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2019财年收入降5% 疫情造成682亿日元利润损失
摘要
【索尼2019财年收入降5% 疫情造成682亿日元利润损失】索尼5月13日发布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9财年业绩显示,2019财年索尼销售收入82599亿日元,同比下降5%;营业利润8455亿日元,同比减少5%;净利润5822亿日元,同比减少36%。
索尼5月13日发布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9财年业绩显示,2019财年索尼销售收入82599亿日元,同比下降5%;营业利润8455亿日元,同比减少5%;净利润5822亿日元,同比减少36%。
如果去除股权出售及上财年百代唱片业绩计入等一次性因素,则其营业利润为8140亿日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微降5%,为5503亿日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682亿日元的营业利润减损。
面对诸多困难和疫情,索尼的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业务、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影视业务、音乐业务等都实现了营业利润的同比增长。不过,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却出现了收入和利润的下滑。
分业务看,2019财年,索尼的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销售收入同下降14%,为19776亿日元;营业利润下降727亿日元,至2384亿日元。主要由于游戏软件和PlayStation4硬件销售收入下降,汇率变动也带来负面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PlayStation4主机销售和PSPlus服务订阅量保持稳定,游戏软件开发也在正常推进当中。索尼将于今年发布PlayStation5主机。
音乐业务销售收入为8499亿日元,同比增长5%,主要因收购百代唱片后音乐版权收入增加,以及录制音乐中音乐流媒体服务的收入增加;营业利润为1423亿日元,同比减少901亿日元,主要由于上个财年收购百代唱片后录入重新计算的合并收益利润1169亿日元。新冠肺炎疫情使线下和户外活动受到限制,使得新音乐作品的录制和发布推迟,线下CD等的销量下降,演唱会等活动延迟或取消,广告和视频内容制作的推迟亦导致音乐版权收入有所下降。
影视业务受益于全球院线收入以及电视节目版权收入的增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至10119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36亿日元,至682亿日元,原因是自2018财年起实施的媒体网络频道资产组合调整策略奏效和电影作品盈利能力提升。新冠肺炎疫情使影院关闭,制作推迟导致电影延期上映;电视制作进度受影响导致节目延迟播出;媒体网络的广告收入也将减少。
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4.2%至19913亿日元,原因是手机和电视销售台数的减少以及负面的汇率影响;营业利润同比增加108亿日元,至873亿日元,原因是移动通信业务运营成本的显著降低及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减少。新冠肺炎疫情使工厂减产,导致供货不足;缺少零部件导致生产延迟;全球零售店的关停导致零售销售额减少。
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业务的销售收入同比大涨22%至10706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大涨917亿日元,至2356亿日元。原因是用于移动产品的图像传感器的销售取得显著增长,产品结构改善以及销量增加。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索尼图像传感器的制造工厂保持正常运营,客户的供应链正在恢复,索尼将继续监控智能手机市场的下行情况。
金融服务业务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2亿日元至13077亿日元,主要原因为索尼人寿收入显著增长。营业利润同比有所下降至1296亿日元,主要原因是索尼人寿营业利润减少,及索尼银行证券估值的净损益表现欠佳。新冠肺炎疫情使索尼人寿寿险规划师的面对面销售活动全部停止,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对金融业务造成潜在影响。
2019财年第四季度开始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索尼当年营业利润造成682亿日元的减损。索尼除金融服务之外的各项业务也做出了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财年营业利润影响程度的预测。索尼预计受疫情冲击最大的将是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其次是影视业务,游戏及网络服务、音乐、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业务的营业利润预计也将在2020财年出现同比下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索尼2019年财年实现营业利润8455亿日元
5月13日,索尼公司(下称“索尼”)公布2019年财报,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共录得销售收入82,599亿日元,较去年略有下降,营业利润达8,455亿日元。
据悉,索尼财年第四季度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2019财年营业利润682亿日元的减损。但面对诸多困难和突发疫情的外部环境,索尼各项业务仍然表现不凡,其中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业务、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影视业务、音乐业务(剔除一次性收入)等都实现了营业利润的同比增长。
根据财报显示,索尼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大涨22%至10,706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大涨917亿日元,至2,356亿日元。原因是用于移动产品的图像传感器的销售取得显著增长,产品结构改善以及销量增加,并抵消了182亿日元的负面汇率影响。目前,索尼图像传感器的制造工厂正常运营,供应链已经正在恢复,索尼将继续监控智能手机市场的下行情况。
而在音乐业务方面索尼销售收入为8,499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主要因收购EMI后音乐版权收入增加,以及录制音乐中音乐流媒体服务的收入增加。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线下和户外活动受到限制,使得新音乐作品的录制和发布推迟、线下CD等的销量下降、演唱会等活动延迟或取消,以及广告和视频内容制作的推迟亦导致音乐版权收入有所下降。此外,索尼影视业务受益于全球院线收入以及电视节目版权收入的增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至10,119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36亿日元,至682亿日元。受疫情影响使得影院关闭和制作推迟导致电影延期上映,收入将会有所下降,不过电影作品的数字销售趋势良好。电视制作进度则受疫情影响导致节目延迟播出,导致全球广告费用减少,来自媒体网络的广告收入也将减少。
同时,索尼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销售收入较去年下降14%,为19,776亿日元。营业利润下降727亿日元,至2,384亿日元。虽然PlayStationPlus (PS Plus)订阅服务销售收入有所增长,可由于游戏软件和PlayStation4 (PS4)硬件销售收入下降,以及汇率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营业利润下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PlayStation4主机销售和PS Plus服务订阅量保持稳定,游戏软件开发也在正常推进当中。值得关注的是索尼将于今年发布PlayStation5主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朗普热情拉拢 台积电一口回绝:不会在美国为其政府建厂
近日,美国特朗普政府积极拉拢Intel、台积电两大芯片制造巨头在美国建设工厂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但两家态度迥异。
Intel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领袖,虽然工厂、技术遍布全球,但毕竟根源于美国,在本土也有多座先进工厂,对于特朗普自然是大力支持。
Intel明确表示,对于在美国建厂的计划“非常认真”,能够帮助美国政府经营一座美国自有的商业化晶圆厂,保证电子产品的供应更加稳定,同时Intel也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事实上在今年3月底,Intel CEO司睿博曾经致信美国政府,表达了在美国建立新的晶圆厂的意愿。
台积电方面早就接到了美国方面的建厂邀请,双方也进行了深入接触,还与其大客户苹果进行探讨,但是一直未作出明确决定。
根据最新报道,台积电确认已经拒绝了美国政府,不会在美国本土为美国政府建设新的晶圆厂。
但是,台积电并不完全排斥在美国建厂。台积电CEO刘德音此前曾对媒体表示,如果台积电在美国建设晶圆厂,那将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美国政府的要求。
刘德音此前还曾提出在美国建厂取决于三个条件:符合经济效应、成本有优势、人员及供应链要完备。很显然,特朗普无法满足。
事实上,台积电多年前就曾明确表态,5nm、3nm等先进工艺都会留在台湾本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市值大增6亿美元,腾讯音乐季绩跌一成为何获赞?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腾讯音乐(TME-US)昨晚公布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第一季业绩,收入同比增长10.02%,至63.11亿美元,但股东应占盈利却按年下降10.13%,至8.87亿美元。由于业绩表现好于市场预期,股价上涨3.45%,或0.38美元,收报11.41美元,市值达191亿美元,大涨6.4亿美元。
腾讯音乐于2016年7月12日完成收购中国音乐集团(CMC)并获得控制性权益,后者拥有中国最大的移动音乐提供商酷狗音乐。2016年6月末,CMC的音乐及现场流服务手机MAU(月活用户数)分别为3.43亿及2300万,付费用户分别为140万及40万。随后腾讯音乐于2018年12月12日上市。
腾讯音乐主要分为两大收入板块:线上音乐服务和社交媒体服务及其他。
线上音乐服务
2020年第1季,线上音乐服务同比增长27.35%,至20.44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占总收入的32.39%。这主要受线上音乐每月付费用户平均付费收入(ARPPU)同比增长13.25%,至111.1元带动,见下图。
从图可见,腾讯线上服务支付率逐季提升,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没有止住势头。
国内消费者过去一直习惯于免费内容,近年随著版权意识的增强,盗版内容减少带动了平台付费用户的增加。但总体来看,相对于国外的用户习惯,内地的线上服务支付率仍偏低。
欧美的音乐付费模式基本上与其他的互联网服务模式一脉相承——家庭套餐、团购,一价制,鼓励多人使用,团购价更便宜。而国内的音乐、多媒体和内容服务收费一般采用的是会员制,外加单个产品买断付费,或额外服务收费、VVIP等等多元化、多层次收费。总括而言,内地的收费模式相对价格较低,收费也更加灵活,但是复杂的收费架构、明显坐地起价的收费方式总引起争议。
无论如何,高级内容收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风潮,而对版权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保障内容贡献者的权益,从而鼓励更优质内容的产出,再加上国内内容收费的价格相对便宜,这对于腾讯音乐来说应是利好的展望。
音乐流媒体服务供应商Spotify(SPOT-US)于2020年3月31日的MAU为2.86亿,同比增长31.80%,高级订户数量同比增长30%,至1.3亿,2020年第1季的ARPU同比下降6.16%,至4.42欧元,约合33.92元人民币,而腾讯音乐的线上音乐ARPPU只有9.4元人民币。
社交媒体服务
除了线上音乐会员服务之外,腾讯音乐提供综合的音乐和娱乐产品,以及社交功能,让用户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和互动,变现主要依靠虚拟礼物(打赏)销售和高端会员会费等。这部分才是腾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2020年第1季,社交媒体服务及其他贡献收入42.67亿元,同比增长3.29%,按季下降17.21%,占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2.01%,下降至2019年第4季的70.67%,再下降至2020年第1季的67.61%。
对于「打赏」这一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从腾讯音乐这个案例来看,似乎有急流勇退之势,当一种风潮盛行得太快时,反噬的力度也同样惊人,该业务后续的表现值得观察,也许能给其他直播平台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见下图,2020年第一季社交娱乐服务支付率对比上一个季度明显下降,而且也低于上上一个季度。
社交媒体的每月ARPPU也有所下降,同比下降12.86%,按季下降19.78%,至111.1元人民币,该公司解释下降主要因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以及一些直播媒体特定互动功能的调整。
由于收入分成费用增加以及内容开支增加,第一季的营业成本同比大增17%,完全抵消了腾讯音乐合计收入的增幅,所以毛利同比下降了2.8%,至19.8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由2019年第1季的35.4%,下降至2020年第1季的31.3%。
经营开支方面,销售和营销开支同比增加10.1%,而一般和行政开支同比增加13.1%,所以经营溢利同比下降8.72%,至10.47亿元,股东应占盈利同比下降10.13%,至8.87亿元。
从现金流状况来看,2020年第1季来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5.12%,至10.66亿元,但是用于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出高达40.96亿元,主要用于收购环球音乐集团(UMG)的10%权益。
见下图,腾讯音乐自2018年以来经营活动一直保持净现金流入,但是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出却颇为显著,这反映其在业务经营方面能够持续地获取现金流入,但与此同时,仍处于起步阶段的腾讯音乐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投资来壮实业务。从下图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金额流入和流出规模来看,其资金明显不能满足投资支出,未来应该还需要依靠融资活动来撑起内容板块的充实和业务的扩展。
腾讯音乐现价为每股11.41美元,较2018年时的招股价6.50美元已涨了75.54%,在中概股中算是比较稳健的表现。
如按照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盈利水平和加权平均股份数计算,腾讯音乐的最近12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1.19元人民币(笔者估算),则往绩12个月市盈率为67.98倍,估值并不轻松。不过考虑到刚刚于2020年第1季稍微扭亏的Spotify股价高达156.02美元,腾讯音乐似乎又不算太贵。
客观来看,腾讯音乐的2020年第1季不算特别优秀,只不过在疫情下,大家对它的期许也有所调低,反而显得额外耀眼,线上音乐服务则值得嘉许,但是它的社交媒体服务表现仍值得多观察几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加速海外品牌入华!天猫国际在上海设立“数字化首店孵化中心”
阿里巴巴5年2000亿美元进口战略又推新举措。
5月12日,天猫国际联合上海200多家服务商共同成立“数字化首店孵化中心”,加速海外品牌入华。
据介绍,上海“数字化首店孵化中心”将为首次入华的海外品牌,高效精准地匹配服务商,提升开店入驻效率,确保30天快速开店;为海外品牌制定整体运营计划,实现90天内运营能力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孵化中心新启动了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垂直孵化项目,根据海外品牌代理商、经销商的区域特性,通过内容营销、直播、数据ISV等垂直化服务,帮助首次入华海外品牌“从0到1”的成长。
LBS垂直孵化项目会从上海、杭州、北京等地逐步辐射全国。
作为国内进口消费第一城,上海拥有最多的海外品牌中国总部、进口服务商。进口品牌以美妆、时尚、母婴类最多。
天猫国际商家策略中心总监江帆表示,未来一年,超过3成的“数字化首店”将落户上海。
今年4月,天猫国际宣布2020年将加速海外品牌入驻,孵化1000家海外品牌的“数字化首店”,全力推进阿里巴巴5年2000亿美元大进口战略。
大幅度简化品牌入驻流程,提升审核、入驻、备案效率。特设专职团队为商家提供一对一的中英文入驻服务,并上线自助入驻系统,保障品牌入驻,商家开店一次跑通。
数字化与首店经济正在催生“数字化首店”,为“首店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率先在天猫国际开设“数字化首店”,发展壮大后将“实体首店”落户上海。这些海外品牌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融入城市实体经济,已成为新消费领域的一大亮点。
此前在上海引发消费热潮的Costco中国大陆首店、德国连锁超市ALDI(奥乐齐)首店,都是先在天猫国际开设“数字化首店”,通过数字化方式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后,在线下开出实体首店。
天猫国际 “数字化首店” 效应也在美妆行业爆发。
醉象(Drunk Elephant)、菲洛嘉(Filorga)、城野医生(Dr.Ci:Labo)、AHC等美妆品牌通过天猫国际拓展中国市场后,分别被资生堂、高露洁、强生、联合利华等大型快消品集团收入麾下。
作为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平台,天猫国际不断加速推进阿里巴巴5年2000亿美元进口战略。
截至目前,共有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0多个海外品牌入驻天猫国际,覆盖了5100多个品类,其中8成以上品牌首次入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优步(UBER)拟收购GrubHub(GRUB) 交易或将于本月完成
周二消息指出,优步(UBER)就收购美国最大外卖平台GrubHub(GRUB)和该公司进行洽谈,有知情人士透露,这桩交易可能以全股票的形式进行。
知情人士表示,两家公司最早可能于本月达成协议。Refinitiv数据显示,截至周一收盘,优步市值接近550亿美元,GrubHub约为43亿美元。Uber表示不对传言和猜测发表评论,GrubHub也拒绝置评。
周二收盘,GrubHub收涨29.07%,报60.39美元,目前市值超过55.2亿美元;优步收涨2.4%,报32.4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的航空股跌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之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警告称,航空旅行需求将比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前的预测滞后至少五年。
IATA首席经济学家Brian Pearce周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到2025年,按照客运人数乘以飞行距离的全球客流量仍将比最初的估算低约10%。
根据IATA的数据,明年的客运量将比大流行病之前的预测下降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二。该机构预测,客运量最早要到2023年才能恢复到去年的水平。Pearce表示,部分上由于乘坐飞机的不便增加,他预计需求将在GDP上升的大约两年后出现反弹。
截至美东时间午间,标准普尔一个跟踪美国主要航空公司的指数下跌7.1%。与此同时,由于担心经济局势和地缘紧张局势,美国股市也走低。此前,该航空股指数一度下跌了7.8%,至2013年3月以来的最低盘中水平。该指数今年已下跌66%,在标普500指数各行业板块中跌幅最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他的评论中,削弱了在冠状病毒期间美国经济快速V形复苏的希望,他说,深度而长期的衰退可能会给经济生产力“留下持久的损害”。鲍威尔和他的美联储同事都在紧盯大规模破产和长期高失业率的可能性,除非政府采取更加协调一致的措施来保护美国经济免受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当地时间周三上午9点(北京时间周三晚上21点)在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举行的网络会议上发表讲话,但他可能不愿就未来的货币政策给出明确暗示,而央行距离做出下一次利率决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鲍威尔可能会反对采用负利率,强化他继续使用资产负债表工具的意愿,并依靠财政政策制定者做更多的事情,”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驻纽约的经济学负责人Neil Dutta称。
在美国失业率飙升至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的同时,鲍威尔及其其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官员们已经将基准利率降低至接近零,采取开放式债券购买并开始推出紧急贷款计划。
但他们还坚持认为央行和国会议员能够而且可能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民主党人周二提议再提供3万亿美元的援助,但该计划几乎不太可能很快获得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或参议院共和党人的认可。
未来的财政措施可能如何,以及是否有更多措施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定于6月9日-10日举行的下一次会议上可供使用,这些仍然是个问题。
负利率
投资者已经开始猜测美联储可能选择将基准隔夜利率调至负值,紧随欧洲和日本央行的脚步。最近几天,与联邦基金利率相关的期货合约隐含收益率已降至零以下。
然而,美联储官员长期以来一直坚称,他们并不热衷于模仿日本和欧洲央行的做法,并继续反对在美国采用负利率。
“我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同事们一致表示我们认为这不太可能。”明尼阿波利斯联储行长Neel Kashkari周二在YouTube上直播的线上会议中称。“还有其他我们首先要使用的工具。”
收益率曲线控制
更有可能采用的是所谓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除了隔夜基准之外,这将要求央行设定长期国债收益率目标,并根据需要购买或出售国债以达到目标。
日本央行近年来成功实施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也是疫情爆发之前美联储官员一直在讨论的一种可能的危机措施。
美联储已经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自3月中旬以来,美联储已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大约1.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最初,陈述的理由是在投资者的恐慌情绪笼罩市场之后恢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现在,随着市场功能的改善,美联储可能会继续购买,但是为了保持长期收益率较低--让人不禁想起了上一次基准利率为零时所依赖的所谓的量化宽松计划。
前瞻性指引
最终转向收益率曲线控制或采用更加结构化的债券购买方法,可能还会伴随关于推动美联储决策的更明确指引。央行目前的指引是,其基准利率将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直到相信经济已经度过了最近的事件并有望实现其最大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
有些人,例如前纽约联储官员Krishna Guha和Simon Potter,还要求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更加具体。他们主张承诺至少在失业率回落至4%之前将利率保持在零。
杰罗姆·鲍威尔和他的美联储同事都在紧盯大规模破产和长期高失业率的可能性,除非政府采取更加协调一致的措施来保护美国经济免受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当地时间周三上午9点(北京时间周三晚上21点)在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举行的网络会议上发表讲话,但他可能不愿就未来的货币政策给出明确暗示,而央行距离做出下一次利率决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鲍威尔可能会反对采用负利率,强化他继续使用资产负债表工具的意愿,并依靠财政政策制定者做更多的事情,”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驻纽约的经济学负责人Neil Dutta称。
在美国失业率飙升至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的同时,鲍威尔及其其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官员们已经将基准利率降低至接近零,采取开放式债券购买并开始推出紧急贷款计划。
但他们还坚持认为央行和国会议员能够而且可能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民主党人周二提议再提供3万亿美元的援助,但该计划几乎不太可能很快获得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或参议院共和党人的认可。
未来的财政措施可能如何,以及是否有更多措施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定于6月9日-10日举行的下一次会议上可供使用,这些仍然是个问题。
负利率
投资者已经开始猜测美联储可能选择将基准隔夜利率调至负值,紧随欧洲和日本央行的脚步。最近几天,与联邦基金利率相关的期货合约隐含收益率已降至零以下。
然而,美联储官员长期以来一直坚称,他们并不热衷于模仿日本和欧洲央行的做法,并继续反对在美国采用负利率。
“我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同事们一致表示我们认为这不太可能。”明尼阿波利斯联储行长Neel Kashkari周二在YouTube上直播的线上会议中称。“还有其他我们首先要使用的工具。”
收益率曲线控制
更有可能采用的是所谓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除了隔夜基准之外,这将要求央行设定长期国债收益率目标,并根据需要购买或出售国债以达到目标。
日本央行近年来成功实施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也是疫情爆发之前美联储官员一直在讨论的一种可能的危机措施。
美联储已经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自3月中旬以来,美联储已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大约1.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最初,陈述的理由是在投资者的恐慌情绪笼罩市场之后恢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现在,随着市场功能的改善,美联储可能会继续购买,但是为了保持长期收益率较低--让人不禁想起了上一次基准利率为零时所依赖的所谓的量化宽松计划。
前瞻性指引
最终转向收益率曲线控制或采用更加结构化的债券购买方法,可能还会伴随关于推动美联储决策的更明确指引。央行目前的指引是,其基准利率将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直到相信经济已经度过了最近的事件并有望实现其最大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
有些人,例如前纽约联储官员Krishna Guha和Simon Potter,还要求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更加具体。他们主张承诺至少在失业率回落至4%之前将利率保持在零。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一季度美股市场遭遇史诗级的暴跌,国内知名私募景林资产趁机开启“买买买”模式。
不仅抄底了美股FAAMG科技五巨头(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中概股拼多多、京东、B站、阿里巴巴、唯品会、好未来、携程等,一个不落的疯狂买入。截至2020年一季末,景林资产在美股合计持有41家企业,持有市值创新高,达2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亿元)。相较于2019年底的18.47亿美元持仓增长超20%。
景林资产创始人、董事长蒋锦志也坦陈,疫情之前美股估值较高,现在指数和优质公司也跌了不少,给其投资美国公司和做资产配置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一季度景林资产疯狂抄底美股
至少买了50个亿
一季度美股市场遭遇史诗级的暴跌,投资者们都在不断地见证历史:指数10天4次熔断,一个月狂泄30%,引起全球市场的极度恐慌。
然而,二季度以来,指数已经开始逐步反弹,纳指相较于3月底的低点已经暴涨了30%。
这期间,最开始的莫过于3月份抄底的投资人们。
国内知名私募景林资产就是其中一个。
根据美国证监会披露的持仓数据显示,2019年底,景林资产的美股持仓市值为18.47亿美元,一季度如若没有减仓,则该市值简单计算,应该仅剩15.7亿美元。
然而,最新的数据却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末,景林资产在美股持有市值创新高,达2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亿元)。
这意味着,在这轮暴跌中,景林资产至少抄底了50亿元的美股。对此,蒋锦志直言:疫情之前美股估值较高,现在指数和优质公司也跌了不少,给我们投资美国公司和做资产配置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抄底27家企业:不仅FAAMG科技五巨头
拼多多、京东、B站等一个不落
具体来看,景林资产合计持有41家企业,增持或新进买入合计27家企业。
具体来看,美股科技巨头FAAMG(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都拿下了,其中脸书大手笔增持31.3万股,持有市值超3亿美元,为景林第二大持仓;微软更是增持54.3万股至56万股,持有市值达88433万美元,为景林的第九大持仓。
而近日,脸书的股价已经从137美元的低点暴涨至210美元每股,暴涨超50%。
谷歌母公司也暴涨超30%。
此外,景林还狂扫货中概股。
最近屡创新高的拼多多,景林资产也没有放过,一季度增持213万股至398万股,持有市值1.4亿美元。
而拼多多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暴涨了80%。昨晚盘中一度突破700亿美元大关,市值超过京东。
此外,景林还增持424.7万股京东至503.4万股,持有市值超2亿美元,为景林第三大重仓股。京东暴涨也超33%。
此外,还新进买入百度、携程、哔哩哔哩等13家企业。
具体增持/新进企业如下:
前十大重仓占比超90%
过半为电商,阿里巴巴还是第一大重仓
值得注意的是,景林资产的前十大重仓股主要集中在电商、教育和互联网行业。前十大重仓股的持有市值为20.77亿美元,占整个组合比重达92%。
其中,景林资产有近半的重仓股为电商。包括第一重仓股阿里巴巴,一季末持仓404.5万股,市值达7.9亿美元;持有503万股京东、398万股拼多多、232万股东南亚电商平台SEA、568万股唯品会等。
虽然在四季度时减持了阿里巴巴和脸书,但这两家公司仍是其前两大重仓股,分别持有399.7万股、151.3万股。
蒋锦志:已经走出股市最差的时候
蒋锦志近日在参加诺亚财富的线上直播时表示,“我认为我们已经走出了股票市场最差的时候。”
第一,从目前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美国、欧洲的疫情数据已经过了最差的时候;
第二,看股票市场是不是最差时候,不是看经济是不是最差,而是要看市场的恐慌程度。我们看过去几年,2008年和2011年往往是恐慌指数达到最高的时候,股票表现最差。股市一般都提前实体经济半年到一年时间,预期最差的时候,最恐慌的时候,股市最差;
第三,由于股票市场三月底以来反弹了不少,所以,也不排除未来股票市场有波动。也不排除很多国家复工复产之后,疫情会二次影响。但是尽管有这样的影响,我觉得最差的时候还是过去了。
长期来看,还是应该挑选好公司、优质公司。尽管纳斯达克指数已经涨回来了,但很多个股目前还是跌了不少,如果之后还要跌的话,长期来看,挑选优质公司,是有较大投资价值的。
景林认为大部分经济体到2022年经济可以恢复。从DCF来看,一两年情况不好,对长期盈利影响不大,经济体如果能尽快恢复,对股票不用太担忧。
另外,今年疫情期间,各国放水很严重,大量财政和货币刺激,让利率越来越低,逐步出现了零利率和负利率。长期低利率持有现金不划算,这时候优质股权的价值更高。看过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数据,只有过去二十年美国标普跑输了黄金,过去十年和三十年,标普都是跑赢黄金的。投资到了优质股权,就可以很好地战胜通胀。
强调长期投资逻辑不变
看好中国优质资产
据分析师了解,景林对中国好资产仍保持积极的态度。综合全球情况来看,中国相对做的更好,控制疫情的前提下经济率先恢复。同时,中国政策刺激更加有序和有章法,宏观政策留有较多余地,更有前瞻性。
在景林看来,中美关系是后市需要重点关注的。但市场对中美贸易紧张的耐受力也在明显加强,市场可能逐步适应中美中长期冲突的常态化。
景林资产多次强调,长期投资逻辑与理念不会因短期市场波动而变化,将继续坚守深度价值投资的策略,继续关注企业业绩成长的确定性、自由现金流和估值水平。
景林依然把重点放在企业价值上,继续寻找确定性高、拥有优秀管理层、擅长长跑、能够穿越牛熊市和经济波动的的优秀公司。长期投资优秀公司,通过优秀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高回报。
据蒋锦志介绍,景林资产一直遵循DCF理论投资,这也是标准投资理论,股权投资也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他们比较看重长期投资,短期一两年的盈利好差不是那么重要。
遵循这个理念,我们看公司的时候会更多看企业长期因素,看长期有没有技术壁垒,看长期核心竞争力和管理团队是不是优秀,看长期能不能成为龙头,这些都是我们投资非常注重的问题。
我们不会追短期热点,不会把短期业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会去过度关注短期股价波动。对短期波动容忍度比较高。无论对上市公司还是对我们自己的基金而言,我们都是在寻找长期优秀的公司。
景林资产总经理高云成在2月末美股暴跌时发声:这次疫情如同过去两年中国经历的去杠杆、贸易战一样,是对企业各种内外部压力的测试。顺利经受住考验的公司才是值得我们投资的好公司。我们看到各行业集中度的快速提升以及线上化进程的加速这两个确定性趋势。全国人民闷在家里的时间,充分体验了线上教育、娱乐和办公等服务的便利。这个影响会非常深远。
看好线上化加速的趋势
落实到具体的企业,景林认为:
第一, 短期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国家要分散其供应链,对很多国家企业会有影响;
第二, 经济活动数字化和线上化会大幅度提升,消费者习惯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例如线上会议,疫情之后可能会减少,但趋势会形成;
第三, 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加速龙头崛起。长期来看,利好龙头。小的企业无法生存,龙头会更好。
据分析师了解,景林资产重点关注行业包括线上零售,教育,服务,娱乐,快递等。
附上:景林资产2020年一季度美股持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