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特尔的股票在过去的一年里下跌了20%,因为其一再推迟新的、更小的晶体管制程的发布。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流亡归来后,史蒂夫 · 乔布斯(Steve Jobs)让苹果公司取得了重大进步。iPod正在颠覆音乐产业,Mac电脑再次以用户友好的设计和有趣明亮的色彩赢得粉丝。但到了2005年,Mac在性能上仍落后于竞争对手。乔布斯最终求助于唯一一家可以提供帮助的公司。
「我们的目标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世界上最好的个人电脑,」乔布斯当时说:「往前看,英特尔拥有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处理器路线图。」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苹果(Apple,AAPL)将其Ma电脑整体转向使用英特尔芯片。Mac电脑的销量几乎翻了一番,为iPhone的发布和苹果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此次合作还巩固了英特尔(Intel,INTC)作为全球顶级芯片制造商的地位——甚至连苹果也需要它的帮助。
告别苹果时代
直到现在。上周(11月9日至11月15日),苹果发布了三款新的Mac电脑,抛弃了英特尔处理器,转而采用苹果自己设计的芯片。苹果将此举标榜为创新的标志。对于英特尔来说,这象征着公司的逐渐衰落。该公司的路线图不再引领这个行业。
事实上,业内人士和分析师表示,该公司的制造工艺至少落后于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TSM)两年。该公司为英特尔的许多竞争对手生产芯片,包括超微半导体(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和英伟达(Nvidia,NVDA),这些公司设计芯片但不生产芯片。所谓的无晶工厂(fabless)模式已成为投资者的首选方式,他们不再认为英特尔的一条龙全包(soup-to-nuts )模式有多大价值。
英特尔已表示愿意尝试新事物,投资者预计该公司将在2021年1月份宣布一种混合制造模式。其首席执行官鲍勃 · 斯旺(Bob Swan)最近在接受《美股投资网》(Barrons)采访时说: 「改变的是,我们的设计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有了这种类型的设计,我们就有能力把一些东西添加进去,或者挪出去。这让我们将来在决定哪些由自己制造、哪些外包时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不过,就目前而言,投资者陷入了当前的困境。英特尔的股票在过去的一年里下跌了20%,因为其一再推迟发布新的、更小的晶体管制程的发布。在芯片行业,制程实质上就是以纳米(最小物理长度单位)为衡量单位的尺寸。台积电已经进入了5纳米,而英特尔一直停留在10纳米,它正在努力转变为7纳米。上个月,台积电表示,其3纳米芯片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目标将在2022年实现。而英特尔的7纳米制程至少要推迟到2022年底。
制造能力的滑坡打破了英特尔的霸主地位。专注于技术的对冲基金Satori Fund的创始人兼投资组合经理丹奈尔斯(Dan Niles)表示:「在我看来,从一开始,英特尔可能并不总是拥有最好的芯片设计,但它们总是领先一到两代的处理过程。」奈尔斯多年来断断续续地持有英特尔。「它们的工艺可以生产出运行速度是对手2倍的芯片,以此弥补可设计能力。」
在上周的Mac发布会上,苹果一再强调其新的M1芯片相对于现有处理器的性能优势。这又给人们对英特尔看法减了分。科技产业评论网站AnandTech写道: 「这一时刻已经酝酿多年,新的苹果硅既令人震惊,但也令人非常期待。英特尔已经停滞不前、退出了市场,今天已经失去了一个主要客户。」
被低估的英特尔
与此同时,一度被英特尔抛在后面的AMD和英伟达,已经从他们跟台积电和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005930.Korea)的生产关系中受益,因为英特尔坚持其内部制造战略。AMD在PC和服务器芯片市场的份额正在增加,今年其股价已经飙升了80%。
而英特尔的股价,还不到其未来12个月的预期市盈率的10倍,它的表现就像是下一个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GE)——一个稳步下滑的制造业领军企业。但是英特尔不是通用电气,而且已经有迹象表明这家芯片制造商正在复苏。这只股票在高科技领域很罕见ーー价格便宜,未来表现会更好。
根据水星研究公司(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尽管英特尔在工程方面遇到了困难,但是个人电脑中使用的计算机处理单元(CPU)仍有80%是英特尔生产的。更重要的是,它在服务器CPU市场占有94%的份额,而服务器正是数字中心和云计算的依托。
虽然英特尔在产品路线图上远远落后,但业内专家指出,英特尔的10纳米制程产品并不像数字命名看起来的那样远远落后。用技术术语来说,英特尔的10纳米芯片的晶体管数量与台湾半导体的7纳米产品大致相同。
该公司今年的预期营收为750亿美元,同比增长5%。华尔街预计,该公司今年的净利润为207亿美元,但就净利润来,英特尔所能产生的利润是AMD的2倍以上。
斯旺指出,英特尔在过去五年里,英特尔每年大约增加200亿美元的营收。
尽管如此,竞争对手还是从英特尔的衰落中感受到了机遇,而这引发了一波并购浪潮。在过去的三个月中,AMD、 英伟达和迈威尔科技(Marvell Technology Group,MRVL)都宣布了总价值850亿美元的大规模交易。
每笔交易都是为了追赶英特尔。在同意支付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Xilinx,XLNX)后,AMD在所谓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s,简称 FPGA)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种芯片在生产出来后可以重新编程。英特尔所拥有的FPGA业务更大;它在2015年花费170亿美元从Altera购买了该业务。
英伟达正准备斥资400亿美元从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9984。 日本)手中收购芯片设计商Arm Holdings,若并购成功,该公司的规模就跟英特尔类似了。尽管英特尔仍然是明显的重量级公司,但股东们争先恐后地去投资正在扩张的芯片公司。
AMD最近的股价达到82美元,相当于未来12个月的预期盈利的49倍,AMD是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PHLX Semiconductor Index)中最贵的股票,该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22倍。
与此同时,英特尔的股价为45美元,处于历史低位。在过去20年里,该股的市盈率基本上与标准普尔500指数基于未来12个月盈利预期的市盈率持平。如今,英特尔的市盈率比这个广义市盈率低50%以上。华尔街分析师也转而不看好这只股票。根据FactSet的数据,在覆盖英特尔的38位分析师中,四分之一的分析师给出了卖出评级,是至少20年来的最高比率。而只有10个买入评级,也是20年来的最低水平。
这种负面情绪为投资者创造了机会。未来几年,只要英特尔的业务稍微做对点儿什么,就有机会看到股价上涨。
尽管分析师们态度冷漠,但给出的目标价里也显示出了很大的上升空间。英特尔股票12个月的平均目标价为53美元,比英特尔近期收盘价高出16%。由于英特尔的股息收益率接近3%,意味着这只股票在未来一年的回报率可能达到20%。
英特尔的未来
Moor Insights & Strategy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帕特里克穆尔黑德(Patrick Moorhead)表示: 「我认为英特尔的股票将会反弹。英特尔现在还没有被淘汰。英特尔有两个优势:首先是制造能力,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终身的问题。其次,英特尔需要非常迅速地开发出一种机器学习培训硅片,以便在机器学习领域与英伟达竞争。」他从事科技领域研究足足25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英特尔收购了两家以色列的人工智能公司,这两家公司合在一起可以帮助英特尔在机器学习芯片方面与英伟达竞争。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斯旺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谈到了这些交易,他说,几家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已经在测试其机器学习硬件。
尽管英特尔进入了新的市场,但怀疑者认为该公司的规模是一个弱点。它在CPU领域的主导份额意味着该公司有可能失去一些市场份额。AMD和Intel CPU都在使用 x86技术,这使得它们在大多数个人电脑中相对可以替换。
然而,近年来,这两家公司采取了不同的经营方式。2009年,AMD 将其制造能力扩展到现在的GLOBALFOUNDRIES(格罗方德,全球第一家真正拥有国际生产技术经验且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半导体晶圆制造厂商),这是一家私营公司。因此,它能够搭上台积电的顺风车,与英特尔的顶级芯片竞争。AMD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将从一年前的67.3亿美元增长到94.7亿美元,净利润将从7.56亿美元增长到15亿美元。
根据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AMD 在 CPU 市场的全球份额在第三季度为22.4%,高于去年同期的16%。这包括新兴领域,如物联网和其他非PC平台。其中一些增长是从英特尔抢来的。AMD还受益于微软(Microsoft,MSFT)和索尼(Sony,SNE)推出的新型视频游戏机,其中包括该芯片制造商定制的图形和处理芯片。
AMD 的竞争
花旗研究(Citi Research)分析师克里斯托弗丹尼利(Christopher Danely)表示,考虑到芯片行业的历史模式,AMD的业务和股票可能很容易受到冲击。丹尼利研究半导体业务已有25年。他指出,AMD市场份额增加时,通常英特尔就会调低价格予以应对。他预计历史将会重演,但是他的预测被延迟了,因为英特尔用于印刷的硅晶圆的的产量低于预期。这意味着英特尔最新一代芯片实现量产的进程较为缓慢。
「我们认为,一旦英特尔能够提高它的产量,它就会开始在价格方面更加激进,并削减 AMD的利润率,」丹尼利说。
移动电话
英特尔命运的转变在很多方面可以追溯到2005年,也可以再次追溯到苹果。英特尔时任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与史蒂夫乔布斯达成协议,将其x86芯片引入苹果个人电脑——最近,苹果实际上推翻了这一协议。转向英特尔的芯片是对苹果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一次重大重新思考。
然而,在赢得Mac业务后不久,英特尔拒绝了为苹果2007年的iPhone生产芯片的机会,因为担心这不会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努力。相反,第一代iphone是围绕三星的处理器制造的。2010年,苹果开始为iphone设计自己的芯片—— iphone的芯片最早由三星制造,后来由台积电制造。
由于错过了 iPhone 和其他智能手机的机会,英特尔最终放弃了在芯片制造方面领先地位。正如半导体产业的许多方面一样,规模至上。由于台积电和三星生产了数十亿的智能手机芯片,英特尔的产量低于了其全球竞争对手。杰富瑞(Jefferies)公司分析师马克 · 利帕西斯(Mark Lipacis )估计,台积电在过去五年里加工了6000万片晶圆,而英特尔只加工了2000万片。(晶圆片是半导体印在上面的圆形硅材料。)这损害了英特尔的制造能力,利帕西斯说。在半导体行业,产量驱动专业技能。
利帕西斯表示: 「这与不够聪明没有关系——台积电的工程师真的很聪明,而英特尔工程师也真的很聪明。这与你的经验有关。」
摩尔定律
随着晶体管的尺寸接近于一个原子,芯片的制造将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令人怀疑摩尔定律的传统智慧—— 芯片上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翻一番。
这个定律是否会在2020年完全崩溃还是一个争论的问题:英特尔和台积电说它活得好好的,而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 在最近的一次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说它已经死了。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公司联合创始人戈登 · 摩尔在1965年提出的。AMD公司首席技术官马克 · 佩珀马斯特(Mark Papermaster)说,摩尔定律最终将变得无关紧要。
「我们都遵守的法律是创新,这是推动我们行业的动力,」 佩珀马斯特:「你必须在每个周期中进行创新,以提供伟大的经验和伟大的计算。即使在整个摩尔定律时代,我们的行业一直是创新驱动的,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如果摩尔定律正在衰退,新的计算形式出现,比如并行处理和芯片组合作执行一个芯片的功能,那么英特尔仍然处于有利地位。
在推动未来创新方面,该公司拥有无与伦比的资源。它去年在研发上花费了134亿美元,是竞争对手英伟达和AMD总和的三倍。
斯旺表示: 「我们的重点和精力在于,如何确保我们提供的技术能够丰富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并在我们客户的整体成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外包部分芯片可能会给英特尔的股价带来重启机会。瑞银(UBS)分析师蒂莫西 · 阿库里(Timothy Arcuri)认为外包是必然的结果。「简而言之,在我们看来,英特尔在竞争中仍落后18至24个月,甚至是3.5年,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阿库里在上周写给客户的信中表示:「因此,我们认为英特尔别无选择,只能在继续开发自己的7/5纳米制程的同时,积极推行外包战略。」
他写道,到2026年,英特尔80%的业务将被外包。如果英特尔不能解决其制造能力问题,那么外包仍然可以提高其股价。根据阿库里的说法,只要50%的业务采用外包形式,公司每年就可以节省4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使自由现金流增加25%。若使用15倍于企业价值的自由现金流来计算股价,这些节省的资本可以转化为10到15美元的股价上涨。
这个数字提醒我们,英特尔仍有许多可以撬动其业务和股票的杠杆。此后的一年中,这可能比它的晶体管大小更重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波音盘前涨幅扩大至4.3%
波音盘前涨幅扩大至4.3%,消息称,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批准波音737Max复飞。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喜讯连连!在被纳入标普指数后,特斯拉又被大摩给予增持评级
周一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公司宣布,特斯拉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成分股,这对于执行长马斯克及其股东而言是一场重大胜利,到了周三,特斯拉再获大摩三年多来首次超配评级。在这些利好消息推动下,特斯拉股价不断走高。
此前特斯拉宣布将于12月加入标准普尔500指数,这对于追踪该指数的投资基金而言意义重大。特斯拉被纳入标普500指数之后,投资者可能会进一步买入更多特斯拉股票。
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表示,在12月21日开盘之前,预计基金将通过调整持股来实现多达510亿美元的交易。也就是说,投资基金将必须出售标普500指数中价值约510亿美元的其他公司股票,并用这些资金来购买特斯拉的股票。
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会在12月21日开盘前宣布正式纳入特斯拉,可能分两批增持,以便于投资基金消化。该公司表示,特斯拉将成为标普500指数过去10年里最大的增持股之一,也是该指数历史上最大的融资交易之一。
特斯拉的股票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将成为备受关注的股市指数中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市值超过标普500指数现有成分股的95%。特斯拉将占该指数的1%左右。
到了周三,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给予特斯拉增持评级,这是三年多来首次,并将目标价上调50%至540美元,这意味着特斯拉还可上涨22%。
最新报告预计,特斯拉公司的商业模式即将发生深远的转变,即主要收入来源从汽车销售逐步转向附加值更高的软件和服务。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仅从汽车销量对特斯拉进行估值,忽略了该公司内部的多项业务。”
Jonas目前的估值包括特斯拉的网络服务、能源存储和保险业务。这位分析师写道,车联网的机遇也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该股进一步上涨的先决条件。
目前华尔街正预计,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在2020年首次录得整个日历年度盈利。尽管新冠疫情导致加利福尼亚州当局命令特斯拉暂时关闭其在美国的唯一工厂,但该公司今年前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被纳入标普500指数是这家公司跨越的最新里程碑。即便面临新冠疫情的挑战,但特斯拉今年的表现高歌猛进,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特斯拉第三季度交货量接近14万辆,创下纪录,有望实现今年交付50万辆汽车的目标。就在不久之前,这个目标还被认为不可实现。
特斯拉股价周三延续了飙升势头,盘前交易中上涨2.7%,至453.56美元。在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后,该股周二上涨了8.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三期临床数据出炉:辉瑞/BioNTech新冠疫苗有效率95%
双方计划在几天之内向FDA提交EUA,并与全球其他监管机构共享数据。
辉瑞和BioNTech的新冠疫苗又有了新进展。
11月18日,辉瑞和BioNTech 宣布结束了其新冠候选疫苗三期临床研究,达到了所有主要功效终点。这是继此前11月9日宣布首次中期分析中获得成功后又一进展。
主要疗效分析表明,BNT162b2在首次给药后28天开始对COVID-19的作用为95%;对170例确诊的COVID-19病例进行了评估,安慰剂组为162例,疫苗组为8例。
年龄、性别、种族和族裔人口统计资料的疗效均一致;在6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观察到的疗效超过94%。
这一结果已达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要求的紧急使用授权(EUA)的安全数据里程碑。
数据表明,该疫苗在所有人群中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有43,000多名参与者参加了该活动。没有发现严重的安全隐患;频率高于2%的唯一3级不良事件是3.8%的疲劳和2.0%的头痛。
双方计划在几天之内向FDA提交EUA,并与全球其他监管机构共享数据。
两家公司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生产多达5000万剂疫苗,到2021年底将生产多达13亿剂疫苗。
辉瑞表示对其在全球分发疫苗的丰富经验、专业知识和现有的冷链基础设施充满信心。
受此消息提振,截至发稿,辉瑞盘前拉升,涨幅扩至4%,BioNTech涨逾5%。
数据分析表明,未曾感染SARS-CoV-2的参与者(第一主要目标)和既往有SARS-CoV-2感染的参与者(第二主要目标)的疫苗有效率为95%(p <0.0001),在每种情况下都应从第二次给药后的7天开始测量。最初的主要目标分析是基于研究方案中所述的170例COVID-19病例,其中安慰剂组观察到162例COVID-19,而BNT162b2组观察到8例。年龄、性别、种族和族裔人口统计资料的疗效均一致。
在试验中观察到10例严重的COVID-19病例,其中9例发生在安慰剂组,1例在BNT162b2接种组。
迄今为止,该研究的数据监控委员会尚未报告与疫苗有关的任何严重的安全隐患。最终分析对未盲反应原性数据的审查包括2/3期研究中至少8,000名18岁及以上的参与者的随机亚组,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接种疫苗后不久就解决了大多数不良反应。第一次或第二次给药后唯一发生频率大于或等于2%的3级(严重)不良事件是给药2后的疲劳感为3.8%,头痛为2.0%。与较早的共同结果一致,老年人倾向于报告接种疫苗后引起的不良事件更少且更轻。
此外,两家公司宣布已经实现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EUA)所要求的安全里程碑。辉瑞和BioNTech计划根据迄今收集的安全性和功效数据总数以及与疫苗质量和一致性相关的生产数据,在几天内向FDA提出EUA申请。这些数据还将提交给全球其他监管机构。
“研究结果标志着这一历史性的八个月旅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该旅程提出了能够帮助结束这一毁灭性大流行的疫苗。辉瑞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说,”我们将继续以科学的速度前进,以汇编迄今为止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并与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共享。全球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受到感染,我们迫切需要向全世界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
“我们很高兴第一个达到最终功效分析标记的全球性试验表明,在首剂30 μg剂量后,可以非常快地获得很高的针对COVID-19的保护率,这突出了BNT162在提供早期保护方面的强大功能。”BioNTech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Ugur Sahin说,“这些成就突出了mRNA作为新药类别的潜力。我们相信,迄今为止,我们在所有研究的年龄组中都使用候选疫苗BNT162b2实现了这一目标,并希望与监管机构共享更多细节。我我们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和世界各地的政府合作,为2020年及以后的全球分销做准备。”
BNT162b2的3期临床试验于7月27日开始,迄今已有43,661名参与者参加,截至2020年11月13日,其中41,135名参与者已接受第二剂疫苗候选药物。约42%的全球参与者和30%的美国参与者具有不同种族和种族的背景,全球41%的参与者和45%的美国参与者年龄在56-85岁之间。临床试验参与者的多样性的细分,可以发现这里从美国,德国,土耳其,南非,巴西和阿根廷大约150个临床试验地点。该试验还将继续收集参与者两年的功效和安全性数据。
根据目前的预测,两家公司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生产多达5000万剂疫苗,到2021年底将生产多达13亿剂疫苗。辉瑞的四家工厂是生产和供应链的一部分: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马萨诸塞州安多佛,以及美国密歇根州的卡拉马祖和比利时的Puurs.BioNTech在德国的工厂也将用于全球供应。
辉瑞对在全球范围内分发疫苗的丰富经验,专业知识和现有的冷链基础设施充满信心。这些公司开发了专门设计的,利用干冰控制温度的热运输船,以将温度保持在-70°C±10°C。通过重新装满干冰,它们可以用作临时存储单元15天。每个托运人都包含一个启用GPS的热传感器,以利用辉瑞广泛的分销网络跟踪其预定路线上每批疫苗的位置和温度。
辉瑞和BioNTech计划在完成数据分析后将研究的功效和安全性数据提交科学期刊进行同行评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新能源汽车股盘前走高 特斯拉涨逾14%
美股新能源汽车股盘前集体走高,特斯拉涨幅扩大至逾14%,理想汽车涨约6%,小鹏汽车涨近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爱立信(ERIC)预期5G将推动消费者业务大幅增长
爱立信(ERIC)消费者实验室报告称,到2030年,5G技术将为ICT行业带来高达31万亿美元的累计消费者收入该报告估计,爱立信可以从中获利近3.7万亿美元。
该报告还估计,到2030年,仅通过捆绑和营销5G用例,该通信服务提供商就能从数字服务收入中获得1310亿美元,其中约40%的收入预计来自消费者在增强视频、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5G网络云游戏上的支出。到2030年,AR技术可能会推动消费者在沉浸式媒体上支出的一半以上。
在2019年初,普通消费者愿意为5G支付20%的溢价,但随着2020年接近尾声,这一数字已降至10%。
该报告还预计,通过积极推动5G消费者的采用,到2030年,爱立信每用户平均5G收入(ARPU)将增加34%。如果采取被动的方式,消费者业务的收入在未来1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7%,而总体收入增长率只有0.03%。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消费场景版图不断扩充 怪兽充电牵手上海迪士尼
11月1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宣了一位“神奇”的合作伙伴——怪兽充电。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通过与怪兽充电的战略合作,将在未来数年间,为所有来访游客开启“神奇满电”的游园之旅。怪兽充电也成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首家且独家共享充电服务官方合作伙伴。据悉,双方的联盟还将把“神奇满电”延伸至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以外的用户。
据双方介绍,怪兽充电已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设置十余个共享充电服务点,涵盖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度假区主题酒店。与此同时,双方在合作期间每年还会共同打造以“神奇满电”为主题的特别活动。
怪兽充电方面表示,除了产品外观的定制化设计,物联网技术也在时刻保证着游客使用的安全与体验的顺畅。每个柜机都处于系统24小时监控下,无论是温度、电量还是每个充电宝的状态都受到严密监测。与此同时,怪兽充电为度假区配备了专职的运营团队,时刻关注设备运行状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沃尔玛(WMT)Q3净利润同比增长56.2%,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近八成
沃尔玛(WMT)于11月17日美股盘前公布其2021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
财报显示,Q3营收为1347.08亿美元,同比增长5.2%。其中,美国同店销售额增长6.4%,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79%。
山姆会员店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1.3%,其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了41%;烟草销售减少对其总销售额造成了约42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会员收入增长10.4%。
归母净利润为51.35亿美元,同比增长56.2%;基本每股收益为1.81美元,去年同期为1.16美元。
第三季度,沃尔玛与卫生事件有关的增量成本为6亿美元。
截止9月30日,沃尔玛营运产生现金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83亿美元,将近为23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有望研制出市面唯一口服型公共卫生事件疫苗,投行纷纷上调Vaxart(VXRT)目标价
上周,口服疫苗公司Vaxart(VXRT)公布了公司旗下公共卫生事件疫苗的临床前研究结果。该试验结果表明公司研发的口服型疫苗VXA-CoV2-1确实有助于减少病毒载量。
根据Vaxart的说法,与传统的注射类疫苗相比,公司研制的新型口服疫苗在“针对SARS-CoV-2病毒方面,似乎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免疫保护效力。”另外,口服疫苗毫无疑问能给患者带来更小的压力。因此,针对以上公司的声明,投资者自然将该研究结果作为公司股票上涨的潜在诱因。
而看好该公司的就有B。 Riley Securities以及Brookline Capital Markets,以上两家评级机构在Vaxart公布疫苗最新研究结果之后,均对该公司发表正面看法。
Brookline Capital Markets指出,该公司针对1期临床试验患者的招募工作已经完成,预计投资者将会在年底获取有关公司疫苗的更为有利的市场消息。这将会为公司股价的拉升以及业绩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如果公司疫苗能够进入3期试验过程的话,那么公司疫苗的整体研发工作将在2021年完成并在2022年初投入市场。这一方面意味着Vaxart的口服疫苗相较于其他公司的疫苗起步较晚;而另一方面,Brookline则认为,在研制公共卫生事件疫苗这条拥挤的赛道上,Vaxart研发的疫苗可能会是市面上唯一一个口服类型的疫苗,这无疑会使公司股票在该行业中脱颖而出。
此外,以上两家投行机构分析师还指出,由于Vaxart的口服疫苗是以药片的形式制成,因此该疫苗在室温条件下能够保证相当长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仓储和配送过程中不需要冷链,而这恰恰是目前市面上的注射型疫苗所欠缺的。这可能使得Vaxart成为第二波公共卫生事件候选疫苗中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目前,B。 Riley Securities以及Brookline Capital Markets均给与Vaxart“买入”评级,B。 Riley Securities方面认为公司目标价为20美元,而Brookline Capital Markets则认为该股目标价最高可能升至22美元。
华尔街方面综合给与该股“强烈买入”评级,当前公司股价5.57美元与平均目标价19.67美元相比仍有253%的上涨空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针对香橼对蔚来的做空报告,德银分析师Edison Yu发推特力挺蔚来,称电动车的潜在市场足够大,国产Model Y和蔚来都会从燃油车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德银分析师回应特斯拉Model Y对蔚来的影响
香橼在13日的做空报告中提出,特斯拉和它的定价已成为冲击蔚来ES6车型的大问题。
该机构在做空报告当中引用天风证券的研报内容:
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势头相当引人注目。特斯拉在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通过将成本节约转嫁给消费者的策略,中国制造的Model Y可能会以非常合理的27.5万人民币(约合4.1万美元)的价格起价。
香橼认为,这将证明彭博此前的猜想:中国豪华电动汽车的另一波降价潮可能即将到来,可能会引发激烈的竞争。
对此,德银分析师Edison Yu表示,潜在市场对于特斯拉和蔚来都足够大,仅仅是高档中型SUV这一细分市场每年就超过了70万辆。目前BBA(奔驰、宝马、奥迪)仍然占到汽车市场总份额的60%以上,国产Model Y和蔚来将会从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Edison Yu也拿小鹏汽车进行说明。特斯拉在10月初将国产Model 3的价格降低了大约8%,而小鹏P7是与Model 3构成竞争关系的。小鹏虽然迎来了短暂的销售压力,但是预计11月份的交付量将继续环比增长。而小鹏日前发布财报时也给出乐观指引:Q4预计交付10,000台,同比增长210.8%。
:推特
该分析师曾表示蔚来订单量将「保持强劲」
Edison Yu曾在本月月初表示,目前蔚来供不应求,等待时间长达6周,并且这种情况可能会在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长期存在。加上本月晚些时候蔚来可能会提供100kWh的电池组,因此订单量将会「保持强劲」。
:推特
Edison Yu在当时重申:「随着BEV(纯电动汽车)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口碑传播的增加,消费者会更加了解蔚来的产品和服务,相信蔚来可以在高端市场当中占有更高的份额。」
蔚来将于今日美股盘后公布2020年Q3业绩
11月17日,蔚来将在美股盘后公布2020年三季度报。根据彭博一致预期,蔚来三季度营收约43.82亿元,同比增加138.6%;净亏损13.0亿,同比大幅缩减49%,环比基本持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