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今年全球数字支付规模增长一直不尽如人意,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预计,未来一年表现将继续低迷,因此下调了对一些消费者支付公司的评级建议,如Block(SQ)、Toast(TOST)和繁德信息技术(FIS)。
分析师Alexandre Faure在最近的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英国是唯一一个我们看到增长从较低基数开始加速的国家。美国和意大利应该能够保持增长,与德国和法国相比令人鼓舞,但也不会太令人兴奋”,该报告基于法国巴黎银行的一项调查,该调查记录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3000名消费者的回应。
Faure将Block(前身为Square)的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理由是“Cash App的历史毛利润驱动因素正在放缓。”与此同时,分析师Johnny Zhang指出,继第三季度的减速之后,Block的总支付量预计将在第四季度达到拐点,并在2025年重新加速。
此外,该分析师还认为由于繁德信息技术软件许可将面临逆风,明年资本市场解决方案部门可能会令人失望,因而将其股票从中性下调至表现不佳。
此外,他还将餐厅软件供应商Toast评级下调至中性,原因是“订阅服务增长减速在第三季度被推迟,但我们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没有被市场共识所捕获。”
自唐纳德·特朗普于11月6日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以来,包括Block(SQ)和Toast等一系列美国支付类股票正重获更高评级,尽管“远不及美国消费大幅加速的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第一部分”。而上述股票近期的优异表现也是Faure下调评级背后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这位分析师写道“投资者似乎已经消化了一些较小的可能性,即美国消费可能会改善,并带来积极的惊喜。”
最新一批美国经济数据显示,消费者仍具有韧性,10月零售销售增长超过普遍预期,9月预期也得到了明显的向上修正。与此同时,消费者上个月变得更加乐观,通胀预期略有下降,劳动力市场预期有所改善。
供参考的其他支付类股票如下PayPal Holdings(PYPL)、Fiserv (FI)、Global Payments (GPN)、Adyen (ADYEY)、Paysafe (PSFE)、Shift4 Payments (FOUR)、Repay Holdings (RPAY)、PagSeguro Digital (PAGS)。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报道,美国政府计划将英特尔(INTC)的初步联邦芯片补贴从85亿美元削减至80亿美元以下。
知情人士表示,这一变化考虑到了五角大楼曾向英特尔提供的价值3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合同。
今年春天,拜登政府表示,将向英特尔提供近200亿美元的补贴和贷款,以提高该公司在美国国内的芯片产量,这是美国政府对尖端芯片生产的最大一笔补贴。
美国宣布了一项初步协议,将向英特尔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提供85亿美元的补贴和至多11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一些资金将用于建设两家新工厂并对一家现有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
这项支出是《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一部分,该法案旨在提供527亿美元的资金以提高美国国内半导体产量,其中包括390亿美元的半导体生产补贴和110亿美元的研发补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索尼(SONY)正处于开发便携式游戏机的早期阶段,这款游戏机能够让玩家随时随地玩PlayStation 5(简称PS5)游戏。据悉,这款产品旨在扩大索尼的影响力,使其与任天堂争夺便携游戏机市场,并对抗Xbox制造商微软(MSFT)可能推出的同类便携式硬件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知情人士表示,索尼的这款便携式设备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推出,该公司也仍有可能决定不将其推向市场。
索尼的这个想法基于PlayStation Portal,这是该公司于2023年推出的一款8英寸手持设备。索尼在上周宣布为 PlayStation Portal 提供系统更新,新增PS5游戏的云串流Beta功能,意味着用户哪怕没买PS5也能玩PS5游戏。
打造一款能够直接玩PS5游戏的移动设备可能会让索尼的软件更容易上手、吸引更多用户。该公司最近已经朝着这个方向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加大对手机和PC游戏以及在线服务游戏的投入。
每年为游戏行业带来大部分收益的手机游戏如今已被智能手机所主导。任天堂的Switch游戏机通过提供移动和连接电视的多功能性,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有利可图的利基市场。Switch新机预计将于2025年发布,并将保持与任天堂现有丰富的Switch游戏库的兼容性,这可能会引发近8年游戏机用户的升级周期。
索尼和微软多年来一直没有推出自己的便携式游戏硬件,它们的产品很受欢迎,但最终都不成功,比如十年前停产的PS Vita和PlayStation portable。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11月25日,中国领先的二手车零售商优信集团(UXIN)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在交易量、营收及毛利率等多项核心指标上取得显著增长,并预计第四季度销量继续创新高,年底将实现集团层面EBITDA盈利。
财报显示,本季度,优信交易量为7046台,同比增长81.4%,环比增长25.7%;其中零售交易量创下新高,达到6005台,同比增长了162.6%,环比增长46.8%;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4.98亿元,同比增长39.6%,环比增长23.9%。零售收入增至人民币4.44亿元,同比增长78.5%,环比增长36.8%。
得益于零售销量的大涨,以及增值服务提升等因素,优信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7.0%,较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分别提高0.8和0.6个百分点。经调整后的EBITDA亏损为920万元,同比减亏80%,环比减亏72.8%。
优信首席财务官林峰表示,在销量持续提升、毛利不断改善和费用不断优化的带动下,优信已经在卖场层面实现了EBITDA盈利。根据业绩指引,2024年第四季度将实现零售交易量约7800台—8100台,预计将首次实现集团层面EBITDA盈利。
与此同时,优信坚持持续创新、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近日,优信集团荣获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8部委共同组织开展、认定的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成为二手车经销服务领域唯一的自营非加盟经销企业。优信成为二手车“中国标准”领跑者,彰显了优信在二手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同时,优信客户满意度(NPS)不断提升,本季度达到66分,连续11个季度保持行业第一,显示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持续努力。
财报披露了优信新的仓储大卖场的拓展计划,优信在与郑州航空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又与武汉经开区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成立子公司,布局武汉市场。两地汽车保有量均约500万台,为优信开设新的仓储大卖场创造了条件。
优信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戴琨表示,优信仓储大卖场+线上全国购模式已经验证成功,展现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增长潜力。新卖场的拓展稳步进行,武汉和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不仅市场潜力巨大,更是优信全国网络布局的重要支撑,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在落地洽谈中,这些新卖场将成为优信长期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优信将继续以更高的标准打造产品和服务,引领中国二手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印尼一位高级政府官员表示,苹果公司向印尼投资 1 亿美元的提议不符合“公平”原则,这表明该国政府正在寻求进一步的谈判,然后才能解除对国内 iPhone 16 系列销售的禁令。
工业部长阿古斯·古米旺·卡塔萨斯米塔周一表示,这一投资额低于这家美国科技公司在其他国家的投资。
例如,苹果已向越南的制造工厂投入了超过 244 万亿卢比(150 亿美元),但苹果在越南的市场总销量仅为 150 万台左右。相比之下,苹果在印度尼西亚的开发者学院投资仅为 1.5 万亿卢比左右,苹果在印度尼西亚的市场总销量约为 250 万台。
最新言论表明,苹果在寻求解除其旗舰产品 iPhone 16 在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销售禁令时面临更多障碍。这位部长补充道,三星电子公司和小米公司等竞争对手的手机制造商分别投资了 8 万亿卢比和 55 万亿卢比在国内生产设备。
卡塔萨斯米塔表示“我们希望苹果能够重返这里开展业务,但我们需要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
印度尼西亚政府禁止销售 iPhone 16,理由是苹果未满足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国产化要求。
该部长周一表示,苹果在印尼的投资额为 1.5 万亿卢比,低于其在 2023 年承诺的 1.7 万亿卢比,这一差额约为 1000 万美元,“这太小了”。为了解除销售禁令,苹果提出了增加 1 亿美元的投资要约。
卡塔萨斯米塔表示“我们希望苹果派出谈判团队与我们会面。”
政府的要求包括,这家美国科技巨头要兑现去年承诺的投资中的剩余 1000 万美元,并为 2024-2026 年提供更好的报价。部长补充道,他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让该公司在印尼开设工厂。
禁令是印尼强硬态度的最新例证,新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试图向国际公司施压,要求它们推动本地制造业,这将有利于国内产业。由于缺乏投资,该国还禁止销售谷歌Pixel 手机。
虽然苹果在印尼智能手机品牌中排不上前六名,但该国是一个潜在的增长市场,因为该国人口年轻且越来越精通科技。政府数据显示,这个规模达 1 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拥有超过 3.5 亿部活跃手机,数量超过该国 2.7 亿人口。
卡塔萨斯米塔表示“我们预计苹果问题能很快得到解决,因为他们也对在这里做生意有很大的兴趣。”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在今年9月末至10月初的中概股行情中,小牛电动(NIU)股价从9月16日盘中开始启动,股价一路攀升至10月7日盘中最高3.5美元,区间最大涨幅达到94.44%。但这一轮炒作行情过后,小牛电动股价回落迅速,并于11月22日盘中跌至最低1.73港元,回吐了前一轮所有涨幅。虽然在22日公司股价尾盘收涨2.78%,但仍存在继续向前期低点1.56美元迫近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18日美股盘前,小牛电动披露了其2024Q3财报,当期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5%,公司在海外市场电动滑板车销量同比增长50.3%。但这份财报似乎并未获得市场看好,公司次日股价大幅收跌7.58%,这也是近期小牛电动股价快速迫近历史低点的主要原因之一。
股价一路下探,但“洗盘”或未结束
11月22日,小牛电动收涨2.78%,结合前一交易日小幅收涨0.56%的情况来看,在经历了近2个月的股价回调后,小牛电动似乎出现了一定的止跌趋势。从盘面来看,11月22日小牛电动股价开盘即下跌,股价快速下探到近期区间低点1.73美元,跌幅达到3.89%,但随后震荡走高,盘中股价在开盘3个小时后快速升至盘中最高的1.86美元,午盘后股价虽有震荡,涨幅甚至一度收窄至0.83%,但小牛电动股价最终靠着尾盘资金发力站上1.85美元,涨幅也锁定在2.78%。
从资金流向来看,11月22日当天整体依然以资金流出为主,当日资金流入25.76万美元,其中小单在流入资金中占比最高,占当日总资金流动量的24%达14.39万美元;当日资金流出35.43万美元,其中特大单在流出资金中占比最高,占总资金量比重为20%。
从数据来看,小牛电动股价虽有涨跌,但已连续4个交易日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这与其前期股价连续下行积累大量套牢筹码有关。
美股投资网观察到,在10月7日盘中达到股价区间高点后,小牛电动的主力资金于次日开启了“暴力洗盘”模式,10月7日之后出现“六连跌”,将股价压至最低2.35美元,来到10月7日的平均成本线附近。10月8日、9日和10日,小牛电动成交量分别为214.33万股、140.60万股和97.33万股。由于后续股价降至成本均线附近,后三日成交量骤降。时至10月16日即六连跌后第一个交易日,小牛电动成交量仅31.14万股。
此时的主力资金并未选择继续下探迫使上方套牢盘割肉卖出,而是在10月21日和28日分2波将股价重新拉回成本均线上方,通过解放成本均线附近的套牢盘,达到吸筹目的。而从10月30日起,小牛电动的股价便开始持续在筹码成本均线下方运行,此过程长达近一个月。
从筹码分布图来看,对比10月7日的筹码情况,11月22日小牛电动筹码获利比例从91.53%跌至14.52%,而70%的筹码集中在1.86美元-2.76美元,与90%筹码区间重合度也降至57.69%,侧面说明公司股价波动幅度变大。
尽管小牛电动股价已低位运行超一个月,但目前来看,其主力资金洗盘仍未结束。据美股投资网了解,洗盘过程中,主力资金通过各种手段清理市场中的不坚定筹码,迫使低成本持仓的投资者卖出,而新入场的投资者在相对较高的价位买入,从而整体上提升市场参与者的平均持仓成本。而通过提高平均成本,主力在后续的拉升过程中面临的抛压会相对减小,有利于股价的稳定上涨。
从上图可以看到11月22日小牛电动的筹码平均成本与10月7日相同,均为2.34美元。并且在成本均线附近筹码峰未完全形成,上方仍存在不少高位套牢筹码没有抛出,或说明所谓“洗盘”并未结束。
为什么说Q3财报或成为“风向标”?
在11月18日披露Q3财报后,二级市场无视了其营收增长以及海外业务增长的情况,选择继续下跌。如此走势看似是二级市场与公司基本面出现背离,但结合上述主力资金“洗盘未尽”的情况,其背后或许意味着小牛电动的财报或许正是投资者接下来布局的关键。
财务数据显示,小牛电动Q3营收为10.2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5%;毛利率为13.8%,上年同期毛利率为21.4%;净亏损为4090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7940万元;调整后的净亏损为3420万元,上年同期调整后的净亏损为7000万元。
对应的当期运营数据显示,其Q3电动滑板车销量为312405辆,同比增长17.5%。其中,中国市场电动滑板车销量为259094辆,同比增长12.4%;海外市场电动滑板车销量为53311辆,同比增长50.3%。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牛电动的中国加盟店数量为3345家,国际销售网络扩大至57个经销商,覆盖53个国家。
从上述数据来看,小牛电动在Q3季度的公司策略较为明显,即在国内维持高端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同时大力出海。其中,小牛电动本季度的毛利率下滑引发市场关注,而根据财报,公司表示毛利率下滑在于其国际市场电动自行车销售比例较高、电动滑板车产品组合的变化以及公司在中国市场对加盟商的销售激励增加。简言之,小牛电动正在国内维持高端市场渠道竞争力的同时,还在开拓海外市场渠道。
并且在推进市场渠道建设的同时,小牛电动还实现降本控费,当期仅有销售费用同比小涨4.1%,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降幅分别达到22.4%和66.4%,由此净亏损实现进一步收窄,公司整体向盈亏平衡线推进。
最后,公司还在财报中表示其预计今年Q4季度的营收将在6.22亿元至7.1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30%至50%。
总的来看,小牛电动这份Q3财报“承上启下”的意味浓厚,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的海外需求与供给话题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庞大的市场需求正成为国内电动自行车出海增量的保障。
根据研究机构Market Research Furture发布《电动两轮车市场信息报告》指出,到2030年,两轮电动车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约7000亿元人民币),2022年到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57%,这将是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的新机遇。目前来看,北美、欧洲和东南亚是中国两轮电动车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北美方面,以美国为主要典型出口国家,并且美国对中国两轮电动车相对开放,2023年中国出口美国两轮电动车的数量高达456.4万辆,占总体出口量的30%以上。
小牛电动给出Q4季度至多50%的增长预期与海外庞大市场需求不无关系。结合目前二级市场的低位盘整情况,主力资金尚有近一个季度时间进行充分洗筹,若期间没有“黑天鹅”干扰的话,2024Q4财报前后或许将是布局小牛电动的重要时间窗口。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100 baggers:
100倍股指的是让投资者的每1元投资都增长到100元的股票。本书作者研究了1962-2014年的365只100倍股,发现这类股票并不像一些投资者想象中那样罕见,而且发现这类股票有一些明显特征,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精心总结出一系列原则帮助读者在当前的市场中找到这些股票。这本书有助于读者改变关于投资股票的思维方式,令读者更加积极地看待市场上的各种可能性。
你不需要拥有MBA学位,也不需要从金融专业毕业,只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金融概念,就能够通过本书了解关于100倍股的知识。作者分享了一系列工具和技巧,帮助读者从股票和投资中获得更多收益。实际操作是本书的重点,作者引用了很多真实的故事和市场传奇来帮助说明书中的重要观点。
美股投资网总结书中有几点启发,值得反复思考一下:
1. 长期持有是100倍股票的关键
我们太容易被每天的市场消息噪音所打扰,很容易喜新厌旧,比如看到别的股涨得快就想换。书中主要观点长期投资的价值:作者强调,成功的投资往往需要耐心和长期的视角。他指出,许多表现优异的股票是在持有多年后才实现巨大的增长,因此投资者应避免过于关注短期波动。
2. 寻找优质小公司:
关注那些市值小,大市场,具有强大商业模式、良好管理团队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他分析了过去成功的100 Baggers,发现这些公司通常具备某些共同特征,例如创新能力、市场份额的增长和良好的财务状况。
3. 分散投资与集中投资:
在书中,作者探讨了分散投资与集中投资的利弊。他认为,虽然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风险,但对于那些能够带来巨大增长的公司,集中投资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4. 高毛利率:
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面指标,能发现一些有垄断能力,在一个对的市场赛道经营的公司。
5. 公司创始人或执行长的远见是执行力最重要,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抢占先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6. 股价上涨伴随营收增加
从低市盈率变成高市盈率的公司,从不为人知到家喻户晓的巨头。
7. 买入高ROE(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司,在宏观市场不好的时候捡便宜,最终ROE会带给你惊人的复利回报。这点查理芒格先生也强调过,最终长期来看投资者收益与ROIC(投资资本回报率)的数值非常接近。
8. 心理因素:
作者还强调了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他指出,投资者需要克服恐惧和贪婪,保持冷静和理性,以便在市场波动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9. 案例分析:
书中提供了多个成功案例,分析了不同公司如何实现了100倍的回报。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成功的投资策略,还提供了实用的教训和启示。
投资策略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投资策略,帮助读者识别潜在的100 Baggers:
1. 深入研究:投资者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行业背景和市场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 关注小型股:作者认为,小型股往往能够提供更高的增长潜力,因为他们的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增长空间更大。
3. 保持耐心:投资者需要有耐心,等待公司的成长和市场的认可。
适合读者
《100 Baggers》适合各种层次的投资者,无论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投资者。对于新手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基本的投资理念和策略;对于有经验的投资者,书中深入的分析和案例研究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投资技能。
总结
《100 Baggers: Stocks That Return 100-to-1 and How to Find Them》是一本关于长期投资和寻找高回报股票的实用指南。通过对成功公司的分析,克里斯·作者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策略,帮助他们在复杂的市场中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这本书不仅能够提高投资者的技能,还能激励他们在投资旅程中保持耐心和信心。
2024年11月,特朗普当选后,其过渡团队抛出了一则重磅消息:计划废除电动车7500美元的消费税收抵免。这项由拜登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推出的标志性政策,眼看即将被推翻,美股电动车板块随之大幅下挫。
然而,这一政策变动背后的影响,真如市场反应般悲观吗?对于那些高度依赖补贴的传统车企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然而,特斯拉的命运是否会因此而发生巨大变化?
今天,我们将从表象出发,深入解读这场政策风暴背后的复杂逻辑,以及特斯拉是否能够在这场危机中找到独特的转机。
我们先来看拜登政府的电动车政策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自从《通胀削减法案》(IRA)通过后,美国的电动车市场确实迎来了一波增长。这个法案不但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补贴,还鼓励企业生产电动车,并推动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说为电动车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美国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11%,环比也增加了5%。尽管全球经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电动车市场依然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
不过,问题也随之浮现。从整体渗透率来看,美国电动车的表现依然有点不尽如人意。虽然第三季度电动车在总销量中的占比达到了8.9%,创下历史新高,但和欧洲、中国这些地区相比,美国的渗透率还远远落后。
比如说,2023年,欧洲的电动车渗透率已经超过了20%,而挪威更是夸张,电动车的渗透率达到了93%!其他像冰岛、瑞典、芬兰这些国家,电动车的渗透率也都超过了50%。相比之下,美国电动车市场有在成长,但渗透率跟这些国家一比,确实还是差得挺远。
这其中,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最大障碍之一便是其高昂的价格。美国电动车的平均交易价格(ATP)在2023年第三季度达到了56,328美元,尽管较上季度有所下降0.5%,但这一价格仍然远高于美国整体汽车市场的平均价格48,000美元。对于很多中低收入家庭来说,电动车几乎就是个“奢侈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此外,尽管政府为电动车提供了大量的税收优惠和购车补贴,但高昂的购买成本仍然阻碍了消费者的选择。根据调查,美国消费者在选择电动车时面临的主要阻碍集中在价格、充电基础设施和电池问题等方面。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价格过高”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在考虑购买电动车的人群中排在首位。同时,“缺少充电站”也成为第二大影响因素,这反映出充电网络建设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除此之外,“电池替换成本”和“充电所需时间”并列第三,进一步凸显了消费者对电池相关问题的担忧。而一些人也对电池续航能力表示担心,担忧其会在使用中迅速丧失性能。此外,“无法在家充电”也是部分消费者的顾虑,排在考虑人群中的第六位。
而对于那些更长远(3-5年内)对电动车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来说,“缺少充电站”仍是最大的障碍,其次是“价格过高”和“无法在家充电”。这些结果显示,在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下,电动车即便在经济上变得更具吸引力,也无法完全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租赁市场的崛起与补贴政策的漏洞
《通胀削减法案》(IRA)通过税收抵免政策直接刺激了美国电动车市场的增长,同时也意外催生了租赁市场的快速崛起。数据显示,2023年后,美国电动车租赁占销售总量的比例迅速攀升至4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22%。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美国租赁政策中的“补贴漏洞”。通过租赁方式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以规避许多严格的补贴要求,例如收入上限和北美组装标准。这一政策为福特、通用等传统车企创造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然而,随着漏洞的封堵,这些依赖补贴的车企受到了直接冲击,电动车销售与利润模式都面临巨大压力。
乍看之下,补贴的取消对特斯拉也会带来一定挑战,尤其是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跌至50%以下。然而,相比依赖补贴的传统车企,特斯拉受到的实际影响却小得多。早在2023年初,马斯克就曾明确表示,取消补贴对特斯拉的影响有限,因为特斯拉的竞争优势并不建立在政策支持上。
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从简单的销量扩张转向了技术驱动型模式。FSD(全自动驾驶)订阅服务和未来的Robotaxi(机器人出租车)计划,已成为市场对特斯拉估值的重要支柱。当前,特斯拉市盈率超过80倍,远高于行业水平,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投资者对其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预期。
从汽车制造商到“技术平台”的深度转型
特斯拉近年来的战略清晰可见:逐步从单纯的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一个以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综合平台。汽车销售是用户入口,而真正的利润增长点在于增值服务和技术授权。这种模式不仅创造了更高的利润率,还建立了强大的竞争壁垒。
以FSD(全自动驾驶)订阅服务为例,当前美国市场每位用户的订阅价格为199美元/月,或通过一次性支付1.5万美元直接购买。根据特斯拉的财报数据,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FSD的安装率已达到18%,贡献了数十亿美元的营收。相比传统车企仅依赖硬件利润,特斯拉通过这种“硬件+服务”的组合实现了复合型盈利模式。
此外,特斯拉的能源管理业务也在逐渐成为新的增长极。其“Powerwall”和“Megapack”电池产品,已经在家庭储能和大规模储能领域取得突破。截至2024年,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年增长率超过40%,年收入突破100亿美元,且利润率稳定在20%以上。这部分业务不仅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还强化了特斯拉在新能源生态链中的主导地位。
政策窗口期:自动驾驶的机会与挑战
特朗普团队提出的“构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联邦框架”政策可能成为特斯拉的另一大催化剂。目前,美国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监管仍处于相对保守阶段,NHTSA尚未批准没有方向盘和脚踏板的车辆全面上路。但如果特朗普政府放宽政策,特斯拉或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为什么?因为特斯拉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占据明显优势。截至2024年,特斯拉的FSD测试里程数已突破50亿英里,远超Waymo(约4000万英里)和Cruise(约3000万英里)。这种海量的实际路测数据,不仅加速了算法优化,也提升了FSD的可靠性和消费者信任度。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并未将自动驾驶技术局限于自有车辆,而是计划开放技术授权。如果联邦框架落地,特斯拉可能会像芯片领域的英伟达一样,通过技术授权和生态合作获取额外收入。这种“平台化”的打法,可能进一步提升特斯拉在汽车行业的地位。
为什么特斯拉会是最大赢家?
1. 高毛利率带来的财务韧性
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毛利率在2024年第三季度仍保持在17.1%,尽管低于历史水平,但显著高于竞争对手福特(6.3%)和通用汽车(7.5%)。这意味着,在补贴削减或市场需求波动的背景下,特斯拉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维持其研发投入和市场扩张策略,而无需像其他车企那样被迫调整定价或削减项目。
2. 数据积累和技术迭代的强大优势
自动驾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和算法优化。特斯拉通过超过400万辆联网汽车,积累了16亿英里的自动驾驶数据,远远领先于Waymo(2000万英里)和Cruise(数百万英里)。这种海量数据让特斯拉能够在复杂路况下快速迭代自动驾驶算法。此外,通过“影子模式”捕捉非激活FSD的驾驶行为,特斯拉进一步丰富了其算法训练的场景广度与深度,使其系统在长尾问题的应对能力上不断提升。
3. 商业模式的多元化拓展
特斯拉不仅依靠车辆销售盈利,还积极开发增值服务。其FSD(全自动驾驶)功能支持按月订阅,未来装车率的提高可能带来显著收益。例如,假设到2025年FSD订阅率达到30%,单车月收入为200美元,这将转化为32亿美元的年收入。
更值得关注的是Robotaxi项目。一旦政策允许,特斯拉可通过OTA升级现有车队,将私家车的闲置率从平均96%降至更高的使用率。这种商业模式可能为其带来数倍于传统汽车业务的收入规模。
4. 政策环境可能带来的助力
特斯拉还在政策适配方面展现出前瞻性布局。目前,美国的自动驾驶法规主要集中在州级层面,联邦框架尚未全面成型。如果未来相关政策趋于统一并放宽测试与部署限制,将显著降低特斯拉在Robotaxi等业务推广上的障碍。此外,特斯拉以OTA升级现有车队的方式推进,其灵活性使其在政策环境变化时能迅速响应。
美东时间周五,三大指数小幅上涨,道指涨近1%,创下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97%;标普500指数涨0.35%;纳斯达克指数涨0.16%。
高盛研究资金流的专家Scott Rubner报告指出:美国大选以来,三周内资金大举流入美股。美股的月度资金流入量创历史新高。
过去三周流入美股的资金合计约为1050亿美元,其中,上上周流入327.52亿美元,上周流入557.81亿美元,本周流入164.1亿美元。而且美股最近三个月的资金流入量创2021年以来三个月期新高。
投资者对美国科技巨头的抛售暂时抑制了涨势
美股出现轮动,巨头被抛售,资金投入小盘股怀抱。高盛主经纪商业务(PB)的持仓数据显示,科技巨头“七姐妹”(Mag 7)的持仓在美股合计净敞口中的占比创一年来新低。对冲基金转向其他的AI概念股以及更大的特朗普政策受益者。
美国企业的股票需求持续增加,投资者正在从容应对供应/大宗交易。11月是企业需求最强劲的月份。
“投资者正在从之前表现强劲的通讯服务和科技股中撤出,转投非必需消费品、工业和金融等其他周期性板块,以及中小型股,”CFRA研究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Sam Stovall表示。“驱动因素依然是传统的选举年年末反弹。” 工业股和小盘股往往对经济敏感,交易员押注两者都能从特朗普第二任期中受益。
美股板块轮动
除了人工智能,美股投资者们开始寻找下一个有潜力的机会,比如量子计算机,今天 美股代号 QMCO 日均成交量很小只有75000股,流通盘只有400万股,而且价格低于5美元,很容易就被散户们或机构拉起来,所以今天我们看到 QMCO 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带动下,冲高150%
我们美股大数据 AI量化金融终端 StockWe.com 每天都有追踪美股板块轮动的情况,在美股开盘前就会发现今天哪个板块会出现异常波动。
QMCO 的暴涨也带动了同行集体飙升
其实这些公司基本面都是很差的,今年以来都是一直徘徊在1-2美元,这样的上涨纯粹是炒作,也可以解释为,美股投资者实在不知道买什么好了。
下一个英伟达
当然,好的公司还是有的,比如 AI广告公司 代号 APP,今年年初38美元,上涨 7.5倍到333美元
最近我们美股投资网通过类似的方式,用AI和量化建模,成功找出了下一只潜力AI股,我们打算一直持股到明年,它是一只全新AI医疗股,价格在20-40美元之间,基本面超级好,营收增速行业排第一,上涨空间巨大。目前还不是很多人知道,当它成长为耳熟能详的大公司时,股价早已飞上了天!
想要索取代号,请加入我们的VIP社区,订阅网址
或由于订阅VIP的人数暴增,加我们微信的人太多,想咨询请加我们Telegram 搜 MeiguM
或邮箱联系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MSTR昨天大跌17%的原因是:做空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 发布做空MSTR,影响市场情绪,产生心理压力并引发额外抛盘。
第二个原因MSTR可转换债券执行: MSTR最近将可转换债券行规模从17.5亿美元扩大到26亿美元,并在昨晚执行。债券投资者对冲;为了保护投资,这些债券投资者会做空MSTR股票。如果股价下跌,他们可以从空头中获利,以抵消债券可能的捐失。这种做空行为增加了巨大的卖压,尤其是在大量股份参舆的情况下。如果MSTR的价格上升,投资者最终会平掉他们的空头仓位,但他们仍然能够通过以有利价格(高于675美元)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来获利。
第三个原因:Saylor抛售股再入比特币的猜测:这尚未得到证实但考虑到他最近购买了7万枚比特币,这点值得注意。他的行动对MSTR有很大影响力。相关 COIN bitc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