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新闻网站Axios 10月28日消息,谷歌当地时间周四向部分客户发出警告称,针对这家科技巨头的反垄断法案可能会危及小企业依赖的服务。
据报道,谷歌正向使用其广告、分析和免费商业档案工具的中小企业发送电子邮件,告诉他们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反垄断法案可能使企业损失时间与金钱。
谷歌表示,这些危险可能包括:地址和营业时间等信息可能不再出现在谷歌搜索结果或谷歌地图上,将使客户更难找到企业;如果谷歌广告产品被拆散并与谷歌分析脱节,将损害数字营销的有效性。
谷歌发言人称:“我们担心国会有争议的一揽子法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特别是对那些在疫情期间依靠数字工具来适应、恢复和接触新客户的小企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当地时间10月28日,Facebook(脸书)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 Connect大会上宣布,Facebook将更名为“Meta”,来源于“元宇宙”(Metaverse)。
扎克伯格表示,我们经历了从台式机到网络再到手机,从短信到照片再到视频,但这并不是终点。“下一个平台和媒介将是更加身临其境和具体化的互联网,你将置身于体验之中,而不仅仅是作为旁观者,我们称之为元宇宙。”
在他看来,“Meta”的意思是“超越”:“从现在开始,将是元宇宙优先,而不是facebook优先。”他提到,“超越”象征着总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建造,总有一个故事的下一个篇章。
一次转移焦点的机会
《华尔街日报》称,此次更名将给Facebook一个转移焦点的机会,目前该公司正面临来自国会议员、研究人员以及用户的严厉审视。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近年来Facebook的声誉受到多次打击,包括涉及用户数据安全隐私,以及对暴力、仇恨言论等监管不力。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还对Facebook提起过反垄断诉讼。
报道援引一名市场研究公司的研究主管迈克·普鲁克斯 (Mike Proulx) 的发言表示:“虽然将 Facebook母公司与其创始应用区分开来有助于缓解公众的反感,但更名并不会突然消除困扰公司的主要问题。”
乔治城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营销学教授普拉尚特·马拉维亚 (Prashant Malaviya) 则向路透社表示,如今外界已有“删除Facebook”应用的呼声,扎克伯格无疑希望防止接踵而至的审查对其他应用程序造成伤害。“毫无疑问,Facebook的声誉已经受到严重损坏,可以说是‘有毒’。”
《华盛顿邮报》也提到了Facebook 的信任危机。此前,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总检察长拉辛正式起诉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称其需要在2018年剑桥分析公司的丑闻中承担个人责任。同一天,大西洋彼岸的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宣布,因Facebook未能提供所需的更新信息,该机构将对Facebook处以近700万美元的罚款。
而有着“吹哨人”之称的脸书前雇员弗朗西丝·豪根则向《华尔街日报》泄露了数千页的Facebook内部文件,指控该公司以“利益至上”为原则,存在煽动分裂、破坏民主、损害年轻用户心理健康等一系列罔顾公众利益的行为。随后,美国国会就这些文件举行了听证会。
“Facebook已经暴露其算法架构、平台设计和政策方面的根本缺陷,而围绕心理健康和两极分化的危害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触目惊心。”《华盛顿邮报》表示。
而《纽约时报》则在报道中直接称Facebook此次更名具有“装饰性”:“企业更名很少见,但有先例。它们通常被用来表示公司的结构重组或使公司远离不良声誉。”
也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改名或许是因为Facebook公司想要彻底与Facebook划清界线。“该公司可能将被命名为Zuckplex,然后旗下有一系列的产品,Facebook只是其中之一。这给人一种黑帮试图将(非法)资产转移到合法企业的感觉。”
“元宇宙”公司之路道阻且长
扎克伯格在主题演讲中展示了一系列“元宇宙”场景:包括扎克伯格在虚拟环境中与朋友一起做水上运动、水翼艇运动,然后从虚拟家庭办公室跳入工作会议,在虚拟睡莲上锻炼。
在随后发布的公开信中,扎克伯格表示,希望在未来十年内,元宇宙将有10亿用户,拥有数千亿美元的数字商务规模,并为数百万创作者和开发者提供工作岗位。
大会上,扎克伯格宣布,Meta旗下的Horizon平台已经推出多项元宇宙相关功能,例如新增的VR功能:Horizon Home——可以在VR中随心所欲地构建“家”。比如把聚会空间设计成太空舱,每个人的虚拟形象也可以自由定义和选择,可以“捏”一个自己、一个个性张扬的卡通人物、甚至是一个机器人形象。朋友们能一起聚会、看电影、玩游戏,也可以一起参与身临其境音乐会或虚拟演出。
此外,Facebook进一步更新Quest上的Messenger功能,进一步拓展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社交联结。用户可以在Horizon中直接拨打 Messenger 电话给朋友,并在虚拟世界中与在现实世界的他们对话。
不过,Facebook向Meta转型的道路未必会一帆风顺。《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提到,要实现这一愿景,既非一日之功,投入也不是小数目。分析人士指出,现在还缺少元宇宙所需的一些基础构建模块,建造工作尚需时日。尽管金融机构分析师们普遍看好元宇宙概念,但他们表示,“我们认为元宇宙要完全实现,可能需等到数十年之后。”
目前元宇宙还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即便是产品也非常初级,距离真正的赚钱仍有距离。
华尔街投行Jefferies在研究报告中就指出,网络世界中的“数据延迟”就是需要克服的技术问题,现有延时过长无法支撑元宇宙概念,报告还提到如果要把元宇宙打造成网络集市,虚拟货币还需要进一步演化。
除了基础架构的缺乏,还有支撑元宇宙的内容——游戏和应用,只有企业斥巨资投入才可以共同实现元宇宙梦想。
批评声音并不少。根据美联社的报道称,Facebook一些最大的批评者似乎对更名无动于衷。关注 Facebook 的监管机构 Real Facebook 监督委员会宣布将保留其名称。
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改名并不会改变现实:Facebook 正在摧毁我们的民主,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虚假信息和仇恨的兜售者。他们毫无意义的更名不应分散对调查、监管和真实的注意力,需要独立监督才能让 Facebook 承担责任。”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0月27日,可口可乐公司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100.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高于市场预期的97.52亿美元;经营利润为28.98亿美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为24.75亿美元,同比增长42%;每股收益为0.65美元,同比增长18%,高于市场预期的0.58美元。
销量方面,全球单箱销量同比增长6%,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主要受发展中市场和新兴市场驱动。亚太市场的单箱销量同比增长3%,追平2019年同期表现,主要受中国和印度市场驱动;从品类看,可口可乐和风味汽水引领了亚太市场的销量增长。
在以价值计算的市场份额方面,可口可乐公司在非酒精即饮饮料市场的份额有所增长,居家和户外渠道的份额均有提高,整体表现优于2019年同期水平。
“公司的战略转型让我们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特殊时期得以强劲崛起。”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我们正上调全年业绩指引,以准确反映业务的良好增长势头。虽然全球市场复苏的节奏并不同步,但我们仍在持续投资,以推动系统的长期发展。我们强大的系统协同性和网络型组织正助力我们的品牌和市场释放更大潜力。”
财报中,可口可乐公司上调了2021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1年全年营收增速为13%至14%,高于此前预计的12%至14%;每股收益的增速上调至15%至17%,高于此前预计的13%至15%。
在财报电话会上,詹鲲杰进一步表示,业绩的持续改善得益于战略转型的顺利推进,战略转型有效推动了公司产品创新和营销效率的提高。“遵循这样的战略,我们正持续投资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和产品且已初见成效。”
中国市场方面,可口可乐中国本季度在品类突破、产能提升和品牌建设上均取得重要进展。
在公司“全品类饮料”战略的推动下,可口可乐中国加速产品和品类创新,继6月推出托帕客(Topo Chico)硬苏打气泡酒后,可口可乐中国于9月再度推出一款酒饮——柠檬道(Lemon-Dou)日式柠檬气泡酒,加码低度风味酒饮。9月,可口可乐公司与蒙牛的合资企业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宣布推出“鲜菲乐”(fairlife)品牌,进军中国低温奶市场,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低温奶产品,促进中国乳品消费升级。此外,可口可乐中国的全资子公司粗粮王也推出植物基饮品——【植白说】燕麦乳谷物饮料,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丰富的植物饮料选择。
三季度,可口可乐中国两大装瓶合作伙伴——中粮可口可乐和太古可口可乐相继宣布在华投资扩容计划,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9月,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山西)有限公司与山西综改示范区就中粮可口可乐山西新工厂项目正式签约。新工厂拟规划9条饮料生产线,年产能接近140万吨,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后有望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的饮料生产工厂。10月,郑州太古可口可乐扩容重建项目奠基仪式在河南郑州正式举行。该项目总投资额不低于9亿元人民币,是太古可口可乐迄今在中国区最大的一笔单笔投资,建成后的新工厂最大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吨。
此外,可口可乐继续实施“天下无废”可持续包装战略,旨在通过产品包装传达饮料瓶循环再生的倡议。9月底,公司旗舰品牌【可口可乐】发布全新品牌理念“Real Magic”,并推出其经典标志的全新呈现形式——“拥抱”标志(“Hug” logo),呼吁大家向周围的人传递畅爽、振奋的积极精神。这是可口可乐自2016年以来首次焕新品牌理念,旨在增强与消费者的共鸣,连接年轻消费者。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包装升级,并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全新包装的【可口可乐】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全新包装新增了“回收我”环保标志,鼓励消费者在饮用后对饮料瓶进行有效回收,使其循环再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0月28日美股盘前,富途控股(FUTU)盘前一度跌近30%,老虎证券(TIGR)一度跌近20%。二者暴跌,被认为与一位央行官员的演讲有关,引发市场对于公司合规性的质疑。
早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就“数字环境下金融牌照的地域边界和客群边界的实现”发表了主题演讲,谈到了一些跨境互联网券商展业的监管问题。
对于监管事宜,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表示,对一些投资者来说,或将面临一些不便利的情况,但从国家整体看,从系统性风险角度看,对(富途、老虎)进行监管是必须的事,二者应该申请境内业务牌照。
盘前大跌
此前的10月24日,在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三“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效率、稳定与公平”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现场发表了演讲。
10月27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官网全文发表了该演讲内容,演讲主题为《数字环境下金融牌照的地域边界和客群边界的实现》。
在谈到跨境、跨地域问题时,孙天琦提到了跨境互联网券商:“部分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在未取得境内相关牌照、仅持有境外牌照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平台,主要专门面向境内投资者提供境外证券投资服务。例如,美股、港股交易服务,属于”跨境交付“范畴。跨境互联网券商客户快速增长,多来自我国境内。据专业媒体报道,注册在开曼群岛的A公司存量入金账户80%来自我国境内,注册在香港的B公司为55%。从业务实质看,跨境互联网券商属在我境内无照驾驶,属非法金融活动,这种定性与资本项目是否完全可兑换无关。”
上述A、B两家公司被市场人士认为是富途、老虎两家跨境互联网券商。
孙天琦最后总结称,金融牌照有国界。对境内外投资者禁止的金融业务,以及未对外开放的金融业务,境外机构不得在境内经营。已对外开放的金融业务,境外机构必须持境内相关牌照合法合规经营。
“境外机构在境内从事禁止的、未对外开放的金融业务、或者仅持境外牌照在境内展业,属非法金融活动。国内也同样,金融机构若仅持有可在一定区域内展业的牌照,不能在全国展业,全国性金融牌照只能由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孙天琦表示。
在股价遭遇盘前大跌后,10月28日晚间,母公司富途控股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富途证券在香港、新加坡和美国当地持牌并展业,符合当地金融监管要求,公司一直坚守合规,拥抱监管,目前不存在倒闭问题。
不过,王骥跃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在他看来,老虎和富途也应该申请境内业务牌照,依法开展业务并受监管。
“金融业务是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业务,所以在大多数国家都是持牌业务,受监管的。老虎和富途在国内开展业务也需要有牌照才行。中国已经放开了外资控股券商的限制,一些国际大行也已经获批了牌照。如果对所有外资行有不同样的要求,对守法经营受监管的外资行则并不公平。”王骥跃称。
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律师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称,老虎与富途证券经营的合规性以及外汇合规性都是有疑问的,他们作为专业的证券经营机构应该也是知道这些的。
合规质疑不断
公开资料显示,富途控股、老虎证券是两家从事跨境业务的互联网券商公司,均已经完成赴美上市。
富途控股子公司富途证券是一间成立于香港,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1、2、3、4、5、7、9号牌照并接受香港证监会规管的持牌机构。2021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显示,公司全球注册用户数突破1500万,同比增长67%;开户客户数达232万,同比增长142.5%,付费客户数突破100万,同比增长230%。
老虎证券现已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拥有33张金融类牌照和资质。2021年二季报显示,公司开户客户数已达164.9万, 季度新增24.9万。入金客户数达52.9万,季度新增15.3万,续创季度净增新高。
老虎证券正在试图拿下更多的牌照。此前美东时间10月26日,老虎证券发布公告称,其收购香港券商海悦证券事项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准。这意味着,老虎证券可以即将开发上线属于自己的港股交易清算服务,摆脱港股“通道商”的角色。
根据公告,在老虎证券收购完成后,将获得该券商持有的港股第1、2类牌照,从而可进入香港市场为当地客户提供证券经纪、期货经纪等服务。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是老虎证券与富途控股近期首次被市场质疑。此前10月14日,富途、老虎两家跨境互联网券商被人民网点名质疑,股价双双大跌。
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正式施行,在此背景下,人民网刊发了文章《财经观察: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在即,跨境互联网券商何去何从?》。
文中称,富途、老虎等跨境互联网券商在用户信息安全以及合法化、合规化方面存在风险,并指出二者商业模式上的信息收集安全问题与信息去向问题。
对此,富途控股与老虎证券回应称,公司分别已于2019年8月2日、2019年8月17日按照监管要求完成所有整改工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星巴克第四财季每股盈利1.49美元,市场预期为0.98美元,去年同期为0.33美元。
相关报道:
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7% 盘后股价超跌4%
美东时间10月28日周四,星巴克发布了其第四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其每股收益预期高于预期,但其收入预测低于预期。
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1 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 0.99 美元
四季度收入为 81 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 82.1 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四季度利润为 17.6 亿美元,即每股 1.49 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 3.92 亿美元,即每股 0.33 美元
四季度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 17%,低于 StreetAccount 估计的 18.3%。从销售区域来看:
四季度北美地区销售额57.63亿,同比增长 36.8%
美国门店销售额增长 22%,客单价增加了 3%,根据该公司的忠诚度计划报告有 2480 万活跃会员,比去年同期增长 28%
星巴克国际市场增长乏力,国际同店销售额增长3%。其中,星巴克国际第二大市场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了 7%,主要受到8月中旬疫情反复的影响,中国80%的门店受到波及
四季度增加了 538 个新门店
对于2022 财年,星巴克预计其 GAAP 每股收益将下降 4%,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将至少增长 10%。其盈利前景低于华尔街预期的 3.73 美元,比 2021 财年高出 15% 以上。
星巴克预计全球同店销售额将达到净销售额为 325 亿至 330 亿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 320.7 亿美元。该公司计划在其全球足迹中新增约 2,000 家新咖啡馆。预计这些新地点中约有四分之三将建在美国以外。同时,该公司还宣布将在第一财季恢复其股票回购计划。
星巴克首席运营官兼北美总裁 John Culver 表示,冷饮占本季度饮料销售额的 75%。浓缩咖啡饮料的销售额飙升了 34%。他还补充,高峰时间又回到了疫情前的时期。
星巴克高管认为他们也受到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影响。一天前,该公司宣布将在 2022 年至少两次提高员工的工资,将工资底线提高到每小时 15 美元。
此前,华尔街见闻曾提到,星巴克与亚马逊正在就推出一个联合品牌咖啡进行谈判,专为25-45岁的都市人或“时间紧迫的专业人士”设计,采用亚马逊的Just Walk Out技术,将亚马逊的无收银员Go商店与咖啡馆进行了结合,可使顾客无需通过传统结账方式购买饮料、烘焙食品和热食。
今年以来,星巴克的股价累计上涨了15%,低于同期纳斯达克100 累计 22.42% 的上涨。财报公布后,星巴克盘后超跌4%。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构建生态成为英特尔的迫切任务。
2021年,英特尔开足马力,一路奔向算力盛宴中心。正如新任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所言:“现在的英特尔正在以短跑的速度跑马拉松。”
今年,随着技术派CEO帕特·基辛格的上任,英特尔在战略层面频频放招,从IDM模式的升级、到芯片架构的创新,再到如今,欲建立开发者新生态。
10月28日,英特尔在On技术创新峰会上,面向开发者发布了软件和硬件等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一方面,英特尔宣布建立统一的开发者专区(Developer Zone),全新oneAPI 2022工具包和全新oneAPI卓越中心(CoE);另一方面,英特尔发布了第12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产品家族,除了PC端的CPU之外,英特尔还公布了GPU、IPU、服务器处理器等硬件平台的最新进展,阿里巴巴、阿贡国家实验室、AT&T、谷歌云、微软、腾讯等均为英特尔客户。
从中可以看到,面对未来的云化世界、算力竞争,英特尔开始重塑生态,而聚集更多高质量的开发者,是生态的基石。
在英特尔看来,为了实现大规模生成、存储和分析数据,通往Z级(1Z=10^21,十万亿亿级)计算的赛道已然开启。从P级(10^15,千万亿级)计算发展到E级(10^18,百亿亿级)计算用了超过12年的时间。如今英特尔预计在五年内,即2027年实现Z级计算。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要通过与开放生态系统合作,确保开发者拥有优化的工具和软件环境,以加速他们的部署。
这个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王锐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随着应用场景扩大以及数字化转型,对于生态的要求变得特别广,从边缘到端到云,把整个产业链拉得非常宽。整个生态系统规模也发生了变化,必须构建一个社区,这不是一家公司能做到的事情。最大的挑战是要做到这三点:第一个是开放、第二个是可选择的、第三个是可信赖。打造这样一个开源的社区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有领头的合作伙伴和英特尔一起来建设新生态。”
算力新时代的生态角逐
在科技产业中,“生态”一词一直被提及,近期华为HDC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就表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企业是生态型企业。”而生态的构建需要经年累月的持续投入。
曾经,英特尔和微软的“Wintel”联盟称霸桌面端市场,当时PC是最重要的算力平台,围绕着PC世界,开发者们蜂拥而入,但是如今,算力生态的格局已经发生改变。
环顾四周,计算能力正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打开电脑还是手机,云文档的需求已经势不可挡地增加,通过云端进行多终端业务协同越来越普遍,云存储的需求也非常直观,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存储上云是趋势。根据英特尔的介绍,到2030年,每个人都可能拥有1 Petaflop(每秒进行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算力和1 PB(Petabyte,千万亿字节)的数据,时延不到1毫秒。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计算生态的支持,只是今天的市场上,英特尔和Windows不是唯一的霸主,后起之秀不断另辟蹊径,加入到新一代计算力的竞争当中。
一位软件资深人士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现在各家进行算力时代的大角逐,英特尔已经在牌桌上,而成为下一代算力的开发者,一定要有更多的开发者追随你,要通过软件构建生态。只专注硬件固然也有不小体量,但加上软件能力,方能成为真正的霸主,英特尔有自己的野心。”
此次会议上,英特尔就详细介绍了针对开发者的重点投入计划,包含一个升级、统一以及更加全面的开发者专区,让开发者能更加便捷地访问针对人工智能、客户端、云、5G/边缘和游戏等领域的参考设计、工具包和其他资源;也包含oneAPI 2022工具包,首次通过统一的C++/SYCL/Fortran编译器和Data Parallel Python为CPU和GPU增加了跨架构的软件开发能力,并提升了Advisor加速器性能建模能力;以及全新的oneAPI卓越中心,都旨在优化对资源的获取,并简化跨中央处理器(CPU)和加速器的架构开发。
再看竞争对手,英伟达通过CUDA平台建立了庞大的生态,最关键的是开创了一系列标准。简而言之,CUDA平台是英伟达建立并行运算的一整套软硬件生态标准,大多数AI芯片均需要与之匹配,除了CUDA,英伟达还在更多领域建立新的平台。
目前英特尔也已经进入GPU赛道,并且强化软件能力,对于竞争和生态搭建,王锐告诉分析师:“英伟达在过去十年里,在AI、GPU方面可以说是独占鳌头。英特尔在过去的十年里,也给了英伟达没有竞争的场地。自从Pat(英特尔新任CEO)回来,我们开始在这方面投资,当然这条路还很长,我们现在在GPU上面的份额非常小,但是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必须要搭建一个生态,如果没有生态,只是一片GPU是无法去竞争的,相关的软件开发我们都会去投入。”
在王锐看来,英特尔最大的竞争强项就是拥有巨大的平台,不论从AI或者是游戏GPU,都有开发者生态的经验,有底蕴去竞争。
她进一步表示:“半导体不是一个短程赛跑的产业,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它会推动更加新颖的应用,这个循环并不是说今天失掉一个机会就没有机会了,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只要我们不断重新打造自己,在业界变成一个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和一个拥有全栈性XPU实力的、这样一个数字化转型的公司。我相信我们可以帮到业界,业界对英特尔的期待也会不断提高。”
英特尔战略聚焦
与此同时,英特尔也在稳步执行其产品和制程工艺路线图,软件硬件两手抓,在峰会上,英特尔还公布了一系列处理器的最新进展。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第12代酷睿处理器,据介绍,该产品家族包括60款处理器,将用于500多种机型,并且首次采用“Intel 7”(10纳米Enhanced SuperFin)制程工艺。预计2022年年初,英特尔将向OEM合作伙伴交付第12代酷睿处理器产品家族中28个SKU型号的处理器,进一步扩大台式机、移动和商用细分市场。
在GPU方面,英特尔将推出锐炫Alchemist显卡SoC系列,据介绍,第一代英特尔锐炫高性能独立GPU将提供Xe超级采样(XeSS)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全新升频技术,将被整合到游戏中。
PC芯片外,英特尔也在服务器芯片、AI芯片、通信芯片领域发力。服务器芯片中,英特尔持续优化下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代号为“Sapphire Rapids”);AI专用芯片上,英特尔和谷歌云宣布深度合作,设计开发基于ASIC的IPU(代号为“Mount Evans”);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也在加速进入通信市场,运营商AT&T将英特尔作为其芯片供应商,部署其即将推出的虚拟无线接入网络。
可以看到,在硬件层面,英特尔正在巩固芯片能力底盘,今年以来,英特尔正在做出改变,帕特·基辛格欲带领英特尔回归到技术峰顶。战略层面看,英特尔过去几年四面出击、多赛道投资收购,在捕捉新机遇的同时让外界有失焦之感,现在转为强化底层技术和生态,进行了聚焦。年初英特尔提出了升级IDM,直接进入晶圆代工领域和台积电正面PK,8月的架构创新日上,英特尔对CPU、GPU、IPU进行了重大技术架构的升级。
王锐谈道:“英特尔最著称的是执行力,我们必须要找回这个底蕴,新CEO是技术出身,对英特尔非常了解,如果他不能带领英特尔重新找回自我,把执行力恢复的话,我相信业界大概也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件事情,现在是英特尔最好的机会。”
当然,英特尔面对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一方面,不论是PC端还是服务器端,对手们来势汹汹,AMD、英伟达都是老对手,今年苹果自研的电脑芯片M1系列正逐步升级,而在AI专用芯片上,不少巨头都在打造自研芯片,创新公司也不断增多,市场上的竞争者越来越多。
王锐认为,“市场上有竞争并不是坏事,苹果、亚马逊等选择自研芯片不是为了和英特尔竞争,前几年英特尔在自己的执行方面慢了一些,不能为客户提供他们所需求的差异化,所以从某种角度上,客户做出这样的选择。而阿里、腾讯自研做的是本地产品,我们也不排除在IDM2.0的角度上,未来工厂为客户提供服务。对于英特尔来说,首先必须要加强自己的执行力,拥有领先的技术。”
另一方面,ARM架构一直暗流涌动,基于ARM架构的电脑芯片、数据中心芯片一直跃跃欲试,虽然份额占比仍很小,但是研发势头不减。对此,王锐表示,英特尔和ARM的生态既有不同,也有相交的部分,在x86基础上打造的,特别是在数据中心方面的生态是非常强大的。实际上重新打造数据中心,特别是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的生态架构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且不是短期投入就能达到目的的。她强调,“我们会用全栈式的硬件软件生态去加强我们自己的竞争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成熟的大企业而言,保持一定体量、给员工提供高薪并非难事,难处在于如何吸引顶级的人才加盟、如何让大家看到企业进一步的梦想。眼下,英特尔、英伟达、苹果、华为、阿里等科技巨头都在构筑新的软硬件生态体系,新一轮的角逐还将继续。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获悉,10月28日美股盘前,Shopify(SHOP)公布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公司Q3营收为11.2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67亿美元,同比增长46.5%;净利润11.4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91亿美元,同比增长501%。
其中,订阅解决方案营收为3.3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商业解决方案营收为7.8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22亿美元,同比增长51%。
基本每股收益为9.18美元,上年同期为1.59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9美元,上年同期为1.54美元。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月经常性收入(MRR)为9880万美元,同比增长33%;商品交易总额(GMV)为418亿美元,同比增长35%;总交易支付额(GPV)为205亿美元,占本季度GMV的49%,上年同期为140亿美元,占比为45%。
公司预计2021年的营收将继续快速增长,但增速将低于2020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当地时间10月28日(周四)盘后,亚马逊(Amazon)发布了逊于预期的第三季度财报,以及令人失望的关键的假期季业绩指引。随着消费者重返实体店,以及供应链方面的挑战,该公司面临着销售增长放缓的问题。
受此影响,亚马逊股价盘后跌超4%,今年迄今该股上涨了8.16%。
财报显示,当季亚马逊实现营收1108.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961.5亿美元相比增长15%,市场预期1116亿美元;净利润为31.5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63.31亿美元相比下降50%;每股收益6.12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8.92美元,亦远不及去年同期的12.37美元。
按地域划分,北美部门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65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亚马逊国际部门当季净销售额为29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此外,当季来自于北美部门的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为59%,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所占比例为62%;来自于国际部门的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为26%,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
按服务和业务类型划分,当季在线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3%,至499亿美元;实体店收入增长13%,至42.7亿美元。第三方卖家服务收入增长18%,至242.5亿美元,增幅低于第二季度的34%和第一季度的60%。
值得注意的是,当季亚马逊服务的收入首次超过了其零售额。本季度产品净销售额为549亿美元,来自亚马逊网络服务、广告、第三方卖家服务和Prime订阅的收入总计559亿美元。
其中,亚马逊云服务AWS收入超过预期,跃升39%,至161.1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54.8亿美元。如果没有从AWS获得的巨额利润,亚马逊本季度将录得亏损。
业绩指引
亚马逊预计,该公司2021财年第四季度的净销售额将达1300亿美元到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4%到12%,其中包含了汇率变动预计将会带来的约6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其平均值为1350亿美元,不及分析师预期(营收将同比增长13.2%,至1421亿美元。)。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表示,由于劳动力短缺、员工成本上升、全球供应链约束以及货运和运输成本上升,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消费者业务将增加“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成本。他说,随着进入假日销售旺季,亚马逊正在应对这些挑战。
Jass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短期内,这对我们来说代价高昂,但对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来说,这是正确的优先选择。”
面对全球挑战,该公司已采取措施加强供应链,包括增加新的航运港口,增加飞机和卡车数量。亚马逊首席财务官Brian Olsavsky在电话会议上表示,亚马逊预计将承担40亿美元与劳动力和通胀有关的额外成本,以及仓库周转率方面的不利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亚马逊还发出预警称,2021财年第四季度运营利润将在零到30亿美元之间,相比之下2020年同期运营利润为69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我们不经意间,以苹果今年4月调整的隐私政策为代表,数据环境的改变,可能正在重塑一个技术文艺复兴式的新时代。
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我们还没能直接看到苹果隐私新政对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明显影响。但在全球另一大主要市场美国,苹果隐私新政似乎已经春风化雨般影响到了很多公司。
在这些变化中最明显的是,苹果隐私政策调整削弱了Facebook和Snapchat等依赖推荐广告收入的产品,甚至逼得Facebook不得不改名,All in 元宇宙;而更为古典的互联网服务“搜索”将重新强大起来。
从上周开始,美国主要科技公司纷纷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相比起此前疫情更为严重的时期,各种在线服务的增长已经有所放缓。但对于互联网巨头们来说,尽管面临着监管趋严和全球供应链紧张的局面,目前仍然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人们在疫情期间被迫学会了熟练使用各种互联网产品,这使得所有提供线上服务的公司受益。
但有所不同的是,分析师和投资者慢慢发现,作为苹果隐私新政ATT(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应用追踪透明度框架)起效的第一个完整季度,不同互联网巨头开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尤其是那些非常依赖数字广告收入的公司:谷歌、Facebook、Twitter、Snapchat以及电商平台亚马逊。
ATT——Facebook的噩梦
今年4月,苹果顶着Facebook的激烈反对,强硬调整隐私政策推行了ATT,所有App Store上架的App都必须遵守这一新政策,即App开发者需要征得用户许可,才能跟踪用户或访问其设备的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广告标识)。简而言之,App要想获得及处理苹果用户的数据,必须征得同意。
毫无疑问,这一新政当然会获得那些在乎个人数据安全及隐私的用户的欢迎,而Facebook则是其最大的反对者。如果无法便利地追踪用户行为,Facebook的广告推送将不再那么精准。
苹果公司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曾用8秒钟一句话概述了苹果隐私新政ATT到底是什么:ATT给予用户是否愿意被App和网站追踪的选择权。
在苹果决定实施这一新政之前,谷歌也已经在尝试让Chrome浏览器封锁第三方Cookie,转而用其它折中的方案,既能保护个别用户的身份信息,也能对一群用户推送广告信息。不过,由于出版社的反弹,谷歌延期了这一政策。
但即便没有苹果和谷歌两大移动操作系统厂商的限制,App和网站开发者想要随心所欲获取用户各种行为信息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监管,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欧盟走在最前面。早在2018年,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即GDPR)就已生效,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规定极为严格。到了今年,我们中国也颁布了被外媒称为“世界上最严格隐私法之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且即将在几天后的11月1日正式施行。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令禁止了大数据杀熟、过度收集人脸等生物数据、算法降权营销等数据领域的乱象。此外,它还要求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应取得充分同意;个人有权要求算法说明具体信息,也有权拒绝仅使用算法。这跟苹果ATT在“知情同意”的角度也很相似。
在这些法律法规当中,全球立法者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了数据威力的强大,并且非常明白需要用立法的形式去规范数据的采集和使用,限制互联网巨头利用数据无序扩张。而苹果和谷歌的这些政策,只是这一数据监管大环境下,在操作系统层面的响应和反映。
不过,如果把数据保护视为一股限制性的拉力,出人意料的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又成为了完全相反的推力,它极大地推进了全球市场的数字化进程。这导致了最简单直接的结果就是,大量广告主将他们的投放预算从传统渠道加速转向线上数字渠道。
在大流行及随后经济复苏的推动下,苹果、微软相继迈过两万美元市值大关,亚马逊、谷歌也已经逼近这一关卡,即便是监管压力最大的Facebook,也一度超过一万美元市值。相比起能源、地产和银行业,科技公司是大流行时代当之无愧的商业之王。
也正因此,在苹果公司刚刚调整隐私政策的2021年第二季度,尽管业界热火朝天地讨论了半天ATT可能会拖累Facebook的广告收入,可实际上Facebook的二季度财报非常亮眼,当季营收大涨56%,创2016年以来最快同比增幅。但Facebook自己是清醒的,在这样一份财报之下,公司预警称广告业务将因iOS隐私调整和监管遭遇越来越多的负面阻力。
事实也正是如此。到了第三季度,在管理层的连续多次预警之下,再加上疫情从最严重时期持续恢复,Facebook的营收增速骤降至35%。根据移动应用分析提供商Flurry的数据,在苹果公司调整隐私政策后,只有16%的用户同意被追踪。这导致开发者越来越难以收集用户数据,当然也会导致那些依赖用户数据推送广告的公司收入模型调整。
今年的Facebook新闻不断。一边是被苹果的隐私新政处处掣肘,还因各种数据和青少年保护问题被美国国会和各行政部门反复摩擦,而另一边它自己也在寻求变化。从今年7月开始,扎克伯格就数次高调宣称,Facebook要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元宇宙公司。而就在当地时间10月28日,扎克伯格正式宣布将Facebook公司改名为“Meta”,表明全力转型的决心。至于烦不胜烦的监管和苹果ATT,显然都不是Facebook当下能解决的问题了。
与Facebook陷入类似境遇的,是最初以阅后即焚功能闻名的社交应用Snapchat。由于重新设计了产品,Snapchat也在跌落后重新赢回了美国年轻群体的欢心,去年以来整体的用户增长和收入都非常炸裂,Snapchat的开发商Snap也成为这两年投资回报最高的股票之一——18个月上涨890%。但是,在今年第三季度,Snap的收入增速一下子从第二季度超高的116%掉到了57%,且低于华尔街预期的62%。
Snap在财报会上表示,其业务在第三财季因苹果ATT而受到了重大冲击,因为旨在转化的效果广告占到了其广告组合的一半以上。在财报发布后的交易日,Snap股价应声大跌超过20%,是本财报季中跌幅最大的。Snap财报甚至拖累了当日的Facebook股价,Facebook也下跌了5%,为近一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很明显,一旦苹果限制了开发者对用户行为数据的获取(哪怕只是增加了一层知情同意的操作),像Facebook和Snapchat这样更为依赖直接转化的效果广告平台,就会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由于疫情的持续消退和正常社会经济活动的恢复,包括Twitter、YouTube、Pinterest在内的所有线上流量平台的增长和收入都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只不过由于它们的效果广告占比没有那么高,受到苹果ATT的影响和冲击就相对温和。Twitter首席财务官Ned Segal称,与Snap和Facebook相比,苹果公司的隐私政策调整对该公司来说影响没那么大。
反对机器喂料,重拾人的理性
对Facebook和Snapchat的广大广告主来说,当他们面临花同等钱的广告效果却没有原来那么好,那么他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是为了取得原来的广告效果,需要花更多的钱给Facebook和Snapchat;第二则是转向其它类型的广告平台。
相比起Facebook和Snapchat,谷歌和亚马逊则被认为将是苹果ATT影响下的获利者。来看看主流商业财经媒体最近几天给几家公司写的标题吧:华尔街日报《广告业务助推谷歌财季利润增长近一倍》;路透社《亚马逊在数字广告业务中战胜了苹果的隐私政策》。
尽管假如我们真的去对比谷歌和亚马逊跟他们各自上个季度业绩的话,并不会发现特别突然的数据增长——跟Facebook一样,由于疫情恢复,谷歌和亚马逊的收入增速也在下降。而亚马逊由于业务更受制于全球供应链混乱,导致履约难度大增,受到的影响更大。
但是,如果转到苹果隐私政策调整的层面,大多分析师和投资者仍然更为看好这两类公司的后续发展: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广告平台,和以亚马逊为代表的拥有庞大客户购物数据库的电商公司。
“谷歌和亚马逊要求用户已经在寻找一些东西,因此不那么依赖cookie。”亚马逊代理商SupplyKick营销经理Eduardo Cruz对路透社解释说。
这里的核心区别是,Facebook们的推荐算法其实是对收集来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推送相应内容和广告,节省了用户主动搜索的步骤,让用户更“懒”了。而在谷歌和亚马逊的平台上,用户去找想要的内容和商品的话,就必须首先向网站表达自己的需求,不管是通过搜索还是分类。即便同样是强调转化的效果广告,在加强数据监管和苹果隐私新政的大背景下,基于推荐和基于搜索受到的影响也完全不一样。
与此同时,由于疫情大流行对经济结构的大幅改变,数字广告市场大盘仍在蓬勃发展。根据广告媒介采买机构群邑的数据,今年数字广告市场全球支出有望增长26%,高于此前预期的15%。这意味着,新增长而来的广告主更可能使得谷歌、亚马逊和苹果自己获益,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和尚未完全商业化的TikTok虽然用户增长没问题,但将在广告收入中收益较少。
此外,对推荐算法的不利因素还不仅来自于最现实的广告收入转移。本月早些时候,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Facebook前雇员、“吹哨人”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除了提交一系列关于Facebook和Instagram如何无视用户身心健康损害的文件,还建议美国的立法者们要求Facebook等科技公司向外部开放算法推荐系统,以让外界更好地研究平台上的仇恨言论和有害内容如何影响用户。她还提出,Facebook应该将目前基于兴趣和热度的推荐算法,改回到最初简单按照时间线顺序排列动态。
回想一下我们在使用的中国主流社交产品和内容媒体——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也全都是用基于用户行为的算法推荐来展示内容的,只有微信里有一点差别:微信朋友圈是时间线顺序,微信公众号流、视频号流都是社交和算法推荐。
但如果按照我们谈到的变化趋势,基于用户信息收集和处理的算法推荐将受到越来越多各方面的抗拒,而其本质实际上正是人类自身的危机感。没有人想败给一串数据代码,但现实是脆弱的人性很容易就会被强大而无处不在的社交网络一击即溃,然后社交网络得以获得广告主的青睐。人类害怕这样的现状,害怕被推荐算法无底线引诱、操纵,最终成瘾以致失去自我。必须承认,过去社交网络兴起的二十年里,监管都是滞后的。
那么现在怎么办呢?在技术发展和监管趋严的博弈下,看起来古典互联网服务——搜索和分类是可以被更多人认可接受的。
人们越来越反对机器喂料,越来越重新重视人主动获取信息和服务的理性。尽管苹果隐私新政的影响还处于早期阶段,但Big Tech之间权力格局的变化已经不可阻挡地发生了。失意者Facebook的选择是干脆放弃解决当下困境的努力,转而押注遥远未来——元宇宙。相比起打造一个搜索引擎去跟谷歌竞争、改变自己的算法迎合监管,显然All in下一个时代的故事更为性感唬人。
如果尝试用历史经验来解释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在发生的故事,那可能会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算法推荐统治之后,其中一些人想要掀起一场科技界的文艺复兴,而且他们看起来可能会成功;而另一些被围攻的失意者则想要直接快进到下一次工业革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于2004年成立的Facebook周四宣布将改名为Meta,此举强调了该公司向一个专注于虚拟现实的新兴计算平台的转变。新名称不会影响该公司使用或分享数据的方式,公司结构也不会改变。该公司表示,其股票将于12月1日以新的代码MVRS开始交易。
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Facebook Connect会议上表示:“元宇宙是下一个前沿领域,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以元宇宙为先,而不是以Facebook为先。”
公司名称的改变是其至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表明该公司打算将其未来押在元宇宙上。扎克伯格曾表示,一直以来他都憧憬着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工作、玩耍,还可以彼此互动。如今,他准备利用数年时间、投入数十亿美元将这一憧憬变为现实。
该公司此前指出,对旗下项目虚拟现实研究实验室(Facebook Reality Labs)的投入将使公司今年的总营业利润减少约100亿美元。该项目专注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
Meta披露,它将在下一季度开始公布虚拟现实研究实验室部门的财务业绩,该部门包括了Oculus硬件。Meta希望将其主要的数字广告业务与AR和VR的新投资分开,让投资者看到与这些工作相关的成本和收入。
构建元宇宙将使Meta减少对移动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制造商的依赖,如对苹果(AAPL)及谷歌(GOOG)的依赖。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师Mark Shmulik表示:“在未来十年的某个时刻,将会出现一个新的计算平台,当该平台出现时,其缺乏一个响亮的名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