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间被罚近百亿美元 谷歌(GOOG)在全球被反垄断“围猎”
一场来自欧美的反垄断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在全球搜索、系统等多个领域占据着绝对霸主地位的谷歌(GOOG)正成为“围剿”的主要目标。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7日,美国38个州向谷歌提起诉讼,指控其在互联网搜索市场存在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而这只是近两个月内,包括美国司法部在内对谷歌发起的第三起反垄断诉讼。
《中国经营报》分析师注意到,从2017年算起到现在,近四年间谷歌被反垄断调查的次数已达30次,被罚金额数量超过96亿美元,两项指标皆为全球第一。2019年谷歌卷入的反垄断调查最多,有14起,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英国、荷兰等国的调查。
现在摆在谷歌面前的选项很多,诉讼、认缴罚款乃至剥离资产、分拆业务,但留给谷歌的选择余地可能并不多。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为何短短几年间,如日中天的谷歌深陷反垄断旋涡之中?反垄断诉讼缠身的谷歌将何去何从?这是谷歌的悲歌抑或只是一场新浪潮的开始?
谷歌方面在回应分析师采访时表示,谷歌每年都会面临一些反垄断诉讼,目前谷歌官方没有针对相关诉讼的对外声明和回复。不过分析师注意到,谷歌发言人朱莉·麦卡利斯特(Julie McAlister)曾表示,谷歌“将在法庭上为自己做强力辩护,不接受一些毫无根据的指控。”
“相关诉讼已直指谷歌的核心搜索业务和核心收入来源——‘广告’,对谷歌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首先谷歌可能会面临高额罚款,相关业务也可能被拆分或剥离;而在未来几年,谷歌新业务拓展和企业并购等都会更加谨慎和受限。”一位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对分析师表示,未来各国对谷歌等巨头的审查和监管可能会保持高压态势,最终可能会改变谷歌的一些行为逻辑、收入结构和外界对其的估值评判。
“围猎”谷歌
该诉讼由美国38个州和地区组成的团体发起。诉讼称谷歌通过反竞争行为和非法合同,垄断了常规搜索和搜索广告市场。
这起诉讼与美国司法部10月发起的诉讼类似,聚焦于谷歌的搜索业务。它声称谷歌利用三种形式的反竞争行为来维持其搜索业务和广告的垄断地位,包括:与苹果(AAPL)等竞争对手达成协议,将谷歌设置为默认搜索引擎;利用其占主导地位的搜索广告营销工具来挫败市场竞争对手;以及显示对旅游/餐厅等专业化搜索平台不利的搜索结果。
诉状中称:“诉讼提供了更多证明谷歌广泛反竞争行为的事实,谷歌的这些行为对消费者、广告商和竞争均造成了伤害。”
谷歌则在其经济政策总监亚当·科恩(Adam Cohen)的博客帖子中对这起诉讼进行了侧面回应,称对谷歌搜索引擎的改变将伤害到消费者的利益。帖子表示:“(该诉讼)要求改变谷歌搜索的设计,突出在线中间商,而不是与企业的直接联系,建议我们不应努力让搜索变得更好,而是变得对用户更为无用。”
另一起12月16日,由10名共和党州总检察长发起的诉讼则主要指控谷歌的广告技术存在反竞争行为。
该诉讼指控谷歌采取了多种反竞争行为,以建立和维持其在数字广告市场的垄断地位,并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它还指控谷歌和Facebook(FB)同意互不竞争的举动非法。诉讼称,“除了代表在线广告的买、卖双方外,谷歌还经营着最大的数字交易所。在这里,谷歌同时扮演了投球手、击球手和裁判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首个关注谷歌在广告技术领域主导地位的诉讼。具体来说就是,谷歌利用其力量“从流向在线出版商和内容生产商的广告收入中提取高额税费”,这些企业不得不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使他们利益受损。
分析师注意到,谷歌2019年1620亿美元的收入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广告,而据相关数据,谷歌目前控制着美国31.6%的数字广告支出。相关人士称,谷歌的广告工具主导了广告制作的所有环节,使其得以保持主导地位。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谷歌面临来自美国司法部、州政府等多个层面的反垄断诉讼。
而这只是近年来全球围猎谷歌的一个缩影,实际上,从2017年算起到现在,这四年间谷歌被反垄断调查的次数已达30次,被罚金额数量超过96亿美元,两项指标皆为全球第一。
巨头的悖论
一向以“科技创新先锋”和“不作恶”示人的谷歌,何以风评急转而下,成为全球“围猎”的目标?是谷歌变了还是环境变了,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简单地说,那些曾经生机勃勃的、不被看好、但勇于挑战的初创企业,现在已变成在石油和铁路大亨时代的那种垄断型企业。”在民主党向众议院司法反垄断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长达400页的报告中,扉页导语的这句话似乎做了生动的诠释。
2010年,谷歌打赢浏览器大战,市场份额一路攀升,至今已占据美国88%的互联网搜索市场和70%的搜索广告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现实利益面前,完全寄希望于巨头自身的道德约束显然是不可行的。”一位互联网分析师对分析师表示。
根据诉讼状,谷歌的反竞争行为轨迹很清晰:通过广告业务获得巨额收入,然后用这些钱向手机制造商、运营商和浏览器支付费用,让谷歌成为相关平台的默认搜索引擎,巩固其领先地位,获得更多广告收入。虽然用户也可以调整默认设置,手动更改搜索引擎,但事实上很少人会这样做,这就构成实质性的排他性。
当占据一个市场的九成份额时,谷歌很多行为也可以更加任性:比如网站很难反抗谷歌的霸王条款;移动设备自带谷歌搜索引擎,并且用户很难删除;广告商们只能默默接受谷歌的绝对定价权;APP开发者要向谷歌的应用商店缴纳30%的税费。此外,谷歌还能利用特权,为自家产品输送流量,比如助推旗下的YouTube、Chrome等成为各自领域的龙头。
1998年,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谷歌在线搜索引擎,此后在微软(MSFT)等巨头的夹缝中一步步成长,而经过20多年的快速成长扩张,成长为一家和微软同等量级的传统巨头。
“当一个巨头其所在市场中取得长期可持续的支配地位后,它往往会利用其支配地位来获取高额的垄断收益,而不是通过业务创新、改进来冒险和挣辛苦钱,而且往往会通过各种绑定、限制乃至并购来维持其支配地位。”上述分析师表示。
美国司法部的说法也可以管窥一二,谷歌垄断了美国的搜索市场,控制了90%的市场份额。谷歌搜索形式上是免费的,但事实上,消费者是以向谷歌提供个人数据的形式来支付服务费用。政府反垄断诉讼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谷歌的垄断地位导致竞争减少,进而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
美国司法部发言人马克·雷蒙迪(Marc Raimondi)表示:“如果政府不执行反垄断法来促进竞争,我们可能会失去下一波创新浪潮,如果不破除垄断的话,美国人将可能永远看不到下一个谷歌的诞生”。
席卷全球的浪潮
谷歌的垄断地位不仅仅是在美国,其在全球其他市场的份额其实更加惊人。2020年,谷歌占据约90%的全球搜索份额:稳占欧洲搜索市场97%的份额,在印度、泰国、越南等的市场份额也高达95%~97%。
谷歌如今是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今年谷歌的访问量已达621.9亿次,每天处理超过35亿次搜索。12月15日,谷歌因内部存储配额问题,多款产品出现了短暂的服务中断,也让全球消费者深切体会其对包括搜索、地图、Gmail、Youtube等谷歌服务是多么的依赖,并思考我们的生活真的离得开谷歌吗?
也因此,针对谷歌的反垄断正在席卷全球,仅在2019年全球针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就达14起,目前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近几年被罚金额已近百亿美元。
这个对谷歌来说可能并不是难题。谷歌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谷歌实现营收1256亿美元,归母净利润高达250亿美元,即使在公共卫生事件肆虐的当下依然实现了6%的增长。
不过这或许只是开始。“可以想象,随着各国对自身市场安全等的考虑,针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可能只多不少。”上述分析师表示,除了高额的罚款,谷歌可能会面临业务受限、拆分等更为严厉的措施。
而谷歌也并不是唯一一个面临监管审查的科技巨头,在上述400页报告中,亚马逊(AMZN)、苹果、Facebook和谷歌等均是该报告的中心议题。本月早些时候,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48个州对Facebook也发起了诉讼。
这些诉讼可能会旷日持久,此前政府对微软的相关诉讼就历时数年,而如今对这些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诉讼规模更大,也更加复杂。“界定垄断就存在难度,因为科技巨头们提供的服务大多是免费的,借此吸引更多广告商客户,也很难证明他们的主导地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上述分析师对分析师表示。
实际上,据谷歌发言人或相关负责人正面、侧面的回应来看,目前谷歌已大体上否认了这些诉讼指控,并表示将在法庭上进行抗辩。现在谷歌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是,谷歌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和诽谤,谷歌应更好地解释自身行为,而不是改变。谷歌负责法律事务的高级副总裁肯特·沃克认为,人们之所以选择使用谷歌,是因为人们主动这样做的,并非是被迫或者是找不到替代品。
美国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日前表示,美国司法部对谷歌发起的反垄断诉讼很可能要到2023年底才会开庭审理。“这样会造成两个现实影响,一个是不用担心公司立刻剥离关键业务等重大变化,从而让公司价值受损;另一个是,未来几年谷歌会因为相关诉讼分散精力,在进入新的领域以及大规模收购上会变得更加谨慎。”上述分析师表示。
可以确定的是,针对谷歌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反垄断正在成为全球的一个浪潮,相关反垄断诉讼可能会越来越多;不过对于家大业大的谷歌等来说,基于此前市场份额、资金人才、技术积淀、供应链等优势十分明显,一个转身可能就是另一番新的天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刚批准复飞 波音737Max飞机又出故障:紧急迫降
此前因为2起空难事故,波音737Max8飞机被全球停飞了将近2年,上个月中旬才被美国政府第一个放行,重回蓝天。然而现在又出问题了,加拿大在试飞中出现了引擎故障,导致机组紧急迫降。
据外媒报道,加拿大航空公司当地时间25日通过电子邮件发表声明宣布,该公司的一架波音737-8 Max飞机在12月22日在从美国亚利桑那州飞往加拿大城市蒙特利尔的途中发生引擎事故,三名机组人员不得不驾驶飞机转向回到亚利桑那州的图森(Tucson)降落。
声明表示,飞机在起飞后不久,飞行员就收到左侧引擎液压低压的“引擎指令”,据此认定飞机出现了“故障可控的紧急情况”(PAN PAN emergency),于是“决定关闭一个引擎”,并转向图森完成了正常降落。
目前波音公司还没有针对此事发表声明,这次事件尽管很可能是一次意外,但是会让波音737Max8飞机的全球复飞计划蒙上一层阴影。
11月18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式批准了737Max飞机的复飞,随后欧盟、巴西等国家及地区也批准了复飞。
国内目前依然没有批准,中国民航局在回复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关737Max复飞的)三原则不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冬季磷酸铁锂续航打“骨折” 充电慢!特斯拉出手:电池预热升级已推送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冬季低温天气,特别是北京、山西等北方地区,也迎来了零下气温。这些地区的电动车主,不仅承受着低温充电的遭遇,也同样面临着低温电动车续航缩水的问题。
近日,网络上有不少车主发帖表示,自己的特斯拉Model 3磷酸铁锂版,出现了“电池充不满”、“续航大幅缩水‘打骨折’”、“冬季充电速度过慢”的问题。
有Model 3车主表示,虽然24.99万元,就买到了特斯拉Model 3,相较于之前27万元购买的用户,确实性价比较高,但是换来的确实磷酸铁锂电池续航缩水。
一位北京的磷酸铁锂版国产特斯拉Model 3车主称,以当前北京的气温,车辆显示剩余续航里程420公里,实际跑了241公里,电量就剩了5%左右,续航差不多打了“6折”。
而当前,特斯拉官方也开始出手,对电池的充电策略开始进行优化。
今日,特斯拉客户支持发布消息显示:软件版本号:2020.48.12,磷酸铁锂车型沿途预热功能优化。
当使用大屏幕导航至超级充电站/第三方直流充电站时,行驶过程中车辆会提前加热电池。
在开始充电前,让电池达到接近锂电子活性的理想温度,以提升充电效率,充电速度也会提升;当前,该软件已经开始推送。
不过,对于特斯拉的这一做法,也有网友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实用效果待验证。
事实上,为电池提前预热的这一功能,特斯拉此前就已对外公布过。但是为何近期,特斯拉中国才要开始为车主推送。
试想,如果这一预热策略确实有效的话,特斯拉应会及早将其推送给车主。对此,你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何小鹏回应电动汽车企业股价暴涨:汽车和手机估值完全不同
今年以来,以特斯拉、小鹏、蔚来为代表的电动车企业股价一路飙高。其中,特斯拉市值几乎相当于全球九大汽车公司市值的总和。是过渡炒作下的泡沫,还是确实值得?
近日,在近日2020腾讯风云演讲年会中,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谈到智能汽车今年在股市飙升。他认为汽车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与手机市场是两种不同的估值体系,智能汽车的未来因更多人相信所以看见。
何小鹏表示,汽车市场的估值跟手机市场不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估值体系,主要因为智能化、高毛利以及对未来的变革。今年4月份,一个非常明显的逆转是,全球的顶尖投资者突然都非常相信智能汽车的未来。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2020年因为看见,所以更加相信。”何小鹏说。
前不久,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吐槽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认为倡导者没有考虑到发电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成本。
他表示,纯电动汽车实际上会带来更多污染,因为在一些地方电能主要是通过燃烧煤炭和天然气来供给。
对此,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回应称,丰田章男的言论,让他想到了下面一个故事:
2014年4月25日,微软宣布对诺基亚的收购正式完成,当诺基亚现任CEO约玛奥利拉在分析师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最后他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情不自禁的落泪。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AMD确认Zen3架构新一代锐龙线程撕裂者处理器:要明年见了
2020行将结束,对于AMD来说,可以说是收获的一年。年初,第三代线程撕裂者发布上市,下半年则是Zen3架构处理器和RDNA2图形显卡的主场,期间,AMD还重磅收购了赛灵思。
不过,有A饭在盘点回顾是发现,今年似乎有个遗憾,即没有Zen3架构的新一代线程撕裂者。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AMD 12月份更新的投资人简报中,Zen3架构线程撕裂者处理器赫然在列,由此我们可以确认该CPU仍在准备中,但要等到明年才能登场了。
这份简报中似乎还曝光了新线程撕裂者的包装,透明外壳,真身若隐若现。
上一代Zen2架构线程撕裂者最高64核128线程(3990X),猜测Zen3这一代也会维持同样的配置,但由于Zen3架构本身的巨大提升,3990X写下的x86处理器性能神话,有望再次被改写。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019年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丰田、长安福特被点名
1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19年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有两家车企上榜“被点名”,分别是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垄断协议案和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垄断协议案
据了解,2019年6月份,市场监管总局依法责令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1.628亿元。因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限定经销商整车最低转售价格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
经调查,2013年至2017年期间,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在重庆地区销售“福特”牌汽车时,通过制定并下发《价格表》、要求经销商签订《价格规范自律协议》、制定车展期间价格政策以及限制经销商网络最低报价等方式,与经销商达成了限定向第三人转售整车最低价格的垄断协议。
在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的价格控制下,下游经销商基本按照其限定的整车最低转售价格对外销售。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为加强对下游经销商的控制,聘请了第三方公司对经销商的报价和实际零售价格进行监控,并对不按最低价格政策销售汽车的经销商,通过扣除保证金、暂停供货等措施进行处罚。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限定经销商整车最低转售价格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2019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责令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1.628亿元。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垄断协议案
2017年12月,江苏省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开展反垄断调查。经调查,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召开经销商会议、巡店、微信通知等方式,要求江苏省内经销商在互联网平台销售雷克萨斯品牌汽车时,统一按照各车型建议零售价进行报价,经销商不得擅自降低网络报价。
2016年至2018年3月,通过召开地区协力会、微信通知等方式限制经销商销售雷克萨斯重点车型最低转售价格。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多项管理措施实施了上述价格控制。
长安福特、丰田被点名,上榜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出,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反垄断执法,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统一经销商网络报价、限定经销商转售商品最低价格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2019年12月,江苏省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责令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87,613,059.48元。
长安福特、丰田被点名,上榜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出,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反垄断执法,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荣耀与微软宣布合作 Windows 10成为荣耀笔记本电脑官方操作系统
12月24日,荣耀宣布与微软签署全球合作协议。荣耀将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微软Windows 10作为荣耀笔记本电脑官方操作系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消息称苹果未来可能同特斯拉、大众或蔚来汽车等车企合作
据报道,券商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师Dan Ives表示,公司预计,苹果最终可能在 2021 年宣布与一家电动汽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为苹果进军电动汽车行业铺平道路。
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对于自动驾驶的愿景,苹果在旧金山的公司总部已有一些年的研究,未来可能同一家成熟的电动汽车企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Ives预计,苹果今后几年与特斯拉、大众或者中国的车企,比如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形成战略合作的可能性有70%左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武汉一沃尔玛丢弃大量冷冻产品?官方:已清运并全部销毁
据武昌政务微博消息,针对网民反映的“徐东沃尔玛分店在垃圾处理点丢弃大量冷冻产品”的情况,武昌区商务局迅速派人予以核实。按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统一要求,沃尔玛徐东分店不再售卖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卫生部门对前期封存的进口冷链食品进行了两次抽检,结果均为阴性。分店对封存食品及环境进行再次消杀后,于12月21日下午开始作业,目前该批商品已由环卫部门清运完毕并全部销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当地时间22日,美国司法部起诉沃尔玛公司,指控这家全美最大连锁零售商为追求利润施压旗下药房快速售药,不充分筛查可疑处方,加剧美国阿片类药物上瘾和滥用危机。
沃尔玛当天回应,反指美国司法部及其下属毒品管制局等部门推卸责任,打击药品滥用现象不力。
沃尔玛在全美经营超过5000家门店药房,患者凭处方在这些药房购药。根据美国联邦法律,药房药剂师如果怀疑处方有问题,例如涉嫌滥用成瘾性药物,应当向毒品管制局举报。
美国司法部22日指控沃尔玛对旗下药剂师施加“巨大压力”,迫使他们在业绩压力下一味追求快速售药,对可疑处方“睁只眼闭只眼”,所谓筛查机制形同虚设,瘾君子能轻易买到成瘾性药物。
按照美国检方的说法,当药剂师注意到某些医生涉嫌滥开处方,把相关情况报告给沃尔玛内设合规监管部门,该部门往往无所作为,继续坐视患者凭这类处方买到成瘾性药物。
对此,沃尔玛22日反驳称,美国司法部的指控缺乏依据,“充斥着事实错误和断章取义”,“是赤裸裸地尝试推卸毒品管制局应担负的责任。”
今年10月,沃尔玛已经就相关事项起诉了美国司法部及毒品管制局。沃尔玛在诉讼中说,司法部及毒品管制局调查认定数以百计的医生滥开处方药,但是迄今没有剥夺其中将近70%医生的开药资格,只顾责怪沃尔玛药房售药。
沃尔玛在一份声明里说:“毒品管制局允许那些医生继续开阿片类处方药,却责怪沃尔玛药房药剂师没有筛查那些医生所开处方,这是赤裸裸地试图推卸自身监管责任”。
按照沃尔玛的说法,该公司允许旗下药剂师在发现可疑处方时拒绝售药,还向毒品管制局举报并提供了数以千计的调查线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