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木头姐”放狠话:美股熊市结束-美联储明年将实施货币宽松政策

作者  |  2022-08-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Ark Invest的Cathy Wood表示,随着美股熊市的结束,成长型股票应该很快就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伍德表示:“通常情况下,当熊市接近尾声时,成长型股票的表现会强于大盘,因为它们是新的领导者。”

伍德的颠覆性科技股是今年面临利率上升的最大输家之一。她的旗舰积极型基金Ark Innovation ETF (ARKK)今年迄今已经下跌了52%,其中Roku等大型基金今年下跌了70%。然而,ARKK刚刚公布了自去年10月以来的首次月度增长。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在5月12日根据旗舰策略在盘中触底。我们实际上在纳斯达克和标普指数触底之前就触底了。”这是一个早期信号,表明我们可能会在这里出现转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位创新投资者一直在呼吁经济衰退,主要是基于过剩库存的激增。她指出,到目前为止,在这个财报季,似乎很明显,经济衰退已经来临。

伍德说:“从这些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正处于衰退之中。”“我们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看到广告客户大幅减少。”

与传统观点相反,在美联储急于加息以抑制物价飙升之际,她一直在警告通滞涨的力量正在显现。美联储上周宣布连续第二次加息0.75个百分点。

伍德认为,在通胀开始见顶之际大举加息可能是一个政策错误。她此前曾表示,由于通货紧缩,美联储将被迫进行政策逆转。

“明年之内,美联储将放宽政策,” Wood称。“如果继续加息,收益率曲线继续倒挂,经济衰退可能会持续下去。”

伍德在这个盈利季节一直忙着买进一些她看好的股票。她透露,上周五她增持了Roku股份,此前Roku因业绩令人失望而遭到23%的抛售。

伍德说:“这是从线性电视向数字电视和流媒体技术的转变。”“体育正在进军流媒体和互联电视市场。”在盈利引发的下跌之后,她上周还买入了更多Teladoc和Shopify的股票。

一些华尔街分析师不认为,美联储不太可能会从现在开始采取更温和的加息措施,尤其是考虑到通货膨胀率已经加速至9.1%,为41年来的最高水平。安联投资管理公司(Allianz investment Management)高级投资策略师查理里普利(Charlie Ripley)称,这种幅度加息是有理由的。

“话虽如此,但近期的经济数据为我们今后的政策路径带来了更高程度的不确定性,” Ripley说。

花旗(Citi)的分析师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说,尽管鲍威尔提到在某个时候放缓加息是合适的,但具体何时加息仍未确定。他们表示,他们“不会认为这是一个特别鸽派的评论”。

“我们仍然预计,核心通胀将推动美联储以超出他们或市场预期的力度加息,”分析师写道。他们指出,他们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份的政策会议上宣布再次加息0.75个基点,进一步加息将持续到2023年初。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世界唯一猴痘疫苗公司

作者  |  2022-08-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原本鲜有人认为猴痘疫情可以和新冠疫情相提并论,认为只是又一个人类和传染病毒抗争的小小插曲。

然而随着78个国家共计报告18000多例猴痘病例,美国纽约州因猴痘疫情进入“灾难紧急状态”,巴西、西班牙相继报告3例猴痘死亡病例,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上周末,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更是重磅宣布,将2022猴痘疫情定义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向全球发出的最高等级的公共卫生警报,和新冠疫情相同等级。

一时间全球哗然,猴痘疫情浪潮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一家名为巴伐利亚北欧(Bavarian Nordic)的丹麦公司,也借此迎来了专属自己的高光时刻。

因为它此时被冠有的名号是“全球唯一一家生产合格猴痘疫苗的制造商”。

巴伐利亚北欧和它的Jynneos疫苗

巴伐利亚北欧,一家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疫苗制造商,在猴痘疫情之前名不见经传。

公司研发Jynneos猴痘疫苗,这是一种非复制型活病毒疫苗,使用与猴痘同科病毒的改良版本来训练人类的免疫系统,以此对抗天花和猴痘病毒感染,较早期版本疫苗有所改进。

公司最初的研究目的并不针对猴痘病毒,而是针对天花病毒。

2006年底,在巴伐利亚北欧报告其天花疫苗的中期试验成功后不久,其便成为首批获得美国BioShield项目资助的公司之一,美国旨在通过该项目加强防御生物、化学、放射以及核威胁。

换句话说,美国政府之所以愿意提供研究资金,更多是为了防止军人遭遇可能的天花病毒攻击。

在过去20年时间里,Jynneos疫苗总共只获得六个国家的订单,生产只能时断时续。

然而在过去数周之中,来自欧洲、中东、亚洲和美洲等数十个国家的订单纷至沓来,公司产能因此快速告急。

考虑到巴伐利亚北欧每年可供应3000万剂疫苗,并且该疫苗需接种两针,再加上按照世卫组织专家Tim Nguyen早些时候的预期,目前全球处于高风险状态急需接种疫苗的人群大约有500-1000万,因此供需缺口着实不小,所以公司正在考虑将生产时间延长至7×24小时。

巨大需求也为巴伐利亚北欧带来了实际的利益。

自猴痘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已连续6次上调业绩指引,预计全年营收将翻倍至27亿-29亿丹麦克朗,其股价从5月至今的涨幅更是高达170%

而且按照投行Cowen分析师Boris Peaker720日发布的报告,他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不会开发出比Jynneos更好的天花或猴痘疫苗。

目前花旗集团将巴伐利亚北欧的股票目标价上调了20%,并表示如果后续有更多订单,股价可能会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Jynneos疫苗已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获批,可用于预防猴痘病毒。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本周三表示,已对该工厂生产的疫苗进行了质量认证,确认这些疫苗符合FDA标准。

欧洲未储备Jynneos疫苗美国是订货大户

各国是否有足够疫苗库存来应对猴痘疫情?

按照巴伐利亚北欧的说法,眼下猴痘疫情最为严重的欧洲(今年欧洲病例占总病例的70%以上),在疫情爆发之前没有Jynneos猴痘疫苗储备。

但是公司此前也曾在719日宣布,一个未具名的欧洲国家订购了150万剂疫苗,将于明年交付。

分析师Peaker预计,欧洲或将为后续的猴痘疫情进行储备,未来四年或将为巴伐利亚北欧带来4000万剂订单,总销售额可达5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未雨绸缪”。

巴伐利亚北欧表示,自2003年以来,美国持续订购Jynneos疫苗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在2019年之前,公司向美国出售了3000万剂疫苗,但目前均已过期。

对此美国正在转向使用一种持续时间更长的冻干疫苗,同时美国还订购了大约700万剂疫苗原液,预计在明年年中交付。

目前公司拥有疫苗现货1600万剂,美国是目前订购猴痘疫苗数量最多的国家,向巴伐利亚北欧公司订购了1300万剂猴痘疫苗,其中140万剂已交付。

巴伐利亚北欧公司曾在5月要求美国匀出原定交付的大约21.5万剂猴痘疫苗,“以协助这家企业应对收到的国际请求”。对此,美国只同意推迟交付时间。

除了巴伐利亚北欧谁还能“一荣俱荣”

除了巴伐利亚北欧之外,还有其他同行可以“一荣俱荣”吗?现在全球投资者都在努力寻找。

按照投资机构Straits Investment Holdings Pte基金经理Manish Bhargava的说法,他认为:

目前,全世界都在依赖巴伐利亚北欧生产猴痘疫苗......为了跟上需求,我们可以期待其他生物技术公司加大研究和生产力度,这开始反映在该行业强劲的股价表现上。

在此基础上,疫苗生产商、抗病毒药物制造商和防护设备制造商的股票被认为或将有不俗表现。

因此在海外市场中,生物技术公司Bavarian Nordic A/S、制药公司Siga Technologies Inc. 以及医疗工具供应商Precision System Science Co. 都在近期获得关注。其中Siga Technologies所生产的Tpoxx的治疗药物在美国获批可用于治疗天花,在欧盟和英国获批可用于治疗猴痘和其他病毒。

与此同时,相关中国疫苗企业也受到市场重视。

Christopher Lui等杰富瑞金融(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分析师在725日发布的报告中写道,目前中国已有30多家企业的猴痘病毒检测产品获得了欧盟认证,其中包括安图生物、之江生物以及达安基因等等。另外,安信科技等抗原检测试剂盒厂商也或将受益。

猴痘疫苗功效尚不清楚

目前,虽然有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被认为可以发挥作用,但是至今仍没有人体实验数据能支持这一结论。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世卫组织高级紧急事务官员Catherine Smallwood曾经表示,目前的猴痘疫苗此前主要用于治疗天花,而随着猴痘病毒的继续传播,需要更多信息来确定它们的功效:

关于这些疫苗对猴痘病毒的有效性,我们还没有完整信息。

目前世卫组织不建议大规模接种疫苗,建议各国考虑针对确诊病例的接触者和有接触风险的人有针对性地接种疫苗。

 

HKD为什么暴涨?尚乘数科

作者  |  2022-08-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尚乘数科美股代号HKD 上市暴涨50倍,原因是尚乘数科是一家香港土生土长的独角兽企业,专注于数字金融服务,来头不小,背后站着李嘉诚和小米。市值从30亿美元“疯涨”至740亿美元,仅仅花了十五天。

740亿美元的市值是什么概念?在一众中概股里面,尚乘数科市值排名第五,仅次于台积电、阿里巴巴、京东、以及中石油。

目前,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市值已经远超拼多多、网易、百度等互联网科技巨头,其市盈率更是高达3200多倍,表现可谓罕见。

715日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尚乘数科已经接连几日领跑中概股涨幅榜首。截至当地时间729日美股收盘,尚乘数科的股价已达400.25美元,而相比于发行价的7.8美元,涨幅超50倍。

这家2019年才成立的公司,拆分自同样在纽交所上市的金融服务公司尚乘国际,而尚乘国际的背后是香港“金融巨鳄”李嘉诚。

然而,即便有尚乘集团和李嘉诚的背书,尚乘数科也不能高枕无忧,公司在2021年的营收不到两亿,如今却撑起了超700亿的市值,在短期的“非理性”上涨之后,尚乘数科还将面临新的挑战。

上市之后“一路狂飙”

尚乘数科是一家香港土生土长的独角兽企业,专注于数字金融服务,其业务跨越多个垂直领域,包括数字金融服务,蛛网生态系统解决方案,数字媒体、内容和营销,以及数字投资业务四大板块。

时间拉回到今年 715日,尚乘数科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涨超120%,盘中最高涨幅达150%,总市值超30亿美元。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开场戏。

上市后的十余个交易日里,尚乘数科的股价整体“一路狂飙”。

截至当地时间728日美股收盘,尚乘数科股价已达180.00美元,同比增长134.71%,领涨一众中概股。

因涨跌幅波动异常,尚乘数科一度暂停交易,美国东部时间72812:22:27停牌,12:27:36恢复交易。

729日,尚乘数科股价继续飙升。截至当地时间729日美股收盘,尚乘数科每股涨至400.25美元,同比增长122.36%,相比于7.8美元的发行价,涨幅超5031%,总市值也来到了740.64亿美元,仅次于台积电、阿里巴巴、京东、以及中石油。

在美股持续降温的环境中,尚乘数科这支中概股却让市场为之一振。尚乘数科也带动了尚乘国际的上涨,尚乘国际以22.22%的涨幅在当日中概股涨幅榜中位列第五。

与此同时,尚乘数科的市盈率也远超同行水平。

经历了十余天的大涨,截至当地时间729日,尚乘数科的市盈率来到了3233.04倍,而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的市盈率才仅在10倍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暴涨不能被当做神话,在没有涨跌停限制的美股,从来不缺冲上高峰又因“体力不支”快速下跌的故事。

2020610日,金融科技公司嘉银金科股价就出现大幅异动,盘中最高涨幅达900%,最终收报5.80美元,较前一天上涨96.61%

然而在次日,这种情况便被打回原形,嘉银金科恢复交易后跌33.97%,报3.83美元,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尚乘数科能否一直续写增长神话?其实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来头不小,背后站着李嘉诚和小米

尚乘数科是由尚乘国际分拆而来,截至发稿前,尚乘国际的市值为6.65亿美元,早已被子公司尚乘数科远超。

尚乘数科和尚乘国际,都是由尚乘集团分拆而来,后者是一家全球性的以金融为核心驱动的企业集团。而尚乘集团的创始股东则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

去年年底,长江实业集团发布公告称,李嘉诚先生增持长江实业集团股份15.6万股,拥有权益增至46.40%

20198月,尚乘集团分拆其投资银行及传统金融板块——尚乘国际在纽交所上市。 2020年,尚乘国际在新加坡交易所二次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和新加坡两地上市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赴美上市前,尚乘国际进行了Pre-IPO轮融资,其中,包括雷军的小米、同程艺龙、汇量科技、美图董事长蔡文胜创办的隆领投资也赫然在列。

尚乘集团还与小米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合资企业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并获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虚拟银行牌照。小米集团出资占比90%,尚乘集团占比10%

美股投资网获悉,尚乘国际上市前,经中国监管机构批准,引入小米旗下数字金融平台天星数(原小米数科)作为战略投资者。

可以看到不论是尚乘数科还是尚乘国际,都拥有“明星”股东阵容。

在近两年多家赴港上市的内地区域银行及新经济公司背后,尚乘国际的身影频繁出现。包括天津银行、中原银行、晋商银行等,还有小米、猫眼娱乐、同程艺龙、深圳柔宇科技等新经济公司。

今年年初,尚乘国际宣布与多家尚乘数科的战略股东、机构投资者以及尚乘集团签署股权买卖协议,正式收购尚乘数科的控股权。

完成收购的公司将更名为尚乘IDEA集团,上市代码由HKIB即将变更为AMTD。新的IDEA集团包含了传统金融牌照、数字工具,媒体文娱、尚乘蛛网生态圈等多元方面。未来尚乘集团还会持续有资本动作,旗下陆续会有公司在海外上市。

年营收不到两亿,能否撑起高市值?

早在尚乘数科此前IPO的时候,发行价为每股7.8美元,发行1600万股,募资总额1.25亿美元。截至目前,尚乘数科是2022年中概股赴美上市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尚乘数科上市前还引入大湾区共同家园基金、亚洲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也是于港交所上市的唯一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惠理、由前阿里巴巴CEO卫哲创立的嘉御基金、猫眼娱乐、风投和私募基金公司500Startups等。

不论是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尚乘数科都表现出了对资本市场强大的吸引力。

一方面,这与尚乘数科的盈利能力有关。其递交的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尚乘数科营收与利润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尚乘数科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财年、2020财年及2021财年,尚乘数科总收入分别约为1455.4万港元、1.68亿港元和1.96亿港元;期内利润分别为2154.4万港元、1.58亿港元及1.72亿港元。

其中,数字金融服务业务和“尚乘蛛网”生态系统解决方案业务贡献了主要收入。

报告期内,数字金融服务的营收分别为867.1万港元、986.9万港元和1172.1万港元,蛛网生态系统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分别为588.3万港元、1.84亿港元、1.57亿港元。

另一方面,数字金融行业的发展也为尚乘数科提供了良好的发育土壤。

金融科技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调整后热度再燃。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数字金融服务正在迅速改变传统金融服务,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获取方式和数字化交易方式。

尚乘数科的招股书显示,尚乘数科旗下拥有或策略投资了亚洲稀缺的金融牌照,连接东南亚与大中华区,为亚洲的企业及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数字金融服务。

除了自身的数字金融服务业务,尚乘数科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逐步完善了在数字经济领域下的投资布局,包括对互联网医疗平台微医及人工智能公司Appier的早期投资、收购了第一家由新加坡金管局监管沙盒成功孵化创立的数字保险经纪公司PolicyPal等等。

如今,尚乘数科的暴涨也带动了母公司尚乘国际的增长,需要注意的是,尚乘数科目前不到2亿的营收体量,恐怕难以支撑起百亿市值,后续也有可能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

此外,尽管公司的想象空间较大,尚乘数科所在行业属于金融服务领域,政策及监管体系也会让其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短期的“非理性”上涨之后,尚乘数科的估值是否合理,依然需要市场的检验。

 

为何2022年的美国经济衰退与以往不同?美股是否会崩盘?现在抄底晚吗?

作者  |  2022-07-3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如果你回顾美国自二战以来的每次经济衰退,你会发现GDP以及失业率上升这两件事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GDP大跌时,蓝色的线,伴随着失业率上升,红色的,而2022年当下的情况是,GDP开始出现放缓,符合经济衰退的定义,就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经济衰退"Certainly A Possibility",但是我们现在的失业率正在下降,更多的人找到了工作而不是失去了工作。以至于我们现在不能分辨现在是否是经济衰退?我们只能说如果经济衰退真的来临,那一定是我们从未见过的衰退。

这里是美股投资网,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的频道。如果觉得视频有价值,点赞订阅表示支持,我们今天的视频就来好好聊聊,为何2022年经济衰退与以往的不同,美股是否会崩盘,现在抄底会晚吗?

首先我们需要GDP和失业率为什么相互依存呢?原因何在?由于企业经营不善,或者出现困难,企业利润下滑,裁员会成为一种常态,民众便会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进而导致公司收益减少,形成恶性循环。(云,你用ppt做个中文的下面的图)

经济衰退可能从上述任何一个阶段爆发,2022年人们已经开始削减开支。我们看看消费者信心指数就知道了。消费者信心指数衡量的是人们对经济的感觉,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一般来说,当人们感到悲观时,衰退就会接踵而至,而现在。由于通货膨胀,人们感觉和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情况一样,这对GDP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

高通胀已经成为美国人心中的头等大事,他们认为高通胀将持续一段时间。而对于公司来说他们也会缩减开支,这将导致经济出现更糟糕的结果。

但与以往的经济衰退相比,企业现在的处境有所不同。这张图表显示公司的平均利润率。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平均利润率都在个位数。其中一次是由企业驱动的衰退。比如2001年由于企业过度投资。于是他们决定削减开支以恢复利润率,而这直接导致了经济衰退。

问题来了,现在我们是否也处于类似之前的周期里面呢?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前情况并不像以往的经济的衰退,因为现在不仅企业平均利润达到两位数而且他们的现金流也接近4万亿美元,如果真的经济衰退降临,他们也有足够的现金流去缓冲,这可以让企业有能力不失去任何一位员工。其实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方面存在较大困难,以至于他们并不想裁员。

现在是就业市场的一个特殊时期。劳动力参与率是40年来最低的,这并不全是由于疫情。这一比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在下降,你可以从空缺职位的比率中看到这一点。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劳动力市场。更多的工作岗位出现也就随即出现,再加上一场疫情,部分企业他们找不到人来填补1100万个工作岗位

比如2019年,当时的经济被认为异常强劲,有700万个空缺职位。而我们现在的就业机会比上次经济700万的高峰期还要多400万个。

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答案是,经济中正在发生代际变化,数百万婴儿潮一代(1946-1964出生)要退休了,另一个答案是在大流行期间,劳动力短缺和强劲的需求共同创造了这个非常强劲的就业市场,正是这个强劲的就业市场可能导致了2022年的衰退。

在过去的衰退之后,出现了所谓的失业型复苏。即GDP开始回升,但公司继续裁员。现在我们看到的经济产出在收缩,公司仍在招聘。这就是我所说的就业低迷。

但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就业机会很多,会持续多久呢?其实这是不可持续的,在企业招聘之际经济产出却在萎缩。所以两件事只能有其中一个发生,要么是经济复苏,公司开始扩张。要么是经济持续收缩,公司报告收益下滑,我们必须裁员。

这两件事中必然有一件会发生,我们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个。我们只能说如果2022年出现经济衰退。不会是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情况。经济发展不好预测,但美股确可以根据经济规律来推演接下来几个月,美股的走势。

先说总结:美国经济越是不好,越是对美股有利。

为什么呢?最近美国各大公司频频出现冻结招聘和裁员的消息,表面解读是坏消息,但实际上是对美股是好消息,因为目前的失业率低得离谱,达到自196912月(3.5%)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也是失业率连续第31个月低于5%,我们急切需要美国大公司配合,去把失业率提高一点点。

为什么需要失业率提高?因为失业率能抑制通货膨胀,根据经典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率与通胀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胀率高失业率低,反之,失业率提高,通胀就回落。因为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企业难招人必定会提高工资,但市场出现找工作的人多了,招聘的工资水平就降低。

当通胀回落,美联储就不会那么激进加息,从而利好美股反弹,这是其中一个推动美股近日反弹的动力之一。本周三我们也见识过大盘一天猛涨4%的盛况。

接下来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科技股又将迎来一重大利好,本周四美国众议院在两党投票中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法案,并向美国总统拜登递交了一项价值2,800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很大概率不久之后芯片一类的股价将起飞,在本期视频当中我会多角度分析此次事件背后的逻辑,利好哪些股票?干货满满,不得不看,喜欢我们的视频记得点赞关注我们,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本以为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规模史无前例,谁料想2800亿这简直是空前绝后!我可以告诉你NASA一年的全部经费也就仅仅200多亿美元那么一点儿。我们单单从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有多么多么的重视以芯片为载体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折射出了两党越来越担心,面对中国的技术和经济崛起,美国缺乏长期应对之策。在疫情扰乱了来自亚洲的芯片供应,让各个主要行业受到影响的时候,这种担忧愈发激化。换个角度可以来讲:如果没有更多投资,美国可能难以保持技术优势。

这项法案足足的有1054页,核心内容是为美国计算机芯片制造业提供527亿美元的补贴,还将为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业提供25%的税收抵免,为依赖外国电信公司的美国企业拨款15亿美元用于技术开发,并为美国商务部拨款100亿美元用于创建20个区域性技术中心。

德克萨斯州众议员Michael McCaul是投赞成票的24名共和党人之一。他说,这是一项促进美国就业、涉及“国家安全”的倡议,这一看法在两党中都得到了响应,这种两党对一项经济政策都予以支持的情况并不多见。

我们要注意的是预计拜登将签署该法案使其成为法律。美国总统拜登当天发表声明说,该法案的通过将降低汽车、家电、电脑等价格,将创造众多高薪的制造业工作,同时将巩固美国在该产业的领导地位。

现在台积电和韩国的三星目前是全球半导体制造方面的领先者。从2020年底开始的全球“芯片荒”引起人们对芯片竞争的极大关注。目前在芯片生产领域,台积电和三星的产量垄断了全球超过70%的市场份额,美国制造的芯片产量仅占12%。虽然美国垄断了该领域设备的制造以及芯片设计上游链条中EDA软件的开发,但全球芯片短缺暴露了美国制造业的短板,也引发了美国如何在未来十年工业4.0和智能制造中占据科技制高点的焦虑情绪。很多支持者认为法案可以缓解目前的微芯片短缺,帮助美国半导体行业追赶东亚的步伐。

其实美国一直是反对政府补贴,也一直指责中国企业接受政府补贴,但是现在明目张胆地告诉大家:现在虽有设计能力,但是没有制造能力。这个法案的出台首先就是狠狠的打了自己一耳光,明目张胆的学习中国政府补贴的方案。其次就是要垄断供应链,用垄断供应链的方法来逼着中国必须要跟美国妥协,要屈服。

美国政府近年来鼓励芯片制造业回流,这是不得已为之。毕竟当前全球计算机芯片的最先进制程技术掌握在三星和台积电手中,美国政府斥巨资来激励国内生产,现在台积电和三星已有在美国建设先进制程晶圆厂的计划。

目前台积电市占率为55%,占据了全球芯片代工领域的半壁江山。排名第二的三星份额为18%,这两家亚洲企业加起来,足足垄断了芯片代工73%的市场。而国内半导体产业在过去5 年内成长快速,其所生产的半导体芯片数量达到全球市场的将近10%。但是美国半导体没有完整的供应链优势,将面临巨大的生产成本。

半导体行业是未来科技产业的核心基石。我们认为未来全球半导体竞争将非常激烈,不仅经济层面,国家层面的竞争将成为常态。这一切将强化越来越多的政府推动本土芯片相关公司与中国撇清关系的趋势。

还不仅仅是这个芯片法案。所谓的“四方芯片联盟!将是美国政府,接不来重点推动的项目,该联盟是美国于今年三月份提出的,由美国,太湾,日本和韩国四个地区组成,其目的也是要加强芯片产业合作,以抗衡中国的产业链,近日来到韩国访同的美国财长耶伦,就鼓励韩国加入芯片四方联盟,相对于美国人的乐观,韩国人却充满了担忧,如果韩国要加入”芯片四方联盟“,可能会失去巨大的中国市场,韩国企业己经融入到中国的产业链之中,如果盲目脱钩,会直接影啊韩企的生产成木和产品销量,其对华出口也将遭受巨大打击。

半导体行业是未来科技产业的核心基石。我们认为未来全球半导体竞争将非常激烈,不仅经济层面,国家层面的竞争将成为常态。这一切将强化越来越多的政府推动本土芯片相关公司与中国撇清关系的趋势。

不过我们认为美国芯片法案的出发点本来就是一个逆市场的行为。早在 2021 11月份美国智库ITIF的报告中就指出美国虽然开创了半导体产业,但是却在过去 30 年间事实上已经逐渐丧失了 70% 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其中包括提到造成美国本土生产能力下降、先进芯片的工艺落后,而这其中的原因包括。

第一,通过统计过去十年间全球半导体晶圆厂的总体成本,美国目前造芯的成本,要比亚洲大多数国家,高出25%~50%左右。

其次美国的整体创新体系,研发投资强度自70年代后期,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据统计1978201840年间,美国政府针对半导体制造的研发投资仅增长了大概1%

第三点美国总体上依然急缺工程类人才,特别是在工艺设备维护方向上,据美国劳工部数据,2020年美国半导体制造业从业人员大概是在37万左右,而每年都有将近3-5千人的缺口。

最后一点深有体会,美国高端制造业缺人是真缺人,虽然美国芯片制造业的平均年薪是在7-8万美元左右,但是相比于其它制造业岗位往往要求更高的工程类准入水平通常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而相比IT甚至其它服务业这个薪资又完全没有任何优势。据NSF统计美国IC类的研究项目中有80%的学生来自于外国,STEM专业的签证年年放开,但仍然满足不了人才的需求,大多数美国人,是真的不爱学数学,学EE的也多是进入IC设计公司,三班倒的事情是真的不愿意去做。所以美国仅希望通过一部法案就指望半导体制造业的完全回归,这难度很小。

有望从该法案中受益,获得资金用于在美国进行扩张的公司很多,例如高通、英特尔、AMD、得州仪器、英伟达、台积电、格芯、美光和应用材料等很多很多公司。但是我们最最该抄底的是便宜的,估值严重被低估的科技股。

对于当前的美股我们怎么看呢?其实在刚才我们已经推演了,接下来在大盘的带动下,很多公司值得被关注,不仅仅是科技股。

 

继续看涨美股大盘的几大理由

作者  |  2022-07-30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先说总结:美国经济越是不好,越是对美股有利。

为什么呢?最近美国各大公司频频出现冻结招聘和裁员的消息,表面解读是坏消息,但实际上是对美股是好消息,因为目前的失业率低得离谱,达到自196912月(3.5%)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也是失业率连续第31个月低于5%,我们急切需要美国大公司配合,去把失业率提高一点点。

 

为什么需要失业率提高?因为失业率能抑制通货膨胀,根据经典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率与通胀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胀率高失业率低,反之,失业率提高,通胀就回落。因为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企业难招人必定会提高工资,但市场出现找工作的人多了,招聘的工资水平就降低。

当通胀回落,美联储就不会那么激进加息,从而利好美股反弹,这是其中一个推动美股近日反弹的动力之一。本周三我们也见识过大盘一天猛涨4%的盛况。

更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对比历史上多次经济衰退,都是失业率暴涨(红色线),GDP下跌(蓝色线)

而这次,2022年, GDP只是放缓,没有暴跌,而失业率是下跌。

其次是来自美国参议院的利好消息。在本周二,美国参议院通过“前沿科技与芯片法案”。该法案将对前沿科技的研发进行拨款,涵盖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电池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对未来竞争力至关重要的领域。涉及资金约2800亿美元。比起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年的全部经费的200多亿美元多出10倍。

 

同时美国参议院和民主党达成一项包括3700亿美元的气候和能源安全措施,该协议扩大了电动汽车的消费税抵免,这将有利于特斯拉 TSLA 、电卡 RIVN 、电跑 LCID 、充电桩CHPTBLNK 、通用汽车GM和丰田汽车TM等制造商,此外,它还为氢燃料汽车提供税收抵免。根据协议,汽车制造商将继续为购买新的“清洁能源汽车”提供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这一类别包括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相关 PLUG

所以昨天我们买入了特斯拉的看涨期权CALL 27美元附近

今天特斯拉暴涨5%,期权直接翻倍,到55美元

根据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扫描到充电桩 CHPT 出现异常海量的看涨期权,加起来接近1000多万美元。

这几大催化剂都会继续推动科技股上涨,而纳斯达克本身科技股占比十分高,再加上三大指数的权重股,苹果,亚马逊,特斯拉,谷歌,都公布了比没有预测那么差的业绩。这些科技巨头占指数25%的权重,一旦他们大涨,指数也会相对应的上涨,这就是为什么标普500经常也做 (Rebalance,投资组合调整),为了就是优胜劣汰,把最好的公司纳入标普500

纳斯达克已经突破白色线的下行通道了,展望8月,继续上攻,下一个压力在12957点的200天线上。

今天,猴痘概念股继续疯狂,其中3天前我们公众号提示的小盘低价猴痘疫苗股 GOVX ,暴涨60%,到3.38美元,触发前期高位阻力回调,我们高位止盈了。

Vip社区截图

另外一个猴痘股 SIGA,我们也在高位设置止盈,锁住利润 +30%

 

美国经济已陷入“技术性衰退”,但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才刚刚发酵?

作者  |  2022-07-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国商务部周四 (28 日) 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同比去年收缩了 0.9%,已经是连续第二个季度萎缩,一季度,美国的GDP年率下降了1.6%。

技术上,已经符合所谓「衰退」(Recession)定义。但是,美国官方并不这么认为,一般来说,对衰退有终极裁决权的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该机构由八位经济学家组成,他们会考虑诸多因素,并且把衰退界定为经济活动显著下降,蔓延至广泛层面并持续数月以上。

NBER最看重的是就业数据,而现在看来,就业仍然很强劲,6月美国的失业率稳定在3.6%,接近大流行前的低点,而且新增了37.2万个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美国白宫也反对称眼下的状况为「经济衰退」,拜登辩称,创纪录的就业增长和外国企业投资是经济强劲的迹象,「在我看来,这不像是经济衰退」。

此外,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尽管连续两个季度的GDP下滑一般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迹象,但是美国经济的情况是独特的

当你每个月都能看到40万个就业机会时,这不是衰退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白宫乃至美国政府全体官员考虑得更多的或许是政治因素,毕竟中期选举在即。无论怎么争辩,美国经济已经确确实实地走弱了。

隔夜的GDP报告显示,美国的企业已经缩减开支。美联储的加息进程,令借贷成本变得更高,可供投资的资金减少了,关键是,这样的状况在后市可能会开始影响就业的增长。周四的另一份报告也显示,裁员人数仍然保持在高位,截至7月2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仍然维持在8个月的高位,至25.6万人。

此外,零售商有大量的库存需要处理,因此这些企业也在减少支出;同时,库存下滑逾 2%,也对美国第二季 GDP 带来压力。美联储的加息进程也推高了库存的成本,Spartan Capital Securities 经济学家 Peter Cardillo 认为,库存水平说明企业非常担心,正在削减支出,衰退气氛浓厚。

而且,不仅仅是企业支出,由于美国财务刺激资金持续淡出,战略石油储备大举释放,联邦政府支出缩减 3.2%,但国防开支因军援乌克兰而增长 2.5%。

另外,作为最大比重的个人消费,则以 1% 的速度增长,较前一季 (1.8%) 有所放缓,其中非耐用品下降 5.5% 和耐用品下降 2.6%,而服务支出仅温和增长 4.1%,反映通膨正在削弱美国人的购买力。

而随着抵押贷款利率的上升,疫情期间一度火爆异常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在开始降温。数据显示,住宅投资以 14% 的速度暴降,这也是自疫情开始以来的最大跌幅,近期出炉的数据也显示房市降温迹象,美国 6 月份二手房销售量连续第五个月下降,6 月新屋开工率降至 9 个月低点,新建筑许可证也下滑。在升息压力下,沉重的借贷成本已经超出了潜在购房者可承受的范围。与此同时,工厂和仓库建设放缓,非住宅投资下降 11.7%。

无论美国现在是否真正进入衰退,这份GDP数据告诉我们,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发酵,后市的经济衰退只是时间问题。

荷兰国际集团(ING)的经济学家James Knightley表示,

考虑到美国家庭面临的通胀高企、股市波动以及楼市加速下滑的压力,这强化了我们对于经济进入衰退只是时间问题的感觉。

市场分析师指出,虽然单单凭借GDP数据,我们无法看到整个美国经济的全景,但是连续第二个季度的GDP收缩足以说明,经济动能确实在明显放缓。美联储想要在不影响经济的情况下遏制通胀,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晨星研究本月早些时候的一项调查也显示,65%的受访民众认为,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了衰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欧美股市多数收涨-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预期降温

作者  |  2022-07-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周四(7月28日),欧美股市多数收涨,道指涨1.03%,标普500指数涨1.21%,纳指涨1.08%。耐克涨4.05%,霍尼韦尔国际涨3.69%,领涨道指。万得美国TAMAMA科技指数涨1.06%,微软涨2.85%,特斯拉涨2.21%。中概股涨跌不一,尚乘数科涨125.95%,每日优鲜跌42.55%。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多数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88%。

美国方面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1.03%,标普500指数涨1.21%,纳指涨1.08%。耐克涨4.05%,霍尼韦尔国际涨3.69%,领涨道指。万得美国TAMAMA科技指数涨1.06%,微软涨2.85%,特斯拉涨2.21%。中概股涨跌不一,尚乘数科涨125.95%,每日优鲜跌42.55%。

截至收盘,道指涨1.03%报32529.63点,标普500指数涨1.21%报4072.43点,纳指涨1.08%报12162.59点。美国二季度GDP初值连续第二个季度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分析人士认为,周四美股在GDP数据不佳的情况下录得上涨,主要归因于市场押注经济下滑将会很快促使美联储结束其激进的加息行动。

科技股多数上涨,苹果涨0.36%,亚马逊涨1.08%,奈飞跌0.32%,谷歌涨1.03%,脸书跌5.22%。

银行股多数下跌,摩根大通跌0.42%,高盛涨1.37%,花旗跌0.27%,摩根士丹利涨1.44%,美国银行跌0.77%,富国银行跌1.01%。

航空股涨跌不一,波音涨1.91%,美国航空跌1.5%,达美航空涨0.63%,西南航空跌6.38%,联合航空涨0.88%。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青客涨32.62%,亘喜生物涨14.75%,新东方涨12.63%,瑞能新能源涨10.98%,奥瑞金种业涨8.06%,美股投资网涨8.01%;跌幅方面,数海信息跌10.49%,NANO LABS跌10%,叮咚买菜跌9.68%,洪恩跌9.27%,涂鸦智能跌9%;中概新能源汽车股涨跌互现,蔚来汽车涨0.67%,小鹏汽车跌2.41%,理想汽车跌2.23%。

宏观方面,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初值降0.9%,连续第二个季度录得负值,进入“技术性衰退”,预期升0.5%,第一季度终值降1.6%,修正值降1.5%,初值降1.4%。

美国第二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初值环比升4.4%,预期升4.5%,一季度终值升5.2%;同比升4.8%,一季度终值升5.2%。PCE物价指数初值环比升7.1%,一季度终值升7.1%;同比升6.5%,一季度终值升6.3%。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5.6万人,预期25.3万人,前值自25.1万人修正至26.1万人;四周均值24.925万人,前值自24.05万人修正至24.3万人;至7月16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135.9万人,预期138万人,前值138.4万人。

中信建投点评美联储议息会议称,珍惜做多窗口。本次议息会议波澜不惊,并未出现特别大的增量信息,可能由于过度渲染技术性衰退和能源价格下行,市场和联储都在等待更多数据出炉。美联储加息高峰暂过,衰退尚未到来,三季度珍惜做多窗口;但通胀仍面临变数,年底加息终点没那么容易,警惕四季度预期再度修正。

美股投资网表示,当前美国通胀仍在高位运行,经济距离实质性衰退仍有距离,但经济增长可能已经开始影响美联储激进立场;预计美元指数将在110以内磨顶,美债利率可能维持震荡,美股9月前阶段性反弹,但盈利预期下修制约反弹空间。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称,美联储昨晚的加息幅度,不及其说服市场通胀受控般重要,加息的速度仍将取决于通胀缓和的速度;不过,在美联储得到通胀降温的证据之前,投资者情绪难以持续改善;面对不确定的经济及政治环境,投资者应考虑加码防御及优质股,特别是价值股,并更好利用市场波动率;管理好流动性,加入对冲基金令投资组合更多元化;并为安全至上的时代布局。

个股方面,苹果第三财季每股收益1.2美元,预期1.17美元。营收830亿美元,预期828.08亿美元。净利润194.42亿美元,预期189.76亿美元。第三财季大中华区收入146.0亿美元,同比下滑1.1%。第三财季产品收入633.6亿美元,预期624.4亿美元。第三财季服务收入196.0亿美元,预期197.5亿美元。第三财季产生大约230亿美元运营现金流。董事会宣布每股派发现金分红0.23美元。苹果美股盘后涨超3%。

亚马逊第二季度每股收益-0.2美元,预期0.13美元。营收1212亿美元,预期1190.93亿美元。净利润20亿美元,预期13.81亿美元。第二季度亚马逊云服务(AWS)净销售额197.4亿美元,预期194.1亿美元。预计第三季度销售净额1250亿美元至1300亿美元,预期1269.7亿美元。亚马逊美股盘后涨超11%。

英特尔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0.29美元,预期0.69美元。第二季度调整后营收153亿美元,预期179.6亿美元。预计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0.35美元,预期0.82美元。预计第三季度调整后营收150-160亿美元,预期187亿美元。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2.3美元,预期3.39美元。预计全年调整后营收650-680亿美元,预期747.6亿美元。预计全年资本支出230亿美元,预期268.1亿美元。英特尔美股盘后跌超9%。

每日优鲜(MF)回应“解散”传言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每日优鲜盘前重挫超50%。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在寻求阻止Meta(META)收购Within Unlimited Inc.及其虚拟现实专用健身应用Supernatural.该机构指称,Meta CEO扎克伯格正计划通过收购上述健身应用来扩大Meta的虚拟现实帝国,这将减少市场竞争,并违反反垄断法。

消息人士透露,激进投资者Elliott投资管理公司正在与PayPal(PYPL)就一项协议进行谈判。根据该协议,Elliott将参与决定PayPal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匿名知情人士的说法,Elliott和PayPal之间的谈判是友好的,前者可能会在PayPal董事会获得席位。消息人士称,未来几天双方可能会宣布这一协议。

Meta(Meta)CFO大卫韦纳将会扮演新角色,成为公司首席战略官。与此同时,Meta现任财务副总裁苏姗李将会成为新CFO。

微软(MSFT)正联合其他著名云计算供应商,如谷歌和甲骨文,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求政府更大程度上分散此类服务支出,目标直指亚马逊在政府云服务合同中的主导地位。

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RIVN)公司宣布,将裁员6%以优化成本。Rivian首席执行官RJScaringe在发给员工的邮件中表示,伊利诺伊州Normal制造运营团队的员工不会受到影响。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公司将专注于增强R1和EDV(电动送货车),并加快R2和未来平台的开发和推出。

捷蓝航空(JBLU)将以33.50美元/股的价格收购Spirit航空。Spirit航空盘前涨近4%。

台积电(TSM)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建设有了新进展。台积电在其官方LinkedIn帐号上发布该晶圆21厂上梁消息,并晒出现场照片。台积电表示,逾4000名员工与伙伴力挺下,该厂正按时并按计划将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带到美国。

欧盟委员会与葛兰素史克公司(GSK)签署流感疫苗合同,欧盟方面表示,如果有必要,可以购买多达8500万剂疫苗。

通用汽车(GM)申请分两部分发行高级票据,未披露规模。

欧洲方面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多数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88%报13281.82点,法国CAC40指数涨1.3%报6339.2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04%报7345.25点。

亚太方面

亚太股市主要股指收盘普涨,日经225指数涨0.36%报27909.15点,连涨2日;韩国综合指数涨0.82%,报2435.27点,连涨4日;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97%,报6889.70点;新西兰NZX50指数涨1.74%,报11328.19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暴跌43%!生鲜巨头怎么了?多地无法下单-部分员工离职-曾获腾讯等投资

作者  |  2022-07-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日,市场传出每日优鲜融资未能交割成功,公司“解散”的传闻,每日优鲜对此回应称,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28日晚间,每日优鲜App在北京、上海多地已无法下单,虽然仍有商品展示、可加入购物车,但在结账页面出现“抱歉,本单购买的商品在当前地址下无货”。在线客服页面显示暂无客服在线。

一时间,每日优鲜又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公司股价也剧烈震荡,当地时间周四,每日优鲜股价开盘即暴跌,最终收盘跌42.55%。

生鲜电商这个赛道到底何去何从?

前置仓模式很难

7月28日,分析师发现生鲜电商平台每日优鲜APP首页出现服务变更通知,配送时间变为最快次日送达,配送范围为全国均可配送。分析师向客服咨询,对方表示因业务调整,暂无极速达业务。市场公开信息显示,有每日优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前置仓业务进行了调整,次日达和其他业务不受影响。在市场人士看来,此次极速达业务的正式关停也意味着每日优鲜彻底放弃了赖以起家的前置仓业务。

回顾每日优鲜的融资历程,可见主打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曾是市场热捧的主题,屡获资本垂青。市场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12月,每日优鲜获得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2015年5月,又获得腾讯领投1000万美元A轮融资,此后几乎每年都获得最少一轮融资,其中不乏腾讯、老虎基金、浙商创投等知名机构。截至2021年6月上市前,每日优鲜已获得近100亿元融资。在每日优鲜官网的醒目位置,“腾讯投资成员企业”的宣传语仍清晰可见。

每日优鲜的快速发展,让嗅到商机的互联网巨头、线下商超纷纷布局卖菜业务,美团买菜等平台相继上线,但大家发现生鲜电商的钱并不好赚。以每日优鲜来说,2018至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生鲜前置仓的亏损一直是个大难题,前置仓模式起送门槛就很高。此外,疫情也带来了巨大的供应链危机,疫情催化的“宅经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的亏损速度,但订单的集中式涌入、爆发式增长也给生鲜电商带来了不少营运压力,这对生鲜类平台是个巨大的挑战,而且在居民消费普遍受影响的情况下,买菜这件事可替代性非常强。

前置仓是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储配送中心,在五公里范围内建仓囤货,用户下单后商品直接从前置仓发货,而不是从遥远的郊区仓库发货,从而达到30分钟送达的体验。此模式号称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主要分布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不过,前置仓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比如物流成本、时间成本、租金,以及引流、冷链、货损等成本,非常考验平台的财力、供应链。

有这么一个画面,或许还留在许多消费者的记忆中:在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平台深入社区之时,通过发鸡蛋等方式引导居民下载自家APP,但这里面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同样很烧钱。所以,重资产、高成本注定了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难以大规模盈利。

生鲜电商转型迫在眉睫

近日,市场公开信息显示,每日优鲜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后者将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新投资进场,每日优鲜或许可以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但最终效果仍是个问号。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这也是每日优鲜自2021年6月上市之后获得的第一笔战略融资。在此之前,每日优鲜正面临着2021年年报迟迟未发布、股价跌破1美元面临退市危机的尴尬局面。

尽管作为“国内生鲜电商第一股”,但每日优鲜自上市以来股价就一跌再跌。截至7月27日,每日优鲜报收0.24美元,与上市后最高的11美元相比,跌幅达到了98%。另一边,另一家生鲜前置仓玩家叮咚买菜此前也传出关闭了河北、安徽等多地的业务。截至7月27日,叮咚买菜股价定格在5.32美元,与23.5美元的发行价相比差之千里。

有分析人士表示,与共享单车等行业类似,每日优鲜这次收缩战线的原因,可能是现金流已经出现问题,或者是在断臂止血。不过,生鲜电商行业还是有前景的,但关键是谁能熬到最后,但这个模式一定就是“巨头”的游戏。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疫情期间,生鲜电商平台对人们的消费习惯产生了影响,加之生鲜电商在竞争中不断改进升级,未来其市场份额将得到较大提升,生鲜电商行业氛围也可能因此而改变。”招商证券此前发布的《前置仓行业深度报告》中则指出:目前来看,前置仓赛道已由前期的跑马圈地阶段过渡到精细化运营阶段,需要企业关注供应链、仓储、物流和运营能力上的建设。

国内头部生鲜电商的战略转型,似乎迫在眉睫。

相关报道

实地探访:总部人去楼空 门店紧锁大门!每日优鲜没等来2亿救命钱

每日优鲜北京总部人去楼空:千余名员工被遣散 保安称明天不用上班了

深夜大雷!每日优鲜出大事了 资金链断裂 破产解散?烧钱百亿 股价崩了99%!

每日优鲜走在悬崖边 战略落地困难重重 等待白骑士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明星科技股大多收涨-亚马逊公布财报盘后大涨13%

作者  |  2022-07-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02%,标普500指数涨1.21%,纳指涨1.08%。

明星科技股大多收涨,特斯拉收涨2.2%。Meta跌逾5.2%,奈飞收跌0.3%,微软收涨近3%,亚马逊收涨近1.1%,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涨近1%,苹果收涨近0.4%。

特斯拉收高2.21%,成交231.5亿美元。周四美股电动汽车板块与太阳能板块普遍走高,因一项能源法案为这些行业提供了广泛而深远的刺激。

在对美国总统拜登的“重建更好(Build Back Better)”计划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辩论后,民主党终于在周三宣布了一项满足参议员乔-曼钦要求的协议。考虑到美国正经历数十年来最严峻的通货膨胀,该协议要求的金额降低了1万亿美元以上。这项协议取了一个平淡无奇的新名字:《通货膨胀减少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但它仍会给美国经济带来重大变化,将加速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降低药品成本。协议的达成,提振了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板块走高。

苹果公司收高0.36%,成交108.6亿美元。苹果公司在周四收盘后公布了备受瞩目的财报,三季度营收830亿美元,市场预期828.08亿美元,去年同期814.34亿美元。三季度大中华营收146.0亿美元,同比-1.1%。公布财报后,盘后交易中的苹果股价上涨逾3%。

亚马逊盘后涨超13%,公布靓丽财报。第二季度销售净额1212亿美元,预估1195.3亿美元;第二季度经营利润33亿美元,预估15.7亿美元。公司预计第三季度销售净额1250亿美元至1300亿美元,预计经营利润0.0美元至35亿美元。

芯片股总体继续上涨,费城半导体指数和半导体行业ETF SOXX收涨1.2%左右。标普500的IT板块成份股中,拉姆研究收涨逾3%,AMD涨超2%,英伟达、博通、希捷科技、应用材料涨超1%,三季度指引逊色的高通收跌逾4.5%,但盘后转涨。英特尔收跌超1%,盘后公布二季度收入超预期剧减且大幅下调三季度指引后,盘后一度跌超10%。

领涨科技股列表:

领跌科技股列表:

以下为全球市场重要资讯汇总:

隔夜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

美国芯片法案在众议院闯关成功 佩洛西:美国的重大胜利!

连续两季度负增长 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美联储还能鹰多久?

拜登:当美联储采取行动降低通胀时 经济放缓并不奇怪

耶伦:美国经济仍具韧性 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重点是稳定的增长

每日优鲜App多地已无法下单:下单显示无货 暂无客服在线

煤炭永不迟暮?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需求将重回历史高位

外盘纵览

美股收盘: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 三大指数均收涨逾1%

欧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法国CAC40指数涨超1%

热门中概股大多走低 尚乘数科再度暴涨134%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亚马逊盘前涨超12%-二季度收入同比增加7%至1212亿美元

作者  |  2022-07-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亚马逊盘前涨超12%,财报显示该公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至1212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1195.3亿美元。此外,亚马逊预计,三季度营收区间为1250-1300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69.7亿美元。

相关报道:

亚马逊2022年Q2营收1212亿美元同比微增7.2% 亏损超20亿美元同比转亏

美东时间7月28日盘后,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公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当期实现营收1212.34亿美元,同比增长7.2%。其中净产品销售额为565.75亿美元,净服务销售额为646.59亿美元。

按地域划分,亚马逊北美部门(美国、加拿大)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744.3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国际部门(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270.65亿美元,同比下降12%;AWS云服务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197.39亿美元,同比增长33%

同期,亚马逊净亏损20.28亿美元,连续第二个季度录得亏损,同比由盈转亏。对此,亚马逊解释称,这是由于公司投资的电动汽车企业Rivan亏损39亿美元。

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12个月时间里,亚马逊的运营现金流为35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0%;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12个月时间里,亚马逊的运营现金流为593亿美元。在扣除本金还款以及根据资本租约所获资产以后,亚马逊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为-261亿美元,上年同一时间,这一数据为42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