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7%。2022年全年出货量下降了11%,降至12亿部以下,所有厂商这一年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Canalys研究分析师Runar Bj·rhovde表示,“2022年,智能手机厂商一直在艰难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生存。第四季度的市场表现是十年来最糟糕的,全年表现也是十年来最不理想的。”
中国市场的数据同样跌入谷底。1月29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292万台,同比下降12.6%;2022年全年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时隔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再次回落到3亿以下市场大盘。
在当下的大低谷时期,市场竞争也更显焦灼,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随季度波动。根据Canalys和IDC两家机构数据,苹果在2022年第四季度获得佳绩,全球和中国市场均居于首位。而从全年总出货量看,国际市场排名第一为三星,第二是苹果,国内市场上前两名为vivo和荣耀。
对于2023年的手机市场,IDC建议厂商依然维持保守务实的运营策略,保证低库存,追求高利润,避免激进大量提升出货量。而市场需求在惯性思维下,也仍将在低位持续一段时间。只有随着经济大环境和收入的陆续好转和增加,消费者信心重新恢复,市场需求才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真正实现反弹。
十年来最差的手机市场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梳理数据注意到,自2012年以来的十年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从增量市场走至存量市场。智能手机每年的出货量从曾经超40%的增幅,逐渐降至个位数的成长,再到个位数下滑,而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2年的市场甚至出现同比两位数的降幅。
2022年急转直下的需求情势为行业带来考验,多位业内人士向分析师回顾道,原本在2021年末的预测,到了2022年初就需要调整,供应链难题从短缺跳跃至库存高企,企业对于整年的预判都发生了转变。
对于四季度的下滑,Runar Bj?rhovde表示:“渠道应对新库存方面过于谨慎,导致第四季度出货量较低。在厂商和渠道的促销活动激励下,假日销售季帮助其降低了库存水平。不仅前几个季度中低端需求下降,而且高端需求在第四季度也开始出现疲软。2022年第四季度的市场表现与2021年第四季度的需求剧增、供应缓解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以看到,在2022年手机市场的节奏不同以往。群智咨询(Sigmaintell)副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陈军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分析道,2022年整机厂采购和生产的节奏呈现“前高后低”的现象,2022年一二季度采购和生产端仍然是处于高点,到三四季度很多器件减少甚至停止采购,主要是为了消库存。
随着库存的状况调整,整机厂在2022年末把整机库存降低到合理的水位,2023年的节奏会回归正常。陈军表示,2023年会变为“前低后高”的节奏,2023年整个市场采购节奏、生产的节奏会逐步和需求慢慢匹配上。根据群智咨询预计,2023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约1.7%。
2023年,厂商们依然面临体量和利润的挑战。“2023年,厂商们将会更加谨慎,并优先考虑盈利状况来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厂商们正在削减成本,以适应新的市场现状,”Canalys研究分析师Le Xuan Chiew表示,“与渠道建立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对于保住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艰难的市场条件下,渠道伙伴和厂商之间的谈判很容易出现裂痕。”
Chiew补充道,Canalys预计2023年智能手机市场将会出现持平或略微增长,情况仍然较为严峻。尽管通胀压力将逐渐得到缓解,但加息、经济增长放缓和劳动力市场日益艰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将会抑制市场的发展潜力。
分区域看,这将对西欧和北美等已经饱和的中高端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虽然中国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将提高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但可能在6到9个月内才会显现效果,因此中国的需求在短期内仍将面临挑战。不过,一些地区可能会在2023年下半年实现增长,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有望看到经济复苏的迹象。
苹果2022年Q4份额新高
在一片低迷之中,苹果的增长亦放缓,但是从市场份额看,创下季度新高。Canalys报告显示,尽管需求萎缩和郑州供应链问题的影响,苹果在2022年第四季度仍重夺市场第一的宝座,并获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市场份额,达到25%。
三星虽然在2022年四季度中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但其是全年出货量最大的厂商。虽然受到印度市场的影响,小米在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下降至11%,但仍位列第三。OPPO和vivo均跻身前五,市场份额分别占比10%和8%。
近几年头部手机厂商的排位较为稳定,第一梯队的市场竞争也更趋激烈。当前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超过3年,如何在新一轮周期到来前做好筹备,企业们也在摩拳擦掌。在供应链、自研芯片、操作系统、智能互联等多个领域排兵布阵。
以苹果为例,首先产业链转移成为近年关注焦点。根据DigiTimes Research的最新预测,到2027年,印度预计将占苹果iPhone全球产能的50%,比摩根大通早先预测到2025年印度将组装全球iPhone总量的25%更为激进。
DigiTimes分析师Luke Lin表示:“鉴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苹果需要分散风险,未来供应链向印度迁移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目前富士康及和硕等代工厂已经在印度为苹果组装iPhone等产品,分析师还预测,到2023年底,印度将占iPhone总产能的25%,到2025年这一占比将高达40%。
供应链的变换之外,苹果在产品矩阵上多头并进,连日来苹果在官网上悄然上架了三款新品,分别是新款MacBook Pro、Mac mini以及HomePod,近期也有消息称苹果要拓展智能家居产品线。更关键的是,苹果还直接通过视频一同发布了M2 Pro和M2 Max芯片,新款MacBook Pro将搭载M2 Pro或M2 Max芯片,Mac mini则搭载M2或M2 Pro芯片。
事实上,随着苹果自研的M系列芯片推出,Mac电脑几乎已经完成了从intel芯片向自研芯片的转换。从M1、M1 Pro、M1 Max、M1 Ultra、M2,再到本周的M2 Pro和M2 Max,苹果在PC端的自研芯片体系更加成熟。
不论外界认为苹果只是在微创新或是挤牙膏,其2022年的表现依然稳健。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苹果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PC出货量年同比微幅下降3%,同比持平。而苹果以摒弃x86架构厂商为代价,接连抢得市场份额,并在2022年下半年及全年分别录得两位数及9.4%的市场份额。凭借基于Arm的M系列,苹果安然度过了2022年消费和商用终端的衰退周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本周(1月30日至2月3日)是兔年首个“超级央行周”。2月2日,美欧三大央行——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将在24小时内相继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当前市场较有共识的观点是,美联储或继续放缓紧缩节奏,将加息幅度由50个基点缩窄至25个基点,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则有较大可能加息50个基点。
在2022年,美联储于12月份议息会议上放缓加息步伐,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50个基点至4.25%-4.5%区间,终结了此前连续4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的节奏。而伴随着通胀数据的持续“降温”,市场对美联储在2月份议息会议继续减速的预期逐步确定。截至1月31日,《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根据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实时测算,2月份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高达98.6%。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表示,从通胀数据来看,美国通胀值正持续回落。去年12月份美国CPI增速连续第六个月下滑,虽然距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仍存在较大距离,但通胀压力已经大幅放缓。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攀升的影响,预计美联储将继续放缓加息步伐,有较大的可能性在2月份加息25个基点。
近期多项数据均指向美国通胀“降温”趋势或在企稳。1月27日,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衡量通胀的主要指标——PCE物价指数在2022年12月份同比增长5%,低于前值5.5%的水平,连续第六个月放缓。在1月12日,美国劳工部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也呈现出相似趋势,2022年12月份美国CPI同比涨幅为6.5%,较前值7.1%水平继续回落,创2021年10月份以来最低值。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美国通胀已经趋势性下行。预计在今年上半年,随着美国宏观经济承压下行,叠加2022年同期基数影响,美国CPI当月同比以及美国PCE当月同比大概率将持续下探。由于美联储利率政策重点关注通胀率以及就业率,美联储在上半年大概率将进一步放慢加息步伐,2月份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较大。
在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看来,市场对此次美联储加息放缓至25个基点的预期基本不存在分歧,在美国通胀下行趋势已基本确定、经济内生动能持续走弱的背景下,美联储很难再出现超预期的鹰派表态。但在控通胀及压制市场宽松预期的总体基调下,释放出明显鸽派信号的可能性也较低。
就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而言,陈雳认为,当前欧元区通胀压力虽有所缓解,但通胀值仍然处在历史高位,再加上近期欧洲劳动力市场得到改善,或支撑欧洲央行继续大幅加息,预计欧洲央行在2月份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较大。英国方面,预计在高通胀的支撑下,英国央行有较大可能性也会加息50个基点。
陈雳进一步表示,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随着发达经济体通胀值逐步回落,各主要央行加息预期有所降温,全球流动性收紧的压力有所缓解,或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支撑。从汇率角度看,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叠加美联储逐步放缓加息步伐,或使美元汇率承压。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若持续进行加息,将对欧元和英镑汇率形成基本支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并上调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预期,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升至5.2%,高出此前预测值0.8个百分点。多个国际组织近期纷纷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并认为中国有望成为拉动2023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全球“逆风”:
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多个国际组织预期,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全球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
IMF预计,全球增长将从2022年的3.4%下降至2023年的2.9%,低于IMF历史(2000年至2019年)平均值(3.8%)。
联合国也发布了《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约3%降至1.9%。世界银行则更为悲观,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至1.7%,该数据为近30年来第三低的数据,仅次于2020年新冠疫情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
国际组织认为,受通胀高企及货币政策收紧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迎来“逆风”。世界银行表示,全球高通胀促使多国央行快速、同步地实行货币紧缩,致使金融条件大幅收紧,增长信心不断恶化,全球经济增长正急剧放缓到“危险的接近陷入衰退的程度”。
“迅速和同步的货币政策收紧已经将过多的流动性从市场中抽离,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的负面溢出效应,并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前景。”联合国在报告中称。
受通胀高企、经济前景黯淡和金融条件收紧等因素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遭下调。
“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是由发达经济体驱动的,预计约90%的发达经济体将在2023年出现增长下降。”IMF称,由于美联储加息路径更为陡峭,美国经济增长将在2023年放缓至1.4%;欧元区的增长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0.7%的底部;英国经济的增长将在2023年萎缩至0.6%,主要受英国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金融条件收紧的拖累。
逆势奔跑:
中国或成全球经济关键“引擎”
中国经济2023年将“逆势奔跑”。
国际组织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预期。IMF预计,随着中国经济活动的复苏和人员流动的改善,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大幅升至5.2%。联合国在报告中预测,随着中国政府优化防疫政策、采取利好经济措施,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加速,达到4.8%。世界银行也预计,中国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2.7%上升到今年的4.3%。
在全球经济增长相对乏力的背景下,中国被视为拉动2023年全球经济免于衰退的关键“引擎”。国际金融协会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将由欧洲主导,预计美国GDP将同比增长1%,中国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单一驱动力。
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强力提振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全球资金闻风而动,外资布局中国资产跑出“加速度”。今年1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达1412.90亿元,再度刷新沪深股通单月净买入的新高。
“2023年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转折点,中国宏观经济的主旋律是风险偏好回升,经济回归常态化。”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随着中国经济恢复至常态化,整体金融风险进一步趋于稳定,叠加稳增长措施的出台,中国资产将有亮眼表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盘前,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布了去年四季度的业绩报告,公司在该季度实现127.5亿美元的利润,全年利润达557.4亿美元,不仅打破了公司的记录,也创下了西方石油行业的历史新高。
具体财报显示,埃克森美孚在2022年四季度录得127.50亿美元的利润,较2021年同期的88.70亿美元大幅增长近44%,调整后每股收益3.40美元,强于市场先前预估的3.30美元。
全年来看,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557.40亿美元的利润,是2021年230.40亿美元的2.4倍。这还意味着,埃克森美孚在去年每小时平均能赚约630万美元。
埃克森美孚上一次打破年度记录是在2008年,当时油价一度升至每桶142美元,使公司的利润达到452亿美元。有分析指出,公司2022年利润能刷新高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新冠大流行开始的头两年大幅削减了成本。
埃克森美孚首席财务官Kathryn Mikells告诉媒体,除了利润,公司的现金流也录得同比大幅增长,“这来自强大的市场、庞大的吞吐量、强劲的生产和非常好的成本控制。”
“埃克森美孚赚得比上帝都多”
媒体分析指出,埃克森美孚创纪录的利润可能会引发能源行业与白宫的新一轮对抗。上周五,雪佛龙也录得创纪录的365亿美元年利润,并宣布实施750亿美元股票回购,同时连续第36个季度提高股息。
雪佛龙公告发布后的几小时,白宫就发出了严厉批评,“不久前,有一家公司声称要努力增加产量,奇怪的是,他却向高管和股东发放750亿美元。”
去年年中,由于油气市场长期的供需不平衡,附带地缘政治等因素,国际油价和美国的汽油价格一度飙涨,导致美国通胀升至40年来的高位,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当时的宏观环境甚至让市场相信民主党会在年底中期选举大败。
为了平抑国内的油价,美国政府多次抛售石油战略储备。去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在一场会议上抱怨能源巨头大发“危机财”,还点名埃克森美孚“赚得比上帝都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经过近几年的激烈竞争,比亚迪和特斯拉成为新能源车领域无人能及的巨无霸。从业绩、销量和电池技术等方面对比,究竟谁更胜一筹?
市场表现:比亚迪港股898.12亿美元 VS 特斯拉5262.71亿美元
市值对比:
截止到1月31日,比亚迪港股总市值898.12亿美元,特斯拉总市值5262.71亿美元。
市场表现对比:
比亚迪港股1月累计上涨27%,在2022年股价达到历史最高价后出现大幅回调,2022全年累计下跌27.72%。
在美联储加息、公司不断降价、销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特斯拉股价在2022年暴跌65%,总市值从万亿美元跌至5000亿美元附近。但今年1月,特斯拉累计上涨35.3%。
业绩:比亚迪净利暴涨 VS 特斯拉增速放缓
1月30日,比亚迪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全年比亚迪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将实现净利润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有望达到425.42%~458.26%。扣非后,比亚迪净利润则为151亿元~163亿元,同比增长1103.55%~1199.2%。
从整体利润水平来看,比亚迪的2022年Q4利润继续创下新高,达到2022年前三季度利润水平(93.11亿元)的85%,远超2021全年利润水平(30.45亿元)。
特斯拉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全球共计交付电动汽车超131万辆,同比增长40%;总收入约815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约125.6亿美元,同比翻倍,并连续3年实现盈利;车辆销售毛利率达28.5%,远远超越传统燃油车平均水平。
2022年Q4,特斯拉也实现了有史以来单季度最高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是特斯拉连续盈利的第14个季度。Q4特斯拉营收达到23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自由现金流为14亿美元,低于第三季度末的33亿美元。
销量:比亚迪186万辆 VS 特斯拉131万辆
比亚迪发布最新产销快报,2022年全年销量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4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5.74万辆,同比增长212.82%。不仅完成年初定下的全年销量目标150万辆,也超越特斯拉(全年销量为131万辆)。
比亚迪也借此一举成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和整体乘用车的双榜销量冠军,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1.7%和8.7%,力压一汽、上汽等一种老牌强势车企。
2022年Q4,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68.5万辆和68.3万辆,分别实现单季度新高。单月销量更是从年初的9.3万辆,提升至年末的23.5万辆左右。
1月3日,特斯拉发布2022年全球生产及交付报告,全球总交付量131万辆,相比2021年增长40%;生产137万辆,同比增长约47%,其中第四季度生产了439701辆,交付405278辆,创下新的交付记录。
具体车型来看,特斯拉Model 3和ModelY两款热销车型,2022全年生产1298434辆,共计交付1247146辆,依旧是特斯拉的主力车型。
特斯拉有关人士表示,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将有望超越奔驰宝马和奥迪,成为全球最畅销豪华品牌车企。
电池:比亚迪市占率大幅提升 VS 特斯拉押注4680
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比亚迪2022年的累计装机总量约为89.836GWh左右(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市占率提升了7.25个百分点达到23.45%,基本上站稳了20%左右的份额。
从全球角度来看,今年1-11月比亚迪也挑翻了此前常年霸榜第二的韩国锂电企业龙头LG新能源,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8.8%大幅增长至13.6%,仅次于宁德时代。
近日,特斯拉计划在美国内华达州追加投资36亿美元扩建设施,一部分用来制造Semi半挂式电动卡车,另一部分用来生产4680大圆柱形锂电池,规划年产能是100GWh。
自2014年以来,特斯拉已在内华达州累计投资62亿美元,建造了用于生产汽车电机和电动汽车电池的超级工厂。此次追加投资,是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也说明特斯拉的“规模效应”正在健康运行。
机构观点:比亚迪目标价350港元 VS 特斯拉目标价180美元
瑞银发表评级报告指,比亚迪公布去年纯利预测约160亿至170亿元,意味着按年升4.2倍至4.6倍,大幅高于预测的135亿元,相信超出预期的收益可恢复投资者信心,并提供足够的利润来缓冲今年起的价格竞争。比亚迪仍是瑞银最看好的电动车股票之一,并将其去年收入预测上调4220亿元,纯利则上调至165亿元,并预测其汽车毛利率可达20%,并将其目标价由345港元上调至350港元,重申其评级为「买入」。
美银证券重申比亚迪股份“买入”评级,因看好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产品组合改善及磷酸铁锂电池更广泛应用从而推动利润,目标价400港元。公司发盈喜,预计去年盈利为160-170亿元人民币,同比升425%至458%,符合该行预期,但高于市场预测的143亿元人民币。该行预计比亚迪在去年第四季的每辆车净利润可达约1万元人民币。
中金认为,特斯拉以价换量先发制人,市场份额比短期盈利更重要。特斯拉此前依托电动智能全方位领先实现了远高于行业的盈利水平,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快速发展期,公司果断以价换量,加速巩固全球份额。
市场普遍担心本次降价降低公司盈利能力,但中金称应该看淡短期盈利波动,公司的销量和市场份额表现比毛利率更重要。中金将公司2023年全球销量预期上调至190万辆(同比+45%),中/美/欧/其他市场对应55/75/35/25万辆。
花旗银行分析师Itay Michaeli将特斯拉的目标价从137美元上调至146美元,并保持对该股的中性评级。杰富瑞将特斯拉股票目标价从350美元下调49%至180美元,但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
相关资讯
净利润预增逾四倍:“全球销冠”比亚迪2022年盈利超160亿元
净利同比涨超四倍,“全球销冠”比亚迪去年最高赚170亿
马斯克预计2023年交付180万辆 专家称特斯拉仍有较大降价能力和空间
2022创历史盈利:比亚迪160亿+、特斯拉125亿美元!谁能成为中国“ 街头霸王”?
比亚迪净利破百亿创“历史之最” 零补贴时代还能卖得过特斯拉吗
华尔街对特斯拉前景存分歧 “木头姐”加仓比尔·米勒继续做空
特斯拉大幅降价实现销量纪录 马斯克称电动车市场中国人最有竞争力
[PAGE@默认页1]
[PAGE@默认页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由于PC市场持续疲软,美国芯片巨头AMD去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增长继续回落,但全年营收创出新高;此外,AMD在嵌入式设备和数据中心业务中表现出韧性,好于华尔街此前预期。
美国时间1月31日,AMD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和2022年全年业绩。第四季度营业额为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2%;经营亏损为1.4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2.07亿美元;净利润为2100万美元,同比下降98%,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01美元,上年同期为0.8美元。
AMD2022年全年营业额为2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3.6%,毛利率为45%,净收入为1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8%,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84美元。
不过,AMD在业绩公布后盘后交易中上涨了1.41%。路透社报道称,AMD公布的营收超过华尔街预期,并表示预计下半年业务将有所改善,这令投资者兴奋不已,他们认为该公司将超越竞争对手英特尔。
AMD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2022年是AMD增长强劲的一年,尽管下半年PC环境疲软,我们仍实现了高速增长和创纪录的营业额。我们加快了数据中心的增长势头,完成了对Xilinx(赛灵思)的战略收购,从而使我们的业务更加多样化,并强化了我们的财务模型。尽管需求端大环境复杂,但基于我们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我们有信心在2023年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并实现长期增长。”
AMD的数据中心业务在第四季度依然取得了高速增长。AMD的财报显示,四季度数据中心事业部营业额为17亿美元,同比增长42%,这主要得益于EPYC(霄龙)服务器处理器强劲的销售增长。
此外,AMD的嵌入式事业部营业额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1868%,这主要由于并入了赛灵思嵌入式业务的营业额。本季度这部分经营收入为6.99亿美元,占营业额的50%。
但由于PC(个人电脑)需求疲软,导致AMD的客户端事业部本季度营收大幅下滑51%,营业额为9.03亿美元。AMD解释,主要原因是PC市场疲软,以及整个PC供应链库存调整,导致处理器出货量减少。此外,游戏事业部营业额为16亿美元,同比下降7%,主要原因是游戏图形业务销售下降,部分被半定制产品营业额的增长所抵消。
不过,AMD预计底部即将到来。苏姿丰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确实认为第一季度是我们个人电脑市场的底部。”苏姿丰称,将在第二季度看到一定幅度的增长,下半年会有季节性增长。
CCS Insight分析师Wayne Lam表示:“AMD仍保持韧性,与英特尔相比,甚至在数据中心芯片方面取得了进展。”
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尽管英特尔公司仍以超过70%的份额占据PC和服务器处理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但这一比例低于2017年的90%以上。这一份额的很大一部分被AMD拿走了。
之前,PC业务的下滑了打击英特尔第一季度的前景,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格尔辛格表示,看到了“我们在行业中见过的最大规模的库存调整”。英特尔第四季度业绩和一季度业绩指引都低于外界预期。
Moor Insights&Strategy分析师安塞尔·萨格认为,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里,仍将看到整个行业的痛苦。
CFRA Research分析师Angelo Zino表示:“我们认为AMD的业绩在PC和游戏市场上继续表现疲软。”他还预计,今年上半年,这两个部门的收入水平都将降至谷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东时间周二,美联储较为看重的第四季度就业成本指数(ECI)出炉。该指数较三季度的1.2%放慢了0.2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1.1%,回落到了一年前水平,刷新近六个季度以来最低增幅。
市场方面,昨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道指涨1.09%,标普500指数涨1.46%,纳指涨1.67%。拉长时间周期看,三大股指开年首月均录得涨幅,道指上涨超过2.8%;标普500指数上涨约6.2%,创2019年以来的最佳1月份表现;纳指上涨近10.7%。
受国际油价冲上近年高位影响,国际石油公司净利润大幅上涨。其中,埃克森美孚2022年实现净利润5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63亿元),较2021年增长141.9%,刷新了该公司在2008年创下的最高盈利纪录;雪佛龙2022年收获了355亿美元的净利润,创下了公司盈利最高值的新纪录。
此外,身处舆论风波之中的亚洲首富阿达尼旗下集团25亿美元的增发股票昨日获全额认购,这对阿达尼本人及其旗下公司而言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美股三大指数1月均录得涨幅
标普500创最佳1月表现
周二美股盘前,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较为看重的工资通胀指标之一,在去年年底超预期放缓。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第四季度就业成本指数(ECI)环比上升1%,较三季度的1.2%放慢了0.2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1.1%,回落到了一年前水平,刷新近六个季度以来最低增幅。
市场方面,昨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道指涨368.95点,涨幅为1.09%,报34086.04点;标普500指数涨58.83点,涨幅为1.46%,报4076.60点;纳指涨190.74点,涨幅为1.67%,报11584.55点。拉长时间周期看,三大股指开年首月均录得涨幅,道指上涨超过2.8%;标普500指数上涨约6.2%,创2019年以来的最佳1月份表现;纳指上涨近10.7%。
热门科技股普遍上涨,AMD涨超3%,微软、亚马逊涨超2%,谷歌、脸书涨超1%,苹果、奈飞等微涨。
汽车、运输股涨幅居前,商用汽车集团涨超11%,通用汽车涨超8%,Luminar Technologies涨超7%,CSX运输、诺福克南方涨超3%。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亿航智能涨超10%,图森未来涨超8%,能链智电、亿邦通信涨超7%,叮咚买菜、阿特斯太阳能涨超5%,大全新能源涨超4%;中概新能源汽车股集体上涨,小鹏汽车涨超6%,理想汽车涨近2%,蔚来汽车小幅上涨。跌幅方面,BOSS直聘、亚朵、爱奇艺跌超3%。
焦点个股方面,C3.ai涨超21%。公司昨日推出了C3生成性人工智能产品套件,并发布其首个用于企业搜索的C3生成性人工智能。
美国电子商务平台ContextLogic短线拉升,涨约7.5%。公司将裁减至多150名员工,裁员数量占全球员工总数的17%。
欧洲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法国CAC40指数涨0.01%,报7082.42点;德国DAX30指数涨0.01%,报15128.27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12%,报4163.45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17%,报7771.70点。
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刷新盈利纪录
1月31日,美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公布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5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63亿元),较2021年增长141.9%,刷新了该公司在2008年创下的最高盈利纪录。
根据目前已经披露的财报信息来看,埃克森美孚2022年度的净利润已超过了摩根大通、强生等大型企业,仅有苹果、微软等少数科技公司的利润水平超过了埃克森美孚。
无独有偶,美国油气公司雪佛龙在早前公布的业绩报告中表示,公司2022年收获了355亿美元的净利润,创下了公司盈利最高值的新纪录。
有分析机构称,国际油价冲上近年来高位,是国际石油公司净利润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预计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英国石油公司、道达尔能源、壳牌等国际油气巨头2022年的净利润总额将达到约2000亿美元,这将大大减轻上述公司的债务压力。
亚洲首富阿达尼跌出世界富豪榜前十
集团25亿美元增发股票获全额认购
亚洲首富阿达尼旗下集团此轮增发认购终于尘埃落定。
最新消息称,至认购期结束(1月31日),阿达尼公司25亿美元的股票发售获得全额认购。根据发行规则,阿达尼的增发认购额至少得达到发行量的90%,否则需要退回所有的认购。
这对于阿达尼本人及其旗下公司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霖”。此前,知名美国空头兴登堡研究发布报告指控阿达尼集团操纵股价和会计造假。在做空报告的冲击下,阿达尼旗下多家公司遭遇重创。其本人身价亦是严重缩水,短短三个交易日内个人财富骤减340亿美元,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排名榜上从第4位跌至第11位。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2022年创纪录亏损约1640亿美元
1月31日,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挪威政府养老基金表示,其去年亏损了1.64万亿挪威克朗(约1640亿美元),刷新了此前2008年创下的6330亿克朗亏损的纪录。
数据显示,挪威政府养老基金去年整体投资回报率为-14.1%,其中股票投资回报率为-15.3%,固定收益投资的回报率为-12.1%,未上市房地产和可再生能源的回报率分别为0.1%和5.1%。
据悉,挪威政府养老基金成立于1996年,规模约1.3万亿美元,由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负责运营。其持有全球约9300家公司的股份,占所有上市股票的1.3%。此外,它还投资于债券、未上市房地产和可再生能源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在2022年能源价格上涨后,反而减持了其持有的包括壳牌、道达尔能源和埃克森美孚等在内的全球大型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股份,其在雪佛龙和英国石油公司的股份也有所减少。
硅谷裁员,德国科技企业趁机抢人
据财经报道,美国科技企业近期裁员潮导致大量技术人员失业,不少德国企业目前已经盯上了这些技术人才。数据显示,目前德国信息技术行业有13.7万个空缺岗位。最近两周,微软、亚马逊、谷歌母公司字母表等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宣布裁员共计约4万人。这些被裁的技术人员吸引了许多德国科技企业的目光。
路透社分析指出,尽管很少有欧洲企业能开出与美国硅谷相媲美的高薪,但由于现在欧元和美元几乎平价,技术人才可以在欧洲实现更低的医疗和生活成本。德国政府目前也正在简化移民规定,降低获得德国国籍的难度,以吸引更多可能的技术移民。
法国跨行业大罢工严重冲击公共交通
由于反对政府正在推动的退休制度改革计划,1月31日,法国再次举行跨行业大罢工。罢工给法国的公共交通造成严重冲击。
当天,巴黎地铁运营受到罢工的严重干扰,部分地铁线路减少班次,一些地铁站当天中断运营。
罢工给法国公共交通造成严重冲击,法国国家铁路公司预计,当天全国各地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高铁保持运营,城铁和区间列车保持运营的比例则更少。该公司建议居民取消或者推迟出行计划。
法国学生阿克塞尔·盖拉德:通勤人员不应该受到影响,因为这样,他们(工会)会失去一些支持他们的人。
法国当地居民巴卡里·夸迈:我担心罢工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除了公共交通部门,法国航空、能源、教育等行业的员工等也参加到罢工中。在巴黎的一所中学,警察和罢工游行人群发生冲突。
据法国多个行业工会1月30日发布的消息,预计31日,全法国将有约200多场不同的游行示威。法国有媒体预计,当天可能会有一百多万法国人走上街头。法国内政部表示,法国政府将动用11000名警察或宪兵维持秩序。
本次罢工是法国近期举行的第二次跨行业大罢工。本月19日,法国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国罢工游行,共有约112万人参加。
英国多个行业计划举行新一轮罢工
受能源价格上涨、通胀水平高涨的影响,近期英国多个行业陆续举行罢工。据英国媒体报道,2月1日英国将有约50万人开始罢工,包括教师、公务员、火车司机等。
此外,英国环境局数千名员工1月31日表示,他们将因薪资待遇问题于2月8日举行罢工。英国公共服务业总工会当天也表示,因薪资和人员配备问题,数千名救护人员将于2月10日举行新的罢工行动。
(来源:综合本报、新闻报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2023年迎来开门红,纳指1月累计涨超10%,标普500指数1月涨6.18%,道指1月涨2.83%。
科技股爆发 电动车狂飙
1月纳指涨超10%,美股科技股大爆发。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今年1月暴涨65.24%,音乐服务巨头Spotify单月涨42.77%,美国电商巨头shopify涨41.94%。
半导体板块,西部数据涨3.93%,英伟达1月累计涨33.68%,意法半导体涨32.75%。
随着旅游业的复苏,旅游出行相关股票走高。嘉年华邮轮1月涨34.24%,皇家加勒比邮轮涨31.37%。
电动车板块,美国豪华电动车品牌lucid今年1月暴涨71.15%。市场传闻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正计划收购Lucid的剩余股份,本周五Lucid 创下了自 2021 年 11 月 16 日以来的最高交易量。
美国银行分析师约翰·墨菲称,Lucid 是初创电动汽车汽车制造商中最具吸引力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特斯拉1月累计涨超40%,最新消息称2022年特斯拉总营收为814.62亿美元,同比增加51%。其中,中国市场实现营收181.45亿美元,占比22.27%;美国市场实现营收405.53亿美元,占比高达49.78%,仍旧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场。
从增速来看,美国市场2022年营收相较于2021年的239.73亿美元增加69.09%;中国市场营收较2021年的138.44亿美元同比增加31.07%,而此前中国市场的增速连续两年超过100%。
大涨过后 大摩提醒市场风险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迈克尔·威尔逊认为,2023年开年美股市场出人意料的上涨势头可能将于本周消退,投资者应该现在卖出。
威尔逊及其团队称,美股市场1月份大幅反弹“只是又一个熊市陷阱,所有利好消息都已被消化”。
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在今年年初曾警告说,2023年的经济衰退可能导致美股市场再下跌22%,他们预计标普500指数今年年底将跌到3900点。该指数周一收于4018点。
此外,威尔逊认为,投资者似乎已经忘了“不要和美联储作对”。目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是,美联储将在本周的政策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显示,交易员目前认为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8%。
不过到目前为止,美联储还没有表现出改变政策立场的意愿。威尔逊说:除了这一点,公司盈利将出现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我们认为股市再次出现了错误定价。
相关资讯
投资者“过于自负” 美联储的“惩罚”可能要来了
美联储议息大戏今晚上演:究竟会是市场“驯鹰” 还是联储“炖鸽”?
特斯拉交出成绩单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下降
美股1月完美收官!创22年以来最佳表现!明天鲍威尔会砸盘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上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美国通胀指标继续回落,欧央行官员维持强硬政策立场。
市场方面,美股全线上扬,道指周涨1.81%,纳指周涨4.32%,标普500指数周涨2.47%。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0.07%,德国DAX 30指数周涨0.77%,法国CAC 40指数周涨1.45%。
本周看点颇多,美联储将迎来今年首次利率政策会议,市场普遍预计将进一步放缓加息步伐,欧央行和英国央行料上调利率50个基点。在经济放缓压力下,1月美国非农报告引发关注。此外,财报季进入密集发布期,苹果、亚马逊等明星股将披露业绩。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将召开,产油国将研究目前的市场状况。
美联储年内首次决议来袭
作为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之一,美国去年12月个人消费支出核心价格指数(PCE)年率录得4.4%,创近15个月以来新低。分析认为,该数据将进一步放慢加息步伐的预期。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上周表示,她对美国近期的通胀和就业数据感到鼓舞,但也承认在当前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确实有陷入衰退的风险,“我对目前看到的数据相当满意,但考虑到美联储正在‘放缓经济’,我无法保证经济衰退风险能最小化”。
本周三,美联储将公布年内首份利率政策决定。考虑到通胀指标回落及多位美联储官员的表态,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对加息25个基点接近完全定价。市场将关注美联储对未来通胀和经济的最新展望,以评估接下来的政策路径走向,目前美联储依然对年内降息持回避态度。
美国科技行业近期的裁员报道也让即将公布的非农报告关注度上升。近期整体劳动力市场几乎没有明显放缓的迹象,初请失业金人数持续回落到20万以下,好消息是劳动力供需关系改善降低了薪资压力,从而缓和了一部分通胀上升风险。机构预计1月新增非农就业将达到17.5万个,失业率将小幅上升至3.6%。此外,美国去年11月FHFA房价指数、咨商会今年1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1月ISM 制造业、非制造业指数等也值得投资者留意。
财报季渐入佳境,本周值得关注的重点企业包括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埃克森美孚、高通、恩智浦、辉瑞、卡特彼勒、星巴克等。
原油与黄金
国际油价结束两周反弹。期间,中国经济重新开放所推动的需求前景改善以及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的预期一度提振油价,但随后市场情绪受到OPEC+会议和欧盟制裁俄成品油不确定性的打压。截至收盘,WTI原油近月合约周跌2.40%,报79.6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周跌1.11%,报86.66美元/桶。
OPEC+联合部长级监测委员会(JMMC)将于2月1日召开会议。该委员会负责审查石油市场,没有做出正式的生产政策决定的权限。OPEC+下一次政策制定会议定于6月举行。Price Futures Group 高级市场分析师弗林(Phil Flynn)表示,市场情绪回归谨慎,希望在OPEC+委员会会议、美联储货币政策决定以及欧盟新一轮政策生效前采取“安全立场”。
有关欧盟对俄罗斯石油产品价格上限的消息也引发关注。欧盟最新提议是将俄罗斯柴油价格上限定为100美元/桶,燃料油为45美元/桶。DTN高级市场分析师特文森特(Troy Vincent)写道:“这一定程度可以缓解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价格上限将产生重大制约影响的担忧,拟议的上限不会限制目前市场的柴油销售。”
国际金价连续第六周上涨,交投于近9个月高位。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COMEX黄金期货1929.40美元/盎司,周涨0.1%。
SIA Wealth Management首席市场策略师切斯琴斯基(Colin Cieszynski)表示:“受益于美元低迷,黄金在过去几周表现良好。从技术上讲,金价看起来有点超买,短期内涨势受限,尤其是在美联储即将作出政策决定的情况下。”CMC Markets 首席市场分析师休森(Michael Hewson)在报告中写道,PCE增速下滑似乎证实了美联储即将加息25个基点的决定,“由于通胀依然高企,美联储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确保市场对降息的预期降低。”
Insignia Consultants研究总监卡尔纳尼(Chintan Karnani)认为,美联储不仅可以通过利率,还可以通过对其经济前景和通胀前景进行微调来给市场带来惊喜。“外界将从决议中寻找暂停利率的线索,以便他们能够冲击2000美元。如果冲击失败,调整压力将马上出现。”他写道。
欧央行如何规划政策前景
在政策会议前一周,欧央行行长拉加德继续释放紧缩信号。她表示,接下来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通胀恢复到目标水平,并指出在即将举行的会议上将进一步“大幅”加息。“利率必须稳步上升,才能达到足够限制性的水平,并在需要的时间内保持在这一水平。我们将坚持到底,确保通胀及时回到我们的目标水平。至关重要的是,高于欧洲央行2%目标的通胀率不会在经济中根深蒂固。”她说。
与美国不同,欧元区的核心通胀率依然在走高,去年12月达到了5.2%。本周将更新的CPI和GDP数据可能会对欧央行是否会寻求软化鹰派立场产生一定影响。得益于冬季温暖的天气,欧洲能源供应形势明显改善,该地区经济火车头德国有望避免陷入衰退。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此次欧央行将上调50个基点,不过下一步的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担心,利率过高可能会给欧元区负债较高的成员国的财政状况带来风险。
英国本周也将召开议息会议,能源、食品、服务价格压力令该国的通胀压力更为严峻。与此同时,经济阴云依然挥之不去,1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经跌至两年来最差水平。商业调查显示,广泛的行业罢工加剧了英国的生活成本危机和高利率带来的经济损失,英国经济的衰退风险正在上升。
如何在英国政府财政计划缩减的情况下实现通胀和经济目标的平衡,是目前政策管理者面临的艰难处境。市场预期,英国央行此次将加息50个基点至4.00%,同时包含经济预测的货币政策报告将成为最大焦点。
本周看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传闻发酵20天后终于被证实,困境中的小鹏汽车挖来了执掌长城汽车多年的“铁娘子”王凤英。
1月30日,小鹏汽车官宣了这场人事变动,原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凤英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一职。新东家给予其权限范围包括: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王凤英加盟后将向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汇报。
:小鹏汽车官网
对于这位高能级人才的加盟,何小鹏显得颇为期待,他希望王凤英能够给“智能化+汽车”的融合带来更多不一样的火花。在何小鹏看来,今后五年是全自动驾驶汽车的五年,更远的十年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十年,公司将继续坚定地践行智能化战略。
作为汽车圈老将,王凤英资历颇深。其天津财经学院毕业后,1991年便加入长城汽车,负责市场营销管理,随后30多年里其历任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携手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一起构建了一个强大的汽车帝国。
王凤英加盟时长城汽车刚成立7年,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还在轻型客货汽车上。1995年为了扩大生产线,争夺市场,长城开始生产迪尔皮卡,两年之后,长城迪尔皮卡市场销量名列前茅,并出口中东。2001年,长城赛铃皮卡投产,一年后,以赛铃为基础而生产的赛弗SUV投产。
2009年,在王凤英的坚持和战略定位咨询公司的协助下,长城汽车确立了聚焦SUV品类的战略。
正是这一举措催生了长城史上的爆款——哈弗H6.该车的出现打破了合资品牌的垄断,也拉开了中国SUV品牌称霸市场的序幕。
随着哈弗H6销量持续走高,2013年长城内部决定将哈弗品牌独立出。独立后的哈弗不负众望,2014年到2016年三年时间实现了从37万辆到87万辆的突破。2016年哈弗H6更是卖出58万辆,单月最高销量甚至超过了8万辆。2019年至2021年,哈弗H6的总销量一直位居SUV销量榜首。
过去十年中,哈弗H6累计占领国内SUV单月销量榜首100个月,成为了中国车市的一段传奇。
随后长城的转型让王凤英在内部的话语权发生了变化。
2020年,长城汽车发布了“柠檬”、“坦克”和“咖啡智能”三个技术品牌后,正式拉开转型序幕,一同到来的还有组织架构调整。
当年7月,长城推出了轮值总裁制度,王凤英的职务自此一再缩减,其先后卸任下高权重的轮值总裁、执行董事、副董事长等职。
两年后,王凤英辞掉了最后的总经理一职,这也被视为她在长城职业生涯的落幕。
转型阶段的长城,技术人才成为“香饽饽”。
曾任长城汽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技术中心副主任等职位的赵国庆接下了王凤英副董事长的职位;公司研发负责人,商品战略负责人,整车业务负责人穆峰“接棒”了王凤英总经理一职。
离开长城后,王凤英投身入互联网大潮。
企查查显示,其在3家企业担任法人代表,分别为上海浪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猎犬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小凰丫创意设计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注册时间在2019年10月-2020年5月间,且经营范围均包含计算机科技、智能软件等。
王凤英曾表示,希望通过自己创办的新平台,为长城汽车打开更多新视野,或是利用多年战略实践经验,帮助众多企业或创业者战略创新。
这位汽车圈“铁娘子”并未过多停留,她接下了小鹏抛来的橄榄枝。
早在1月中旬,就有媒体爆出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将接替何小鹏,出任小鹏汽车CEO一职。
彼时,小鹏汽车方面回复《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称,小鹏汽车欢迎人才加入,公司将继续在何小鹏的领导下向前发展,何小鹏依然会是这家公司的最高负责人。
业内认为,王凤英擅长市场营销,此番加盟或将扮演“灭火队长”的角色。
点燃了这把“火”的正是小鹏G9。
2022年,小鹏旗下的营销主力小鹏G3与小鹏P7面临换代,公司希望通过G9向上突破,提升利润,但被寄予厚望的小鹏G9因上市时SKU混乱和上市后48小时内调整价格,引来了多数消费者的“吐槽”。
这也直接导致小鹏汽车从10月份开始了公司的全面构架改革以及何小鹏的年终反思。
去年10月起,小鹏汽车启动深层次内部组织结构调整,成立五大虚拟委员会组织和三个产品矩阵组织,拉通各业务条线效率。
与此同时,何小鹏在去年年底的全员大会中反思了公司全年的多项问题,其中包括由于战略规划不够清晰,导致小鹏汽车出现产品之间连续性问题、SKU多与少的问题、标配与选配问题、使用了全新技术导致了供应商的变化和挑战等多项问题。
有分析师表示,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与软件科技上有着优势,但在营销服务和渠道提升上需要升级,而王凤英作为一个负责营销几十年的“能手”,将其招入小鹏一方面能帮助小鹏解决营销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向资本市场释放正向信号。
今年,小鹏汽车将会上市两款新车以及对小鹏G3i、小鹏P5与小鹏P7的升级换代,产品端的动作不断对王凤英而言是机会也是考验。
市场好奇,打造了哈弗销量神话的王凤英这一次能否让小鹏汽车翻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