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全流程”。按照京东的说法,上海这家无人仓实现了货物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具体而言,这家仓库整体建筑面积为40000平方米,物流中心主体包括收货、存储、订单拣选、包装四个作业系统。JD baba
从货物入库、到打包等环节,无人仓配备3种不同型号的六轴机械臂;有3种型号不同的智能搬运机器人承担分拣任务;
为实现机器人与周围环境的主动交互,这些机器人还匹配有2D视觉识别、3D视觉识别等技能;另外,货物存储方面,无人仓涵盖8组穿梭车立库系统,能同时存储商品6万箱。
京东股价已经七连阴了,就算其他中概股在反弹,它依旧在跌。自9月15日高点以来京东蒸发了750亿人民币市值!
京东到底怎么了?其实经营上,除了被阿里拉开了差距外,自己并没有出什么问题,只是竞争者跑的快了点。
既然自己没太大问题,那有问题的就是其他人了。
资料显示,目前做空京东的力量在逐步增大,已经创7个月最高做空纪录。
日期 卖空股数 日均成交量 空头回补需时 9/15/2017 32,563,227 11,061,151 2.943928 8/31/2017 27,868,170 15,334,352 1.817369 8/15/2017 26,903,021 13,538,010 1.987221 7/31/2017 26,835,634 9,724,029 2.759724 7/14/2017 25,176,928 7,857,330 3.20426 6/30/2017 26,413,306 14,026,331 1.883123 6/15/2017 26,077,287 13,301,607 1.960461 5/31/2017 25,755,284 11,106,390 2.318961 5/15/2017 25,813,212 12,879,196 2.004256 4/28/2017 30,493,150 7,093,306 4.298863 4/13/2017 29,252,450 6,214,262 4.707309 3/31/2017 30,396,529 5,998,134 5.067664 3/15/2017 30,248,341 8,175,838 3.699724
上表是做空京东的股票数量,目前是3256万股做空量,从5月15日以来做空数量就在不断的上升。目前的做空量也创出了2月15日以来的新高,也就是创出了7个月新高。
空头回补天数也在提升,目前是2.94天,空头回补天数是指从空头高位卖出到低位买入平仓的平均时间。时间越长,说明空头持仓越坚定,看空力度越大。
保守估计,以2500万股计算,空头这波赚了2亿美金,如果加了杠杆,那就更厉害了。
京东被空头盯上了 连续3年被做空
每年618之前,就有外资机构做空京东,这都成为惯例了。
2015年618之际,美国投资咨询机构JCapital发布了做空京东报告,质疑京东的估值标准,表示京东存在销售额“刷单”。
2016年5月20日,新加坡毕盛资产管理公司也出了一份做空京东报告,该公司的高级分析师Sid Choraria用长达50页的报告来质疑京东过度追求GMV,忽略了资产负载表和现金流分析。报告指出,京东连年亏损,300亿美元的估值并不合理,并且一直在融资,投资业务持续烧钱,管理团队也频繁波动,这些表现都成为京东被做空的理由。
今年仍然是毕盛资产管理公司(APS),6月14日,APS的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Wong Hok Hoi亲自撰写了这份报告,报告名为《600亿美元的市值——这是一个郁金香故事吗?》,指出京东的市值不值600亿美元。自营业务利润率低,价格竞争激烈,并且采用劳动密集型的物流模式,根本无法盈利。另外,还指出其股东高瓴资本在前京东商城CEO沈皓瑜加入后,在过去三个季度的时间里,持续抛售了4400万股的京东股票,约18亿美元,说明高瓴资本对京东的前景表示担忧。[美股程序化交易 bubq.com]
不少分析师指出,该报告中存在大量根本性的只是缺陷,是境外机构的恶意做空。
仔细看下,其实京东目前的股价跟6月14日发布当天没差多少,后面还涨了一波。但是,越涨做空力量反而在加仓做空。
很明显,6月15日开始,做空力量变大,中间也有波折,但到9月15日,做空力量加大做空的力度,9月15日至今,其实只有一天是收红,如果不是那个红十字星,京东的股价就是十一连阴!
这意味着,9月15日以来,空头完胜。相关 个股 BABA AMZN JD
奢侈品电商寺库网(Nasdaq:SECO)今日在美国成功上市,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为13.00美元,开盘价为12.10美元,跌幅约为7%。
2008年成立的寺库网,是一家奢侈品电商平台,旗下设有寺库商城、寺库智能、寺库拍卖和寺库金融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寺库主要为中国高端消费人群提供从奢侈品新品销售、鉴定评估、售后养护、到奢侈品再流通等全方位的“一站式”奢侈品专业服务。
早在今年8月份,寺库网已经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IPO文件,股票代码为“SECO”,据招股书介绍,寺库网目前SKU(商品最新小品类)超过30万,覆盖3000个国际和本土品牌。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上半年寺库网交易总额为19.2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2.77亿元,同比增长50.74%;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23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亏损为7490万元人民币。
据寺库网介绍,寺库的多数客户都来自中国中高收入本群,他们通过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在线平台购买奢侈品和服务的意愿更强。目前SKU(商品最新小品类)超过30万,覆盖3000个国际和本土品牌。利用商业情报系统和专门的客户服务,寺库网得以通过精准的营销和交叉销售机会实现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提升客户在平台购物的频率。
百世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BSTI。
周三上市首日,百世以11.48美元/股开盘,较IPO定价高出14.8%,早盘一度涨逾11.8美元,但随着美股大盘走低一路回吐多数涨幅。当天百世股价收报10.52美元,较开盘回落8%以上,仍较IPO定价高约5%。
百世集团此次共发行450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IPO定价每股10美元,总融资额高达4.5亿美元,为今年目前为止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募资规模最大的IPO。花旗集团、瑞士信贷、高盛、摩根大通以及德意志银行担任此次IPO的承销商。
路透此前报道称,百世集团的IPO规模经历了大幅缩水。今年6月27日,百世物流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提交的IPO招股书中称,拟融资7.5亿美元。9月7日,百世物流在更新的F-1招股书中,把IPO筹资额提高到10亿美元,价格区间预计为13至15美元。但由于投资者反应不温不火,百世集团下调了发行价区间。
百世物流成立于2007年,创始人周韶宁曾担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截至2017年3月,百世云仓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在100个重点城市拥有290个云仓,面积190余万平方米。
百世物流的最大股东阿里巴巴 BABA 持有7583.17万股,持股比例为23.4%,菜鸟网络持股5.6%,阿里系合计持股29%。美国媒体报道称,阿里计划在此次IPO中向百世集团投资1亿美元。
除阿里外,百世集团的现有股东包括私募股权公司鼎晖投资、华兴资本、中国光大金融控股投资公司、高盛子公司。
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6年,百世物流净亏损分别为7.18亿元、10.59亿元、13.63亿元。对于百世物流的业绩亏损
美股周五微幅收高,微博(WB)股价连续第四日强势上扬,在昨日首次收于100美元上方后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涨幅3.58%,报104.72美元,市值已超过235亿美元。今年迄今,微博股价涨幅已超过152%。
早些时候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102,上日中间价6.6293,上调191点,连续三日创去年8月以来最强。上日官方收盘报6.5975,夜盘收盘报6.5956。
隔夜,美元 USD 结束连日下跌反弹。美元指数昨日盘中跌破92关口,触及52周以来低位至91.62,其后转而上涨0.10%,目前报92.30。
人民币持续大涨有两个因素:
因素一:美元到了92-93附近,交易员对美元短线反弹有所预期是人之常情,而这种抢反弹的操作一旦失败,就可能变为集中的平仓止损。
因素二:中间价坚决地跟随美元波动。
在上述情况下,一旦交易员发现日盘交易时段美元指数继续走弱,且在日盘时段看不到可能在夜盘令美元反转的好消息时,其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如果美元在夜盘时段不能终止下跌,次日开盘人民币必然继续大涨。只要持有美元多头的交易员无法对美元的具体反弹日期做出自信地判断,此时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止损,免得继续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综合来看,在美元指数跌到92-93附近时,人民币因机构自营盘集中止损平仓而出现快速升值是有可能的。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人民币不会进一步明显走强,美国今年晚些时候和2018年的加息将对人民币构成压力,而由于低迷的通胀率,中国将不愿加息。
用无人机来送快递,这在不久前还是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的“专利”,现在却正在成为中国消费者网购过程的重要一环。记者昨日从正在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获悉,京东拟申请在北京南六环周边的大兴部分地区试点无人机送快递。
在陕西西安和江苏宿迁等地,京东无人机配送已经成为现实。“我们正筹备向有关部门申请南六环周边大兴部分地区的空域使用权,希望在北京首次试点无人机送快递。”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
就在机器人大会上,京东六旋翼无人机吸引了很多观众的注意。能自动卸货,载重达20公斤,飞行半径20公里,航行速度可达每秒15米,这个壮实的机器小伙儿一看就极具成为“快递小哥”的潜质。
京东配送无人机是其自主研发的机型,能够实现全自动化配送,无需人工参与就能完成自动装载、自动起飞、自主巡航、自动着陆、自动卸货、自动返航等一系列智慧化动作。目前,京东配送无人机已在陕西西安和江苏宿迁等地投入运营,主要从京东的配送中心或配送站,把包裹送到乡村推广员的手里,然后由乡村推广员完成订单的最后交付 相关个股 AMZN JD BABA
陌陌股价收跌至36.02美元,跌幅超20%。稍早发布的财报显示,陌陌第二季度营收同比虽增逾200%,但增幅较第一季度大幅放缓。
今日,陌陌公司(NASDAQ: MOMO)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陌陌第二季度净营收为3.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15%。预期为2.87亿美元(范围介于2.84亿美元至2.91亿美元)。
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归属于陌陌的净利润为738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320万美元增长218%.
陌陌二季度经调整每ADS盈利0.35美元,预期盈利为0.31美元。
截至6月末的月度活跃用户数量为9130万人,创历史新高。去年同期为7480万人。
陌陌科技预计三季度净营收为3.37至3.42亿美元,高于分析师最高预估,分析师预估为3.073亿美元(范围介于3亿美元至3.18亿美元)。分析师评级有16个买入,1个持有,0个卖出。
截至2017年6月30日,陌陌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为8.463亿美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为6.513亿美元。2017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带来的净现金为1.081亿美元,上一年同期为4260万美元。
“社交”是腾讯和Facebook的共同标签。根据不久前“Hootsuite”和“WeAreSocial”的全球数字统计报告,世界上38亿互联网用户中,有30亿人使用社交媒体,这意味着全世界近一半的人使用社交媒体,其中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包括Facebook和腾讯。
不过,时至今日,腾讯看上去仍像一家网游公司,根据它发布的截至2017年6月30日第二季度财报,腾讯来自网络游戏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2%;相比之下,Facebook绝大多数的营收都来自于广告业务。
腾讯显然不只停留在游戏,它一直试图打造一个完整的“关系链”,充分挖掘其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商业价值,并且在探索国际化的路上跌跌撞撞。用腾讯总裁刘炽平的话说,腾讯要成为“全球性的消费类科技巨头”。而拥有20亿月活跃的Facebook也在开始寻找下一个10亿用户,近期以一款“彩色气球”的APP试水中国市场。
两大社交巨头,一个市值刚刚超4000亿美元,一个市值一度超5000亿美元,都希望向对方的主流市场渗透。
营收构成:一个来自游戏,一个来自广告
“Facebook上市前给广告商推荐了一个术语,即Facebook不再是‘广告’,而是‘故事’,我们的感觉是,中国社交广告的‘故事’才刚刚开始。”5年前,Facebook上市前,时任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网络媒体业务系统总裁刘胜义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采访时这样说。
当时的腾讯,正计划通过一场社交变革整合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资源,打造一个集用户、产品、技术和方法论于一体的“社会化营销平台”,希望“通吃Facebook+Twitter”。
5年时间过去,从营收构成来看,Facebook收入绝大多数来自于广告业务。Facebook今年第二季度总营收的93.21亿美元中,广告收入达到了91.64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移动广告的占比达到87%。
但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首席财务官DaveWehner此前就曾暗示,广告作为Facebook盈利增长驱动是不可持续的。他当时预计,到2017年年中以后,广告对盈利增长的贡献将明显减弱。
而腾讯的网络广告随着信息流广告流量、微信及移动应用的广告收入增加而快速增长,但营收仍然主要来自网络游戏。腾讯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566.06亿元(83.56亿美元),实现高达59%的同比增长。其中网络游戏达到人民币238.61亿元,同比增长39%,占总收入的42%。
腾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除了提到腾讯在多个业务实现强劲的收入增长,还在特别强调了游戏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腾讯也在竭力打造健康的参与网络游戏的方式。
从财报来看,除广告收入外,Facebook第二季度支付及其他服务费营收为1.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97亿美元下滑20%。
而腾讯除了游戏业务外,还有包括网络广告、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等。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第一季度,腾讯营收结构一度发生变化,以支付、云业务等为代表的“其他业务”占比首次超过了网络广告占比,成为腾讯第二收入来源。但到了第二季度,腾讯网络广告的占比以1个百分点的优势反超“其他业务”。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腾讯网络广告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55%至101.48亿元。媒体广告收入增长48%至人民币40.77亿元,主要是腾讯视频服务以及腾讯新闻的信息流广告的流量增长推动。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增长61%至人民币60.71亿元,主要反映来自微信(主要是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公众账号)及其他移动端应用的广告收入增长。
腾讯其他业务同比增长177%至人民币96.54亿元,主要由于腾讯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收入的增长。其中,线下商业交易的支付业务快速增长,主要由于腾讯为拓宽线下商户基础而加强与美团点评及其他渠道合作伙伴的合作;腾讯云在全球范围进一步扩展其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目前在全球运营34个可用区。
向对方主流市场渗透
“中国人每天花在腾讯各种App上的总时长合计达17亿个小时,这要比他们在所有其他应用上花费的时间加起来还要多。”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MaryMeeker)曾在报告中这样说。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月活用户中,有三分之一每天在微信上花费4个多小时时间。作为对比,世界上普通人每天花在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以及Twitter上的时间总和略多于一个小时。
不过,在用户数据上,Facebook月活跃用户是微信的两倍多,二者月活用户都保持了一定的增速,微信增速更快,但QQ月活用户出现下滑。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Facebook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20.1亿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7%。在2017年6月,Facebook每日活跃用户人数平均值为13.2亿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7%。
相比之下,腾讯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9.6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9.5%;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50亿,比去年同期下降5.4%。
在用户增长的同时,腾讯和Facebook都在试图向对方的主流市场渗透。
不久前彭博报道中曾提及关于腾讯海外收购的往事,其中就包括2014年时,腾讯几乎快谈妥对WhatsApp的收购,但由于马化腾接受了一起背部外科手术,这使得他延迟了飞往硅谷的行程,与WhatsApp创始人JanKoum的谈判不得不延期,最终被Facebook捷足先登。现在,WhatsApp在Facebook旗下增长迅猛。
最近一笔受到瞩目的腾讯海外投资,是入股特斯拉。腾讯也在8月16日发布的财报中称,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六个月,腾讯集团对一项现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家于美国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开发及销售电动汽车、可持续能源生产及储存设备)作出约11.83亿美元(约人民币81.91亿元)的额外投资。本集团所持该投资公司的股权权益约占其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5%。
在腾讯大举海外投资的同时,Facebook则悄悄在中国发布了一款名为彩色气球的App。彩色气球为Facebook打开了一扇观察中国网民习惯和动态的窗户,包括他们在互联网上是如何分享信息、如何与亲友交流互动的,以及在他们喜欢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会如何表现。
社交巨头寻找未来
坐拥4000亿美元市值,腾讯的掌舵者马化腾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前两年他说,“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这是自己最大的担忧。”而在今年,他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称,自己最大的焦虑是“技术”。
对于掌舵5000亿美元市值的Facebook的扎克伯格来说,相比搞砸公司,他更怕的是错过“改变世界的机会”。
可以看到的是,围绕马化腾所焦虑的“技术”,腾讯正在加大对云业务和AI技术的投资。
腾讯在财报中称,公司认为人工智能(“AI”)是必备能力,可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加强精准定向技术及赋能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方式,让业务受益。
在人工智能领域,腾讯布局不算早,但步步紧追。去年4月,腾讯正式成立AILab人工智能实验室,今年初还任命AI领域顶尖科学家张潼,并在硅谷成立了相关实验室。张潼曾对记者表示,腾讯在场景、数据和计算能力上的丰富积累,是AI领域研究人员所渴求的基础条件。
在医疗应用上,今年8月腾讯还发布了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将辅助医生对早期食管癌进行筛查。腾讯方面表示该产品的筛查准确率达到90%,并且已经和多家医院开始临床预实验。
而Facebook最近也因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失控”的谣言和与马斯克的隔空对战而吸引了业界的注意。事实上,Facebook并没有关闭机器人聊天系统,而是在使它们变得更加聪明可控。
在围绕人工智能的隔空论战中,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AI)对人类文明是一个“可怕的问题和威胁”。而扎克伯格对人工智能持乐观态度。他说:“对于那些认为人工智能会导致末日的‘悲观主义者’,我并不能理解他们,他们太过于消极。从某种角度看,我认为他们很不负责任。”微信公众号 美股投资网
伴随着对于未来广告收入增长乏力的担忧,Facebook在发布第二季度财报之际也曾暗示将加强人工智能助手的商业化,并希望从聊天机器人上盈利。
上个月,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YannLeCun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助手是Facebook未来的研发重点,用户有望看到更多的实际成果。”LeCun还表示,Facebook人工智能部门的很多研究成果都会用于人工智能助手产品的开发中。
中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在美国科技领域的投资事件在2015年达到顶峰,一共有210笔交易(包括投资和并购),总投资金额近100亿美元,包括Uber、Lyft、Airbnb、SoFi和Snap等。
在2016年投资金额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2014年的两倍多。而且中国投资者参与投资的金额也占了美国科技产业整体投资的10%以上,在2015年曾经达到近五分之一。
中国投资者参与的项目在2014年以前主要是早期阶段(种子/天使/A轮),在2015年以后,重要投资就集中在中期阶段(B轮/C轮),在2016年,中期阶段的项目数量占到了37%。
独角兽也是中国投资者比较喜欢的项目,在美国107个独角兽中,有27个的投资者中包括中国的投资者。中国一共有32个投资机构参与投资了美国的独角兽,包括阿里、腾讯、百度、京东、高瓴资本、锦江国际、人人和平安创新等。
1. 游戏
共有32个不同的中国投资机构投资了美国游戏初创企业,包括PocketGems、EpicGames、Discord等。腾讯是投资最多的企业。
2. AR/VR
共有39个不同的投资机构投资了美国AR/VR领域初创企业,包括WEVR、SpaceVR、Lucid VR等。其中HTC、腾讯、维港投资和盛大是最活跃的投资机构。
3.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共有35个不同的投资机构投资了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企业,包括Skymind、api.ai、TuringSense等。腾讯是其中最活跃的投资机构。
而且由于中国学者和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贡献和地位,很多美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反而乐于选择中国的投资机构,有很多企业拿了多轮中国投资机构的投资。
4. 金融科技
共有46个不同的投资机构投资了美国金融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包括ZestFinance、Kabbage、Cadr、SoFi等。其中人人公司是最活跃的投资机构。
5. 数字医疗
共有41个不同的投资机构投资了美国的数字医疗初创企业,包括Oscar Health、ProteusDigital Health、23andMe等。最活跃的投资机构包括平安创投、腾讯和毓承资本。
2016年,一共有115个中国的投资机构投资美国的科技产业。真格基金是最活跃的早期投资机构之一,投资了包括Hyperloop One、Medal和Super Evil Megacorp等初创企业。
其他的投资机构也都有自己的投资逻辑和投资重点领域:
HTC在AR/VR领域投资最多,包括WEVR和VRChat等10家初创企业。
复兴昆仲主要投资金融科技、数字医疗和移动商务,包括StyleSeat、Scanadu和Tapingo等8家初创企业。
上汽主要投资汽车科技,包括YourMechanic、Beepi等6家初创企业。
人人主要关注金融科技,投资了包括SoFi、Lending Home等14家初创企业。
富士康主要投资IoT,包括GoPro、SoundHawk等11家企业。
好未来主要关注互联网教育,投资了包括Knewton、Minerva Project等5家初创企业。
毓承资本主要投资在数字医疗以及大健康领域,包括23andMe、BodyTech等21家初创企业。
除了以上这些投资机构,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中国互联网巨头在美国的布局。BATJ四大巨头中,腾讯是最活跃的,从2012年到2016年一共完成了64笔投资,其次是阿里巴巴,一共完成了20笔投资,百度和京东分别完成了6笔和2笔。
BATJ也都有自己的关注领域,它们只共同投资了三家企业,分别是ZestFinance、Snap和Lyft。它们一共投资了美国10家独角兽,其中阿里巴巴投资最多,共投资了6家,腾讯投资了3家,百度和京东分别投资了2家和1家。
在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之后,提出了新的贸易政策,如果实施,对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尤其是阿里巴巴会构成巨大的威胁。Bloomberg也指出,美国对中国商品较高的关税将降低阿里巴巴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会损害天猫平台上国际品牌对中国消费者的销售。
虽然现阶段中国投资机构对美国科技产业的投资仍保持活跃,但未来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会对中国投资机构在美的投资会有何影响,仍然不很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