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大摩:通胀见顶仍有待观察-美股迎来转折还为时尚早

作者  |  2022-08-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日,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Lisa Shalett对最新的通胀数据发表了评论,并向追逐股市最新一波反弹的投资者发出警告:尽管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稍有降温,但不要对通胀可能见顶这一看法过于兴奋。

在周三CPI数据显示出通胀出现降温后,美股曾一度上涨,而这份数据为经济和市场带来了一线曙光。然而,Shalett认为,通胀见顶这一现象仍有待观察。虽然全球需求增长速度确实比经济学家所预期的要慢得多,这有助于缓解许多供应链问题,也有助于减轻和缓解通胀中部分食品压力,但对于自6月中旬以来一直处于狂欢的市场来说,这种涨势还为时尚早。

另外,Shalett表示,7月CPI较前值高点有所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联储的压力,但核心通胀目前仍保持在接近6%的水平附近,这是美联储2%目标的三倍,远远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水平。Shalett认为,在联邦基金利率接近核心CPI之前,美联储很难放慢加息步伐。

而谈到紧缩步伐,Shalett表示,加息50个基点仍然是市场主要预期,但25个基点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劳动力市场完全崩溃,即8月和9月的两份劳工报告需要呈现出糟糕的就业情况,才有可能将加息步伐放缓至25个基点。

最后,对于最近市场的反弹,Shalett依然认为,这只是一次熊市反弹。她表示,政策减缓了经济增长,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利润将会出现下降。

不过,Shalett也指出,就目前而言,企业利润的下降仍表现相对温和,只有10%到15%,相比之下,在过去的三次经济衰退中(91年、01年和金融危机),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幅度在35%到60%之间。因此,如果标普500指数的利润在未来12个月内下降10%至15%,那整体情况也不算太糟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加仓百度近400%!加拿大最大养老金投入机构出手

作者  |  2022-08-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随着机构投资者美股组合持仓报告(13F报告)披露接近尾声,全球机构投资者美股持仓变化浮出水面。数据显示,在美联储通胀持续“高烧”的前提下,高估值的美股科技股遭抛弃。与此同时,部分合理估值的中概股被增持。

根据美国证监会(SEC)要求,管理他人资产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需在每个季度结束之后45天内提交上一季度末美股持仓报告。

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

2季度增持拼多多、百度

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CPPIB”)是一家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负责将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PP)目前不需要用于支付退休福利的资产进行投资,为加拿大2000万人口提供退休金保障的重任,根据资产类别和地区多样化投资。CPPIB的投资组合包括上市股票、私募股权、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固定收益产品。它也是管理规模最大的加拿大养老金投资机构。

截至二季度末,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美股组合市值为602.04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的745.46亿美元有多降低。2季度,加拿大养老投资基金公司新进113只股票,增持594只股票,清空165只股票,减持368只股票。前20大重仓股的平均持仓期限为7.45个季度。

截至2季度末,CPPIB美股组合前五大重仓股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软件公司Informatica,联合健康、天然气公司Civitas、万事达。2季度,CPPIB对前五大重仓股的操作较小。不过,第六大重仓股加拿大天然气公司(CNQ)被减持了19%。

如果从涉及的市值来看,2季度CPPIB增持较多的股票(ETF)为标普500ETF SPY, 加拿大丰业银行、施贵宝、联合健康、艾昆纬;减持较多的股票为加拿大天然气、皇家加勒比游轮、博通、沃尔玛、TC能源。

截至2季度末,前50大重仓股中CPPIB对拼多多进行了显著增持,增持幅度25%,增持后持有拼多多市值为3.52亿美元。重仓股50-100位中,增持了万国数据,增持幅度4%,季末万国数据位列第66大重仓股。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季度末,CPPIB大手笔加仓了百度ADR,加仓幅度高达387%,加仓后持有百度市值为1.85亿美元。截至2季度末CPPIB美股组合中共有超过1400只股票。

与高瓴和红杉合作加码中国

与全球同行相比,2022年2季度CPPIB的表现展现了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2季度基金净值下跌了4.2%,好于基准。拉长时间来看,截至2022年6月底,过去5年CPPIB获得的平均年化收益为8.7%,过去10年基金获得的平均年化收益为10.3%,以上均为净回报。

“今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过去50年来最艰难的6个月。自然,我们的基金也难以幸免于恶劣的外部环境。但基金基于充分分散的主动管理策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外部冲击,保护了基金的净值”,CPPIB 主席和CEO John Graham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基金本季度在股票策略亏损,这影响了基金的整体表现。基金在私募股权、信贷、房地产方面的投资也微微亏损,但与基金合作的外部管理人为基金赚到了钱,此外量化交易策略和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都对基金净值做出了贡献。而固定收益领域投资也拖累了基金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基金规模5090亿加元。

CPPIB在新闻发布稿中还提到了2笔和中国有关的投资。第一是向高瓴的房地产机遇基金(Hillhouse Real Asset Opportunities Fund: HRAOF)投入3亿美元。HRAOF投资于中国新经济相关的房地产项目包括生物科技、数据中心和物流等。2季度,CPPIB向红杉中国基金和红杉印度/东南亚基金合计投入了3.33亿美元。

CPPIB坚持独立运作,较少受政治干扰,坚持专业性一直是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典范。6月下旬,在一场视频会议上CPPIB John Graham说,CPPIB作为一家大型的机构投资者需要进行地理分散和资产分散,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是难以被忽视的。他在被问及面临各种风险时是否会坚持投资中国做出了上述表示。

而CPPIB高管此前在公开演讲中曾透露与中国私募管理人合作,并在持续搜寻业绩持续优异,流程规范的中国管理人。在费率方面,CPP投资公司在年报中指出,倾向于通过以业绩报酬费替代管理费的做法等以使得外部管理人的利益与CPP投资公司保持一致。

美国最大公共雇员养老基金增持知乎

与CPPIB相比,美国最大公共雇员养老基金 CalPERS则在2季度继续减持科技股。

资料显示,美国加州公共雇员养老基金(CalPERS)于1932 年建立,目的是为州政府雇员积累和提供退休养老金,它是一个以职业(州、市、县政府雇员以及学校的非教师雇员)为加入特征的年金计划,最初该养老基金被命名为州雇员养老基金(SERS)。对应我国养老金三支柱的分法,它对应我国的养老金第二支柱,为职业、雇主支持养老金的一部分,不过这里的雇主为政府部门。

CalPERS 2022年6月底的规模较2021年底缩水545亿美元,约折合3685.4亿元人民币。

CalPERS截至2季度末美股组合市值1048.61亿美元,较上一季度末的1286.82亿美元有所降低。2季度新买入2只股票,清空8只股票,增持了180只股票,减持了979只股票。前20大重仓股平均持仓时间为19.15个季度。

截至2季度末基金的前五大重仓股为微软、苹果、强生、亚马逊、百事可乐。从涉及市值来看,基金2季度增持较多的股票为IBM,艾伯维、亿滋国际、科技公司L3Harris儒博实业。减持较多的股票为亚马逊、苹果、特斯拉、英伟达、微软。

中概股中,基金2季度清空了滴滴、减持新东方90%、减持百济神州44%。同期,基金增持知乎116%,增持贝壳146%。截至2季度末,CalPERS整体中概股的仓位较低。

CalPERS(加州公共雇员养老基金)是目前美国最大公共雇员养老基金,2022财年它录得2009年以来最大亏损,同期基金亏损6.1%,不过它依然跑赢基准,同期基准亏损7%。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信仰还在?苹果股价悄然涨超20%-还能涨?A股也“闻风而动”-有机构开始谨慎了

作者  |  2022-08-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全球亿万“果粉”翘首以盼的新品发布会即将来临,资本市场已率先行动。

自创下股价的年内低点后,苹果股价开启了反弹模式并一路高歌猛进,经过一月有余的回暖,已从低点反弹超20%,这家全球最“贵”的公司市值达到2.77万亿美元。9月份苹果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新品发布会,叠加近期产业链频传的乐观消息,以及有机构预计新款IPhone机型售价将上涨15%,A股“果链”闻风而动,接连大涨。

专业人士对苹果后市观点不一,有海外机构认为“Apple仍然是同类最佳消费电子公司,相对于同行而言能够更好滴度过经济低迷时期”,也有机构表示当前不断上涨的股价已将公司推回“昂贵”的区间,因此“并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买入点。”

苹果概念持续回暖

自6月16日创下128.81美元的年内低点后,苹果股价开启了反弹模式并一路高歌猛进。截至最新收盘,苹果股价继续上涨2%至172.10美元,较6月低点大幅反弹超30%,并已接近收复年内全部跌幅。此外,苹果股价涨幅连续第九周超过标准普尔指数,并帮助推动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从6月的低点反弹21%。至此,这家全球最“贵”的公司市值达到2.77万亿美元。

苹果公司自身股价再度崛起之外,A股也闻风而动、积极响应,苹果概念股接连爆发。如 8月11日,正业科技、领益智造、科瑞技术、歌尔股份、科森科技、立讯精密等全部涨停,德赛电池、胜利精密、蓝思科技、东山精密、欣旺达、长盈精密等都在大涨,Wind分类下消费电子产业指数三个多月内反弹幅度已近三成。

消息面上,苹果一年一度的重磅年度秋季产品发布会将于九月召开。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日前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预计iPhone 14系列机型平均售价将上涨15%,达1000美元至1050美元(约合人民币6724元至7060元),主要原因是iPhone 14 Pro的上涨和更高的出货比例。

他还表示,富士康作为iPhone 14系列手机的主要代工商,拿下了60%至70%的订单,因此iPhone 14系列售价上涨对富士康收入明显有利,将成涨价的赢家之一。

涨价之余,苹果对新款Iphone销量还保有乐观态度。据彭博社周四报道称,苹果公司已要求其组装商生产9000万部最新款手机,与去年的发布期持平。彭博社表示,苹果公司依靠其富裕的客户群来帮助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中维持 iPhone 的销售。“苹果公司今年仍预计生产约2.2亿部iPhone,与去年持平。”

天风证券指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疲软背景下,iPhone销售收入仍然同比增长2.8%,再次验证了其产品生命力和用户粘性,看好苹果公司继续享受智能手机格局变动和5G渗透换机红利。

机构投资者怎么看?

对苹果公司股价,海外机构意见不一。Synovus Trust高级投资组合经理Daniel Morgan表示,当他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时,苹果是一个避风港。

“Apple仍然是同类最佳消费电子公司,并且凭借强大产品力、客户品牌忠诚度以及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我们相信它相对于同行而言能够更好滴度过经济低迷时期。”摩根士丹利的Huberty写道。

有分析认为苹果销量未受影响的一大原因是“苹果的客户是一个相当富裕的群体,暂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类人群因通胀或衰退担忧而推迟购买Mac和IPhone的行为。”

此外,手机行业整体低迷时期,苹果业务收入增长的关键是其服务业务的增长,“这使得整体硬件销售增长变得不那么重要。”苹果服务,指的是每月订阅、Apple Pay、保修费用、谷歌的搜索许可费和iPhone Store的收入,这些业务也比其核心硬件业务有更高的利润率。

然而对于苹果来说,不断上涨的股价已将其股价推回了昂贵的区域。现在它的定价是未来一年盈利预测的27倍,是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为17倍。这使得像班森集团首席投资官David Bahnsen这样的投资者对以当前水平购买股票持谨慎态度。“Apple可能是FAANG中最安全的一个,但它并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买入点。”

富途证券研报认为,预计四季度供应链问题有所好转,中国区需求回暖,营收增长和三季度相比有望加速,外汇波动会导致营收同比损失600bp,预计对冲下来四季度营收增长5%左右,当前市场预测是7%-8%。毛利率预计在41.5%-42.5%之间,略有下滑。本季报显示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秋季iPhone14等新品发布有望拉动产业链增长。长期来看,公司软硬一体化、闭环iOS生态构筑强大的护城河,强大的产品力,以及高端市场统治地位使得公司业务的能见度和稳定度较高。因此认为,2022年智能手机行业需求疲弱,产品竞争力将成为手机厂商的制胜法宝。

“果链”投资机遇几何?

Wind分类下的苹果指数共有包括德赛电池、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等在内的47只成分股。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以及全球疫情反复等影响,上半年亏损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同时也不乏利润翻倍的公司,如奋达科技、鹏鼎控股利润增幅分别为166%与130%,还有兆易创新增幅为93.46%。

此外,“果链”的整体估值也降至低位。当前板块整体市盈率约为28.55倍,处于该数据十年来12.11%分位点,而历史中位值为43.24倍,上涨空间较为广阔。

国信证券亦认为,8月建议重点关注折叠屏新机发布以及苹果产业链旺季催化。随着消费电子传统备货旺季的来临,继续推荐自身用户群体消费力下行风险较小、受益于华为高端机用户转换周期的苹果产业链。

招商证券认为,尽管疫情防控对于苹果链Q2短期物料供应有一定影响,但苹果需求端相对较佳,从近期多家苹果链公司好于预期的二季度业绩预告以及苹果的CQ2季报来看,也在持续证实前期的判断。

展望下半年到明年,招商证券表示苹果各项新品创新力度将好于去年,手机、手表、耳机等产品均处于增长趋势,新品备货预期仍然较佳,且供应链库存健康,下游需求明显好于安卓链,相信下半年持续成长或提速值得期待,且市场对苹果明后年MR 和更长线智能汽车预期在提升。国内苹果链经过年初以来较大的调整之后,当前普遍已在15-20 倍出头的动态估值,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且基本面在消费电子中仍有alpha,尤其是参与未来创新以及份额和品类还在扩张并有跨界到汽车电子等景气赛道的优质公司,低位布局价值凸显。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供应链、商品、美元……”大摩:全球经济衰退“阴云密布”

作者  |  2022-08-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全球经济衰退的乌云正在席卷而来。

周日,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经济学家 Seth Carpenter 在研报中指出,基于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陷入了“技术性衰退”,以及西欧天然气供应的负面前景,已经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5%,比共识预期低了约0.5%,比5月份的预期低了约0.4%,正逐渐接近该机构5月份年中展望中的熊市情景。

Seth Carpenter 指出,由于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受到限制以及天然气价格的飙升,衰退是大摩对欧元区的基本预测情景,预计欧元区经济将在第四季度陷入衰退。

尽管欧元区第二季度的GDP意外上升,但7月份的PMI数据已经为负值。在最坏的情况下,输向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会被完全切断,但天然气输送即使正常化只会给欧洲经济带来适度的缓解,冬季的物价水平已经受到影响。由于欧洲央行几乎一心一意地关注通胀,在出现经济萎缩或通胀正常化的确切数据之前,可能会进行更多加息。通胀和利率方面的阻力不会很快消失。

Seth Carpenter 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乐观程度仅略高一些。他指出,前两个季度负增长的GDP数据显然给美国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这些数据具有误导性。可以肯定的是,在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情况下,住宅和商业投资疲软的趋势不会逆转;但消费支出受到了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一年来商品过度消费出现回落以及房地产市场趋势逆转等因素的冲击。

数据显示,作为美国经济主要驱动力的家庭支出在上半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并且,7月份的就业报告显示新增了52.8万个就业岗位。但 Seth Carpenter 认为,这种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几乎肯定不会持续下去,美联储对经济以及就业的拖累是实质性的,也是有意为之的。

他还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从未在新增如此多就业岗位的一年内出现过经济衰退。正如鲍威尔在7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所指出的政策的“灵活性”,美联储的策略先是让经济增长减速以缓解通胀压力,然后再进行政策转向。相比欧洲,大摩对美国经济前景略微看好一点,认为借助一些“好运”,美联储有机会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在这种“阴云密布”下,大摩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却十分乐观。

Seth Carpenter 认为,数据显示中国股市现在已经见底,问题不再是其是否会反弹,而是反弹幅度有多大。如果反弹能够最终形成,消费者和房地产信心将需要迅速恢复。

他总结道,全球经济目前同时受到供应、大宗商品和美元的冲击。为了遏制通胀,各国央行正在缩减需求。但即使市场开始看到通胀高峰开始下降的趋势,加息的全部影响仍未在经济中显现出来,“即使我们避免了全球经济衰退,也很难看到经济活动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趋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8月24日-特斯拉“一拆三”时间定了!更多散户可以买了

作者  |  2022-08-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8月12日,据媒体报道,特斯拉宣布将推进1拆3的股票拆分计划,并将于8月24日收盘后向各位股东派发股息。

在特斯拉提交的文件中显示,董事会已批准并宣布普通股按1:3的比例分拆,以使投资者和员工更容易获得股票。2022年8月17日登记在册的股东,所持有的每股普通股,在8月24日收盘后都将收到分拆后增加的2股普通股,交易将在8月25日以股票拆股调整后的方式开始。

特斯拉提交的文件还显示,在上周四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他们的股票分拆方案,是以98.63%赞成比例通过的。

根据特斯拉此前提交的股票分拆方案,在拆股之后,他们的普通股将由20亿股增至60亿股。特斯拉目前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超过10.4亿股,分拆之后就将超过30亿股。

特斯拉为何拆股

拆分股票相当于把一块披萨切成更多块,不会改变公司的市值或影响股东投资的价值,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股票对散户投资者的吸引力。

目前特斯拉股价约为900美元/股,拆分后接近300美元/股。此外一项研究发现,宣布拆股的股票在未来12个月内通常会跑赢大盘16个百分点。

拆分股票同样可以表明管理层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毕竟没有一家公司会拆分一只预期会下跌的股票。

特斯拉上一次拆股要追溯到2020年(1比5)。当时,特斯拉的股价还只有1300美元,随着拆股公告发布,其股价直接被推高至每股2000美元的历史至高点(公告日到执行日涨约60%),而且特斯拉市值也是从那时开始了飙升,并在一年后达到万亿市值。

自2020年以来,苹果、英伟达等几家拥有超高市值的科技巨头都已进行了股票拆分。今年年初,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其季度报表中宣布了1拆20的拆股计划。今年6月,亚马逊自1999年以来的首次股票拆分计划正式生效,股价也再次成为三位数。

截止8月12日收盘,特斯拉报900.090美元,总市值为9401.35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 豪气闯云天!有些股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大涨?

作者  |  2022-08-1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三大指数周五集体大涨,道琼斯指数涨1.27%,报33761.05点;标普500指数涨1.73%,报4280.15点;纳斯达克指数涨2.09%,报13047.19点。自美股6月触底以来,道指反弹了近13%;标普500指数反弹了近16.7%,收复了一半跌幅;而纳指的反弹幅度已经达到了22.6%,在本周三进入技术性牛市。

得益于刚公布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数据表现好于预期,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夏稍早的纪录低点进一步回升,美国家庭对通胀的近期预期也因汽油价格大跌而再度回落。密歇根大学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55.1,高于前一个月的51.5。该指数在6月份曾创下50的历史新低。

美油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和布油双双跌离一周多来高位;连创3月以来新高的欧洲天然气涨势暂歇,美国天然气暂别逾两周高位。

 

一张非常重要的数据图

一切都用数据说话,根据美股大数据 StockWe,我们发现美国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两年美国人滚动资产流动总和,并未因这次2022年的熊市而出现负值

US-houseHold-equity-Flow-2022-FIX

而上一次负值是在2008年金融风暴时。那就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美国家庭并没有大量抛售美股,而是继续长持,并且加仓买入。

这是多么多么重要的消息,能非常明确告诉我们,美国人对美股的情绪还是非常乐观。你可能不知道,美国银行除了自身是美国四大银行之一,拥有海量美国人的储蓄信息,还有旗下美股交易证券商Merrill Lynch,要什么有什么,轻松掌握散户和机构的交易信息。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到,连投机的妖股,WSB概念股:3B家居(BBBY)AMC院线(AMC)、游戏驿站(GME)Roblox(RBLX)Palantir(PLTR)WSB概念股纷纷走强,可见去年的 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的情绪再次回来。在美国散户盘后提及最多的名字仍为3B家居,其次是游戏驿站和AMC院线。

 

为什么有些股暴涨?

今天充电桩 CHPT 暴涨 13%,公司没有公布任何消息,

可能有人会猜测,这是因为最近刚通过的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通胀削减法案》,这项法案涵盖了气候变化、医保、税改等多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含的气候投资法案规模更是达3690亿美元。

其实,华尔街那帮Smart Money 聪明钱已经早在7月底,重仓 1000多万美元,押注这法案利好清洁能源板块。买入 CHPT 的看涨期权。

2022-07-29

我们可以通过美股大数据量化交易终端看到机构的一举一动,我们第一时间群发给Vip社区

我们VIP 也在82日,买入CHPT 看涨期权,当时非常便宜,才 0.27美元一个合约,通常,这些合约都是10倍的机会,因为价格低。

2022-08-12 11-18-13

 

之后 CHPT 一路狂奔

今天,CHPT 看涨期权已经涨到 1美元,活生生的300%盈利。

掌握华尔街第一手消息,跟着机构几百人的调研团队,背后无数个数学博士,科学家团队,真的能为我们省下非常多的力气,而我们作为北美最大的美股金融机构服务华人投资者10多年,穿越牛熊,提高胜率。

 

美国最大规模气候投资法案利好哪些太阳能公司

作者  |  2022-08-1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历经18个月之后,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了规模达74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这项法案涵盖了气候变化、医保、税改等多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含的气候投资法案规模更是达3690亿美元,旨在为美国气候和清洁能源计划助力,以便美国可以实现到2030年减少40%碳排放的目标。

据悉,此项法案为美国史上最大规模气候投资法案,内容主要涉及五大方面,其中颇受市场重视的是法案的第二部分,重点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电动汽车以及关键矿物在内的众多制造业细分。

 

一、诸多利好之下美股太阳能板块景气向上

在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投资法案的助攻下,三大清洁能源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均大幅上涨。此轮涨势始于7月底,当时参议员曼钦(Joe Manchin)做出让步,宣布支持该立法。从725日到811日这段时间内,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ETF(ICLN)First Trust Nasdaq Clean Edge Green ETF(QCLN)Invesco Solar ETF(TAN)分别上涨18.73%19.94%21.58%,以太阳能股为主的Invesco Solar ETF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此前就曾在文章中指出,今年以来,除了众所周知的能源股表现亮眼之外,太阳能股的表现同样强于大盘。截至发稿,Invesco Solar ETF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为14.24%,而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则累计下跌11.73%

在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太阳能作为摆脱对化石燃料源依赖的最重要的可行技术之一,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将继续强劲增长,而这将对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系统安装商和组件供应商在内的太阳能公司股票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美国在6月对光伏关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再加上此次如此大规模的气候投资法案,这些举措都将有助于美国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于太阳能股来说同样是重大利好。

数据显示,Invesco Solar ETF中持仓占比最高的是Enphase Energy(ENPH),该股同样也是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ETFFirst Trust Nasdaq Clean Edge Green ETF这两个清洁能源ETF中持仓占比最高的股票。

今年以来,Enphase Energy的累计涨幅为60.11%,在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高居第二,仅次于西方石油(OXY),表现好于埃克森美孚(XOM)、赫斯(HES)、雪佛龙(CVX)等众多专注于石油和天然气业务的能源股。这让人不禁想问,Enphase Energy为什么能在众多能源股和太阳能股中有如此不俗的表现?

 

二、竞争优势明显!Enphase Energy蓄势待发

Enphase Energy主要为太阳能光伏行业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微型逆变器系统。凭借其专有的微型逆变器技术相对同行的逆变器的显著优势、以及非常高的成本竞争力,该公司在太阳能产业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太阳能行业的发展浪潮,Enphase Energy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1、装机需求将迎来爆发太阳能行业向好

光伏行业的成本在过去20年里大幅下降,这使得太阳能已经成为最便宜的能源之一。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IRENA)的数据显示,2010-2020年里,光伏发电的每度电成本从0.381美元降至了0.057美元,降幅达到85%。与此同时,天然气等其他化石燃料的价格近一年来的走势体现了其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而稳定性可能正是太阳能等可持续能源的最大优势之一。

目前清洁能源市场的趋势表明,对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需求将会激增。全球能源和金属行业最权威的咨询机构Wood Mackenzie最新预测,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25%197GW,累计装机量将超过1000GW。该机构还预计,未来十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为8%,到2031年,全球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500GW。对于美国太阳能市场来说,气候投资法案将会进一步推高其光伏装机量。

 

2Enphase Energy手握专有微型逆变器技术市场份额高达72%

太阳能电池板行业即将经历一系列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不过,在已经正在进行的众多创新中,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很难提前知道哪些技术会颠覆市场、哪些会被中途放弃,做出错误选择的公司可能会因此遭遇重大打击、甚至倒闭。

与高度复杂的太阳能电池板技术创新不同,微型逆变器技术相对简单和直接。这项技术不仅不太可能在未来几十年被颠覆,而且很有可能就像20世纪第一辆汽车的前灯一样,微型逆变器将成为每一个新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关键部分。Enphase Energy发明了微型逆变器,并且在该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给了该公司相较于竞争对手的巨大优势。

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太阳能光伏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Enphase Energy的主要创新在于为每个光伏组件单独配备一个具备交直流转换功能和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微型逆变器模块,将光伏组件发出的电能直接转换成交流电能供交流负载使用或传输到电网;通过对各模块的输出功率进行优化,使得整体的输出功率最大化,即使部分电池板受到阴影、灰尘覆盖等情况的影响,逆变电源优化器仍可以跟踪最佳的局部MPP(最大功率点),可挽回超过57%损失的发电量。因此,相比于目前市场上用到光伏系统里最多的集中式逆变器,微型逆变器能够显著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

另外,在家用市场方面,微型逆变器还能让用户将转换后的电能从电网转移到家用电池中。这为用户提供了备用电源,保证了能源独立性,使用微型逆变器的用户可以在发生灾难性电网故障的时候免受影响。在成本方面,由于微型逆变器每一模块都具备监控功能,因此可以降低光伏系统的维护成本,且微型逆变器的成本与集中式逆变器相比成本相当、甚至更低。

Enphase Energy2008年成为第一家将其专有的微型逆变器技术引入太阳能行业的公司。在随后的两年内,Enphase Energy成功地在美国13%的住宅太阳能光伏系统上安装了微型逆变器,到202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48%。更重要的是,Enphase Energy成功在全球微型逆变器市场中取得了72%的市场份额。

Enphase Energy在短短几年内就成功超越了最接近的竞争对手SolarEdge(SEDG)20191月,Enphase Energy在逆变器市场中占有24%的份额,而SolarEdge的市场份额为56%;到了202012月,Enphase Energy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48%,高于SolarEdge40%。在这一趋势持续的情况下(而这很可能会发生)Enphase Energy的市场份额将升至50%以上。

 

3、盈利能力强劲业绩频超预期

Enphase Energy的业绩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7月底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Enphase Energy营收达5.30亿美元,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20%。经调整的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07美元,较市场预期超出29%。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罕见。在过去四个季度,Enphase Energy的每股收益都以较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此外,Enphase Energy二季度的毛利率达到了41.3%,其毛利率表现长期以来都好于其他太阳能公司;在过去三年中,该公司的毛利率一直都是同行中最高的。更重要的是,Enphase Energy能将其高毛利率转化为利润,这是其他许多太阳能公司目前尚未做到的。

由于股价在近期攀升,Enphase Energy的市盈率达到了十分高的198.48倍。对于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高科技公司来说,高市盈率并不少见,特斯拉(TSLA)的市盈率在2020年底时还高达1102.61倍,而且,从2011年到2020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的每股收益都是负的。相较之下,Enphase Energy的每股收益不仅是正值,而且还在过去四个季度中稳步上升。

 

4、分析师评级 & 风险

华尔街分析师们对Enphase Energy的平均评级为“买入”,30位分析师中有15位予“强力买入”评级、7位予“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则为266.36美元。

对于投资者来说,Enphase Energy的市盈率处于异常高的水平,这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该股股价在近期飙升,除了二季度业绩超预期的利好消息之外,气候投资法案也是推动因素之一,其股价快速上涨可能会导致在继续上涨之前有所回落。另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是,Enphase Energy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随美股大盘一起下跌,并陷入市场的激浪之中。

 

美股掘金|金融板块连续上涨-花旗、高盛等巨头纷纷创新高-迪士尼延续上涨势头

作者  |  2022-08-1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隔夜美股,金融板块持续上涨,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嘉信理财等金融巨头股价连续创60日新高。

嘉信理财Q2财报显示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0.97美元,高于预计的0.88美元,以及共识的0.90美元。收入的增长是由净利息收入(较高的利率)和银行存款费用以及一些一次性项目推动的。小摩维持“超配”评级,因为它认为该公司是一个强大的有机和盈利增长者。

高盛、花旗和摩根士丹利等本周涨幅均达5%左右。

迪士尼涨4.68%,股价继续创60日新高。二季度营收215.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14.09亿美元,同比增长53%。占据迪士尼收入大头的主题乐园相关业务复苏,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0%至73.94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流媒体用户超奈飞-迪士尼杀回来了

作者  |  2022-08-1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随着观众从传统的电视与荧幕转向在线观看,2017年,迪士尼开始打造流媒体服务,与奈飞“正面硬刚”。五年后的今天,迪士尼的流媒体用户总数已经略超过了奈飞。不过,和全球大多数长视频平台一样,这项业务仍在亏损泥潭中挣扎,迪士尼也想来一波涨价收割。

北美以外的增长

当地时间周三盘后,迪士尼发布了2022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数据显示,公司营收215.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超出市场预期;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14.09亿美元,同比增长53%。

在迪士尼乐园、体验和产品细分市场方面,迪士尼来自美国国内乐园和体验的收入为54.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4.18%;来自国际乐园和体验的收入为7.8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50%;消费产品收入11.83亿美元,同比增长70%。

其中,流媒体业务依然保持增长。截至7月2日,Disney+全球订户1.521亿,同比增加31%,环比新增1440万用户,超过了市场预期的1000万。加上Hulu和ESPN+,迪士尼旗下流媒体平台全球订户总数达2.211亿,已超越奈飞的2.207亿。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的用户几乎都来自北美以外。Investing.com资深分析师Haris Anwar表示,“迪士尼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增加,而奈飞面临新增更多用户的瓶颈期”。他说,“迪士尼在国际市场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它正在快速推出服务,吸引新用户”。

华特迪士尼CEO鲍勃·查佩克(Bob Chapek)指出:“我们有一个出色的(财务)季度,美国国内的主题乐园表现出色得益于我们的世界级创意和业务团队,此外我们的体育直播收视率大幅增长,我们的流媒体服务订阅人数显著增长。”

但是,在亮眼的成绩背后,迪士尼流媒体在这个夏天也有烦忧。今年6月,迪士尼未能续签印度板球超级联赛的流媒体版权。

迪士尼开出5年62亿美元的价码,合同期内场均版权费高达1500万美元,比英超都贵。但最终,迪士尼拿到的只是电视播放权,流媒体转播权被印度首富安巴尼的媒体合资企业Viacom 18抢去。

据统计,目前Disney+的1.377亿订阅用户中,超1/3居住在印度。失去这一关键赛事的版权,将导致Disney+在印度市场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财报发布后,迪士尼股价盘后上涨近7%,回归120美元上方。但与187.58美元的52周高点相比,仍然下跌逾1/3。

后来居上

迪士尼曾是奈飞赖以生存的内容供应商。不过2017年,迪士尼决定亲自下场做流媒体。2019年初,迪士尼终止了和奈飞的内容授权协议,并于2019年11月正式上线自建流媒体平台Disney+,与奈飞打起了擂台。

两年后,迪士尼成为奈飞的有力竞争对手,甚至反超了奈飞。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表示,这与迪士尼的内容和IP储量有关。在流媒体赛道中,做内容或者是做IP才经得起用户长期的考验。这从奈飞后劲不足、用户不断下滑也可以看出。

IP一直是迪士尼的摇钱树。1929年,米老鼠形象首次被允许在写字板上使用。1930年,工作室开始授权开发米老鼠的其他产品。更大的转折在1932年到来,一位广告商联系上了迪士尼兄弟,希望开发米老鼠的衍生品。自此,米老鼠的形象出现在街头巷尾。

如今,迪士尼旗下的IP储备日益庞大。在2006年、2009年和2012年,迪士尼先后斥资74亿美元、42亿美元和41亿美元收购了皮克斯动画、漫威娱乐公司和卢卡斯影业。2019年,迪士尼以713亿美元的高价将21世纪福克斯纳入麾下。至此,迪士尼旗下已拥有米老鼠、星球大战、冰雪奇缘、复仇者联盟、蜘蛛侠、X战警等一系列知名IP。

但在流媒体这场大战中,参赛的并不止奈飞和迪士尼。今年3月底,亚马逊以85亿美元高价将好莱坞老牌片商米高梅收入囊中,成为贝索斯卸任亚马逊CEO前宣布的最后一笔收购。亚马逊收购米高梅,直接对迪士尼的内容优势构成了威胁。

作为好莱坞八大片商之一,米高梅拥有4000多部电影、1.7万部电视剧,获得过180个奥斯卡奖和100个艾美奖,内容资产丰厚。奈飞、苹果、NBC环球都先后有过收购意向,亚马逊竞标成功,最终收购价格较米高梅市值溢价60%。

短视频更不甘示弱。研究机构data.ai数据显示,TikTok今年第一季度的每月每户平均使用时长达到23.6小时,首次超越视频网站YouTube的23.2小时,这意味着TikTok用户平均每日花47分钟在这里,几乎相当于一集电视剧的时长。

逃不过的涨价

不过,虽然数量感人,流媒体却依然没逃过亏损。相较于吸金能力强悍的TikTok,迪士尼第三财季流媒体业务营业亏损为13.81亿美元,同比下降32%;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营业亏损则由2.93亿美元升至10.61亿美元。

此外,由于越来越多的客户采用更便宜的多产品,本季度迪士尼在美国和加拿大的Disney+用户的平均收入也下降了5%。

迪士尼方面表示,原因系Disney+亏损增加、Hulu营业收入减少,及ESPN+的小幅亏损增加。但该公司重申,预计该部门将在2024财年实现盈利。

为实现这个目标,迪士尼计划引入广告服务,上调订阅价格。自12月8日起,美国地区 Disney+将推出带广告的订阅服务。广告模式收费7.99美元每月,是目前无广告模式的价格。而无广告模式将上涨3美元至10.99美元每月。

另外,自10月10日起,Hulu无广告模式收费从12.99美元每月涨至14.99美元每月;广告模式从6.99美元每月涨至7.99美元每月。

据了解,Disney+的广告模式将从2023年起逐步推广至海外。迪士尼称,引入广告是为了提高用户数量,并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订阅选择来创造更多收入。

而当“广告+会员”成为迪士尼流媒体的主要营收模式,海内外视频平台自此走上了“殊途同归”的道路。在向凯看来,提价对迪士尼用户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从带与不带广告的分级来看,迪士尼在这个方面应该根据内容做了一些深层的考量,后面用户增长甚至会更加明显。

在越来越卷的欧美影视市场,内容仍然是占据高位的关键。向凯表示,在这一方面,拥有诸多自有IP、且从不缺乏讲故事能力的迪士尼已占据了优势。这也是值得国内外同行业学习借鉴的地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安联El-Erian:经济足够有韧性,美联储不会放慢加息速度

作者  |  2022-08-1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继7月CPI回落后,昨日美国7月PPI也超预期放缓,投资者对美联储9月超激进加息的预期继续降温。

然而,安联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提醒投资者,不应对通胀降温的迹象过于振奋。

他在接受媒体最新采访时表示,美联储可能不会放慢加息速度,因为经济足够有韧性。

本月初公布的7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上个月美国新增了52.8万个就业岗位。

虽然El-Erian此前警告,仅凭7月强劲的非农数据就宣布美国已经躲过经济衰退还为时尚早,但他仍然支持美联储进一步加息。

他最新表示,美联储“可以继续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因为经济的潜在韧性仍然很强”。

他指出,虽然7月份CPI低于预期,但“他们(投资者)还不能庆祝”。他说,美联储将不得不“巩固其政策”,而不是就此放松政策。

El-Erian说:

“我认为美联储会欢迎最新的数据,但后续这些数据不会大幅放缓。”

他预计美联储下一次加息将“介于”50-75个基点之间,并称鉴于前两次加息均为75个基点,这一幅度仍相当大。

美联储官员也在“泼冷水”

事实上,2024年FOMC票委、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周三也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她表示,7月通胀数据降温是可喜的消息,但现在就宣布“战胜了通胀”还为时过早,“通胀仍然太高,离我们的物价稳定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戴利称,9月加息50个基点是她的“底线”,不排除美联储在9月政策会议上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

除了戴利,2023年FOMC票委、但明年1月将离休卸任的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也表示,通胀仍然高得不可接受,预计在今年剩余的时间、直到明年,我们都将加息,以确保通胀回落到我们2%的目标。

此外,2023年FOMC票委、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也表示,很高兴看到通胀率意外下行,但美联储还远未到宣告战胜通胀的时候,必须让通胀率回到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