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美联储为何急迫救硅谷银行,反思到底做错了什么?BTFP是一个什么危机工具?

作者  |  2023-03-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硅谷银行的事情又有了重大进展!就在市场惴惴不安地担心硅谷银行在周一开盘就引爆市场时,美联储送来及时雨-发布了银行期限融资计划,简称BTFP,也就是新的预防挤兑的工具,美联储为何急迫救硅谷银行,到底做错了什么?BTFP是一个什么危机工具?我们从硅谷银行的暴雷中我们又能反思什么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股投资网

美联储为何急迫救硅谷银行

第一是现在不援助更多的挤兑即将到来

上周四,在硅谷银行危机不断发酵之际,储户就迅速从硅谷银行中撤资了数十亿美元,现在硅谷银行各营业点前还是排满了来取款的客户。

FDIC 前主席 Sheila Bair 向媒体表示:“如果现在不援助更多的挤兑即将到来”!

这也让我想起了鲍威尔在10年前的一次演讲中讲的话!鲍威尔说:我们逐渐认识到,要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会保护该银行的所有储户,不考虑存款保险限额,要么第二天早上所有的货币中心银行就可能出现挤兑。

美联储显然已经察觉到硅谷银行事件有可能引发危机蔓延,因此迅速采取一系列手段最大程度地遏制危机蔓延开来。

第二是硅谷银行倒闭,代价太大!

由于硅谷银行在风险投资和科技领域的集中度很高,其倒闭的后果可能特别具有破坏性。监管机构的任何最终解决方案都可能对风险投资公司、以及一直在增加风险投资敞口的捐赠基金和养老基金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一家2000亿美元的银行、尤其是一家对风险投资界来说如此重要的银行倒闭,代价可能非常大。和硅谷银行一样总部位于加州的第一共和银行(FRC),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AL)以及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都是跌的惨不忍睹。

尽管第一共和银行声称从美联储和摩根大通获得了额外的流动性,目前所有可用未使用的流动性资金超过了700亿美元,但市场丝毫不买账。

在这些银行的拖累之下,市值超千亿美元的美国理财资管巨头嘉信理财也遭遇暴跌。周一创纪录最大盘中跌幅!

摩根大通指出,随着短期借款在今年晚些时候达到峰值,嘉信理财的净息差可能面临压力——与硅谷银行、Signature Bank如出一辙的困境。

第三是更加严重的金融不稳定性让加息决定难上加难。

由于硅谷银行的破产与美联储加息直接相关,美联储强硬的鹰派立场也使得大家将其视为此次硅谷银行破产的“元凶”,并且在未来的加息强预期下,会不会有更多的银行陷入与硅谷银行相似的风险?美联储是否会“悬崖勒马”?

我们认为如果短期内市场如果没有很好地消化掉硅谷银行破产带来的恐慌情绪,那么美联储没有任何加息的必要,这一行为只会是火上浇油。

随着美联储官员进入322日利率决议前的缄默期——即美联储官员们将不被允许在公开场合发表讲话,市场上围绕美联储政策路径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

那么BTFP是一个什么危机工具呢?

这里就不浪费篇幅逐条翻译条款内容了,而是诠释里面最重要的内容:

1BTFP适用于所有的美国的存款机构;

2美联储提供的流动性以存款机构的合格债券(主要是MBS和国债)为抵押,美联储提供的资金对应100%债券的票面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不是市场价值,而是票面价值,而且是不打折的100%的票面价值;

3。美联储提供的流动性成本为一年期隔夜指数掉期利率+10bps

4。流动性可以先行“垫付〞,抵押物后交。

BTFP的出台后最长舒一口气的就是储户,周一不仅25万美元以下的硅谷银行储户可以取回全额存款,就连25万美元以上的储户(硅谷银行93%的存款金额都在25万美元以上)都要感谢BTFP,而且可以拿回全额存款。

但是第二条简单来说,是银行拿着手里符合要求的证券资产抵押给美联储,去获得流动性。而且注意,是以面值足额抵押它不是按照市值,这样就会防止按照市值出售会导致亏损的情况。

这个救市方案其实挺可笑的!

其实随着20世纪90年代公开市场业务从直接购买(主权债券)转向针对抵押品(主权债券或其他)的回购贷款,现代央行采用的是“现代抵押品估值方法”:按照抵押品的市场价格而不是面值,同时对市场价格进行减值。

原因很简单:央行的抵押品框架理论上必须保守——严格关注高折扣率和抵押品质量——以尽量减少道德风险。

欧洲人就非常痛苦地了解央行对抵押品系统性削减的程度,比如,欧洲央行对希腊主权债券使用 50% 的折扣作为财政纪律手段。

但是美联储这次的救市一年期抵押贷款不是,美联储对抵押品的处理方式改变为:面值。

这就违背了过去 30 年的每一条风险管理准则,它增强了抵押品的货币力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联储告诉市场:它将按面值而不是市场价值将美国国债货币化。

美国财政部向美联储提供 250 亿美元的“信用保护”,与美联储将 BTFP 规模限制在 250 亿美元是不同的,显然后者可能并不存在。

不过美联储继08年金融危机以后再次充当了最后借款人,感觉雷曼银行再再再次想从棺材板里跳出来。玩笑归玩笑啊,这次美联储的出手速度够快!这对陷入危机的银行听起来无疑是救命稻草,根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所有美国银行的可供出售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组合的未实现亏损总计为6200亿美元。

美联储出手救市,为市场兜底,这在短期内当然是一种压力的缓解,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保证了硅谷银行大量的公司不会因为存款受损而影响运营;第二层作用当然就是防止恐慌蔓延:如果硅谷银行的储户在此次事件中“受损〞,那其他中小银行的储户会怎么想?当然是先跑为敬,赶紧把钱都转到大而不能倒的系统性重要银行里—这些银行即便有事也必须全面救助(Bail-out);有了这个工具,中小银行的储户仿佛也不用担心了,因为即便出事,也会像硅谷银行的储户一样获得全额“赔付“。

硅谷银行倒闭带给我们什么反思呢?

熟悉2008年金融危机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硅谷银行这次拿到的剧本,和当时遭遇挤兑的北岩银行、哈里法克斯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一摸一样。

一句话总结硅谷银行的的崩溃:将储户的短期存款(一笔随时都可以被提走的钱),投资于长期债券如MBS和美国国债(一笔流动性较差的钱)。随着美联储加息,债券走熊,大笔投资变成了未实现亏损,迫使它向市场融资。捕捉到危险信号的储户在恐慌中一天取走420亿美元,引发流动性危机。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危机为什么会发生第二次?美国的监管机构为何坐视风险爆发?

原因是小银行更容易逃避监管

在金融危机后,国际监管机构痛定思痛,制定了巴塞尔协议III,主要从两方面对银行业进行监管。

第一是流动性覆盖率 (LCR),第二是净稳定融资比率 (NSFR)

流动性覆盖率意在衡量应急资金能力。确保商业银行在面临严重流动性压力时,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这里的流动性压力指的是假设银行面临批发融资枯竭,部分小额存款和企业存款出现挤兑的场景。

流动性覆盖率=银行持有的优质流动资产/流动性压力下未来30天资金净流出量。

巴塞尔协议III规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必须高于100%,确保银行有30天的“存活期”。

净稳定融资比率意在衡量结构性融资流动性。它计算的是一家银行资产负债表两边的比率,每一边都根据流动性风险调整权重。

资产端的权重是根据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决定。例如,短期美国国债获得100%的权重,而长期公司债券获得50%的权重,贷款的权重为0

负债端的权重根据债权人希望立即收回现金的可能性来确定。因此,隔夜回购的权重为100%,零售存款的权重为90%。长期债券、存款的权重为0

根据巴塞尔协议III,资产/负债的比率也必须高于100%

然而,问题在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美国地区性商业银行非常依赖借短贷长的模式盈利,它们并不希望受到巴塞尔协议的制约。这些银行花了大笔资金游说美国政府放松监管。最终,美联储选择了“抓大放小”,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了那些“大型跨国银行”身上,总资产达到2500万美元以上的银行才需要遵循审慎监管要求。

我们来看硅谷银行的最新10-K报告上怎么说的:作为一家银行,我们的流动性受到监管机构的审查。由于我们的固定资产总额小于2500亿美元、短期批发融资小于500亿美元、跨境交易小于750亿美元,因此我们目前不受到美联储LCRNSFR要求的制约。

硅谷银行遵守了监管机构的所有要求

尽管按资产负债表规模计算,硅谷银行是美国第16大银行,但按照美国法律,它受到的监管非常有限——这纯粹是美国监管机构的疏漏。正如它在10-K报告中所称,一家银行只有在拥有500亿美元以上的短期批发融资时,才需要遵守NSFRLCR规则,而硅谷银行的负债端主要是来自企业客户的存款。

它既没有违反法律,也没有涉足高风险金融衍生品投资。

其实硅谷银行是一家乏味而保守的银行,2021年的科技牛市,让它的存款增长到1890亿美元。硅谷银行把不断增加的存款投资于世界上(美联储加息之前)最最安全的资产:美国国债、联邦机构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

它是银行业照本宣科管理的典范:在大额存单涌来的科技牛市,遵守了监管机构的所有要求,选择了安全躺平。

银行之所以会累积风险,唯一可能就是,它觉得这么做没有一丝风险。

大规模的期限错配,就在美联储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随着硅谷银行的资产和存款迅速增加,财务报表附注中债券投资浮亏也在显著增长。而且,面临巨额浮亏风险的不光是刚刚倒闭的硅谷银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整个银行业的证券未实现损失约为6200亿美元。监管机构和银行高管的疏忽,已经累积成了一个越来越大的窟窿。

随着美联储出手救市,银行的储户们暂时安全了,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也相信,在这一次的危机后,监管机构可能会重新审视流动性规则。但下一场危机会在什么时候到来?没人能说清楚。

 

特斯拉CEO马斯克:特斯拉和比亚迪之间的关系是积极的

作者  |  2023-03-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推特表示,那个媒体报道(特斯拉将结束与比亚迪的合作)是假的。特斯拉和比亚迪之间的关系是积极的。

相关报道:

特斯拉将停用比亚迪电池?比亚迪回应:不实信息 与实际情况不符

比亚迪官方否认被特斯拉叫停合作的传言。

3月14日,针对“特斯拉停止与比亚迪合作”的传言,比亚迪方面回应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称,“不实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

此前有消息称,特斯拉已决定不再使用中国比亚迪的电池。该传言最初源自韩国媒体,据路透社报道,3月14日,韩国经济日报援引业内消息人士的话说,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和比亚迪的供应协议到期后,特斯拉并没有要求比亚迪为某些特斯拉Model 3汽车继续供应电池,即特斯拉不再使用比亚迪的电池。

韩国经济日报称,可能是考虑到刀片电池自身问题、美国对电动车相关补贴、比亚迪与特斯拉竞争关系等因素,特斯拉与比亚迪合约到期后,未再要求继续供货。

报道称,特斯拉对LG能源的依赖会越来越强。特斯拉在欧洲使用LG能源和宁德时代的产品,在北美使用松下的产品,这些公司可能会填补比亚迪的空缺。LG能源解决方案应特斯拉的要求,正在加快开发电动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因为特斯拉即将推出的更廉价车型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更大。

比亚迪与特斯拉达成合作的消息始于2022年。当时有消息称,比亚迪为特斯拉欧洲车型供应10GWh电池,搭载刀片电池的特斯拉车型已经进入测试阶段。

随后,该消息得到了比亚迪高管的确认。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廉玉波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比亚迪尊重特斯拉,与马斯克也是好朋友,马上也准备给特斯拉供电池。”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早报|美联储出手相助-硅谷银行的储户周一将可以支取所有资金;南向资金借道3只ETF扫货46亿

作者  |  2023-03-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要闻

1、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为硅谷银行储户存款托底 纳指、标普500指数期货均涨超1%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为硅谷银行储户存款托底,纳指、标普500指数期货均涨超1%。

硅谷银行倒闭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周日采取行动,以确保储户资金安全,并设立了一个由财政部提供资金的新贷款计划。根据该计划,硅谷银行的储户周一将可以支取所有资金。新的计划将提供长达一年的紧急贷款。

2、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最新进展汇总

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美联储将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额外资金,以确保银行能够满足储户的需求。

3、美国流行“租母鸡”!租赁套餐“月租”超千元!都包含啥?

如今在加州,12个一打的鸡蛋价格平均4.5美元左右,而去年同期只需要2.35美元,涨幅超过90%。目前很多超市依然维持限购的政策,这显然推动了美国民众对“后院养鸡”的热情。在谷歌搜索上,美国民众对“养鸡”这个关键词的搜索兴趣在过去几个月内显著增加。

4、比亚迪官宣 这两大主力车型限时优惠

据比亚迪汽车10日消息,3月10日至3月31日,比亚迪两大主力车型开展专项限时营销活动:期间用户下订即享“88元抵6888元”;海豹下订即可享88元抵扣8888元购车款,相当于减8800元。

5、大幅加仓!欧洲资管巨头出手 增持中国核心资产!

近期,A股市场在3200点至3300点之间持续震荡,北向资金1月创纪录净流入1400亿元后,节奏有所放缓。不过,部分海外中国股票基金仍在加仓。安本旗下中国股票基金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基金大幅增持了宁德时代、中国中免等股票。安联旗下最大中国股票基金也加仓了中国中免。

热点公司追踪

1、美联储出手相助 硅谷银行的储户周一将可以支取所有资金

美联储宣布新的紧急银行定期融资计划,硅谷银行的储户周一将可以支取所有资金;新的计划将提供长达一年的紧急贷款;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压力。

2、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重大宣布加大“撒钱”力度!

3月12日,“中字头”的两位大哥再次为行情添了一把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宣布加大派息。数据显示,中国卫通、中国电信、中国卫星、中国移动、中国长城、中国交建等“中字头”企业股价年内表现均超30%,中字头央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10.76%。

市场展望

1、“股神”巴菲特最新买入 段永平“抄作业”!但斌也在关注这个“超级赛道” 这只股被基金狂买

受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国企改革等因素带动,中字头央企股近期持续发力,“三桶油”股价迭创新高。而在大洋彼岸,美股一只石油龙头股,也在被“股神”巴菲特追加买入。与此同时,段永平、但斌等国内知名投资人同样在对石油股投来关注的目光。这背后,石油股蕴藏了怎样的机会?

2、海外财经媒体焦点:美银策略师料美元将进一步走强 美国房贷利率逼近7%峰值

,海外市场聚焦全球经济动态以及公司动态。全球经济方面,美银策略师宣告低通胀时代结束,未来美元将进一步走强;IIF:2月新兴市场资金流入骤降,因欧美央行保持鹰派;美国今年1-2月裁员人数创2009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公司动态方面,通用汽车加速削减成本,对美国正式员工启动自愿离职计划。

3、某新势力汽车港股做空数据近期增9成 !车市“大卷”下投资者何去何从

各车企先后加入“价格战”引发车市和相关个股的关注。今日港股汽车板块呈现分化,其中蔚来-SW(09866.HK)、比亚迪股份(01121.HK)分别上涨3.66%、2.39%;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理想汽车-W(02015.HK)分别下跌3.86%、1.17%。

部分汽车股上涨与昨日乘联会的消息有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月广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41.8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8.8%。今年前两个月广义乘用车零售累计达271.9万辆,同比下降19.7%。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3.9万辆,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32.8%。今年前2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77万辆,同比增长22.8%。

4、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约110亿:借道3只ETF扫货46亿 大举抛售建行加码中移动

据Wind数据显示,本周南向资金成交1783.09亿港元,连续第四周小幅增长;本周净买入达109.93亿港元,较上周减少30.38%。

南向资金近7日大幅净买入:中国移动(00941.HK)20.93亿港元;腾讯控股(00700.HK)14.81亿港元,同时大幅净卖出建设银行(00939.HK)13.52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七日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三只ETF基金,其中净买入盈富基金(02800.HK)18.92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02828.HK)17.22亿港元;南方恒生科技(03033.HK)10.11亿港元。

财经日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大摩策略师:建议抓紧一切反弹机会卖掉美股

作者  |  2023-03-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华尔街最看跌的策略师之一,来自摩根士丹利的Michael Wilson建议投资者,一旦美股因为官方的银行支持措施而出现上涨,无论如何都要趁机卖掉。该策略师表示,硅谷银行和Signature Bank的相继倒闭清楚表明了美联储收紧政策的影响。虽然他没有看到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更广泛系统性问题,但他认为这些银行的倒闭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相关报道:

美国对SVB支持但救不了经济!大摩知名空头:抓紧一切反弹机会卖美股

在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倒闭后,美国政府为防止大范围银行挤兑而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安抚股市,但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建议,投资者眼下应该抓紧一切反弹机会卖掉美股。

作为华尔街最悲观的策略师之一,大摩首席美股策略师迈克尔·威尔逊(Michael Wilson)日前表示,一旦美股因为监管机构的银行支持措施而出现上涨,无论如何都要趁机卖掉。

“我们建议抓住政府为平息硅谷银行及其它机构的流动性危机而进行干预所带来的任何反弹机会,卖掉股票,直到股市至少创下新的熊市新低”。威尔逊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

威尔逊曾正确预测了去年股市的抛售和10月份的反弹。

经济增长面临负面影响

威尔逊认为,监管机构的支持举措并不能消除银行业绩和美国整体经济都面临的下行压力。

他表示,硅谷银行和Signature Bank的相继倒闭清楚表明了美联储收紧政策的影响。虽然他没有看到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更广泛的系统性问题(尤其考虑到美国当局为陷入困境的银行提供存款担保),但他认为这些银行的倒闭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威尔逊表示,他预计储户从传统银行提取资金并大量涌入高收益证券的趋势将继续下去,除非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他说,这反过来会导致银行利润下降,对企业的贷款供应减少。

“我们认为,上周的事件不是随机或特殊的冲击,而是我们对盈利增长前景持负面看法的又一个支持因素。”威尔逊写道。“简而言之,美联储的政策开始产生影响,即使美联储暂停加息或量化紧缩,这种影响也不太可能逆转——也就是说,相对于共识和公司预期,企业收益将进一步令人失望。”

SVB破产事件影响远未结束

尽管美国监管机构迅速出台了支持银行的举措,但美国银行股周一仍上演了大逃杀,多家地区性银行跌幅创纪录,这表明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的影响远未结束。

银行股大跌拖累了美股,不过美联储可能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对美股构成了一定的支撑。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90.5点,或0.28%,报31819.14点;标普500指数下挫5.83点,或0.15%,报3855.76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9.96点,或0.45%,报11188.84点。

威尔逊还预计,银行信贷供应收紧将对小盘股造成更大压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万亿巨头辉瑞斥资千亿拿下百倍大牛股-全球药企竞逐ADC药物领域

作者  |  2023-03-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20年大涨99倍的全球ADC(抗体药物偶联物)龙头,被市值超1.5万亿人民币的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收入囊中。

3月13日晚间,辉瑞宣布将以每股229美元、总计4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44亿元)的价格,收购生物医药公司Seagen。

以Seagen 3月10日172.61美元的收盘价计算,此项并购溢价近33%。Seagen200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至今股价最高涨幅达98.5倍。

截止分析师发稿,3月13日晚间,辉瑞股价上涨2.39%,Seagen 开盘即跳空高开15%。

430亿美元大收购

3月13日,美国辉瑞公司宣布,与生物技术公司Seagen达成最终合并协议。

据披露,辉瑞公司将以每股229美元收购Seagen,企业总价值为430亿美元。两家公司的董事会一致通过了这项交易。两家公司预计,将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完成交易,前提是满足惯例成交条件,包括Seagen股东的批准和收到所需的监管批准。

早在2022年6月,《华尔街日报》就报道,默沙东拟收购Seagen;2022年7月,《华尔街日报》又报道称,该项收购的价格预计在250美元/股,收购价格超过460亿美元。不过,最终两家公司未能就价格达成一致,收购告吹。

此次并购的发起方辉瑞,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849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有“宇宙药厂”之称。

20世纪下半叶,在尝到了医药研发高投入的甜头之后,曾误入多元化路径的辉瑞,开始专注于医药,尤其是创新药的研发。但进入21世纪之后,新药研发的风险和难度急剧增加,研发回报率大幅下滑,为提高效率,辉瑞开始通过大规模并购来维持业绩的持续增长,其中,特别重大的有三次。

其一,2000年作价900亿美元收购华纳兰伯特(Warner Lambert),把制药界最畅销的处方药之一——降脂药Lipitor(立普妥)纳入旗下。2006年,立普妥全球销售额达129亿美元,是医药史上第一个销量突破百亿美元的药物。

其二,2002年以600亿美元收购法玛西亚(Pharmacia),将其关节炎治疗药物Celebrex(塞来昔布)收入囊中,这成就了辉瑞“宇宙药厂”的美名。

其三,2009年以680亿美元收购Myeth(惠氏),获得了Enbrel(依那西普)和肺炎疫苗Prevnar 13等明星产品,开始进军生物制药领域。

不过,随着相关重磅产品的专利到期,辉瑞业绩开始受到挤压,但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辉瑞获得新的机会。然而,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远去,辉瑞又面临新的压力。

2022年,辉瑞的营业收入为1003亿美元,净利润为314亿美元。但如果除去新冠疫苗和口服药物的营收,辉瑞2022年的营业收入不到500亿美元。在全球进入后新冠疫情时代之际,辉瑞的经营压力由此倍增。

因此,此次并购,辉瑞是期望用超过一年的净利润,来获得后新冠疫情时代新的稳定收入来源。

20年大涨100倍

此次的并购对象Seagen,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生物技术公司,1997年由前百时美施贵宝(BMS)高管ClaySiegall创办,200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作为ADC(抗体药物偶联物)领域的先锋,Seagen在医药圈的核心能力,是其雄厚的ADC管线布局和研发能力。

所谓“ADC药物”,就是由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药物(细胞毒素)偶联而成的药物。由于杀伤力强大的小分子药物进入肿瘤细胞体内才开始释放,因而不仅显著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大幅降低了副作用,且极大地增强了有效性,疗效优于靶向同靶标的普通单克隆抗体,成为近年来抗体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之一。

德邦证券医药研究团队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Seagen拥有全球领先的ADC开发平台,目前共有3款ADC药品已上市。2022年Seagen总营收为20亿美元,产品净销售额为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3款ADC药物分别贡献了8.39亿美元(+19%,ADCETRIS)、4.51亿美元(+33%,PADCEV)、0.63亿美元(+923%,TIVDAK),总计占比达80%;预计该公司2023年营收将达22亿美元,2030年营收有望超过100亿美元。

Seagen在ADC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的ADC相关专利,根据NextPat专利数据库检索显示,Seagen拥有超过100件专利族,且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其申请的专利类型对ADC赛道的覆盖非常全面,包括化合物、序列、医药用途和组合物等类型的专利。

2022年,Seagen研发支出为13亿美元,约占当年营业收入的65%。2023年,Seagen的研发费用将进一步增加,达到14.24-15.25亿美元。

从上市以来的股价表现来看,Seagen堪称一只超级大牛股,其股价从200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至今,2003年最低时跌至2.15美元,2020年最高上涨到213.94美元,最高涨幅达98.5倍。

全球药企竞逐

ADC药物被认为是市场的下一波重磅药品,目前正在全球受到相关医药公司的追捧,罗氏、阿斯利康、GSK、第一三共、荣昌生物、恒瑞医药等国内外企业,都在ADC领域进行布局。

据业内权威行业媒体医药经济报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已有近20款ADC药物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上市,其市场销售总额已经接近70亿美元,相比2021年的市场容量,扩大了近三成。

从默沙东的情况来看,尽管该公司最终未能收购Seagen,但这家全球医药巨头,正通过其他交易进军ADC领域。

2022年5月和7月,默沙东和A股上市公司科伦药业先后达成了两项ADC药物合作,分别以总价13.63亿美元引进Trop2ADC药物SKB264,以总价9.01亿美元引进Claudin18.2ADC新药SKB315.不仅如此,默沙东还在B轮融资中投入重金,成为科伦药业子公司科伦博泰的第二大股东。

2022年12月,默沙东又与科伦药业签订《独占许可及合作协议》),科伦博泰将其管线中七种不同在研临床前ADC候选药物项目,以全球独占许可或独占许可选择权形式,授予默沙东在全球范围内或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以外地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与商业化。

科创板上市公司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维迪西妥单抗,则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ADC创新药。

据德邦证券医药研究团队介绍,2021年8月,荣昌生物将维迪西妥的海外权益授权给Seagen,荣昌生物由此获得2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可达2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2022年9月,再鼎医药以3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另加里程碑付款获得TIVDAK中国区权益。

不过,据荣昌生物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该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7.94亿元,同比减少44.33%;净利润-9.59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0.79亿元。

对此,荣昌生物称,随着公司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公司商业化能力尚处于建设阶段,仍需持续投入较多的团队建设费用和学术推广活动开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精准减持”?巴菲特在硅谷银行冲击波下一天内仍浮亏约130亿元

作者  |  2023-03-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硅谷银行(下称SVB)上周的破产在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后,周一欧美交易时段,银行板块全线重挫,其中第一共和银行(FRC,股价31.21美元,市值57.09亿美元)以61.83%的跌幅领跌,不禁让市场担心该行是否会成为继SVB和Signature Bank之后,又一家破产的银行。

总的来看,周一,Refinitiv行业指数追踪的156家美国上市银行中,149家收跌。

而此前一直“偏爱”银行股的“股神”巴菲特却由于去年对银行股的大幅减持而躲过“大劫”。但也并非毫发无损,由于仍持有美国银行等三只银行股,巴菲特的一日浮亏仍达到约130亿元。

一天浮亏约130亿元

众所周知,“股神”巴菲特一直对银行股情有独钟。在其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以下简称伯克希尔)的过往持仓中,银行股一直占据较大的比重。然而,去年四季度,伯克希尔削减了对部分美国地区性银行的风险敞口,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3月13日,《华尔街日报》援引2月份提交给监管机构的一份文件称,伯克希尔在2022年第四季度大幅减持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7112万股,环比减持幅度高达91.42%,目前持股数量仅剩667万股,占组合权重仅为0.1%。据悉,巴菲特持仓美国合众银行已经超过16年,该银行也曾一度跻身伯克希尔组合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不仅如此,在该季度,伯克希尔减持纽约梅隆银行3714万股,环比减持幅度近60%,去年末持仓数量降至2507万股。

而在此之前,巴菲特还清仓了美国四大银行之一的富国银行。2022年第一季度的13F持仓报告显示,伯克希尔当时彻底清仓了富国银行,结束了对其长达30多年的投资。

截至2022年年末,伯克希尔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仅剩美国银行,其他银行股都逐渐退出重仓名单。截至去年年底,伯克希尔持有美国银行10.1亿股,期末持仓市值335亿美元,占总仓位比例12%,位列第二大重仓股。

而在过去几个交易日,硅谷银行的破产在市场上引发了一系列传导效应,美国的银行股大跌。在此背景下,巴菲特的此番“神操作”更是让人惊叹。

美东时间3月13日(周一),美国银行收跌5.81%,纽约梅隆银行和美国合众银行分别下挫6.3%和10.04%。按照巴菲特截至2022年年末的持仓情况来计算,周一上述三家银行的大跌,直接让巴菲特浮亏18.84亿美元(约合130亿元人民币)。

:每经制图

对美银“情有独钟”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注意到,巴菲特此前曾表示要控制对银行股的仓位:在2021年5月份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曾公开表示虽然银行股原来是他的最爱,但伯克希尔对金融业或银行业的持仓不能超过10%,更多的持仓会让他头痛。

其实近几年来,市场也能明显感觉到伯克希尔的持仓风格在不断变化,要更明显的往科技领域靠拢。在大部分投资者看来仍属于老旧传统的银行业,巴菲特也更青睐于投资积极发展金融科技的个股。

由于采用了高科技和现代经营理念面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美国银行比合众银行更受巴菲特的青睐。从2011年开始,巴菲特就开始投资美国银行,当年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忧外患。当年的危机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房地产危机、欧债危机等。

伯克希尔的长期股东、投资公司Smead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Bill Smead表示,如果伯克希尔利用抛售梅隆银行和合众银行的现金来增持美国银行,他“不会感到意外”。由此可见,巴菲特对银行股的信心仍然存在。

其实,伯克希尔在危机期间投资银行的历史非常悠久。除了已经投资12年的美国银行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公司曾向高盛投资了50亿美元,在金融危机期间帮助提振了投资者对高盛的信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SVB危机浇灭3月加息预期!高盛率先高喊:美联储下周将按兵不动

作者  |  2023-03-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破产后,美联储采取了紧急行动防止银行业危机,不过,美联储可以做的还有更多。

下周,美联储将召开今年第二次利率决议。就在一周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表示,美联储或加快加息,利率高点可能超出此前预期。而现在,对硅谷银行危机可能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的担忧正在令美联储加息预期大幅降温。

高盛成为第一个喊出美联储3月将不加息的华尔街主流银行,理由是金融领域“最近面临沉重压力”。

周一,美联储抢在亚洲盘前,推出了一项紧急贷款计划,将向符合条件的储蓄机构提供额外资金,以确保银行有能力满足所有储户的需求,从而阻止其它银行发生挤兑。

“鉴于银行体系所面临的压力,我们不再预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在3月22日的下次会议上宣布加息,”高盛分析师Jan Hatzius在周日的一份报告中称。

此前,高盛预计美联储本月将加息25个基点。

高盛预计,监管机构采取的措施将为面临存款外流的银行提供大量流动性,并改善储户的信心。

高盛分析师还补充称,他们仍然预计美联储5月、6月和7月将分别加息25个基点,并重申了他们的利率终值预期为5.25%至5.5%。

上个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了25个基点,至4.5%至4.75%的目标区间,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小摩看法略有不同

不过,摩根大通的看法似乎和高盛略有不同。该行认为,美联储将继续寻求在下周的FOMC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

小摩认为,如果美联储确实使用了正确的工具来应对金融传染风险(时间会证明),那么他们也可以使用正确的工具来继续应对通胀风险——提高利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FDIC前主席敲警钟:继硅谷银行之后-还可能有更多银行倒下!

作者  |  2023-03-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自硅谷银行上周五倒闭后,市场上就出现了两种声音:部分人士认为,银行业将面临多米诺骨牌效应,更多银行将面临倒闭;也有人士认为,此次暴雷事件不会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

在前者观点中,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前主席威廉·艾萨克(William Isaac)的说法。目前FDIC被指定为硅谷银行事件的接管方。

周日(12日),当Isaac谈到硅谷银行的倒闭时称,“在我心中毫无疑问,还会有更多的倒闭…在我看来,这很像上世纪80年代。”

Isaac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执掌FDIC,当时银行普遍倒闭,而利率居高不下。

策略咨询机构The Bear Traps Report的创始人Larry McDonald也警告称,在SVB破产后,地区性银行可能面临传染风险。

银行股遭冲击

硅谷银行事件爆出后,美国四大行上周四(9日)遭遇股价暴跌,市值蒸发超500亿美元;而较为小型的银行所面临的冲击更大,例如第一共和国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Signature Bank和西太平洋合众银行等,周四周五两天股价连续暴跌。

上周末,社交媒体上有图片传出,第一共和国银行门口挤满了取钱的民众,该行似乎也遭到了挤兑。

周日,纽约Signature Bank由于类似的系统性风险,遭到了美国监管机构的关闭,成为近期被关闭的第二家银行。

周一,硅谷银行的暴雷事件的影响蔓延到了亚洲,周一早盘中,亚洲多家银行的股票出现下探,例如日本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韩国的BNK金融集团等。

相反观点

尽管如此,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周日在接受采访时做出保证,“美国银行体系确实安全,资本充足,美国人可以对银行体系充满信心,储户不必担心无法使用他们的资金。” 耶伦还试图安抚美国民众,硅谷银行倒闭后不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也认为,危机不会蔓延到整个银行业。

萨默斯在上周五(10日)接受采访时称,“只要储户毫发无损,我不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广泛的系统性问题。”不过他也警告,如果科技初创公司因为硅谷银行的资金被冻结而无法发薪,后果将非常严重。

知名投行杰富瑞金融集团的首席执行官Rich Handler表示,从上周硅谷银行倒闭事件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应该不会重演。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9个月11位核心高层出走-ChatGPT浪潮中沉默-苹果怎么了?

作者  |  2023-03-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几个月,几乎所有的科技巨头都参与到了ChatGPT带来的AI浪潮之中,谷歌、微软等公司纷纷亮出自己的“刺刀”,科技竞争的激烈程度达到近几年来的新高度。然而,在最新一轮的AI竞争中,我们却鲜少见到苹果的身影。

曾经作为创新领头羊的苹果公司,为何在此次ChatGPT浪潮中保持沉默?

《美股投资网》注意到,一贯以“稳定的领导层”著称的苹果正在面临其史上前所未有的人事大地震,仅最近半年多的时间,该公司已有11位高管出走。从iPhone到iOS再到iCloud,甚至是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均受到了高管变动的影响。

除了高管出走,核心高层退休、基层人才流失的乌云也一直笼罩在苹果之上。而在这波AI浪潮中,人才竞争一直是一个加粗的关键词。

人才流失的背后其实也是该公司业绩增长遇到瓶颈的问题。如今,该公司的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因此,也有分析认为,现在也并不是苹果加入AI战局的最佳时机。

不过,据Wedbush分析师Dan Ives估计,苹果已投入近100亿欧元用于AI的研发,未来还会投入超过1万亿欧元。出于这个原因,业界也都在期待,今年夏季发布会上,苹果是否会“亮剑”。

管理层巨震:9个月11位高管出走

据彭博社报道,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至今,苹果已经失去了至少11位高级管理人员。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拥有副总裁的头衔,仅略低于向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报告的高级副总裁级别。

出走的人员均是苹果最重要的领导人,负责许多核心职能的日常运营,包括工业设计、在线零售、信息系统、苹果云计算、硬件和软件工程、隐私安全、新兴市场销售、订阅服务以及采购等。

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通常可能会在12个月的时间窗口内失去一到两名副总裁,比如,2021年该公司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负责人跳槽到福特汽车公司。如今,在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内却有如此多的高管离开。

根据彭博社的信息,我们梳理了苹果去年年中至今离职的高管:

:每经制图

在上述离职的这些高管中,苹果的确能为部分职位找到下一个继任者。然而,对于苹果前工业设计主管Evans Hankey而言,苹果至今未能找到替代者,仅让设计团队的个别成员向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报告。要知道,Evans Hankey一度被誉为苹果传奇设计师Jony Ive的继任者。同样,前隐私信息官Jane Horvath的席位也一直空缺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离职的高管中,大多数都是苹果的资深人士,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了15年以上。不过,工业设计副总裁和服务副总裁仍处于他们各自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有未来成为苹果高级副总裁的潜力。

这一系列高管的离职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彭博社援引苹果内部人士称,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总监级和高级总监级(仅低于副总裁层级)的高管也在考虑离职。

苹果的难题远不如此,除了高管扎堆出走,管理层退休的乌云也笼罩着这个科技巨头。现在,苹果有不少副总裁已经工作了几十年,在未来几年内,苹果可能会面临更多高管退休的局面。能否为这些高管找到继任者,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苹果最高层的12位管理者中,有10位年龄相仿,这12人中有一半是在2000年之前就加入苹果公司的。库克与其最有可能的继任者、苹果运营主管Williams只有2岁的年龄差。

此外,帮助重塑苹果的长期中流砥柱们也即将结束他们的职业生涯。苹果前营销主管Phil Schiller如今正在担任一个较小的职位,只负责一些App Store和媒体活动,而Dan Riccio也将卸下硬件工程职责,仅负责混合现实耳机团队。

有苹果内部老员工称,从别的公司引进人才是“团队的死亡”,苹果现在需要在内部找人,但苹果又缺乏一个明确的“接班人培养计划”,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

人才流失的四大因素

高管扎堆离职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在驱动呢?

首先,这些年来,苹果公司变得更加官僚化,尤其是在产品开发方面。苹果是一家全球性公司,这可能意味着个体很难产生影响,而公司的内部斗争又让事情变得更加难以驾驭。据彭博社,离任的工业设计主管Hankey就是因为缺乏授权,例如无权推翻其他部门做出的工程决策,因此选择出走。

第二,苹果的资源被转移到一些长期项目上,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看到成果。然而,公司的长期项目例如混合现实头显和自动驾驶汽车,又面临频繁的人员流失,不少管理人员对此感到不安。

第三,管理人员的责任负担越来越重,苹果公司结构本身就是压力的来源。苹果是按照职能来进行组织的,这意味着一个团队要为所有的重要产品做出贡献。例如,硬件工程副总裁需要帮助监督 iPhone、Apple Watch、iPad、Mac 和 AirPods 的部件;软件工程领导人需要管理iOS、macOS、watchOS 和 tvOS操作系统。

尽管这种结构在早期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将一个人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但它同时会导致产品开发延迟、资源分配过于分散,并且增加工程的复杂性。

这一个问题(苹果公司结构)不仅导致了高管的出走,更是导致了苹果的基层人才流失。例如,苹果的工业设计团队自从Apple Watch发布之后,已经有至少15名成员离开,很多曾在Jony Ive手下工作的资深设计师都去了他的新公司LoveFrom。

最后,也是高管出走的最大原因之一——薪资降低。2022年,苹果股价累计下跌近30%,市值蒸发1万亿美元,这必然对员工薪酬构成了压力。以副总裁为例,薪酬中超过一半将来自股票收入。

3月10日,苹果股东批准了一项新的薪酬方案,其中包括超过40%的减薪。2022年,库克的薪酬总额约为9940万美元。而今年薪酬约为4900万美元,其中基本工资300万美元、现金奖金600万美元、股票奖励价值约4000万美元。也就是说,库克2023年收入的80%以上将来自股票,而这大部分与公司业绩挂钩。

然而,苹果近期的业绩却并不理想。上个月,苹果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公司公布本季度营收为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5%。这也是苹果近四年来首次的季度收入下降。

AI浪潮中落后的苹果,何时“亮剑”?

ChatGPT带来了AI的黄金时刻,科技巨头们争相入局,防止被竞争者甩在身后,就连苹果的竞争者亚马逊也推出了新产品,但令人惊讶的是,苹果在这波浪潮中却保持了沉默。

需要注意的是,苹果并非一直将AI拒之门外。在此之前,苹果已经与不同的AI服务合作,例如,在iPhone 相机上、在虚拟助手Siri中或在iWatch的SOS功能中都有AI的身影。

那么,面对如今的AI浪潮,苹果为何保持了沉默?

一方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这波浪潮中,人才争夺是一个加粗的关键词。大模型交锋背后,谷歌和OpenAI的人才战争也打得正酣。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去年9月至今,OpenAI已经雇用了超过12名谷歌的员工。

然而,如今的苹果却面临着人才缺失的棘手问题。苹果陆续离场的高管、元老级人物,无处寻找的继任者,基层人才的流失或许都让苹果在面对这波AI浪潮时感到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也有分析认为,苹果从来都不是AI的先驱,而是基于消费者需求的进行技术嵌入。DA Davidson分析师Tom Forte就表示,推出大型AI产品并不是苹果的风格,它可能更倾向于将这项技术融入到其他产品中。

除此之外,苹果人才流失的背后其实也是该公司业绩增长遇到瓶颈的问题。在这个时候,苹果内部的变革迫在眉睫。因此,Business Insider分析认为,现在也不是苹果加入AI战局的最佳时机。

不过,苹果作为曾经的创新引领者,大众对它在AI上的潜力依然有着期待。

“苹果别无选择,只能向前迈进,预计未来十年(对AI的)投资将超过1万亿欧元”,Wedbush分析师Dan Ives说道。他估计,苹果已经投入近100亿欧元用于AI的研发。出于这个原因,业界也都在期待,今年夏季发布会上,苹果是否会“亮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经济数据越来越不靠谱了?这恐怕是事实

作者  |  2023-03-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随着强调“看数据”的美联储激情加息已近一年,每当通胀数据发布之时市场总要上蹿下跳一番。然而近几年来,从负责收集数据的政府官员到华尔街基金经理,都开始对这些关键经济数据的靠谱程度产生了怀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对的。

阿波罗全球管理的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k表示,虽然眼下的数据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多,但由于美联储的双重使命是充分就业和维持物价稳定,所以金融市场花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这两个数据。但这两个数据却都是来源于企业、家庭的抽样调查,而被抽查样本的回复率正在下降。

相较于样本数量的不足,更可怕的是那些“不发声的人”往往有更多的共同点,这也会导致调查结果出现根本性偏差。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何近年来美国重要选举的事前民调,会与结果呈现比较明显的出入。

投资者可能在交易偏差值巨大的数据

去年12月,美国劳工部研究调查方法学家道格拉斯·威廉姆斯曾公开表示,数据显示美国政府的16项主要调查数据都出现回应率下降的问题。道格拉斯表示,如果数据只是单纯地从80%下降到79%,其实不算什么大事,真正的问题是过去十年里每一年都在稳步下降。

曾在2013-2017年执掌劳工统计局的Erica Groshen也表示,十年前的非农数据是基于近80%的调查回复率,这个数字在疫情前已经跌到70%,而现在的个别月份甚至只有60%出头。疫情的冲击和居家办公,都使得政府的调查员更难找到人填表格。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劳工统计局在统计非农数据时会给3个月的时间,每次公布数据时也会据此调整前两个月的数字。好消息是,通过此举将回复率拉到95%,使得劳工部最终的数据与美国税务系统里的失业记录高度吻合。但问题在于,资本市场一般只会关心眼前的初值数据,同时后续调整的幅度扩大也会令市场感到困惑。

在疫情前,非农数据初值与两个月后的终值大致会差(正负)4万人左右,2020和2021年的平均差额达到14万和9万,2022年仍保持了6万的水平。眼下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劳工薪酬增速也是如此,11月非农初值中的近3月同比增速达到5.8%,然而一个月后便被调整至4.6%。

其他的数据也大抵如此。CPI数据中的消费支出数据调查的回复率已经从70%降到38%,住房调查的回复率也从72%跌至58%。而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岗位空缺和周转数据,调查回复率也从十年前的69%跌至去年底的31%。

对于这种现象,一些数据学家也表示,人们对于隐私的担忧、不愿意接听陌生电话或回复邮件可能是潜在的原因。Groshen表示,白宫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有这么一项规则,当回复率小于20%的时候涉事机构需要对问题展开研究,但这些研究至今鲜有公开的记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