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耐克在江苏太仓打造全球无人化智能物流!

作者  |  2019-12-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再砸1亿:耐克,在江苏太仓打造全球无人化智能物流!

耐克在太仓增资1亿美元打造全球领先物流仓储

11月26日,太仓市政府与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库架一体全自动库项目协议,耐克公司将在太仓新增投资1亿美元,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等级全自动库架一体仓储设施,满足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

据悉,耐克公司库架一体全自动库是一种智能化的大型物流仓储设施,可实现仓库内无人化全自动操作,使生产效率提升三倍,增强企业的仓储和配送能力,将为耐克中国业务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自1996年在太仓投资创办了其在中国的首家公司以来,耐克公司不断深化与太仓的合作,扩大投资,建设设立生产基地、成立中国区总部、打造世界级物流中心,为太仓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年初,投资1亿美元的耐克中国三期项目在太仓高新区投用,建筑面积扩展了30%,达到26万平方米,极大提升了物流中心货物处理能力。

作为全球领先的运动鞋、服装和装备公司,耐克公司深耕中国市场数十年,中国已成为其最重要的产品制造基地之一、销售增幅最快的地区之一和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自1996年在太仓投资创办了其在中国的首家公司以来,耐克公司不断深化与太仓的合作,扩大投资,建设设立生产基地、成立中国区总部、打造世界级物流中心,为太仓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年初,投资1亿美元的耐克中国三期项目在太仓高新区投用,建筑面积扩展了30%,达到26万平方米,极大提升了物流中心货物处理能力。

阅读延伸:

adidas突然宣布关闭智能工厂

未来的制造工厂是什么样?

很多人都能畅想未来是全自动机器取代工厂,24小时高效率生产。

这种智能工厂听上去很完美,但实践起来就不容易了,阿迪达斯近日宣布关闭欧美两地的智能工厂。

阿迪达斯宣布,将在2020年4月份之前关闭其位于德国安斯巴赫市和美国亚他兰大市的两家高科技“机器人”工厂——Speedfactory,同时从今年年底开始,使用Speedfactory技术与亚洲的两家供应商合作,生产运动鞋履等产品。

阿迪达斯确认了上述消息,并表示,在安斯巴赫和亚特兰大工厂开发的新生产方法积累了相关经验,未来随着供应商于相关技术结合,将为Speedfactory鞋款提供更多变化,同时扩大可用产品的范围,进一步缩短开发和生产交付周期,从而使公司能够继续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2016年,Adidas与德国自动化公司Oechsler Motion合作,在德国安斯巴赫市开设了第一家高科技“机器人”工厂——Speedfactory,通过被称为“快速工厂”的全自动机器人智能工厂生产鞋类产品。但如今,这个工厂项目将在2020年停产。该公司表示“已达成目标”,但有可能是未取得期待的效果。

Speedfactory是目前代表阿迪达斯最顶尖技术的全自动工厂,但上述两家工厂的产量占比很小,与阿迪达斯全球每年4亿双运动鞋产量相比,Speedfactory目前的年产量仅100万双。

阿迪达斯发言人Claudia Lange表示,目前阿迪达斯超过90%的生产制造在亚洲完成,将Speedfactory自动化生产线引入亚洲,离供应商更近,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并不是为了资金方面的考虑,而是为了组织架构。”

阿迪达斯全球运营负责人Martin Shankland称,通过使用Speedfactory中经过测试的生产流程,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跑鞋,而且可以生产其他产品类别的模型,公司将继续在德国Scheinfeld的adiLab改进和测试制造工艺。阿迪达斯也将继续与安斯巴赫和亚他兰大Speedfactories的运营商Oechsler合作,在其他制造领域,例如使用Boost技术生产鞋底,足球鞋底和4D打印鞋底等。

一位阿迪达斯供应链企业中国高管对第一财经分析师表示:“阿迪达斯主要的制造基地是在亚太地区,所以从生产的角度来看,新技术的规模化生产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在欧洲无法有效地实现规模化生产。”他认为,阿迪达斯把工厂搬到亚洲,是为了证明将在其市场所在地开始新技术的规模化生产,而如果亚洲新工厂使用3D打印等技术,也将满足其进一步降低其碳排放的环保需求。

不仅是跑鞋,德国制造业的很多产品都已经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比如飞机的发动机引擎,汽车零部件等等,只要是有定制化需求的产品,3D打印技术就会成为趋势。3D打印技术被视为能够改变全球12万亿制造业的颠覆性技术,但其规模化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

曾雄心勃勃地投身3D打印,并预言用5到10年时间颠覆制造业的美国惠普公司CEO Dion Weisler本月已经正式辞职。Weisler是3D打印的技术的坚信者,他的离职让市场对3D打印技术是否能真正迎合制造业的需求产生怀疑。

第一财经分析师了解到,惠普也是阿迪达斯在全球3D打印的合作伙伴。阿迪达斯的自动打印生产技术,想要大规模铺开,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未知性。阿迪达斯没有公布关闭Speedfactory工厂的原因,但外界猜测跟Speedfactory工厂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有关,这两座工厂只能生产部分鞋面、鞋底的产品,无法生产采用橡胶材质的鞋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Cybertruck风阻系数或达到0.3Cd

作者  |  2019-12-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特斯拉Cybertruck风阻系数或达到0.3Cd

近日,一份由航空领域工程师Justin Martin绘制的特斯拉Cybertruck(参数|询价)空气动力学模拟图在网上引起热议,话题的焦点在于该车特殊的造型将会带来怎样的风阻系数。近日,马斯克注意到了该图片,并在社交媒体中透露,特斯拉正致力于将Cybertruck的风阻系数达到0.3Cd。

Justin Martin通过收集到的资料,绘制了Cybertruck的流体力学图并将其公布于社交媒体,他同时肯定了特斯拉为了优化该车的空气动力学而做出的努力。他表示这款车的设计“非常聪明”,有利于降低后货舱以及车轮的风阻。不过,他并未公布自己测算的风阻系数值,原因是自己目前的建模在细节上与Cybertruck还有出入,参考意义不强。

马斯克看到该图后,在社交媒体表示:“特斯拉将会付出极大努力,使Cybertruck的风阻系数尽可能达到0.3Cd,这对于一款皮卡来说是疯狂的,需调整的细节还很多。”从马斯克的话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两个要点,首先特斯拉正致力于令Cybertruck具备相比同级别车型更低的风阻系数,其次目前Cybertruck的外观并非最终量产后的样子,未来还会在细节上有诸多改进。关于该车的更多消息,请持续关注美股投资网的后续报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巴菲特的投入方向:小型科技服务公司

作者  |  2019-12-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小气”!巴菲特被截胡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最新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该公司的现金储备持续增长,超过了1280亿美元。现在,一些信息开始透露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方向:小型科技服务公司。

美国技术数据(Tech Data)近日发布了一份不太引人注意的公告,称已同意被私募股权公司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以每股145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不包括债务在内的估值约为51.4亿美元。阿波罗此前的出价为每股130美元,总市值略高于47.7亿美元。就在其被阿波罗收购之前,伯克希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巴菲特曾出价每股140美元,总估值略高于50亿美元。

阿波罗的最新报价超过了巴菲特的报价,并被美国技术数据认为是更好的报价。巴菲特不打算提出更高的报价,放弃了这次收购。

美国技术数据是一家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分销商,为小公司提供大型科技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软件和硬件,去年的收入为370亿美元。该公司约16%的销售产品来自苹果,而思科和惠普各占约11%。

美国技术数据目前的市值为52亿美元,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在阿波罗的第一次出价公开后,其股价就开始上涨。

从巴菲特退出此次并购来看,他非常注重并购的溢价程度,其报价近50亿美元和最终并购价51.4亿美元的差价还不到2亿美元。而现在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并购价格。11月29日,在媒体曝出巴菲特参与并购后,美国技术数据大涨12.32%。

巴菲特注重价值投资,即使标的再好,也反对为投资标的支付高额溢价。事实上,有些人甚至评价他“小气”。从他近年来的评论可见其投资理念:目前直接收购公司的溢价太高,因为市场上有太多的流动性,尤其来自私募股权公司和其他参与者的竞争,把价格推到了极致。

当美国银行注意到阿波罗与美国技术数据交易中的条款时,美国银行致电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经理库姆斯(Todd·Combs)。11月20日,巴菲特决定,他愿意以每股140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超过了阿波罗每股130美元的出价。

两天后,伯克希尔副董事长阿贝尔与美国技术数据管理层会面。11月22日晚间,科技数据委员会批准了伯克希尔的收购要约,认为这是一笔优于阿波罗最初交易的交易。但到了25日,阿波罗将出价提高至每股145美元,巴菲特退出了竞购战。

短短数天时间从决定投资到退出竞价,反映了巴菲特决策的“快准狠”。

据了解,美国技术数据是全球最大的技术分销商之一。他们帮助惠普、苹果、思科、微软等数百家公司将产品推向市场,并提供广泛的技术和业务支持服务。

依据其网站资料显示,美国技术数据会通过认证、培训等方式服务其客户,并帮助其配置、安装及提供融资服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许多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程序,都是通过其物流中心进入市场。简而言之,这是一家追随大型科技公司成长的小型服务型公司。

近年来,巴菲特及其副手对科技行业保持持续关注。在目前科技公司发展,大型科技股成为资金追逐对象时,小型的服务型公司反倒成为巴菲特考虑的并购对象。同时,这家公司最大的产品来源为巴菲特持股最多的苹果公司,侧面反映了其对苹果公司的信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受治疗特应性皮炎候选药物试验数据提振-美股ASLN 大涨100%

作者  |  2019-12-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异动 | 受治疗特应性皮炎候选药物试验数据提振,亚狮康药业(ASLN)涨超114%

周一(12月2日)美股盘初,著名投资公司淡马锡投资的生物制药公司亚狮康药业(ASLN)股价翻倍,跳空高开高走,截至北京时间22:39,该股涨114.14%,报8.18美元。

此前公司公布了一项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AD)ASLAN004的初步数据。数据显示,在接受最低剂量(200毫克)至少一个月治疗的三名参与者的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得分较基线分别降低了85%,70%和59%,并且EASI得分在第4周持续下降,预计最大功效为6至8周。

同时在安全方面,ASLAN004的耐受性良好,没有产生严重的不良事件或停药。另外,数据监控委员会(DMC)将于12月下旬开会,然后将开放第二批研究。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云集(YJ)盘前跌超3%,Q3营收同比降10%

作者  |  2019-12-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异动 | 云集(YJ)盘前跌超3%,Q3营收同比降10%

周一(12月2日)美股盘前,云集(YJ)跌超3%,截至北京时间21:46,该股跌3.29%,报3.82美元。

云集此前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显示,当季营收27.7亿元(3.88亿美元),同比降低10%,云集指出,营收降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将部分商品销售转移至其市场业务平台(以净额确认收入),这导致商品销售收入(以毛额确认收入)减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上海迪士尼开始使用X光机安检:测试阶段-未来将设置更多

作者  |  2019-12-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上海迪士尼开始使用X光机安检:测试阶段,未来将设置更多

美股投资网报道称,针对部分游客反馈现有安检方式存在效率低、程序多、不友好等问题,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两个安检通道今日开始测试使用X光机辅助人工服务的方式进行游客入园前的安检。度假区发言人称目前处于测试阶段,将不断进行设备调试,为未来设置更多的X光机支持安检做好准备。

上海迪士尼翻包事件回顾:

今年初,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小王到上海迪士尼游玩,携带的零食遭到园方翻包检查,被要求扔掉或提前吃完。小王于是报警并现场拨打12345和12315投诉,结果被告知“禁止携带食物”这个规定是迪士尼乐园制定。3月5日,小王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将迪士尼告上法庭。

针对上海迪士尼禁带食物且翻包检查一事,8月22日美国迪士尼乐园总部和上海浦东新区消保委相继向@人民网做出回应。前者称无法回复关于上海迪士尼的问题,后者称上海迪士尼不接受调解,不会就禁带食物、翻包检查等规定做更改。

9月6日,央视财经报道称,上海迪士尼乐园管理方首度松口,表示将调整外带食物的规定。9月7日,央视财经分析师赶到了上海迪士尼乐园,发现目前游客可以携带食品入园,但是翻包的现象依然存在。分析师7日联系上海迪士尼公关团队了解情况,但对方未接听电话。8日,迪士尼公关部负责人就依然翻包检查一事向央广分析师作出回应,称上海迪士尼将很快更新外带食物政策,暂时没有更多的具体信息

9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称,即日起,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始正式实施其主题乐园的食品携带新规。

11月12日,美股投资网报道称,上海迪士尼入园安检新规实施两个月,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入园发现,安检人员依旧会对游客进行“搜包”检查。上海迪士尼乐园此前发布安检新规中表示,未来将采用X光机等设备辅助安检工作,但分析师发现相关设备仍未投入使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金蝉布艺”与“拼多多”实施全面战略联手

作者  |  2019-12-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金蝉布艺”与“拼多多”实施全面战略合作

11月25日下午,拼多多·金蝉战略合作签约发布会在浙江金蝉布艺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新电商平台拼多多与金蝉品牌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金蝉也被授予“拼多多布艺产业培育基地”。

按照协议,“金蝉布艺”与“拼多多”双方将围绕大数据、产品研发和供应链等环节展开深入合作,为平台5亿多消费者带来定制化、个性化、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联手探索一条以需定制、按需定产的道路,共同探索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

“拼多多”创立于2015年9月,是拥有超过5.3亿年度活跃买家的新型电商平台,截至今年9月底,平台的年成交额是8402亿元。而金蝉布艺是国内窗帘行业领先的窗帘生产制造商和销售商,近几年非常注重电商行业的发展。今年10月,公司加入了“拼多多”家纺类目“新品牌计划”,月环比业绩增长超过了200%。浙江金蝉布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说,“拼多多”善于挖掘用户消费需求,其“平价高质”的策略与公司非常契合。

杨卫告诉分析师,“拼多多”这个平台是“金蝉”电商平台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尤其是这个平台上购物的以年轻人很多,所以和“拼多多”签约合作,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把“金蝉”的品牌提升到一个高度,能让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到、体验到“金蝉布艺”的优质产品。

“金蝉布艺”拥有强大的研发设计团队,品牌的定位年轻化、时尚化,契合“拼多多”是年轻群体占比最大的互联网应用之一的属性。“拼多多”将会在品牌推广、产品设计、营销推广和供应链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帮助“金蝉布艺”从窗帘向大家居产业发展。

对此,“拼多多”家纺行业总经理赤竹说:“我们是基于拼多多推出的新品牌计划,金蝉窗帘是我们整个窗帘产业里面优秀企业,也是首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的,与这样优秀的品牌应该进行战略合作。接下来我们会开展各大推广活动,把金蝉窗帘让我们更多的三、四、五线的城市用户(享受),就是我们现在的五亿用户能够享受到国货先享、国货优品国人享这样的理念,使金蝉窗帘能真正走到我们全中国的千家万户中去。”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Phone-11系列立功-2019年第四季度苹果或重返全球第二

作者  |  2019-12-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iPhone 11系列立功 2019年第四季度苹果或重返全球第二

摘要

【iPhone 11系列立功 2019年第四季度苹果或重返全球第二】近日,数据统计公司TrendForce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统计以及第四季度预测,预测显示,苹果将在第四季度重返全球第二。

近日,数据统计公司TrendForce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统计以及第四季度预测,预测显示,苹果将在第四季度重返全球第二。

具体来说,TrendForce统计2019年Q3世界智能手机市场前6名分别为三星(20.8%)、华为(18%)、苹果(12.4%)、OPPO(10.4%)、小米(8.7%)、vivo(7.5%),这六家厂商一共占据了全球78%的市场份额,而智能手机总产量为3.75亿部,较上季度增长了9.2%。

至于苹果则凭借着iPhone 11系列的出色表现,第三季度产量较上季度增长42%,预计第四季度iPhone产量会达到6900万台的峰值。

凭借着iPhone 11系列的优异表现,TrendForce预测第四季度,苹果将占据18.7%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

此外TrendForce还预测2020年中国5G手机将会占据全球5G市场60%的份额,而5G手机普及率将会提高到1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作者  |  2019-12-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 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特别是在对比中概股的经营表现后,不少美股投资人直言,哔哩哔哩新财报“令人看了就很想买”。

哔哩哔哩在11月19日(美国时间18日盘后)发布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后,股价盘后涨3.36%。之后至今的几个交易日,哔哩哔哩股价波动较大,略有上涨。实际上,财报公告日前的30个交易日内,哔哩哔哩连续上涨,累计上涨20.09%。

从最新这轮上涨来看,主要是市场对哔哩哔哩虽然亏损同比呈现扩大状态,但经营表现超预期给予的“褒奖”。美股投资人许志宏告诉《红周刊》分析师,哔哩哔哩具有跨代的意义,赋予其500亿美元的估值也不为过,应当要超过网易,“我认为是当前整个中国市场仅次于美团和拼多多的标的,而且相比美团和拼多多,哔哩哔哩属于非常便宜的票”。

截至11月27日(美国时间)收盘,哔哩哔哩市值为54.98亿美元,较上述投资人给予的500亿美元估值有将近9倍的空间。网易、美团和拼多多的同期市值分别约为409亿美元、765亿美元和417亿美元。

月活指标让投资人放下“成见”

哔哩哔哩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8.59亿元,同比增长72%,远超管理层之前预计增长61%-64%。利润方面,调整后净亏损为4.06亿元,同比扩大近一倍。

早在去年就建仓哔哩哔哩的灰姑娘基金经理王卓玮向《红周刊》分析师指出,哔哩哔哩财报亮点在于营收大增,且月活数据很好。财报显示,哔哩哔哩MAU(月活用户数量)在第三季度达到1.28亿,同比增长38%,环比净增加1750万,这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同时也创下了历史新高,提前完成了全年MAU目标(原定全年MAU目标为1.1亿-1.2亿,后调整为1.2亿-1.3亿)。此外,移动端MAU首次破亿达1.14亿,同比增长43%。

就此,王卓玮认为,“我们看到,哔哩哔哩的月活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不是短期性的,是持续性很强的。对哔哩哔哩来说,能守住月活数量就已经很成功,因为哔哩哔哩和头条系可以说‘开战’了。陈睿(哔哩哔哩董事长)最近接受采访时说过,西瓜和抖音都开始突破短视频市场限制,进入哔哩哔哩擅长的中长视频领域。这个领域最后可能只留下一家或两家巨头,哔哩哔哩本季度的增长说明其竞争力还是挺强悍的”。

在另一个层面,MAU被视作与哔哩哔哩估值密切相关的指标。美股投资网的研报指出,MAU在1亿左右时要大幅货币化是不现实的,达到2亿才是发展的分水岭。因此,哔哩哔哩的估值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当MAU低于2亿时采用ARUP(单用户价值)估值法,当MAU高于2亿则使用PE估值法。该研报按第一阶段估值法给哔哩哔哩的目标价为22.93美元/ADR,而若进入第二阶段市值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从可比竞争对手来看,据视频行业从业人员介绍,过亿MAU的视频公司可以排名行业前五。根据Questmobile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抖音、快手、西瓜MAU分别为4.86亿、3.41亿和1.31亿,火山视频和腾讯微视则刚刚破亿。这些公司中,快手MAU是哔哩哔哩的2.66倍左右,一级市场估值约为200亿美元,估值是哔哩哔哩的3.64倍。

在MAU大增让投资者振奋以外,在许志宏看来,游戏收入与非游戏收入呈现五五开也是哔哩哔哩三季报的亮点。哔哩哔哩去年同期的游戏收入占比为69%,虽然在今年三季度游戏业务由去年同期的7.4亿元增至9.3亿元,同比大增25.68%,但收入占比降至50%。这一数据变化超出市场预期,因为陈睿在去年同期的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在三年内将游戏收入占比降低至50%,如今不过一年就已经实现了既定目标。许志宏说,“可以这么说,哔哩哔哩摆脱了游戏是唯一主业的困扰,非游戏业务异军突起,说明哔哩哔哩的用户人群非常值钱,同时也说明公司管理层具有非常高的水平。我估计明年游戏收入会低于非游戏收入”。

中国“油管”“迷惑性”命题

从对哔哩哔哩商业模式的理解上来看,市场的分歧也较多。哔哩哔哩之前自称是“中国最像YouTube的公司”, 市场也比较认可称其为“中国的YouTube”(民间称号:中国“油管”)。哔哩哔哩与YouTube类似之处是,都是以UGC(用户原创内容)为主,同时存在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的内容。

但更多的是不同,哔哩哔哩的身份标签还包括“二次元”“以内容为中心的社区(根据陈睿发言)”和“ACG”,其中ACG是指动画、漫画、游戏。

有意思的是,许志宏向分析师介绍说,今年上半年哔哩哔哩最火的一个视频并不是娱乐性质的视频,而是来自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所介绍的5G应用的视频,该UP主(博主)在5天时间内从零起步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UP主。该现象一度在知乎上引起热议,根据知乎答主对当时数据的统计(今年6月),一名“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UP主介绍5G的视频在微博上斩获了1633万次播放,在哔哩哔哩取得了474.5万播放、2天之内涨粉超过40万成绩。根据哔哩哔哩网站显示,上述UP主目前的粉丝量已经达到278.3万、总获赞数591万、总播放数5282.5万。

因此,哔哩哔哩留给投资人思考的是:它到底是谁?哔哩哔哩的一些用户也有此困惑,并在社交网络上发起了讨论。

前述视频行业从业人员向《红周刊》分析师表示,“视频行业有很多业态。中国不会有奈飞,也不会有YouTube.YouTube是全球性的网站,而奈飞建立在美国影视工业基础上,我认为哔哩哔哩更准确地说是一个亚文化社区。我个人认为,哔哩哔哩的游戏收入本质上是广告收入,并最终在发行游戏这一领域找到突破口,代理了非常适合自己用户群体的游戏,所以哔哩哔哩并不是中国的YouTube,哔哩哔哩更多的是一种混合业态”。

在YouTube折戟影视原创业务之际,哔哩哔哩在去年一口气推出了20多部自制国产动漫。另外,哔哩哔哩今年与晋江文学城达成合作,签下多部网络文学作品,版权金整体达到数千万元。某视频行业从业人员对网站自制影视剧动作的看法是:“长视频网站是内容生意,而内容生意的本质是长期生意,风险大、效益高,而且一定是PGC(专业生产内容)内容,《老友记》6位主演至今每年还能拿到两千万美元的分红,这说明优质的自制内容价值非常高,但反之会颗粒无收。我认为,哔哩哔哩与‘爱腾优’最终会狭路相逢。”

许志宏也认为,哔哩哔哩给自己贴各种标签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欺骗”。“当年所有人能看懂新浪,但是看不懂腾讯。现在所有人能看懂爱奇艺,看不懂哔哩哔哩。中国‘油管’更像是哔哩哔哩有意释放出来的一枚烟雾弹。”在他看来,“哔哩哔哩代表的是新时代年轻人喜好的文化,就像腾讯的本质不是IM(即时通信)而是创造了新一代人的新文化。腾讯之后的20年,没有出现面向新生代的产品,而哔哩哔哩做了一个和腾讯没有高度重叠的产品,在精神层面上迥然不同,这被称作‘Z世代’。Z世代有特别典型的三观,但不是亚文化。以前我们会说QQ是亚文化,但今天看来QQ已经变成了主流文化,哔哩哔哩将是未来一代人的主流文化。这种认识可能腾讯和阿里最为熟悉,而腾讯和阿里已经先后进入哔哩哔哩。另外,哔哩哔哩接到的第一个广告投放来自小米,《Are you OK》是小米集团投放的广告(不过小米目前尚未投资)”。

下一代社交网络至少值500亿美元

如果把哔哩哔哩看作“新文化”方向之一,许志宏认为哔哩哔哩的价值应对标BAT,市值至少可以给到500亿美元。他向分析师表示,他在哔哩哔哩IPO时就已经买入,“这家公司运营十分成熟,每个环节都比同等规模上市公司要好,甚至是国内最好的几家公司之一。从估值角度来看,对应哔哩哔哩的高速成长,公司股价显得非常便宜。腾讯和茅台也很好,但不见得便宜。我觉得哔哩哔哩绝对值500亿美元,肯定要高于网易。毫无疑问,网易游戏、音乐都有替代品,但是哔哩哔哩在自己的领域里没有竞争者。你要理解,哔哩哔哩的核心是文化,这种文化可以是积极向上、热爱学习、无厘头的文化”。

“下一代会使用自己的语言体系,语C圈是其中一个现象,但不是全部。对于这套文化体系的理解对投资人来说是一个难点。哔哩哔哩塑造了一套独立的语言体系,会吃下一代的人口红利。比如,哔哩哔哩不会在视频前发广告,因为这是上一代的‘游戏’。他们的广告是内容驱动,你觉得好你就点开,你买会员你就是爱我,这是Z世代的价值观和自信,强大到不可思议。”许志宏说。

因此,当哔哩哔哩抓住了下一代自然会被投资者看好,这也是哔哩哔哩的护城河。许志宏说,“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可能更多的是指公司能不能最大限度的‘锁定’目标人群。小米的目标群体也是年轻人,但产品实际是没有年龄取向的,全年龄段都能使用,这就导致产品丧失了文化属性。但哔哩哔哩明显有时代的隔阂”。

不过,从股价表现来看,哔哩哔哩波动比较大。王卓玮指出,哔哩哔哩当前的股价相较于去年低点几乎翻了一倍,去年哔哩哔哩曾低至9.09美元/股。许志宏对此指出,“哔哩哔哩今天的价值不是利润决定的,而是大家对它的预期决定的,所以波动会比较大”。

 

德意志银行再度出售资产3600亿!

作者  |  2019-12-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3600亿!德意志银行再度出售资产,高盛照单全收!曾贵为全球五大投行,如今却陷破产风波,到底发生了什么

摘要

【3600亿!德意志银行再度出售资产 曾贵为全球五大投行如今却陷破产风波】11月27日,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将新兴市场债务衍生品证券投资组合剥离给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这部分证券组合的名义价值约为470亿欧元,约为510亿美元(约3600亿人民币)。(美股投资网)

德意志银行要清理手上的3600亿元证券资产!

11月27日,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将新兴市场债务衍生品证券投资组合剥离给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这部分证券组合的名义价值约为470亿欧元,约为510亿美元(约3600亿人民币)。

此举也是德意志银行重组的最新一部分,破产风波也一直困扰德意志银行。这两年,德意志银行这一直在寻求出售资产和证券。2019年7月份,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辛格(Christian Sewing)宣布,计划剥离约2820亿欧元的非核心资产,将使其资产负债表缩减五分之一。

德意志银行近年来问题颇多,这家成立于1870年、资产总规模一度达12万亿元的银行,多年占据欧洲第一大行地位,也是德国极具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但近年来噩梦缠身、丑闻不断,亏损持续增加。

将名义价值510亿美元衍生品组合转移给高盛

根据知情人士消息,德意志银行近期向高盛出售帐面价值约400亿英镑(510亿美元)的证券,这笔资产和衍生品市场、新兴市场债务有关,原本属于负责注销呆帐部门的一部分。高盛集团以大幅折扣购买这些证券,并相信在这笔交易中可以赚取微薄的利润。

衍生工具合约的名义价值代表其总面值,但不反映有风险的净额资金。许多衍生品在短期内到期,风险很小,或者被其他交易套期保值。即名义价值与风险敞口无关,只是账面所有交易的名义额汇总,实际判断衍生品杠杆敞口,应以净额本金为准。

消息没有提及出售上述510亿美元组合套现的金额,因为有关证券通常是年期较长的衍生工具,只能以大折让方式售出。这至少是高盛第二次出手购买德意志银行在最新整顿计划中欲脱手的证券。德意志银行先前出售亚洲地区的股票衍生性金融商品投资组合也是由高盛在9月份买下的。

根据德意志银行10月30日公布的2019年三季度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德意志银行拥有1770亿欧元(约1950亿美元)的杠杆敞口。该行计划到今年年底将这一目标削减至1190亿欧元。目前,1770亿欧元的杠杆敞口,已经较今年一季度末大幅降低。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统计,德意志银行集团衍生工具本金为3310亿欧元。

此前,7月初,市场传出德意志银行衍生品杠杆敞口达到50万亿美元。但是随后,德意志银行对外辟谣称,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不同,IFRS并不采用主净额结算协议(master netting agreements),即允许拥有多个衍生品合约的双方以净值结算,而非单笔结算,因此资产负债表中的衍生工具资产规模远大于净额。

当时,德银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德银的衍生工具本金为3310亿欧元,若按净额计算,则德银的衍生工具交易本金仅210亿欧元。其中的差额包括:主净额结算协议影响3610亿欧元,现金质押410亿欧元,以及金融工具质押80亿欧元。

“我们在降低风险加权资产和杠杆风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辛格(Christian Sewing)此前曾向分析师表示,强调该行有望实现全年资产削减目标。

今年7月份,德银已经退出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

此前,2019年7月7日,德意志银行宣布,在法兰克福宣布一项大规模重组计划,大刀阔斧改造旗下事业。宣布计划剥离约2820亿欧元的非核心资产,此举将使其资产负债表缩减五分之一。

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辛格(Christian Sewing)预计将在全球裁员约1.8万人,在2022年之前将人员总数降到7.4万,重组费用到2022年底累计将达74亿欧元。在此之前,德银去年已裁掉大约6000名员工。截至今年3月,该行在全球范围拥有近9.15万全职员工,这意味着德银将大砍约1/5人力。

这是2011年汇丰裁员3万人以来大型投行的最大规模裁员之一,也是克里斯蒂安-辛格(Christian Sewing)2018年接任首席执行官后没多久就开始裁员,并承诺把员工人数降到“远低于”9万。

作为削减成本的重要一步,德意志银行退出全球股票销售与交易业务,将成立一个新的资本租赁部门,公司重点将从投行业务转向德国企业客户。9月23日,德意志银行与法国巴黎银行正式签署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德意志银行将把主经纪商业务转移给法国巴黎银行。据法国巴黎银行发言人表示,这将包括前台人员和后台人员共1000名左右。交易或将于2019年底前完成,客户余额将在2021年底前转移。

12年时间,德意志银行股价从百位数跌到个位数

10月30日,德意志银行发布的2019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尽管第三季度亏损是德意志银行连续第二个季度亏损,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亏损大大低于上一季度的31.5亿欧元。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它仍然比2018年第三季度的2.29亿欧元净利润低。

在营收方面,该行报告的净营收总额为52.6亿欧元。与2018年第三季度的总净营收61.8亿欧元相比下降了15%。根据该报告,这是因为该公司退出股票销售与交易的战略决定。

作为曾经的全球五大投行之一,德意志银行的投资银行业绩来看,净收入同比下降5%至16.5亿欧元,固定收入和货币(FIC)的销售与交易收入为12亿欧元。在该领域,由于客户活动的增加,融资收入有所增长,该季度的贷款增长了40亿欧元,而FIC的重点领域的贷款同比增长了120亿欧元。

从股价表现来看,德意志银行股价为7.3美元。而翻开历史来看,从2007年一度飙升到159美元,到如今7.3美元,德银用了十二年时间,成功实现了从三位数到一位数的转变。

2007年德意志银行可以说达到了自己的巅峰,也许正是当时的膨胀,造就了之后逆势扩张的底气,也造成了之后投行业务的万劫不复。根据财务报表,德意志银行在2007年净利润64.74亿欧元,对比2018年净利润2.67亿欧元,颇有点“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味道。在2008年亏损38.35亿欧元之后,第二年立刻收复了失地,2009年德意志银行净利为49.73亿欧元。

德意志银行为擦边球付出代价

为了“赚钱”,德意志银行在很多业务上打着法律界限的擦边球,最终也为其付出了不少代价。

去年6月,美国纽约金融服务局公布的一份文件称,德银在2007~2013年间操纵汇率,存在“不正当、不安全、不完善的交易行为”,因此对德银处以2.05亿美元的罚款。

2015年4月,德银就为其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一事认罪,并支付25亿美元罚款。2017年1月,德银因误导投资者出售住房抵押支持证券,最终得到美国司法部开出了72亿美元的天价罚单。2015年5月30日,因反洗钱项目存在缺陷,德银再次向美联储支付了4100万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5年,德银为法律纠纷支付了127亿欧元,而2001~2015年,德银的投行部共创造了约250亿欧元的税后利润。可以看出德意志银行为解决法律纠纷牺牲了大笔盈利,这一结果本身却是德意志银行因管理不当而咎由自取。

除了巨额的法律纠纷成本,投行以及证券交易业务也为德意志银行的报表增加了很多风险加权资产。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德意志银行由于投行及证券交易业务所带来的风险加权资产为740亿欧元,杠杆风险为2880亿欧元。这一点实际上早就被投资者所诟病,早在2013年,德银的衍生品敞口就已达75万亿美元,是当时德国GDP的20倍。

根据报表,德意志银行在2015~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7.94亿欧元、-14.02亿欧元、-7.51亿欧元,在2018年末也只是实现了微盈利2.67亿欧元。而2019年将再次陷入全面亏损。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