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维(ABBV)BTK抑制剂来了:治疗红斑狼疮在中国获临床许可
12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显示艾伯维(ABBV)ABBV-105联合Upadacitinib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获得临床默示许可。
最近几年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BTK抑制剂越来越多的,包括百健的BIIB068、诺成健华的奥布替尼、罗氏的fenebrutinib和默克的evobrutinib。
ABBV-105是一种BTK抑制剂,BTK的大量表达会使BC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进而使B细胞功能失调、免疫耐受状态改变并转化为自身反应性B细胞,分泌大量自身抗体,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而Upadacitinib是一款JAK1抑制剂,于今年8月15日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商品名为Rinvoq。艾伯维也已在中国启动多项关于该药的临床试验,适应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特应性皮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2月12日(周四)美股盘中,LMP Automotive Holdings(LMPX)股价拉涨,截至北京时间22:48,该股涨8.58%,报16.7美元。
此前消息指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Samer Tawfik大手笔买入了公司超过170万股。公司股价从12月5日上市以来的5美元拉涨至超过16美元。
LMP Automotive Holdings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为希望购买、出售、租赁、订购或资助二手车和新车的消费者提供基于电子商务和设施的零售平台的公司。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小鹏汽车与蔚来达成充电合作
12月11日,小鹏汽车正式宣布与蔚来NIO Power签约,双方就充电业务展开互联互通合作,为车主提供便利的出行充电体验。
根据合作协议,小鹏汽车将陆续与蔚来NIO Power实现全国范围内充电桩分布数据、支付流程的互联互通,小鹏车主可通过小鹏汽车app扫码使用蔚来超充桩快速充电,蔚来车主也能在全国多个一二线城市使用小鹏超级充电桩为旅途加电。作为本次合作的上线福利,12月12日当天,小鹏车主在已接入小鹏app的蔚来超充站充电,可免缴服务费。
除充电站互联互通合作之外,蔚来NIO Power还将加入小鹏汽车家充业务供应商体系,为部分小鹏汽车车主提供家充桩安装服务。
小鹏汽车高级副总裁肖斌表示:“小鹏汽车非常高兴能与蔚来NIO Power达成互联互通合作。作为主机厂探索自营充电业务创新的先行者,小鹏汽车与蔚来NIO Power将会在合作中挖掘更高效率的公共充电网络运营模式,为扩大用户出行半径而努力。”
自2019年3月首批30座超级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小鹏汽车超级充电网络已初具规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郑州、天津、青岛等一二线城市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快速充电体验。当前小鹏超级充电站单桩平均充电功率可达90kW,并提供最高2小时免费停车、极速WIFI等便利服务。与此同时,小鹏汽车也在持续推进充电站互联互通合作,先后引入了特来电、蔚来NIO Power,未来还会持续引入更多高质量第三方充电网络合作伙伴。家充业务方面,当前所有小鹏汽车均随车提供一台7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以及30米布线施工范围内的基础施工。施工由小鹏汽车授权委托的第三方安装服务公司进行,提供2年设备质保以及1年施工安装质保。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吉利德(GILD)第2款CAR-T疗法进展积极,宣布提交生物制剂许可申请
12月11日,美国生物科技龙头吉利德科学(GILD)旗下Kite公司宣布,已向FDA(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递交其CAR-T疗法KTE-X19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MCL)。如果获批,该药将成为首款治疗复发/难治性MCL的CAR-T疗法。
据了解,KTE-X19是一款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曾经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和EMA授予的PRIME药品认定。吉利德此次BLA的提交是基于关键性II期ZUMA-2临床试验取得的积极结果。
结果显示,在60名可以评估疗效的MCL患者中,67%达到完全缓解。在中位随访时间为12.3个月时,57%的患者缓解仍然得到维持。最初接受治疗的28名患者(随访时间至少为24个月)中,43%的患者在没有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下依然存活并且处于持续缓解。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估算分别为61%和83%。
此外,吉利德首款CAR-T疗法Yescarta进展也十分积极,研究表明,在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上,Yescarta取得的真实世界结果与ZUMA-1临床试验中的结果相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优客工场美国递交IPO招股书:今年前三季度亏损5.7亿元
12月1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了国内共享办公企业优客工场递交的招股书,优客工场申请在纽交所上市,融资最多1亿美元。
优客工场在招股书中给自身的定位为“中国最大的联合办公社区运营商”。
目前,优客工场的主要收入来源分别为空间会员、市场和品牌服务、其他服务。其中,空间会员收入是优客工场最大的收入来源。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优客工场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9个月的净收入分别为1.67亿元、4.49亿元和8.75亿元。2018年和2019年前9个月的同比增长分别为168%和210%。而空间会员部分,在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收入为4.2亿元,成本6亿元。
然而,在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的同时,优客工场还面临着亏损的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9个月,优客工场的净亏损分别为3.72亿元、4.45亿元和5.73亿元,亏损不断扩大。
在资产负债方面,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9月底,优客工场负债总额为18.26亿元、43.79亿元、31.22亿元,股东权益为8.25亿元、5.96亿元、22.99亿元。
截至9月30日,优客工场总资产为51.21亿元,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为1.67亿元。
优客工场股票代码为“UK”,主要承销商为海通国际、华兴资本、The Core Securities, Prime Number Capital, CRIC Securities。
截至9月30日,优客工场已经在中国41个城市和新加坡拥有197个联合办公空间,管理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持有7万余个工位。另外,优客工场还拥有39个采用轻资产模式的联合办公空间,管理面积约为138700平方米,在所有联合办公空间的总管理面积(约608600平方米)中所占比例为22.8%。
从持股比例上看,在IPO前,毛大庆持股为35.27%,为公司最大股东,AMBITIOUS WORLD LIMITED持股为8.56%,Starry Shore Company Limited持股为5.31%。另外,王思聪旗下的北京普思投资有限公司在优客工场的持股比例为2.35%。
官方资料显示,优客工场由原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在2015年4月创办,目前已经完成D轮2亿美元的融资。此前优客工场的英文名为“UrWork”,但在2017年被WeWork在美国纽约提起诉讼。WeWork在起诉书中表示,优客工场的英文名UrWork与WeWork的商标非常类似,会误导消费者认为UrWork的服务和WeWork有附属或赞助关系。最终更名为“ucommune”。
值得注意的是,在优客工场IPO前夕,美国共享办公初创企业WeWork也曾想过要上市,但最终因种种原因选择了主动撤回。成立于2010年的WeWork被认为是共享办公运营模式的鼻祖,估值曾高达470亿美元,是美国的第二大独角兽公司。但此后其估值连续被下调,目前估值大约为70亿美元。
同时,国内的共享办公行业也在面临着资本寒冬。
以SOHO中国旗下的SOHO 3Q为例,近期,其多个共享办公空间SOHO 3Q被打包出售给筑梦之星星。此前有消息称,SOHO 3Q已经将旗下的11个项目打包卖给筑梦之星。目前可以确认的是,位于北京光华路的SOHO 3Q项目和位于上海外滩的SOHO 3Q已经交由筑梦之星运营。
官方资料显示,筑梦之星是一家打造集共享办公、孵化、加速为一体的公司,业务包括搭建从孵化器——加速器——共享办公的创业孵化加速共享链条,关注生命科学与大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企业服务、大消费等领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三大投行齐唱多,苹果(AAPL)还能涨多高?
美国银行和EvercoreISI周三均上调了苹果(AAPL)股价目标,美国银行预计明年开始市场对5G iPhone的需求将会非常强劲,后者则认为苹果可穿戴设备的假日需求旺盛。
美国银行将苹果公司目标价从每股270美元上调至290美元,这一价格比苹果目前股价高约8%。Evercore将苹果目标价从每股275美元上调至每股305美元,较目前的价格高近14%。
美国银行分析师Wamsi Mohan说道,美银预计苹果将在2020年秋季推出至少一款具备5G功能的iPhone手机。美银估计,从2020年开始,5G的推广将带动iPhone每年持续销量超过2亿部。
Mohan表示,在他看来,iPhone多年的美誉和稳定性,加上持续两位数的服务收入增长,应该会推动苹果估值上升。
他还指出,苹果的可穿戴产品组合“价格诱人”,如Apple Watch或AirPods——这也是Evercore提高对于苹果公司销售预期的主要原因。
Evercore分析师Amit Daryanani表示,预计苹果公司将在2020财年恢復增长,并预计苹果公司12月季度业绩将出现上扬,因为多种迹象似乎表明AirPods Pro和iPhone 11将迎来一个强劲的假期销售。
这两家投行同花旗集团一道加入了看多苹果公司的行列,花旗12月5日将苹果目标价上调至每股300美元,称预计苹果公司今年节日送礼季的销售额和利润将更强劲。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异动 | 连锁零售店Ollie's Bargain Outlet(OLLI)盘前涨近10%,Q3业绩好于预期并任命新CEO
今日(12月11日)美股盘前,连锁零售店Ollie‘s Bargain Outlet Holdings, Inc。(OLLI)涨近10%,截至北京时间21:48,该股涨9.78%,报66.2美元。Ollie’s今日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好于华尔街预期,并任命了新的CEO。
该公司今日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当季净利润为2700万美元,合每股收益0.41美元,上年同期为2480万美元,合每股收益0.38美元。销售额从去年的2.84亿美元增至3.27亿美元,增幅15%。FactSet分析师此前预计该公司每股收益为38美分,销售额为3.23亿美元。
Ollies今日还宣布,董事会已经任命约翰·斯威格特(John Swygert)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立即生效。自12月2日公司创始人马克·巴特勒(Mark Butler)去世以来,斯威格特一直担任临时CEO。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财报前瞻 | 股价今年飙涨88%,lululemon(LULU)成下一个耐克(NKE)?
Lululemon(LULU)将于12月11日(周三)收盘后公布第三季度财报。这家运动休闲用品零售商的股价在2019年飙升了88%以上,远远超过了服装市场整体22.5%的涨幅。
Lululemon股价周一触及每股233.52美元的52周新高。Lululemon是过去五年中涨幅超过390%的股票之一,轻松超过了标普500指数57%的涨幅。
运动休闲的增长为Lululemon提供了动力
Lululemon是今年表现最好的零售股票之一,部分原因是运动休闲市场的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Lululemon的收入增长了21.2%,达到16.7亿美元。
与此同时,其毛利率提高了50个基点,至54.5%。最重要的是,它的营业利润率提高了40个基点,达到17.8%,Lululemon的摊薄每股收益为1.69美元,比去年高出34%。
今年第二季度,Lululemon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5%,这主要是由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收入增长了30%。第二季度摊薄收益增长35.2%,至每股0.96美元。
Lululemon最近推出的男装以及其数字销售渠道都取得了成功。该公司还深入研究了像外套这样的新类别,并瞄准了新的国际市场,这些市场有助于拓展其增长领域。
数字化与国际化扩张
该公司惊人的业绩推动其股价达到48倍的预期收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倍。
该股今年迄今的走势和丰厚的估值为即将发布的报告奠定了基础,因为华尔街将期待Lululemon发布财报,证明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是正确的。
在即将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中,投资者可能还会密切关注Lululemon的利润率。今年前两个季度,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渠道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利润率远高于实体店。数字渠道的利润机会增加了这一领域持续增长的重要性。
Lululemon的国际扩张也是该公司长期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层相信它能在未来几年保持30%以上的国际收入增长。该公司的国际市场都是盈利的,除了欧洲市场是亏损的。
管理层在第二季度的电话会议上指出,公司的欧洲业务正在迅速实现盈利。Lululemon最近在德国和法国推出了一个新的电子商务网站,该网站可能会推动该公司走向盈利。
前景
我们对第三季度的普遍预期是每股收益增长24%至0.93美元,净收入增长19.91%至8.965亿美元。
我们预计,包括关键的假日季在内的第四财季收入将增长13%,至13.2亿美元,净利润增长14%,至每股2.11美元。
最后
Lululemon今年一直在狂奔。随着运动休闲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该公司的数字和国际扩张将对其持续成功至关重要。Lululemon实现可观增长的效率是投资者涌入该股的另一个原因。
不过,围绕Lululemon业务的赞扬之声自然会提高人们对其即将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的预期。我们预计,在未来两个季度,公司的营收将继续增长,这可能会使公司股价飙升至新高。此外,该公司的收益预期最近被调高,帮助LULU的股票在Zacks上排名第二(买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近日股价走好,连续四日上涨,累计涨幅达7.8%,现涨2.12%,报356.2美元,暂成交9.32亿美元,最新总市值642.086亿美元。
特斯拉计划明年1月起上调长续航和高性能版本的进口Model 3,目前价格为43.99万和50.99万。目前不清楚特斯拉计划将在华售价提高多少,特斯拉拒绝置评。今年以来,特斯拉已在中国市场进行过多次调价。3月,特斯拉中国全系大幅降价,Model X、Model3和ModelS也有幅度不等的降价。7月,Model 3系列价格下调,最高降幅超过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计划在德国柏林郊区的新工厂每年生产50万辆Model 3和Model Y。据外媒称,特斯拉将向德国工厂投资40亿欧元,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工厂占地面积有420个足球场大。
美股投资网TradesMax了解到,特斯拉Cybertruck发布于11月22日,是特斯拉旗下的首款纯电动皮卡。这款车的外观设计极具未来感,同时动力性能也较为突出。发布后3日内,这款车的订单已经突破了25万,也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于这款皮卡的热情。
我们美股投资网继续看涨特斯拉
未来5年的赌局,谷歌赢定了?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12月3日,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宣布分别卸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执行官及总裁职位。
告别信的开头引用了2004年第一封创始人公开信的内容:“谷歌不是一家传统公司,我们也不打算成为一家这样的公司。”自1998年在硅谷诞生至今,谷歌一直走在科技的最前沿。
Google X:谷歌的“神秘事物司”
2005年,拉里·佩奇和斯坦福计算机科学家巴斯蒂安·特伦(Sebastian Thrun)会面,两人同是校友并且对人工智能的前景一拍即合,自此结为好友。
2009年,特伦带他的学生进入谷歌开始了无人车项目研究,也就是现在已经从谷歌独立出来的无人驾驶公司Waymo。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研究无人车技术的互联网企业。
2010年,由于Waymo项目进展迅速,谷歌的两个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打算将这个项目拓展为一个完整的实验室,于是Google X实验室正式成立,也被人们称之为“登月工厂”。“X”代表变量,也代表这里将出现的一切未知事物。
2012年,特伦在Google X实验室的无人车项目完成后,离开谷歌独立创业,实验室负责人的工作就交给了特伦的得意门生阿斯特罗·泰勒(Astro Teller),泰勒成为了Google X的新任掌门人。
泰勒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读的人工智能,博士学位,除了科学家身份他还是企业家和作家,曾创作过两部非科幻小说。而他的祖辈有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还有曾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Gérard Debreu。
Google X实验室并不是第一个创意实验室,与此相同的还有如微软研究院、IBM的研究中心,再如更早的贝尔实验室,以及中国阿里巴巴2017年10月11日成立的达摩院。他们都是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开展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的机构,并不以短期盈利为直接目的
贝尔实验室成立至今诞生了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这里诞生了晶体管、unix系统和c语言(1983年,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为扩展C语言而开发了C++语言)。
虽然Google X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各种前沿黑科技,但是在当下的快节奏创新时代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越来越短,导致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没有哪家公司能够承担起所有依赖直觉的赌注,Alphabet也不行。因此,Google X实验室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创意想要立项,都要满足三个原则:
一、必须解决一个宏大的问题;
二、必须提出一个变革性的解决方案;
三、必须采用一种相对可行的技术。
泰勒在一次采访中证实,“以这三个条件作为门槛,这就足以让我们放弃99%的想法。”有些项目虽然可能在当时技术下无法商业化落地,但并不代表这个项目就会被放弃,当有朝一日某个关键基础技术研究实现突破,这个项目就可能冲重新归来。
Google X实验室成立至今,已经走出了不少毕业的明星项目,如已经独立为谷歌子公司的自动驾驶项目Waymo,重新归来面向企业端的谷歌眼镜Glass Enterprise Edition,谷歌无人机项目(Project wing),“Wi-Fi热气球”谷歌气球项目(Project Loon)等等。
Google X实验室为源源不断的孵化各种项目,当实验室场景研究成熟,谷歌便会利用庞大的生态体系使该项目迅速执行落地化,然后进一步推向商业化以带来的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Google X实验室作为整个Alphabet的创新发动机,将是“Other Bets”最大的筹码。
截至目前来看,Google X两个最有前景的项目是Waymo和Google Glass。
Waymo:靠什么成长为估值1200亿美金的巨头?
Waymo作为从Google X实验室毕业的第一个项目,已经独立于谷歌,成为Alphabet旗下的子公司,专注于研究自动驾驶。
2017年11月,Waymo开创了自动驾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先河——宣布在驾驶座上不配置安全驾驶员的情况下在公共道路进行测试,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公共道路上测试的自动驾驶公司。。
2019年10月10日,Waymo内部发送了一封邮件,标题名为“完全无人驾驶的Waymo汽车即将上路。”自此,Waymo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自动驾驶公司,没有之一。
自动驾驶在未来的商业价值,自然不必说。但即便是Waymo,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难题。最让人头痛的难题之一,当属于深度学习所需要的高质量数据“Date”。而“Date”难题又细分为四种:获取,标记,注释,存储。
自动驾驶汽车工程师们常说的一句话:自动驾驶汽车每小时产生4Tb的数据。这些数据囊括了关于道路状况、天气、信号灯、周围物体、交通和街道标志的实时信息数据——所有这些信息都必须在车内各部件之间共享,并用于在瞬间做出驾驶决定。
4Tb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假设一部高清电影的大小为2G,这意味着你需要下载2048部这样的电影。按照目前正常的网速5M/秒来看,下载完这些电影需要10天的时间。而这仅仅是1辆自动驾驶测试车,1小时所收集到的数据。
但是对于技术而言,未来并不是遥远的“未来”。
举个例子,2010年3月在深圳举行的中国IT领袖峰会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分别就云计算展开了精彩对话。对于云计算,李彦宏认为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不值得去做;马化腾表示“云计算是一个比较超前的概念,全球没有几家在做,可能你过几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达那种确实有可能,现在还是确实过早了”;只有马云对云计算充满了信心“如果我们不做,将来会死掉。”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阿里云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平台;百度2016年正式进入云计算市场,最新的战略则是“云+AI”战略;而腾讯20周岁时式启动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回到Waymo,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完整的技术研发生态体系。比如,与大多数车企、自动驾驶公司不同,如今Waymo早已不再采购激光雷达领域的顶级大厂Velodyne的产品,而是走了内部自主研发的路线。
早在2017年年初的底特律车展上,Waymo CEO John Krafcik 就宣布,Waymo已经将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了90%以上,单价从7.5万美元降至7500美元。
2019年3月,Waymo开始对外开售其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加入了Velodyne、Luminar和Quanergy等公司行列,成为激光雷达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Waymo的激光雷达目前并不出售给自动驾驶公司,它将在机器人、安全和农业技术领域寻找客户,这可能意味着其传感器被应用于仓库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拖拉机上。
Google Glass :滑铁卢之后如何重新归来?
2019年5月21日,谷歌发布了第二代企业版谷歌眼镜(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 2),这是专为商业用途设计的一款新型谷歌眼镜。
关注黑科技的朋友们一定记得,2012年4月,谷歌发布了第一款Google Glass(谷歌眼镜),这几乎让人们看到了之前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未来设备,一经发布便霸屏了整个朋友圈。
Google Glass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但是在发售过程中虽然几经跳票,时隔两年才发售。
无数的用户对它充满期待,但这款产品却让用户“大跌眼镜”。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当时的AR技术并不成熟,以及当时的网络基础设施无法支持其应用。此外,除了电量续航以及眼镜的重量,在不同场合使用谷歌眼镜会不会间接导致意外事故也成为了人们争议的话题。
在隐私安全方面,在开发过程中,谷歌眼镜还遭遇了关于隐私保护的争议,例如有谷歌眼镜用户偷拍私人谈话。因此,一些特定场所开始禁止使用谷歌眼镜,而媒体一度用“眼镜流氓”(glasshole)一词来形容谷歌眼镜。
最后,1500美元高昂的售价让消费者望而却步。这导致当时几乎没有用户愿意为谷歌眼镜买单,用一句话来形容第一代Google Glass,只能说其出现的太早了,太过超前的设计理念与当时的市场并不能相匹配。
2015年1月19日,谷歌停止了谷歌眼镜的“探索者”项目。虽然谷歌停止了该项目,但现在谷歌眼镜并没有消失。在之后一次采访中,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提到:“作为开发者工具,谷歌的研发人员几乎人手一个,极大的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距离谷歌首次发布Google Glass已经过去了7年,当时普遍认为这是谷歌有史以来最失败的产品,但是如今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智能眼镜的热度越来越高。
2019年2月微软推出了HoloLens全息眼镜;而苹果预计在2020年2季度推出Apple Glasses,在内部称之为“押注”。
相比之下第二代企业版谷歌眼镜基于功能更强大的高通SnapdraonXR1平台运行,谷歌表示这个平台将可提供更长的电池寿命。史密斯光学公司(Smith Optics)则为这款产品提供了外观与普通眼镜相似的镜框,这意味着这款眼镜与微软HoloLens和创业公司MagicLeap的眼镜等竞争产品相比要小一些。
用一句话来形容第一代Google Glass,只能说其出现的太早了,太过超前的设计理念与当时的市场并不能相匹配。经历了失败的磨砺,对产品的理解更加深入,这将成为谷歌在之后的竞争中最独特的优势。
结语
我们处于一个技术极速迭代的年代,而在未来的竞争中,“Google X”作为“Other Bets”最大的筹码,而Waymo和Google Glass又作为其最具潜力的“毕业作品”,未来5年的赌局,你觉得谷歌的赢面有多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