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微软宣布明年停止支持IE浏览器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TheVerge 8月17日报道,微软明年将停止办公软件网页对IE支持。11月30日,其视频会议软件先停止对IE的支持。1995年IE浏览器首发,至今已25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业绩超预期 17家券商机构给予欢聚集团买入评级

欢聚集团(NASDAQ:YY)最新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营收达58.401亿元,同比增长36.3%,大幅超出此前公司指引上限和华尔街分析师最高预期。其中BIGO直播收入增至29.5亿元,在集团直播收入中占比首次过半。

分析师注意到,二季度财报发布后,截至目前17家知名券商机构发布研报,全部给予欢聚集团“买入”评级,且均上调了目标价,平均目标价较上季度提升20%至105.88美元,最高目标价调至133美元。同时,多家机构还上调了BIGO估值。

其中,摩根大通相关分析师发布报告称, BIGO直播收入首次超过了集团直播收入一半以上,且亏损率进一步缩窄。基于分布估值模型,给予BIGO 62亿美元估值,对应2021E 4倍市盈率,YY直播按照2021E 10倍市盈率,该行继续维持对JOYY的 “买入 ”评级,上调目标价至125美元。交银国际分析师报告认为,BIGO在12月前或提前实现盈亏平衡,上调BIGO估值至89亿美元。基于分部加总估值,该行给予欢聚集团113亿美元估值,将目标价从116美元上调至123美元,维持“买入”评级。中银国际分析师研报指出,欢聚集团受益于全球化战略布局对冲了单一市场风险,下半年将加快步伐打造全球化直播生态系统,并持续提升本地化的直播运营能力。该行重申对欢聚集团的 “买入 ”评级,并将目标价上调至113美元。

另外,瑞士信贷、工银国际、建银国际、中金资本、Benchamark、美银美林、野村证券、华兴、86证券、里昂证券等券商机构分析师也均发布报告,继续维持对欢聚集团的 “买入 ”评级,并均调高了目标价。其中,瑞士信贷将欢聚集团目标价提升至133美元。

截至美国当地时间8月18日收盘时,欢聚集团股价为89.20美元,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9.29%,较机构平均目标价仍有近20%的空间。和2020年初相比,欢聚集团股价已上涨了近6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摘要

【65亿美元现金!强生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MENTA】强生将以约65亿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OMENTA。8月19日,美国强生公司宣布已达成一项收购最终协议,以全现金65亿美元收购Momenta ,该价格比Momenta8月18日的收盘价溢价70%,受此收购消息影响,Momenta盘前股价也大涨近70%。(美股投资网)

强生将以约65亿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OMENTA。

8月19日,美国强生公司宣布已达成一项收购最终协议,以全现金65亿美元收购Momenta,该价格比Momenta8月18日的收盘价溢价70%,受此收购消息影响,Momenta盘前股价也大涨近70%。

此次交易将包括Nipocalimab(M281)全球的全部权利,该药此前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孤儿药认证。据强生方面介绍,Nipocalimab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可能是同类最佳的抗FCRn抗体,而Momenta在FcRn机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对nipocalimab尤为重要。

根据两家公司董事会批准的交易条款,强生公司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Vigor Sub, Inc.(合并子公司)将开始要约收购,以每股52.50美元的价格购买Momenta的所有流通股,该交易预计将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在此之前,Momenta将继续作为独立的公司运营。

此次收购直接获益的是强生旗下子公司杨森制药(Janssen)。强生方面表示,凭借nipocalimab具有竞争力的差异,并行开发计划以及全球的商业权,杨森制药将有可能推出多种产品,其中许多是一流产品,可能带来高峰年销售额,其中有些可能超过10亿美元。

强生制药全球董事长兼执行副总裁Jennifer Taubert表示,此次收购扩大了杨森制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为强生提供了持续增长的主要催化剂。

强生全球官网资料显示,杨森制药在心血管与代谢、免疫学、传染病和疫苗、神经科学、肿瘤学和肺动脉高压等六个治疗领域为患者积极开发治疗方法。8月5日,杨森制药公司还与美国政府达成1亿剂新冠疫苗协议,价值超10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Momenta是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成立于2001年,拥有经过验证的创新科学平台,专注于发现和开发新颖的疗法来治疗罕见的免疫介导的疾病,同时推进后期的生物仿制药产品组合。

除了Momenta的员工和主要资产nipocalimab,杨森还将收购Momenta的临床和临床前的管线。杨森计划保留Momenta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业务,该站点将增加强生公司在大波士顿地区的现有创新足迹和能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沃尔玛(WMT)Q2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八成至64.8亿美元,电商销售额增长97%

沃尔玛(WMT)于8月18日美股盘前公布了其2021财年第二财季业绩。

营收为137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美国公司销售额增长9.3%,主要受普通商品和食品的提振;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97%,在所有渠道都取得了强劲的业绩。

山姆俱乐部的销售额增长了13.3%。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了39%;烟草销售减少对其总销售额造成了约39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会员收入是近五年来增长最高的季度,新会员人数增长超60%。

营运利润60.59亿美元,同比增长8.5%,主要是由于所有经营部门的强劲增长,尤其是沃尔玛美国电子商务的亏损显著降低。

归母净利润为64.76亿美元,同比增长79.4%。摊薄每股收益2.27美元,去年同期为1.26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柯尔百货(KSS)Q2营收3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大跌八成

柯尔百货(KSS)于8月18日美股盘前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为34.1亿美元,同比下降23%。

净利润为4700万美元,同比下降80%;摊薄后每股收益0.3美元,去年同期为1.51美元。

经调整净亏损为3900万美元,同比下降116%;经调整摊薄每股亏损0.25美元,上年同期录得每股收益1.55美元。

毛利率为33.1%,去年同期为38.8%。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新氧(SY)将于8月27日公布Q2财报

新氧(SY)今日宣布,将于8月27日美股盘前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公司管理层将于北京时间8月27日19:30(美东时间8月27日7:30)召开财报电话会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拼多多:协助团购特斯拉武汉车主成功提车

摘要

【特斯拉“拒交门”后续:拼多多协助武汉车主成功提车】特斯拉武汉“拒交门”事件有新进展。8月18日,在宜买车与拼多多的协助下,此前被特斯拉拒绝交付并取消订单的团购车主,成功提车,并已为车辆上险。(美股投资网)

特斯拉武汉“拒交门”事件有新进展。8月18日,在宜买车与拼多多的协助下,此前被特斯拉拒绝交付并取消订单的团购车主,成功提车,并已为车辆上险。

延伸阅读:

拼多多“碰瓷”?特斯拉“硬刚”?不如回归法律本身

拼多多与特斯拉的“拒交门”已经发酵多日。“目前为止,特斯拉那边还没有给到我一个答复,我也不确定这台车是否最终能拿到。”8月17日,因特斯拉拒绝交付车辆而无法提车的湖北咸宁车主陈强(化名)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透露,自己这一天下来受到了巨大的关注,俨然站到了风口上。

拼多多与特斯拉双方均表示,支持消费者维权,似乎谁都不愿退一步。当前者的团购模式撞上特斯拉引以为傲的直营模式,互联网电商与传统品牌商之间的较量越发激烈,诉诸法律或许是唯一解决方法。

用户订单被取消

7月21日,连锁汽车销售平台宜买车在拼多多上线万人团购特斯拉Model3的活动,团购价为25.18万,而该车型官方指导价为29.18万。该活动吸引了近4万用户的参与,最终共5名用户抢到了团购名额。但在活动结束后,其中一名消费者表示,自己在特斯拉官网上的订单被取消,无法提车。

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并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就该团购活动有任何合作,也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有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亦未就此次团购活动向宜买车或拼多多销售过任何本司生产车辆。

据报道 ,团购成功的消费者直接、独立与特斯拉签署订购合同,并接受拼多多与宜买车的2万元车款补贴。但其中一位消费者在如实告知特斯拉自己是参加拼多多活动的用户后,特斯拉拒绝交付,并取消官网订单。

对此,特斯拉交付专员解释“向我司隐瞒真实下单信息”,而特斯拉官方坚持“任何涉及转卖的订单,我司有权单方面解除该协议”的立场。同时,特斯拉也表示,支持因被团购活动误导而无法交车的消费者向活动方维权,并将尽所能地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法律援助。

但拼多多方面表示,用户与特斯拉直接签订合同是为自用,并无任何转卖意愿与意图,其购车用车也并没有“恶意”。作为补贴方,拼多多愿意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

然而,一位同样团购成功的上海用户绕开特斯拉监管,在拼多多App上支付了25.18万元后,授权宜买车使用他自己的邮箱与个人身份信息,在特斯拉官网下单并支付27.155万元。据媒体报道,该用户已顺利提车。

截至目前,特斯拉尚未进一步解释该订单将如何处理。陈强认为“是特斯拉的责任”,因为他是“直接与特斯拉签的合同”,自己考虑起诉特斯拉,并已与律师接触。

未经授权≠不能销售

事实上,在拼多多平台上,类似的活动并不少,这也不是第一次被团购商品原厂商否认授权。但未被授权并不代表不能销售,自然也不存在“碰瓷”一说。

据报道 ,在今年上海举办的“五五购物节”中,拼多多推出类似的购车补贴活动,厂家指导价为34.97万元的凯迪拉克XT5 28T豪华型价格降至19.23万元左右。

活动推出后,凯迪拉克销售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拼多多销售的车辆为“翻新车、假货”,但随后凯迪拉克官方发表声明称,该活动联合凯迪拉克授权经销商百联集团,拼多多直补消费者高额补贴,上海地区消费者可放心购买和使用。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 ,消费者在特斯拉官网下单购买车辆,拼多多及宜买车在整起事件中仅在支付环节,为消费者提供补贴,作为代付方替消费者完成了支付。这种代付方式是为了保障平台补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真实性,本质上而言消费者与拼多多及宜买车达成了“垫付协议”。拼多多及宜买车的代付行为并不违法。

他进一步表示,特斯拉认为依据订购条款这属于以转卖为目的的订单、可以单方解除协议,但从交易过程来看,用户自己直接在特斯拉官网下单,拼多多平台内商家宜买车在用户付款时采取代付方式,难以被认定为转卖。

不过也不得不说,拼多多及宜买车在推出团购特斯拉活动前,依据法律在活动方式、交易流程等方面做了精心设计,巧妙利用了补贴、代付、团购。

而关于特斯拉禁止转卖条款, 约定本身并不违规,也是合法有效的。但消费者自己在特斯拉官网下单购买,在最后付款环节由拼多多或平台商家代付,这并不能认定为违反其订购条款的转卖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订购条款也并未禁止消费者购车时找第三方代付。因此赵占领认为,只要消费者下单并完成支付,特斯拉就理应履行约定,取消订单、拒绝交付车辆做法没有法律依据,构成合同违约。

除此之外,赵占领也表示,如果第三方机构在补贴的过程当中进行销售性质的宣传,让用户以为是他们在销售特斯拉的话,倒是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诉讼的风险,当然这样的行为是互联网领域的新型经营手法,未必会被司法所否定。

特斯拉的“霸王条款”

反观事件的另一方,特斯拉一贯坚持“直营”,拒绝“转卖”的立场反映在合同中,或许并不合理。

与汽车领域传统采用的4S店经销商等销售模式不同,特斯拉采用体验店与网络直销两种销售渠道,其优势就在于价格透明、用户可享受从试驾、订车、交付到售后的一体化服务。同时,也为特斯拉掌握用户数据、把握品牌控制权创造了可能。

广证恒生研报分析,通过直营模式,特斯拉可将用户信息和其购买的电动汽车紧密捆绑在一起,可通过账号系统从顾客买车到日常使用,充分掌握用户的丰富数据。

而为保证“直营”,特斯拉的销售合同中有“禁止转售”的条款,即禁止消费者将汽车买下,之后再卖给第三方。有法律人士认为,这一条规定涉嫌限制了消费者权利,违反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条款。

“转卖”的认定界限概念模糊,也是特斯拉普遍不被看好的原因。汽车法律专家、北京朗诚律师事务所主任兼合伙人武峰此前表示 ,合同相对方是搜“以转卖为目的”没有客观、准确的评判标准。因此,特斯拉是否能将此前发布的声明作为解除合同约定的依据,可能会产生争议。

今年 4月,特斯拉宣布入驻天猫,全球第一家Tesla特斯拉官方旗舰店成立,但该店铺销售的商品仅包括配件产品,并未涉及汽车销售。

(来源:美股投资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拼多多与特斯拉的“拒交门”已经发酵多日。“目前为止,特斯拉那边还没有给到我一个答复,我也不确定这台车是否最终能拿到。”8月17日,因特斯拉拒绝交付车辆而无法提车的湖北咸宁车主陈强(化名)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透露,自己这一天下来受到了巨大的关注,俨然站到了风口上。

拼多多与特斯拉双方均表示,支持消费者维权,似乎谁都不愿退一步。当前者的团购模式撞上特斯拉引以为傲的直营模式,互联网电商与传统品牌商之间的较量越发激烈,诉诸法律或许是唯一解决方法。

用户订单被取消

7月21日,连锁汽车销售平台宜买车在拼多多上线万人团购特斯拉Model3的活动,团购价为25.18万,而该车型官方指导价为29.18万。该活动吸引了近4万用户的参与,最终共5名用户抢到了团购名额。但在活动结束后,其中一名消费者表示,自己在特斯拉官网上的订单被取消,无法提车。

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并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就该团购活动有任何合作,也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有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亦未就此次团购活动向宜买车或拼多多销售过任何本司生产车辆。

据报道 ,团购成功的消费者直接、独立与特斯拉签署订购合同,并接受拼多多与宜买车的2万元车款补贴。但其中一位消费者在如实告知特斯拉自己是参加拼多多活动的用户后,特斯拉拒绝交付,并取消官网订单。

对此,特斯拉交付专员解释“向我司隐瞒真实下单信息”,而特斯拉官方坚持“任何涉及转卖的订单,我司有权单方面解除该协议”的立场。同时,特斯拉也表示,支持因被团购活动误导而无法交车的消费者向活动方维权,并将尽所能地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法律援助。

但拼多多方面表示,用户与特斯拉直接签订合同是为自用,并无任何转卖意愿与意图,其购车用车也并没有“恶意”。作为补贴方,拼多多愿意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

然而,一位同样团购成功的上海用户绕开特斯拉监管,在拼多多App上支付了25.18万元后,授权宜买车使用他自己的邮箱与个人身份信息,在特斯拉官网下单并支付27.155万元。据媒体报道,该用户已顺利提车。

截至目前,特斯拉尚未进一步解释该订单将如何处理。陈强认为“是特斯拉的责任”,因为他是“直接与特斯拉签的合同”,自己考虑起诉特斯拉,并已与律师接触。

未经授权≠不能销售

事实上,在拼多多平台上,类似的活动并不少,这也不是第一次被团购商品原厂商否认授权。但未被授权并不代表不能销售,自然也不存在“碰瓷”一说。

据报道 ,在今年上海举办的“五五购物节”中,拼多多推出类似的购车补贴活动,厂家指导价为34.97万元的凯迪拉克XT5 28T豪华型价格降至19.23万元左右。

活动推出后,凯迪拉克销售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拼多多销售的车辆为“翻新车、假货”,但随后凯迪拉克官方发表声明称,该活动联合凯迪拉克授权经销商百联集团,拼多多直补消费者高额补贴,上海地区消费者可放心购买和使用。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 ,消费者在特斯拉官网下单购买车辆,拼多多及宜买车在整起事件中仅在支付环节,为消费者提供补贴,作为代付方替消费者完成了支付。这种代付方式是为了保障平台补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真实性,本质上而言消费者与拼多多及宜买车达成了“垫付协议”。拼多多及宜买车的代付行为并不违法。

他进一步表示,特斯拉认为依据订购条款这属于以转卖为目的的订单、可以单方解除协议,但从交易过程来看,用户自己直接在特斯拉官网下单,拼多多平台内商家宜买车在用户付款时采取代付方式,难以被认定为转卖。

不过也不得不说,拼多多及宜买车在推出团购特斯拉活动前,依据法律在活动方式、交易流程等方面做了精心设计,巧妙利用了补贴、代付、团购。

而关于特斯拉禁止转卖条款, 约定本身并不违规,也是合法有效的。但消费者自己在特斯拉官网下单购买,在最后付款环节由拼多多或平台商家代付,这并不能认定为违反其订购条款的转卖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订购条款也并未禁止消费者购车时找第三方代付。因此赵占领认为,只要消费者下单并完成支付,特斯拉就理应履行约定,取消订单、拒绝交付车辆做法没有法律依据,构成合同违约。

除此之外,赵占领也表示,如果第三方机构在补贴的过程当中进行销售性质的宣传,让用户以为是他们在销售特斯拉的话,倒是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诉讼的风险,当然这样的行为是互联网领域的新型经营手法,未必会被司法所否定。

特斯拉的“霸王条款”

反观事件的另一方,特斯拉一贯坚持“直营”,拒绝“转卖”的立场反映在合同中,或许并不合理。

与汽车领域传统采用的4S店经销商等销售模式不同,特斯拉采用体验店与网络直销两种销售渠道,其优势就在于价格透明、用户可享受从试驾、订车、交付到售后的一体化服务。同时,也为特斯拉掌握用户数据、把握品牌控制权创造了可能。

广证恒生研报分析,通过直营模式,特斯拉可将用户信息和其购买的电动汽车紧密捆绑在一起,可通过账号系统从顾客买车到日常使用,充分掌握用户的丰富数据。

而为保证“直营”,特斯拉的销售合同中有“禁止转售”的条款,即禁止消费者将汽车买下,之后再卖给第三方。有法律人士认为,这一条规定涉嫌限制了消费者权利,违反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条款。

“转卖”的认定界限概念模糊,也是特斯拉普遍不被看好的原因。汽车法律专家、北京朗诚律师事务所主任兼合伙人武峰此前表示 ,合同相对方是搜“以转卖为目的”没有客观、准确的评判标准。因此,特斯拉是否能将此前发布的声明作为解除合同约定的依据,可能会产生争议。

今年 4月,特斯拉宣布入驻天猫,全球第一家Tesla特斯拉官方旗舰店成立,但该店铺销售的商品仅包括配件产品,并未涉及汽车销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020年特斯拉股价已上涨339%,马斯克成为全球第四大富豪,新能源汽车只是他的小目标

8月17日,特斯拉股价大涨11.2%至1835.64美元,市值约为3420.93亿美元,促使素有“钢铁侠”之称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身价也暴涨78亿美元,总资产达到848亿美元,超越法国首富、LVMH集团CEO伯纳德·阿诺特,成为全球第四大富豪,与排名第三的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相距不到150亿美元。

2020年至今,特斯拉股价已上涨了339%,主要是因为在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盈利之后,特斯拉已经满足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的标准。分析师认为,一旦被正式纳入标普500后,被动追踪该指数的基金将“被迫”买入该公司股价,大量资金的流入或将继续提振特斯拉股价。此外,中国对特斯拉的需求强劲也令其股价节节攀升。

中国成关键市场

随着特斯拉股价不停上涨,华尔街也不断上调该公司股票的评级和目标价。分析指出,2019年底在上海开设新工厂的特斯拉处于有利地位,可以利用中国对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

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将特斯拉股票目标价从1800美元上调至1900美元,称有迹象显示中国的需求持续加速。

Ives称,“中国市场的增长故事对特斯拉来说将价值至少每股400美元,因为未来12至18个月,特斯拉电动汽车渗透率将大幅上升。”

最新的数据显示,7月特斯拉仍主导着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交付量超过11000辆。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特斯拉2020年在中国销量为10万辆。

Ives认为,随着中国需求不断上涨, 特斯拉已经回到了2020年交付50万辆汽车的目标上。“尽管新冠疫情令全球大环境动荡不安,但特斯拉今年全球交付量达到50万台的关键目标似乎又回到了正轨。”

Ives强调,“我们仍然相信,中国的电动汽车需求在7、8月开始加速。特斯拉正与一些国内和国际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但上海超级工厂仍是特斯拉成功的关键,这仍是马斯克和特斯拉专注的目标。”

展望未来,Ives预测马斯克将在9月22日备受期待的电池日上宣布一些新的、潜在的“改变游戏规则”的电池消息。

不止于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股价大涨只是这位令人捉摸不透的亿万富翁的最新胜利。就在两年前,马斯克还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起诉,并被迫辞去特斯拉董事长一职,原因是他在社交媒体上恶意发文。

如今,特斯拉却已成为美股最受欢迎的股票之一。根据Robintrack.net的数据,本周一特斯拉是Robinhood应用中第八大最受欢迎的股票。

不过,马斯克声称自己不在乎富豪榜上的排位。今年7月,马斯克在一封邮件中谈到自己的净资产。“这些数字有涨有跌,但真正重要的是制造出人们喜爱的伟大产品。”

事实上,马斯克对伟大产品的追求不止于新能源汽车。他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简称SpaceX)在2020年也备受关注。美国东部时间8 月 2 日,载有 NASA 宇航员 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 的“龙飞船”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国际空间站任务,成功在墨西哥湾降落,标志着有史以来首次商业载人航天项目的圆满成功。

太空互联网“Starlink”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早上,SpaceX马斯克的太空公司计划发射猎鹰 9 号助推器,将最新一批的 Starlink 宽带卫星和数颗地球观测卫星送上轨道。这将是它第 6 次执行任务,是单枚轨道火箭的新里程碑。

根据马斯克的计划,截至2020年底,“Starlink”将会发布1000颗卫星,给北美地区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2021年会扩大范围服务全球,2025年计划为地球用户提供超速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一些重大的里程碑即将到来”。

2016年,他曾对自己的最终愿景做出了阐述,SpaceX负责运输、星链计划负责太空互联网、Tesla/SolarCity解决太空能源供给,每一个项目在服务当下的同时都指向一个终极目标——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将一百万人送到火星居住。

SpaceX的一系列行动或将进一步增加马斯克的财富。据报道,SpaceX即将敲定20亿美元的新融资,这将使其估值达到46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资深分析师:苹果(AAPL)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增长

近几年,苹果(AAPL)iPhone的销量大不如从前,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苹果现在可能遇到大麻烦了。然而,也有人认为,苹果现在正在完成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并且服务业务也一直在稳步增长。另一方面,苹果非iPhone类的硬件销售情况也出乎众人所料,增长势头不亚于服务业务的增长。这篇文章,原标题是Apples Ecosystem Growth Is Accelerating,资深苹果分析师Neil Cybart在文章中通过对比分析几组数据,得出结论称苹果生态系统增长正在加速推进。

谈到苹果的生态系统,不少人可能都对它有误解。虽然大家都知道,苹果的生态系统非常庞大,其中用户数量超过了10亿人,其使用的苹果设备也超过了16亿台,但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这个生态系统到底在发挥什么作用。

驱动苹果生态系统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呢?为什么当用户深入走进苹果生态系统过后,忠诚度和满意度会持续增加呢?苹果的生态系统,并不仅仅是一系列苹果产品或服务的组合。苹果正在悄悄地打造一个更强大的体系,这个体系也在飞速地推动进一步增长。

大约半个月前,苹果发布了2020财年第三财季业绩。如果我们尝试去量化苹果生态系统的增长情况,就显得非常有价值了。有关数据发现,可能会给当前的竞争局势增加一丝紧张的气氛。随着数亿的iPhone忠实用户深入走进苹果的生态系统,订阅各种服务,购买相关的苹果设备,苹果的生态系统也在明显地加速成长。

量化生态系统增长

实际上,要想量化苹果生态系统的增长,方法不止一种。具体而言,包括:

设备数量

用户数量

每用户设备数量

每用户营收

付费订阅项目营收

每用户付费订阅项目营收从财务角度来关注苹果业绩的话,我的建模图表包括了之前大部分数据点信息,并且一直在保持更新。然而,其中也缺少了一个可能也会让人感到意外的指标:苹果的总体营收。

由于苹果每三个月都会定期公布每个财季的总体营收数据,因此,缺少这项指标可能会让人觉得诧异。难道不能通过苹果的总体营收,来进一步了解苹果生态系统的发展情况吗?

依赖总体营收这项数据来分析苹果的生态系统增长,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下图1是苹果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滚动营收数据。之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呈现这些数据,是因为它可以拉平假日季节的营收(通常而言,假日季节的销售业绩都会上涨)。

根据图1,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苹果总体营收增长速度存在减缓的趋势,但从苹果不断增长的总体营收中也能发现,苹果生态系统在不断增长。只不过,这个结论的推导却是错误的。

图1:苹果公司滚动营收。:Above Avalo

总体营收趋势变化,会让人无法真实了解苹果生态系统的发展情况。在2019财年,iPhone销售占苹果总体营收的55%。就这一点而言,这对苹果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毕竟,iPhone本来就是苹果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然而,苹果现在越来越依赖于现有用户来升级购买新设备,从而获得iPhone营收。这导致苹果的总体营收会直接受iPhone用户是否升级设备所影响。

在iPhone用户不断追求升级设备的时期,苹果的总体营收也呈现出较强的涨势。而当iPhone 用户升级设备速度变缓过后,苹果的总体营收增速也相应地变缓,整体线性变化趋于稳定甚至下跌的趋势(如图1所示)。

2018年末至2019年初,由于苹果iPhone用户更新设备的速度明显减缓,许多人对此得出结论,称苹果在中国和其他地区遇到了大麻烦。

由于iPhone用户更新设备对苹果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和实力几乎没有直接影响,因此,了解和认识苹果生态系统增长的更好办法,就是把苹果的总体营收拆分为两大类来看待:

iPhone类

非iPhone类(包括服务、Mac、iPad、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配件等)如图2所示,将苹果的总体营收按上述类别分类过后,我们可以看到两条不同的增长曲线。非iPhone类的营收(红线)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而iPhone类的营收(蓝线)则基本上保持在与2015年相当的水平。

图2:苹果iPhone类与非iPhone类营收对比。:Above Avalon

分析这些数据的另一种方法,即可以参考营收增长率。结合图2的数据,我们可以制作图3,其中清晰地展示了iPhone类和非iPhone类营收增长的同比变化。

在过去7个季度中,非iPhone类的营收增长率(红线)超过了iPhone类的营收增长率(蓝线)。2018年iPhone类的营收增长率保持在高位,是因为当时发布的iPhone X拉高了iPhone的平均售价。

除去这一季度,我们不难发现,自2016年以来,非iPhone类的营收增长率一直呈现出高于iPhone类营收增长的趋势。这也表明,苹果核心生态系统实力多年来一直都保持着增长的势态,只不过大家被“iPhone用户更新升级设备的速度变缓”这一事实所蒙蔽了双眼。

图3:苹果iPhone类与非iPhone类年度同比营收增长率。:Above Avalon

结合图2和图3,我们不禁发问: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推动非iPhone类的营收增长呢?答案就在几年前iPhone类的强劲营收趋势之中。

几年时间中,iPhone吸引了一大批新用户。如今,数以亿计的iPhone忠实用户都在深入走进苹果的生态系统之中。而这一主要趋势变化,大约是从2017年初开始的。

关于苹果服务的神话

在看完前面三张图表过后,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数据并不完整。苹果服务包括iCloud,Apple Music和一系列付费订阅项目等可以反复收费的营收来源。鉴于iCloud储存空间升级费用反复收取的特点,苹果更容易报告服务业务的年度同比增长。在非iPhone类的营收之中,苹果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约为40%。

硬件方面的营收,则存在较大的不同。由于硬件销售并非可以反复收费的营收来源,年度同比增长可能就很难维持,毕竟,这实际上是让苹果销售更多的硬件,才能换来营收的增长。

当然,可能有人会认为,iPhone 年年焕新计划(iPhone Upgrade Program)就是硬件方面的反复收费的营收来源。然而,这只能算作硬件销售方面的一种延伸。该计划更像是一笔贷款,其中附赠了一项在支付第12期款项后更换新机的升级选择。这与iCloud储存空间升级或Apple Music订阅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此,我们可以将非iPhone类营收进一步拆分为服务和产品(不含iPhone)两大类。可能会令许多人震惊的是,根据下图4和图5,我们不难发现,不包括iPhone的产品(比如iPad,Mac,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和配件等)营收(灰线)如今都保持着与服务业务(黄线)营收相当的增长趋势。

这一结果,可能与近年来人们一直把服务业务当作苹果增长引擎的共识不符。

图4:苹果服务和不包括iPhone的产品营收对比。:Above Avalon

图5:苹果服务和不包括iPhone的产品年度同比营收增长率。:Above Avalon

根据苹果管理层的有关评论,我们知道,在产品更新升级方面,其对iPad、Mac和可穿戴设备的影响比如iPhone大。在购买iPad和Mac的用户群体中,其中约50%都是首次购买这类产品的用户。对于Apple Watch而言,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75%。而首次购买iPhone的新用户比例,则只有极少一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iPad、Mac和可穿戴设备的销售,是反映苹果生态系统增长的高效指标。

整体分析

在思考苹果生态系统方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饼。要想把这个饼做大,苹果有两个选择。其一,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其二,让现有用户在苹果生态系统的服务和产品中花更多的钱(提高每用户平均收入)。

进入苹果生态系统的新用户:新款iPhone SE可以作为让Android用户转化为苹果用户的有力工具,因此不容小觑。

深入走进苹果生态系统的现有用户:iPhone用户正在购买iPad、Mac和可穿戴设备,同时也在订阅苹果推出的各项服务。苹果目前仍在加速推进其生态系统的增长。数以亿计的用户现在只有一台苹果设备,即iPhone,他们也正在多维度提高与苹果的交互体验。对此,我们可以从图6看到,苹果2020财年第三财季的非iPhone类营收上涨了14%,远高于2010年代中期的增长率。

图6:苹果非iPhone类营收预测。:Above Avalon

展望未来,我个人预计在未来的几个季度里,苹果的非iPhone类营收增幅可以从14%增至20%。iPad、Mac和可穿戴设备仍然是增长加速的主力。鉴于苹果的营收数额基数都已经相当庞大,这一比例的增幅仍然会引发不少人的关注。

对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苹果的生态系统正在以一种足以让竞争对手害怕的速度加速发展。

在接下来几年里,将有数以亿计的用户首次购买他们的第一款苹果可穿戴设备。鉴于可穿戴设备的固有特性,即通过全新设计的外形让科技更加个性化,很可能一次购买苹果可穿戴设备的体验,会让你购买更多的苹果可穿戴设备。

然后,苹果就可以通过其高利润的服务业务,结合更具性价比的可穿戴设备(和其他苹果设备),最终必然能够促进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