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周四,美国消费者团体和两个大型工会敦促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阻止诺和诺德(NVO)股东Novo Holdings收购合同药品制造商Catalent Inc.(CTLT),称该交易威胁到减肥药和尖端基因疗法领域的竞争。
美国公共利益研究小组(U.S. 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Group)、服务业雇员国际联盟(SEIU)等机构在致FTC的一封信中对这笔价值165亿美元的交易表示担忧。Novo Holdings表示,这笔交易将增加诺和诺德的重磅GLP-1注射减肥药Wegovy的供应。
上周,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出于类似的担忧,呼吁FTC密切关注这笔交易。
这些组织表示,这笔交易可能会限制安进(AMGN)、辉瑞(PFE)、罗氏(RHHBY)和阿斯利康(AZN)等竞争对手的选择,据报道,这些竞争对手正在开发自己的GLP-1药物。
这些组织表示“由于拟议中的收购,一个真正的问题是,诺和诺德的这些未来竞争对手是否能够获得将产品推向市场的专业知识,并在这些产品投入商业生产时拥有可用的、合格的生产能力。”
Viking Therapeutics(VKTX)、硕迪生物(GPCR)和复星医药(02196)也在开发GLP-1药物,可能会受到影响。
Novo Holdings发言人拒绝置评,Viking Therapeutics发言人也拒绝置评。其他公司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根据协议条款,Novo Holdings同意以165亿美元的企业价值收购Catalent,诺和诺德将以110亿美元的价格从Novo Holdings手中收购Catalent的三座灌封工厂。这三座工厂专门从事药品的无菌灌装,预计将从2026年起逐步增加诺和诺德的灌装能力。
诺和诺德表示,公司致力于履行工厂的现有合同,并不知道这三个工厂正在生产任何竞争性GLP-1产品用于商业销售。
这些包括美国非营利组织“消费者行动”(Consumer Action)、糖尿病组织Beta Cell Action、Doctors for America和美国州、县、市雇员联合会(AFSCME)的团体还表示担心Novo Holdings的收购可能会影响Catalent生产基因疗法的能力。
据了解,AFSCME代表约160万公共部门员工,SEIU拥有约200万在医疗保健、公共部门和房地产服务领域工作的成员。周四下午,十个消费者团体签署了这封信。
代表这些组织并起草了这封信的反垄断律师David Balto表示“对竞争的担忧远远超出了现有药物的范畴。我们认为,委员会应该研究对包括基因治疗在内的未来疗法的影响。”
信中提到了Catalent与Sarepta Therapeutics(SRPT)的基因疗法Elevidys的生产合同,以及与诺华制药(NVS)签订的生产其基因疗法Zolgensma的合同。不过,所涉及的Catalent工厂与Novo Holdings计划出售给诺和诺德的三家工厂并不相关。
Sarepta发言人Tracy Sorrentino周四表示,Sarepta预计Catalent的收购交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Sarepta与Catalent的合同将持续到2028年。
诺华制药发言人周四表示,该公司已不再在任何一家Catalent工厂生产Zolgensma。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全球最大云计算提供商亚马逊(AMZN)旗下的AWS表示,搭载英伟达(NVDA)Blackwell芯片的新系统可能要到明年年初才能上线,比原先预计的时间要晚。
英伟达今年3月推出新一代处理器时表示,亚马逊等合作伙伴将在2024年底之前准备好基于Blackwell的产品。但由于英伟达重新设计芯片,亚马逊仍在等待将大量芯片投入其数据中心。
AWS首席执行官Matt Garman周四表示,英伟达的时间表已经“改变”。“现在,我们正在与他们合作,我们有早期的样品,但随着他们重新设计Blackwell芯片后提高产量,我们可能要到明年初才能获得真正量产的样品。”
投资者非常关注英伟达的最新产品何时会交到客户手中并投入使用。凭借其人工智能(AI)芯片的强劲需求,这家芯片制造商已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英伟达表示,即使在生产延迟之后,它仍有望在第四季度从该处理器中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营收。
Garman表示,AWS将率先大规模部署基于这种新芯片的计算机,从而能够以独特的视角观察Blackwell 的进展。戴尔科技(DELL)也表示,基于Blackwell的服务器将于2025年初全面上市。
数据中心运营商利用英伟达芯片开发人工智能软件和服务。英伟达在8月份承认,Blackwell的生产难度比预期要大。该公司表示,正在做出改变以提高产量。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当时表示“我们将有大量供应,我们将能够提高产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Block(SQ)旗下的支付服务Cash App将与网约车公司Lyft(LYFT)合作,允许消费者在乘车时使用Cash App Pay付款,这也是Cash App Pay首次与拼车公司达成合作。
乘客现在可以无缝地将Cash App与Lyft应用程序连接起来,而无需拿出卡或输入支付信息。
Cash App和Afterpay合作伙伴关系负责人Tanuj Parikh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积极寻求传统金融系统之外的解决方案,此次合作将为消费者提供一种灵活便捷的新型数字支付解决方案。”
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Cash App每月活跃交易量为5700万笔。在同一时期,Lyft报告的活跃用户超过2370万。
截至周四收盘,Lyft股价上涨近2%,Block股价几乎没有变化。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在全球布局AI的狂热浪潮之下,有着“芯片代工之王”称号的台积电(TSM)公布的第三季度无比强劲的业绩报告,可谓“带飞”美股市场的整个芯片板块,在周二芯片股曾因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业绩意外暴雷而集体遭重挫。周四美股盘初,台积电美股ADR暴涨超12%,有着芯片股风向标称号的费城半导体指数则上涨近3%,AI芯片霸主英伟达则在台积电强劲财报带动下,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虽说阿斯麦业绩暴雷,我们从理性的投资角度来看,阿斯麦这份痛击全球芯片股股价的业绩,并不意味着全球布局人工智能的这股狂热浪潮处于退散或者降温状态,并且阿斯麦业绩显示出AI芯片需求持续激增。但是,这份暴雷的财报确实揭开了全球芯片行业的最新动态,那就是AI热潮仍在上演,尤其是聚焦于B端数据中心的所有类型AI芯片需求仍然非常火爆,但与AI无关的领域仍然处于需求疲软甚至需求大幅衰退的状态。
阿斯麦首席财务官Roger Dassen在业绩声明中可谓支撑了这一市场观点。这位阿斯麦高管表示,人工智能相关的芯片需求确实不断激增,但半导体市场其他部分的需求复苏进程比我们所预期的更为疲弱,导致一些逻辑芯片制造商推迟光刻机订单。
而台积电最新业绩,可谓大幅强化了AI热潮仍然如火如荼的这一投资观点,AI芯片需求仍无比火爆。谈到市场对于AI芯片的需求时,台积电掌舵者魏哲家在业绩会议上表示,AI芯片需求前景非常乐观,并强调台积电客户们对于CoWoS先进封装的需求远超公司供给。
“公司将全力应对客户们对于CoWoS先进封装产能的需求。即使今年产能翻倍,明年继续翻倍,仍然远远不够。”魏哲家在业绩会上表示。CoWoS先进封装产能,对于英伟达Blackwell AI GPU等更广泛AI芯片的产能而言至关重要。“几乎所有人工智能创新者都与台积电合作,AI相关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
台积电管理层预计该公司全年营收将增长近30%,超过20%-25%的分析师普遍预期以及该公司上季度给出的预期,管理层还预计今年台积电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服务器芯片(包含英伟达AI GPU、博通AI ASIC等广泛的AI芯片)的相关营收将增加两倍以上。
在阿斯麦业绩暴雷后,甚至有一些分析师高呼,哪怕阿斯麦业绩如此难看,其实也利好英伟达等“AI卖铲人”股价走势,毕竟阿斯麦业绩能够看出数据中心AI芯片的需求仍然火爆。从股价走势来看,把握芯片产能命脉的阿斯麦股价可谓大幅跑输英伟达,不知不觉中,市场已经用真金白银对于谁才是芯片股最大赢家给出了答案。
因此阿斯麦与台积电这两大芯片产业链核心巨头的业绩共同显示出与AI芯片密切相关的股票逻辑支撑可谓极度硬核,英伟达等AI芯片领军者们的股价涨势,也许远未停止。尤其是在数据中心AI芯片领域份额高达80%-90%的AI芯片霸主英伟达,股价可能不断创下历史新高,突破分析师们普遍预期的150美元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AI热潮继续席卷全球
阿斯麦最新业绩结果表明,全球芯片公司的命运出现了显著分化ChatGPT以及Sora等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对于能够处理天量级别并行化计算模式以及高计算密度的矩阵运算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端AI芯片,比如英伟达AI GPU需求激增,掩盖了该行业其他细分领域的极度低迷需求。
来自华尔街大行的杰富瑞分析师Janardan Menon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阿斯麦财报体现出,尽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芯片需求依然非常强劲,但其他领域的复苏却异常滞后,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到 2025年。”
全球对于AI芯片的狂热需求,从韩国芯片库存以及韩国芯片出口规模能够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韩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两家存储芯片生产商——SK海力士与三星的所在地。
韩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增速放缓,但9月份半导体出口量仍同比大幅增长37%,连续11个月增长,略弱于8月份38.8%的涨幅,在持续增长的芯片出口数据中,高达三分之一的增长贡献为HBM存储系统,HBM存储系统与AI芯片霸主英伟达所提供的核心硬件——H100/H200/GB200 AI GPU以及广泛的AI ASIC芯片(比如谷歌TPU)配合搭载使用,HBM以及AI GPU对于驱动ChatGPT以及Sora等重磅人工智能应用可谓必不可少,HBM需求越强劲则说明AI芯片需求愈发猛烈。
当前AI芯片需求可谓无比强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也是如此。半导体行业协会 (SIA) 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AI芯片强劲需求带动之下,2024 年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约531亿美元,较 2023年8月的440亿美元增长20.6%,相比7月份本已十分强劲513亿美元销售额则环比增长 3.5%。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近日在新品发布会上表示,包括AI GPU在内的数据中心AI芯片需求规模远远超出预期,并且预计到2027年,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美元,并在2028年进一步升至5000亿美元,意味着从2023至2028年间全球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60%。
全球知名战略咨询公司贝恩预测,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普及颠覆了企业和经济,人工智能相关的所有市场规模正在膨胀,到2027年将达到9900亿美元。这家咨询公司在周三发布的第五份年度《全球技术报告》中指出,包括人工智能相关服务和AI GPU等基础核心硬件在内的整体AI市场规模将在去年1850亿美元的基础上,每年增长40%至55%。这意味着,到2027年将带来7800亿至9900亿美元的庞大收入。
华尔街商业银行巨头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近日发布研报称,全球人工智能热潮仍处于起步阶段,与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发展路径基本上相似,可对标于互联网蓬勃发展的“1996时刻”,意味着在美银分析团队看来,AI热潮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英伟达股价向150美元发起冲击
被高盛称为“地球最重要股票”的英伟达股价在今年一度稳坐“全球最高市值上市公司”宝座,但在今年下半年因AI货币化前景模糊以及全球宏观政策大震荡而陷入回调,并且股价一度陷入暴跌颓势。
近日全球多家科技公司在展示自身的业务进展时,都绕不开英伟达最尖端AI GPU服务器系统,加之华尔街大行们对于数据中心支出以及英伟达股价的乐观预判,共同推动英伟达股价在周四美股盘中突破前期高点,创下新的历史最高点140.89美元,并且有望再度向“最高市值上市公司”这一头衔发起冲击。
根据华尔街金融巨头花旗集团的最新预测数据,到2025年,美国四家最大规模科技巨头的数据中心相关资本支出预计将同比增长至少40%,这些庞大的资本支出基本上都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挂钩,意味着ChatGPT等AI应用的算力需求仍然庞大。花旗集团表示,这意味着巨头们对于数据中心的支出规模有望在本已强劲的2024支出规模之上继续大举扩张,该机构预计这一趋势将为AI GPU当之无愧的霸主英伟达以及数据中心互连(DCI)技术提供商们股价持续带来非常重磅的正面催化剂。
花旗在研究报告中指代的四大科技巨头分别是全球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谷歌、微软,加上社交媒体Facebook和Instagram母公司。花旗在这份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计,到2025年,这四大科技巨头的数据中心资本支出规模将同比增长40%至50%。科技巨头在数据中心的庞大支出增量,有望推动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堪称“卖铲人”地位的英伟达、Arista Networks等数据中心网络技术巨头们股价持续受国际资金青睐。
花旗分析团队在最新研报中表示,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服务器GPU、NVIDIA整机服务器等硬件体系在总体拥有成本(TCO)和投资回报率(ROI)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被强调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核心重视因素,他们重视在英伟达的硬件以及CUDA协同加速软件平台上运行各种应用程序(包括AI训练/推理应用程序)的更高级别效能。花旗分析团队还强调,人工智能 (AI) 的采用仍处于早期到中期阶段,尤其是在企业端“人工智能代理”这一火热的AI应用推动下,企业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将激增,由此带来强大的算力资源需求,刺激科技巨头们大幅扩张与新建数据中心。
CUDA生态壁垒,可谓是英伟达的“最强大护城河”。英伟达在全球高性能计算领域已深耕多年,尤其是其一手打造的CUDA运算平台风靡全球,可谓AI训练/推理等高性能计算领域首选的软硬件协同系统。CUDA加速运算生态是英伟达独家开发的一种并行化计算加速平台和编程辅助软件,允许软件开发者和软件工程师使用英伟达GPU加速并行通用计算(仅支持英伟达GPU,无法兼容AMD以及英特尔等主流GPU)。
花旗分析团队近日重申该机构对于英伟达12个月内高达150美元的目标价,以及“买入”评级。TIPRANKS汇编的数据显示,42 位华尔街分析师们在对于英伟达12个月内的平均目标价预期为152.86 美元,意味着潜在上行空间接近10%。
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Wedbush近日发布研报称,美股的前三大科技巨头——即苹果(AAPL)、英伟达(NVDA)以及微软(MSFT),在未来六到九个月内,预计三大科技巨头中的一家将达到4万亿美元的总计市值。
以Daniel Ives为首的Wedbush分析师对人工智能支出和基础设施的未来做出了一些大胆而乐观的预测。Ives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随着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建立,从今天到2027年,英伟达AI GPU所主导的整个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的规模可能会大幅增长10倍。我们估计,未来三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支出将达到1万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伯恩斯坦开始覆盖礼来(LLY)、吉利德科学(GILD)和安进(AMGN),均予“跑赢大盘”评级。
这家投资公司表示,对吉利德和安进的看涨评级基于对关键资产从现在到2030年实现营收增长的乐观预期,其中包括吉利德的HIV PreEP治疗药物lenacapavir、安进的减肥药MariTide和罕见病投资组合。
伯恩斯坦还表示,预计“未来一年人们对吉利德多元化战略的乐观情绪将不断升温”。
至于礼来,伯恩斯坦表示,评级“取决于它如何利用从减肥药物中获取的现金”。伯恩斯坦认为,礼来已准备好“利用多元化投资组合,借助减肥药实现增长,并‘战胜’传统的再造周期。”
伯恩斯坦还开始覆盖默沙东(MRK)、艾伯维公司(ABBV)、施贵宝(BMY)、Moderna(MRNA)和辉瑞(PFE),予“与大盘持平”评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周四美股盘前,Expedia(EXPE)上涨近7%,此前有报道称优步(UBER)考虑收购该公司,以实现业务多元化。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第三方提出收购旅游预订公司Expedia后,优步最近几个月与顾问讨论了竞购这家公司的事宜。
据报道,优步的兴趣被描述为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可能不会达成任何协议。这家网约车公司还没有正式接洽,目前也没有进行谈判。
报道称,优步讨论的焦点是优步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的角色,他曾在2005年至2017年期间担任Expedia的首席执行官,目前仍是非执行董事。考虑到这位CEO与Expedia的关系,任何与该公司的接触都可能是友好的,而且他需要回避交易谈判。
优步、Expedia和Expedia董事长Barry Diller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Meta(META)正在对Instagram、WhatsApp和Reality Labs等多个部门进行裁员。
Meta的一位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的一些团队正在进行调整,以符合他们的长期战略目标和定位战略。
这位发言人表示“这包括将一些团队转移到不同的地点,并将一些员工转移到不同的职位。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职位被取消时,我们会努力为受影响的员工寻找其他机会。”
报道没有具体说明裁员的确切数量,但提到裁员规模很少。Meta也没有对这些数字发表评论。
另有报道称,Meta在洛杉矶又解雇了24名员工,原因是他们涉嫌用每天25美元的餐费抵免来购买祛痘垫、酒杯和洗衣液等家庭用品。
报道称,这些解雇与上周进行的团队重组是分开的。Meta拒绝对该报道发表评论。
自2022年11月以来,Meta已经削减了约2.1万个工作岗位,以保持低成本,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称2023年为“效率年”。
股价方面,Meta今年已经累计上涨了60%以上。
Meta最近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超出了市场预期,并发布了乐观的第三季度销售预测,这表明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强劲的数字广告支出可以弥补人工智能投资的成本。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报道,私募股权巨头Clayton Dubilier & Rice(CD&R)将以约150亿欧元(16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赛诺菲(SNY)消费者健康部门Opella的股份,包括高盛集团和花旗集团在内的22家银行将为这笔交易提供融资。知情人士透露,预计贷款机构将在未来几天签署协议,提供86.5亿欧元(合94亿美元)的欧元和美元贷款和债券融资。
知情人士表示,预计巴克莱、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集团、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和法国兴业银行等七家银行将担任全球协调人。
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引发了人们对债务成本终于开始下降的希望,银行渴望重新为杠杆收购提供资金。此类交易是金融领域最赚钱的交易之一,而Opella收购案是今年以来欧洲规模最大的交易之一。
由于众多银行争相参与,融资费用有望缩减。全球协调人往往在向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有权收取更多费用。知情人士表示,七家银行中最多有四家可能负责欧元定期贷款,而其他全球协调人可能单独负责其余债券的出售。
据媒体此前报道,各银行已签署了54.5亿欧元B类定期贷款的融资承诺,贷款以欧元和美元计价,欧元部分的目标定价比Euribor高350个基点,美元部分的目标定价比SOFR高325个基点。
另外还有一笔20亿欧元的高收益债券过桥融资,欧元债券的利率上限为7.5%,美元债券的上限为8.5%。
银行还将提供约12亿欧元的循环信贷额度。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诺基亚(NOK)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诺基亚Q3净销售额为43.26亿欧元,同比下降8%,不及分析师普遍预期的47.3亿欧元。经调整的营业利润为4.54亿欧元,同比增长9%;经调整的每股收益为0.06欧元,上年同期为0.05欧元。
经调整的毛利率为45.7%,较上年同期提升490个基点。经调整的营业利润率为10.5%,较上年同期提升160个基点,好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9.5%。
按业务划分,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净销售额为15.25亿欧元,同比下降1%;移动网络业务净销售额为17.47亿欧元,同比下降19%;云及网络服务业务净销售额为7.02亿欧元,同比下降5%;诺基亚技术业务净销售额为3.52亿欧元,同比增长36%。
诺基亚首席执行官Pekka Lundmark表示“我乐观地认为,我们的许多业务正在好转,尽管有些业务仍在经历市场疲弱。”据悉,该公司第三季度在移动网络领域“达成了几笔重要交易”。
诺基亚一直在努力使其客户群体多样化,最引人注目的是收购了专门从事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的Infinera Corp.,并出售了其海底电缆部门。此外,据报道,诺基亚也在考虑出售其移动设备部门,尽管谈判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可能不会达成交易。
展望未来,诺基亚仍预计,2024年调整后营业利润在23亿欧元至29亿欧元之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苹果(AAPL)、英伟达(NVDA)和微软(MSFT)似乎是人工智能支出竞赛中的明显领导者,Wedbush预计,在未来六到九个月内,七大科技巨头中的一家将达到4万亿美元的市值。苹果目前的市值为3.56万亿美元,其次是英伟达的3.23万亿美元和微软的3.11万亿美元。
以Daniel Ives为首的Wedbush分析师对人工智能支出和基础设施的未来做出了一些大胆而乐观的预测。Ives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随着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建立,从今天到2027年,整个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的机会可能会增长10倍。我们估计,未来三年,人工智能的资本支出将达到1万亿美元。”
随着英伟达的芯片成为人工智能计算的基石,它在大规模基础设施支出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Wedbush认为微软是人工智能的另一个核心驱动力。继这两家公司之后,下一波受益者将包括苹果、AMD (AMD)、戴尔(DELL)、IBM(IBM)、甲骨文(ORCL)、Palantir (PLTR)、赛富时(CRM)和ServiceNow(NOW)。
Ives补充说“简而言之,我们认为科技股在2025年将再上涨20%,这轮科技牛市刚刚进入由人工智能革命引领的下一个阶段。”
苹果公司的机会
苹果公司现在正准备利用其最新产品,如iPhone 16和搭载自家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的新iPad mini,来利用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尽管一些悲观的报告和出货跟踪显示,iPhone的需求低于之前的发布,但Wedbush预计,今年假日季的iPhone销量将飙升。
Ives补充说“我们继续看到亚洲供应链上的进一步迹象表明,这次iPhone升级周期可能是历史性的,为一个超级周期奠定了基础,因为目前我们估计,全球约有3亿部iPhone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升级。在我们看来,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的升级周期开始,苹果在25财年的iPhone销量可能超过2.4亿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