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上游供应链厂商确认高通已获准向华为出售4G芯片

摘要

【上游供应链厂商确认高通已获准向华为出售4G芯片】11月13日,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从上游供应链厂商获悉,高通已获得向华为出售4G芯片的许可证。华为与高通官方对上述消息均表示不作回应。(美股投资网)

11月13日,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从上游供应链厂商获悉,高通已获得向华为出售4G芯片的许可证。

“(4G芯片许可)前两天拿到的,5G芯片还没有拿到许可。”一华为供应链上市公司高层对分析师如是说。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为手机ODM业务,与高通、华为合作紧密。

据分析师了解,高通此前曾积极推动美国政府允许其与华为的合作,在4G芯片已经逐渐与华为建立合作,主力由华为西安研究所承担。此次获得许可后,有望加大华为在4G手机上的供货能力。

华为与高通官方对上述消息均表示不作回应。

高通是华为芯片的主力供货商之一,营收构成包括QCT(芯片业务)及QTL(专利业务)两大块,公司凭借其在CDMA等码分多址的底层协议上的专利优势长期向手机制造商征收专利。

据了解,高通2019财年QTL业务营收高达45.9亿美元。但华为公司的专利积累也在快速跟进,所以从2017年4月起不再缴纳高通专利费,两家公司的合作也受到影响,随后高通处理器在华为占比由40%快速下滑,占比一度跌至个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时间11月4日,高通在第四财季财报中表示已收到华为支付的18亿美元专利费用。高通总裁Cristiano Amon在财报会议上称,华为为高通的移动芯片业务(QCT)创造了一个扩大潜在市场的机会。如果能获得向华为销售的许可,那将是一个完全正面的机会。

此外,分析师从接近华为供应链人士了解到,目前包括显示、图像等多个关键元器件已逐步放开。

此前已经有近10家厂商表示已经向美方申请继续供货许可,包括台积电、联发科、西部数据、中芯国际、旺宏、SK海力士、三星等。而目前包括英特尔、AMD、Skyworks等多家芯片厂商已获得许可供货华为。

11月4日,芯片供应商Skyworks在2020会计年度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已经获得了部分产品向华为出货的有限许可,目前正在与华为沟通,以明确他们需要和想要什么产品。华为曾经是Skyworks的第二大客户,后者的业内方向主要为射频技术。

Canalys分析师贾沫对分析师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更多的公司可能在未来能够得到美国的许可,从而再次给华为出货。而华为在减缓出货的同时并未放弃与大型渠道的合作关系,市场份额有望站稳,在供应链稳定之后未来或将制定更加激进的战略重获市场。

但华为内部人士对分析师表示,明年主流市场将是5G产品,目前的状况依然是“艰难续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DraftKings(DKNG)Q3营收同比增长98%,盘前股价涨近10%

11月13日美股盘前,博彩行业公司DraftKings(DKNG)公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

财报显示,该公司Q3营收1.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701.4万美元增长了98%。

归属公司净亏损为3.4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591.9万美元。摊薄每股亏损0.98美元,去年同期0.3美元。

B2C部门的每月独立付费用户(MUP)同比增长了64%。在第三季度,平均每月独立付费用户超100万。

B2C部门的平均每月独立付费用户收入(ARPMUP)为34美元。

DraftKings将其2020财年营收指引从5-5.4亿美元提高至5.4-5.6亿美元,这相当于预计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25%-30%。

DraftKings预计,2021年营收为7.5亿-8.5亿美元,根据该公司2020年营收指引范围和2021年营收指引范围的中值计算,这相当于同比增长45%。

11月13日美股盘前,截至北京时间20:55,该股涨9.82%,报45.3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零售股财报来袭 这三只美股有看头

美股第三季度财报季临近尾声,最后登场的将是美国主要零售商。

在大流行期间,由于社交距离和封锁限制措施,消费者加快了向线上购物的转变。这个趋势造就了行业内的几大赢家。

因此,零售ETF逼近最高纪录价格水平也在毫不意外。SPDR标普零售ETF (XRT)今年迄今上涨了约19%,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仅上涨约10%。

XRT日线图,来源:美股投资网Investing.com

在零售商即将发布季度报告之前,我们将重点介绍该行业中表现最好的三只股票,它们已经用实力证明能够在电商市场与亚马逊 (AMZN)一较高下:

1、家得宝:11月17日盘前公布财报

每股收益增长预期:同比+18.2%

收入增长预期:同比+15%

作为美国最大的家居装饰零售商,家得宝 (HD)股价今年以来一直走高,累计涨幅达到约26%,因美国消费者在与公共卫生事件封锁期间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对房屋进行翻新。

该股在8月底创下历史新高292.90美元,周三收于277.75美元,市值达到2989.9亿美元。

家得宝股价日线图,来源:美股投资网Investing.com

家得宝在第二季度的盈利和收入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于下周二公布的财报,分析师平均预期每股收益为2.99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53美元增长18.2%。

收入预计将同比增长15%至313亿美元,得益于DIY客户对建筑材料和建筑产品的强劲需求。

除了盈利和收入,投资者还将密切关注家得宝电商业务的增长,其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了100%以上。该公司指出,60%的销售额来源于线上下单、线下提货。

美国同店销售额亦十分关键,尤其是考虑到第二季度该指标录得了25%的增长。

就前瞻指引而言,投资者将关注管理层就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所发表的评论。

2、塔吉特:11月18日盘前公布财报

每股收益增长预期:同比+11.8%

收入增长预期:同比+10.4%

塔吉特 (TGT)是今年表现非常强劲的一只零售股,年内迄今累计上涨23%,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共卫生事件的持续,推动电子商务和在线销售迅速增长。

该零售商的股价在10月20日触及历史新高167.41美元,周三收于159.69美元,市值达到799.4亿美元。

塔吉特股价日线图,来源:美股投资网Investing.com

塔吉特在8月份公布了亮眼的二季度业绩。市场普遍预期塔吉特三季度每股收益为1.52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6美元增长12%左右。

此外,由于该大型零售商不断提高物流速度并增加店内取货选项,三季度收入预计将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达到206.2亿美元。

投资者还将密切关注塔吉特的电商业务表现,上一季度创下了195%的纪录增幅。塔吉特还表示,其二季度店内提货销售额比去年同期猛增了700%以上。

可比同店销售方面,塔吉特在截至8月1日的三个月中录得了24.3%的强劲增幅。

该公司高管在财报后电话会议上对美国消费者和经济健康状况的评论也将引起关注。

3、百思买:11月24日盘前公布财报

每股收益增长预期:同比+45.1%

收入增长预期:同比+10.9%

百思买 (BBY)在整个2020年蓬勃发展,这家电子零售巨头受益于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间强劲的电商收入增长。自今年年初以来,其股价上涨了约29%。

百思买股票在11月5日创下了历史新高124.82美元,周三收于114.56美元,市值达到296.5亿美元。

百思买股价日线图,来源:美股投资网Investing.com

二季度,百思买的盈利和收入轻松超过预期。对于第三季度,市场普遍预期其每股收益为1.64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13美元增长45.1%。

收入预计将达到108.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7.6亿美元增长约11%,反映了消费者对计算机、平板电脑和其他家庭工作设备的持续需求。

投资者将十分关注百思买能否保持二季度在美国本土市场销售增长240%至48.5亿美元的强劲趋势。百思买是少数能够抵抗住亚马逊竞争压力的电子零售商之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阿特斯太阳能(CSIQ)22兆瓦电站在日本FIT招标中成功中标

阿特斯太阳能(CSIQ)11月12日公布,公司的两座太阳能电站在第六次日本FIT(上网电价)招标活动中成功中标。

该两座电站分别位于日本群马县(Gunma)和茨城县(Ibaraki)的中部,总装机容量22兆瓦。“群马”电站是阿特斯在当地开发的第四个项目,也将是阿特斯在日本开发建设的第六个高尔夫球场改造项目。

这两座太阳能电站都将安装使用阿特斯高效组件。项目建成后,两座电站都将与东京电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签署为期20年的电力采购协议,价格为每千瓦时11.99日元(约合0.114美元)。

阿特斯预计,这些电站将在2025年前投入商业运营,同时为在东京证交所上市的阿特斯基础设施基金(CanadianSolar Infrastructure Fund)注入更多增长动力。

阿特斯自2011年起在日本布局能源电站业务,目前已经在20个县建成并网了40座太阳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290兆瓦,是日本市场上最大的公共事业级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发商之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迅雷(XNET)Q3净营收环比下滑1.4%,净亏损同比缩窄94%

11月12日(周四)美股盘前,迅雷(XNET)公布了其截至2020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

数据显示,该公司三季度净营收4368.8万美元,同比下滑0.17%,环比下滑1.4%。

分业务看,云计算和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营收约为2120万美元,环比增长1.1%;订阅服务营收约为1960万美元,环比下降5.5%;在线广告业务营收约为300万美元,环比增长10.8%。

毛利为2270万美元,环比增长11.3%;毛利率为51.9%,上一季度为46%。

净亏损146.2万美元,同比缩窄94%,环比缩窄87%;归属普通股股东净亏损为145.9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2455.7万美元。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摊薄后每股亏损0.0043美元,去年同期为0.076美元;每ADS亏损0.0215美元,去年同期亏损0.363美元。

对于2020年第四季度,迅雷预计营收将在4500万美元至4900万美元之间,取中间值计算,第三季度营收将环比增长约8%。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大手成交》网易一手约38万股交叉盘,涉资5323万元

网易(09999)于3:45pm录得1手38.06万股交叉盘,每股造139.85元,涉资5322.69万元。网易现价升2.12%,报139.4元;成交237.4万股,涉资3.31亿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小鹏汽车三季度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6% 毛利率实现转正

小鹏汽车三季度总营收为19.90亿元,同比增长342.5%。

11月12日,小鹏汽车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这是其8月上市后发布的首份财报。其当期总收入为19.9亿元(2.93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4.50亿元涨幅342.5%,环比增长236.9%。

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收入为18.98亿元(2.80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3.99亿元,增长376.0%,环比增长250.8%。小鹏汽车销售收入占总营收达九五成。

小鹏汽车实现毛利率转正。其当季毛利率为4.6%,去年同期及2020年第二季度分别为-10.1%和-2.7%。

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鹏汽车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共计人民币199.98亿元(29.45亿美元)。

对于营收上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这主要得益于 P7交付量的快速上升。”

小鹏P7于今年4月27日上市,补贴后售价为22.99万-34.99万元,长续航里程为706KM.6月28日,小鹏P7正式启动规模化交付。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小鹏P7的推出丰富了小鹏产品矩阵,助力其销量提升,而且“销量提升带来毛利率转正”。

小鹏汽车10月总交付量为3,040辆,同比增长229%,连续两个月销量破3千辆;1-10月累计交付量达17,117辆,同比增长64%。

其中,小鹏P7当月交付2,104辆,连续两个月达到单月2,000辆以上。

小鹏汽车预计四季度累计交付量将突破万辆。

白毅阳表示,从小鹏汽车的表现来看,预计股价会有所反应。

当地时间11月11日,小鹏汽车股价为33.53美元/股,总市值约为232.78亿元。相较蔚来的43.08美元/股有所差距,但高于理想的24.97美元/股。

在销量网络和超充业务方面。

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鹏汽车销售与服务网络已包括116家销售网点和50家服务网点,覆盖58个城市。超充站已运营135座,覆盖50个城市。

另外,小鹏汽车计划自建生产基地,其广州智造基地预计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将为研发、制造、车辆测试、销售和其他智能出行功能提供设施。

明年一季度,小鹏还计划推出XPILOT3.0功能,包括高速自主导航驾驶(NGP)和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双循环”战略显效内需强劲:新任CEO陈磊带领拼多多迎来首个盈利季度

国内经济持续回暖,内需强劲。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国家战略指引下,新电商平台拼多多迎来了GMV高速增长,平台活跃买家数与平均消费额劲增的一个季度。

11月12日,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9月底,平台年度活跃买家数达7.313亿,同比增长36%,一年强劲增长了1.95亿活跃买家。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增长了4810万。

第三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达6.434亿,较去年同期增长50%,单个季度大涨7460万。

截至9月底的12个月,拼多多平台交易额达14576亿元,同比增长73%。

第三季度的营收超过142亿元,同比增长89%。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拼多多净利润为4.664亿元,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这也意味着,7月1日起接任公司CEO一职的陈磊完美接棒,带领公司迎来首个盈利季度,并继续实现用户规模持续强劲增长。

年度活跃买家数超7。31亿,一年净增1。95亿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拼多多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7.313亿,单季度增长4810万,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继续保持增速领先。

拼多多CEO陈磊表示,拼多多秉持“普惠、人为先、更开放”的理念,将继续加大在用户端的投资力度,扩大用户规模,为更多用户提供“多实惠、多乐趣”的消费体验。

今年以来,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拼多多先后推出了抗疫助农、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等系列举措,并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中国20多个制造业主产区开启深化合作。其间,为服务更多的中国用户,平台不断加大以“百亿补贴”为代表的用户投资力度,使得消费者能够在拼多多平台放心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国内外各大品牌商品。在此带动下,今年1月至9月,拼多多净增活跃买家规模达1.461亿。

与此同时,拼多多平台的用户粘性不断增强。三季度,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用户数达6.434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138亿,单季度大涨7460万。

近期,高盛援引数据机构Quest Mobile的报告称,第三季度拼多多App的用户总时长达到5310亿分钟,较去年同比增长101%。在第三季度,拼多多用户使用时长已经占据中国所有电商服务平台用户总时长的41%,较二季度的34%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

陈磊说,随着用户规模的强劲增长,以“拼”为核心的新消费业态,正由中国消费市场传导至供给侧,推动包括农产品分销、品牌建设等在内的传统模式发生颠覆式变革,使得平价高质的商品,成为内需消费的主流。

单季营收超142亿元迎来首个盈利季度

截至9月底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平台GMV达145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3%。拼多多成为持续推动网络零售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之一。目前,拼多多已经成为国内外品牌开拓市场,以及本土制造企业培育国货品牌的主要平台。

在年度活跃买家规模保持强劲增长同时,拼多多平台活跃买家年平均消费额进一步增长至1993.1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

得益于交易额的增长,拼多多在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42.1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平台在线营销技术服务收入约128.78亿元,同比增长92%。

在强劲营收带动下,拼多多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季度盈利。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拼多多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664亿元。

财报还显示,第三季度,拼多多的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约100.72亿元,同比增长46%。这说明,拼多多继续加大了在用户端的投入力度,比如“百亿补贴”的长期在线。

强劲的现金流,也持续支撑了拼多多的高速增长。截至9月底,拼多多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达456亿元。

拼多多将继续加大在农产品领域的“重”投入

拼多多CEO陈磊透露,农产品订单量在拼多多平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拼多多通过赋能实现将农产品直接运到用户餐桌,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接下来,平台将继续加大在农产品领域的“重”投入力度,持续投入买菜业务,与合作伙伴共建冻库冷链,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此前,陈磊先后主导了包括分布式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体系的研发。依托商品流模式和分布式人工智能体系,以个体种植户、中小型制造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一二产业的中坚力量,得以有效解决缺乏消费场景、缺乏流量的核心问题,真正享受数字化的成果。在该体系中,每一款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都能精准匹配天南海北的目标用户;每一款定制化产品,都能精准反映不同群体的深层次需求,并帮助本土制造企业以最低成本培育品牌,大幅提升了农业、制造业的生产与流通效率。

陈磊出任CEO后,进一步加大了对于新电商生态体系尤其是农产品价值链的战略投资。拼多多上线了包括“多多买菜”在内的创新业务,以推动农业从种植、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链条革新,并深入满足中国家庭的日常所需。

受益于农产品需求扩大,三季度,拼多多的用户访问频率、访问品类数量、日均使用时长均有所提高,平日台订单量峰值于近期突破1亿单大关。

对此,陈磊表示:“尽管我们在增长和规模上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仍感觉如刚刚启程一样。”他强调,拼多多会坚持致力于帮助农民赚得更多,帮助消费者节省更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BM更新大中华区云业务进展,与阿里云建立合作

在IBM Cloud Paks上市一周年之际,IBM在11月12日表示目前IBM Cloud Paks在大中华区已经有74个客户,包括上海商业银行、扬子江药业,通力电梯等。

去年11月,IBM中国宣布IBM已经将其软件组合转化为云原生,并对其进行优化,使之在红帽OpenShift上运行。同时首批转型成果“IBM Cloud Paks产品组合”正式亮相中国市场,BM Cloud Paks是容器化、预集成和企业就绪的解决方案。在企业关键业务工作负载的云转型等方面有优势。

同时,IBM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国云服务厂商的合作。9月21日,IBM宣布已经将阿里云加入到“IBM认证的公有云”厂商名单当中,即购买了IBM Cloud Paks产品的中国用户,可以选择阿里云来部署和实施 IBM Cloud Paks的容器化产品。

此外,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的需求。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包卓蓝表示,IBM观察到,目前客户主要面临四大挑战:第一,多供应商基础设施运维支持;第二,混合云环境微服务应用管理复杂;第三,云计算成本增加及供应商锁定风险;第四,客户缺乏IT技能,无弹性和敏捷性,上市慢。

混合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包卓蓝表示,混合云架构可以优化成本和提升效率,加快技术广发,企业可以借助混合云广泛的生态系统拓展瀛手机会,也可以加速上市。目前,IBM有超过2400个混合云平台客户。截至2020年6月30日,混合云带来了超过20%的IBM云营收增长。

除了产品变化,IBM自身也在经历巨变。IBM 在10月 8日宣布,计划将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的 IT 基础架构管理服务拆分出来,成立一家新的独立上市公司(以下简称“NewCo”)。拆分预计将于 2021年底完成,将以免税形式进行。

拆分后IBM将负责包括红帽在内的开放式混合云平台和 AI 能力,新公司(NewCo)负责企业设计、运营基础架构。IBM CEO Arvind Krishna在拆分发表博文时提及,NewCo成立后年收入将高达 190亿美元,是后面竞争对手的两倍。

至于分拆成立NewCo对于IBM大中华区业务的调整和影响,IBM对美股投资网表示具体事宜需要在2021年拆分完成后公布。

此前,IBM曾经剥离了个人计算机业务、半导体业务,通过“瘦身”的方式进行转型,此次拆分会引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引发了关注。接受采访时,IBM相关负责人对美股投资网表示,“合作伙伴和客户对于拆分反应是正面的,基础设施服务和应用服务的购买流程以及体系不一样,分开后能更好服务客户。”

从财报看,云业务对IBM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根据IBM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IBM在2020财年第三季度的营收为1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0.28亿美元下降2.6%。其中,IBM云营收总额达到6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是IBM财报增长的动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欧盟认定亚马逊违反反垄断法,滥用“大数据”为自营产品牟利

欧委会同时宣布将对亚马逊开展第二轮反垄断调查。

欧盟总部布鲁塞尔11月10日消息,欧盟委员会向亚马逊通报了历时一年多的反垄断调查初步结果。调查表明,亚马逊通过利用平台上第三方卖家的数据为自营的产品销售获利。欧委会同时宣布将对亚马逊开展第二轮反垄断调查,针对它的黄金购物车(Buy Box)和Prime会员功能。

去年7月,欧委会正式对亚马逊发起反垄断调查。经过一年多,11月10日欧委会正式对亚马逊发出一份“异议声明”称已经得出初步结论:亚马逊非法滥用在德国和法国的市场主导地位,使用第三方卖家非公开的销售数据,为自己的零售业务获利,而亚马逊和这些第三方卖家在零售业务上是竞争关系。亚马逊必须就此调查结果做出回应。

欧盟反垄断事务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表示:“我们不反对亚马逊的成功和规模,我们关心的是可能扭曲竞争的具体商业行为。”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当天出台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给互联网中概股当头棒喝。在欧股普涨、道指涨0.9%的对比下,全球大型互联网科技股却悉数跌落,纳指大跌1.37%,亚马逊跌3.46%,Facebook跌2.27%,谷歌跌1.28%,美股阿里巴巴和京东分别跌8.26%、5.63.12日港股恒生指数也延续跌幅收-0.283%,港股阿里巴巴、京东、美团分别跌9.804%、9.201%、9.667%。一时间,全球互联网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骤然趋严。

而向来欧盟对大型科技企业的监管力度十分严格,其对亚马逊的电商业务开展反垄断调查,或为其他互联网企业敲响警钟。

亚马逊滥用零售数据排除竞争

欧委会明确表示,这是一个关于“大数据”的案件。在欧盟,亚马逊零售业务有超过80万活跃卖家,涵盖超过10亿种不同的产品。调查显示,亚马逊能够实时汇总和合并第三方卖家的零售数据,并从这些数据中得出准确、有利于亚马逊自营业务的商业策略,利用市场垄断地位限制竞争。

如果这些得到证实,亚马逊将违反《欧洲联盟运作条约》第102条款“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

调查显示,亚马逊作为一个电商平台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是平台经营者,为第三方零售商卖东西提供了一个市场。亚马逊在许多欧洲国家占有最重要或市场支配性地位。过去12个月,在法国超过70%的消费者网购了亚马逊的商品,在德国则有超过80%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亚马逊也是自己平台上的零售商,它直接与第三方卖家开展竞争,而第三方卖家通常是中小企业。

基于电子商务模式,亚马逊是一家数据驱动和高度自动化的公司,业务决策基于算法工具。调查小组通过分析了亚马逊欧洲市场上超过8000万笔交易和约1亿个产品列表后发现,第三方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的交易相关的实时精确数据,会系统性地输入到亚马逊自营的零售业务的算法中。正是基于这些算法,亚马逊自营业务决定要推出哪些新产品、报价、库存管理以及为产品选择最佳供应商。

“我们必须确保像亚马逊这样拥有市场力量的、有双重角色的平台不会扭曲竞争。”维斯塔格表示,这些把我们带到对亚马逊的第二轮调查。

第二轮调查聚焦“Prime会员”

维斯塔格表示,通过分析亚马逊对数据的使用情况,调查还透露出亚马逊可能在平台上设定了某些规则,人为实施有利于自己和使用亚马逊物流配送服务的第三方卖家的特惠对待。

委员会将重点调查亚马逊的Prime会员项目,其中获得“黄金购物车”(Buy Box)功能和触达Prime用户的筛选标准,是否导致了对亚马逊自营零售业务和使用亚马逊物流配送服务的第三方卖家的特惠对待。

Buy Box是可以让用户直接下单的功能,对促进销售有明显作用,因此赢得Buy Box对所有第三方卖家至关重要,欧委会透露可能有超过80%的交易是通过Buy Box完成的。但至今亚马逊没有公开透露过Buy Box分配的算法。

调查的另一个方面将集中于市场卖家有效接触Prime用户的可能性。接触这些消费者对卖家来说很重要,因为Prime用户属于优质消费者,他们往往比普通用户贡献更多的销售额,并且数量在不断增长。

对于欧委会的指控,亚马逊并不同意,解释自己在全球零售市场的份额不到1%,并说道:“在过去20年里,没有哪家公司比亚马逊更关心小企业了,也没有哪家公司在支持小企业方面做得更多。”

据悉,欧委会将在除了意大利之外的欧洲经济区开展对亚马逊的反垄断调查。意大利竞争管理局去年开始也在调查部分类似的问题,双方将就此保持密切合作。此外,美国众议院和多个州检察长也在紧锣密鼓开展对亚马逊、Facebook、苹果、谷歌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调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