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investMax 客服微信2号 MaxFund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深度分析

【深度调研】英伟达上下游产业链

作者  |  2024-06-23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Datacenter is the new compute unit.这是英伟达对于计算系统拓展的愿景:未来数据中心将取代单个芯片,成为计算系统的基本单元,而数据中心也会像芯片一样持续迭代计算能力,不断优化性能和能效。

如同芯片依赖架构和制程工艺创新从而实现性能升级一样,高速、高带宽、低延迟的互联解决方案对于数据中心规模化计算也十分关键。

与此同时,算力规模已成为模型 Scaling 的主要瓶颈,比如 NV 在 GTC 上也只能最多将 3.2 万张 H100 组成集群,以满足 GPT-5 的训练需求。为了实现 GPT-6 ,探索10 倍级下一代数据中心成为共识。下一代超大规模集群也让"互联"升级成为一个相当现实的需求,因此,我们认为从下一代模型的计算需求出发,互联也一定是投资的关键主题。

硬件是拾象 AGIX Index(Bloomberg Ticker:SOLEAGIX)的重要组成板块,在 AGI 大基建时期的当下,硬件环节的公司既是推动 AGI timeline 的关键力量,也一定能够 catch 到最多价值。本篇内容是我们对数据中心互联的主题研究,通过对各个互联环节的细颗粒度拆解,来厘清互联的现状、趋势和关键机会。

以下为本文目录,建议结合要点进行针对性阅读。
01 关键结论
02 为什么关注互联
03 互联环节的技术趋势
04 下一代互联关键:Chip-to-Chip
05 服务器层级的互联
06 NV 的垄断优势将在互联环节延续
07 重要公司

01.

关键结论

1. 互联环节是计算中心除了计算芯片之外的第二大 Capex,并且随着 datacenter 规模的提升,互联成本的占比也会增加。以 Meta 的 24k-GPU 计算集群为例,Compute 部分成本为 68.2%,而互联占到了 23.9%,而在 100k-GPU 的情况下,互联则占到了 26.1%,计算芯片的占比为 66.3%。

2. Nvidia 在互联环节同样享有强势位置。在下一代超大规模计算中心建设中,Nvidia 不仅会享受到 GPU 需求爆发的受益,也会因为对 NVLink 的提前布局捕获互联环节的果实。NV 不仅能和 TSMC 共同实现最快的 Die-to-Die 互联,还拥有最全面的互联产业的覆盖,不仅在 Switch 层面既能用 NV Quantum-X800 将集群规模扩大到数十万以上,从而让 InfiniBand 架构在与 RoCE 的竞争中有明显优势,也能靠 Spectrum 产品线凭借针对 LLM 的 NCCL 算法库,统治 RoCE Switch 市场。

3. Die-to-Die 和 Chip-to-Chip 是下一代互联升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创新,也是创业公司的主要机会。我们已经看到 Ayar Labs、Xconn 等公司拿出了成熟的设计方案、甚至已经进入流片环节,对于大公司而言,这类公司也是它们的潜在收购标的。而在其他互联环节,更多则是常规技术路径升级,存量头部公司拥有极大优势,适合通过二级投资来捕获行业增长的 beta。

4. Google 和 Broadcom 的联盟最有机会挑战 Nvidia 。Nvdia 在单卡性能、系统构建和生态兼容性上都有明显优势,GB200 的出现极大削弱了其他玩家单点突破的可能,只有拥有完整的大内存系统才能形成竞争。在只有 Fat-tree 互联架构难以继续扩展,且 NV 探索的 Dragonfly 架构受阻的情况下,Google 和 Broadcom 的组合才有可能凭借多年在 Torus 的积累反超 NV。对于一级市场而言,由于大多数一级计算芯片公司在互联和系统构建上研发较弱,而一级的互联芯片公司也很难找到计算芯片来落地,导致一级 LLM 芯片投资愈发困难。

5. 对于二级公司, 除了 Nvidia、Google 和 Broadcom 三家明显优胜者外,值得关注的公司还有:

• 光模块环节:Coherent、Innolight、Marvell
• 交换机环节:Arista
• 线材:Amphenol(铜)、Credo(铜)、Coherent(光)

在一级市场上,主要有 Enfabrica 和 Xconn,做光模块的 Ayar Labs 和 Celestial AI 等公司值得关注。

备注:本文内容涉及很多专有名词,不易读懂和理解,可以添加我们美股投资网AI分析师详细提问。

02.

为什么关注互联

互联是数据中心除了计算芯片之外的第二大 Capex,我们以 Meta 的 24k-GPU 计算集群为例进行估算,Compute 部分成本为 68.2%,而互联占到了 23.9%,剩余部分则是存储、电力等。

要实现下一代 10X 算力的计算集群规模扩容,目前有两条路径:

1)在现有的 Fat-Tree 互联架构下扩容单交换机接口数,
2)探索新的互联架构,例如 Dragonfly 架构。

在目前的 Fat-tree 网络架构下,RDMA 组网的集群最大 GPU 数取决于旗舰 Switch 的接口数。现阶段,旗舰交换机有 64 个接口,不考虑延迟和阻塞问题的情况下,三层 Fat-Tree 架构将最多支持 (32x32x64=)65536 个 GPU 组成计算集群,不过因为 Oversubscription Ratio(过度订阅比,即某个网络链路的带宽与所连接终端设备带宽的比值)的原因,目前 Nvidia 也只能做到 3.2 万个 GPU 进行稳定运行 LLM 训练。

NV Quantum-X800 的推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扩容焦虑,作为 B200 同代产品, NV Quantum-X800 提供了 144 个800G 接口,这意味着,基于 NV Quantum-X800 的两层网络最大组网 GPU 将会是:72x144=10656,三层网络最大组网 GPU 数为:72x72x144=767232,但是 RoCE 阵营预计在接下来两三年内仍局限于 64 个接口,IB 在训练场景的优势和份额将会扩大。

在切换网络架构上,Dragonfly 被认为是 Fat-free 的下一代架构。Dragonfly 定义了层次化的网络结构,能够灵活扩展节点数,并保证通讯的低延迟。

和 Fat-Tree 比,Dragonfly 的架构也会更适合 MoE 架构,因为 Dragonfly 架构下局部节点的通讯效率更高,也因此能带来更高的算力利用率,同时,在相同节点数的网络中,Dragonfly 需要更少的互联设备,从而带来成本和能耗上的优势。

不过,Dragonfly 的架构还处于探索阶段,美股投资网消息称,NVIDIA 正在探索 Dragonfly 架构下所需的网络配件。预计2027 年以后才会有产品推出。

因此,为了适配下一代模型训练,扩容仍是数据中心的升级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首先,更多 GPU、更远距离通信的特性对互联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因为计算架构的原因,互联设备的需求增速高于集群规模的增速的, GPU 增加一系列带来的收发器、Switch 等互联设备的需求。如下图:

如果我们以 Meta 24k-GPU 计算中心的 Capex 推演,在 100k-GPU 数据中心中,互联的 Capex 占比变成了 26.1%,提升了 2%+。

03.

互联环节的技术趋势

带来计算中心互联升级的还有技术侧的变化。提升互联与宽带的升级的关键技术有 CXL(Compute Express Link)、和 CPO(Coherent Processor Optic) ,二者交汇有望成为下一代计算中心的主要变革。

1. HBM 为 GPU和 ASIC 提供高带宽内存,高带宽能够支持模型训练和推理中的大规模并行计算,HBM 虽然提供了高带宽,但当前的内存容量有限;

2. CXL 可以将大容量 DRAM 资源共享给加速器,从而扩展 HBM 的有效容量。

3. CPO 作为光互连技术能够提供更高带宽、更低延迟的CPU-加速器、加速器-内存链路。

HBM、CXL 和 CPO 单点技术的突破都在为下一代计算中心和互联升级,当三者能够有机结合时,数据中心架构会被重构。

CXL

CXL 由 Intel 和 AMD 在 2019 年提出,它是对上一代计算机硬件传输协议 PCIe 的升级,能够让各个计算机部件(计算芯片、内存、硬盘和互联设备等)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让它们更好的协同工作。

CXL 之于 PCIe 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不仅可以提供 PCIe 的传输功能,还支持组网,从而增强了各个设备间的内存共享和互操作性,还降低了设备间的响应延迟、提升了数据传输带宽,更重要的是,CXL 协议下允许对服务器的每一个部件都分解并池化,CXL 所具备的内存池化能力也是 CXL 替代 PCIe 过程中最值得期待的变革性应用。

在服务器的通讯主要依赖于 PCIe Switch。GPU 能从 CPU 获取指令和内存数据,并通过 NIC 与其他 GPU 进行协作,随着 GPU 数量的增长,对 PCIeCXL 的需求也会相应递增,

在常见的服务器中,这样的通讯主要依赖 PCIe Switch,GPU 能从从 CPU 获取指令和内存数据,从 NIC 和数万张 GPU 进行协作。PCIe/CXL Switch 将在未来 3-5 年内以 30% 左右的 CAGR 从 8 亿美元扩展到 32 亿美元左右,目前中高端市场由博通全面垄断,由前博通部门主管所创立的 Xconn 计划在 25 年开始大规模量产,Xconn 在实现领先的性能的同时又能提供一定的性价比优势,作为创业团队也会在 CXL 环节威胁博通的市场地位。

CPO

CPO(Coherent Processor Optic)是一种基于光学互联技术的高速芯片间互联接口规范,CPO 的核心是通过硅光子学技术将传统互联接口集成到光学芯片上,用硅片来构建光子收发器里的所有组件,不仅从原材料角度对传统设计中的不同元件材料进行替代、整合,制作上也复用了成熟的 CPU 制造工艺,这些都有效降低了光模块(Optical Module)的成本。

凭借能耗和可扩展性优势,光学元件(Optics)已经在 Sever-to-Server 的互联上得到应用,例如 Meta 的 VP of Infra 就透露过, Meta 内部的 AI 训练服务器集群已基本采用 Optics,在 NVIDIA 的设计中,有望在 NVLink 6.0-7.0 时实现从电信号向光信号的转化。

美股投资网认为,伴随对计算提升,Chip-to-Chip 互联环节同样存在光学元件替换传统铜线通讯的需求,但对 Optics 的体积和成本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硅光子学的成熟成功解决了这部分问题,预计会成为 Chip-to-Chip 互联的主流解决方案。

04.

下一代互联关键:Chip-to-Chip

芯片层的互联涵盖了 Die-to-Die 和 Chip-to-Chip 两部分,其中,Die 间互联解决的是单颗芯片内不同 Die 之间的互联,例如,是计算芯片公司主要的迭代路径。Chip-to-Chip 则解决的是单个服务器节点内的不同独立芯片之间互联需求。

Die-to-Die

Die-to-Die 能够让不同的单独的硅芯片直接连接起来,从而在这些硅片之间它们快速共享数据、提升计算性能、降低延迟。Die 间互联已经成为计算芯片公司主要的迭代路径。

现阶段, Die-to-Die 互联主要依赖 TSMC 迭代 CoWos 来升级 2.5D 封装。TSMC COWOS 的目前年收入大概在 40 亿美元,市场预期 CoWos 未来会保持 50% 以上的 CAGR,预计未来会是很大的赛道。不过也有市场观点认为,TSMC 不太可能在落后制程上做过多 Capex 投入,这可能会带来 CoWos 长期产能不足的风险。

而在 3D 封装层面,目前 TSMC 和 Intel 只提供了概念性的技术展示,除了巨头外,我们也关注到例如 Whalechip 这样的早期团队在做类似尝试,并且技术方案更为激进。TSMC 的 3D 封装最多做到 2 层,但 Whalechip 可以做到 3 层,所以在目前巨头没有明显客户、技术和产能的明显优势下,类似于 Whalechip 这样的初创公司有机会通过自己的产品声量获得一定市场份额、甚至成为巨头公司的收购标的。

Chip-to-Chip

Chip 间互联主要涵盖的是 CPU、GPU 和 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之间的互联,现阶段,片间互联环节的主流技术路径包括了 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NVLink-C2C和Google的TPU ICI(Inter-Chip Interconnect)。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获悉,LLM 热潮带来对算力需求的升级,算力的可扩展性(Scalability)也成为芯片公司的重要竞争指标,NVIDIA 凭借 NVLink 在模型训练市场占据了领先优势,也驱动计算中心的互联架构的变化。

• NVLink

由于 NVIDIA 不满于 PCIe 的弱性能和过慢的迭代速度,自己研发了 NVLink-C2C 来性能互联。

NVLink 协议之所能比传统 Ethernet 协议更快,根本原因是砍掉了 Server-to-Server 架构下的复杂网络功能,例如端到端重试、自适应路由和数据包重新排序等,并将 CUDA 和 NVLink 协议结合,从而实现了极高带宽和能耗的互联性能。例如 B100 采用的 NVLink C2C 速率已能做到 1.8TB/s,是 PCIEv5 128GB/s 的 14 倍左右。

Nvidia 在在这个环节的超前布局也迫使博通的 PCIE Switch 和谷歌 TPU ICI 去追求更极致的性能,甚至采用或收购初创公司的前沿技术实现追赶。

• Google ICI

Google TPU 则采用了和 Braodcom 合研的 ICI 系统,可以看到,同张主板上的 4 片 TPU 通过光缆进行互联,TPU v5p 的互联速率高达 600GB/s,是 PCIEv5 128GB/s 的 5 倍左右。

Broadcom 所提供业界领先的 HBM PHY 和 SerDes IP 是 Google 选择 Braodcom 的重要原因,但 TPUv6 预计将采用独立的互联芯片,类似于 Ayar Labs 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以追求更极致的互联性能,但其目前正在考量多个替代方案的性能和兼容性。

05.

服务器层级的互联

和芯片环节的互联相比,服务器级别的互联更多是在存量方案上的升级。

Tray-to-Tray

Tray 间互联指的是完成同一个机架内多台服务器的互联,在这一环节,主要用的产品有 Leaf Switch 和 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

在 Datacenter 规模扩大过程中,服务器数量的增加一定会带来 NIC 的增长,作为连接计算设备的 NIC 成为刚需,每台服务器都需要一个或多个 NIC,Leaf Switch 的需求则来自超大 datacenter 内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通信需求。

• Tray-to-Tray NIC

每个机架(Rack)通常会配备 2-8 个 RDMA 网卡,帮助 GPU 高效接入到数万卡集群参与大规模并行计算任务。NVIDIA Mellanox 的 ConnextX-800G 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网卡,能够支持 800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因为和 Ethernet 相比, Infiniband 能提供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数据吞吐量,更适配于海量数据传输的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场景。

在超大规模的计算集群中,每个 Rack 都可以看作一个中小规模的 GPU 集群,这些 GPU 之间也需要通过高速互联技术进行数据交换。为了追求极限性能,NVIDIA 为 500 张 GPU 以下规模的中小集群研发的 NVLink 就可以运用到 Rack 内的互联上。

NVLink 是专门用于 GPU 链接的高宽带互联,支持高达1.8TB/s的传输速率。和传统的PCIe接口相比,NVLink 可以实现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

为了追求极限性能,NVIDIA 为 500 张 GPU 以下规模的中小集群研发了 NVLink,能实现 1.8TB/s 的互联。在超大规模的计算集群中,每个 Rack 都可以看作一个中小规模的 GPU 集群,这些 GPU 之间也需要通过高速互联技术进行数据交换,二NVLink在单个服务器主板上连接多个GPU,从而在机架内实现高效互联。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每块服务器主板上有两个 NVLink 接口(红圈位置):

在 Cable 的选择上,因为 Rack 中 GPU 之间的通讯距离并不远,所以通常会采用成本更低的铜缆作为 ,而这些铜缆也会自带接口,因此并不需要光收发器(通常一个 800G 的光收发器需要 $1800),所以 CSP 们会尽可能的使用铜缆,因为成本明显更低。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Active Electrical Cable with Copper conductors

• Leaf Switch

Leaf Switch是一种机架(Rack)级交换机,主要用于将同一机架内的多台服务器通过高速网络互联起来。它可以与服务器的 NIC 对接,从而组成机架内部的高速网络。

在 RoCE和 IB 的组网技术路径下,Leaf Switch 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组件。

• NVSwithch

为了增强中小规模 GPU 集群内部的高速互联,Nvidia 也推出了NVSwitch交换芯片。NVSwitch 可以被集成在高端GPU 内部,作为单个服务器节点内部配备多个 GPU 时的高速互联方案,实现同一服务器(Server)节点内所有 GPU 之间的超宽直连。

每台配备 8 个 GPU 的 Server 节点,通过NVSwitch可实现高达 14.4TB/s 的 GPU内部总互联带宽。而在标准机架内,通常可以部署 72 个 GPU,为了将这 72 个 GPU 高效互联,就需要在机架中心部署 9 台NVSwitch,并通过密密麻麻的NVLink铜线缆将它们连接起来,构建起类似于"GPU集群内网络"的拓扑。

但 NVSwitch 提供的还只是 GPU 的 server内部直连,但在更高层级上,为了完成整个机架内所有节点之间的高性能互联,仍需要 Leaf Switch 来完成。因此,NVSwitch 和 Leaf Switch 的组合是异构计算环境中端到端的高性能网络的刚需。

Rack-to-Rack

不同 Rack 之间的互联现阶段基本只能依赖光收发器和光缆进行传输。通常距离越长的发信器价格和功耗越高,所以会尽可能选取合适的设备。

机架(Rack)间互联是通过 Spine Switch 将 Leaf Switch 链接来完成的。在顶级 AI 训练集群中为了确保互联性能,Spine Switch 和 Leaf Switch 都会使用同款旗舰机型。通常情况下,RDMA 网络中 Spine switch 和 Leaf switch 支持的接口数量对集群的最大 GPU 数量规模有着直接的关系和制约作用。因此,Spine 和 Leaf switch 技术的迭代和性能提升,对于建构件下一下一代超大规模 GPU 集群变得很关键。

在传统的 RoCE/IB 架构下,在每个机架最上方都会有一台叫做 ToR (Top of Rack) 交换机,可以将机架内的服务器进行互联。

同时,随着计算中心规模的扩大,各个 Rack 间物理距离也在不断拉长,当 rack 之间的距离超过电缆的有效传输距离时,Rack-to-Rack 的远距离高速互联就需要利用光纤来实现。因此,在下一代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搭建中,光收发器和足够长的光缆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组件。

• Rack-to-Rack Switch

因为 Spine Switch(二层网络架构中是 Core Switch)需要负责连接下层Leaf Switch,Spine 和 Core Switch 就需要提供更多端口数量来保证支持连接多个 Leaf Switch,从尺寸和端口密度来看,Spine 和 Core 交换机也就比 Leaf Switch 更大。

• 通常情况下,RDMA 组网的集群最大 GPU 数和集群中旗舰 Switch 的接口数相关。

H100 同代的 NV Quantum-2 Switch 是 Nvidia 面向 Leaf Switch 推出的旗舰机型,有 64 个400G 接口,它首先能支持 32 张 GPU 以 400G 组成第一层网络,剩下的 32 个接口将以 400G 去与 Spine Switch 互联。

为了尽可能组成最大的集群,每个 Leaf Switch 只会和一个 Spine Switch 做一次连接,也就是说单台 Spine Switch 最多能和 64 台 Spine Switch 互联,也就是两层网络最大能由(32x64=) 2048 台 GPU 组成,三层网络能由 (32x32x64=)65536 台 GPU 组成。

B100 同代的 NV Quantum-X800 有 144 个 800G 的接口,两层网络最大能由(72x144=)10656 张 GPU 组成,三层网络能由(72x72x144)=767232 张 GPU 组成。

上面计算得出的是理想状态下 GPU 集群最大规模,而在实际操作中,为避免互联过于拥挤导致高频阻塞,还需要考虑到 Oversubscription Ratio(过度订阅比,即某个网络链路的带宽与所连接终端设备带宽的比值),行业常用的 Oversubscription Ratio 是 3:1 或是 4:1。

例如,对于连接了 32 个GPU节点的Leaf Switch ,为满足 4:1 的 Oversubscription Ratio 就需要使用 8 到 10 个 400Gbps 端口与每台 Spine Swithc相连,从确保足够的带宽、避免网络拥堵。

不过,由于 GPU 价格昂贵,工程师们通常也会在软件层面安排好数据流的延迟问题,尽可能地扩大集群规模,并保证每张卡的效率。

• Google OCS

除了传统的电子交换方式,谷歌和博通也为TPU 互连网络研发了基于 OCS (光电路交换)的新型光互连架构。

OCS 是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造的可动态调节角度的微小镜子阵列,通过调节每个微镜的角度来切换光信号的传输路径,进而实现光信号的交换和互连。这种设计不仅具有带宽巨大的优势,而且允许TPU互连网络在Fat Tree和Torus等不同拓扑结构间灵活切换,降低了网络迭代和运行成本。目前,OCS可支持8960个TPU单元以600Gbps的速率实现全互连。作为对比,基于IB(InfiniBand)的电子互连最多可支持 3,2768 个 GPU 以 100Gbps的速率互连,而基于 NVLink 的 GPU 直连方案则能支持最多 576 个 GPU 以 1800Gbps 的高速率互连。

• 关键组件:NIC、Transceiver、Cable

下面分别是 NIC、Transceivers、AEC 和 AOC。Rack-to-Rack 因为距离限制通常会使用光缆,但也有不少公司为了成本考量使用 AEC。

目前并没有这些不同距离设备的详细拆分,但是预计主要集中在 DR 以下。

Cluster-to-Cluster

集群(Cluster) 间的互联实现主要需要使用极远距离的 Transceivers, 对其他环节的设备的影响并不大。

跨集群训练需要 Intercluster logical interfaces(LIF),其中,上市公司 NETAPP 很擅长这个,但是它们开发的是存储的跨云读写,并不确定对 GenAI 的影响。

06.

NV 的垄断优势将在互联环节延续

根据 LightCounting 统计,LLM 在 2023 年的普及让 IB Switch 的份额得到了跃升,并有机会在未来 5 年内和 RoCE 平分 AI Server 市场。考虑到 RoCE 下的 Ethernet Switch 需求中还包含着大量传统数据中心业务,所以在纯 LLM workload 下,IB 的份额优势相当明显。

从目前 Nvida 所规划的技术路线上看,我更倾向于认为 NVLink+IB 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在未来 2-3 年内持续扩大。

首先,IB Switch 的接口数比 RoCE 有明显优势,这也意味着在训练集群拓展上有更大规模优势。如前文所述,考虑到新一代 IB switch 将接口数从 64 个提升至 144 个,训练集群的规模能扩大 10 倍左右,而由于 RoCE 阵营在两三年内并无法做到类似的技术,所以 GPT-6 等下一代模型的训练预计都将使用 IB Switch。

使用 NVLink 的推理集群在推理旗舰模型时有明显的性能和性价比优势,RoCE 则不太会被用在推理集群中。在推理集群中,NVLink 和 NVSwitch 的组合凭借比 RoCE 和 IB 强十几倍的通讯速率,将 72 张 GPU 的内存互联起来,这样的大内存系统能允许更多的模型/数据/用户请求并行运算,从而达到数十倍的吞吐量、能耗比和性价比,这是 IB/RoCE 都无法企及的。我们预计未来的推理需求将由类似 GB200 的大内存集群用来满足旗舰模型,由大内存单卡(如 B200 或 ASIC)来推理开源模型,并不太会拉动 IB 和 RoCE 的需求。

NVLink 和 IB/RoCE 的协同通讯(Rail-optimzed Network)将巩固 NV 生态的性能优势。Rail-optimzed Network 指的是当一 GPU 的通讯渠道拥堵时,可以将信息通过 NVLink/NVSwitch 传至同一服务器内的空闲 GPU,再传送给目标 GPU。这样的网络架构将让 NV 的交换机始终比同代的交换机保持性能优势,也有助于 NV GPU 比同代 ASIC 保持互联性能上的领先。

总的来说,尽管市场预计 Nvidia 未来几年在推理芯片的市占比将逐步下滑,主要是因为未来单卡便可独立推理中小模型,但是这并不影响互联环节的竞争格局,因为未来将只有高端模型的推理需要互联,而 NVLink 目前只有 TPU ICI 这个对手,考虑到目前 LLM 基于 TPU 所做的生态和优化远不及 NV,我们认为 NV 的垄断优势将延续。

07.

重要公司

Private Companies

• Ayar Labs

海外独角兽曾经对 Ayar Labs 进行过深入分析,作为片间通讯光模块(CPO)的代表公司,Ayar Labs 通过和 Switch Chip 或 GPU 一起封装,从而解决片间通讯的带宽、延迟、距离和能耗问题。

Google TPU v6 也在尝试类似的技术,并正在测试多家 Vendors 和他们主计算片的兼容性,由于主片由博通设计,所以可知这些 Vendors 中并不包含博通;此外,博通的 Tomahawk 5 交换芯片已采用了 CPO 技术,在延迟和能耗表现上有明显提升。

• Celestial AI

Celestial AI 和 Ayar Labs 一样都是做片间通讯的光模块产品,但不同于 Ayar Labs 选择和 Switch Chip 或 GPU 共同封装,Celestial AI 选择的方案是放置于 HBM 旁,让 GPU/ASIC 能远距离进行 HBM 读写。Celestial AI 已经获得了 AMD 的投资,但和 Ayar Labs 比,Celestial AI 的产品成熟度还较低。

• Enfabrica

Enfabrica 是将 RoCE 和 CXL 结合,推出针对的 LLM 的交换机,既能为 AI Server 扩充内存容量并提升内存利用率,又能优化 CXL 和 RoCE 网卡的通讯效率,降低延迟。这将同时冲击博通的 RoCE 和 PCIe Switch Chip 产品线,因为客户可能会更倾向安装简化的网络设备。

• Xconn

Xconn 定位于做最高端的 CXL Switch Chip,目前已设计出全球首款 PCIE5.0 和 CXL 2.0 Switch Chip,这两款并有着最优秀的总交换带宽、延迟表现和能耗比表现,预计能构建最大容量的内存池,为数据中心降本增效。Xconn 的产品比博通的旗舰芯片高 50% 的总互联带宽,更低的延迟和能耗表现,有机会抢夺博通在 CXL Swith Chip 的市场。

Public Companies

对于二级公司,除了 Nvidia、Google 和 Broadcom 在这三家有明显优势的公司外,值得关注的公司还有:

• Coherent(COHR)
主做光模块和光器件的公司,其子公司 Finisar 为 NV 光模块的最大供应商,几十年来都是全球最大、技术最领先的光器件供应商。

• Marvell (MRVL)
作为是一家全能的半导体公司,Marvell 不仅有行业绝对领先的光器件 DSP,在光模块领域也达成了不错的销售规模,更是接下了 AWS AI ASIC ( Trainium 和 Inferentia ) 和 Google ARM CPU 的设计订单。

• 中际旭创 (688389:CH)
中国市场迅速崛起的光模块公司,根据 Lightcounting 排名,中际旭创和 Coherent 并列排名第一,是 NV 光模块的第二大供应商,凭借国内的需求优势,让其业绩不逊于 Coherent。

• Arista Networks (ANET)
一家行业领先的交换机公司,它用博通的交换机芯片为客户的各个使用场景(云计算、高频交易或 AI)设计并组装企业数据中心的交换机,再配其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EOS,能够为大型科技公司、金融机构、云服务提供商提供针对性的云网络搭建。

精彩深度文章

巴菲特应该要投英伟达,Meta拆股?太阳能潜力Stock

英伟达最大风险:垄断!附估值更新

美股英伟达5月财报预测,深度报告,坚定看涨

美股Sell in May,Go Away?我不认同?如何操作?

美股这只股,快被我做烂了!

【深度报告】英伟达下周走势会怎么样?

美股 AI耗电,3只电力能源股必买 VST......

除了英伟达,这4家AI相关的软硬件公司必买!

+30万粉丝群,扫描下方二维码

+客服微信号 MaxFund 或 StockWe8

美股投资网 是一家专门研究美国股票的金融科技公司,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Ken创立,联合多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Meta工程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模型,建立了一个股市数据库 https://StockWe.com/,以追踪华尔街机构期权异动,暗池主力大单和每天突发新闻,挖掘潜力大牛股,发送美股实时行情、投资策略、交易技巧、公司研究报告、量化交易。

联系方式

客服微信号 investMax 或 MaxFund

QQ客服 240285991

客服Telegram meiguM
公众号 TradesMax
邮箱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巴菲特应该投资英伟达,Meta要拆股?太阳能潜力股是它!

作者  |  2024-06-17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巴菲特可能要投英伟达?英伟达为什么还没有真正进入炒作周期?我们对英伟达的目标价500美元此外,英伟达引领着科技巨头们的“拆股潮”,为什么下一个拆股的很可能将会是Meta?最后,我们将揭示一只备受关注的太阳能股,它会是谁呢?视频干货满满,记得看到最后,不要错过。

为什么认为巴菲特应该要投英伟达?

 

巴菲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投资者之一,他寻找的是那些他认为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他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包括盈利能力、稳定性、成长潜力以及管理层素质等。

近年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大量买入苹果和亚马逊的股票,并取得了可观的收益。对于亚马逊的投资,巴菲特曾表示后悔没有早些入股,这显示出他对于错失优质投资机会的遗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英伟达在AI和数据中心领域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截至2023年底并未持有其股份。这可能与巴菲特过去对科技股持有的谨慎态度有关。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巴菲特是否会后悔没有持仓英伟达,或者是否会考虑将来投资英伟达?

答案很可能会!我们从英伟达与苹果的相似性来谈

巴菲特选股最看中的就是护城河。

护城河是指一个公司能够抵御竞争对手侵蚀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是技术、品牌、垄断地位等。拥有深厚护城河的公司就像建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可以持续获得稳定的利润。

英伟达的技术护城河深不见底,可能是全美国公司里面,技术护城河最深的公司,没有之一。英伟达创造了世界上最棒的GPU,产品性能狂甩竞争对手十条街,其他公司想要追赶,没个十年八年绝对不行。而苹果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都很棒,拥有大量的忠实用户。此外,苹果还拥有强大的iOS生态系统,这使得苹果的产品很难被替代。

其次创新能力,巴菲特也很看重。因为它保证了公司能在未来继续增长和发展。

英伟达的产品创新能力简直了!英伟达已经为未来规划了三代的发展蓝图。从2025年的Blackwell Ultra,到2026年的Rubin,再到2027年的Rubin Ultra,不断创新的精神,让英伟达在科技界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苹果从iPhoneiPad,再到Mac和各种智能设备一款产品都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有。这种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的能力,让苹果成为了全球科技界的佼佼者。

财务表现方面,英伟达最近几个季度的财报真是亮眼,收入和利润都在不断增长,而且他们的业绩指引也很乐观,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好的表现。苹果的财务表现同样毋庸置疑,从iPhone到服务业务,他们的收入也在稳步上升,利润丰厚。这两家公司都展示了强劲的财务实力和增长潜力,这正是巴菲特喜欢的,因为它们能保证长期的投资回报。

最后,华尔街的大佬们特别偏爱那种由创始人亲自担任CEO的公司,因为这样的话把这家公司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全身心投入,这和那些高薪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可不一样,他们对公司的热爱和责任感是没法比的。

英伟达CEO黄仁勋就是创始人,他对公司那种深沉的热爱和责任感,都融入了公司的每一个细节里。巴菲特也非常欣赏这样的公司,因为创始人CEO会有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我们美股投资网认为英伟达还没有真正进入炒作周期(这里指的是远远超出基本面所显示的那种非理性狂热)。观点很简单:

$1ü  英伟达的增长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而非线性的百分比增长

$1ü  利润率的扩张预计将持续。

$1ü  英伟达目前的估值倍数并没有进入炒作领域。

以同比增长计算,英伟达的收入增长了两倍多。

剩余履约义务是收入的领先指标,因为它们反映了公司积压订单的规模。这些义务显示出未来收入的潜力和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能力。

在这方面,英伟达也实现了超过100%的同比增长:市场普遍预期英伟达25财年的营收为1200亿美元,比24财年的61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7%。即使在26财年,市场普遍预期营收同比增长31%。在我们观察的公司中,很少有能达到如此惊人增长速度的,尤其是在3万亿美元的规模下。

在利润率方面,英伟达的毛利率正逐步接近 80%,息税前利润率在 60% 左右。在之前的视频中,我们曾提出了一个关于利润率扩张的观点,也就是随着计算与网络业务的比重增加,整体EBIT利润率也会随之提高,因为这一业务部门的EBIT利润率高达75%。目前这一观点正在得到验证,预计随着计算与网络业务继续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

再从自由现金流角度谈

自由现金流(FCF)在企业财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反映了公司在扣除资本支出后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可自由使用的现金。对于投资者来说,FCF的增长通常被视为公司财务健康和未来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英伟达在20252026财年的自由现金流预计将分别达到787亿美元和911亿美元,这将超过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微软。这一乐观的预测主要受到对英伟达AI芯片需求激增的推动。随着软件公司越来越依赖这些强大的处理器来支持其AI模型,市场对英伟达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同时,软件巨头如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的支出也在推动英伟达和其他半导体公司的股价不断攀升。这些公司对高性能处理器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也反映了AI和大数据处理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英伟达作为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在这一趋势下有望继续获得市场份额,并实现自由现金流的增长。

英伟达目前的估值倍数并未达到炒作的程度

在探讨英伟达当前的估值状态时,我们不可避免地将其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期间的思科股票进行了比较。当时,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Siegel)曾警告称,当公司股价超过其盈利的5060倍时,投资者应格外小心,他将此区域定义为“炒作领域”。

就英伟达而言,当前的1年期远期市盈率约为42倍,这一数字明显低于杰里米·西格尔教授所定义的炒作标准。

虽然在20235月这个时期,英伟达的市盈率曾接近70倍,但在2023年剩余时间内急剧下跌至25倍的低点。与此同时,英伟达的股价或市值继续上涨。这表明,推动该股此处回归的动力是对基本收益的乐观预期,而不是对估值倍数的重新评估。

今年我们看到股价和市盈率双双上涨,这表明市盈率也有一定的增长空间。现在,当股票回报过度受重新评估而非基本盈利增长驱动时,市场乐观情绪和市场见顶的风险就会更高。然而,考虑到英伟达近期的市盈率和市值增长趋势,一些投资者开始变得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

确实,虽然英伟达和2000年的思科在某些方面被相提并论,但说实话,英伟达的基本面要比那时的思科强劲得多。目前的估值水平也远没有达到那种危险的炒作高度。

下一个拆股的将是Meta

英伟达是今年第六个分拆股票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同时也是美股七巨头中第六个拆股的公司,这意味着如今七巨头中只有Meta还未曾分拆过股票。知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Ken Mahoney表示,目前Meta股价超过500美元,拆分的时机已经成熟。

我们美股投资网分析的原因如下:

$1ü  迎合市场趋势: 科技巨头掀起拆股潮,英伟达拆股后股价表现亮眼,Meta作为美股未拆股巨头,拆股预期强烈。

$1ü  强劲基本面支撑: Meta持续加大AI领域投入,财务状况稳健,为拆股奠定坚实基础。

$1ü  提高投资者积极性: 高股价可能劝退散户投资者,拆股可降低每股价格,提高股票流动性,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增强市场活跃度。

此外本周Meta被曝将裁掉近50VP(副总裁),随着VP数量的减少,公司的决策链条更加简洁,信息传递速度更快。想象一下,当每个决策都能迅速传达到执行层,工作效率怎能不提升?裁员虽然短期内会带来一定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公司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有网友说:All in meta。分析认为就是看到了公司管理层果断的决策力和对未来的信心,不过现在压力又来到了谷歌这边,谷歌的vp才是真的多。

第一太阳能公司(FSLR

近期,太阳能股在资本市场中崭露头角,成为投资者竞相追捧的焦点。这一趋势背后,是机器学习和AI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能源需求激增,以及清洁能源领域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

AI技术的崛起不仅推动了计算能力的提升,也对能源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AI模型复杂度的增加,所需计算量呈指数级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随之激增。这一趋势促使数据中心等AI基础设施寻求更为廉价、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

太阳能光伏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正在逐步展现其优势。在多个地区,太阳能光伏已经具备与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竞争的成本优势。特别是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太阳能光伏成为满足AI数据中心等大规模能源需求的理想选择。

据富国银行预测,到2030年,AI数据中心将需要约323太瓦(TW)的能源,约占美国总发电量的9%。这一庞大的能源需求对清洁能源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太阳能光伏无疑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选项之一。

 

瑞银分析师指出,AI与第一太阳能公司(FSLR)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在可持续发展证策的推动下,大型科技公司正通过购电协议等方式来匹配其不可再生电力的消耗。这些科技公司选择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作为替代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FSLR的独特技术使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具备显著优势。其技术不仅适用于大规模公用事业项目,还能够满足AI数据中心等高端用户的需求。此外,随着美国保护主义情绪的加剧,FSLR作为美国本土制造商,在获取证策和市场支持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FSLR以其独特的碲化镉(CdTe)技术在太阳能行业中独树一帜。该技术不仅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更在耐用性上表现卓越,特别是在沙漠等恶劣环境中,其性能尤为出色。FSLR的碲化镉光伏组件转换效率高达19-20%,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其在技术层面的领先地位,更为其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FSLR的财务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在过去的十年中,该公司成功建立了坚实的财务基础,稳健地应对了太阳能电池板制造领域的激烈价格战。在众多竞争对手因价格战而陷入困境,甚至面临破产或利润微薄的情况下,FSLR凭借其强大的财务实力和持续的投资策略,依然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公司不仅成功抵御了市场波动的冲击,还持续投资于研发领域,确保其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得以巩固。

此外,FSLR在美国市场的资本化程度远高于其竞争对手,这一优势使得其在美国公用事业规模项目中更具竞争力。凭借其在美国市场的深厚根基和广泛的影响力,FSLR能够更为高效地获取项目资源,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同时,其在美国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也为其赢得了众多合作伙伴和客户的青睐,进一步增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最近,Baird将第一太阳能公司的目标价从246美元上调至344美元,这一调整充分反映了市场对该公司未来表现的乐观预期。同时,摩根士丹利和BMO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也维持了对第一太阳能的买入评级,并上调了其目标价。这些机构的认可无疑为第一太阳能的股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好了,今天的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你觉得META 拆股在即吗?何时布局?你还认为哪只太阳能股潜力巨大?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除了英伟达,对冲基金布局这些AI产业股

作者  |  2024-06-03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在华尔街,手握6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无疑是市场的风向标。近期,公布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的季末持仓报告发现他们都减持了美股七巨头的股票,转而投向更广泛的AI产业链,为AI发展的三大关键阶段做准备,本期视频好好聊一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投资机遇。此外,继缺电问题之后,AI产业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水。那么,哪些好的水资源股值得我们关注并投资呢?

大家好,这里是美股投资网,15年前成立于美国硅谷,由美国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开的频道,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我们频道,记得关住。

首先我们来看高盛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季末持仓的最新分析报告,我们发现,这两大"聪明钱"在一季度都减持了美股七巨头的股票,转而投向更广泛的AI产业链股票。这份报告统计的范围涵盖了707家总共拥有2.7万亿美元股票头寸的对冲基金,以及管理资产规模为3.3万亿美元的482家共同基金。

其中,对冲基金在一季度降低了谷歌、亚马逊、英伟达、微软和Meta的仓位,"七姐妹"中只有苹果没有被对冲基金减持。不过,高盛分析表示,此种减持可能是为了应对七巨头持仓基准权重的不断扩大,以应对分散投资的要求。除特斯拉外的大多数科技巨头股票,仍是这两大基金的最主要的持仓股。

由于数据中心需要大量能源来运行AI工作,两大基金对公用事业的投资都达到10年来的新高。另外,能够通过AI推动生产力的公司也成为青睐对象。

这完整AI产业链记得点赞收藏,如何有任何疑问,可以加我们AI行业分析师微信号,我们团队一直在研发量化+AI去挖掘美股交易机会。

比如在5月28日,我们的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排山倒海模型,在一开盘6分钟就发出信号-指示机构交易员疯狂买入英伟达股票。这导致英伟达一开盘看涨级别高达44。等级超过28已经值得我们注意了,这个模型的筛选范围是美国上万只股票,而英伟达直接霸占整个排行榜。看不到其他任何公司。这明显意味着,热钱集中涌入英伟达,市场对该公司的看好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I发展三大关键阶段

在AI浪潮中,英伟达等芯片股在AI领域的领军地位代表了AI投资的第一阶段。展望未来,AI发展趋势将逐步进入三大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投资机遇。

基础设施阶段
这一阶段聚焦于AI基础建设相关的公司,包括半导体企业、云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REITs、硬件和设备公司、软件安全股以及公用事业公司等。这些公司为AI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

代表性公司包括;芯片设计公司迈威尔科技 (MRVL)以及新思科技 (SNPS);英伟达独家液冷合作商VRT;全美最大电力生产商VST。

AI赋能阶段
在这一阶段,将AI融入其产品中以提高收入的公司将成为投资重点。这些公司利用AI技术优化其产品和服务,提升业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代表性公司包括:打车软件优步 (UBER);财务管理软件:财捷 (INTU);支付公司万事达 (MA);云计算公司NOW,NET

生产力提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关注那些利用AI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公司,特别是软件服务和商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公司通过AI技术显著提升生产力和运营效率。

代表性公司包括,保险经纪公司:韦莱韬悦 (WTW);软件服务外包公司:高知特 (CTSH)

在我们之前的视频中,已经向大家介绍了许多表现出色的公司,例如VRT、VST和电脑制造商DELL。我们当时推介VRT的进场价为72美元,股价最高上涨至109美元,涨幅为51.39%;VST的进场价为69美元,最高涨至107美元,涨幅为55.07%;而DELL的进场价为106美元,股价最高达183美元,涨幅为72.64%。

AI产业发展引发水资源短缺

随着AI产业的蓬勃发展,继电力需求激增之后,该行业现在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重大挑战——水资源短缺。摩根大通最近引用Bluefield Research的数据指出,全球数据中心的总用水量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可能会跃升至每天惊人的4.5亿加仑。这意味着,每天需要大约681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的淡水来冷却全球的数据中心。

对于寻求增长机会的投资者而言,水务行业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特别是在当前,国家水基础设施的修复和升级需求迫在眉睫。根据FMI公司的研究,高达78%的私营企业认为老化的基础设施是水务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特别是在人口迁移加剧、地区基础设施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对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需求更是日益迫切。然而,现状却是许多公共水处理厂要么已接近使用寿命终点,要么在接近或超过其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运行。

尽管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IIJA)为水务行业注入了约550亿美元的资金,但与未来十年该行业所需资金相比,这只是冰山一角。这恰恰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水务行业不仅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需求,而且随着AI和数据中心的发展,其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美国水务公司(AWK)

第一只是美国水务公司,股票代号AWK,它是全球最大的水务公司之一,市值高达约250亿美元,是各类公用事业股票中最大的股票之一,规模比一些知名的电力供应商还要大。这种规模和覆盖范围不仅赋予了公司显著的市场地位,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在美国的14个州,它建立了庞大而完善的水务和废水处理网络,为超过1400万的客户提供不可或缺的水务服务。

AWK的竞争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其市场份额上,更体现在其强大的基础设施网络上。超过53,700英里的管道、620个水处理厂、175个废水处理厂、1,200口井和74个大坝,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是AWK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水务服务的坚实保障。这样的基础设施网络,不仅确保了服务的可靠性,更使得AWK在应对各种挑战时都能游刃有余。

AWK的客户群体十分广泛,包括普通家庭、商业客户,甚至多个军事设施。这种多元化的客户群体不仅为AWK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使得其在面对市场波动时能够保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其长期的军事合同,不仅为AWK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彰显了其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财务与资本支出分析:
在5月初,AWK发布了其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增长了7.7%,达到10.1亿美元。尽管每股收益(EPS)为0.95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0.98美元,但这并未削弱投资者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通常是公司业绩的淡季,即便如此,AWK仍然展示出强劲的营收增长和稳定的收益。这些结果凸显了AWK在水务市场中的稳固地位和持续增长潜力。

AWK的收益历史表明,公司正在采取一系列策略,确保其服务的客户能够在未来负担得起水费。从图中可以看出,公司计划在2028年之前将客户月度水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从目前的0.78%小幅提升至0.82%。

AWK已经明确规划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这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资本管理和长期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公司计划将大部分资本用于基础设施更新,以支持增长并扩大客户基础。此外,资本还将流向韧性、水质投资、技术创新和系统扩展等领域。资本投资在上一季度增长了2亿美元,使AWK更接近于实现2024财年31亿美元的目标。

在流动性方面,AWK拥有5.84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26.75亿美元的可获取信贷额度,加上19亿美元的运营现金流,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缓冲。此外,公司的债务到期时间表显示,2024年没有大额债务到期,主要债务到期将在2026年,总额为14.75亿美元,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来积累现金并应对潜在的财务挑战。

水技术供应商XYL

第二支是全球领先的水技术供应商Xylem,股票代号XYL。该公司提供各种水处理、水运输和水测试解决方案,涉及整个水处理周期,包括水的收集、分配以及回归环境。XYL在美国、亚太地区、欧洲及其他多个国家均有重要业务存在。

XYL凭借其卓越的业绩、创新的业务模式以及稳健的市场表现,赢得了众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这些包括养老金、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在内的大型基金经理,以及行业领先的基金巨头如先锋集团、贝莱德和道富公司。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共有1,345家基金经理持有XYL的股票。

如图所示,XYL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出色,获得了多个权威机构的高度评价。公司在Sustainalytics的评级中被评为低风险,排名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在MSCI的评级中获得AAA评级,自2015年以来一直被纳入;在EcoVadis的评级中获得金奖,总体评分位列第94百分位。这些评级反映了Xylem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杰出表现。

此外,XYL通过其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框架,积极帮助客户解决水资源挑战,同时赋能社区并建设可持续的公司。公司在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管理方面的努力,使其在Newsweek和JUST Capital等机构的榜单中名列前茅,分别被评为2024年美国最负责任公司和2023年美国最公正的工业品公司。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XYL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声誉,还为其在全球水技术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公用事业WTRG

第三支是美国第二大水和废水服务提供商WTRG,同时也为客户提供天然气配送服务。WTRG凭借其三大业务部门——受监管水部门、受监管天然气部门及其他部门,为近550万用户提供卓越的服务。

WTRG公司财务表现分析

在2024年第一季度,WTRG展现了强劲的盈利能力。公司的净收入同比大幅上涨38.8%,达到2.657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较低的天然气成本,使得净利润率飙升了接近1710个基点,达到43.4%。尽管股数增长了3.4%,但这仅略微中和了盈利的增长。因此,稀释每股收益(EPS)同比上涨了34.7%,在本季度达到0.97美元,超出分析师普遍预期的0.21美元。

展望全年,WTRG预计将超过2月份设定的稀释每股收益(EPS)1.98美元(1.96美元至2.00美元)的中点指导。这是由于第一季度的强劲表现以及异常温暖的天气大大改善了利润率。公司的强劲表现使得市场对其全年盈利预期十分乐观。

据公司高管Schuller所言,今年WTRG在伊利诺伊州、北卡罗来纳州、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水务部门运营收入增长了1370万美元。此外,肯塔基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天然气业务附加费也将使运营收入每年增加100万美元。公司在伊利诺伊州、新泽西州、德克萨斯州 和 弗吉尼亚州 的水务部门还有4320万美元的费率调整案件正在待批。这些增长点为WTRG提供了坚实的收入基础。

WTRG计划在2024年至2028年间,每年投入约14亿美元用于扩展和改进其水务和天然气基础设施。预计在此期间,水务部门的年均基础增长率将达到8%,天然气部门的年均基础增长率将达到10%。此外,通过选择性收购美国的5万个市证水务系统和1.4万个废水系统,公司将获得额外的增长机会。

WTRG的长期股息增长优势

WTRG的真正价值在于其过去10年股息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7.3%。这一增长率显著高于公用事业行业5.2%的中位数,高出200多个基点。这也使得WTRG在量化系统中的10年股息CAGR评级达到了B-,表明其在长期股息增长方面表现优异。

预计在今年夏天,WTRG每季度每股股息将增加7.5%,达到0.33美元。如果这一预测成真,WTRG将在2024年每股支付1.27美元的股息。这将使WTRG的派息率达到63.7%,在其目标的60%到65%的派息率范围内,远低于评级机构对公用事业公司75%的期望值。

风险因素

WTRG超过三分之二的运营收入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受监管水务和天然气业务。尽管该州历史上为公用事业公司提供了建设性的监管环境,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WTRG的基本面,导致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并迫使公司调整其72亿美元的五年资本支出计划。

此外,WTRG也面临网络攻击的风险。如果攻击成功,可能会中断公司运营,导致短期内运营结果受到不利影响,并增加诉讼和IT支出,从而影响公司的未来增长。

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和转发,以示鼓励!我们一个团队长期坚持原创15年真的很不容易。坚持是一种信仰,是对于美股的一种热爱。

 

巴菲特:60年狂赚4.38万倍回报,制胜法宝是什么?

作者  |  2024-05-09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马云创业之初有18罗汉帮他打造阿里巴巴,巴菲特也有26人精英团队帮他打理8700亿美元的庞大商业帝国-伯克希尔·哈撒韦。

26名员工坐在美国四线小城市奥马哈的一栋普通写字楼中,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总部极不起眼,但却在去年赚取了超过962亿美元,仅次于排在第一位的苹果 969亿美元,总部这26名精英每天管理着超过39万名员工和63家子公司,横跨保险、能源、食品到航空等多个行业的商业巨头。

那股神背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巴菲特又是怎么来做管理的?最后我们会揭秘他如何实现604.38万倍的回报,制胜法宝是什么?他大部分财富是在他50岁之后才开始积累的。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独特管理哲学与企业结构

根据我们查到的伯克希尔·哈撒韦2023年的年报中,总部的这26名员工极其的精简,这个小团队由五位秘书、五位行政人员、四位投资经理、三位财务专家、三位税务专家、两位审计员、一位法律顾问,以及一位负责IT的网络管理员组成。他们以高效的方式管理着这个庞大的企业网络,显示出巴菲特对精简高效团队的偏爱。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多年并购而来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这些公司出现在财报中,分别为保险、铁路、公用事业和能源等领域,它们是巴菲特的“亲儿子”。

另一部分则是公司的投资组合,包括固定收益、证券投资、衍生品,以及一些股权占比在20%~50%、不具备掌控力的非控制类股权投资,这些投资算是巴菲特的“干儿子”,我们耳熟能详的巴菲特投资苹果、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等都属于这一部分。

在“亲儿子”这边的公司中,如盖克保险、博林顿、北方和圣达等,对于非美国人来说可能相对陌生一些。这些业务集群是实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赚钱。而投资组合则靠股价涨跌,经常会大起大落。2023年,业务集群贡献了374亿美金的净利润,而投资组合贡献了589亿美金。

巴菲特的角色分为两部分:一是管理右侧的投资组合;二是作为CEO管理那63家子公司。这两个任务需要截然不同的技能,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同时做好。更复杂的是,这些子公司业务五花八门,涉及铁路、能源、零售、食品等多个领域,管理难度极高。

巴菲特的解决方案出奇简单:放权!他选择了一批诚实、能干、正直的CEO来管理这些子公司,并几乎不干预他们的日常运作。他曾说过:“我们把复杂的管理职责放权给了我们子公司的经理们,实际上我们几乎相当于完全放权了。”这种管理方式在现代企业中非常罕见,因为大多数大型企业都采用严格的层级结构和内部控制。

这种放权策略背后的自信源于几个关键因素。首先,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的子公司通常业务简单、稳定且具有强大的市场壁垒,不需要每个CEO都是乔布斯或马斯克那样的天才。例如,BNSF铁路公司这样的传统行业,运行稳健,技术创新需求相对较低。

其次,巴菲特偏爱保留原有的管理团队,因此在收购时会特别考察管理层的能力。一旦选定了CEO,巴菲特就会真正放手,让他们自主经营。子公司的事务基本上由各自的CEO处理,巴菲特通常只需查看财务报告,极少直接与他们联系。

为了进一步简化管理,巴菲特还指定了两位副手:Ajit Jain(安吉特·贾因)负责保险业务子公司,而Greg Abel (格雷格·阿贝尔)负责非保险领域子公司的管理。这两位副手虽不在总部的核心团队中,但在公司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总部的25名成员,例如股东大会的组织者加利索瓦,尽管人手不多,但组织上万人的大会却井井有条。

投资部分则由总部的另外几位成员,如三位以T开头的投资经理Ted Weschler(泰德·韦施勒)、Todd Combs(陶德·库姆斯)、Tracy Britt Cool(特雷西·布里特)协助巴菲特管理。他们辅助巴菲特在股市的起伏中寻找机会。这种清晰的管理架构让巴菲特可以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他最擅长的投资活动中,而不必被日常管理的琐事缠身。

这种独特的管理模式,既让巴菲特能够摆脱繁杂的管理事务,专注于他最擅长的投资,同时也最大化了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伯克希尔·哈撒韦所采用的管理放权与资金集权策略,无疑是与巴菲特的个性特质紧密契合的一种独特架构。这种架构既解放了巴菲特,使他能够避免陷入繁琐的日常管理事务中,又赋予了他对整个集团资本配置的绝对控制权,从而充分发挥其投资专长。这种组合式的治理策略,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既非传统实业控股公司,也非纯粹的资本投资公司,而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面对为何巴菲特会选择如此独特的架构,我们不得不回到巴菲特本人身上寻找答案。众所周知,巴菲特虽在投资领域天赋异禀,却对人际交往与日常管理保持着谨慎态度。因此,他更倾向于将管理职责下放给专业团队,而自身则专注于投资决策。

与此同时,对于资金的配置,他坚持要亲自把控,以确保资金的最高效率使用。这种资金集权的管理方式,正是他对投资事业极致追求的体现。巴菲特曾自豪地表示:“我们的公司结构优势,正是其不可复制之处。”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为巴菲特量身定做的企业。它既能助巴菲特摆脱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专注于投资领域,又能通过高效的资源利用,为巴菲特提供充足的资金弹药。然而,这套近乎完美的系统也存在一个无法忽视的挑战,即其高度依赖巴菲特本人的智慧与决策。寻找合适的接班人,成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巴菲特为何减持苹果

众所周知,巴菲特一直是苹果股票的坚定支持者,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减持苹果股票的决定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一举动可能表面上看似简单,但背后的策略和逻辑却颇具深意。

巴菲特减持苹果的决策,表面上是基于税务考量,但实际上也可能涵盖了对未来经济环境的预判。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这次减持是基于“获得可观收益后的税收考量”,并非出于对苹果股票长期前景的负面评估。

此外,巴菲特还提到了对美国税率可能上升的预期,这一点可能是许多市场参与者没有充分考虑的。

分析这一策略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发现几个关键点:

税收优化策略:巴菲特是出了名的对税务筹划极为谨慎和精明的投资者。通过在税率预期上升前实现部分利润,他可以为伯克希尔·哈撒韦锁定收益并最大化后续资本的利用效率。

流动性管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可能的利率上升和市场波动,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对于应对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减持苹果股票可能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提供了更多灵活性,以便在市场出现新的投资机会时能够迅速行动。

多元化和平衡:尽管苹果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重要投资,但在资产配置上保持适当的多元化同样重要。通过调整持股结构,巴菲特可能在努力优化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与回报。

市场心理和信号:作为一名具有极高市场影响力的投资者,巴菲特的每一次大规模交易都可能被市场解读为某种信号。通过公开讨论税务和财务规划的考虑,他可能在试图平衡市场对其投资动向的解读,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市场过激反应。

从这些考虑来看,巴菲特的决策不仅仅是对当前财务状况的反应,更是对未来市场环境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这种前瞻性的策略管理展示了他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更是一个在复杂市场环境中能够保持冷静并精准打击的策略大师。这一点可能是市场上许多其他投资者难以复制的独到之处。

 

最后我们来揭秘,为何巴菲特可以在长达60年的投资生涯中创造了惊人的4.38万倍回报。制胜法宝是什么?

把握市场低迷机会

巴菲特擅长在市场低迷时重仓出击。例如,1973年买入《华盛顿邮报》和2015年买入苹果公司,最终获得巨大回报。他认为,低迷市场对长期投资者是好事,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这种逆向思维使他在市场低谷时积累了大量财富。

专注能力圈

巴菲特只投资他理解的企业,买入资产负债表强劲、公司透明、愿意回报股东且生意模式无可匹敌的公司。他避免投资科技变革迅速的企业,降低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他常说:“聪明的投资并不复杂,当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圈,让巴菲特在复杂的市场中游刃有余。

严守安全边际

巴菲特宁可以合理价格买入好公司,也不追求便宜的烂公司。他在精确计算基础上投资,避免因乐观情绪导致的风险。他说:“安全边际应建立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而非乐观情绪。”这种保守的策略让巴菲特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增长。

长期持有优秀企业

巴菲特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出色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是不变的行业,产品几十年如一日被消费者重复购买,利润率高、资本开支小。他说:“当你找到一个真正出色的企业时,坚持下去,耐心会有回报。”长期持有优秀企业,让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值。

不被“市场先生”愚弄

巴菲特不因股市波动而情绪波动,反而在市场恐慌时大量买入优质资产。他强调,投资的重点在于找到复利机器,长期持有优秀企业。他曾指出:“股市波动不应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大范围的恐慌反而是投资者的朋友。”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让巴菲特总能以低价购入高价值资产。

避免债务、保持理性

巴菲特从不盲目负债,这让他在市场低迷时不必被迫抛售资产。他坚信“人生只需富一次”,宁愿错失机会,也不愿因过度负债而无法安枕。他说过:“我们不会为了每一点额外的小利而无法安枕。”这种稳健的策略确保了他在金融风暴中始终屹立不倒。

远离热门行业的热门股

巴菲特远离泡沫期的热门股,因为一旦泡沫破裂,这些股票的跌幅通常会达到90%以上。他指出:“总有一根针等待着每一个泡沫,当二者相遇时,新一拨投资者会再次重温老教训。”他强调投机的危险性,认为真正的投资应建立在企业的长期价值上。

不投看不懂的公司

巴菲特有极其严格的股票筛选体系,对绝大多数公司说“不”。他认为,投资人需要具备正确评价企业的能力,只需选择少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公司。他说:“聪明的投资并不复杂,重要的是你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这种自我约束让巴菲特避免了许多潜在的投资陷阱。

不为投资付出过高溢价

巴菲特强调,投资者应避免为一笔投资付出过高溢价。他的投资建立在精密计算之上,更愿意在掌握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他说:“很明显,我们永远不能准确预测一个公司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及数量。所以,我们试着用较为保守的办法进行估算。”这种务实的策略确保了他的每一笔投资都具有坚实的基础。

巴菲特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敏锐的商业头脑,更因为他严格遵守这些投资原则,不被短期市场波动所迷惑,专注于长期价值的创造。正是这种长期、稳健的投资策略,使他在60年里创造了4.38万倍的惊人回报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们希望通过这段视频,你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投资智慧和市场洞察。每个人对投资的理解和感悟都是独特的,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美股AMD亚马逊SMCI财报预测分析 AMZN

作者  |  2024-04-30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投资者格外关注两芯片大厂AMDSMCI以及电商与云计算巨头亚马逊在周二公布其最新季度财报,因为他们关系到英伟达的走势,并牵连着大盘。

是否AMD会像台积电和英特尔一样财报后大跌,是否SMCI真的像之前市场猜测一样,不敢公布指引数据是因为业绩太差?而微软和谷歌的亮眼业绩,又将如何为亚马逊的财报预热,释放出怎样的重要信号?今天视频我们将好好分析一下。

AMD

首先,我们分析AMD财报,我们先从数据中心业务-公司收入增长的关键驱动入手

2022年第四季度起数据中心逐渐企稳回升,2023年第四季度更是创下了新的季度记录,达到了23亿美元。这一成绩突显了AMD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实力。

在数据中心领域的竞争格局中,AMD与英伟达、英特尔等巨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虽然从整体规模上看,AMD可能稍逊于英伟达,但其增长势头却不容忽视。英伟达凭借其Hopper GPUInfiniBand网络的出色表现,以及AI推理在数据中心收入中的占比增加,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然而,AMD也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策略、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等方式,逐步扩大了其在数据中心市场的份额。

尽管AMD10-K报告中并未直接透露GPUCPU的具体销售份额,但从市场增长预期来看,GPU市场的未来十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6.4%,显著超过CPU市场预计的10.5%。这表明,随着GPU在各行业(如游戏、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需求的持续增长,AMD可能会积极地在GPU领域进行投入和布局,以最大限度地抓住市场增长的机会。

彭博分析师发布预估报道,认为英伟达将继续主导 2024 年的人工智能(AIGPU 市场,销售额将达到 400 亿美元。

AMD 公司为 35 亿美元、英特尔公司仅为 5 亿美元。

从公司收入结构的假设分析来看,如果假设GPUCPUAMD总收入中各占大约50%的份额,结合各自市场的增长率,可以预测AMD的整体收入将实现约18.5%的复合年增长率。这一预测不仅与公司过去十年的收入增长表现相符,也反映出AMD在市场中的稳健增长和适应能力。

AMD新款AI处理器助力PC市场复苏

AMD正专注于推动PC市场复苏,并在人工智能领域寻求增长。尽管2022PC出货量因通胀下降了16%,但2023年的市场表现已开始好转。

AMD推出了针对高端PC市场的新型桌面处理器,名为Ryzen 8000G系列,这是继去年底8040系列之后的又一重要发布。这款处理器主要面向游戏和内容创作,同时优化了本地AI工作负载。宏基、华硕、联想和惠普等主要PC制造商对这款新芯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有助于AMD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与英特尔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

AMD的风险因素

AMD即将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中,市场普遍预计其收入为54.5亿美元,同比增长1.8%。调整后的每股收益(EPS)预计将与去年同期持平。财报前90天内,AMD每股收益的预期被下调达31次,这反映了分析师对公司短期财务表现的担忧,并可能在财报发布时对投资者信心及股价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风险信号是来自竞争对手英特尔的最近财报。尽管其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但由于下一季度的营收和盈利指引低于分析师预期,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跌超过7%。鉴于英特尔与AMDCPU市场的直接竞争关系,英特尔的疲软表现可能预示着AMD的财报前景同样不容乐观。

AMD目前面临的严峻库存问题对其财务和运营造成了显著影响。公司的库存周转天数已达到121天,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82天。

2021年至2023年间,AMD的库存水平几乎翻倍,而同期收入增长却远未跟上这一速度。这种库存与收入增长的不匹配使得库存问题愈发凸显,对AMD的财务状况构成了巨大威胁。高库存不仅限制了AMD在研发、市场拓展和资本支出等关键领域的投资能力,还可能因市场变化迅速而导致库存过时,进而引发资产减值和利润损失的风险。

SMCI

到目前为止,SMCI2024年已经确立其作为市场领导者的地位。然而,尽管第一季度股价飙升260%,但由于公司未按惯例提前提供业绩预告,419日的股价遭遇了超过23%的暴跌。

对于即将发布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业绩,预计收入将达到37亿美元至41亿美元,GAAP每股收益预测在4.79美元至5.64美元,而非GAAP每股收益则预计在5.20美元至6.01美元之间。华尔街分析师普遍预期该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为5.76美元,预计收入为39.4亿美元。这反映了市场对SMCI持续盈利能力的高度信心,尤其是在大规模云服务和高性能AI服务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

现在有两种情况:

1.            符合预期

考虑到SMCI此前未提前发布财报指引,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公司预见到业绩与市场预期有显著差异,它可能会在财报发布前调整指引。然而,公司既未降低也未提高其业绩指引,这表明实际结果可能紧贴市场预期。这种情况意味着可能不会出现大涨或者是大跌。

2.            偏离预期

官方收入指引为36亿美元至36.5亿美元,每股收益预计约为5.50美元,这与分析师预期的39.4亿美元收入和5.76美元EPS相比较,较为保守。如果实际业绩未能达到市场的高预期,尤其在先前股价因未达预期而遭遇重挫的情况下,那么股价可能还要再来一次大跌。

以下几个原因可以支持该公司在未来2-3年内继续实现良好增长。

市场增长预期:根据NvidiaAMD和台积电的预测,AI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芯片市场将迎来强劲增长。Nvidia预计未来几年将建造和升级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数据中心,AMD预测数据中心AI加速器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70%,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美元,台积电预计AI处理器市场将实现年均50%的增长率。这些增长预期为SMCI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因为公司能够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存储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些增长需求,从而增强其在市场上的地位和营收潜力。

技术和能源需求:随着数据中心GPU功耗的增加,例如Nvidia的下一代B200加速器预计消耗1000瓦电力,这种高功耗带来更多的热量产生,需求对冷却技术的依赖进一步加强。SMCI已有液冷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管理这些高性能组件的热效率。随着市场对高效冷却解决方案的需求增加,SMCI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使其能够在提供高附加值服务方面取得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营收增长。

市场领先优势:芯片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加剧,使得时间成为关键因素。如果SMCI能够比其他OEM更早地推出基于最新技术的系统(如AMD的下一代MI400加速器),将为合作伙伴提供竞争优势,从而增加其市场占有率。这种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不仅能够帮助SMCI维持与芯片制造商的合作关系,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选择其先进的硬件解决方案,从而增强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AMZN

我们首先看微软和Meta的最新财报提供哪些对亚马逊未来财报的几个关键预警点。

首先,尽管AzureGoogle Cloud的增长加速提供了对云市场健康的正面证据,但这也意味着亚马逊AWS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特别是Azure的增长速度超过了AWS,这可能预示着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重分配。亚马逊需要展示其如何通过服务创新和定价策略保持竞争力,并可能需要加大在AI集成和全球扩张方面的投入以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

目前市场普遍预测其增长率将达到15%,比之前有两个百分点的加速。其收入从2017年的4.33亿美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24.63亿美元,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息税前利润也实现了从26.27%27.14%的稳步提升,而毛利润率则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充分显示了AWS高效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的经营策略。

在广告业务方面,尽管MetaAlphabet作为行业巨头最近实现了广告收入的增长,这反映出在线广告市场的持续活力,亚马逊也在此领域表现出了显著的竞争优势。自2023129日起,亚马逊在其Prime Video服务中引入了有限的广告,借鉴了Netflix之前的成功策略。这一新策略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预计将对亚马逊的整体广告收入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在数字广告领域,亚马逊近年来的表现还算突出,与AlphabetMeta等行业巨头在2022年的增长放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亚马逊的广告收入增长率持续保持在20%以上,这一卓越成绩主要归功于其在自家电商平台上实施的独特广告销售策略。与YouTube视频观众或Instagram Reels用户相比,亚马逊平台上已处于购物模式的用户更有可能对赞助广告做出响应并进行购买。

这种策略不仅加强了亚马逊在广告市场的立足点,也为公司的广告部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通过优化广告投放和增强用户互动,亚马逊正在巩固其作为数字广告领域创新领导者的地位。

AI的角度来看,微软和谷歌的业绩强调了AI技术对云服务业务的推动作用。亚马逊在此领域的努力,特别是其AI服务的市场表现,将是投资者特别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将期待亚马逊能够展示其AI产品和服务在提升云计算效率、降低成本和开辟新市场方面的具体成效。

此外,亚马逊如何应对与AI相关的伦理和隐私问题,也可能影响其在公众和监管层面的形象及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Meta的财报显示,尽管公司大幅增加AI和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但股价反应显示市场对成本增加和短期盈利压力的担忧。这对亚马逊而言是一个明显的警示,表明其必须在加大技术投资的同时,更有效地管理成本和提升运营效率,以避免对股价造成负面影响。

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生成式AI技术的崛起将推动更多企业增加云服务的投资,特别是在托管AI计算的需求上。

亚马逊、微软和谷歌正在这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亚马逊在这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对AI初创公司Anthropic的投资,至今已投资40亿美元。Anthropic开发的Claude聊天机器人与OpenAIChatGPT直接竞争,美国银行的分析师指出,这项投资可能帮助亚马逊在技术和市场认知上缩小与微软的差距。

对于亚马逊来说,其云计算和广告部门的收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股票的表现。根据市场分析师的预测,亚马逊第一季度的总收入预计将同比增长11.9%,达到1425.63亿美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广告收入预计将增长23.5%,达到117.4亿美元,显示出这一部门的强劲动力。同时,每股收益预期从一年前的0.31美元大幅提升至本季度预计的0.83美元,反映出同比增长高达168.19%

亚马逊管理层对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运利润率达到8.4%表示出高度信心,这反映出公司对未来利润率显著扩张的预期。

在资本支出方面,由于前期的物流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2024年的资本支出将低于2022年的水平。这一减少的支出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财务效率和自由现金流。分析师进一步预测,亚马逊的营运利润率可能达到9%,而自由现金流利润率预计将达到5.5%。这些保守的预测仍然表明亚马逊有望在未来实现EBIT增长60%和自由现金流增长达4.4倍。

Temu对亚马逊冲击

Temu的迅速崛起在跨境电商领域对亚马逊构成了显著的挑战。自从进入美国市场以来,Temu以惊人的速度积累了5100万月度活跃用户,并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访客数量达到了4.67亿,仅次于亚马逊的26.59亿,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商平台,超过了速卖通和SHEIN。更值得注意的是,Temu已经超越了亚马逊、塔吉特和沃尔玛,在苹果应用商店中成为排名第一的购物应用程序。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Temu不仅在电商市场上取得了突破,还成功挑战了如Dollar TreeDollar General等美元商店,据Earnest Analytics的数据,Temu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接近17%,这表明其价格竞争力和市场渗透力正在迅速增强。

与此同时,亚马逊面临的压力正在增加。一月份,亚马逊宣布将裁减其“Buy with Prime”部门5%的员工,该部门专注于为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这一举措可能反映了亚马逊在调整其业务策略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来自Temu等新兴力量的挑战。

好了,你觉得这三只股的财报怎么样?你坚定持有哪个?你的策略是什么?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讨论

 

英伟达市值蒸发2000亿!发生了什么?深度分析

作者  |  2024-04-20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英伟达今日凭一己之力带崩大盘,股价单日跌幅高达10%。市值一日之内蒸发超过近2000亿美元,创造了美股历史上第二大单日市值降幅的纪录!

 

纳指更是自1月末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粉碎了市场对3月降息的预期以来,首次出现单日跌幅超过2%的情况。标普则创下了自去年3月硅谷银行倒闭风险冲击以来的最差单周表现。

而引发这场市场动荡的导火索,是被称为一年十倍股的超微电脑(SMCI)在今日暴跌23%

这一下跌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周五的一份新闻稿中宣布,将在430日公布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但未能如之前的惯例提供初步业绩。这种突然的变化在市场上引起了极大的不安,导致投资者纷纷抛售其股票。

对于2024年第一季度,超微原本预计其销售额将介于37亿美元到41亿美元之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每股利润预计在5.20美元到6.01美元。而对于整个2024财年,公司预计其收入将达到143亿到147亿美元。

然而,根据市场分析平台FactSet追踪的数据,本季度的市场共识预期销售额为40亿美元,调整后每股利润为5.84美元,全年销售额预计为14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利润为21.95美元。

在今年1月份,当超微电脑提前11天上调第二季度的销售和盈利指引时,其股价曾因此强劲上涨,也带动了人工智能概念股的一波显著涨势。因此,此次公司未发布积极的预先声明,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这一关键领域,被市场解读为一种负面信号。

超微电脑的业务核心在于生产并向企业销售用于网站服务器、数据存储和AI训练的计算机。公司与包括英伟达、NASA及日本电器等在内的多个重量级合作伙伴关系,显示了其产品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超微的成功关键在于为AI芯片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即使是不同厂商的芯片,都需要超微的解决方案来进行接入和冷却,这使得公司能从整个AI产业的增长中获益。

因此,当超微股价大跌时,其影响迅速波及到整个行业,尤其是其主要合作伙伴英伟达。

英伟达作为AI芯片的主要生产商,依赖于超微的服务器基础设施。超微股价的下跌直接影响了对英伟达及相关公司股价的估值,由此引发的市场动荡再次验证了这两家公司之间的紧密连带关系。

事实上,这并非超微公司第一次带崩英伟达等AI概念股。去年8月,超微单日暴跌超23%,也拖累英伟达当日大跌近5%

需要注意的是,超微公司周五未就媒体询问进行回应。

美股投资网分析,尽管当前市场遭遇调整,但鉴于AI领域的长期增长前景,大资金可能不会轻易撤离这一领域。接下来,市场的关注点将集中在英伟达等关键科技公司的业绩表现及其年度资本开支情况上。此外,市场的进一步上涨可能还需要新的资本注入以及宏大叙事的出现。

毫无疑问,英伟达这么一跌,估值又降下来了。从当前的估值趋势来看,英伟达的市盈率(PE)已经从20237月的高点243.49显著下降至2024419日的63.87

这一巨大的重新定价反映了市场的重大调整和投资者情绪的转变。市盈率的急剧降低表明对增长的预期变得更为温和,或者是股价重新调整到一个被认为更符合公司盈利潜力的水平。

 

深度解读英伟达盘面

今天尾盘根据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在机构暗池大单 Darkpool通道,我们监测到了有机构交易员卖出了价值4亿美元的订单。股数是54.5万股。

就在同一分钟他再期权通道,卖出了一个1.17亿美元的CALL,合约数为5450个,

2024-04-19 option


通过分析,我们很肯定这是同一个交易员所为,因为这5450个期权合约,刚好对应着54.5万股股票,一个合约代表100股,5450x100=545000
为什么交易员要等到英伟达跌了10%的时候,才想去卖,而不是跌了5%就卖了呢?

2024-04-19 DarkPool


要解释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应该有很多,但是我们推测的话,其中有一个原因比较合理的,那是因为他进场英伟达的成本比较低,而他并不想要卖出英伟达,跌到5%的时候他并不想卖,因为一卖的话,他就立即给美国国税局交上亿的盈利税了,这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但是他眼看着英伟达这样一路狂跌下去,要么他就受到老板的压力,或者是他自身的一个仓位的管理,风险管理的一个要求,所以他被迫要在快收盘之前了结了这个仓位。(这个交易员看跌)
而另外一个机构交易员,采取不同的策略,买入下个月的CALL,买卖出同一个交易日,同一个行权价的PUT,一样的合约数量,(这个交易员看涨)

 

最后


今天跌出很多芯片机会,我们炒底了两只优质芯片股,物美价廉,等待下周一反弹,想了解我们炒底了哪两只,或者想了解英伟达接下来到底该如何操作,请添加我们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的微信号

 

英伟达股价接下来会怎么样?

作者  |  2024-04-11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现在,我们来浅谈一下英伟达近期股价的波动。

第一是:投资者对AI革命的信仰:这是一种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深信不疑。投资市场的反应是其中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英伟达850美元是个强支撑,今日通过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上的英伟达远期价外期权走势,可以看出市场对英伟达长期前景的积极预期。

在期权市场上,价外期权的行权价通常高于(对于CALL期权)或低于(对于PUT期权)当前的股价。市场普遍认为,这类期权的实际行权概率较低,因此其价格也相对较低。但是,一旦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这些看似边缘的期权可能迅速增值,这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成本较低的方式来对冲或投机市场大幅波动。

尽管跟随多数人的观点并非总是正确的决策方式,但当前市场对英伟达的乐观预期具有合理性。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趋势跟随,而是建立在对技术进步及其盈利预期的深入洞察之上。

第二个角度是技术面分析。事实是,股价的上涨总归是因为买方力量超过了卖方。经过前段时间的下跌后,我们不得不考虑,是否大资金在一季度的疯狂上涨后已经吃得太饱,购买欲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烈。这已经超出了股价具体数值的讨论,更多的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去思考,为何还要在短期内对英伟达冒险呢?这或许也是近期市场交易量减少的一个原因。

因此,英伟达的股价想要再次冲高,就需要足够强的刺激因素。目前来看,最有可能的就是接下来两个季度的业绩表现。这实际上又回到了我们之前提到的第一个因素。

再来谈谈宏观经济环境。老实说,当前美国经济的问题已经不是能否软着陆,而是如何避免经济过热。虽然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已经降低,但这反映出美国实体经济的强劲,几乎看不到任何结构性问题的迹象。所以,短期内我们可能会持谨慎态度,但从长期角度看,依旧是看好的。

地缘证治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它充满不确定性,不只影响英伟达,而是整个科技股板块。如果因此受损,其实也没什么好抱怨的,除非你打算完全空仓或清仓科技股。

至于英伟达最近的大跌,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英特尔推出的第三代AI加速器Gaudi 3市场上有声音称它能轻松超越英伟达的H100,这样的消息无疑会对英伟达构成压力。

全球金融数据、财经新闻终端,美股公司新闻、美国老外投资人的评论,尽在 StockWe.com/news

加入30万美股粉丝群,长按任意一个二维码

  

+客服微信号 investMax  MaxFund

美股大数据 StockWe 是一家专门研究美国股票的金融科技公司,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Ken创立,联合多位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Facebook工程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模型,建立了一个电子化的每日股市数据库,以追踪比较股票表现和每天新闻,提供美国股市实时行情、投资策略、交易技巧、公司研究报告、美股软件开发。

 

美股 AI耗电,3只电力能源股必买 VST......

作者  |  2024-04-05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回顾上周视频,我们给大家推介了这一被市场低估的存储AI芯片巨头MU的潜在价值。当时价格是117.64美元,本周一MU就强势上涨7.54%!周二继续上涨价格来到129.43美元

两周前的推介的四家软硬件公司,给AI服务器提供冷却系统的VRT,从视频发布到今天,累计上涨18%

提供高性能服务器的DELL电脑,自报告发布以来,累计上涨了高达20%

本期视频继续干货满满,给大家推介更多不为人知的AI产业链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这里是美股投资网,15年前成立于美国硅谷,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开的频道,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我们频道,记得关注,已经关注的请为我们的付出点个赞,原创不易。

OpenAICEOSamAltman年初采访时说过,AI与核能的利用将极大地改变21世纪人类生活的面貌。而这两项事业,事实上是紧密相连的。而极具前瞻性的他早在2015年,就向核能聚变初创公司Helion投资了950万美元,并在2021年以个人身份追加了3.75亿美元投资,成为该公司的主要投资者和董事会主席。

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ChatGPT-4这样的AI模型,其能耗之巨令人咋舌,仅在训练阶段就消耗了51,77362,319兆瓦时的电量,这相当于1000个美国普通家庭56年的总能耗。更惊人的是,推理成本和功耗至少是训练成本的10倍,意味着在实际应用中,这些AI巨兽的能耗还将进一步攀升。

ChatGPT它在1月份的耗电量已相当于26,000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量,而这一切,只是AI技术崛起所带来的冰山一角。权威机构预测显示,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内急剧增长,从2022年的126太瓦时猛增到2030年的320太瓦时,几乎翻了一番。这一增长将使数据中心在美国总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大幅提升,从2.5%跃升至6%。甚至有预测指出,AI的热潮可能会进一步推高这一用量,到2030年可能达到惊人的335-390太瓦时。

这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电力需求高峰正向我们逼近,而如何满足这一需求,无疑将成为电力公司面临的重大考验。

上周,微软和OpenAI联手预计投资1000亿美元打造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更是将这一挑战推向了新的高度。这个超级计算机项目预计在2028年启动,并在未来几年内进行扩建,其电力需求很可能高达5千兆瓦。

近期,微软工程师爆料,OpenAI10万个英伟达GPU在训练GPT-6模型时,导致微软的电网崩溃。而GPT-5为什么迟迟不发布,就是因为担心公开给大众使用,会导致OpenAI的服务器电费飙升。

而嗅觉灵敏的华尔街,早也察觉到这潜在的机会,开始布局这几家美股发电厂的企业。根据我们观察,这些企业最近的财报已经开始吃到AI的红利,所以,今天我们为大家精选出几只电力供应的巨头,他们更是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革新的引领者。

美国发电和零售商VST

首先,第一个公司是美国领先的电力供应商——VistraEnergy,代号VST。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能源巨头,Vistra的产能高达37吉瓦(GW),这一数字足以满足20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充分展现了其在电力供应领域的强大实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VST还拥有2.4吉瓦的核能发电能力,这使得它成为美国第四大核能供应商。核能发电不仅效率高,还很环保,这给它供电提供了很大帮助,也让它在能源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了。过去1年股价非常稳定上涨300%

VST营收和盈利能力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从114.4亿美元增长至137.3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能源成本的上涨以及公司在电力市场的积极拓展。然而,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曾一度面临挑战,2022年出现了13.8亿美元的净亏损。

但值得注意的是,EBITDA作为衡量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了同比正向增长,从10.9亿美元增长至29.9亿美元,这体现了公司在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持续努力。

进入2023财年,VST公司迎来了显著的业绩改善。得益于公司设施性能的提升以及炎热天气带来的电量需求增加,2023年前9个月的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从去年同期的98.6亿美元增长至117亿美元。这一增长不仅扭转了之前的亏损局面,还实现了盈利15.7亿美元的好成绩。

此外,公司EBITDA的增长同样令人瞩目,从22.6亿美元增长至31.7亿美元。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的持续提升,也反映了公司在清洁能源转型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积极进展。

今年3月,VistraEnergy宣布收购EnergyHarbor,此举显著扩大了其核电产能和零售业务规模,并加强了清洁能源领域的布局。通过资产优化,VST提升了运营效率,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VST合理进场价格在70美元附近,我们上周有在VIP社群提示过,

美国最大的无碳核电巨头CEG

第二家是美国最大的无碳核电巨头——ConstellationEnergy,代码CEG。受人工智能影响,公布超预期财报后,股价直接拉起。

这家公司可是个绿色发电的佼佼者,它主要利用核能、风能、太阳能和水力这些清洁能源来发电。厉害的是,CEG在无碳电力市场占据了整整10%的份额。

如图所示,公司拥有的33100兆瓦发电能力中,67%为核能,8%为可再生能源,剩余的25%为天然气和石油。

从财务分析视角看,CEG表现卓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盈利能力。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调整后EBITDA40.25亿美元,同比2022年增长超50%,远超公司预期,凸显行业领先地位。自2023年初,CEG业绩指导数值已两次上调,财务稳健性与增长潜力有目共睹。

在运营效率方面,CEG表现卓越。第四季度,CEG核电站的发电效率超95%,不仅优于过去两年表现,更高出行业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在能源生产供应方面的显著优势和高效运营能力。

营收与利润方面,CEG亦呈稳健增长趋势。尽管受市场环境与运营成本短期影响,但公司凭借强大的发电能力、广泛的能源服务网络及高效的运营管理,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视频开头就指出,随着本十年的到来,特别是数据中心用电量的迅猛增长,电力需求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增长轨道。与此同时,传统的以煤炭为基础的负荷发电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更加环保、但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所取代。

然而,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容量系数普遍偏低,大约在20%40%之间。这意味着它们的发电效率低,且运行不稳定。相比之下,CEG的核电站展现出了极高的容量系数,高达95%。这意味着CEG的核电站不仅发电效率高,而且运行稳定可靠。

近年来,美国公众舆论与两党对核能的看法正在发生显著转变,核能正逐渐被视为一种可靠且清洁的能源形式。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核能发电在能源供应稳定性、碳排放减少以及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所展现出的优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核能作为一种低碳能源,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也逐渐得到提升。

美国政府对核能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2010年代开始的国家补贴,到近期的《通胀削减法案》中的PTC(生产税收抵免),都体现了政策层面对核能发展的重视。这些政策措施为核能发电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激励,有助于推动核能产业的持续发展。

PTC作为一种生产税收抵免政策,为CEG等核能发电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市场优势。通过为市场价格增加最高15美元/兆瓦时的额度,PTC有效提升了CEG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到2024年这一额度逐渐在25美元至43.75美元/兆瓦时之间取消的安排,不仅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也为核能发电企业提供了逐步适应市场变化的空间。

除了政府补贴外,CEG还吸引了众多承诺使用无碳电力的商业客户。这些客户愿意支付额外费用,即使实际接收的电力并非直接来自绿色能源,只要其用量能与CEG核电站产生的等量电力相匹配。CEG将此部分收入称为“属性付款”,随着州政府补贴的结束,未来几年通过此模式可售电量将显著增长。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增强了CEG的市场竞争力,也凸显了其在无碳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CEG的基础收益增长主要得益于定价支持,预计2024年每股收益将触及5.45-5.55美元区间,并维持年均10%的增长率。公司现已将关键财务指标从调整后的EBITDA转向每股收益,以便与其他同行进行更直观的比较。CEG在支付股息后,仍有充足的现金流用于核电站扩容及天然气、风电、太阳能等发电设施的投资,从而支持业务量的持续增长。此外,公司亦通过收购策略实现增长,例如2023年对南德克萨斯州核电站股份的收购。

除了基础业务的增长,CEG还预计其收益的10-20%将来自于增强收益。核电PTC计划的稳定性使CEG在发电量对冲上拥有更大灵活性,能够充分利用市场价格波动和偶发的价格飙升机会,通过交易或出售发电量来增加收益。特别是在2024年和2025年,由于PJMISO(大湖区)的电力价格高于PTC上限,以及ERCOT(德克萨斯州)天然气发电的价差高于正常水平,预计增强收益将超过总收入的20%

综合各项因素,CEG2024年的总每股收益做出了乐观预测,预计每股收益将落在7.23-8.03美元的区间内,其中增强收益的中位数高达2.13美元。对于2025年,公司预期基础收益将实现超出平均水平的增长,达到6.35-6.45美元,同时结合预测的增强收益1.87美元,总收益中位数有望达到8.32美元。

这一积极预期不仅凸显了CEG在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的运营实力,也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CEG在稳定的基础业务增长之上,还具备通过灵活运营和收购策略实现额外收益的能力,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美国最大绿色电力公司NRG

第三家是美国最大绿色电力公司NRGEnergy,股票代号NRG,其在公用事业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作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商之一,NRG拥有强大的发电能力,达到13吉瓦,并服务于庞大的客户群体,总客户数高达760万。这一坚实的基础为其未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NRG在美国24个州拥有稳定的电力和天然气收入,尤其在德克萨斯州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核心市场中,NRG的零售品牌拥有最大份额的住宅电力客户,这一市场也是美国电力需求最高的地区之一。经历了极端炎热的夏季,NRG成功应对了多次用电高峰,为未来几年的售电量增长提供了积极因素。

此外,NRG在德克萨斯州核心市场的客户数量显著增长,达到296万,较2020年底增长约21.8%。这一增长趋势表明公司在该地区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只要NRG能够灵活应对极端季节的峰值能源需求,其业务需求有望保持稳定,进而实现营收扩张。

鉴于NRG在德克萨斯州市场的稳固领导地位,以及其创新的高利润业务VivintSmartHome的崛起,该公司已对2023财年的EBITDA预期进行了上调。预计EBITDA将在31.5亿至33亿美元之间,这一乐观预期主要归功于NRG的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和工厂运营的高效稳定。即便面对德克萨斯州市场负荷和价格的波动,NRG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能源供应,并提供可预测的供应成本。

此外,NRG持续致力于优化投资组合,包括退役Joliet电站,出售Gregory及其在STP中的权益等举措。公司还制定了明确的成本节约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前实现2.5亿美元的成本削减。其中,Vivint业务将节约1亿美元,主要聚焦于管理费用的减少和运营效率的提升;而NRG核心业务也将实现2.5亿美元的节约。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未来几年的利润率增长,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NRG的发展势头强劲,股价持续上涨,这主要得益于ElliottManagement的战略投资。Elliott成功收购了NRG13%的股份,并通过优化董事会结构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此举帮助NRG增加了非经常性EBITDA5亿美元,显著提升了盈利能力。

尽管NRG曾面临短期的经营压力,如十二个月滚动EBITDA为负,但在ElliottManagement的支持下,NRG成功实现了转型,展现出成长型公司的潜力。展望未来,NRGEnergy将继续发挥其在能源行业的领先地位,抓住市场机遇,推动持续创新与成长。

好了,今天的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最看好哪家电力公司呢?欢迎加我们美股分析师微信号MaxFund

 

美股被低估的存储AI芯片巨头,值得买入

作者  |  2024-03-29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在我们深挖英伟达周边产业链的时候,发现英伟达 H200 GPU芯片将采用美光 8 层堆叠的 24GB 容量 HBM3E 内存,并于 2024 年第二季度开始出货。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AI这波浪潮对美光的冲击,还没真正开始,英伟达吃红利都吃了一年多了,而美光只是上了前菜,美光未来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今天的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美光这存储芯片巨头,以及另外一家通信芯片巨头它们的业务表现、市场前景以及投资价值,记得看到最后,保证让你收获满满。

美光

美光,美股代号MU。其作为全球存储芯片行业龙头之一,生成的DRAM内存和NAND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AI服务器、智能手机、汽车等电子设备之中。该两大业务贡献了美光超过95%收入。近年来公司DRAM产品收入占比为68%-74%,NAND占比21%-29%,收入结构较为稳定。

2023财年,美光来自DRAM和NAND 的营收额分别达到110亿美元、42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70.6%、27.1%。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针对未来的预测,美光公司预计数据中心对DRAM和NAND的需求将呈现出显著增长,分别预计增长28%和33%。这种增长趋势受到多重因素的推动。

首先,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AI服务器对内存的需求将显著增加。据美光预测,DRAM内存容量可能会增加6至8倍,而NAND内存容量可能会增加2至3倍。这一预测清晰地展示了在AI应用的不断深化过程中,美光在DRAM和NAND领域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

其次,根据市场预测,NAND市场从2021年开始将以6.39%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扩张,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到1170亿美元。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凸显了存储芯片行业的巨大市场潜力,也暗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不可避免趋势。

专业分析:HBM市场的增长与美光的前景

从AI算力的核心要素出发,我们了解到,GPU、先进制程(含CoWoS封装技术)和HBM是制约单芯片性能的三大主要瓶颈。其中,HBM在AI芯片中的成本占比尤为突出,据分析,H100芯片的成本接近3000美元,其中海力士的HBM成本占据近2000美元,这一数字远超过制造和封装成本,成为芯片成本中的最大单一组成部分。

而在当前的AI芯片市场中,美光的HBM3内存产品正凭借其卓越性能成为业内的领跑者。特别是与英伟达等领先企业的合作,更显示出美光在HBM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竞争力。

美光的HBM3F其每个8高立方体可存储高达24GB的数据量,并以惊人的1.2 TB/s速度进行数据传输,这一技术优势使得美光在竞争激烈的数据中心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客户信赖的首选。

在AI没有爆发之前,市场预测全球HBM将平稳增长至一个100亿美元的市场。但是随着2023年大模型的横空出世,HBM的市场中枢预测被快速拔高。

从高盛的HBM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球HBM现在市场规模的显著增长预期。随着英伟达GPU出货量的上调以及CoWoS技术的普及,HBM市场的供需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张。

特别是2024年和2025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上调了47%和37%,预计2026年将达到230亿美元。这表明,HBM作为高性能计算的关键组件,其需求将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与AI算力中的其他要素一样,HBM是一个科技难度极高的产品,典型特征是重资本投入和高技术含量。做HBM,首先就要求芯片企业能做出一流的DRAM,然后在这个DRAM芯粒的基数上做3D的堆叠。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竞争,DRAM已经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其制程已经微缩到极限,虽然叫法上略有不同,但整体与逻辑芯片差别不大,最先进的DRAM都离不开EUV光刻机的加持;同时还非常烧钱,投资金额极高,海力士每年资本开支超百亿美元。所以,当前DRAM已经基本被韩国三星、海力士以及美光所垄断。

而从DRAM到HBM,抛开更高的资本开支不谈,还新增三大工艺难点:分别是TSV、MR-MUF、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比如TSV技术,在维持较低的单I/O数据速率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了位宽进而获得了远优于GDDR的总带宽表现。本文不就技术细节进行展开,这一难度就相当从2D电影进阶到3D电影,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竞争。

美光作为拥有卓越HBM技术的企业,其前景无疑十分光明。

首先,随着HBM市场规模的扩大,美光有望通过提供更多高性能的HBM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实现业务增长。

其次,由于HBM产能已全部预订,且供应已分配给客户,这意味着美光的HBM产品供不应求,这将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此外,随着三星在HBM3E和2.5D封装方面取得进展,美光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它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技术水平,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考虑到三星在HBM3E和2.5D封装方面取得的进展,报告认为SEC有望扩大其在HBM市场中的份额。这表明,美光作为HBM技术的领先供应商之一,有机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并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颗AI芯片上的显存颗粒模组HBM虽然与先进制程同等重要,但受到的关注却相对不足。目前,这一市场基本被韩国的海力士和三星垄断,合计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高度垄断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意味着高供应链风险。

HBM作为AI芯片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其供应紧张状况尤为突出。尽管价格昂贵,但AI基础算力需求的激增使得HBM仍供不应求,海力士和三星2024年的产能已全部预定,行业供需失衡可能在2025年仍难以缓解。这一现状不仅影响了芯片制造商的成本结构,也促使企业如英伟达深思自身HBM供应链的安全性。

AI助力为美光带来巨大增长机遇

不久前,美光科技曾面临不小的挑战。在疫情后的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中,个人电脑与智能手机市场的销售骤然下滑,使得美光这两大核心业务领域的市场需求大幅缩水。客户的库存积压问题日益凸显,对美光的经营压力持续加大。

进入2023财年,美光的业绩出现了显著滑坡,连续五个季度呈现双位数下滑态势,其中四个季度的同比下滑幅度更是高达40%或以上。然而,正如黑夜过后必将迎来黎明,随着供应链上过剩库存的逐渐消耗,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市场的需求也开始显现出企稳回升的迹象,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水平逐渐得到修复。

上周,美光公布了截至2月29日的第二财季业绩,财报靓丽。营收同比增长58%,达到58亿美元,超出公司自己的预期约5亿美元。其中,HBM(高带宽内存)市场的强劲表现成为重要推动力。美光在该领域的供应已售空至2025年,凸显其市场领先地位。尽管HBM制造过程复杂且产量较低,但其高利润性使得美光积极扩大生产,这也间接推动了DRAM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进一步提升了美光业绩。

综上所述,美光迎来新生得益于AI领域的迅猛崛起。AI软件的运行离不开海量的内存支持,而这正是美光的专长所在。与此同时,AI数据中心对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的需求激增,为美光科技带来了全新的增长机遇。

最新财报显示,美光的企业级固态硬盘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100%,充分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强大竞争力。这一增长势头也推动了NAND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巩固了美光在存储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随着一批专注于AI功能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陆续上市,美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预测,AI个人电脑将于今年年底开始大规模销售,这些设备对DRAM的需求将比现有型号高出40%至80%。同时,AI智能手机也将需要比当前高端手机多50%至100%的DRAM。这意味着美光的产品将在AI领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从而推动其市场份额和营收的持续增长。

从长远来看,美光的营收增长前景具有高度可见性,这主要得益于AI技术的广泛采用和HBM3技术的推动。据预测,HBM3技术的增长轨迹强劲,未来几年的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50%。同时,数据中心AI加速器的需求也预计将在同期大幅增长70%。这些行业趋势为美光科技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有望实现显著的收入增长。

此外,随着市场需求的恢复和价格上涨的预期,美光的毛利率也有望得到显著提升,这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可参考买入的价格100-110美元附近。

博通

全球通信芯片巨头博通,代号AVGO,美银分析师甚至将它评为"最被低估的AI受益者"。这位低调的强者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技术优势?它将在未来的AI浪潮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过去 10 年里,博通股票回报率是标普500 指数的10 倍,这并非仅仅过去两年的结果。股价逐年稳步增长,其强劲实力在市场上得到了持续印证:

基于公司财务状况的持续优化、销售结构的重塑以及在AI领域的广阔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卓越表现将持续未来几年。对于寻求AI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而言,博通无疑是目前备受瞩目的股票之一。

为何做出这样的判断呢?

在2024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4年2月4日),博通的营收数据亮眼,达到了119.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4%,环比也实现了29%的显著增长。

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VMware首次被纳入博通的核心业务范畴,这一举措为博通在基础设施软件业务段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公司的整体发展。

Argus Research的分析师指出,博通此次收购VMware的交易估值高达610亿美元,并同时承担了VMware 80亿美元的债务。这一重大举措不仅显著扩展了博通的产品线,更巩固了其在创建私有云和混合云环境方面的市场领导地位。从最近一个财季的数据来看,这一预期已经初步显现,博通正逐步展现出其强大的市场潜力。

此外,博通公司在营收结构上实现了更为多元化的布局,同时也在积极增加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段的销售额。

AVGO的基础设施软件业务营收同比激增153%,达到了45.7亿美元,现占公司总营收的38%,其中约132%的增长来自VMware。

管理层表示,预计VMware今年的预订量将持续强劲增长,该业务段在2024财年第二季度的预订量将超过30亿美元。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博通在AI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段,AVGO的营收达到了73.9亿美元,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1%,其中与AI相关的营收在上个季度增长至23亿美元后,现已占到该业务段总营收的31%。

博通在以太网产品方面保持领先地位。正如瑞士私人银行最近在给客户的报告中所写,数据中心网络市场竞争激烈,各种交换标准层出不穷,且今天电光连接的使用越来越多。以太网因其成本效益而得到普及,而由英伟达主导的InfiniBand虽然提供高带宽,但面临兼容性问题。

因此,由博通和MRVL主导的电光互连对于AI工作负载至关重要。考虑到博通在该领域的多年经验及其相对广泛的多元化背景,如果市场继续积极发展,AVGO的业务应该能够实现更强劲的增长。根据650group的数据,仅2023年,商用硅市场的容量就增长了40%—而这可能只是AI革命的开始。

管理层预测,随着标准网络连接的广泛部署和超大规模企业AI加速器的不断扩展,到2024财年,网络收入有望实现高达35%的同比显著增长。这一乐观的预期让我们分析认为,以太网作为我们产品的核心驱动力,其基础地位是坚不可摧的。

当然AVGO的增长动力不仅来源于单一的方面,而是多个维度的共同作用。

首先,博通凭借在以太网产品领域的深厚积累,已稳固地占据了市场的领导地位。其一直以来对以太网技术的持续研发与创新,确保了产品线的丰富与多样,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无论是在数据中心、企业网络,还是电信运营商等领域,博通的以太网产品都因其卓越的性能、出色的稳定性和高度的可靠性而备受赞誉。

其次,博通通过软件业务的拓展,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和增长潜力的挖掘,使得公司的业务结构更加稳健。据管理层预测,本财年博通的年收入有望突破500亿美元的大关,其中软件业务的贡献将高达40%。这意味着,软件业务不仅为公司的收入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还因其较低的销售成本而有望带来利润率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最后,博通实行的慷慨股东政策,对于寻求价值投资机会的投资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当前科技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并非所有投资者都愿意冒险购买成长型股票。那些以价值为导向的投资者更青睐那些业绩稳定、股息丰厚且能够持续稳定增长的大公司。而AVGO正是这样一家公司:它不仅拥有稳定增长的业绩和丰厚的股息回报,还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增长潜力。

此外博通的定制化芯片方案,经过30余年经验积累成就了领先地位,光模块DSP芯片技术领先并收获大量AI芯片订单。

博通近期公布了其第三大定制芯片客户,虽然目前尚未明确透露这一客户的身份,但分析师们普遍认为,这一客户极有可能是字节跳动、亚马逊或苹果等科技巨头。这些客户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对于芯片的需求量大且要求极高。如果能够成功与这些客户合作,博通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在新产品对于整个AI网络有着关键连结作用,且又新获大客户的情况下,博通预计,公司2024年的芯片收入将有35%(100亿美元)来自AI,比此前调高10%。这一预测充分展示了博通在AI芯片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和巨大潜力。

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和转发,以示鼓励!我们一个团队长期坚持原创15年真的很不容易。坚持是一种信仰,是对于美股的一种热爱。

+30万粉丝社区,扫描下方二维码

+客服微信号 investMax 或 MaxFund

美股投资网 成立于美国硅谷,是一家专门研究美国股票的金融科技公司,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Ken创立,联合多位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Facebook工程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模型,建立了一个电子化的每日股市数据库 StockWe.com 以追踪机构期权异动,暗池大单交易和每天新闻,通过数据可视化

提供美国股市实时行情、投资策略、交易技巧、公司研究报告、美股软件开发、挖掘强势股

 

除了英伟达,这4家AI相关的软硬件公司必买

作者  |  2024-03-21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错过英伟达,没关系,因为AI要做大做强,必须依赖十几家软硬件公司一起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单靠英伟达是不行的。今天的视频再次干货满满,将深入分析围绕AI周边的几家软硬件好公司,我们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竞争格局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分析这些企业的投资价值和发展前景,保证让你收获财富之余,也增长了见闻。

AI的崛起并不仅仅局限于几家龙头企业,谷歌 META 英伟达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宽,AI周边软硬件市场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服务器冷却系统提供商VertivVRT

它专注于为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等设施提供冷却方案。

随着AI训练和推理过程需要强大的计算机,使用越来越多的AI服务器,这会导致服务器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不佳,服务器性能将下降,甚至可能损坏。因此,高效的冷却系统是确保AI应用稳定运行的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Vertiv的产品,因为对散热的需求急剧增加。

本周在英伟达的GTC大会上,该公司发布了最新的Blackwell GPU,这款GPU具备出色的性能,但同样伴随着更高的功耗挑战。当CEO黄仁勋被问及关于其最新GPU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时,他表现出了充分的信心,强调电力、冷却或电力输送的需求不断增长并不会成为问题。这份信心的背后,离不开与VRT等冷却系统提供商的紧密合作。

 

接下来我们对VRT前景的详细分析:

首先,VRT2023年取得了强劲的业绩,第四季度销售额增长12%,全年订单同比增长23%。这些业绩数据表明,VRT的业务正在稳步增长,并且有能力应对市场的挑战。随着全球对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加,VRT有望继续保持这种增长势头。

VRT是数据中心热管理领域的市场领导者,据该公司 2023 年投资者大会的报道:" 随着企业采用更多的云服务、使用AI来支持高级分析和自动决策,以及实现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应用,到 2027 年,液体冷却市场收入将接近 20 亿美元,2020 年至 2027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60%

2023 年第四季度,VRT公布了以下财务指标。

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18.65亿美元,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长 13%

第四季度订单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长 23%2023年第四季度末的积压订单达到创纪录的55亿美元

第四季度营业利润为2.85亿美元,调整后营业利润为3.30亿美元,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长 57%

本季度的一项重要进展是 VRT收购了专注于液体冷却技术的CoolTera,这进一步巩固了VRT的护城河,并到今年年底,将液体冷却的生产规模扩大40倍以上。

本周一,VRT成为英伟达合作伙伴网络(NPN)的解决方案顾问,通过英伟达这位大哥,VRT将能够进一步拓展其业务范围,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在本周二我们在半导体板块出现小幅回调的时候,抓住机会在73美元提示VIP社区,炒底 VRT

截止当天收盘,VRT 强劲反弹,抹平全部跌幅5%

最后,说一下VRT的潜在风险,它账面上有约 20 亿美元的净债务。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事实上,它的净杠杆率一直在大幅下降,目前是净杠杆率的 1.9 倍。VRT股票估值 -- 18 倍远期营业收入,算是行业的平均水平。

AI需要高效地访问和处理大数据的时候,以下这些网络设备公司,就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排在第一位的 ANET在我们去年12月的视频,十只必买股里面,就详细分析过ANET,当时股价233美元,现在已经涨到300美元,涨了30%,错过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CRWD)

去年,激进的网络攻击者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他们利用生成式AI技术攻击金融机构,给每个企业敲响了警钟。所以必须要使用AI去拦截AI,今年年初迄今,CRWD股价维持涨势,涨幅达16%。公司将AI技术全面融入其网络安全产品中,通过一位名为“夏洛特”的AI安全分析师,帮助平台的用户快速创建工作流程。用户可以向“夏洛特”提问,可以了解实时网络安全漏洞或其他安全问题。

现在全球有很多大企业和机构都在用CrowdStrike的服务,通过销售网络安全软硬件和服务的平均收入接近800亿美元。平均而言,合作伙伴每赚取1美元的软件和硬件收入,CrowdStrike就能赚取2美元的服务收入。研究公司Canalys表示“CrowdStrike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整个网络安全市场的增长速度。过去5-6年来,它已成为该渠道中增长最快的网络安全公司之一。”

最新财报显示,CRWD的净新增(ARR) 达到了创纪录的2.82亿美元,同比增长率高达27%。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净新增ARR增速回升,标志着CRWD的新业务取得了显著增长。

2024财年第四季度,CRWD的总净新增(ARR)达到了34.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尽管这一增长率略低于前一季度的34.9%,但这一表现足以让投资者们看到收入增长好转的希望。

CRWD 预计会以强劲的成绩结束了 2024 财年。其中第四季度 RPO 环比增幅可能接近 24%,远高于过去几年的水平。

公司首席执行官 George列举了多个竞争对手被淘汰的案例,其中包括PANW SPLK两家公司。同时,CRWD 本季度赢得的竞标有所增加,表明其不仅能与传统安全厂商竞争,还能与新兴玩家一较高下。

从产品层面来看,CRWD 的新兴产品线继续表现出色。该部分包含三大关键解决方案:云安全、身份安全以及公司下一代 SIEM 解决方案 LogScale

截至 2024 财年年末,这些产品的 ARR 超过 8.5 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 100%,占总 ARR 25% 左右。根据 CRWD 的估计,结合这些产品的市场渗透率来看,它们仍有充足的空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CRWD本周一也宣布与英伟达开展战略合作,其Falcon平台将AI技术更深入地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帮助客户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

具体而言,合作将带来以下优势:

更快、更精准的威胁检测和响应:通过将 Falcon 平台数据与英伟达的 AI 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快速地分析海量数据,发现潜在威胁,并及时采取响应措施。

更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利用AI技术,可以创建定制化的安全模型,有效防御针对特定领域的攻击。

更高的安全运营效率: AI可以帮助自动化安全运营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最后,CRWD的进场价,在320美元附近。

 

云基础设施巨头甲骨文 (ORCL)

在美国科技或金融领域工作过的小伙伴们几乎都用过这家老牌的数据库公司,其软件订阅服务为它产生稳定且高利润率的收入。

甲骨文与AI的重大关系主要体现在其创新的AI应用和服务上。公司不仅在Fusion云应用集成了生成式AI功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企业级服务,获得了众多价值超10亿美元的新订单。

甲骨文之所以成为AI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原因在于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强大的执行能力。公司不仅加大了对AI技术的研发投入,还积极与业界领先的合作伙伴如英伟达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此外,甲骨文还计划建造更多数据中心,以充分利用AI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为此预留了大量资本支出。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提升甲骨文在AI领域的竞争力,并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

创始人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公司与英伟达签署了一份大型二代云基础设施合同,全球26个国家的66个云区域内,客户均可以访问包括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在内的100多个云和AI服务。目前甲骨文是唯一一家能做到。

在最新公布的2024财年第三财季业绩中,甲骨文也展现出了多个令人瞩目的信号。

首要亮点在于甲骨文云计算营收实现了高达25%的猛增,总额达到了51亿美元,超出了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其数据库业务所积累的庞大本地基础设施网络,为OCI(甲骨文云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正如图所示,甲骨文云服务收入的增长态势强劲且持续,这一趋势已经延续多个季度。

积压订单同比大幅增长29%至超过800亿美元,这一数据在甲骨文公司最新财报中是一个最大的亮点。

首先,从行业规律来看,软件行业经常遵循着一种特定的增长模式:先是积压增长和资本支出增长,随后是递延收入的增长,最终转化为实际的收入确认。这种增长模式反映了软件行业的业务特性和收入确认规则,即先期投入和后续收益之间的时间差。

甲骨文积压订单的大幅增长,尤其是与前两个财季7%的增长率相比,无疑显示了公司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这种增长很可能源于多个方面的因素,其中AI订单的激增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与领先的AI技术提供商合作,以推动业务创新和增长。甲骨文作为云计算和数据库技术的龙头企业,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客户基础使其在AI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参考入场价,120美元。

 

个人电脑制造商DELLHPQ

戴尔以其个人电脑业务而闻名,在过去一年里因其高性能服务器需求激增,而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这些服务器需要运行AI工作负载。戴尔股价在过去12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一倍多。

2023年第4季度,美国个人电脑市场迎来了一股强劲的增长之风。根据权威数据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的报告,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总出货量达到了惊人的1670万台,同比增长3.3%。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市场对个人电脑需求的旺盛,更预示着未来行业发展的无限潜力。

展望未来,Canalys更是对美国个人电脑市场的增长持乐观态度。他们预计,2024年和2025年,这个市场的年增长率将分别跃升至7%10%,预示着未来几年市场将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CEO黄仁勋也为我们揭示了另一个令人振奋的趋势——数据中心升级将带来超过1万亿美元的庞大支出。他将其称之为计算机革命,而这正是我们当前所经历的科技浪潮的真实写照。

在过去的60年里,计算机芯片和计算机主要执行的是检索模型,即从服务器或存储中检索数据。然而,随着AI技术的兴起,计算机的功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它们不仅能够检索数据,更能根据用户的特定请求进行数据的生成和增强。这一转变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灵活的存储能力来应对。

对于戴尔和惠普这样的电脑巨头来说,AI市场的高速增长无疑为它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戴尔更是预计,其总体潜在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200亿美元迅猛增长到2027年的15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0%

戴尔电脑和软件副总裁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他对市场趋势的深刻见解。他指出,短期内市场将存在配备和未配备AI硬件的两种PC,但长远来看,所有个人电脑都将逐步向AI电脑转型。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未来电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定义,AI PC是指具备特定系统级芯片(SoC)功能的个人电脑,它们能够在本地执行生成式AI任务。IDC更是大胆预测,AI PC的出货量有望在2024年接近5000万台,并在2027年攀升至1.67亿台以上,届时将占据全球PC出货量的近60%

综上所述,随着AI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普及应用,AI PC等新型电脑设备正在迅速成为市场的新宠。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更为戴尔、惠普等电脑巨头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视频看到这里,动一下你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吧,并告诉我们,你最看好哪家公司?或者下期想让我们分析哪家公司?祝你交易愉快!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