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特斯拉(TSLA) Model Y:磨刀霍霍向“韭菜”

“灭顶之灾。”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这样评价特斯拉(TSLA)Model 3降价对国内纯电动品牌的影响。

可怕的是,一个比国产Model 3更强的“大BOSS”即将登陆中国市场。

特斯拉正在全力建设上海超级工厂二期,以推动国产Model Y在2021年初上市。从航拍图来看,二期的建筑面积较一期近乎翻倍。

如果说国产Model 3是一条鲶鱼,通过充分竞争加速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升级;那么国产Model Y就是毒龙“尼德霍格”,或将开启“诸神的黄昏”。

“Model Y是一款人人都负担得起的电动SUV。”马斯克曾如是说。

多年前,马斯克在博客中这样阐述他的“雄心壮志”:第一步,造跑车;第二步,用挣到的钱造实惠的车;最后,用挣到的钱造更实惠的车。从Roadster到Model X,再到Model 3,马斯克的三步曲正按部就班地推进着。

借助平价电动轿车Model 3,特斯拉已经尝到了“甜头”。

2017年底,特斯拉Model 3实现正式交付。在经历产能焦虑后,2019年,Model 3全球销量突破30万辆,夺得全球电动车的“销冠”。

2020年1月7日,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举行“中国制造Model 3首批社会车主交付仪式”,马斯克亲手将10辆国产Model 3的钥匙交到首批中国社会车主手中。

Model 3的国产带动了特斯拉的股价飙升。2020年2月4日,特斯拉股价一度高达969美元,其市值也达到1792亿美元,超越大众成为全球市值第二高车企,一时风光无两。

但在车市疲软与卫生事件的夹击下,特斯拉在华表现受阻。2020年4月,特斯拉在华销量仅为3635辆,环比下跌64.2%,令所有观察者大跌眼镜。

陷入挣扎的特斯拉,还有国产Model Y这条第二曲线。

比Model 3更强

“在中国市场,Model Y将取得比Model 3更大的成功。”马斯克此言不虚。特斯拉轿车、SUV两头抓的打法,注定了国产Model Y的战术地位将不低于Model 3。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透露,上海超级工厂最早将于6月底实现每周4000辆Model 3的生产目标,这意味着国产Model 3年产能约为20万辆。

而在今年1月,马斯克曾预测:“Model Y的需求最终可能超过特斯拉其他车型的总和。”无论是根据马斯克的言论,还是二期工厂的规模来看,国产Model Y产量很可能不会低于Model 3,或将为特斯拉在华销量提供新的增长点。

不过,从Model Y的官网售价看,其性价比十分有限。目前,Model Y长续航版售价为48.8万元,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为53.5万元。

按照特斯拉的一贯风格,国产Model Y未来的降价几乎是必然。

性价比是特斯拉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

借助降价的国产Model 3,中国正在成为特斯拉的主战场。2020年1月7日,特斯拉曾将国产Model 3补贴后售价降至29.9万元。

降价效果“立竿见影”。2020年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3在华销量达到1.7万辆,逆市飞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领跑者。在华的优异表现,支撑起特斯拉2020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0%的销量,与同比增长31.9%的营收。

在特斯拉“以价换市”战略的指引下,国产Model Y大概率将借鉴国产Model 3的成功经验,将降价进行到底。

伴随汽车电动化的持续推进,特斯拉的技术领先幅度可能会逐渐被缩小,甚至被超越。业内竞争加剧会逼迫特斯拉“降价换市”,以期在电动车蛋糕尚未成形之际,抢占市场份额。

特斯拉正积累起庞大的自动驾驶数据。

近日,据特斯拉AI部门数据,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启用状态行驶里程突破30亿英里(约48.3亿公里),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启动状态行驶里程突破10亿英里(约16.1亿公里)。借助海量自动驾驶数据,特斯拉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不断迭代升级,这是任何自动驾驶公司不可比拟的。

作为自动驾驶数据的入口,车队规模决定了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的天花板,特斯拉需要扩大汽车销量,降价是提量的最佳手段。

降价,早有预谋

Model Y的成本控制比Model 3更好。

以车身结构为例。特斯拉在2020年一季度财报提到,Model Y下车身局部结构由70个金属件改进为最终合为一体的2块金属。

亿欧汽车判断,特斯拉以铸造铝工艺代替了传统冲焊工艺,将70块冲压件“化零为整”,既提高了局部强度、材料利用率等,也有效推进了车身轻量化等。

此前,Munro Associate的首席执行官Sandy Munro曾表示:“Model 3不利于加工的车身结构,带来了不必要的成本。”Model 3的前车之鉴,帮助Model Y避开很多坑。

奇瑞新能源总经理助理朱金波认为,这样的设计将帮助特斯拉实现模组式供货,加速智慧工厂的落地,实现生产成本、仓储成本的降低等,推进Model Y的进一步降价。

哪怕降价,特斯拉的毛利率一直“居高不下”。

特斯拉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5.5%,达到了公司历史之最。2019年,本田毛利率为21.5%,丰田为18.01%,通用不到10%。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成畅

高毛利率得益于严格的成本控制。

早在2017年初,美国第三方汽车分析机构Munro Associate就曾对特斯拉Model 3进行拆解,从车辆安全、加工成本等方面分析Model 3,并将其与BMW i-3,Chevy Bolt 这两款同级别电动车进行比较。

Munro Associate得出的结论是:Model 3除车身结构外,其余配件的性价比胜过BMW i-3 与 Chevy Bolt。以电机为例,Model 3电机的造价与重量相较竞品更具竞争力。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成畅

此外,国产供应链替代将为Model Y创造降价空间。

特斯拉曾表示,将在2020年底完成Model 3供应链的100%本地化。目前,这个数字不到50%。“特斯拉的供应链本地化是其降价的关键。”朱金波预判,国产Model 3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马斯克曾指出,特斯拉上海工厂最快于2021年初启动Model Y生产与交货。鉴于Model Y 与 Model 3 的零件通用比例达到了70%,一旦Model 3国产供应链成形,国产Model Y或将“坐享其成”。

对国产Model Y而言,降不降价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其能否跨过30万元补贴门槛?

能否跌破30万元

“特斯拉的价格,谁说得准。”特斯拉资深博主小特叔叔告诉亿欧汽车。

结合特斯拉官方消息与Munro Associate的分析可得,当特斯拉完成上海Model 3供应链100%本地化后(2021年初),其将有能力将价格调至25万元,并保持25%到30%的毛利率。

假设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售价为25万元时,对应27.5%的毛利率。如果特斯拉接受20%与25%之间的毛利率,那么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可以下调至23.5万元左右。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成畅

美国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比标准续航升级版贵18%,这一比例在中国是25%。当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定价为23.5万元时,长续航版价格应在23.5万元x1.18至23.5万元x1.25之间,即27.73万元到29.375万元之间。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成畅

对比Model Y在美国两个型号的售价可看出,在同等配置下,Model Y比Model 3贵出8%左右。马斯克也曾说过,Model Y比Model 3价格高出10%。以此价格差计算,一旦国产Model 3的售价降至23.5万元,国产Model Y的价格将在29.95万到31.725万之间,徘徊在补贴门槛边缘。

此前,网络曾盛传国产Model 3将降价至22万元,朱金波甚至认为,“国产Model 3有望跌破18万元”。如果按照Model Y与其差价来计算,国产Model Y跌破30万元是大概率事件。

售价不到30万元的国产Model Y,才是真的可怕。

在SUV布局上,特斯拉已经“慢了一拍”。

Model 3作为一款轿车,并未触及中国庞大的SUV市场。与之相对,中国造车新势力自诞生之初,就清楚地意识到SUV车型的重要性。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069.8万辆,其中SUV销量为918.2万辆,几乎占据乘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SUV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地位,短期内很难“让位”于轿车。

无论是蔚来、小鹏、威马,还是理想、爱驰等,其第一款产品无一例外选择了SUV车型,中国电动车企已经占据电动SUV市场的高地。据中汽中心数据,2020年1至4月,以蔚来为首的中国电动车企,在电动SUV领域对特斯拉形成碾压。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成畅

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缺少一款SUV版“Model 3”。

真正的交锋

目前,特斯拉SUV车型Model X在华起步价为78.09万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蔚来ES6补贴后售价35万元起,小鹏G3、威马EX5价格在10万到20万之间,比亚迪元、哪吒N01、比亚迪宋价格都在10万元以下,与Model X不在同一赛道。

倘若国产Model Y对中国电动SUV市场形成“降价打击”,中国电动车企恐怕很难招架,售价与国产Model Y接近的蔚来ES6或将首当其冲。

截至今年4月,蔚来ES6已经连续八个月蝉联中国电动SUV销量榜首,2020年前四个月上险量为6495辆,是第二名小鹏G3的两倍。

蔚来2019年财报显示,其2019年全年营收73.7亿人民币,但营收成本为81亿人民币,汽车毛利率为-9.9%。如果减去2019年蔚来召回电池的成本,汽车毛利率为-6.0%。

与蔚来不同,特斯拉已经走上正轨。自2019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净利润开始转正,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已经连续3个季度实现盈利。国产Model Y上市后必将与蔚来ES6打起价格战,如果蔚来不能在汽车毛利率上作出优化,其胜算渺茫。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成畅

“如果在降本上下功夫,自主品牌很快可以赶上特斯拉。”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电动汽车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程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电动汽车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程表示,自主品牌不能因为黎明前的黑暗而失去希望。

部分车企受压,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动车产业即将败给特斯拉。

一方面,国产Model Y即使降价,也不可能打到中低端电动SUV市场。特别是在30万补贴门槛出现后,大部分电动车企会对战略进行调整,避免与特斯拉正面冲突。“20万元以上的自主品牌电动车会被特斯拉打压到20万元以内。”李想在一个公开场合如是说。面对国产Model Y,中国车企还有“避战牌”。

另一方面,特斯拉为降本、降价推进国产供应链替代,也将普惠整个中国电动车产业。汽车产业强调规模效应,供应商绝不会仅将客户限定于一家企业。特斯拉一旦打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价格缺口,大批中国电动车企也将享受零部件成本下降的福利,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随之增强。

林程认为,相较于自主品牌,特斯拉的主要技术优势在于其控制、整车集成以及理念,但差距不会太大。特斯拉的领先优势类似于在马拉松比赛的起跑阶段领先50米。

朱金波也认为,特斯拉在技术上并没有领先其余电动汽车品牌太多,其之所以能在销量上取得领先,主要得益于突出的整车集成能力以及品牌地位。

国产Model Y的出现将加速国内电动SUV市场洗牌。“鲶鱼效应”加剧的同时,价格战在所难免。

特斯拉兵临城下,中国车企除了迎战,别无选择。战争还未开始,最终胜负仍未可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外媒:亚马逊成美国第四大快递服务商

5月29日消息,据亿恩网援引外媒报道,亚马逊已经成为美国第四大快递服务商,并仍在迅速增长。

在2019年,交付给美国消费者的包裹数量达45亿个。其中,亚马逊占据58%,交付了23亿个包裹。据美国银行报告称,在去年美国零售商交付的1060万包裹中,这占据了22%,使亚马逊成为美国第四大运输服务商。

在国际上,2019年亚马逊平台向美国以外国家运送的25亿个包裹中,亚马逊处理了自身交付的48%,即运送了12亿个包裹。

未来几年,亚马逊可能更加积极地竞争,通过其运输服务向其他在线零售商交付订单。到2025年,包括自身订单和其他零售商订单在内,亚马逊预计可在美国交付包裹数量达75亿到97亿。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在去年年底,摩根士丹利公司分析师便表示,亚马逊当时已经能够自己在美国递送一半的网购包裹,未来的包裹递送量将超过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UPS)两大快递巨头。

摩根士丹利表示,从2018年到2022年,亚马逊物流部门在美国递送的包裹数量将以6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照此推算,到2022年,亚马逊物流将每年递送65亿个包裹,远远超过联合包裹的每年50亿个包裹和联邦快递每年34亿个包裹的预测值。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摘要

【亚马逊沃尔玛将部分临时工转正:很高兴为流离失所者提供工作】亚马逊方面5月28日称,将为175000名临时雇员中的125000名提供全职工作的选择权,这表明它预计近期的业务增长将继续。这意味着其欲将临时雇员中的超过70%转为正式员工。此外,自3月中旬以来,美国最大的私营雇主沃尔玛(Walmart)新增了235000多名工人,其中大多数是临时工。该公司的一位女发言人说,沃尔玛已经将一些新雇员转为永久性职位,并希望将来能增加更多职位。(美股投资网)

当地时间5月28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亚马逊将保留其在3月和4月为满足需求在美国新增的大部分职位,因为该公司认为,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在线订单的激增预示着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持久需求。

亚马逊方面5月28日称,将为175000名临时雇员中的125000名提供全职工作的选择权,这表明它预计近期的业务增长将继续。这意味着其欲将临时雇员中的超过70%转为正式员工。

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各行各业的公司已经裁掉了数百万个工作,亚马逊、沃尔玛和其他提供基本商品的公司已经成为少数几个增加工人的企业。不过,其中大多数是临时雇员。

上个月美国失业率飙升至创纪录的14.7%,失业人数创下了历史性的2050万人,单月就抵消了十年来的工作增长。

亚马逊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戴夫·克拉克(Dave Clark)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我们看到需求持续存在,预计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将继续收到客户的大量需求。”

亚马逊于3月份开始大量招聘,此前人们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大量订购了卫生纸、食品、家用产品和其他必需品。

杂货连锁店Kroger和Albertsons在3月份披露了计划雇用数万名工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计划。这两家公司称,他们不确定会有多少员工永久留在公司。

此外,自3月中旬以来,美国最大的私营雇主沃尔玛(Walmart)新增了235000多名工人,其中大多数是临时工。该公司的一位女发言人说,沃尔玛已经将一些新雇员转为永久性职位,并希望将来能增加更多职位,不过她没有具体说明。

该发言人说:“我们很高兴能够为如此多的流离失所者提供过渡性的工作。随着美国部分地区的重新开放,我们正在看到许多人回到各自的行业,我们希望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随着需求激增,亚马逊在美国500多个仓库中的一些工人停止上岗。有些人表示担心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工作,而另一些人则决定使用公司制定的休假政策。

有一些仓库的工人举行罢工,抗议他们所说的不安全的工作条件。尽管亚马逊没有透露有多少员工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工人联盟估计有数百人,目前已经有几名工人死于新冠病毒。

戴夫·克拉克称,亚马逊更加重视被隔离的工人数量,他说,这一数字低于亚马逊仓库所在社区的平均水平。他还称,亚马逊关心工人家庭的隐私。

亚马逊方面称,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费用开支约为40亿美元,包括个人防护设备、设施清洁以及员工测试新型冠状病毒的举措。戴夫·克拉克说,至少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将继续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例如戴口罩和在员工之间设置物理屏障。他说,一些政策,例如体温检查,可能是永久性的。

零售商通常在假期购物旺季之前在仓库和商店雇用临时工人。尽管通常会给其中一些人机会,让他们在购物季结束后继续留下来工作,但对于许多人来说,留下来不是正常情况。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对亚马逊、沃尔玛和其他零售商的需求已接近高峰假期水平。

亚马逊发言人说,要留下125000名雇员是基于仓库的长期需求。她还说,175000名临时雇员包括为第三方公司工作的送货司机,这些公司将自己决定保留多少人。

该发言人说,尽管亚马逊已经更好地控制了需求,但“我们仍然绝对需要更多的员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为优化Siri数据 苹果收购又一机器学习公司

摘要

【为优化Siri数据 苹果收购又一机器学习公司】近日,苹果确认收购机器学习初创公司Inductiv,以优化人工智能助理Siri的性能。

近日,苹果确认收购机器学习初创公司Inductiv,以优化人工智能助理Siri的性能。

据外媒报道,Inductiv的现有技术可利用AI来自动识别和纠正机器学习时的错误数据,从而有利于改善机器学习。

收购后,Inductiv的工程团队将加入苹果公司,参与Siri、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改善。

苹果公司Siri负责人约翰·贾南德里亚(John Giannandrea)表示,其一直在致力于升级基础技术,从而为苹果的Siri及其他基于AI的产品提供支持。

近年来,苹果在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领域收购了数家公司。而据外媒报道,目前,苹果在该领域还落后于谷歌。这些收购将帮助苹果为其Siri和AI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今年1月,苹果以约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nor.ai,该公司致力于研究低功耗设备。4月,苹果收购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Voysis,以改善Siri与人类沟通时的的工作表现。5月,苹果又以1亿美元收购了虚拟现实初创公司NextVR。

据悉,位于安大略省滑铁卢的Inductiv由三位机器学习专家共同创立:滑铁卢大学教授伊哈卜·伊利亚斯(Ihab Ilyas),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西奥多罗斯·雷卡齐纳斯(Theodoros Rekatsinas)和斯坦福大学副教授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Re)。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为了拯救“人工智障”Siri,苹果又收购了一家AI创企

Hi,Siri!

5 月 28 日,据外媒报道,苹果已收购机器学习创业公司 Inductiv,该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识别和纠正数据集中的错误,针对对象就包括 Siri。

2010 年,Siri 被苹果以 2 亿美元收购。第二年的 2011 年 10 月,Siri 就正式登陆 iPhone 4S,成为第一款将语音助手和智能助手相结合的应用,一时间令业界惊叹不已。当时,人工智能概念还并未兴起。

而如今,Siri 早已被亚马逊 Alexa、谷歌 Assistant 等语音助手后来居上,而苹果 HomePod 也在智能音箱扎堆的当下,毫无优势可言。

甚至,由于问题连连,Siri 一度成为用户“调戏”的对象,并戏称其为“人工智障”。

那么,苹果现在通过一系列的“买买买”,能否拯救 Siri 呢?

语音助手并不简单

语音助手是智能语音的应用场景之一,包含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Recognition ,简称 ASR)、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Language Processing ,简称 NLP)及语音合成(Text To Speech ,简称 TTS)三大技术体系。同时,这三种技术的融合正构成了人与计算机之间语音交互的过程,即“听见”“听懂”“会说”。

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融入,计算机能通过机器学习实现训练和推理,从而真正让“能说会道”成为可能,也意味着传统人机交互技术和行业的格局将被彻底颠覆。

所以,语音助手并不简单,除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以及机器学习之外,对于数据挖掘和处理同样必不可少。

也许正因如此,苹果做出此次收购的决定。

据悉,Inductiv 公司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和纠正数据集中的错误,从而为机器学习提供“干净的”数据集,以提高训练和推理的效率。也就是说,苹果试图从底层技术上弥补 Siri 的不足。

然而,Siri 被诟病的原因除了核心技术的欠缺外,还与其战略理念有关。

故步自封若得祸?

众所周知,苹果 App Store 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应用生态体系,无数公司和千万开发者为其贡献自己的智慧。

但是,Siri 却秉承了苹果“封闭”的特性,很长一段时间不向第三方开放,只能在苹果 iOS 平台及设备上被调用。更夸张的是,Siri 还不支持第三方应用,只能被苹果官方应用打开。

同时,Siri 的功能也被限制在付款、订车、设置待办事项和查看照片等有限范围,灵活性有限。

而反观,谷歌和亚马逊等厂商倾向于通过对第三方的开放,以带来更多“新技能”。其中,亚马逊 Alexa 据说“技能”已超过 5 万个,而谷歌 Assistant 则号称自有加上第三方开发的功能,也已超过 100 万个。

与此同时,在智能音箱方面,亚马逊、谷歌依旧占据领先位置。

据权威机构 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发布的《智能音箱厂商&OS 出货量和使用量市场份额按区域划分》报告显示,亚马逊、谷歌、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位列前五位,苹果位居第六。由此可见,除了国外巨头之外,国内的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也早已超越苹果,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

而且,各家语音助手均可提供给第三方,并且除了家居之外,还可以应用在移动终端、汽车、电商、教育、医疗、金融、安防、营销、商业等多种应用场景中,对于技术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都带来极大的提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语音助手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个流量入口。在用户的使用中,可以积累大量的数据,并供机器学习以提升训练和推理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就在其他厂商的语音助手不断“成长”的同时,Siri 显然是大大落后了。

“买买买”真的有用吗?

自 2010 年,将 Siri 收入囊中后,苹果一直没有闲着,启动“买买买”模式,收购了不少语音、机器学习和数据相关初创企业,目的就是不断加强 Siri。

2013 年 10 月,苹果以 4000 万美金收购被称为“云数据的搜索引擎”的 Cue,并将其整合到 Siri 中。

2014 年,苹果收购了自动化语音识别技术公司 Novauris,希望利用 Novauris 团队开发自己的语音技术,进一步完善了 Siri 的功能。

2015 年 10 月,苹果收购了英国语音技术初创公司 VocalIQ,以加强苹果语音助手 Siri 的对话功能。

2016 年 8 月,苹果收购了西雅图创业公司 Turi,扩大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团队。在此基础上苹果发布了 Turi Create 框架,简化机器学习模型的开发。

2016 年 9 月,苹果收购了印度机器学习公司 Tuplejump。

2017 年 5 月,苹果以约 2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创业公司 Lattice.co。

2018 年,苹果收购了专注隐私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Silk Labs。

2020 年 1 月,苹果收购了低功耗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Xnor.ai。

2020 年 4 月,苹果收购了 AI 初创公司 Voysis,该公司开发了一个数字语音助手平台,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自然语言。

尽管无法确认在苹果这些收购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技术和解决方案被应用到改善 Siri 中,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显然并未奏效。

目前,科技巨头收购初创企业早已成为惯例,谷歌、亚马逊、Facebook 等屡屡靠收购来填补自身的不足。但从具体的例子来看,没有一家巨头是靠收购异军突起的,其背后离不开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同时也依靠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体系,吸引全球开发者加入其中,共赢互利。

同样,从苹果自身来说,iPhone、iPad、iWatch、MacBook 等都是颠覆性的产品,奠定了“苹果帝国”坚不可摧的地位。而 App Store 也开启了创新的开放生态的模式,普惠千万开发者,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典范。

所以,苹果想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仍然需要从自身出发,通过技术、产品和模式的不断创新,再次探寻能够颠覆业界的产品,带给人们新的惊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AMD CEO苏姿丰年收入约4亿登顶标普500薪酬榜:比第二名多赚1亿

AMD这些年风头正劲,在x86处理器市场更是如鱼得水,实现翻身。相应的,作为决策核心人物的CEO苏姿丰博士可谓功不可没。

据国外机构对标普500上市公司CEO的薪酬统计显示,苏姿丰2019年的综合薪酬收入达到了5850万美元(约合4.19亿),高居第一。

由于参与统计的女性CEO占比仅有5%,苏姿丰的成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谓。排在第二位的女性来自洛克希德马丁,Marillyn A。 Hewson去年收入为2440万美元,只有苏博士的41%。

总榜中排名第二的是Discovery CEO David Zslav,年收入4580万美元(约合3.2亿),第三名是迪士尼CEO Bob Iger,去年收入位4560万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统计中的薪酬不仅包括基本工资,还有股票奖励、奖金和其它收入。事实上,苏博士的基本工资只有100万美元,报告称,2019年她获得了5300万美元的股票奖励,120万美元的绩效奖励等。

资本市场果然讲究收益对等,苏博士2014年刚执掌公司时,股价只有2.8美元,现在已经是稳定在50美元+,今年2月更是创下公司成立50年的股价新高,58.9美元。

另外,这份榜单中并没有AMD老对手Intel CEO司睿博和NVIDIA CEO黄仁勋的名字,前者“落选”是因为统计需要CEO在任至少两年,后者则不清楚,有报道称,老黄一年收入约1360万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6年零工资,马斯克从特斯拉领到第一笔“薪水”:价值7.75亿美元

摘要

【16年零工资 马斯克从特斯拉领到第一笔“薪水”:价值7.75亿美元】5月29日,据CNBC报道,马斯克获得第一笔基于绩效的股票期权奖励,包括约170万股特斯拉股票,其价值约为7.75亿美元(约55亿元)。这是马斯克16年来首次在特斯拉领“薪水”。此前特斯拉连年亏损,三年亏近300亿元。

5月29日,据CNBC报道,马斯克获得第一笔基于绩效的股票期权奖励,包括约170万股特斯拉股票,其价值约为7.75亿美元(约55亿元)。这是马斯克16年来首次在特斯拉领“薪水”。此前特斯拉连年亏损,三年亏近300亿元。

根据2018年商定的薪酬方案,只要在马斯克的带领下,特斯拉达成“6个月平均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成就,马斯克就将获得第一批股票期权奖励。但该奖励支付也是有条件的,马斯克要想获得这笔付款,还需要推动特斯拉达成四季度末的200亿美元收入或15亿美元的EBITDA(减去股票薪酬)的目标。

该方案指出,在未来10年内,当特斯拉的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的时候,马斯克将获得特斯拉全部股权的十二分之一,以后公司市值每增加500亿美元,马斯克同时将获得相应的股票期权,而当公司的市值达到6500亿美元的时候,马斯克将获得全部2030万股股票期权。

FactSet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1日,马斯克没有领过薪水,但拥有公司约18.5%的股份,价值约240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7月1日,特斯拉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共同创立,2004年埃隆·马斯克进入公司并领导了A轮融资。照此计算,马斯克在此前的16年薪水为零。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老虎证券Q1营收大增136% 五年来首次实现整体盈利

美东时间5月28日盘前,老虎证券(NASDAQ:TIGR)发布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319万美元,同比大增136.7%,归母净利润为303万美元,这是老虎证券产品上线五年来首次实现整体盈利,公司正告别“烧钱”时代。

同时,老虎证券一季度新增约2.1万入金客户,新增数同比增长2.5倍,创下单季新增客户数新高。老虎证券创始人及CEO巫天华表示,其国际化业务也在今年加速,目前公司已在美国、新西兰、新加坡开始展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朗普发声威胁,美股盘中跳水,推特一度暴跌5%!

特朗普又发声威胁!美股盘中跳水,推特一度暴跌5%!

特朗普又出手了,这次,遭殃的是美国社交传媒股。

特朗普出手,推特股价大跌美股今日早盘,推特股价低开后跌幅扩大,一度大跌逾5%,截至发稿下跌幅度超过3%。另外,facebook跌幅也超过2%。

另外,今晚美股盘中一度出现跳水,纳指一度跌逾2%。苹果等科技股也纷纷翻绿。

早些时候,特朗普威胁对社交媒体公司实施监管甚至将其关闭。

特朗普周三早晨通过iPhone手机发布了两条推文,称社交媒体网站试图扼杀保守派的声音,需要改弦更张,否则将对其采取行动。

社交媒体网站由上市公司运营,在全球拥有数十亿用户,没有证据显示特朗普有权将其关闭。

“共和党人觉得社交媒体平台完全扼杀了保守派的声音。我们将会实施强有力的监管,或是将它们关闭,决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他说。他在随后的第二条推文中说,“就像我们不能允许大规模的邮寄选票在我国扎根一样。”

他没有指明任何社交媒体平台,但这显然是对推特决定做出的回应。此前,推特对特朗普发表的有关邮寄选票的推文加上了核实信息的标签,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首次对特朗普推文误导公众采取行动。

特朗普还曾发表推文,在未引述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提出阴谋论称,有线电视主播、原共和党议员Joe Scarborough杀害了一名女子,这名女子的鳏夫要求推特删除特朗普的上述推文。但推特并未对此采取行动。

特朗普发布推文之后,推特曾在纽约早盘交易中下跌1.65%。

推文遭事实核查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据CNN报道,当地时间5月26日,社交媒体巨头之一的推特公司在特朗普的两条推文之下,添加“事实核查”的标签,这也是推特公司首次将此标签用在特朗普的推文之中。

特朗普两条推文下出现“事实核查”的标签。推特截图

随后,特朗普连发两条推文“回怼”,指责推特公司干预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并称推特公司正在扼杀“言论自由”。

《华盛顿邮报》指出,推特此举回应了外界长期以来的批评,尤其是在监管领导人发出的错误及虚假信息方面过于放松。

当推特在美国总统本周发布的两条有关邮件投票的帖子上打上了“误导性”警告标签后,特朗普在推特上哀叹道,保守派在推特和脸书等社交媒体网站上被压制,受到了不成比例的监管。

共和党人认为,社交媒体平台完全让保守派的声音消失了。周三上午,特朗普在他推特上写道:“在我们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前,我们将对它们进行严格监管,或者关闭它们。我们看到了他们在2016年试图做的事情,但失败了。我们不能让更复杂的版本再次发生。”

但包括共和党人在内的推特用户对特朗普建议加强对社交媒体网站的监管并不友好。

著名的保守派人士玛格特·克利夫兰的作品曾出现在几家右倾新闻出版物上,她在一份声明中称,任何私人组织都有权决定哪些言论可以、哪些不能出现在他们的平台上。

克利夫兰周三上午写道:“小提示:说推特侵犯了你的宪法自由言论权或第一修正案赋予你的权利,真是疯了。推特不是政府。说推特是‘扼杀言论自由’并不是这样的。强大的私人组织确实可以压制言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