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从成长性来看,Fitbit应该能保持50-100%的盈利增长,对应目前的估值并不离谱。但是从笔者自身的感受看,目前市场的可穿戴设备依然有很大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用户长期黏性并不强。一天睡了几个小时,跑步了多少公里,走的步数。大部分这些数据都是用户已经知道的,或者每天的差异性并不强。比如我们的睡眠时间每天都会稳定在一个时间段,并不需要这些设备来告诉我们,而即使知道这些数据,也未必能改善。包括我们运动的数量,许多人也有固定的模式(比如每周跑个五公里)。这也不会因为可穿戴设备的数据而改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许多人为了好玩而买,用了一两个月就不用了。同时我们还发现,虽然Fitbit本身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但至少目前这些数据根本没有给其带来任何商业价值。
可以说我对Fitbit看空基于几点:用户粘性不强,数据价值无法商业化。而在经历了一年之后,当年的看空逻辑没有任何变化,甚至我发现可穿戴设备商业模式的弊病更多了。
1) 无论Fitbit,还是GoPro都无法真正获得用户粘性。已经在极限运动领域做出品牌的GoPro可能比Fitbit稍好一些,但本质上这些产品没有真正的技术壁垒。我们已经在这两个领域都看到了小米的产品,更廉价,但是同样的产品质量。对于这些高大上的美国品牌会有很强冲击。事实上Fitbit在亚太地区市场销量暴跌45%,就是受到了小米手环的冲击。
2)用户更换频次低。在缺少技术创新下,用户对于这些产品的更换频次很低。买了一个手环,或者运动相机可能要等很长时间再换一个。不像当年的苹果手机,每一代的变化都很大,基本上两三年换一次。更换频次低,会导致小众市场难以长大。
3)说不通的软件公司。这些硬件公司都要说软件的逻辑,无论是Gopro的视频内容,还是Fitbit的用户生活数据。但是若干年后,我们发现他们依然是硬件公司基因,无法切入到软件内容。
4)长期无法持续获得盈利的商业模式。从生意本质上看,目前可穿戴设备并不是好生意。净利润率非常低,在市场风险偏好切换后,这种坏生意就面临杀估值,杀逻辑的阶段。一旦收入无法高速增长,利润就会大幅下滑。
硬件的创新,不仅仅是创造“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