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三大指数周一上涨,市场等待周二的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和周四发布的10月美国CPI通胀数据。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称,全球通胀可能正在触顶。
截至收盘,道指涨423.78点,涨幅为1.31%,报32827.00点;纳指涨89.27点,涨幅为0.85%,报10564.52点;标普500指数涨36.25点,涨幅为0.96%,报3806.80点。
美国中期选举
周二(11月8日)的美国中期选举将决定哪个党派控制美国国会,并影响到将来的开支方向。中期选举还可能影响其后美股投资者的决定。
目前,共和党人在民意调查中一直领先,许多分析家认为,可能产生一个分裂的政府,即拜登任期的后半段,民主党将失去对众议院的控制权,甚至可能失去对参议院的控制权。
我们此前在文章以及视频中指出,历史上无论是单一政党控制的国会以及分裂的国会,对美股而言此后都表现良好。
此外民调机构“Morning Consult”最新民意调查表明,美国经济问题正在影响中期选举,56%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不及格,消费者信心指数最近几周低于2020年新冠疫情封锁期间的水平。另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美国处于衰退之中。
10月整体CPI或将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
美国通胀将给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带来新的考验。11月10日本周四,美国将公布10月CPI数据。市场目前认为,本次报告将成为美联储12月利率决议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我们投资者提供12月加息幅度的线索。
受医疗保险价格指数,二手车价格下降,以及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下降和家庭食品价格增速放缓,10月核心CPI或将低于市场预期。目前市场预测美国10月CPI同比增幅为7.8%,低于市场预期的8%。
通胀走势将关系到美联储何时实现鸽派转向。因预测10月通胀前月的涨幅回落,交易员押注12月加息幅度减少至50个基点的概率接近70%。
市场对美联储终端利率的预期基本未变
在即将发布的10月通胀报告中,医疗保险价格指数值得关注。今年1至9月,医疗保险价格指数通胀率平均每月环比上涨达2.2%,截至9月,同比增长了28%。众多分析师预计从10月份开始,这一数据将急剧反转,将会大幅拖累10月核心CPI的涨幅。
10月份二手车价格预期下降1.9%,与二手车价格相比,新车的价格下降可能会更明显,但考虑到刺激新车的购买措施有所减少,预计新车价格将由9月环比增长0.7%下降到0.4%。
从能源通胀方面来看,在连续三个月的下降后,预计10月回到正值。预测,10月份的汽油零售价将环比增长近3%,此前9月、8月和7月分别下降了5.6%、12.1%和7.6%。
从食品通胀率来看,我们预测10月份的食品通胀率仍然很高,但增长率持续放缓,预计非季节性调整的食品通胀环比上涨0.6% ,是自2021年12月以来最慢的增长,同比增长10.8%。
本周重磅数据密集出炉!市场聚焦通胀数据
本周多个经济体将公布CPI、GDP、贸易帐等一系列数据,部分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在美国参众两院举行选举之际,美国的通胀数据备受关注,因其将给美联储带来新的考验。
美国将于11月9日(周三)公布10月CPI数据,市场预期CPI同比增长7.9%,仅比9月的8.2%略有放缓。按环比计算,美国10月核心CPI预计将上升0.5%,与去年10月以来的平均增幅持平,这表明,尽管美联储通过一系列大幅加息来遏制通胀,但收效甚微。尽管美联储官员们暗示,他们可能在12月会议时放慢加息步伐,但这最终将取决于通胀前景是否降温。美联储官员表示,终端利率可能会高于此前预期的水平。
中期选举乃最强催化剂!大摩继续看好美股短期反弹
摩根士丹利知名分析师迈克尔·威尔逊再度发声,他认为在本周美国中期选举之际,投资者应继续看好美国股市。他表示,民调显示共和党将赢得众议院多数席位,甚至参议院的控制权也有可能拿到,这可能成为美债收益率下滑和美股上涨的潜在催化剂,这将足以让熊市反弹持续下去。
威尔逊正确预测到了今年的股市暴跌,他也被华尔街《机构投资者》评为年度最佳策略分析师。近期以来,威尔逊已经「空翻多」,他认为,美股的熊市结束时间可能比投资者预期的要早,可能在明年年初。
高盛:利润率下滑,标普500指数成分股明年收益增长停滞
高盛策略师David Kostin表示,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利润率下滑,因此他将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2023年每股收益增长预测从3%下调至0%。高盛维持2022年和2023年的标普500指数年终目标,分别为3600点和4000点。Kostin表示,第三季度财报季表现疲弱,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利润率自疫情以来首次同比下降,修正后的估计分别反映了7%、0%和5%的年增长率。模型显示,标普500指数能源股的利润率将在2023年和2024年适度收缩,但仍高于2019年10.7%的水平,也有助于推高整体利润率。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销售额增长预测不变,2022年为12%,2023年和2024年为4%。
IMF:全球通胀可能正在触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Kristalina Georgieva在COP27气候大会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消费者价格涨幅可能接近本轮周期的高点,但可能仍然顽固。
Georgieva表示:「我不会超前于数据,但我们确实很有可能正在触顶。我们看到各国央行们团结一致,把打击通胀作为首要任务。这是明智的做法,如果我们不成功,通胀就会失控,那么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基础—价格稳定就会被削弱。」同时,Georgieva补充道,通胀将依然顽固:「通胀率将很难降至2%左右的理想水平,如果我们要看到供应链的多元化,必然会有一些价格上行压力。」
近日,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产销报告。美股投资网梳理发现,今年10月份,比亚迪和特斯拉销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差额近15万辆。新势力方面,小鹏交付腰斩、理想增速缓慢跌出第一梯队,而广汽埃安、哪吒、问界则后来居上。
比亚迪与特斯拉差距拉大至三倍
今年二季度,比亚迪反超特斯拉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四个月后,这两家车企的销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差额近15万辆。具体来看,今年10月份,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17816辆,排名第一。而排在第二的特斯拉,批发量为71704辆,相比之下,不足比亚迪的1/3。
值得注意的是,据乘联会预估,今年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为68万辆,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约87%。如以此计算,比亚迪就占据了近1/3的市场,即在10月份,市场上每卖出10辆新能源汽车,大约有三辆就来自比亚迪。
从今年十个月内,比亚迪累计交付约140万辆,而特斯拉累计交付约91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10月底开启降价销售,降幅为1.8万元至3.7万元。而在此前,特斯拉在华销售车型价格曾一年内“六连涨”,本次也为今年首度降价。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认为,因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增长非常迅猛,特斯拉降价,意在以促销夺回在华市场份额。
“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增长非常迅猛,像比亚迪的销量早已超越特斯拉。特斯拉降价是想提高市场份额,而降价之后,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会增加对特斯拉的购买意愿,最终促进销量。”张翔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认为,和其他新能源车企相比,特斯拉有比较独立和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冲击的负面影响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特斯拉产品的毛利率,让特斯拉摆脱“赔本赚吆喝”的行业现状,可以放心降价促销,顺便还能释放工厂产能。
埃安、哪吒、问界问鼎新势力前三
新势力方面,广汽埃安、哪吒、问界分别以30063辆、18016辆、12047辆的交付成绩问鼎前三,分别同比增长149%、122%和461.37%。此外,10月份交付量破万的还有极氪、蔚来、理想,分别交付10119辆、10059辆和10052辆。
“蔚小理”方面,仅蔚来还保持同比174.30%的高速增长;而理想的同比增长仅有31.40%,跟不上87%的行业增速;小鹏交付上则不仅出现了49.70%的同比下滑,数量上也只有5101辆,相比9月份8468辆的交付近乎腰斩。
有声音认为,小鹏在10月份的交付下滑,和刚刚开启新车G9首批交付有关,车型交替之际出现交付下滑并非个例。
但亦有观点称,G9和此前的车型在定位、售价方面并不存在相互“打架”的情况。小鹏官网显示,小鹏新车G9定位智能SUV,30.99万元起售;P7定位轿跑,23.99万元起售;P5定位家用轿车,17.79万元起售;G3i定位都市SUV,16.89万元起售。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交付公告中提及了关于组织架构的事宜,“我最近也进行了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我和我的团队在坚持创新驱动的智能化技术路线同时,将更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为用户打造出更好的智能电动汽车。”何小鹏说。
累计交付方面,今年1月-10月的累计交付中,广汽埃安、哪吒、小鹏以212184辆、129206辆和103654辆的成绩排名前三。理想、零跑、蔚来则以96979辆、94628辆和92493辆的交付成绩紧随其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伯克希尔哈撒韦(BRK.A.US)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显示,营收769.34亿美元,同比增长9%,去年同期为705.83亿美元;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26.88亿美元,二季度亏损437.6亿美元,去年年同期净利润为103.44亿美元;第三季度每股A类股亏损1832美元,而上年同期收益为6832美元;第三季度投资和衍生品净亏损104亿美元,而二季度亏损53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8.8亿美元;第三季度营业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20%至77.6亿美元。
该公司第三季度耗资10.5亿美元回购股票,第二季度回购额为10亿美元,前三个季度回购额为52.5亿美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该公司持有约1090亿美元的现金和短期证券,高于截至6月30日持有的1054亿美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该公司股权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062亿美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507亿美元。约73%的总公允价值集中在五家公司——持有美国运通(AXP.US ) 的价值达205亿美元;苹果 ( AAPL.US )为1265亿美元;美国银行 (BAC.US ) 为312亿美元;可口可乐 ( KO.US )为224亿美元和雪佛龙 ( CVS.US )为244亿美元。此外,持有的卡夫亨氏(KHC.US)的价值为109亿美元,西方石油( OXY.US )的价值为119亿美元。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26%,纳指涨1.28%,标普500指数涨1.36%。
中概狂欢!热门中概股四连涨!哔哩哔哩涨近23%。
“双11”大促前半个多月,一向对直播带货克制的B站突然动作加速:在首页直播频道上线购物专区,正式上线直播电商购物分区,推出双十一活动的同时,还发起了“直播电商UP主招募激励计划”——想在B站卖货,最低门槛只要求年满18岁、粉丝数达到1000,近四年有过直播记录。
B站终于开始进军直播电商,迅速引来行业关注——这是B站第一次参加双十一直播电商混战。
但事实上UP主向直播带货领域转型不易,不只创作者深有其感,就连B站也迟迟未找到诀窍。后者在直播电商迟缓的动作、犹豫的态度、由直播业务部门而非电商部门分管,便是最直接证明。
这些年,B站为摆脱盈利模式不清晰的困扰,一直在游戏、广告、增值服务、电商等多渠道同步探索。不过,也有接近B站的知情人士告诉连线Insight:“直播带货已经从B站赛马机制中跑了出来,会是B站这几年着重发展的业务。”
直播带货的风,最终能否在B站吹起来仍是未知数,但这是留住UP主、向投资人讲新故事的良药,B站还得想办法突围。
三家造车新势力同样大涨,蔚来汽车涨近18%,小鹏汽车涨近15%,理想汽车涨超9%。
在刚刚过去的十月,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纷纷被挤出了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前三。蔚来的交付量相对稳定,以10,059辆排到了第四名。理想汽车仅比蔚来少卖了7辆车,位列第五名。小鹏汽车则出现销量同比“腰折”的情况,以5,101辆的数据掉至第七名。
此外,欧洲知名长线投资机构柏基投资近日公布了三季度持仓情况:减持理想,增持蔚来,清仓京东和哔哩哔哩。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柏基投资的中概股组合中前五名分别为:拼多多(PDD)(第12名)、蔚来汽车(NIO)(第16名)、百度(BIDU)(第74名)、理想汽车(LI)(第102名)和腾讯音乐(TME)(第105名)。
(数据来源:Whalewisdom)
根据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柏基投资为拼多多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柏基投资对拼多多进行了增持操作,增持11万股。此次增持后,拼多多成为柏基投资第十二大持仓股,并是其持有最多的中概股。柏基投资目前持有约为17.65亿美元市值的拼多多股票,占其组合的1.82%。
受百度第二季度营收下滑等影响,柏基投资在第三季度对百度的投资进行了大幅缩减,但作为老牌互联网企业巨头,持仓基数仍然较大。
根据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柏基投资为腾讯音乐的第三大机构投资者。截至三季度末,柏基投资已增持32万股腾讯音乐。增持后,柏基投资持有约为1.28亿美元市值的腾讯音乐股票,占其组合的0.13%。
柏基投资在本季度也调整了其新能源汽车中概股的持仓。在第三季度末,柏基投资大幅减持理想汽车的股票,减持数为703万股,转向增持蔚来汽车5万股,使得蔚来汽车成为柏基投资的中概股中第二大重仓股。
其他中概股涨跌情况,满帮涨超12%,爱奇艺涨超11%,京东、百度涨超9%,拼多多涨超8%,唯品会、阿里巴巴涨超7%,网易、腾讯音乐涨超5%,微博、富途控股、每日优鲜涨超3%。雾芯科技跌超9%,尚乘数科跌超3%。
领涨中概股列表:
领跌中概股列表:
以下为全球市场重要资讯汇总:
要闻
美联储官员先后发声:紧缩进入新阶段 将在通胀和增长间找平衡
美银:当前市场极度看跌 投资者选择拥抱现金
电气化倒车?欧盟高官竟要求欧洲车企继续生产内燃机汽车
ICE咖啡库存有望得到补充 市场价格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
COP27气候大会前 德国被指减排力度不够 难以实现2030年目标
全球食品价格连降七个月 未来走势取决于黑海粮食协议能否延期
外盘纵览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热门中概股普涨 哔哩哔哩涨超22%
欧股主要指数全线上涨 英、法、德股指均涨超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1月5日,马斯克旗下的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宣布,将启动“超级高铁”(Hyperloop)项目的全面测试。同时,这家公司在社交平台推特上证实了上述消息,并配上了相关图片。
其中一张照片中,疑似一辆特斯拉Model3轿车放置在一个全尺寸的“超级高铁”测试隧道中。据悉,早在2013年,马斯克就提出命名“超级高铁”的高速运输概念,并于2018年完成试验场建设。
列车时速或达965公里
公开信息显示,“超级高铁”是一种超高速公共交通系统,它并不是人们常见的传统火车的形态,而更像是一个铝制的胶囊。运行原理是将“铝制胶囊”置于钢铁管道之中,然后将管道抽至真空,再像发射炮弹一样将车厢发射至目的地。
据The Boring Company官网信息介绍,“超级高铁”其速度可达每小时600多英里(约合965公里/小时)。照此速度推测,从华盛顿到纽约的时间只需不到30分钟。
自2013年提出这个项目规划后,马斯克曾在多个场合谈论这项技术的前景,并在Space X位于加州霍桑市的园区内建设了一个关于超级高铁的技术试验场,用于测试这项技术。
不过,有媒体报道,该技术试验场已于今年被拆除,并计划将空地改造成Space X公司员工的停车场,项目疑似“泡汤”。
业内人士分析称,尽管The Boring Company已对“超级高铁”展开了多次测试,但该技术的落地仍然有不少挑战。该公司通过社交平台公布“超级高铁”项目启动全面测试,或许是在回应市场中负面舆论及揣测。
正在寻求全球合作伙伴
今年7月8日,马斯克曾发布微博称赞中国的高铁,称曾乘坐中国高铁从北京去西安参观秦始皇兵马俑。
在此之前,有知情人士透露,The Boring Company的超级高铁项目正在寻求与中国中车合作,双方在探讨潜在的合作和投资可能性。不过,这一消息很快被中国中车方面辟谣否认,表示“不清楚此事”。
据悉,除中国中车外,The Boring Company正在与全球的多个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洽谈,以加快自身的项目进展
11月3日,星巴克发布了截至10月2日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星巴克第四财季营收84.1亿美元,同比增长3.3%,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在营收破纪录的同时,净利润却遭腰斩,仅为8.7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0.2%。
对于净利润大跌的原因,财报中解释,主要受投资和劳动力增长的推动,包括商店合作伙伴工资的提高、通胀压力以及与中国COVID-19限制相关的销售去杠杆化,门店的利润率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财报也指出,作为星巴克的关键市场,中国市场的恢复情况超出预期。星巴克在华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6%,较二季度的同比下降44%有所好转。
回顾星巴克过去一年的动作可以发现,其对中国市场的野心不容小觑。9月14日,星巴克在2025中国市场战略愿景中表示,未来3年的目标是净收入翻倍,营业利润增长至2022财年的4倍,在华门店数达9000家,“星巴克将以平均每9小时开出一家新门店的速度,新增开3000家门店”。
星巴克将于2025年前新增开3000家门店:美股投资网资料图
在此次投资交流会上,星巴克也公布了多项在中国市场的最大投资,其中两笔超10亿元人民币。
充足的钱、略显激进的目标和志在必得的决心,星巴克对中国市场的新一轮掘金行动开始了。不过相较于星巴克首次来华的1999年,中国的咖啡市场在过去20余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涉足咖啡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市场份额正被新老对手们快速蚕食,竞争空间也愈发逼仄。如今,“重仓”中国市场的星巴克能否在这片土地上再度掘金成功?
营收84亿美元创新高,净利润遭腰斩
“多销”却“薄利”,星巴克在第四财季的表现正是如此。
一方面,星巴克第四财季营收84.1亿美元,同比增长3.3%,高于分析师预期且创下历史新高。2022财年,星巴克营收322.5亿美元,同样刷新了历史记录。
而另一方面,星巴克第四财季净利润为8.78亿美元,同比降低50.2%。2022财年,星巴克净利润32.82亿美元,同比下跌了21.9%。
在营收破纪录的同时,星巴克赚钱更难了?对这一“悖论”,星巴克在财报中解释称,门店利润率受到员工工资上涨、新培训以及供应链、食品和材料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影响。
从成本端来看,全球咖啡供应短缺导致了咖啡生豆价格上涨。以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为例,由于气候原因,巴西咖啡豆大量减产。相关数据显示,巴西国家供应公司将今年巴西咖啡豆预估产量从之前的5340万袋下调至5040万袋(1袋60公斤)。
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终端产品的价格。今年2月,星巴克将全线产品的价格上调了1~2元,是彼时4个月内的第二次提价。
除了成本上涨,咖啡行业专家、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咖啡师待遇提升、推广环保材料后包材成本上涨及其他辅料成本上涨叠加起来,导致连锁咖啡品牌也有很大压力。
凌雁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也提及,星巴克利润下滑幅度这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员工工会、劳动用工方面有很大的因素,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用于提升员工工资和改善门店运营的投入是巨大的,这与星巴克伙伴制度和文化有莫大的关系。”
据每经分析师了解,为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星巴克表示将投资数亿美元用于提供员工工资和改善运营。在过去一年里,美国至少有240家星巴克门店成立了工会。今年8月和9月,美国要求加入工会的星巴克门店数量分别降至8家和12家,远低于今年3月71家的峰值水平。
不过,虽然赚钱能力大不如前,星巴克的铺店速度依旧迅猛。财报数据显示,星巴克在报告期内净开设了763家新店,全球范围内门店数量达35711家。其中51%是公司自营店,49%是特许经营店。
重押中国市场,星巴克能否掘金成功?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第四季度末,美国和中国的门店数量共占星巴克总体门店数量的61%,其中美国门店数量为15878家,中国门店为6021家,与第三季度相比增加了260家。
从门店数量的占比来看,中国市场之于星巴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星巴克在2025中国市场战略愿景中提及,未来3年,星巴克将以平均每9小时开一家新门店的速度,新增开3000家门店,到2025财年门店数量达到9000家,覆盖中国300个城市。
星巴克中国2025战略愿景:星巴克中国官网
除了门店规模的宏大计划外,星巴克谈及,投资约11亿人民币的星巴克咖啡创意园将于2023年夏天在昆山正式建成投产。并且,未来三年,公司将斥资约14.6亿人民币,架构星巴克中国市场首个专属的数字技术创新中心;公司还将再投入8000万人民币用于公益及可持续发展项目。
就在2025中国市场战略愿景公布的一个月后,今年10月,星巴克中国对外宣布,曾经带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大规模扩张的王静瑛再度担任星巴克中国CEO。
自1999年在中国开出第一家门店,星巴克就被视作教育中国咖啡市场的第一批品牌。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2817亿元,消费人次突破3亿,并预计仍将保持27.2%的增长率,到2025年将达万亿规模。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老将”星巴克如今的表现如何?财报显示,星巴克中国第四季度的营收为7.7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9.6%,门店销售额则下降了16%,不过较上个季度44%的降幅有所好转。
降幅收窄之余,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依旧难以放松。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劲敌瑞幸咖啡为例,财报显示,瑞幸二季度营收4.9亿美元,同比增长72.4%。而星巴克中国2022财年第三季度营收则为5.4亿美元,同比下降40%。
在现阶段熙熙攘攘的中国咖啡市场里,对于星巴克而言,要想坐稳王座,还需要费些力气。
林岳向每经分析师表示,星巴克当前的优势在逐步被削弱。无论是产品品质,还是性价比,中国的咖啡市场上都有更好的对手涌现,星巴克靠吃老本在未来是行不通的。而且,门店数量在后疫情时代并没有太大优势,再加上产品创新缺乏亮点、没有爆款,“星巴克的市场肯定要被不断蚕食”。
“未来咖啡市场比拼的是三个点:产品品质、性价比和便利性。这背后关联的就是品牌的战略定位、产品研发能力和速度,以及管理运营数字化的程度。”他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完成推特收购后,马斯克的商业版图实现了进一步扩大,而其筹谋已久的“超级高铁”项目也于近期传来了新消息。
11月5日,马斯克旗下的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宣布,将启动“超级高铁”(Hyperloop)项目的全面测试。同时,这家公司在社交平台推特上证实了上述消息,并配上了相关图片。
其中一张照片中,疑似一辆特斯拉Model3轿车放置在一个全尺寸的“超级高铁”测试隧道中。据悉,早在2013年,马斯克就提出命名“超级高铁”的高速运输概念,并于2018年完成试验场建设。
列车时速或达965公里
公开信息显示,“超级高铁”是一种超高速公共交通系统,它并不是人们常见的传统火车的形态,而更像是一个铝制的胶囊。运行原理是将“铝制胶囊”置于钢铁管道之中,然后将管道抽至真空,再像发射炮弹一样将车厢发射至目的地。
据The Boring Company官网信息介绍,“超级高铁”其速度可达每小时600多英里(约合965公里/小时)。照此速度推测,从华盛顿到纽约的时间只需不到30分钟。
自2013年提出这个项目规划后,马斯克曾在多个场合谈论这项技术的前景,并在Space X位于加州霍桑市的园区内建设了一个关于超级高铁的技术试验场,用于测试这项技术。
不过,有媒体报道,该技术试验场已于今年被拆除,并计划将空地改造成Space X公司员工的停车场,项目疑似“泡汤”。
业内人士分析称,尽管The Boring Company已对“超级高铁”展开了多次测试,但该技术的落地仍然有不少挑战。该公司通过社交平台公布“超级高铁”项目启动全面测试,或许是在回应市场中负面舆论及揣测。
正在寻求全球合作伙伴
今年7月8日,马斯克曾发布微博称赞中国的高铁,称曾乘坐中国高铁从北京去西安参观秦始皇兵马俑。
在此之前,有知情人士透露,The Boring Company的超级高铁项目正在寻求与中国中车合作,双方在探讨潜在的合作和投资可能性。不过,这一消息很快被中国中车方面辟谣否认,表示“不清楚此事”。
据悉,除中国中车外,The Boring Company正在与全球的多个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洽谈,以加快自身的项目进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金九银十,指的是人们消费力随时间季节变化的一个金融概念。在时间上,九月和十月属于农业收获季节,收入支出消费心理会出现一定趋势的上涨。后来,被广泛用于房地产、汽车等领域。
然而,曾经的造车新势力头部选手“蔚小理”,没能赶上今年的“金九银十”。
在刚刚过去的十月,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纷纷被挤出了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前三。蔚来的交付量相对稳定,以10,059辆排到了第四名。理想汽车仅比蔚来少卖了7辆车,位列第五名。小鹏汽车则出现销量同比“腰折”的情况,以5,101辆的数据掉至第七名。
把“蔚小理”从头部阵营挤下来的,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以及吉利旗下的极氪。在10月,问界以12,047辆的成绩,冲到了第二名的位置。而极氪以10,119辆的成绩位列第三,险胜蔚来。
稳居新势力销量榜榜首的,依旧是主打低端车型的哪吒汽车。无论是月交付还是年度累计交付量,哪吒都位居榜首。而截止目前,仅有两家新势力完成了年度累计10万辆的交付成绩,分别为哪吒的12.9万辆,以及小鹏的10.4万辆。
做个直观的对比,在10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1.78万辆。这意味着,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月交付量,还不及比亚迪的尾数。而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就足以碾压新势力一年的销量。
十月,谁掉队了?
从大行情来看,国庆假期之后的汽车消费,出现了“不升反降”的情况。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初步统计,10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90.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1%,较上月同期下降1%。
首先出来“喊冤”的是蔚来。在公布10月交付量数据之后,蔚来方面就表示:“近日受防疫要求,位于合肥的两座工厂相继停产,目前旗下车型的交付进度普遍延缓。影响了10月份的生产和交付进度。”言外之意就是,蔚来原本可以在10月交付更多的车。
理想汽车的交付量,也卡在了生产上。
经历8月断崖式下跌后,凭接着L9的大规模交付,理想从9月开始的交付量又重新回到一万辆的水平。但该公司在10月的交付量数据,相比9月仍出现小幅下滑。如果排除需求放缓的缘故,那只能说明,理想目前的产能只能支撑每月一万辆出头的交付量水平。
不过,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也给出另一种解释:“十月的大量生产相关准备也是为了理想L8而展开的,确保每个城市有足够多的展车和试驾车。”
相比蔚来和理想的“生产瓶颈”,小鹏的情况就更危险了。
在10月,小鹏汽车出现销量“腰折”的情况。主销车型小鹏P7,从今年3月的月销9千多辆,跌至了10月的2千多辆,进而导致了小鹏整体销量的崩盘。而新推出的G9,在10月27日刚开始交付,一共才623辆。G9的真实水平,有待第一个完整交付月才能见分晓。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刚完成IPO的零跑汽车身上——老车卖不动了、新车没起量。
像零跑的主销车型为T03,曾一度占到零跑近九成的交付量。但由于今年动力电池成本上涨,T03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两轮,此前积累的订单在最近几个月已基本消耗完毕。从8月起,零跑就已经出现连续的环比下滑情况,直到10月跌至七千辆的水平。
此外,9月底刚上市的零跑C01,目前看,也并没有撑起整体销量。毕竟,零跑此前主销的都是10万元以下的T03,当零跑C01进入到20-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时,不仅要面对自身品牌向上的瓶颈,还需直面长安深蓝SL03、比亚迪海豹、合创A06等新车型的竞争。
华为、极氪超车,凭啥?
市场竞争加剧,是导致“蔚小理”跌出头部阵营的直接原因。后来者们在当下的销量猛增态势,进一步地凸显了“蔚小理”的增长瓶颈。
就拿问界来说,在连续三个月实现交付量破万之后,问界终于在10月完成了对“蔚小理”阵营的超越。并且,距离“销冠”位置上的哪吒汽车,仅一步之遥。其实,在交付量数据背后,华为加持的终端渠道优势,已经成为了问界品牌独家的“增长密码”。
根据杰兰路咨询的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问界售前职能网点已经突破1,000家,较二季度末新增了430家,新覆盖城市53个,渠道拓展速度在一众新势力品牌中遥遥领先。而像理想汽车和威马汽车,在同期还出现了渠道收缩的情况。像理想就对53家网点进行了“瘦身”,威马也少了13家网点。
从下表不难看出:问界的网点数,已经与新势力第一阵营拉开较大的差距。
图表来自:杰兰路
根据杰兰路的分析:从门店类型来看,问界的门店目前包括两大类,一是体验中心,由华为主导,仅有售前职能,包括试驾、汽车及相关产品销售;二是用户中心,由赛力斯主导,主要为售后与交付职能,也兼具售前职能,具体包括试驾、汽车及相关产品销售、新车交付、保养维修。
虽然,门店数量不能与交付量直接划等号,比如特斯拉的门店数还不如岚图的多、跟合创汽车几乎持平,特斯拉中国的月交付量却仍能达到8万辆左右的水平。但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品牌认知度往往是需要一步步建立起来,仅凭网上的测评内容和线上发布会,就让用户掏几十万买车,这不现实。
产品和营销做得再好,消费者看不到你的门店、摸不到你的实车,一样还是很难实现订单和交付量的转化。这不,在华为用渠道“养肥”了问界之后,同样与华为合作的长安就坐不住了。
据财联社消息称,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合作的阿维塔科技已与华为达成一致,旗下首款车型阿维塔11将于今年年内正式入驻华为位于北京、深圳的旗舰店。随后阿维塔相关负责人回应:“消息属实,正式入驻时间大约在今年12月。”
实际上,靠股东的渠道开店的新势力,不在少数。像合创汽车背后的大股东珠江投管集团,旗下有合生创展,开发了大型综合性商场合生汇。合生汇渠道优势,目前就正在被合创汽车导入。例如像北京的合生汇,合创就在一层的黄金位置开设了直营旗舰店。
当然,靠渠道实现“逆袭”的前提,还是产品力本身要硬。
除了问界在10月逆袭之外,极氪001也在同期实现了首次交付量破万。单从渠道数量看,极氪并没有绝对的优势,甚至只能算到飞凡、极狐在内的(门店数)第二梯队中。所以,极氪001的交付量实现破万,更多的来自于产品力的提升。
极氪001在刚进入市场时,整车机械素质大受好评,但吐槽最多的问题就是车机卡顿。今年7月,极氪砸下3个多亿,免费升级8155座舱芯片,随后交付量就开始逐月看涨。
硬件升级的同时,极氪也对软件功能不断进行迭代和优化。就在11月3日,极氪001又宣布OS3.2的升级。根据威尔森智见OTA平台显示,极氪001从去年10月交付以来,已进行过7次OTA升级。根据规划,极氪001未来还将解锁NZP城市领航、TLB红灯刹车辅助等功能。
本质上,华为和极氪的交付量逆袭,是其自身优势开始发挥效益。但这样的格局,并不代表着“蔚小理”对消费者们失去魅力。相反,华为们加速行业内卷之后,会倒逼着“蔚小理”往前奔跑,对于消费者们这是一件好事——更多、更好、更具性价比的新产品会出现。
写在最后
从年度累计交付量看,“蔚小理”都面临KPI无法达成的情况。
蔚来此前规划的年度交付量是15万辆,剩下的两个月至少要交5.75万辆才能达标;理想,年初计划的是20万辆销售目标,但年中传闻下调至17万辆,剩下两个月要卖7.3万辆才能达标;小鹏,在年初定的是保25万辆、冲30万辆的目标,目前看来完成15万辆都有点费劲。
2022年,只剩下最后2个月的时间了,同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也只剩下最后两个月的期限。造车新势力们能否靠补贴退坡的最后这一班车,狠狠地吃一波销量,就看最后这58天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近日,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产销报告。美股投资网梳理发现,今年10月份,比亚迪和特斯拉销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差额近15万辆。新势力方面,小鹏交付腰斩、理想增速缓慢跌出第一梯队,而广汽埃安、哪吒、问界则后来居上。
比亚迪与特斯拉差距拉大至三倍
今年二季度,比亚迪反超特斯拉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四个月后,这两家车企的销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差额近15万辆。具体来看,今年10月份,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17816辆,排名第一。而排在第二的特斯拉,批发量为71704辆,相比之下,不足比亚迪的1/3。
值得注意的是,据乘联会预估,今年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为68万辆,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约87%。如以此计算,比亚迪就占据了近1/3的市场,即在10月份,市场上每卖出10辆新能源汽车,大约有三辆就来自比亚迪。
从今年十个月内,比亚迪累计交付约140万辆,而特斯拉累计交付约91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10月底开启降价销售,降幅为1.8万元至3.7万元。而在此前,特斯拉在华销售车型价格曾一年内“六连涨”,本次也为今年首度降价。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认为,因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增长非常迅猛,特斯拉降价,意在以促销夺回在华市场份额。
“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增长非常迅猛,像比亚迪的销量早已超越特斯拉。特斯拉降价是想提高市场份额,而降价之后,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会增加对特斯拉的购买意愿,最终促进销量。”张翔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认为,和其他新能源车企相比,特斯拉有比较独立和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冲击的负面影响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特斯拉产品的毛利率,让特斯拉摆脱“赔本赚吆喝”的行业现状,可以放心降价促销,顺便还能释放工厂产能。
埃安、哪吒、问界问鼎新势力前三
新势力方面,广汽埃安、哪吒、问界分别以30063辆、18016辆、12047辆的交付成绩问鼎前三,分别同比增长149%、122%和461.37%。此外,10月份交付量破万的还有极氪、蔚来、理想,分别交付10119辆、10059辆和10052辆。
“蔚小理”方面,仅蔚来还保持同比174.30%的高速增长;而理想的同比增长仅有31.40%,跟不上87%的行业增速;小鹏交付上则不仅出现了49.70%的同比下滑,数量上也只有5101辆,相比9月份8468辆的交付近乎腰斩。
有声音认为,小鹏在10月份的交付下滑,和刚刚开启新车G9首批交付有关,车型交替之际出现交付下滑并非个例。
但亦有观点称,G9和此前的车型在定位、售价方面并不存在相互“打架”的情况。小鹏官网显示,小鹏新车G9定位智能SUV,30.99万元起售;P7定位轿跑,23.99万元起售;P5定位家用轿车,17.79万元起售;G3i定位都市SUV,16.89万元起售。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交付公告中提及了关于组织架构的事宜,“我最近也进行了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我和我的团队在坚持创新驱动的智能化技术路线同时,将更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为用户打造出更好的智能电动汽车。”何小鹏说。
累计交付方面,今年1月-10月的累计交付中,广汽埃安、哪吒、小鹏以212184辆、129206辆和103654辆的成绩排名前三。理想、零跑、蔚来则以96979辆、94628辆和92493辆的交付成绩紧随其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