运营用户。
“京东在零售变革时代的发展路径已经清晰,在第四次零售革命理论指引下,积累了采销、物流、营销、售后服务等各环节丰富经验的京东超市,将结合京东平台强大的营销、技术、供应链能力,与合作伙伴一起突破创新,为行业及用户创造价值”,冯轶最后表示。
医疗,是大数据行业应用中难度最高的领域之一。
由于极强的个性化需求,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较长的市场验证周期,海量繁杂漫长的非结构化数据积累和处理,数据合规性使用,存疑的商业化道路等原因,使新兴技术与医疗业务的结合之路崎岖坎坷。
国内市场,入场的创新企业不多,目前多聚焦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医疗科研等应用方向,数据采集是现阶段重点,数据分析与应用场景结合的仍未有效结合,市场发展仍处早期。
相比之下,美国市场发展较早,并已跑出一些初具规模的医疗大数据公司,其中Inovalon是极具代表性的公司。
2015年,Inovalon在纳斯达克IPO(NASDAQ:INOV),当前市值19.5亿美元。Inovalon成立于1998年,用了17年时间走到上市,一路走来并不轻松,足见新技术改变医疗领域路途漫长。
Inovalon业务起源于数据工具集,早期公司定位更偏医疗领域IT工具提供商。随后几年,产品逐渐由数据工具转变成医疗信息系统,客群进一步扩大。从2003年开始,其数据平台已初具临床结果分析能力,向外部提供分析报告,咨询属性初现。
从2005开始,Inovalon在数据积累和分析层面得到长足发展,先后发布了用于疾病预测和并发症鉴定的软件工具集、美国最大的健康数据库MORE2 Registry,收购Catalyst 信息技术公司,在临床治疗结构、BI领域都有延伸,成为医疗数据分析领域的领导者。
2013年,Inovalon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推动下,全力开发核心产品云化的医疗大数据平台,探索数据与医疗业务的结合。
2015年初,Inovalon成功在纳斯达克IPO,当时产品以服务保险公司为主。如今,Inovalon产品线更加丰富,涵盖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制药及生命科学等三大客群。
全球医疗领域,美国市场一直走在前列,无论是法律法规、医疗保险等制度性体系,还是行业发展、市场规模,乃至微观层面的治疗技术、药品创新等一系列领域。
以Inovalon为代表的第三方医疗数据服务提供商,其发展无疑受益于美国市场相对完善的医疗体系。
1996年和2009年,美国政府分别通过“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IPAA)与“经济与临床健康信息技术法案”(HITECH),共建一套联保标准,旨在推动电子病历的广泛使用、保障“受保护健康信息”(PHI)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这两个方法促使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美国医疗保健系统的效率和质量,为医疗数据的商业用途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根据HIPAA和HITECH的要求,Inovalon作为第三方商业机构,在使用PHI时必须做到:以签订协议的方式获取信息,用合规和技术安全等措施保护信息不被滥用,不得不当使用和披露PHI,不得以安全事件报告等不当行为泄露信息,根据隐私标准协助客户完成其特定职责等事项。
与企业客户合作时,Inovalon需要与其签订符合法规的合同协议,建立商业伙伴关系,对客户覆盖的患者医疗信息、病例事件等PHI进行接收、维护、管理,与企业客户一起服务于个体患者。
除了政策,美国市场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也是Inovalon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据美国国会预测,美国医疗费用将从2015年占比GDP的17.8%,提高到2040年占比25%。美国医疗市场正寻求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数据分析作为医疗行业的基础应用,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强烈,Inovalon所处的医疗大数据领域,市场规模也随之日益扩大。
第三,定价模式转变将成为Inovalon业务的又一驱动因素。美国医疗产业正经历由公共部门和商业公司主导的定价模式变革,从传统的数量模式,转变成价值或结果定价模式,对于疾病历史复杂的患者,将需要支付更高额的费用。
这一趋势,必将推进基于数据层面的准确测量、分析、报告等需求,一些评估医疗价值和治疗结果的模型正逐渐渗透至制药企业、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制造商等领域,医疗大数据公司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Inovalon全力打造风险评分解决方案CARA®,积极应对市场趋势。
根据麦肯锡测算,数据分析可将美国医疗保险成本降低3000-4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医疗保险成本总额的12-17%。据Inovalon年报显示,2016年,美国医疗行业软件和信息系统的整体市场空间在1171亿美元量级,大致分为4类需求:医疗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制药公司及药店、消费者。
根据Inovalon现有业务分析,其在医疗保险领域的产品布局较为完整,现有产品可覆盖94%市场需求;在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及药店等客群中,现有产品可覆盖12-14%市场需求,产品布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消费者领域,尚无产品覆盖。
在宣布将于9月12日发布新iPhone 后,苹果股票周四收盘价创下36年新高。
该股当天报收于164美元,全天收涨0.7%,盘中一度涨至165.52美元,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盘中纪录。
外界普遍预计iPhone 8将于9月发布,这也是苹果发布iPhone等产品的传统月份。虽然几周前就有传言称,苹果将在9月12日举行发布会,但官方声明还是提升了投资者的看多情绪。此次发布会还有可能对Apple TV、Apple Watch和HomePod等产品进行更新,但多数投资者还是最看重iPhone 8。
由于投资者普遍预计新一代iPhone将大幅升级,而该产品为苹果贡献近三分之二的营业利润,所以苹果股价2017年以来已经上涨42%,同期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9%。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刚好是iPhone面世10周年。
苹果2016年营收下滑7.7%,部分原因在于该公司去年秋天没有大幅升级iPhone。但目前泄露的信息表明,iPhone 8将使用5.8英寸OLED全面屏,搭载面部识别和无线充电技术,而且支持增强现实应用 AAPL
上周市场传闻,中国的长城汽车有望将收购FCAU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Fiat Chrysler],虽然这件事情暂时没有新的传闻爆出,但是各大投行纷纷大幅提高目标价,暗示着如果某家中国汽车公司要收购FCAU,那么至少要溢价110%。
高盛分析师将FCAU的目标价从22.4美元升至31.1美元,而上一交易日收盘时FCAU的股价为14.8美元每股,这意味着高盛的分析师认为FCAU有110%的上行空间,根据分析师的模型FCAU的股价已经处于被低估状态。
在8月23日,投行Jefferies因为长城汽车有意收购FCAU,而将FCAU的目标价从14美元升至19美元。
纽约时报在8月23日撰文,认为中国的汽车公司可能会入股FCAU。
在收购传闻发酵之前,FCAU的股价在11.9美元左右,当前的15美元的股价相比当时已经上涨了26%。
如果高盛分析师的模型认为,FCAU的被收购价是31.1美元每股,那么相比7月份时该股11.9美元的股价,溢价将高达161%。
iPhone制造商苹果公司的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达到每股163.89美元,仅差30美元即可将苹果市值推升至一万亿美元大关。这将使苹果公司的规模略低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跻身全球20大经济体。
这是该公司股价第二次连续创下纪录,也是今年第二十九次破纪录,因为人们普遍预期iPhone 8在今年秋季上市。
今年迎来了iPhone上市的第十周年纪念日。当它在2007年首次面市时瞬间走红,许多机主都期望下一次迭代来升级他们的旧设备。
FactSet研究系统公司的计算数据表明,苹果股票只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上涨18%就可以创造历史。苹果一共发行了51.7亿股流通股,如果股价升至193.61美元,公司市值上限可能触及一万亿美元 AAPL AP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