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出席了特斯拉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的锂精炼厂奠基仪式。据介绍,该锂精炼厂投资额为3.75亿美元,或使特斯拉成为北美唯一一家自行提炼锂的主要汽车制造商。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目标是在该厂生产足够的电池级锂,并将每年为大约100万辆汽车供应产品,而且生产的车用级锂比北美其它精炼厂加起来都多。
特斯拉官方微博
建设锂精炼厂
氢氧化锂是特斯拉目前主营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家用和公用事业规模储能业务的主要原材料。据了解,科珀斯克里斯蒂的锂精炼厂将有助于保障特斯拉在美国国内的氢氧化锂供应。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目标是明年完成该工厂的建设,大约一年后实现全面生产。同时,特斯拉还将继续从供应商处购买锂等原材料,包括Albemarle Corp及Livent Corp。
由于化工冶炼属于重污染产业,特斯拉承诺,特斯拉锂精炼厂将使用消耗更少危险试剂的创新工艺,并产出可用的副产品。
“(工厂)不会排放有毒物质或其他任何东西。人们可以不受任何不良影响地住在精炼厂之间。这样的操作非常环保。”马斯克说。
特斯拉电池原材料和回收负责人特纳·考德威尔(Turner Caldwell)称,该公司将为其锂的副产品找到“有益的使用机会”,预计这类副产品主要为沙子和石灰石。
西南证券表示,长期来看,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和特斯拉的各项降本增效措施或驱动单车盈利能力企稳。储能作为特斯拉未来“秘密宏图”第三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为公司带来新的成长动力。
突破电动车供应链瓶颈
突破原材料等供应链限制,是马斯克此次进军锂资源冶炼的主要原因。马斯克认为,电池级锂(资源)的可获得性是电动汽车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根本瓶颈”。
2022年4月,马斯克曾公开表示,由于锂等金属的成本“已经达到了疯狂的水平”,特斯拉可能需要进入锂精炼领域。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2022年突破50万元/吨,涨幅达到77%。
但进入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开始持续下降。数据显示,5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报19.25万元/吨,从高点下降近65%。东吴证券指出,碳酸锂大幅跌价,车企成本下降明显,以60kwh纯电为例成本下降1.2万元/辆。
基于此,特斯拉在2023年初对全系产品进行了大幅降价,最高单车降幅达到4.8万元。特斯拉日前表示,最近锂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今年下半年的利润率。
开源证券认为,考虑到Model 3、Model Y当前车型产品周期已过、国内行业竞争加剧,特斯拉“以价换量”仍为主要战略方向,后续通过供应链及生产端降本增效有望驱动单车净利润企稳。
浦银国际预计,特斯拉2023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80万辆,同比增长37%,高于行业的整体增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做空股票是一种常见投资策略,用于获得股票价格下跌的收益,但最近做空美国银行股的策略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批评人士称,交易员们正在吓唬银行客户,导致他们突然蜂拥去银行提取存款。据知情人士最新透露,美国联邦检察官正在调查美国银行股近期剧烈波动的做空行为。
知情人士声称,围绕银行业危机的市场波动是司法部“感兴趣的领域”,他们正在评估银行股近期动荡是否存在“市场操纵”行为。
实际上,在美股最近这次大跌之后,代表美国多家银行的行业组织美国银行家协会已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该协会认为的市场操纵和滥用做空行为进行调查。但刑事检察官的审查增加了做空者被指控为违法的风险。
知情人士表示,启动正式调查的标准非常高,不清楚检方最终是否会提出指控。
卖空者通常会通过支付一笔费用借入证券并立即卖出,计划在未来以更低的价格买回这些证券,再还给借出这些证券的机构,从中赚取差价。另一些卖空者会购买做空期权或掉期产品。
根据股票数据提供商Ortex的数据,今年4月的金融股卖空交易量增长约11%,但没有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5月份以来的情况正好相反,做空交易减少了,地区性银行股本月迄今累计下跌10%左右。
Ortex的数据显示,仅5月4日一天,针对美国部分区域性银行的做空者便狂揽3.789亿美元的账面利润,做空者在5月前两天共获利12亿美元。
批评人士表示,做空者伤害了公司,加剧了市场波动;但支持人士却认为,他们对上市公司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起到了“净化市场”的作用。
美国银行家协会致SEC主席根斯勒(Gary Gensler)信函的落款时间是上周四,就在当日美国地区性银行的股票遭遇又一波大规模抛售。根斯勒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任何潜在的不当行为。
美国银行家协会首席执行官Rob Nichols在信函中表示“自两家银行3月份倒闭以来,我们协会中一些成员公司公开交易的股票遭遇大规模做空,而这些做空似乎并不反映这些股票发行人的财务状况或银行业的整体状况,的确,做空交易是在上述银行中的部分银行和同类机构发布相对不错的业绩报告之后出现的。”
该信写道“我们还观察到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有关各银行和整个银行业健康状况的说法,这些说法似乎与相关金融现实情况不符。我们呼吁SEC调查这种行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自从苹果把M系芯片移植到平板电脑产品线以来,时常被批评缺乏与超强性能匹配第一方应用,以至于iPadPro的广告词“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常常遭到揶揄。时至今日,苹果终于宣布自家的视频、音乐制作专业软件即将登陆iPad。
(来源苹果官网)
根据苹果官网消息,iPad版本的视频剪辑软件Final Cut Pro,以及音乐创作软件Logic Pro将在5月23日登陆App Store。不过与这两款软件在Mac上为买断制不同,iPad版本为订阅制,两款软件的定价都是4.99美元/月或49美元/年(人民币38元/月或380元/年)。
作为苹果的第一方应用,自然也给这些软件安排上了触屏的支持,以及针对Apple Pencil、妙控键盘的设计。整体来说,这次的上新为视频创作者提供了一个“一站式”创作的移动平台。用户不仅可以直接使用“常年吃灰”的iPad摄像头进行拍摄,还可以通过挥动手指直接完成调色、剪辑、插入特效和转场,甚至可以直接在视频上写字。对于持有最新M2版本iPad Pro的用户,不仅可以拍摄ProRes格式视频,还能用上Apple Pencil的悬停预览功能。12.9寸iPad Pro的Mini-Led屏幕自然也能在编辑HDR视频中派上用场。
当然,与Mac端软件在视觉上最突出的差别,就是界面里出现了专业剪辑键盘上常见的缓动转盘。
与Mac版本一样,iPad版本同样拥有一系列机器学习功能,能够快速清除或调整视频背景,清除背景杂音等。作为“苹果全家桶”的一员,iPad上编辑的项目自然也能与Mac通用。
与视频剪辑Final Cut Pro类似,Logic Pro也包含了一系列音乐创作人用得上的定制功能,包括专业乐器、效果插件混音器等工具。
对于运行软件的配置要求,视频剪辑软件Final Cut Pro的入门配置为M1芯片及以上版本,而Logic Pro只需要A12及以上配置即可使用。硬件的门槛也有可能刺激用户产生换机的需求。根据苹果最新财报,截至今年4月1日的第二财季报告期中,iPad产品线总销售额为66.7亿美元,同比下降13%,中高端iPad Air和iPad Pro的销售额同比下滑是主要原因。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BM和所有科技巨头一样,都在押注人工智能(AI)。周二(5月9日),IBM在2023年度Think大会上推出了新的AI和数据平台Watsonx,该平台旨在帮助企业将AI整合到他们的业务中。
该公司指出,推出这款产品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在工作场所部署AI时都面临困扰。在IBM的一项调查中,30%的商业领袖认为信任和透明度问题是他们采用AI时的障碍,而42%的商业领袖认为隐私问题是个障碍,尤其是生成式AI。
而Watsonx解决了这些问题。IBM信心满满地表示,它为客户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客户能够创建自己的AI模型、或根据自身的数据调整现有AI模型,该平台包含了所需的工具集、基础设施和咨询资源。IBM还将其描述为“面向AI构建者的企业工作室”。
更精准更安全
你或许会问,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等竞争对手不是已经提供了相似的功能吗?事实确实如此,亚马逊的同类产品是SageMaker Studio,谷歌的同类产品是Vertex AI,微软也有Azure AI平台。
IBM却认为,Watsonx能提供预先训练的、为企业开发的AI模型,以及提供具有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这样的AI工具平台在市面上仅此一家。
IBM声称,Watsonx生成的内容将比竞争对手更精准,在数据安全方面更负责任。
Watsonx分为三个独立的系类产品,分别是新一代AI平台Watsonx.ai、基于开放式Lakehouse架构搭建的数据仓库Watsonx.data、以及AI治理工具包Watsonx.governance。
前两者将于7月正式推出,后者则在今年10月推出。
与此同时,IBM也在拥抱一个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并与开源AI软件开发中心Hugging Face进行合作。
IBM表示,公司可以使用Watsonx平台来训练和部署AI模型,自动生成代码,并构建各种不同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
十年之变
值得一提的是,IBM曾经一度是AI行业的领先者。
十多年前,IBM的Watson软件赢得了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的冠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IBM当时表示,Watson可以学习和处理人类语言,不过高成本对IBM公司来说是一个挑战。
十多年后,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一夜爆红使AI在企业中的应用成为焦点,IBM也在AI领域寻求新的业务。
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表示,这一次,实现大型语言AI模型的成本较低。
Krishna称,“当一件东西便宜100倍时,它真的会产生非常不同的吸引力。”
员工的饭碗还保得住吗?
此外,Krishna还表示,AI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减少IBM的某些后台工作岗位,不过他也补充道,“这并不意味着总就业人数减少。”
“这使得公司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创造价值的领域中去……我们雇佣的人将比被裁掉的人多,因为我们将在拥有更多客户需求的领域进行招聘。”
对此,IBM首席商务官Rob Thomas在圆桌会议上表示,“AI可能不会取代管理者,但使用AI的管理者将取代不使用AI的管理者…它确实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A股、商品大爆发!
昨日国内期市午盘收盘,黑色系带领诸多商品期货大面积飘红,焦煤涨近7%,焦炭涨超6%,燃料油涨近6%,豆一、热卷、铁矿石涨超5%,SC原油、螺纹钢涨超4%,低硫燃料油(LU)、乙二醇(EG)、菜粕、豆二涨超3%。外盘方面,截至昨日18:00,BMD马来西亚棕榈油主力合约涨4.36%。
夜盘时段,多个品种延续涨势。焦煤夜盘收涨3.83%,焦炭涨3.13%,燃油涨3.11%。铁矿石涨2.77%,热卷涨2.12%。低硫燃油、螺纹钢、橡胶、沥青至多涨1.84%。
A股也迎来爆发。本周一,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连续拉升盘中一度站上3400点,创近10个月以来新高。截至下午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395.00点,上涨1.81%;深证成指报收11225.77点,上涨0.40%;创业板指报收2273.40点,上涨0.25%。当天,两市成交额11369亿元,连续第22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量657亿元。
从各个板块表现来看,银行、证券等金融板块领涨市场,中字头概念股掀涨停潮,大涨超4%,成为推动股市大幅上行的重要力量。中国银行、中信银行、西安银行、中船汉光、中国电研,中国船舶、中钢国际、中国出版等个股纷纷涨停,农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个股创历史新高。
备受关注的美国银行业危机也有新进展。
地区银行股也走出“跳水”行情。昨夜,盘初涨30%领跑地区银行股的西太平洋合众银行涨幅很快收窄至不足9%,阿莱恩斯西部银行盘初涨超14%但一小时后已转跌超1%。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在地区银行股的提振下小幅高开,但开盘一小时内迅速走低转跌,道指跌近百点,纳指则全程低开低走。
今天,美国加州金融监管机构表示,继硅谷银行倒闭后,将对银行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并增加人手。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门(DFPI)周一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计划彻底改革流程,以缓解其工作人员日益加剧的担忧,并增加监管资产超过500亿美元银行的人手。监管机构将与其他联邦监管机构更紧密地合作,实施“更强大、更有效的系统,以及时纠正缺陷”。此外,他们还计划审查人员配备政策,更多地关注银行未投保存款的水平,并研究新兴银行技术和社交媒体带来的风险。
截至今晨收盘,标普500指数连涨两日,道指失守近一周高位,纳指连涨两日至去年9月12日以来的近八个月最高。“美国四大行”中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和花旗集团齐涨,富国银行涨超1%领跑,美国银行尾盘转跌。重点地区银行涨幅显著收窄,西太平洋合众银行仅收涨3.7%,阿莱恩斯西部银行一度转跌,最终收涨0.6%。盘初涨超11%的Zions Bancorporation也一度转跌,最终收涨超2%。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76.6%,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23.4%;到7月维持利率在当前水平的概率为54.2%,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32.3%,累计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3.6%。
刚刚,美联储接连发布重磅报告
今天4点,美联储发布今年首份《金融稳定报告》,也是在3月硅谷银行倒闭引爆危机后,首次发布这份定期评估美国金融系统韧性的半年度报告。
美联储称,3月联储等监管方采取行动保护银行储户,并给予家庭和企业信贷支持,由于这些行动以及银行及金融业自身的韧性,3月以来,金融市场及存款流动已经企稳,但部分遭遇了大批存款外流的银行继续承受压力,这些形势变化未来可能对信贷环境施压。
该报告称,银行融资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但金融市场其他角落存在大量流动性风险。“总体而言,国内银行流动性充裕,对短期批发融资的依赖有限。短期融资市场仍然存在结构性脆弱。优质和免税的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其他现金投资工具和稳定币,仍然容易受到挤兑冲击。寿险公司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因为风险性和非流动性资产所占比例仍然处于高位”。
今天2点,美联储发布一季度高级贷款官意见调查报告(SLOOS)显示,当前美国区域性银行的动荡导致全美银行收紧了对家庭和企业的贷款标准,这可能对美国经济增长构成威胁。
报告称,银行对商业和制造业企业的贷款以及许多家庭的贷款(如按揭贷款、信用卡等)的审批要求变得更加严格。报告显示,一季度,美国银行收紧大中型企业商业和工业贷款条件的比例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44.8%上升至46%。
调查显示大多数品类的商品和服务的贷款需求都在减弱。特别是,报告显示商业和工业贷款的“标准更严格,需求更弱”,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风向标,而且这种走弱的情况在所有规模的企业中都存在。
该报告还显示信贷需求疲软。第一季度,报告大中型企业商业和工业贷款需求疲软的银行比例上升至55.6%,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以来的最高水平。去年四季度这一比例仅为31.3%。
这份报告进一步表示,美联储预计这一问题将至少持续到明年,这主要是出于对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降、以及对存款外流和金融机构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的担忧。
当该报告谈及对明年的预期时,受访者对未来的前景相当悲观。报告称银行普遍称希望收紧所有贷款类别的标准。银行们普遍将其贷款组合的信用质量和客户抵押品价值的预期恶化、风险承受能力降低以及对银行融资成本、银行流动性头寸和存款外流的担忧作为预期在今年年内继续收紧贷款条件的理由。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的这份报告进一步推高了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描绘了一幅严峻的前景图。
麦康奈尔不会帮助拜登!耶伦展开行动
美东时间周一,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警告称,在美国灾难性违约迫在眉睫之际,他不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打破党派僵局,去帮助总统拜登。
在拜登与国会领导人举行重要会议的前一天,麦康奈尔周一表示,他私下已经告诉总统,只有拜登自己和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才能找到解决方案,尽管他本人预测美国将避免违约。他表示“白宫和议长的团队需要坐下来解决问题。”麦康奈尔同时坚称,在与拜登和民主党领导人会谈时,他会站在麦卡锡这一边。当被问及债务违约是否会给共和党带来政治风险时,麦康奈尔预测麦卡锡和拜登最终会达成协议。
美国财长耶伦则再度发声并展开行动。
耶伦对共和党人提出的以削减开支换取他们同意提高债务上限条件表示批评,并称拜登政府已经拿出了“负责任的财政提议”。耶伦周一表示,共和党人提出了“苛刻”的削减开支方案,这和拜登的提议显然有着很大的差距。虽然行政当局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但不会在“枪”顶在头上的情况下进行磋商。国会不提高债务上限将对全球的美元使用产生“不利”影响,这将对美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打击,并带来“灾难”。
此外,两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周一表示,耶伦正在与美国商界和金融界领袖接触,解释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将对美国和全球经济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耶伦正在与个别首席执行官进行一对一会谈,警告他们“目前的边缘政策的危险后果”。消息人士称,一位谈话对象包括金融业和更广泛经济领域的高管。这些消息人士并未详细说明耶伦的目的,但拜登政府官员一直在与企业主交谈,内容包括向共和党人施压,要求他们无条件提高债务上限。
中特估概念股“火了”
南华期货股指分析师王映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表示,中字头这一概念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就持续向好,中字头央企指数今年一季度累计上行10.20%,只不过市场目光被风头更盛的AI概念吸引,比如计算机板块今年一季度上行38.7%,4月中旬之后冲高回落,市场开始寻找下一交易主线,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随之被推上舞台中心,自今年二季度至今中字头央企指数已上行14%,接棒AI概念板块成为交易主线基本确立。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股指分析师贾婷婷也认为,今年以来中特估概念持续跑赢上证指数,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净资产占全部A股的60%,其中集中于非银金融、通信、石油石化等传统行业,这些板块未来仍是保障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从消息面来看,为进一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引导央企投资价值发现,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上海证券交易所拟于5月11日举办“发现央企投资价值,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业务交流会暨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宣介会。“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资金做多中特估概念股的热情。”贾婷婷说。
总的来看,4月底至今,我国股市整体呈现振荡上涨走势。王映告诉分析师,4月底以来,前期股市交易过热以及预期差调整结束,利空出尽,A股运行至3月中旬低位的支撑线附近,随后触底反弹。股市上涨利多因素主要包括外围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对于后续没有进一步加息引导,同时国内经济复苏继续对股市形成支撑,再加上热点概念股的牵引,市场风险偏好连续回升。
展望A股后市表现和投资机会,贾婷婷认为,从A股当前所处的位置来看,未来仍有较好的上涨空间,短期预计上证50和沪深300会强于中证500和中证1000,可以重点关注中特估概念股、低估值高分红的权重股以及业绩优异的蓝筹股。
一德期货股指期货分析师陈畅表示,目前来看,当前国内宏观经济依然处于温和复苏阶段,稳增长信号仍存但边际大幅改善力度或将受限,在此背景下增量资金仍需等待,指数中枢或将呈现渐进式、缓慢抬升的态势。从市场结构角度来看,在年报和一季报公布后,基本面改善逐渐成为市场交易的核心逻辑,因此短期市场风格趋向于均衡。
“在经过价值搭台后,成长板块有望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具体而言,包括AI在内的TMT板块在经过一季度的大幅上涨后,交易拥挤度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导致板块波动加大、内部高低切换,短期交易性价比降低;而以金融股、中特估为代表的低估值、高股息防御板块则逐渐受到资金的青睐。”陈畅说。
王映也认为,可重点关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AI主题概念板块以及对标经济的顺周期板块。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市场仍存在主题交易轮换的可能。
市场人士短期来看上证50和沪深300会相对偏强
A股走强的同时,股指期货也全线收涨。截至昨日下午收盘,沪深300期指主力合约IF2305和上证50期指主力合约IH2305分别上涨1.00%和1.20%;中证500期指主力合约IC2305和中证1000期指主力合约IM2305上涨幅度相同,达0.64%。
“受上周五晚间美股三大指数收涨影响,各期指标的指数小幅高开,随后走势有所分化。”陈畅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其中上证50、沪深300在金融股、中特估题材个股等大盘蓝筹股带动下大幅上涨,但偏成长风格的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等指数的走势却不及上证50和沪深300。这表明一季报披露后基本面改善成为短期市场交易的核心逻辑,即在经济温和复苏、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高股息、低市盈率资产的估值出现明显上移。
贾婷婷表示,在银行、煤炭、石油石化、非银金融等传统板块大幅拉升下,上证50指数上涨1.31%,超过沪深300指数的1.14%,而中证500和中证100指数则由于前期涨幅较大,5月以来走势明显弱于价值权重股。
后续四大期指各自的走势也将与A股市场交易主线密切相关。王映告诉分析师,风格上预计沪深300期指和上证50期指的后市走势会更具优势。一方面,前期支撑小盘指数偏强的AI概念让位;另一方面,顺周期与中特估概念板块逐步崛起,接棒AI成为交易主线,而这两类板块在大盘指数中的占比更高,在近期交易主线轮换过程中,大盘指数对应的期指也会表现更强。
“今年来消费板块整体出现稳步回升,2023年一季度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业绩增速明显回升。我们认为未来刺激消费仍是长期方向,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未来仍有望出台较多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利于资金积极配置沪深300指数。同时,今年4月底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基本披露完成,其中银行和非银金融板块业绩表现超预期,另外,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非银金融、通信、石油石化等传统行业,这些板块未来仍是保障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多重利多下,资金积极布局上证50指数。”贾婷婷表示,短期来看,四大期指间走势仍会有所分化,上证50和沪深300相对偏强,中证500和中证1000相对偏弱。
从中期视角看,陈畅表示,考虑到当前中美库存周期的位置(中国由主动去库存向被动去库存演化、美国库存周期处于高位),今年国内经济大概率仍将呈现温和复苏的状态。从政策方面看,3月份全国两会、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表态和一季度超预期的经济修复力度,意味着短期内出台大力度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较低。这表明今年整体A股和顺周期板块的企业盈利大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小,顺周期板块的行情大概率是由估值波动所带来的机会。
“随着交易拥挤度的逐渐降低,TMT板块短期进入盘整阶段,未来进一步催化要继续关注来自政策预期或产业趋势的新进展。具体操作上,在上证50、沪深300带动A股大涨后,建议投资者关注偏中小盘的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补涨需求。”陈畅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自从去年美联储启动40年来最为激进的紧缩周期以来,每月的美国CPI发布日,往往都是华尔街的一场“大考”。而在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开始猜测,美联储上周已经完成了本轮紧缩周期的“最后一加”之际,今晚的这个美国通胀之夜,无疑可能也将有着更为特殊的含义……
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于今晚20:30公布美国4月CPI数据。这将是上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的首份通胀报告,数据表现将揭示美联储是否仍需采取进一步紧缩措施以抑制物价上涨。
很有意思的一组对比是,自从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十次议息会议进行了加息。不可否认,持续的加息行动确实对打压美国物价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自从去年6月美国CPI同比涨幅触及9.1%的峰值以来,截止今年3月,这一最受业内关注的官方通胀指标已经连续九个月出现了下降。
一边是利率“十连加”,另一边则是CPI“九连降”。如果单单从这组对比看,美联储官员和市场人士确实有理由可以认为,美联储的紧缩脚步可以暂时停下歇歇了。
但是在今晚,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美国CPI持续回落的大趋势,却可能在4月遭遇被打破的风险。人们不排除会在今晚过后思考这样一件事当美国CPI的“十连降”落空,那么美联储真的没有“十一连加”的可能性吗?
市场对今晚美国CPI数据的预期如何?
我们之所以认为美国CPI回落趋势可能存在遇阻的风险,显然是基于目前市场的主流预测和一系列CPI的前瞻指标,来进行提醒的。
根据业内媒体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美国4月CPI同比涨幅料将维持在5.0%,与前月持平。如果这一预期兑现,将令CPI同比涨幅结束此前连续九个月回落的势头。
如下图所示,华尔街投行目前的预测大多集中在4.9%-5.1%。其中,摩根大通、丰业银行和野村预计美国CPI有望进一步回落至“4时代”,但更多投行仍认为美国CPI涨幅将维持在5%及以上。
在剔除能源和食品波动的核心CPI方面,4月核心CPI同比涨幅料将从3月的5.6%小幅回落至5.5%。环比CPI则可能进一步走高,4月总体和核心CPI料将均上升0.4%,而3月分别为上升0.1%和0.4%。
在3月,虽然美国整体CPI同比增速回落至了5%,但核心CPI增速却升至了5.6%,这是自2021年1月以来核心通胀率首次高于总体通胀率,服务通胀的粘性以及就业市场的韧性持续成为了物价维持高位的元凶。而这一切,在4月或许仍不会有太为明显的改观。
今年早些时候曾精准预测CPI同比表现的克利夫兰联储通胀临近预测模型也显示,4月CPI数据相较市场预期面临更多的上行风险——如下图所示,该模型最新预计4月CPI同比涨幅将上升5.19%,核心CPI同比涨幅则将上升5.56%,均略高于目前的市场预测中值。
在具体的投行展望方面,美银预计
美国4月CPI环比将增长0.39%,其中能源价格增长1.2%;核心通胀环比增长0.34%;核心商品价格增长0.2%,其中新车价格增长0.2%,二手车价格增速从上个月的-0.9%转为0.3%;核心服务业价格增长0.4%,其中,租金和业主等价租金均保持0.5%的环比增速,机票价格从上个月的增长4%转为下跌1.5%。
高盛在对CPI前瞻中则预计, 4月份总体CPI将环比上涨0.50%,同比上涨5.09%。 4月份核心CPI将上涨0.47%,同比上涨5.59%。高盛着重提到了这份CPI数据值得关注的三个趋势
①预计二手车价格将上涨4%,反映过去几个月二手车拍卖价格的攀升;
②预计CPI中的机票价格将下降2%,反映出喷气燃料价格的连续下降以及航空公司对机票价格的实时调整;
③在3月份连续大幅下降之后,预计住房通胀将以与上个月相似的连续速度运行(预测租金+0.50%;OER+0.52%)。高盛认为3月份CPI住房部分的环比减速是真实的。
整体而言,高盛认为CPI报告将体现食品、能源、二手车、汽车保险、服装的价格通胀较为强劲,而旅游和住房领域的通胀则相对疲软。
富国银行在上周五在一份报告中则提到了汽油价格对4月CPI的影响
“正如我们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说的那样,我们预计经济活动放缓将引发通胀实质性减速,但回到2%的道路将是漫长而坎坷的。汽油价格可能会在环比领域推高总体通胀率。”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AA的数据,在欧佩克+出人意料地宣布减产后,汽油价格在4月的前几周曾飙升了5%,并在4月23日达到了2023年的高点3.68美元/加仑。不过,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和其他问题导致原油价格在4月底下跌,汽油价格也迅速大幅下跌,最终在4月结束时并没有比开始时高多少。但平均而言,仍要明显高于3月。
美联储料将继续紧盯今晚通胀报告
很多投资者在上周美联储决议后其实很容易会掉以轻心,认为美联储在6月加息概率有限的情况下,本轮紧缩周期已经落幕。但其实,美联储在上月的会议声明中,也并未完全否决掉6月加息的可能性。
(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指标显示,美联储下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仅有21%)
鲍威尔当时曾表示,关于利率是否高到足以让通胀率回到2%目标,美联储将根据未来的经济数据做“持续性评估”。“我们需要在这方面积累数据,我们所做的评估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达到了那个程度。我认为现在还不可能满怀信心地这么说。如果有必要,我们准备采取更多措施。”
而无论是此后发表讲话的鹰派官员布拉德还是鸽派官员古尔斯比,也均没有把6月决议的任何可能性完全“焊死”。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上周五表示,美联储可能不得不继续加息,但他对6月议息会议上的政策决定持开放态度。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则指出,现在就判断美联储6月利率会议上的举措还为时过早。
周二最新发表讲话的美联储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其实也给市场留下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他指出,美国通胀仍然过高,美联储并未明确表示加息周期已经结束。
威廉姆斯当天在纽约经济俱乐部主办的活动上表示“我相信我们正走在恢复物价稳定的道路上。一如既往,我将密切关注整体数据,以及这些数据对实现我们的目标来说意味着什么。”
颇为值得投资者留意的是,威廉姆斯还着重提到了他目前对美国通胀形势的看法。他预计今年的通胀率将降至3.25%左右,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降至美联储的2%目标。通胀相对缓慢的回落速度,支持其认为美联储年内不会降息的观点。
到目前为止,通胀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和商品价格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供应链瓶颈问题得到解决。威廉姆斯表示,随着住房空置率有所上升,住房成本预计将放缓,因此非住房服务价格将成为重点关注领域。
自去年8月以来,非住房服务价格同比涨幅约为4.5%,反映了供需之间的持续不平衡。威廉姆斯预计,这类服务的通胀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降低。
今晚金融市场会如何博弈CPI数据?
从金融市场的表现看,美股近来的走势始终较为平静,而华尔街交易员今日无疑将聚焦于CPI数据能否改变这一切。
NatAlliance Securities固定收益主管Andy Brenner表示,在CPI公布之前人们都在观望。上周美联储和就业数据公布后,股市虽然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此后却没有太大的变化,CPI是否能打破市场平静值得留意。
无可否认的是,近几个月来美国CPI数据的“杀伤力”确实不再像去年那样大。衡量标普500指数短期隐含波动率走势的Cboe 1日波动率指数(Cboe 1-Day Volatility Index)目前接近18,为过去一年来CPI数据发布前的最低水平。
交易员不再对CPI感到过于重视的一个原因,可能就在于逐渐已经对通胀数据的回落形成了习惯。但正如我们上面提到,有鉴于今晚的CPI存在打破过去九个月回落态势的可能性,数据若开始呈现意外的上行,可能会令一些投资者措手不及。
瑞银就预计,CPI数据将表示“稳健”,加上强劲的平均时薪,增加了美联储可能在6月再次加息的风险。虽然该行仍然认为5月会议的加息是本轮紧缩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但事情可能会变得嘈杂,而嘈杂可能意味着不稳定。”
WisdomTree固定收益策略主管Kevin Flanagan则表示,市场关注核心CPI,如果核心CPI继续走高,将挑战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目前,高盛和摩根大通的策略师都在今晚的CPI出炉前发布了各自的情景预测。高盛将今晚的CPI数据分为了四类情景
CPI同比涨幅>5.9%,标普500指数将至少下跌2%;
CPI同比涨幅在5.1%-5.9%,标普500指数将下跌0.5%-1.5%;
CPI同比涨幅在4.5%-5%,标普500指数将上涨0.5%-1.5%;
CPI同比涨幅<4.5%,标普500指数将至少上涨2.5%。
而摩根大通的预测则相对更为看好今晚的市场表现,因为他认为哪怕今晚CPI落在5.0%-5.2%之间(注意这高于了市场预期),也将利好美股。下图为小摩的预测
当然,尽管高盛与小摩这两家投行的预测小有出入,但均认为今晚的CPI数据越低,股市表现就会越好。反之亦然。
Spectra Markets总裁Brent Donnelly表示,“疲软的CPI数据将迫使空头解除头寸。标普500指数应该会再涨到4200点。多年来,市场一直在原地踏步,如果市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做多)理由,将有足够的资金可以购买股票。”
最后,我们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今晚不妨还可以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黄金的身上。在过去六个CPI发布日,黄金在数据发布后的5分钟内均出现了上涨,今晚是否会第七次出现这一幕,值得黄金交易员们留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5月10日,中国证券报分析师从产业链人士处独家获悉,深圳禾苗通信承接了百度旗下“小度”首款智能手机ODM订单,预计首批订单量不大。
资料显示,深圳禾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是一家以智能终端产品、AIOT硬件为主要业务,集设计研发、销售服务、供应制造为一体的ODM整机设计公司,年出货智能终端2000万台,位居手机IDH全球第六,服务10余个全球500强客户。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全球拥有1600多名员工。公司于2019年11月在香港主板上市。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百度旗下“小度”将进军手机市场,并于5月下旬发布旗下首款智能手机。据接近“小度”人士透露,该款手机整合了小度AI技术能力,将成为“小度”除音箱、耳机等外的又一硬件“新物种”,目前已进入发布前的最后准备阶段,下周将公布更多信息。
“AI大时代发展进入快车道,智能手机有望成为AI终端设备入口。”东方财富证券分析师邹杰近日发布的研报称,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智能硬件产品种类与规模的快速增长,而AI的接入与应用将会持续赋能多样化的智能硬件设备,为智能产品创新方向。随着ChatGPT开放插件系统,AI落地硬件端的终极入口仍将是智能手机。
据媒体报道,“小度”是百度旗下人工智能助手,2020年9月30日,百度宣布小度科技完成独立融资协议的签署。今年1月,小度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此次融资后,小度科技投后估值355亿元人民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5月9日,乘联会发布《2023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分析指出,乘用车行业已经脱离了原来的高利润行业,3月汽车产销虽然恢复,但3月汽车销售利润率也仅有4.7%,部分车企在吐血卖车,压力太大。尤其是世界上最严的国六B标准即将实施,对车企生产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减产降库存的结果,带来的是盈利较大损失。此次特斯拉涨价是很好的信号,体现车企对经营质量的关注,有利于改善消费观望心态。让消费者走出过度期待降价的预期,恢复正常的购买节奏。
乘联会全文
【月度分析】2023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1、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零售2023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3.0万辆,由于去年同期上海、吉林等地疫情影响,同比增速55.5%,环比增长2.5%,也是自2010年以来仅有的两次环比正增长之一。
4月价格战热度逐渐消退,经销商恐慌心态逐步稳定,消费者恢复理性消费,观望情绪得以缓解,前期压抑的需求有所释放;叠加“五一”小长假出行用车需求增长,带动4月购车消费前置,整体车市延续3月底的态势,企稳修复。
去年受疫情影响暂停的的车展,从今年的上海车展开始重新恢复,这是车市的盛会,成为推动国内汽车消费的强大平台和助燃剂,对提振消费信心有较好的增进效果。从实际效果看,上海车展作为实地销售半径辐射江浙沪、媒体投放效果覆盖全国的一类车展,媒体日结束后消费者逛车展的热情不减,品牌重磅车型的发布也提升了中国车企从研发到销售服务对世界汽车产业的贡献度,稳扎稳打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因今年春节属本世纪最早,在预期刺激政策带来的观望、国六老库存促销战进一步助长观望情绪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1-4月累计零售589.5万辆,同比下降1.3%。
4月自主品牌零售79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5%。2023年4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8.2%,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2023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49%,相对于2022年同期增加3.3个百分点。4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55.8%,因超高基数原因而较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上汽乘用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1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2%。4月的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1.6%,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8.7%,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8.4%,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
4月豪华车零售24万辆,同比增长101%,环比下降13%。去年受芯片供给短缺的豪车缺货问题逐步改善,市场走强。
出口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年末强势增长特征。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4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0万辆,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3%。1-4月乘用车出口108万辆,同比增长115%。4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30%。随着出口运力的提升,4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24.3万辆,同比增长203%,环比下降5%;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5.7万辆,同比增500%。
生产4月乘用车生产175.9万辆,同比增长77.4%,环比下降15.7%。由于国六排放升级的老库存风险,企业生产极其谨慎。其中豪华品牌生产同比增长148%,环比下降11%;合资品牌生产同比增65%,环比下降24%;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71%,环比下降12%。
批发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78.8万辆,同比增长87.6%,环比下降10.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684.1万辆,同比增长6.9%。由于新能源市场的拉动促进,部分车企表现分化明显。4月自主车企批发100万辆,同比增长83%,环比下降5%。主流合资车企批发53万辆,同比增长67%,环比下降17%。豪华车批发26万辆,同比增长186%,环比下降12%。
4月其他制造业的增速远不如乘用车行业的同比暴增强烈,4月上海地区和吉林地区的厂商销量同比如期暴增,华东地区产业链的重要地位凸显。4月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企业厂商共27家,其中同比增速超100%的有11家,特斯拉增长49倍、理想汽车增长超5倍,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企业普遍同比增速在2倍左右,长春的一汽红旗增2倍、一汽奔腾增4倍。
库存4月厂商生产减产,但零售回暖,推动渠道库存改善,形成了厂商产量低于批发3万辆,而厂商国内批发又低于零售14万辆的去库存走势。去年12月到今年4月持续去库存33万辆从而减缓了渠道库存压力。
新能源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0.7万辆,同比增长115.6%,环比下降1.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10.8万辆,同比增长43.0%。4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2.7万辆,同比增长85.6%,环比下降3.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84.3万辆,同比增长36.0%。
1) 批发4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33.9%,较2022年4月28%的渗透率提升5.9个百分点。4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49.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5.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1%。4月纯电动批发销量43.7万辆,同比增长104.0%,环比下降3.6%;插电混动销量17.0万辆,同比增长152.3%,环比增长3.3%,新能源车占比28%,较同期增加4个点占比。4月B级电动车销量13.1万辆,同比增长308%,环比下降9%,占纯电动份额30%;A00级批发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占纯电动的13%份额,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份额;A0级批发销量15.4万辆,占纯电动的35%份额,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A级电动车8.5万,占纯电动份额19%;各级别电动车销量相对分化,其中纯电动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在迅速崛起。
4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9个Model Y 49,059辆、比亚迪秦42,202辆、比亚迪元39,160辆、比亚迪宋35,836辆、比亚迪海豚30,462辆、Model 3 26783辆、朗逸26,688辆、轩逸24,975辆、埃安Y 21,065辆。其中新能源位列总体乘用车车型销量前6位,优势地位明显。
2) 零售4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2.3%,较去年同期25.7%的渗透率提升6.6个百分点。4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3.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4%。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4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5%,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5.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3.1%,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7.6%,同比增7个点。
3) 出口4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1万辆,同比增长1028.5%,环比增长29.4%,占乘用车出口31%;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的92.8%,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新能源的48%。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以及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由此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可期。4月厂商出口方面,特斯拉中国35,886辆、上汽乘用车21,450辆、比亚迪14,827辆、东风易捷特10,432辆、智马达汽车1,550辆、吉利汽车1,504辆、上汽通用五菱1,200辆、长城汽车1,134辆、神龙汽车712辆、创维汽车578辆、奇瑞汽车553辆、上汽大通436辆、一汽红旗264辆、东风乘用车192辆、一汽轿车117辆、东风柳州114辆。从自主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A0级电动车占比达60%,是出口绝对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在欧洲表现较强,比亚迪在东南亚崛起。除了传统出口车企的靓丽表现,近期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启动,海外市场也有数据开始显现。
4) 车企4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总体走势较强,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长安、上汽、广汽、吉利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尤为顽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保持在11家(环比持平,同比增6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0.6%(上月80.7%,去年同期62%)。其中比亚迪209,467辆、特斯拉中国75,842辆、广汽埃安41,012辆、吉利汽车29,874辆、上汽乘用车26,278辆、理想汽车25,681辆、上汽通用五菱24,166辆、长安汽车20,459辆、长城汽车14,863辆、哪吒汽车11,080辆、东风易捷特10,432辆。
5) 新势力4月新势力零售份额13.1%,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仍较强。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强势领先,新能源车批发12,405辆,占据主流合资纯电动50%强份额,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6) 普混4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62,386辆,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9%。其中广汽丰田25,304辆、一汽丰田16,984辆、东风本田5,979辆、广汽本田5,958辆、广汽乘用车4,189辆、长安福特1,702辆、东风乘用车1,192辆、东风日产896辆,混合动力的自主品牌尚待突破。
2、2023年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5月共有21个工作日,相对去年多1天。有利于车企生产销售。由于乘联会与社会各界共同呼吁的国六老款车型的延期销售政策建议仍尚未明朗,因此5月车企的部分车型产销仍相对谨慎。受去年同期销量表现受供应链不稳定因素干扰,5月销量同比变化或继续呈现宽幅增长。
随着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供应链改善,国际贸易需求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投资力度加大到转化成职工收入及消费购买力的提升尚需时日,年内消费提振可发力点诸多,耐用商品消费恢复周期本身就长于快消品,在制造业领域表现为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9.5,比 3月低0.5个百分点。
在今年的经济复苏中,消费特别是服务类消费是最亮眼的,但购车消费的入门级燃油车消费仍是不足的。燃油车消费是民生消费,新能源是改善需求,因此都不能偏废。尤其是近期服务业的改善需求,要体现在服务业者购买燃油车需求上,目前这种需求尚未得到体现。我们需要有效改善燃油车需求,同时也防止车企的生存状态恶化过快。
随着新能源车下乡的政策导向日益明确,经济型电动车的发展潜力将逐步体现。目前看,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国际市场的需求也是经济型电动车为主。年初的五菱宏光mini等车型的低迷表现,反映出后疫情时代的县乡需求在下降,未来随着基础充电设施的改善,经济型电动车必然会随着中老年化的县乡消费需求而恢复火爆态势。
3、新能源车下乡是战略方向和巨大蓝海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情况来看,整体中国人口结构在城市、镇和乡村各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其中农村有5.1亿人口,是挖掘内需潜力的重要方向。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鼓励汽车企业开发更适宜县乡村地区使用的车型。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与使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而且还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新能源汽车在下乡市场具有比大城市更大的普及潜力。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大城市市场的普及率高,销量占比高,这是重要的消费增长机会,但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中小城市下乡市场发展也是必然趋势,尤其是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中老年化电动车发展有着巨大的机会。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需要车企更好的推出经济型电动车,加大充电桩的建设,通过充电桩的提早布局,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4、2023年汽车行业利润降24%利润率3.8%
2023年1-3月的汽车行业收入21,412亿元,同比增1%;成本18,723亿元,增3%;利润819亿元,同比降24%,汽车行业利润率3.8%,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4.9%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已处于偏低水平。
汽车行业运行压力较大,2023年1-3月汽车生产626万辆,同比降5%;新能源汽车生产163万辆,同比增23%,渗透率26%。新能源车高增长,但亏损较大,燃油车盈利,但萎缩较快,这就是目前汽车行业的基本业态。
乘用车行业已经脱离了原来的高利润行业,3月汽车产销虽然恢复,但3月汽车销售利润率也仅有4.7%,部分车企在吐血卖车,压力太大。尤其是世界上最严的国六B标准即将实施,对车企生产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减产降库存的结果,带来的是盈利较大损失。
此次特斯拉涨价是很好的信号,体现车企对经营质量的关注,有利于改善消费观望心态。让消费者走出过度期待降价的预期,恢复正常的购买节奏。
现在汽车行业已经走过了高利润期,车企效益不比当年,经不起折腾。期待世界最严国六B标准的实施从原定7月1日,最好能延期到12月底实施,而且不要设立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才能通过稳定企业和经销商心态,从而稳定市场消费。
5、稳定汽车消费首先是稳定经销商队伍
目前随着传统燃油车的剧烈萎缩,汽车经销商的生存压力急剧加大,稳定消费首先要稳定经销商的体系,减少不必要的经销商损失。尤其是国六排放等政策的实施一定要考虑产业链脆弱的承受能力。目前经销商体系存在大面积的亏损状态,经销商信心不足,优秀业务人员也在逐步脱离汽车流通体系,因此稳定汽车消费首先要稳定厂商和经销商体系。这样,流通体系框架才能稳定和有活力。
在国六B标准实施期限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经销商的损失巨大,价格体系始终处于亏损并加速消化库存阶段,对车市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较大。目前的互联网销售信息体系的成本增加多,消费者获取的信息都是有成本的。目前的经销商盈利较差,如何突破成难点,因此从政策层面最好能给予厂商和经销商一定的支持,减少因激进的环保政策而给流通领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提升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能力是稳定消费、扩大消费的共识,至少是信心的支持,此议题意义重大。
6、全国出租租赁市场高速增长
2018年到2019年的出租网约数量逐步上升到60万辆。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的出租网约数量下降到35万辆新车。随后上升到2022年的72万辆,同比增长43%。2023年1-3月出租网约车新车累计14.4万辆,增29%。
由于纯电动车的超低使用成本和税收成本,近几年出租网约的电动化趋势日益明显,2017年出租网约车中的纯电动车的比例是13%,到2022年出租网约车中的纯电动车的比例达到82%。2022年插电混动比例1%,混动车型占比2%,纯燃油车仅有15%。
随着新能源车高增长,中国出租网约市场正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出租车有139万辆,而2017年-2023年一季度的出租网约新车总销量331万辆,6年间出租网约新车总量达到出租保有量的238%。这其中尚不含私人非运营车辆转而加入网约车的巨量规模。
各区域的出租网约车发展相对不均衡,发达地区的新购车型直接做出租网约的一般在出租保有量的5-8倍,如广东出租保有58,031辆,新购直接做出租网约车的有451,842辆,新车总量达到出租保有量的778%。
近6年来,出租网约车销量累计排名在第2-4位的浙江、江苏和四川,都各有25万辆左右,占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的出租总保有量5倍左右。但黑龙江、辽宁、内蒙、新疆、甘肃、宁夏和青海等的新购车直接做出租网约的还是比较少,这也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密切相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理想汽车,成为第一家连续两个季度盈利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也是继比亚迪和特斯拉之后,第三家能够连续保持季度盈利的新能源汽车。
5月10日,理想汽车(LIASDAQ/2015.HK)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
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收187.9亿元,同比增长96.5%。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183.3亿元,同比增加96.9%。实现净利润9.33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0.11亿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2.65亿元增加252.0%。
基于健康的财务数据,截至分析师发稿,理想汽车今日美股盘前涨超6%。
规模的持续性增长,是支撑理想汽车盈利的主因。
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共交付52584辆新车,同比增长65.8%。今年3月和4月,理想汽车交付量均突破了2万辆,市场走势良好。
理想汽车长期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第一季度保持稳定为20.4%。
同时,理想汽车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8.5亿元,同比增长34.8%。
截至一季度末,理想汽车的现金储备高达650亿元,在中国造车新势力中处于领先。
渠道方面,截至2023年4月3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302家零售中心,覆盖123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18家,覆盖222个城市。
关于第二季度,理想汽车预计,车辆交付量为76,000-81,000辆,同比增长164.9%-182.4%;预计收入总额为242.2-258.6亿元,同比增长177.4%-196.1%。
理想汽车今年的目标是挑战千亿营收。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千亿目标有实现的可能。
此外,从目前理想汽车的发展前景来看,已经足够证明中国造车新势力存在商业模式成功的可能性。今年,在不考虑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从现在的市场走势和行业形势来看,理想汽车具备实现年度盈利的基础性企业规模条件。
而且,对比已经发布财报的A股上市汽车企业,理想汽车一季度9.338亿元的净利表现出了较强的盈利能力。例如,中国最大车企上汽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只有27.83亿元,广汽集团也只有15.38亿元,长城汽车一季度净利润则只有1.74亿元。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最终能够活下来的只有少数几个玩家。
今年还是理想汽车技术路线拓展的关键一年。
4月18日,在2023上海车展上,理想汽车正式发布“双能战略”。
这一战略由电能和智能两个部分组成。电能战略,理想汽车在车展期间发布高压纯电解决方案,将在增程电动和高压纯电两个赛道并行发力。智能战略,则是指理想汽车基于软件2.0能力,分别打造智能驾驶和智能空间技术平台,提供AI智能用车体验。
理想汽车表示,理想自研的AD Max 3.0通过大模型AI算法,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能够像人类司机那样实时地感知、决策、规划,并且这一服务已经能够在城市场景中应用。
据悉,理想AD Max 3.0的城市NOA将于本季度开始推送内测用户,到年底实现100座国内城市的推送。
值得一提的是,AD Max 3.0的软件与服务将终身免费。每一位AD Max的用户都将免费升级AD Max 3.0的全场景NOA功能,包括城市NOA和高速NOA。
产品层面,理想汽车计划到2025年形成“1款超级旗舰+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
电池供应方面,理想汽车和宁德时代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签署了《全面战略协议》,旗下的第一款纯电车型将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宁德时代4C麒麟电池的车型。
补能方面,理想发布了800V 超充的解决方案,充电10分钟可实现400km续航。理想汽车规划,到今年年底将完成300余座高速超充站的建设。到2025年,理想汽车将建成3000座超充站,覆盖90%的国家高速里程和主要城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瑞银收购瑞信这一“世纪大并购”后续来了!
5月9日,在宣布计划收购瑞士信贷集团(CS)后,瑞银集团(UBS)在官网公布了最新的运营模式和领导团队。
瑞银预计,合并将在未来几周内完成法律程序,瑞信并入瑞银后的实体将作为一个合并的银行集团运营,但即使并入后,两家银行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会维持独立运营,管理各自的附属公司、分行、客户等,瑞银将分阶段进行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此次公布的最新运营框架,瑞信仅CEO Ulrich Krner能加入瑞银执行董事会。
图源UBS官网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Sergio P.Ermotti表示,对于瑞银、瑞士信贷和整个银业来说,这是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将一起巩固和代表世界各地的瑞士金融模式,这种模式是资本轻的,不太依赖风险,并以稳定性和高接触服务为基础。这笔交易将使我们能够为我们的股东提供有吸引力的回报,并赋予我们进一步投资和增长的能力。
合并后运营模式和架构有所调整
据瑞银公告介绍,瑞银集团最初将管理两家独立的母公司——瑞银集团和瑞士信贷集团。每个机构将继续拥有自己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并为客户提供服务。
瑞银集团董事会和瑞银集团执行董事会将对合并集团负有总体责任。在进一步整合之前,瑞银集团将制定一些新政策,以确保其拥有有效的监督,但瑞信将继续依赖其既定的治理和风险控制框架。
合并后的瑞银集团将由5个业务部门、7个职能和4个地区运营,此外还有1名瑞信代表。每个部门将由一名瑞银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代表,他们都将向 CEO Sergio P. Ermotti 汇报。
作为瑞信集团CEO的Ulrich Krner将在交易结束后成为瑞银执行董事会的成员,凭借他对这两个组织的了解,他将负责确保瑞士信贷的日常运营,同时促进各个领域逐渐融入瑞银。
瑞信原有执行委员会的高层,在合并后将向瑞银集团同类职能的高层和Krner汇报,这将确保瑞信继续负责其日常营运,同时促进各个领域逐渐融入瑞银。
以下为《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根据本次公告整理的瑞银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名单
Sergio P.Ermotti表示,凭借新的运营模式和领导团队,瑞银完全有能力利用其现有实力和过去十年的成功。企业和法律实体的整合需要时间。但是,将瑞士信贷加入瑞银高度资本化的商业模式、多样化的收入来源、纪律严明的风险管理和四季的资产负债表将使我们的客户、员工、投资者、我们所服务的经济和更广泛的金融体系受益。
并购事件后资金大规模流动
稍早些时候,瑞银与瑞信都分别公布了并购后的首份财报,市场也可通过这些报告对并购带来的影响有相当了解。
4月24日,瑞信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需要指出的是,这可能是瑞信集团167年历史上的“最后一份财报”,市场预计其被瑞银收购的交易将很快完成。
财报显示,瑞信2023年首季业绩表现受到与瑞银合并计划的影响,导致存款及资产大幅流出,特别是3月下旬所有业务均录得资产净流出,令其首季资产净流出约612亿瑞郎(近690亿美元,约近5200亿元人民币)。
紧接着,4月25日,瑞银发布2023年首季财报。财务数据看,瑞银一季度总营收为87.44亿美元,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10.29亿美元,同比下降52%;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2%至13.9亿美元。创下三年来最低单季度利润纪录,且上述三项指标均低于市场预期。
瑞银表示,主要受银行业危机重创,但在第一季度,瑞银在全行保持积极势头,在全球财富管理(GWM)吸引了280亿美元的净新资金,其中有70亿美元是在宣布收购瑞士信贷后的流入的。
(来源瑞银财报)
此外,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瑞银董事长Colm Kelleher和时任行政总裁哈默斯把亚洲称作该行战略的一块“基石”,理由之一是该地区财富增长速度在全球最快。根据瑞银2022年财报,瑞银从亚太地区获得约56亿美元收入,包括来自财富管理部门的约26亿美元收入。
据知情人士称,此次收购中将对瑞银亚洲业务构成明显提振。瑞信在亚太地区管理的资产规模,从2015年的约1640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2380亿美元。哈默斯表示,瑞信在东南亚的客户群将对瑞银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内地的业务实力形成补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