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顽疾”
无论你的产品长板有多么优秀,严格的质量把控与装配细节,加之冗余的安全性,永远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老实说,此刻对于特斯拉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印象,正在变得愈发复杂。一方面,不得不感叹其市值成功超越丰田,跃居世界第一的不易。同时,刚刚过去的5月,国产Model 3在中国市场再次“破圈”,销量达到万辆看齐奔驰、宝马、奥迪等一众豪华品牌传统燃油车型。
但是另一方面,特斯拉却在用各种各样的负面案例,接连不断地展现出自身“顽疾”,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一半天使,一半恶魔”,成了对特斯拉颇为恰当的形容。而就在几天之前,一辆特斯拉Model 3所引发的严重交通事故,再次使该品牌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偶发还是通病?
近日,一张特斯拉Model 3起火后被烧成“空壳”的图片,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与发酵。最终,在了解多方具体情况后得知,该事故发生于江西南昌,车主称他像往常一样驾驶车辆行驶在红谷滩新区赣江南大道,途经国体中心时,车辆突然自动提速至127km/h。
在此期间,车主并未打开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全程处于人工控制状态。突然加速期间,车主曾多次踩下制动刹车,但是并没有任何效果,只能一路闯过交通信号灯并连续躲避社会车辆。而车辆失控的总里程达到了8km,一直行驶到赣江南大道的尽头,撞上土堆后翻至路旁草地上。
车辆翻停后,司机从驾驶位艰难爬出,身体多处受到不同程度的伤。而车辆由于变形严重,十分钟后发生自燃。随后,消防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对明火进行了及时扑救,伤者则被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同时,疑似车主亲属的相关人员也在网络之中证实了事故属实,并晒出伤者的诊断报告,显示其腹部受到撞击后出现大量积血,并且该家属也联系了特斯拉官方,谋求说法。
事故发生3天之后,特斯拉正式做出回复:“已于第一时间处理此事,根据特斯拉的车辆设计原理,刹车失灵车辆自己加速的可能性非常小。建议等政府部门根据车辆数据做出结论后,再下判断。”对此,部分网友也对事故是否为“自动提速,刹车失灵”所造成,产生了巨大疑问。因为即使车辆突然加速,机械刹车系统一同失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估计还是由于驾驶员不当操作造成。
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特斯拉除本次事故外,还发生了多起类似事故,Model 3的质量肯定存在问题。平心而论,对于这样的争议我们早已见怪不怪,每当特斯拉陷入负面风波,观点的对峙就从未平息过。至于造成如此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特斯拉每次处理与善后时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态度。
其实,进入2020年后当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特斯拉意外加速”的关键语句,显示出的相关类似事故绝非上述一起。早在今年1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曾表示,针对特斯拉三款车型可能会发生意外加速的隐患,已经开始着手调查。
因为根据独立投资者Brian Sparks提交的一份请愿书显示,由于意外加速特斯拉这123辆不同款式的车型,共造成了110起事故,导致52人受伤,而且设计缺陷还有可能波及2013-2019年间生产的50万辆电动车型。随后,特斯拉发布公告否定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这份请愿书是完全虚假的,是做空者对其的抹黑。我们分析了我们了解到的每一级车辆意外加速事件的驾驶数据,结论是,特斯拉汽车在所有实践中都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也就是说只有当驾驶员让汽车加速时,汽车才会加速,当驾驶员踩下制动后,车辆会正常减速或停止。事实上,几乎每款汽车都会发生因驾驶者错踩踏板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虽然特斯拉并不认同其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但是持续发生的相关事故,还是让我们不禁反问,如此问题究竟是偶发还是通病?难道所有事故都是驾驶者操作不当所造成的?
不可否认,在整车电子架构、自动驾驶系统、电池能耗管理、综合续航表现等方面,特斯拉的确成为了当下领先的头部车企。但是请别忘记,身处“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下,车辆冗余的安全性永远才是第一要素。有时过于激进或许能够取得一时的领先,可谁都无法保证不会被副作用“反噬”。
“底线”不容有失
如果说“意外加速”究竟是偶发事故还是长久通病,仍未彻底“坐实”,那么特斯拉被诟病许久的较差装配工艺,已然成为了其最大的“顽疾”。近日,有外媒报道,特斯拉向本土用户交付的Model Y存在“重大缺陷”,问题集中在车辆安全带松垮、后排座椅出厂时未固定等。而这位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的车主,5月准备提车后发现了上述无法忍受甚至略显荒唐的问题,直接拒绝签字提车。
并且更加令人感到费解的是,根据特斯拉的购车合同,客户在购买新车后如果因为质量问题选择退车,则在一年内不得再购买同一型号同一版本的特斯拉车型。如果特斯拉怀疑客户的退车行为不当,则特斯拉所有的车型对该客户禁售一年,该合同条款不仅适用于北美市场,同时也适用于欧洲市场。
此外,位于社交平台搜索类似案例,便会发现Model Y因为装配质量较差所引发的负面案例层出不穷。内饰面板上清晰可见的手印、车门密封胶条的接缝不均、车漆轮毂出现刮痕,对于一款售价超过5万美元的车型而言,这确实不可思议。
而特斯拉装配细节方面的瑕疵,也不局限于海外车型身上。众所周知,今年1月7日国产Model 3正式交付之时,行业中“国产版本装配细节与质量要好于进口版本”的声音不断涌现。但是就现状而言,这样的判定或许过于武断。因为从部分国产车主的反馈来看,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根据分析师身边的一位好友反映,特斯拉在4月向其正式交付了标准续航版Model 3车型,随着雨季来临,其车辆后门由于密封胶条装配工艺较差,竟然会出现雨水漏入车内的现象。而中控屏幕死机、内饰多处异响,在用车过程中也会频繁出现。
更加令人诧异的是,每当有车主对外反映出特斯拉相关产品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之时,总会收到其他用户的辩解甚至质疑。他们坚定地认为特斯拉的首要身份是一家“科技公司”,其次才是一家“车企”。所以不必纠结于细节方面的缺失,超前的科技配置与优秀的产品体验更为重要。
看到这里不禁想说,如此观点或许只能证明这群人的“价值观”已被特斯拉彻底带偏。因为一部能够合法上路行驶的汽车,无论任何品牌,无论你的产品长板有多么优秀,严格的质量把控与装配细节,加之冗余的安全性,永远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特斯拉作为一家成立17年的车企,还会出现种种略显“讽刺”的错误,再次印证其“顽疾”之深。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海关总署暂停美国泰森公司(Tyson)注册号为P5842的禽肉企业产品输华
摘要
【海关总署暂停美国泰森公司(Tyson)注册号为P5842的禽肉企业产品输华】美国泰森(Tyson)公司证实,该公司注册号为P5842的禽肉屠宰企业近日发生员工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海关总署已更新《符合评估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暂停来自该企业的产品进口。对于已到港或即将到港的来自上述企业的产品,海关部门全部予以暂扣。(央视)
自6月21日起暂停美国泰森(Tyson)公司注册号为P5842的禽肉屠宰企业产品输华。
美国泰森(Tyson)公司证实,该公司注册号为P5842的禽肉屠宰企业近日发生员工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海关总署已更新《符合评估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暂停来自该企业的产品进口。对于已到港或即将到港的来自上述企业的产品,海关部门全部予以暂扣。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又见腾讯大动作!7000万增持蔚来汽车 坐稳第二大股东!新能源汽车利好持续 腾讯嗅到了什么?
摘要
【又见腾讯大动作 7000万增持蔚来汽车!新能源汽车利好持续 腾讯嗅到了什么?】6月19日,美国证监会披露,腾讯通过全资子公司黄河投资买入蔚来汽车168万股美国存托股(ADS),斥资1000万美元(7070万元人民币)。增持后,腾讯持有蔚来约1.59亿股普通股,持股占比15.1%,稳坐第二大股东。(美股投资网)
2019年经历汽车召回、裁员、4年烧掉400亿等各种负面打击的蔚来汽车,似乎已经过了至暗时刻。
6月19日,美国证监会披露,腾讯通过全资子公司黄河投资买入蔚来汽车168万股美国存托股(ADS),斥资1000万美元(7070万元人民币)。增持后,腾讯持有蔚来约1.59 亿股普通股,持股占比15.1%,稳坐第二大股东。
在腾讯增持的消息影响下,蔚来汽车开盘后上涨5.5%,最终报收7.34美元/股,上涨2.23%,总市值86.94亿美元(614.73亿元人民币)。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在今年5月份,蔚来交付了3436台车,也创造了历史交付的新高,这说明,在疫情期间高端乘用车用户对于电动车的喜好度上升了,跟疫情对于用户行为的改变的关联度非常大。
腾讯千万美元增持
6月19日,腾讯通过旗下Huang River基金斥资1000万美元购入蔚来汽车168万股ADS。
根据文件,腾讯报告通过优先股所有权、可转换票据和购买额外股份。截至6月10日,腾讯持有蔚来汽车15.1%的A类普通股。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腾讯持股蔚来汽车比例为12.6%,投票权占比为21.1%,当时持股140575048股。可以说,腾讯持有蔚来股份仅次于蔚来创始人李斌,他持有蔚来154689253股,拥有13.8%股权,以及47%投票权。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注意到,此次增持后,腾讯持有蔚来的股数较3月31日增加了1845.85万股,这其中包含了新增持的168万股ADS,还包括由持有的2020年8月30日到期可转换票据可转换成的1677.8523万股A类股或ADS等,腾讯已坐稳蔚来第二大股东位置。
据了解,今年6月初,蔚来汽车曾宣布将发行6000万股ADS,发行价拟定为5.97美元,预计此次净募资3.44亿美元,腾讯增持就源于此次蔚来的发行计划。
蔚来新股发行的所得资金将用于四方面,其中约30%用于产品、服务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约15%用于开发公司的制造设施和供应链;约40%用于公司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运营、发展;剩余的将用于一般商业用途。
腾讯的增持给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似乎也说明蔚来汽车彻底好转了。
回到2019年上半年,蔚来汽车给外界普遍印象是“不看好”,2019年6月,因电池自燃隐患,蔚来汽车召回了4800多辆ES8,2019年上半年又爆出巨亏59.37亿元,后续更是传出裁员等消息,蔚来汽车如掉入“冰窟窿”,其股价一度跌到1.19美元/股,市值也一度跌到14.1亿美元(约99.69亿元人民币)。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蔚来似乎已经扛住了各种考验。今年以来,蔚来股价一路上扬,最新收盘价7.34美元/股,市值攀升至最新的86.94亿美元(614.73亿元人民币)。
蔚来尚未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受到外界资本青睐,但蔚来汽车至今尚未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114.13亿元,亏损额较2018年下降51.1%。
今年一季度,在疫情影响之下,蔚来的汽车交付量3838辆,同比下降3.8%(其中,3月环比增长116.8%至1533辆),营业总收入13.7亿元同比下降15.9%,归母净亏损同比下降33.7%至16.6亿元。
蔚来汽车尽管销量和营收同比有所下降,通过精减费用而实现净亏损同比缩减则是好消息。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蔚来研发费用同比减少51.6%至5.224亿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5.7%至8.483亿元。李斌也曾透露蔚来的员工数约7500人,比2019年1月的9900人减少了将近25%。
截至2020年2月,蔚来为中国296个城市的34218名消费者提供服务,在59个城市设有84家直营店。
平安证券分析师朱栋认为,资金短缺依然是当前蔚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截至 2019 年末,蔚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限制性现金及短期投资10.56亿元。蔚来在报告中表示,现金余额不足以提供未来12个月持续经营所需的营运资金和流动资金,将继续致力于融资项目以改善其流动性和现金状况。
此外,截至今年3月31日,长期借款总额约为10.17亿元,主要包括可转换票据和长期银行债务。
不过,2020年初以来,蔚来已获得持续融资“补血”,至少4笔可转债融资合计金额约4.25亿美元,另外还有6月初的发行6000万股ADS募资约3.44亿美元。
此外,蔚来还传出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消息,例如今年2月蔚来与合肥市政府还达成协议,合肥市政府官微消息,蔚来融资145亿元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不过,该消息发布后不久被删除。
对于合肥项目具体规划,李斌曾表示,“这些是相关工作人员提出的一些框架协议阶段的计划,并不是最终版。最终规划如何,将以双方签订的最终协议为准。”
新能源汽车持续迎利好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尽管汽车销量也受到影响,但消费者出于安全,为避免公共交通交叉感染转而购买汽车,汽车消费复苏正在持续发力,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受到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中汽协披露数据,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2万辆,同比下降 23.5%,环比增长 12.2%;1~5月累计销量28.9万辆,同比下降38.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7.4万辆,同比下降24.4%,环比增长15.8%;新能源商用车销量0.8万辆,同比下降13.7%,环比下降13.7%。
6月20日,在《中国企业家》主办的会议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演讲中透露,在今年5月份,蔚来交付了3436台车,也创造了历史交付的新高,而且ES6从去年10月份开始,已连续8个月都是纯电SUV销量的冠军,平均售价在40多万人民币。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用户,特别是高端乘用车的用户,在疫情期间他们对于电动车的喜好度上升了,这其实跟疫情对于用户行为的改变的关联度是非常大的。”李斌表示。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国内车市运转已恢复日常,随着后续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以及渠道运转效率提升,车市景气度有望继续回升。
利好消息还在不断传来。当前各地陆续推出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今年3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原定于2020年是补贴政策取消的最后一年。
地方政府方面,今年6月7日,深圳发布《深圳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措施》,对新购新能源小汽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综合使用财政补贴,其中新购纯电动高级型或经济型乘用车补贴2万元/车,新购插电式混合动力高级型乘用车补贴1万元/车。
6月8日,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赐贵表示,海南省2030年将不再售燃油汽车。近年来各省市越来越重视污染治理,新能源汽车能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业界预计在国内的其他重污染省份,新能源汽车促进政策将纷纷推出。
实际上,就全球来看,今年6月10日,成立17年的新能源头部车企特斯拉股价突破1000美元,市值突破1900亿美元,一度超越“87岁”的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一度令外界吃惊。
财报显示,丰田汽车2020财年营业收入约为29.9万亿日元(约为2万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净利润为2.1万亿日元(约为136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3%,是全球最赚钱的车企。而特斯拉2019年全年营收245.78亿美元(约为1738亿人民币),全年净亏损8.62亿美元(约为61亿人民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Phone 12配置基本确定,苹果下一个真香机?
众所周知了,一年一度热热闹闹的618已经结束了,各大手机厂商各显神通也有了结果,华为和苹果可以说是最大赢家,而iPhone 11无疑是一匹大黑马,成为了618最畅销的旗舰产品。事实证明,5G根本不是拦路虎,苹果手机降价提升性价比依旧可以成为“真香机”。不少网友也说:没有5G的iPhone 11都这么受欢迎,要是今年的iPhone 12搭载5G网络,那国产手机岂不是只有靠边的份了?
回到iPhone 12的消息,往年在9月份发布的苹果新旗舰,在今年面临着挑战,众多苹果供应商都透露出iPhone 12并不能如约而至,苹果分析师们也在分享着自己的报告,以供相关投资者规避风险。但是还有希望,毕竟迷雾和真相还没有到眼前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持怀疑态度。
不过,618一结束,iPhone 11系列就恢复了原价(常规促销价)。在京东苹果产品旗舰店,iPhone 11的折扣从618前夕的900元降到500元,iPhone 11Pro的折扣调整到1200元;iPhone 11Pro Max的折扣从2100元降到1600。
由于销量下降,苹果公司发动了一场“价格战”。近年来,苹果对iPhone进行了大幅降价,并于今年4月发布了Se2版“小钢炮”iPhone,由于这款手机的发布和各系列iPhone的大幅降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iPhone,激起了购买iPhone的欲望。
但是还有很多果粉没有选择入手iPhone 11的原因是,想等等9月份苹果要发布的iPhone 12。现在距离iPhone 12发布也就3个月左右的时间,这3个月时间也是非常快的。预计iPhone 12将会全面支持5G功能,是苹果旗下第一款5G手机。相信对比iPhone 11,iPhone 12的性能将会大幅提升。
另外,根据苹果分析师郭明祺等人的爆料,iPhone 12将会有四个版本,其中普通版的定价预计跟iPhone 11一样,将会在5500元左右。很多果粉就在想,与其现在花4000多入手iPhone 11,不如花5500入手iPhone 12。很明显,5G手机是未来的主流,4G手机肯定是要逐步退场的。5G的iPhone 12可以使用更长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我们在网上看到了外媒给出的5.4英寸的iPhone 12机模,与目前的iPhone SE对比之后,它的机身尺寸还要小了一圈。如果这就是5.4英寸的iPhone 12,我们认为它将会成为下一个爆款,尤其是对于期待小屏旗舰的用户来说,5.4英寸的iPhone 12绝对是绝无仅有的选择。既有强大的性能,还有娇小的身躯,同时它的价格也将会是四款iPhone 12当中最便宜的。
除此之外呢,近日,有关一张iPhone 12 Pro的工厂程序清单图曝光,据图片所示,iPhone 12 Pro并未采用纯直角边框设计,而是较为圆润一些,边框边缘过渡并不突兀。后置方面,则采用了与iPhone 11 Pro类似的“浴霸”式后置三摄,同时还加入了LiDAR传感器。
那么,下面明美无限就继续给广大关注我的果粉们曝光更多关于iPhone 12最新的那些事。
据报道,iPhone 12的配色方案将与iPhone 11相同,唯一的不同是这次iPhone 12的配色方案比iPhone 11多一种配色——玫瑰金。iPhone 12的配色方案包括“薰衣草紫”,“玫瑰金”,“天蓝色”,iPhone 12的配色方案丰富多彩。但是在iPhone 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中,可能除了黑色和白色外,还有夜绿色。
还有iPhone 12 Pro Max的确有理由,也有大概率配备120Hz刷新率屏幕,因为苹果目前发布的手机,基本用的是三星的OLED屏,屏幕素质也用上了顶级,今年三星发布的Galaxy S20系列,也配备了120Hz刷新率,更何况先前苹果在iPad Pro第二代上,就开始实现了120Hz刷新率和触控采样率并行了,所以用上手机,也是指日可待,基本可以肯定会配备上了。
顺便一提,近日根据外媒报道,京东方提供的OLED屏幕并未通过苹果的测试,因此或许供货将要推迟,导致首批上市的iPhone 12或许仅有三星、LG屏幕。不过京东方将继续尝试,以争取来自苹果等公司的订单。此前该公司已经为苹果的iPad、MacBook等产品线提供显示屏。
其实从去年8月开始,苹果就一直在与京东方进行合作并测试该公司的OLED屏,最新消息显示,京东方第一批OLED屏未通过苹果的质量测试。因此苹果为iPhone12下的7500万块OLED屏的订单中,三星独占5500万块,其余2000万块由LG Display。
然后就是iPhone 12的屏幕指纹技术,安卓用了两年的黑科技,iPhone 12终于有望可以用上。此前,国外媒体曾说苹果已经申请屏幕指纹解锁专利,并已通过专利权。而iPhone 12可能会搭载全屏超声波指纹解锁,也就是说,无论你在手机屏幕上的任何地方按指纹都可以识别并解锁。
目前的屏下指纹技术分为四种:光学识别、电容识别、热敏识别和超声波识别。具有“体积轻巧、成本偏低”的电容式模组是大多智能手机主流方案,目前来看,市场的饱和度达到了顶峰。
此外,iPhone 12 Pro Max的机身厚度还会减少,iPhone 11 Pro Max采用的是8.1mm机身厚度,而到了12 Pro Max,却减少到了7.4mm,手感和颜值都会有所提升,不过希望不会以牺牲电池容量和5G天线信号质量作为代价,之前有传言会配备4400mAh大电池,不过这7.4mm机身,控制估计很难,因此电池容量可能会小一些。
今天还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2系列不仅全部升级为OLED屏幕,同时还有机型或将支持120Hz高刷新率、10位色彩、XDR(极致动态范围),甚至是屏下指纹识别等新特性。不过,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iPhone 12系列或不会采用低功耗的LTPO技术,因此如果机型支持高刷新率,那么续航将面临挑战。
对此,如果你们对于苹果公司的iPhone 12最新曝光还有什么想要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明美无限参与一起讨论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首家外资机构搅动清算市场 美国运通如何破局?
国内清算市场首次出现外资机构。
近期,央行正式向美国运通(AXP)与连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通公司”)核发《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这意味着,美国运通成为了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清算资质的外卡组织。按照相关规定,连通公司将在未来6个月内正式开展业务。
具有悠久历史的美国运通在全球拥有庞大的业务网络,但在国内展业,其需要面对的是复杂且竞争激烈的市场——银行卡清算市场银联几乎已经“通吃”,POS终端数量逐年下滑、第三方支付双寡头格局固化、银联网联博弈升级,外资清算机构该从何处破局?
不求规模求差异
就卡业务发展来看,自1982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以来,美国运通与中国市场有交集的卡种和服务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美国运通境外卡用户在中国大陆境内的刷卡受理;一类是向大陆市场发行的单标外币卡,但持卡人只能在境外线下或境外网站使用;还有一类是和银联合作的双标卡,即一张银行卡标注两家卡组织logo,可在境内境外使用,境内由银联清算、境外由运通清算。
取得清算业务许可后,美国运通将获准在大陆市场发行单标人民币卡,这打破其在境内长期“单腿”走路的状态。连通公司负责筹建的银行卡清算网络,将处理美国运通品牌卡在大陆地区的线上线下支付交易。
据美国运通方面透露:连通公司仅是清算业务的持牌主体,在市场上不会出现任何品牌logo,未来公司在大陆市场的卡运营和品牌展示仍是“美国运通”。
官方信息显示,美国运通1850年成立于美国纽约。其业务模式集发卡、商户收单和支付清算业务于一身。业务范畴既涵盖银行业务也包括清算业务,是一家典型的“闭环式”卡组织。从资产规模看,截至2019年年末,美国运通总资产达到1983亿美元,全球流通卡量1.14多亿张。
一个银行卡交易链条上通常涉及三个参与方:发卡机构(银行)、卡组织(清算方)、收单机构(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银行分析团队指出,“卡组织”的业务模式可以理解为:持卡人刷卡交易时,当发卡机构与收单机构不是同一家时,即发生跨行交易,此时资金从发卡机构流向收单机构,中间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资金清算过程,这一清算过程由卡组织(银行卡清算机构)完成。此外,卡组织还会提供银行卡行业规划、品牌运营、业务创新等周边服务。
在业内看来,如此体量的国际卡组织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了金融基础设施开放的新阶段。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有利于为银行卡产业各方提供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服务,中国银联作为唯一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地位将被打破,这有助于优化产业格局、提升市场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独步清算市场近二十年,银联线下布局体量已经相当巨大。央行支付体系运营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2362.96万户,联网POS机具3089.28万台,这一数据统计维度即来自银联。面对被本土卡组织全面占据的线下市场,美国运通的破局点在哪里?
对此,有接近美国运通的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分析师,虽然美国运通业务模式涉及发卡、收单、清算闭环,但在中国大陆境内的业务很单纯,就是定位为负责清算的卡组织。而发卡和收单可以依靠合作方完成,通过合作伙伴去批量嫁接商户,不需要一家一家自己铺,因此布局速度会很快。此外,规模也不是美国运通追求的首要指标,其服务和风格具有差异化,只要把目标圈层的用户识别就可以。
据美国运通官方信息:连通公司的首批合作机构包括16家银行、3家钱包运营商(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和6家具有收单资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有了解情况的资深业内人士透露,美国运通与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形式主要涉及发卡和收单受理,与三家钱包运营商的模式是绑卡消费,相当于帮美国运通直接打通了场景。“不过,合作发卡行参与绑定哪家钱包运营商,除了美国运通自身,仍要看银行和钱包运营商的意愿,其中涉及复杂的利益考虑。”该人士补充道。
另一个破局点可能在于差异化的能力互补。前述接近美国运通人士向分析师表示,运通在全球业务中既做发卡,也做清算。既了解发卡侧,也了解收单侧。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管理、客户管理和风险信息管理能力。虽然其在国内只涉足清算业务,但是上述卡运营和风险管理的经验可以通过多种业务形式分享给合作机构。
前述资深内人士也认为,美国运通海外庞大的网络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与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合作空间。
挑战复杂市场格局
在市场竞争方面,除了国内市场占有率极高的本土卡组织外,美国运通还需面对国内竞争白热、复杂微妙的支付市场。
首当其冲的是低廉的费率。2016年,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取消行业分类。根据规定,银行卡清算机构收取的网络服务费不区分借记卡、贷记卡,费率水平统一降低为不超过交易金额的0.065%,封顶收费标准为6.5元。而在实际展业中,一些二维码支付的费率甚至可以降到0。但从国际清算网络服务费率水平看,一般处于交易金额的2%~3%。
美股投资网相关报告指出,卡组织的盈利驱动要素主要包括:账户和交易网络带来的交易量,具备定价权的稳定费率以及增值服务收入。由于业务成本低、费率稳定,和持续上涨的发卡规模,国际卡组织平均ROE通常达到15%~20%,远高于国内水平。由此不难看出,美国运通在大陆市场,单纯靠清算业务盈利的可能性较低。
信用卡资深研究人士董峥透露,“外卡组织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肯定要遵守发改委的定价要求。但美国运通的短期诉求显然不仅仅是盈利,而是要补齐在中国大陆市场缺失的腿,完整全球化布局。在初期获得用户后,可以引流到境外去进行转化。” 事实上,由于业务模式涉及自发银行卡,因此美国运通的利息净收入占比相对更高。按照美国运通2019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亿美元,其中利息净收入占比20%;2019年末信用卡贷款余额约870亿美元,占总资产的44%。
此外,在关键的清算业务上,美国运通与本地卡组织采取何种竞合模式也是市场关注焦点。
此前,一些行业人士猜测:美国运通可能采取的是一种所谓“台湾模式”。即在台湾地区,美国运通、万事达、Visa等卡组织可以与银行合作发行单标卡,但是清算转接由台湾联合信用卡中心(NCCC)集中处理,卡组织可从中收取手续费。如果采取这种模式,美国运通未来的具体清算业务会由银联来进行集中处理。
对此,有接近美国运通的人士告诉分析师:“台湾模式”是一个历史产物,不一定适合当前国内现状的形式。如果仅仅是做卡品牌运营,何必等这么多年?作为有银行卡清算许可证的机构,美国运通肯定要做清算业务。据其透露,连通公司的清算网络已经建设完成。
董峥认为,所谓“台湾模式”,其前提是NCCC实质已经不参与发卡和清算,仅仅承担管理和转接角色,与国际卡组织不是竞争关系。其合作模式更像通讯领域 “一拖几的电话交换机”。“但银联和美国运通均是卡组织,承担清算职能,是竞合关系,二者的合作不可能直接涉及双方核心业务。” 董峥表示。
“有可能的一种形式是美国运通去使用国内卡组织的通道,毕竟同样的线下网络不需要去再重复建设,相当于借道行车,但最终清算一环要由其自身完成。”前述资深业内人士指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软银200万美元将投14家美国初创企业:为种族多样性努力
6月19日,据路透社报道,软银集团6月18日称,将向14家美国初创企业投资200万美元或更多,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均为黑人或其他不被充分代表的种族。此举将作为该公司努力为更多种类的企业家提供资金的一部分。
这些投资将通过软银集团子公司SoftBank Investment Advisers进行,这也是软银集团Emerge加速器项目的一部分。
Emerge加速器项目由SoftBank Investment Advisers和WeWork Labs共同创建,在项目第一阶段,初创企业创始人与软银旗下专业人士进行了为期八周的交流。在当地时间6月18日的在线视频演示中,这些创始人将公司向100多个投资者进行了推介。
软银愿景基金首席执行官拉杰夫·米斯拉(Rajeev Misra)称,该公司致力于促进多样性并消除少数族裔企业家面临的一些障碍。
杰夫·米斯拉在一份声明中说:“通过扩展我们加速器项目的覆盖范围,我们将能够与更多杰出的创始人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帮助他们扩大初创企业的规模。”
据知情人士称,软银将对这14家企业中的每一家至少投资15万美元,其中包括能源管理平台SHYFT Power Solutions。
SHYFT Power Solutions的产品可以使消费者跟踪家庭和企业用电量,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Ugwem Eneyo称,Emerge加速器项目帮助她找到了其他创始人并与之合作。
Ugwem Eneyo在一份声明中说:“在人们就系统种族主义、偏见和其他形式的不平等问题进行更多对话的时候,我很高兴看到Emerge已经致力于培育生态系统和资源来支持代表性不足的创始人。”
本月初,软银集团还成立了另外一个规模为1亿美元的机会成长基金,仅投资于有色人种的企业创始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谷歌隐私保护纠纷上诉失败,法国维持5000万欧元罚款判决
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周五(19日)裁定,维持对谷歌5000万欧元(5600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谷歌对安卓用户的数据保护选项的提供“不够清晰和透明”。法国数据监督机构曾表示,当该谷歌收集数据用于定向广告时,用户并 “没有被充分告知”他们同意了什么。对此,谷歌表示将研究做出改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6月19日,英特尔发布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及全新的AI软硬件产品组合。
英特尔称,作为业界首个内置bfloat16(深度学习加速功能主打指令集技术)支持的主流服务器处理器,上述产品能够帮助图像分类、推荐引擎、语音识别和语言建模等应用的AI推理和训练更简便地部署在通用CPU上。
目前,包括BAT在内的大型云服务提供商以及浪潮等IT基础架构产品及方案提供商均已宣布采用英特尔新一代处理器。
“现阶段,芯片已部署近3500万颗。”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至强处理器与存储事业部总经理Lisa A。 Spelman在演讲中表示,阿里云、蚂蚁金服集团、海鑫科金、东软、腾讯云等已开始使用英特尔深度学习加速技术。
“以前我们的生态链与今天相比是比较简单,但现在除了硬件合作伙伴,OEM,还有操作系统、数据库、虚拟化的软件供应商,还有云服务提供商、行业服务提供商,接下来会重建我们的生态,扩大合作阵营。”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会后在接受包括美股投资网在内的分析师采访时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启动英特尔合作伙伴联盟计划。
但在数据生态的构建中,英特尔也面临着来自于其他科技公司的竞争。
去年8月,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昇腾910、MindSpore的推出,标志着华为已完成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的构建。面向未来,针对不同的场景,包括边缘计算、自动驾驶车载计算、训练等场景,华为将持续投资,推出更多的AI处理器。
据分析师了解,目前AI服务器芯片领域的核心玩家除了华为和英特尔外,还包括了英伟达、谷歌、微软等科技公司,AI手机和物联网芯片的玩家也越来越多。除了大公司,目前全球AI领域的创新公司已经达到了1100多家。
面对外界变化的需求,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梁雅莉对分析师表示,英特尔对于解决不同的工作负载有一个“XPU”战略,无论是通用CPU,还是FPGA、ASIC,亦或是训练和推理芯片的架构,可以针对用户不同的负载,不同的应用,推荐最适合的架构。
王锐则补充表示,英特尔并不是提供一个单一产品,即便是在CPU单款产品本身,或者是“XPU”的每一款当中都还有定制的能力和选择,所以把所有的阵营加起来,相信很难有竞争对手能够和英特尔竞争。
此外,面对逆全球化思潮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带来的影响,王锐表示,中国希望可以由自己研发的半导体产业去赶超世界上先进水平,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对于英特尔来说,也将致力于整合公司的设计、制造优势并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解决方案,去尽一份力。
“现在有很多非常不可控的东西,不管是英特尔也好,还是客户也好,都是无法单方控制的。英特尔是一家跨国公司,我们必须要尊重所在的各个国家的法律法规,英特尔也是一家非常有道德操守的公司,永远都不会触及这个底线。此外,英特尔推崇的是科技无边界,科技无国界的理念,希望理性的政府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王锐对分析师如是表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股讯 | 疫情反弹美股高开低走 苹果关闭11家专卖店跌0.57%
北京时间6月20日消息,苹果宣布重新临时关闭部分专卖店,使得投资者担忧经济重启会放缓,甚至“走回头路”,美股高开低走。截至收盘,道指跌208.64点,跌幅为0.80%,报收25871.46点;标普500指数跌17.6点,跌幅为0.56%,报收3097.74点;纳指涨3.07点,涨幅为0.03%,报收9946.12点。
美国主要科技巨头涨跌互现,脸书涨1.21%,亚马逊涨0.79%,苹果跌0.57%,NetFlix涨0.86%,Alphabet跌0.3%,微软跌0.6%。
中国主要科技股涨跌互现,网易涨0.96%,爱奇艺跌1.45%,拼多多涨6.26%,微博跌0.74%,腾讯音乐涨5.68%,阿里巴巴跌1.3%,京东跌3.54%,百度跌0.31%,趣头条涨10.38%。
中概股股价
其他中概股大多数上涨,其中上涨的公司包括:品钛(涨34.84%),金山云(涨15.37%),信而富(涨13.73%),小牛电动(涨11.5%),世纪互联(涨10.69%),新氧(涨8.57%),搜狐(涨7.32%),兰亭集势(涨6.72%),宝尊电商(涨6.66%),云米(涨6.03%),乐居(涨5.61%),新东方(涨5.4%),途牛(涨5.26%),哔哩哔哩(涨4.95%),迅雷(涨4.69%),凤凰新媒体(涨4.52%),优信(涨4.32%),中通(涨4.09%),华米(涨4.08%),虎牙(涨3.85%),好未来(涨3.82%),360金融(涨3.63%),趣店(涨3.59%),老虎证券(涨3.52%),跟谁学(涨3.14%),欢聚集团(涨3.0%),1药网(涨2.54%),唯品会(涨2.47%),信也科技(涨2.47%),乐信(涨2.41%),富途控股(涨2.31%),蔚来(涨2.23%),斗鱼(涨2.12%),陌陌(涨2.1%),金融界(涨1.99%),正保教育(涨1.66%),人人公司(涨1.51%),猎豹移动(涨1.43%),搜狗(涨1.16%),寺库(涨1.12%),无忧英语(涨1.04%),百世(涨0.83%),团车(涨0.68%),58同城(涨0.52%),网易有道(涨0.32%),新浪(涨0.22%),简普科技(涨0.1%),前程无忧(涨0.08%)。
下跌的公司包括:易车(跌0.25%),中芯国际(跌0.27%),携程网(跌0.34%),荔枝(跌0.5%),UT斯达康(跌0.57%),达内科技(跌0.58%),如涵控股(跌0.65%),嘉楠科技(跌1.04%),汽车之家(跌1.13%),蛋壳公寓(跌1.43%),亿航(跌1.67%),流利说(跌1.94%),触宝(跌2.43%),500彩票网(跌2.47%),小赢科技(跌2.95%),蘑菇街(跌3.02%),瑞幸咖啡(跌3.54%),云集(跌4.29%),宜人贷(跌7.21%),房天下(跌7.44%),微贷网(跌8.86%)。
华米被低估约46%
根据现金流折现法计算,华米被低估约46%。投资界普遍认为,企业的价值等于它未来生成的现金流当前的价值。当然,现金流折现法只是众多估值方法中的一种,而且并非完美无缺。华米未来10年现金流当前的价值为46亿元,最终价值的当前价值为48亿元,权益总额为94亿元。将权益总额除以流通股本,就是华米“应该”的股价:21.39美元。与11.47美元的股价相比,华米被低估了约46%。今天常规交易中,华米股价上涨0.45美元,涨幅为4.08%,报收于11.47美元,盘中一度摸高11.96美元。
瑞幸咖啡公告称独立董事濮天若辞职
瑞幸咖啡星期五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独立董事濮天若的辞职信。据悉,瑞幸咖啡2020年6月16日就接到濮天若的辞职信。濮天若表示,由于个人原因,将立即辞去瑞幸咖啡董事一职。濮天若同时还将辞去在瑞幸咖啡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为调查会计造假丑闻而成立的特别委员会的职务。瑞幸咖啡表示,感谢濮天若任职期间的服务,正积极寻找适合的人选加入公司董事会。濮天若与魏源宗在3月27日被任命为瑞幸咖啡独立董事,并成为特别委员会成员。瑞幸咖啡特别委员会另外一名成员托马斯·梅尔(Thomas Meier)4月23日宣布辞职。瑞幸咖啡还发布通知称将在2020年7月5日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根据该通知,本次股东大会将讨论的事项包括解除董事长陆正耀的董事任命,解除黎辉、刘二海的董事任命,以及解除独立董事邵孝恒的任命。如果在7月5日的特别股东大会上,陆正耀、黎辉、刘二海和邵孝恒均被免职,瑞幸咖啡在自曝会计造假事件时的董事会成员将悉数离职。
美国/国外科技股
其他国外科技股涨跌不一,其中上涨的公司包括:VMware(涨5.06%),赛门铁克(涨3.74%),速汇金(涨3.7%),西部数据(涨3.67%),Groupon(涨3.35%),Fibit(涨3.24%),戴尔科技(涨3.16%),Snap(涨3.05%),Spotify(涨2.67%),Box(涨2.54%),Adobe(涨1.8%),SAP(涨1.4%),甲骨文(涨1.32%),zoom(涨0.79%),Zynga(涨0.76%),动视暴雪(涨0.75%),美光科技(涨0.69%),艺电(涨0.65%),Pinterest(涨0.65%),英伟达(涨0.47%),AMD(涨0.35%),恩智浦(涨0.07%)。
与上一交易日持平的公司包括:GoPro。
下跌的公司包括:特斯拉(跌0.3%),eBay(跌0.31%),Salesforce(跌0.38%),黑莓(跌0.39%),英特尔(跌0.77%),索尼(跌0.8%),惠普公司(跌0.83%),爱立信(跌0.88%),诺基亚(跌0.92%),LendingClub(跌0.99%),Yelp(跌1.04%),iRobot(跌1.05%),思科(跌1.11%),高通(跌1.23%),IBM(跌1.36%),摩托罗拉系统(跌1.76%),Twitter(跌1.82%),PayPal(跌2.2%),Lyft(跌2.82%),Slack(跌3.19%),Uber(跌3.29%),博通(跌4.02%)。
疫情反弹促使苹果再次关闭11家专卖店,股价跌2.01美元
由于美国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反弹,苹果将再次临时关闭位于佛罗里达、亚利桑那、北卡罗来纳和南卡罗来纳州的11家专卖店。苹果发言人星期五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当前部分社区疫情严重,我们将临时关闭这些地区的专卖店。我们非常谨慎地采取了这一举措,并在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一旦情况允许,这些专卖店将恢复营业。”受此消息影响,今天常规交易中,苹果股价下跌2.01美元,跌幅为0.57%,报收于349.72美元,一度探底345.17美元。盘后交易中,苹果股价一度下跌1.39美元。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全球疫情蔓延呈加速之势,星期四新增确诊病例15万。最近,包括佛罗里达、北卡罗来纳、俄克拉荷马、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和亚利桑那在内的美国部分州疫情出现反弹,促使当地政府考虑采取新的防控措施。苹果称,本周末客户仍然可以取回在这些专卖店维修的设备,员工将带薪休假。苹果没有披露重新关闭的专卖店恢复营业的时间。杰富瑞集团分析师凯尔·麦克尼利(Kyle McNealy)星期五发表投资报告,维持对苹果股票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股价由370美元上调至405美元,原因是即将发布的5G iPhone。
微软、苹果谁能首先撞线2万亿美元?
上周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苹果推动下首次冲破10000点大关。当天,苹果股价在Mac计算机将配置自主设计处理器消息拉动下大涨4%。这使得它迈进1.5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与微软“平起平坐”。虽然过去数个月两家公司市值均增加了5000亿美元,受到投资者关注,但它们的市值再增长5000亿美元却困难重重。尽管疫情期间iPhone销售放缓,供应链遭到破坏,但通过将创收模式由硬件型转为服务型,苹果成功获得投资者信任。这一转型并未影响到一次性销售,在可穿戴设备销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最近数个季度App Store营收大幅增长。但是,苹果仍然未能推出像iPhone这样划时代的新产品,再考虑到供应链遭到破坏可能会影响新型号iPhone的发布,投资者应当有心理准备:2020年苹果业绩不会很好。微软最近股价上涨与疫情期间企业纷纷采取居家远程办公模式有关。居家远程办公提振了微软的两大关键业务:Azure云服务和Office。不容忽视的是,过去5年微软在每股收益和自由现金流增长方面的表现优于苹果。微软和苹果股价都处于或接近逾10年来最高水平,这使得投资它们具有一定风险。但是,投资者在非常时期选择科技巨头是有原因的,他们认为科技巨头营收和利润有进一步加速增长的潜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巴菲特投资组合二季度投资收益已超过400亿美元
根据伯克希尔一季度持仓以及二季度期间的持仓变动,粗略统计显示,截至今天,巴菲特持有的投资组合在二季度实现投资收益已超过400亿美元。具体来看,苹果公司贡献了巴菲特投资组合的一半收益,苹果公司是巴菲特投资组合第一大持股,比例有35.5%。对巴菲特投资收益贡献较大的还有美国银行、卡夫亨氏、美国运通、穆迪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