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即将就今年6月提出的拆股建议进行股东投票。一家研究公司指出,散户投资者近期一直在大举买入特斯拉股票,为其可能的拆股做准备。若拆股提议获得通过,特斯拉股价有望进一步反弹。
追踪散户交易的研究公司Vanda Research 在周三发布的一份周度报告中表示,散户对特斯拉股票的购买量正在飙升,自2020年夏天以来,散户投资者从未如此乐观。
之前五个交易日,特斯拉的散户净购买额达到6.93亿美元,在Vanda散户资金流动追踪榜上居于首位。苹果公司以3.79亿美元位居第二。
特斯拉拆股前景提振股价
“我们怀疑,强劲的买盘活动是在拆股提议之后出现的,”Vanda表示。
Vanda指出,虽然拆股理论上不应该对股价产生影响,但散户押注基于一个市场惯例,从历史上看,拆股公告发布后股价往往会反弹。如果拆股得到确认,我们甚至可能看到资金流入加速,从而可能进一步推高股价。
今年6月,特斯拉公布了最新的拆股方案,1股变3股,将股票数量增加两倍至60亿股。该提议将于周四(8月4日)进行股东投票。若拆股提议获得通过,这将是特斯拉自2020年8月30以来首次拆股。
拆股往往会令更多中小投资者买得起股票,因此往往伴随着股价上涨。例如,在2020年的1:5比例拆股后,特斯拉股价在五个月内大涨近80%。
散户是大盘反弹的主要推力
周三,特斯拉股价上涨逾2%,报922美元。今年迄今,该股仍累计下跌约23%,7月的反弹已帮助其收窄了今年来的累计跌幅,仅上个月特斯拉股价就飙升了32%。
与此同时,美股大盘7月也大幅反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2.3%,标普500指数上涨9.1%,均创下自2020年11月以来的最佳月度表现。
Vanda认为散户投资者的资金流入是过去几天市场反弹的主要推力。散户投资者一直密切关注特斯拉以及英伟达、苹果、AMD和亚马逊等其它“经典科技股”。
该机构表示,只要这波涨势得到巩固,散户投资者将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内继续购买个股和科技股,但同时指出,鉴于年初至今投资组合的巨大损失,风险情绪的回升可能很脆弱,若标普500指数重新测试低点,散户投资者可能会投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面对美股7月刷新两年来的最强月度表现,多头欢喜空头哭泣。
散户大军欣喜若狂,高声直呼预期之中。然而机构交易员却黯然神伤,只好感叹意料之外。
双方由于不同的着眼点,对美股的走势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观点。从现在的情形来看,散户大军似乎在这一轮拔得了头筹,所以也难怪华尔街弥漫着沮丧,摩根大通TMT交易员Ron Adler只能无奈承认:
交易员好像什么都做不好。就像一个月多前,我们无力挽回标普500指数跌到3500—3600点的颓势,而现在面对它可能要回升到4200—4300点,我们照样躲不掉。
着眼低迷经济 大行疯狂“泼冷水”
面对美联储以通胀为名,以加息为利器向着风险资产疯狂扫射,众多华尔街大行难掩悲观,疯狂“泼冷水”。
再加上通胀未停,衰退已至。伴随着美国GDP陷入“技术性衰退”,众多分析师着眼于美国经济走势,高喊衰退阴霾正在步步逼近。而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他们交出了一份又一份美股看空报告。
前有高盛全球股票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在7月中旬发出警告,认为美股虽自年初以来就开始暴跌,但是“目前尚未对经济深度衰退进行定价”。
后有摩根士丹利“大空头”Michael Wilson也高调附和,警告美国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而且就算有幸躲过衰退,美股熊市也难以见底。
另外,摩根大通也来“凑热闹”,给美股财报季猛泼冷水。摩根大通私人银行欧洲股票策略主管Grace Peters认为,等到财报季到来之后,企业可能就不得不承认,商业状况正在恶化。
为此,分析师们抢在二季度财报季到来之前,在5天之内下调了500多家公司的评级。自金融危机以来,只出现过四次这么多公司在一周内被降级的情况。
总之,华尔街大行齐聚一堂,镇守美股大门,生怕有人进来。
一片唱衰声中散户大军“我行我素”
然而,即便是多方拦截,也没能拦住散户大军前进的脚步。就算面对一片唱衰声,他们也完全没有想要站在机构的肩膀上来解读市场。
简单来说就是,人家基本没听,因为自有逻辑。
摩根大通Adler对这个逻辑稍有总结。他表示对于美股散户来说,无论美联储行动如何,财报季表现如何,经济走势如何,他们都认为市场并不能反映经济,经济也不会投射到市场之中。
虽然经济走势可能也会以出人意料地方式引起市场波动,但总之从眼下的情况来看,一切都“很好”,唯一的问题只是市场有没有足够好到可以吸引投资者回归。
也就是说,当机构专注于美联储连续激进加息之时,散户大军却认为鲍威尔已经“放鸽”,预期美联储即将“转向”。
当机构为美国未来经济发出警告之时,散户大军则重点关注美股Q2财报的超预期表现。
(截止7月29日,在56%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超50%公司业绩超出分析师预期,其中苹果、亚马逊均实现超预期表现,以雪佛龙、埃克森美孚为首的能源股也斩获历史最高利润。)
总而言之,美股散户凭借积极乐观的解读方式,力推美股7月完美收官。不仅抢占了机构的先机,甚至连美联储都被震惊到了,导致高官不得不出面“辟谣”。
并且具体来看,这种“多头思维”颇有层次。按照高盛的总结,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当然似乎无论是哪一种解读,基本都可以汇总为两个字——买它:
第一种:经济很快就复苏。经济可能正在受到侵蚀,但市场正在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地速度对未来定价。或许股市已经提前看穿了经济低迷,并对复苏即将到来进行定价——最快在2023年到来的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会帮助这种复苏。
第二种:衰退已经是过去时。本周我们得知,2022年第二季度的实际GDP增长下降了近1%,这是在第一季度GDP增长下降1.5%的背景下出现的。传统上,衰退的定义是连续几个季度的实际GDP负增长。因此,根据这个先例,衰退可能已经发生了。有些人可能认为害怕已经经历过的事情是愚蠢的,是时候买入股票了。
第三种:衰退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2022年上半年是经济衰退,那么我不知道自己在担心什么。在这场“衰退”的同时,我们还经历了美国历史上最低的失业率之一,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每股收益有望增长10%。充分就业和两位数的每股收益增长应该会为股市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而不是我们经历的从年初至今下跌20%的局面。
华尔街继续“嘴硬”:没有经济数据支撑现在反弹太早了!
即便被散户教育,华尔街大行也并没有因此偃旗息鼓。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继续“沿原路出发”,强调7月美股没有经济数据的支撑,反弹实在是太早了,之后还要继续探底。
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也高声指出,现在就赌美联储“转向”为时过早,7月这种“熊市反弹”根本难以持续。
同样的,摩根大通的Adler也心有不甘。
他认为,一旦标普500指数接近4100点,许多人就会继续让市场重新试探低点位置。
总结来看就是,目前多空双方都在坚持己见,华尔街空头还在持续输出,就看刚赢一局的散户大军能听进去多少了。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标普500指数隔夜收涨4155.17点,留给Adler“挽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随着全球高油价的持续,石油企业恐怖的赚钱能力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8月2日,三大石油公司同一天发布财报,业绩均大超预期。其中,英国石油(BP)第二季度利润高达93亿美元,创下14年以来单季利润新高;美国最大炼油厂马拉松原油(Marathon Petroleum)二季度则大赚近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37亿美元,暴增12倍。
此外,被巴菲特狂买的西方石油也在周二盘后公布了第二季度业绩,季度净利润达到37.55亿美元,同比狂飙36倍多。
已经公布财报的能源巨头中,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的二季度利润均刷新历史新高,加上英国石油公司,五大能源巨头当季利润总和高达5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700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此前,美国总统拜登就直言,石油巨头赚的“比上帝还多”。
值得注意的是,大赚特赚的能源巨头,纷纷启动了股票回购计划,股东们无疑成为最大的获益者。重仓雪佛龙以及不断增持西方石油的巴菲特无疑是大赢家。
三家油企同一天披露业绩
英国石油大赚93亿美元
受俄乌冲突以及供应过紧的影响,自2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处在100美元上方,一度触及130美元/桶,天然气价格更是大幅飙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巨头们赚得盆满钵满。
8月2日,三大石油公司同一天发布财报,业绩均大超预期。
其中,英国石油(BP)第二季度利润高达93亿美元,创下14年以来单季利润新高。第二季度营收为695.1亿美元,基本重置成本利润(underlying replacement cost profit)达到惊人的84.5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67.3亿美元,同比大涨202%。
美国最大炼油厂马拉松原油(Marathon Petroleum)仅在二季度就大赚近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37亿美元,暴增12倍。而过去近十年时间里年利润大概也就20-30亿美元左右。
截至2022年6月30日,马拉松原油的营业收入926.22亿美元,同比75.72%,净利润73.89亿美元,基本每股收益12.24美元。Raymond James维持马拉松原油评级为强力买进,最新目标价为131美元。
马拉松原油在二季度财报会上表示,公司的炼油产能在二季度始终以100%的产能运转,以往公司的平均日产能为290万桶,在二季度达到了310万桶/天。
被巴菲特狂买的西方石油也在周二盘后公布了第二季度业绩。
西方石油第二季度净利润达到37.55亿美元,同比狂飙36倍。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06.76亿美元,超过分析师普遍预计的97.4亿美元。其中,油气业务净营收为76.96亿美元,上季度60.75亿美元,其化工业务净营收为19.09亿美元,上季度为16.84亿美元。
西方石油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第二季度能源收入达到76.96亿美元,同比增长70.8%。截至第二季度末,西方石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53.29亿美元,上季度为32.39亿美元。
五大能源巨头赚疯了,三个月大赚55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公布财报的能源巨头中,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的二季度利润均刷新历史新高。
其中,埃克森美孚第二季度净利润达179亿美元,是去年二季度数据的将近四倍。其在该季度营收达到1156.81亿美元,同比增长70.8%。埃克森美孚在二叠纪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每天增加约13万桶石油当量,炼油吞吐量每天18万桶。
与此同时,雪佛龙、道达尔、壳牌等国际油气巨头纷纷交出了亮眼的业绩。
7月29日美股盘前,雪佛龙发布了有史以来最亮眼的季度财报,第二季度雪佛龙总营收为687.62亿美元,同比增长82.9%;净利润为117.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6%。
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第二季度调整后的净收入98亿美元,净利润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8%;调整后利润98亿美元,同比增180%。
道达尔能源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布雅内尔(Patrick Pouyanné)表示,本季度油价平均超过110美元/桶,炼油利润率创历史新高,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价格高于石油平价。
壳牌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二季度壳牌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14.7亿美元,超过了此前分析师估计的112.2亿美元,并且高于今年一季度91.3亿美元的净利润。壳牌在第二季度打破了公司的净利润纪录,并且还是连续两个季度创造了破纪录的利润。
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道达尔、壳牌以及英国石油公司等五大能源巨头,第二季度的利润总和高达550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如此恐怖的赚钱能力,全世界都惊呆了,此前,美国总统拜登就直言,石油巨头赚的“比上帝还多”。
手握重金的能源巨头纷纷回购
值得注意的是,大赚特赚的能源巨头,纷纷启动了股票回购计划,股东们无疑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英国石油宣布,将股息从每股5.46美分上调10%至6.006美分,并计划在第三季度业绩公布前完成3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就在上周,英国石油的竞争对手壳牌宣布了6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手握重金的雪佛龙更是将年度股票回购计划的规模从100亿美元,提高到了150亿美元。西方石油则在第二季度,偿还了48亿美元的债务,并启动了一项3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二季度,道达尔能源已经回购了20亿美元的股票,董事会批准2022年第二次中期派息增加5%,达到0.69欧元,并授权公司在三季度回购最多20亿美元的股票。
强劲的业绩表现以及不断扩大的回购,推动能源巨头的股价大幅上涨。
其中,西方石油股价今年以来大涨118%,从29美元涨到目前的63美元;雪佛龙年内股价则大涨37.32%,重仓雪佛龙以及不断增持西方石油的巴菲特无疑是大赢家。
今年以来, 巴菲特多次增持西方石油股票,目前其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持有西方石油19.4%的股份。2020年四季度末,巴菲特逆势抄底近4850万股雪佛龙股票,总市值近42亿美元。
埃克森美孚的首席执行官达伦·伍兹表示,全球石油市场可能还会继续吃紧3-5年,理由是石油行业自疫情暴发以来缺乏投资,石油公司需要时间扩大投资以确保供应充足。
凯丰投资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吴星近日在金长江私募论坛中也表示,目前原油的供给无法提升,不是谁在刻意为之,而是在6年前就已经决定了。全球对传统能源的投资持续下降,就会导致产能扩张的可能性和潜在产能均明显下降,早在3年前能源供应就已经大幅下降了,目前原油供应始终维持紧张的格局,美国的库存可能已经处在近年历史低点。
相关报道
五大石油巨头三个月大赚3700亿!巴菲特又成最大赢家?拜登:比上帝赚得还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日本软银集团今年已经以远期合约的方式,出售了其持有的2.13亿股阿里巴巴股票,约占其原先持仓的三分之一,共套现约220亿美元。
相关文件显示,软银的交易对手包括高盛、瑞穗和瑞银等投资银行。据媒体分析,软银远期合约的期限约为两年,届时软银可以选择使用现金交割,保留其继续持有这部分阿里巴巴股份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远期合约生效期限内,软银还拥有这些“预售”股份所代表的投票权。
科技行业逆风、软银历史性巨亏
自去年底美联储预告要激进加息以来,科技股遭受了猛烈的抛售潮,软银愿景基金的几十项投资都出现了收益下滑或亏损。
在截至3月31日的财政年度中,软银的愿景基金出现了275亿美元的亏损,这是该基金自2017年完成募资以来的最大亏损金额。
今年5月,孙正义在财报发布会上表示,软银集团将进入 “防御”模式,放缓投资的同时回购公司股票。
Redex Research分析师Kirk Boodry指出,截至今年3月底,软银的债务达到12.1万亿日元(约合920亿美元),这意味着,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软银的债务几乎翻了一番。与之相比,公司的现金只有2.9万亿日元。
预售阿里股份保留选择权
文件显示,软银强调了在远期合约中保留回购阿里巴巴股票的权利,并补充称,公司目的是“预先筹集资金”和“对冲股票下跌的风险”。
前几年,在软银集团最困难的时候,孙正义正是靠抛售阿里巴巴的股份,套现巨额现金,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与业务开拓。杰富瑞分析师Atul Goyal称,“除了阿里巴巴,软银几乎没有其他大宗流动性资产。”
众所周知,软银20多年前就已是阿里巴巴的股东。随着阿里的业务扩张和上市,阿里巴巴成为市值超万亿的庞然大物,软银也因手持大笔阿里股份,赚得盆满钵满。孙正义也多次表示他看好阿里巴巴的前景,主观上不愿割舍更多阿里股票。
不过,市场分析指出,软银此次的动作可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如果软银选择不买回此前“预售”的阿里股份,持股比例将降至保留阿里董事会席位的门槛以下,阿里的业绩也不再于软银的财报中单独展示。
Forsyth Barr Asia Ltd.分析师Willer Chen表示,“事实上,这是减持。这种延迟方式比在市场上直接抛售要好,因为后一模式可能在短期内会对阿里股价产生一定冲击。”
2020年6月,孙正义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退出阿里巴巴董事会,但软银持有的大笔股份,令软银可以保留阿里巴巴董事会席位。当时已经有传言称,此举代表了软银可能会减持阿里巴巴股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全球最大债券投资基金 PIMCO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聘请了前美联储副主席 Richard Clarida 担任全球经济顾问和董事总经理。
当地时间周三,PIMCO表示,Clarida 会取代公司的原全球经济顾问 Joachim Fels,Joachim Fels 将在12个月任期结束后退休。在进入美联储之前,Clarida 也曾在基金机构工作了10多年。
PIMCO 的首席融资官 Dan Ivascyn 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Clarida 作为PIMCO 2014年“新中性”(The New Neutral)理论的架构师,这只是他多年来为 PIMCO 客户提宝贵见解的一种方式:
他在市场的另一个拐点重新加入,我们期待他对新兴趋势的洞见和指导。
去年12月初,Clarida 在卷入一桩交易丑闻后,突然从美联储辞职。
在疫情爆发初期、美联储推出支持货币市场的措施前几天,Clarida 出售了规模为100万—500万美元的iShares MSCI USA Min Vol Factor ETF.在三天后的,他又买回了这支基金,买入规模与卖出类似。
此前,媒体已经报道过,Clarida 曾买入该基金,但当时财务披露却没记载克拉里达的卖出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财务披露是克拉里达在“炒股风波”相对平息后几周提交的。
在此期间,iShares MSCI USA Min Vol Factor ETF曾一度因疫情恐慌连续下跌,而在 Clarida 27日重新买入后,该基金便开始反弹。
美联储监管机构的调查发现,Clarida 并没有在交易中违反监管规定或道德要求。不过 Clarida 确实没有报告2019年和2020年的一些交易。他表示,这是由于“无心之失”。
这一丑闻是美联储历史上的重大丑闻之一,对其声誉构成了重大威胁。此前,波士顿联储前主席罗森格伦和达拉斯联储前主席卡普兰在疫情发生后、美联储干预金融市场的过程中,也被发现在货币市场上进行了多笔交易。对罗森格伦和卡普兰的调查仍在继续。
自这一交易丑闻发生以来,美联储已经更新了其道德要求,现在禁止其官员购买特定的个股,并禁止他们在加密货币、大宗商品和海外交易市场买卖股票。官员们被限制通过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如共同基金)进行投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称,“我再也感受不到通胀的痛苦了”。
当地时间周三,戴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并没有发现自己处于必须做出取舍的境地,因为“我已经拥有足够多的财富”,很多很多美国人也是如此,这些人实际上并没有感受到通胀的痛苦。
戴利说:
你知道我不得不说,我再也感受不到通胀的痛苦了。我看到价格在上涨,但我有足够的钱,我可以做一些事情。
所以油价上涨,食品价格上涨,我也不能幸免。我有时会对物价上涨望而却步,但我没有发现自己处于必须做出取舍的境地,因为我拥有的已经足够了,很多很多美国人拥有的已经足够了。
但她也花了大量时间讨论她如何看到消费者在挣扎,她支持提高利率以降低通胀,她的目标是将其降至疫情前2%的水平。
戴利也对那些在通胀下挣扎的美国人表示同情,她说,“这些人是我们必须担心的人”,这就是她为什么如此坚决地要降低通胀。
她还说:
所以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看到价格上涨,但我没事,因为我有足够的收入来做这些权衡。
对其他人来说,情况并非如此,降低通胀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她也补充称:“我知道当你不是这样时是什么感觉,当你的收入处于边缘地带,不断上涨的价格实际上迫使你进行真正的权衡。”
但她的言论在网上引发了强烈不满,被一些批评人士指责为“不切实际”。据报道,戴利的年薪高达六位数。
可以肯定的是,很多很多美国人并没有所谓“足够的钱”,他们正被创纪录的通胀压垮。这对他们的消费购物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影响了他们支付房租和购买杂货的能力。不断上涨的价格甚至迫使一些人放弃了他们心爱的宠物。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市场近日个股“妖风”气息浓郁,一只刚上市不久的中概股成为市场关注的主角。
此前名不见经传的香港金融科技公司尚乘数科在14个交易日里,累计最多上涨逾300多倍,周二股价翻倍后周三又近乎腰斩,股价的大起大落吸引众人围观。
尚乘数科7月15日才正式在纽约首次公开募股,发行价格不过7.8美元,却在短短半月内一度涨到2555美元,最大涨幅高达328倍。近日其波动有所加剧,在周二大涨126%之后,周三转头暴跌34.48%,抹去周二大多涨幅。
在周二股价巅峰时,尚乘数科的市值一度超过3700亿美元,超过腾讯控股(3696亿美元)、沃尔玛(3628亿美元)和贵州茅台(约合3505亿美元)。在全球市值榜上排名第15,攀升65个名次。
这一飞冲天的股价究竟是刮得哪门子风,让人不免想要一探究竟。
业绩一般
尚乘数科是尚乘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而尚乘集团则是由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和和记黄埔在2003年创立,是亚洲最大的民营独立投资银行,也是香港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机构集团和最大的独立非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之一。
尚乘数科主要经营香港本地的投行业务,涵盖数字金融服务,数字网络生态建设及协同、数字投资及数字媒体、内容营销四大业务。
这家公司目前员工不过50人,2021年的业绩营收也只达到1.96亿港币(人民币约1.68亿)。而腾讯和阿里在去年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5600亿元和7200亿元左右。
该公司自称其主要盈利点是为付费会员搭建合作平台(蛛网生态系统),以及为客户提供保险和数字银行的数字经营业务。
但从其去年的财报看,这两项业务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业绩,甚至连尚乘数科自己也称对蛛网生态系统的前景表示无法肯定。
不过,尚乘数科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公司已经取得亚洲最稀缺的数字金融牌照,虽然现在落地的只有新加坡数字保险经纪牌照,其他金融资产和数字银行的相关牌照还未被批复,但也算是有了其它同业没有的优势。此外,尚乘数科的净利润率也相当高,2021年的净利润达到1.78亿港币,净利润率可达到90%。
博通咨询的金融行业分析师王蓬博看来,该公司获得金融行业比较稀缺的金融牌照资源,是尚乘数科获得市场青睐的原因之一。
但目前的业绩仍无法解释尚乘数科目前远超同业的市值和9000多倍市盈率的表现。王蓬博的解释是:尚乘数科拥有的另一张王牌,即赫赫有名的股东背景。
李嘉诚已基本离场
公开资料显示,尚乘数科原本属于尚乘集团,在2019年分拆业务后成立。尚乘集团的创始股东是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持股比例达88.7%。战略股东则包括恒基兆业地产主席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远东发展的主席邱达昌和富豪酒店主席罗旭瑞等。
2022年3月2日,尚乘集团下的尚乘国际更名为尚乘IDEA.而根据其美股上市招股书,尚乘国际的股东包括小米、猫眼娱乐、同程艺龙、汇量科技和隆领投资等。
在尚乘数科IPO之前,尚乘集团持有尚乘IDEA公司50.6%的股份,而尚乘IDEA则持有尚乘数科97.1%的股份。在IPO之后,尚乘IDEA仍持有尚乘数科88.7%的股份。
明面上看,尚乘数科背后靠着的就是李嘉诚这棵大树,还有小米、猫眼等公司的加持。一名金融分析人士表示,在缺乏话题和投资标的的当下,尚乘数科就成了短线资本热捧的对象。
但也有投资人反驳称,尚乘集团虽由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创立,但目前早已改朝换代,实控人和股权结构全部更改。从招股书上看,与李嘉诚相关的股东要么已经100%退出,要么只剩一点财务股权,无法对尚乘作出任何背书。
长和集团的最新公告证实了外界猜测,虽然十年前长和参与创建尚乘集团,但目前已经出售绝大部分持股,目前所持尚乘集团不足4%权益。公司正在洽谈出售尚乘集团的剩余权益。
美股散户称没钱背锅
尚乘数科业绩平平,名人效应又被证伪,于是股价暴涨的锅又扣到了热衷炒作meme股票的美国散户头上,Reddit用户首当其冲。
据媒体报道,尚乘数科股价从7.8美元一度冲破2500美元的故事,很像去年游戏驿站(Gamestop)的狂热延续。
当时一些痴迷Reddit论坛的散户投资者联盟,暴力拉升游戏驿站的股价,并成功挤爆做空的对冲基金,一度成为当时全球投资界的头条新闻。
而尚乘数科这一次的疯狂暴涨,被很多人猜测可能是散户的又一次冲锋。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Jay Clayton对此表示遗憾,并认为这不会导致获利机会,反而让散户损失的风险变大。而美股著名卖空人士Jim Chanos也表示,他对这种meme股票的狂热情绪感到失望。
但也有机构表示,尚乘数科并不是meme股票。知名研究机构香橼就表示,周二尚乘数科的交易只有33.9万股,并不像去年游戏驿站那样,散户纷纷下场成交量明显放大的样子;而且也没有发生大笔杠杆融资的情况。
美国Reddit论坛子版块Wallstreetbets今日也被尚乘数科刷屏,但显然这些用户并不是在宣传自己的“战果”,反而对媒体把这件事扣到美股散户头上感到荒谬。大多数的帖子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我们并没有下场炒作这只听都没听过的股票。
还有散户投资人自嘲称,媒体竟然认为我们还有钱去炒股?
那么,尚乘数科的大涨究竟是由谁在推动呢?
低流动性
有专家指出,尚乘数科近日股价的飙升,可能是由其低流动性和资金集中拉抬两个因素合力推动的。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尚乘数科的总股本在1.85亿股左右,而公众持股量仅为1905万股。周二股价暴涨超过2500美元时,即时成交量仅数万股,当日全日成交也就逾30万股。
在“妖股”的故事里,谁也不知道当时击鼓传花的庄家来自何方,最后的接盘侠会是哪个倒霉蛋。
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嗅到“妖气”的时候,赶紧抽身才是最好的策略。尚乘周三的暴跌或许已经在暗示击鼓传花的游戏快进入尾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今日因普遍乐观的风险情绪而上涨。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和企业财报缓解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标普500指数上涨1.56%。道指涨1.29%;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数上涨2.59%。
周三早间公布的ISM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意外反弹并创三个月新高,冲淡了“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的市场悲观预期。
Bokeh Capital创始人Kim Forrest表示:“像ISM非制造业PMI指数这样意外惊喜的数据,就是推动美国股市起飞的原因。与此前的其他数据一样,今天的数据再次告诉我们也许经济状况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此外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周三重申,美国经济没有陷入衰退,美联储将继续加息以抑制高通胀。
Unigestion全球宏观投资组合经理Olivier Marcio则警告称,虽然企业Q2获利情况普遍不错,但市场也有更大的问题。通胀仍然很严重,美联储将继续保持着强硬措施。
G Squared Private Wealth的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Victoria Greene表示:“对美联储将采取什么行动的预期,是鹰派还是鸽派,以及收益率的变化,认为市场仍然低估了美联储可能采取的行动。尽管债券市场出现令人失望的表现,但股市的却似乎在告诉投资者还可以反弹,因为市场可能相信美联储可能不得不放缓激进加息进程。股市目前能把任何消息都当成好消息,而债券市场把任何消息都当成坏消息。这是一种相互矛盾的信号。
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高级全球市场策略师Sameer Samana表示“几乎所有经济数据都表现相对乐观,包括ISM服务业指数。大多数都显示出了连续的改善,这告诉我们经济没有那么糟糕。通胀压力可能继续居高不下,如果美联储真的想让通胀率回到接近2%的水平,他们需要采取更多措施——这就是利率因素。股票的走势更多地与已经变得过于负面的人气有关。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
在债券市场,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上升,受未来利率将继续走高的预期提振。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周二的3.077%攀升至3.108%。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前一天的2.740%上升到2.747%。
继昨天我们公布抄底 DKNG 后
文章回顾:美股8月的行情十分好,出现多只飙升股
DKNG 今天大涨 9%,突破我们的目标价,我们成本价14.5美元,两天获利20%
今天,我们继续出手捉妖股,根据我们的量化交易模型,早盘扫描到 ENDP 出现异动,其绿能指标在转红负后持续减少
于是立即发布给Vip Penny社区。截图曝光,进场价格 0.7
随后果然ENDP出现一波强劲拉上,股价从0.7涨到0.9美元,短短半个小时,利润高达 22%。
另外,我们今天精准抄底 AMD 在最低的位置,94.5 买入 AMD
今天上涨到98美元,我们将继续持有。
其实,AMD 这位老朋友,最近我们VIP社区已经是多次高抛低吸。最低成本77美元
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整个美股会带给我们非常丰厚的收获,有兴趣加入我们美股Vip,长按下方二维码
优步大涨18.9%,二季度营收为80.7亿美元,同比大增105.34%,超Capital IQ分析师预计的73.7亿美元。
第二总预订量29.1亿美元,同比增长33%;第二季度平台月活消费者1.22亿。
优步首席财务官Nelson Chai表示,随着轻资产平台继续扩大,公司第二季度实现了自由现金流转正,公司将继续在这一势头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AMD涨2.6%,二季度营业收入史上首次突破60亿美元,达到65.5亿美元,超分析师预期。连续第八个季度创单季最高纪录,营业利润也继续创新高。二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达创纪录的近20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当季营业利润率30%,分析师预期29.8%,同比升6个%,环比降1%。
欧盟和美国分别在今年通过了各自的 “芯片法案”,中日韩也持续加大对芯片领域的扶持力度。根据一些机构的统计,目前全球多国喊出的芯片补贴规模将达到 5000 亿美元。
近年美国的全球芯片市场份额仅有 12%,为提高美国在芯片行业中的地位,上月参议院通过的 “芯片法案” 计划为芯片行业提供约770 亿美元补贴,由美国财政部出资。
韩国政府在芯片领域的投资目标侧重于完善产业,在 2021 年提出 “K-半导体战略”,计划 10 年投资 4080 亿美元。
2021 年日本提出 “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目标是到 2030 年保持全球 10%的芯片市场份额。
欧盟希望确保自身芯片供应安全,其目标是要在 2030 年之前把欧盟在全球的芯片产能占比从目前的 10% 提升至 20%。
在今年 2 月通过《芯片法案》,计划向半导体领域投资 440 亿美元,其中 112 亿美元用于芯片的研究、开发和创新。
隔夜美股大公司涨幅榜
注:表格中为总市值大于500亿的美股上市公司,按最新收盘涨跌幅由高到低排列。
隔夜美股成长股涨幅榜
注:表格中为总市值大于100亿的美股上市公司,按最新收盘涨跌幅由高到低排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股市和债市周二(8月2日)双双遭遇沉重打击。然而,主导这一切的,却并非是许多人因亚太地缘情势引发的避险情绪,反倒是原先看似不怎么起眼的几场美联储官员讲话……
行情数据显示,美债隔夜遭遇全面抛售,各期限收益率的基点涨幅普遍达到了两位数。截止当天尾盘,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17.9个基点报3.061%,为6月中旬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17.3个基点报2.753%,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9.4个基点报3.011%。
周二波动最大的是5年期美债收益率——全天大幅飙升了22个基点至2.861%,这是2020年3月17日以来该期限收益率最大的单日涨幅,同时也抹去了上周美联储决议后的所有跌幅。
在股市方面,道指周二大幅下跌402.23点,至32396.17点,跌幅1.2%。标普500指数下跌27.44点,至4091.19点,跌幅0.7%。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0.22点,至12348.76点,跌幅0.2%。
从全天走势看,美股隔夜可谓几经波折,最初追随亚太股市集体低开,随后不久在纳指的带动下陆续转涨,但在收盘前两个半小时,美股又悉数转跌,尾盘更是跌势加速。
有业内人士指出,美国股债市场在7月份大涨,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政策立场可能趋于缓和。然而昨夜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却似乎表明,这一押注可能有些“一厢情愿”——周二发表讲话的三位美联储官员,都强调了美联储在控制通胀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这预示着致力于反通胀的美联储,或许并不会像业内预期的那样迅速向政策宽松转便。
美联储官员一天内连续“放鹰”
在财经日历上,周二先后有三位美联储官员发表了公开讲话——分别是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和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其中,戴利和埃文斯以往在美联储内部的立场相对鸽派,而梅斯特则是传统的鹰派人物。而从当天的表态看,这三位官员的立场似乎都有比眼下市场的利率定价,更为鹰派一些。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周二在领英上接受采访时率先表示,美联储“远未”完成为通胀降温的努力。美国通胀仍处于40年高位,要把通胀率拉回到2%左右的目标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戴利指出,虽然之前美联储一度“背靠背”连续两次加息了75个基点,但“不应该把这些大动作认作该行逐步减少加息的迹象”。她表示,“现在还没有到(加息周期)快结束的时候,我们对利率达到的高度感到非常满意,这代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随后也在接受采访时称,他认为在9月下次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是合适的。不过,他依然为75个基点的更大幅度加息敞开了大门,并认为这一加息幅度“可能也没问题”。
对于9月之后的政策路径,埃文斯希望美联储在今年剩余的两次会议都以更传统的步调加息,也就是单次会议加息25个基点,从而到年底把基准利率调整到3.5%,其目前依然认为这个利率路径合理。
“如果通胀没有显示出改善的迹象,美联储可能必须重新考虑更高一点的利率路径,但我对过多或过早做出反应还是有点紧张”,埃文斯称。
同样是在周二,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Loretta Mester)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她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将低于趋势水平,并补充称这对控制通胀是必要的。
不过,鉴于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强劲,梅斯特认为美国并未陷入衰退。“当经济衰退到来时,你会看到劳动力市场迅速恶化,现在劳动力市场非常健康,我对今年的预测经济增长将低于趋势水平,但这是控制物价上涨的必要条件。”
梅斯特希望在非常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物价环比涨幅放缓后,再宣布美联储完成遏制通胀的目标。
市场鸽派押注大错特错?
在隔夜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讲话后,市场对美联储年底前持续大幅加息的预期重新升温。
利率市场现在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底前把基准利率上调至3.4%左右,比周一预测的提高了13个基点。美联储上周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2.25%-2.5%。
投资者还削减了对明年降息的预期。在2023年6月会议上,与联邦基金利率挂钩的衍生品利率从周一的3.02%升至3.27%,交易员对第一季度降息的押注也正迅速降温。
Mischler Financial董事总经理Glen Capelo表示,美债收益率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戴利和埃文斯的言论非常鹰派。
法国兴业银行美国利率策略主管Subadra Rajappa指出,戴利的言论“引发”了美国国债市场的抛售。杰富瑞货币市场经济学家Tom Simons则表示,埃文斯以往的立场非常鸽派,因此当前的鹰派言论很重要。
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7月会议之后,投资者曾开始消化今年晚些时候美联储将采取一系列较小幅度的加息,因有迹象显示,美联储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已开始给美国经济增长降温,但戴利、埃文斯和梅斯特昨夜的最新言论显然再度动摇了市场,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上周市场对美联储决议的鸽派解读是否正确?
事实上,在上周的美联储决议后,不少业内人士就曾提醒过投资者,目前市场对美联储明年降息的预期和美联储6月点阵图的差距非常大。
高盛策略师本周一也表示,市场对货币政策会更为宽松的预期可能有些大意,且过早地淡化了经济衰退风险。该行策略师认为,如果未来通胀还是难以降温,市场将更容易受到美联储意外“转鹰”的影响。届时,美国经济活动将放缓,经济衰退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深。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