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诺基亚(NOK)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诺基亚Q3净销售额为43.26亿欧元,同比下降8%,不及分析师普遍预期的47.3亿欧元。经调整的营业利润为4.54亿欧元,同比增长9%;经调整的每股收益为0.06欧元,上年同期为0.05欧元。
经调整的毛利率为45.7%,较上年同期提升490个基点。经调整的营业利润率为10.5%,较上年同期提升160个基点,好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9.5%。
按业务划分,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净销售额为15.25亿欧元,同比下降1%;移动网络业务净销售额为17.47亿欧元,同比下降19%;云及网络服务业务净销售额为7.02亿欧元,同比下降5%;诺基亚技术业务净销售额为3.52亿欧元,同比增长36%。
诺基亚首席执行官Pekka Lundmark表示“我乐观地认为,我们的许多业务正在好转,尽管有些业务仍在经历市场疲弱。”据悉,该公司第三季度在移动网络领域“达成了几笔重要交易”。
诺基亚一直在努力使其客户群体多样化,最引人注目的是收购了专门从事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的Infinera Corp.,并出售了其海底电缆部门。此外,据报道,诺基亚也在考虑出售其移动设备部门,尽管谈判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可能不会达成交易。
展望未来,诺基亚仍预计,2024年调整后营业利润在23亿欧元至29亿欧元之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苹果(AAPL)、英伟达(NVDA)和微软(MSFT)似乎是人工智能支出竞赛中的明显领导者,Wedbush预计,在未来六到九个月内,七大科技巨头中的一家将达到4万亿美元的市值。苹果目前的市值为3.56万亿美元,其次是英伟达的3.23万亿美元和微软的3.11万亿美元。
以Daniel Ives为首的Wedbush分析师对人工智能支出和基础设施的未来做出了一些大胆而乐观的预测。Ives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随着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建立,从今天到2027年,整个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的机会可能会增长10倍。我们估计,未来三年,人工智能的资本支出将达到1万亿美元。”
随着英伟达的芯片成为人工智能计算的基石,它在大规模基础设施支出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Wedbush认为微软是人工智能的另一个核心驱动力。继这两家公司之后,下一波受益者将包括苹果、AMD (AMD)、戴尔(DELL)、IBM(IBM)、甲骨文(ORCL)、Palantir (PLTR)、赛富时(CRM)和ServiceNow(NOW)。
Ives补充说“简而言之,我们认为科技股在2025年将再上涨20%,这轮科技牛市刚刚进入由人工智能革命引领的下一个阶段。”
苹果公司的机会
苹果公司现在正准备利用其最新产品,如iPhone 16和搭载自家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的新iPad mini,来利用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尽管一些悲观的报告和出货跟踪显示,iPhone的需求低于之前的发布,但Wedbush预计,今年假日季的iPhone销量将飙升。
Ives补充说“我们继续看到亚洲供应链上的进一步迹象表明,这次iPhone升级周期可能是历史性的,为一个超级周期奠定了基础,因为目前我们估计,全球约有3亿部iPhone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升级。在我们看来,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的升级周期开始,苹果在25财年的iPhone销量可能超过2.4亿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零售经纪券商Robinhood Markets(HOOD)正将业务范围扩大至期货交易和指数期权,以吸引更多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进入其平台。投资者可以交易的期货合约包括股指、货币、金属和包括天然气和原油在内的能源,Robinhood会员的交易佣金为50美分,其他客户的交易佣金为75美分。该公司周三表示,也将提供加密货币期货,这证实了早些时候的报道。
该公司还将为黄金会员提供CBOE Global Markets inc .支持的指数期权,每份合约收费35美分,其他客户收费50美分。
在疫情促使许多新手投资者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之后,Robinhood和其他券商正在争夺客户忠诚度。他们扩大了业务范围,包括更多的资产、更长的交易时间和其他投资能力。
除了向期货交易和指数期权领域扩张之外,Robinhood还推出了一个基于浏览器的交易平台,该平台更类似于盈透证券集团(IBKR)和嘉信理财(SCHW)提供的交易平台,后者面向更成熟的投资者,并允许高级定制。
Robinhood首席经纪官Steve Quirk在声明中称“通过观察交易工具的前景,并与活跃的交易员交谈,我们意识到人们对传统产品感到失望。在应用程序或图表平台之间来回切换既麻烦又耗时。”
在重新设计的交易平台上,客户可以在一个窗口中拥有多达8个图表,有数十个设置,并可以访问蜡烛、线形和其他图表类型。该公司竞争对手富达投资本月早些时候说,它将推出一个面向交易员的改版桌面平台。
Robinhood表示,重新设计的交易平台将立即向客户开放,而期货交易和指数期权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但没有提供确切的时间表。Robinhood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Vlad Tenev也希望将公司扩展到国际市场,特别是在它提供更多专注于加密货币的尝试之际。Robinhood在本周于迈阿密举行的首次以客户为中心的会议上宣布了这些更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IBM(IBM)在即将发布Q3财报前夕获得了Stifel的买入评级,本周早些时候,该股收盘创下历史新高。Stifel还将IBM目标价从205美元上调至246美元。此外,尽管Stifel预计,由于季节性因素,IBM的营收将低于上一季度,但每股收益或将超预期。IBM周一收于235.26美元的纪录高位,周二继续飙涨,盘中创下237.37美元新高。
IBM将于10月23日盘后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分析师普遍预计营收为150.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22美元。上个季度,IBM的每股收益比预期高出0.26美元,营收则高出1.47亿美元。
展望2025年,Stifel认为IBM最近的收购以及新的大型机周期将使IBM的收入增长。
预计IBM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以64亿美元收购HashiCorp(HCP)的交易,但监管机构的审查可能会将这一交易推迟到2025年初。7月1日,IBM完成了以21亿美元从Software AG收购StreamSets和webMethods的交易。
Stifel预计,到2025年,这些收购将使IBM软件部门的收入增加4%或更多。这家投资机构还认为,IBM将从2025年的企业许可协议续签中受益,尤其是在第四季度。更重要的是,IBM的下一个大型机周期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
以大卫·格罗斯曼(David Grossman)为首的Stifel分析师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表示“IBM的上一个大型机周期是在22年第二季度推出的z16。”“大型机周期通常持续10-12个季度,我们预计下一个周期将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
“分段报道没有那么详细,”他补充说。“然而,从历史上看,大型机周期在前12个月为基础设施部门增加了约15亿美元的收入。”
IBM的股价在过去一年里飙升了67%,在过去一个月里更是屡创新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 Group(LCID)宣布将向市场公开发行2.625亿股股票。与此同时,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和Ayar(PIF的关联公司Ayar Third Investment Company)将在非公开配售中认购3.75亿股,预计Ayar的持股比例将维持在58.8%左右。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发稿,Lucid周三美股盘后大跌超12%。
美国银行证券是此次公开发行的唯一承销商。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还打算授予该行30天的期权,以额外购买Lucid近3,937万股普通股。
Lucid表示,该公司打算将此次公开发行以及大股东定向增发的净收益“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其中可能包括资本支出和营运资金”。
今年8月,Lucid表示,PIF已同意向该公司提供15亿美元现金,这是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今年第二次获得急需的资金。
Lucid在第二季度生产了2110辆电动汽车,较第一季度的1728辆增长22%;该公司第二季度交付了2394辆电动汽车。此外,Lucid初步估算,第三季度营收为1.99亿-2.0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为1.964亿美元;第三季度汽车产量1,805辆,交付量为2,781辆(分析师预期为2,334辆);第三季度初步运营亏损为76.5万-79.0万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BMO Capital Markets首席投资策略师Brian G. Belski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小型股和中型股的估值背景对于寻求增加敞口的投资者来说仍然很有吸引力。
BMO Capital Markets的数据显示,小型股(标普小型股600指数)的交易价格与20年平均水平相比仍有折价,而中型股(标普中型股400指数)的交易价格仅略有溢价。另一方面,标普500指数的交易价格相对于其20年平均水平则大幅溢价。
历史数据显示,一旦美联储开始降息,小型股就会受益。策略师表示,自1995年以来,在美联储首次降息的一年内,标普小型股600指数和标普中型股400指数的平均涨幅达到两位数百分比,分别为12.8%和10.7%,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在同一时期内的平均涨幅为6.7%。此外,当降息发生在经济增长期间,中型股和小型股的平均回报率都超过了20%。
然而,策略师指出,在7月创下最佳单月表现之一后,小型股和中型股目前的相对表现均处于“严重超卖水准”,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如果以史为鉴,这些趋势逆转只是时间问题”。
在过去的30年里,这种疲软之后通常会出现快速反弹,在所有的月度滚动一年期间,小盘股和中盘股的平均表现分别高出3.1%和3.9%。此外,2021年至2022年,小型股和中型股的混合增长率急剧加快,峰值增长率分别为26.1%和19.7%。
策略师表示“我们认为悲观情绪已经达到顶点,这使得反弹更有可能。近期趋势已经开始显示出一些改善。”他建议投资者增加对小型股和中型股的投资,称“情况好转只是时间问题”。
策略师还表示,以下表现优异的股票是符合主题的,包括邦吉(BG),Constellation Energy(CEG),Criteo(CRTO),Dayforce(DAY),数字房地产信托公司(DLR),英特格(ENTG),Expand Energy(EXE),伊克力西斯(EXEL),餐饮品牌国际(QSR),Rubrik(RBRK),罗斯百货(ROST),RPM International(RPM),Snap(SNAP),The Trade Desk(TTD),Take-Two互动软件(TTWO),美国食品控股(USFD),Vistra Energy(VST)。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投行Bernstein表示,在给芯片行业带来了冲击之后,阿斯麦(ASML)公布的糟糕业绩指引可能会导致更广泛的半导体设备行业在2025年面临更大压力。
财报显示,阿斯麦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9%至74.67亿欧元,好于市场预期的71.7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7%至20.77亿欧元,好于市场预期的19.08亿欧元。然而,该公司第三季度订单大幅下滑至26.3亿欧元,远不及市场预期的54亿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阿斯麦还下调了对2025年的增长预期,特别是EUV设备的需求。客户对新技术节点的谨慎态度以及逻辑芯片市场复苏的缓慢、EUV需求的时间点延迟,导致该公司对未来的预期低于此前给出的区间。阿斯麦预计2025年营收将在300亿至350亿欧元之间,分析师预期为359.4亿欧元;该公司预计2025年毛利率会维持在51%至53%,此前预测为大约54%-56%。
Bernstein分析师Stacy Rasgon表示,考虑到阿斯麦的业务重点和“不稳定的营收状况”,该公司“未必是对半导体设备领域其他公司的最佳解读”,但订单轨迹仍令人担忧。分析师表示“订单轨迹和对更广泛需求的评论可能会对2025年的预期产生影响(特别是考虑到英特尔等公司一些广为人知的问题),而这种影响在短期内似乎不太可能缓解。”
在阿斯麦公布业绩后,其他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股价也出现下跌,其中包括应用材料(AMAT)、科磊(KLAC)和泛林集团(LRCX)。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东时间10月15日,传奇生物(LEGN)股价在早盘拉高2个点后迅速走低,20分钟内下探近7%,此后公司股价一路走低,最终收跌9.6%。次日,传奇生物股价继续下跌,收跌1.98%。
此轮下跌行情出乎了不少投资者的意料,因为就在10月15日,强生发布了其Q3季度财报,虽然当期强生营收仅同比增长5.2%至224.71亿美元,但其与传奇生物合作商业化的Carvykti(西达基奥仑赛)在Q3季度销售额达到了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7.7%,前三季度销售额则为6.29亿美元,同比增长84.3%。
但强劲业绩显然未能推动传奇生物的股价进一步走高,公司股价反而在继续走低。其中原因或与传奇生物此前传出的收购案有关。在当日的强生Q3业绩会上,其高管表示“公司并不会为了大型收购而过分勉强自己”。
叠加此前传出的买卖双方对收购价格预期可能存在差异的传闻,不少市场意见认为“强生或放弃对传奇生物的收购”,由此引发押注收购的短线资金撤离,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传奇生物在Q3业绩大增的情况下股价却出现走低的情况。
美股投资网观察到,受到“收购风波”的影响,传奇生物股价在7月26日达到60.87美元区间高点后一直处于波动下跌趋势,10月16日收盘价已跌至44.02美元,较高点跌去27.68%。
“收购风波”就此停息?
今年7月12日,一篇来自SeekingAlpha的文章援引StreetInsider的消息表示,知名CAR-T细胞治疗公司传奇生物收到收购要约,并且聘请了投行Centerview Partner帮助董事会审阅收购邀约报价和其他选择,竞标者的身份尚不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Centerview Partners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并购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成功案例之一是阿斯利康在2023年底以高于目标公司市值86%的溢价,完成了对中国创新药企亘喜生物的收购,交易金额高达12亿美元。
所以在被并购消息传出的当天,传奇生物大涨超12%。按照行业内猜测,此次交易收购价将达百亿美元,或将是目前中国最大biotech并购案。这也是传奇生物在7月走出一波上涨行情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此次并购案,业内普遍认为,传奇生物在其核心产品Carvykti进入上升期之际,突然接受收购邀约,直接原因或在于公司和其母公司金斯瑞在今年春天卷入了美国《生物安全法》的一系列漩涡之中。
而对于那位所谓“不知名买家”,当时市场猜测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是强生。并有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因为传奇的主打产品西达基奥仑赛是和强生深度绑定,这款产品未来潜力很大,预测年营收额为50亿美元。强生怎么可能会同意跟其他大药企分这杯羹?”
对于被收购这一传闻,传奇生物CEO黄颖在财报会议上表示,“传奇生物和强生正尝试跳出框框思考未来的供应,包括内部节点、新建或扩建工厂以及其他替代路线。可以保证,这是双方合作的最高优先事项之一。目前,传奇生物的董事会正与投资者及各利益相关方保持沟通,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并非仅限于单一路径。”而这一回应也被市场解读为此次并购双方正是强生和传奇生物。
但就在市场开始布局强生以及担忧传奇原母公司金斯瑞后续估值时,事态再度发生转机。
9月下旬,又一则市场传闻在国内业界流传开来传奇生物的收购谈判因为价格问题而陷入僵持状态。据了解,谈判焦灼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传奇生物的各股东态度不一致。有消息人士透露“小股东基本满意,但大股东对交易价格不满意,觉得买方有压价嫌疑。”与此同时,强生和传奇生物股价在9月中下旬均出现一波下跌,也从侧面印证当时押注并购的短线资金已出现动摇。
10月15日,就在市场中传出强生“不会为了大型收购而过分勉强自己”的消息后,传奇生物股价便出现大跌。资金面上来看,传奇生物当日卖空成交比例达15.53%,较上个交易日提高8.22个百分点,当日净流出1473.24万美元,短线出逃迹象明显。
由于促成该收购案的主要契机在于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在目前该黑天鹅影响消退且收购双方意愿不强的情况下,接下来收购案风波将暂时停息。而对业绩蒸蒸日上的传奇生物来说,也算利空出尽。
靠Carvykti“拉股价”再次成为重点
虽然考虑到地缘政治影响,强生与传奇的收购案并不会彻底终止,但现阶段对于两家公司来说,现在更要紧的是借着Carvykti的强势业绩以及中美两地上市的重要时间窗口再拉一波股价。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Carvykti在4月才获FDA批准情况下,Q3季度销售额便大幅增长了87.7%至2.86亿美元,成为强生增长势头最猛的产品;与此同时今年8月,传奇生物递交的西达基奥仑赛注射液的上市申请亦获得NMPA 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和一种免疫调节剂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是第6款在国内获批的CAR-T,也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二线治疗的B细胞成熟抗原 (BCMA) 靶向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Carvykti去年的销售额为1.34亿美元,而今年上半年,该产品的销售额便超过了去年全年,且随着季度销售额快速增长,今年其销售额将突破5亿美元。如今根据强生和传奇已放出的季报数据,市场认为Carvykti在今年的销售撞线10亿美元的概率正在不断放大。
因此,在经过“收购风波”后,快速提升市场信心对于传奇生物而言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于是在强生披露财报后,传奇生物也公布Ⅲ期研究CARTITUDE-4最新三年随访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在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前线治疗(包括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PI)和一种免疫调节剂(IMiD))的复发或来那度胺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单次输注CARVYKTI®(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可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与泊马度胺、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PVd)或达雷妥尤单抗、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DPd)等标准疗法相比,死亡风险降低45%,证明患者在首次复发后就能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疗效;同时,该药与标准疗法的安全性表现与之前的结果一致。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CARTUDE-4临床研究针对的则是更前线的2-4线治疗(经过1-3线治疗),临床试验获得的积极结果。加上目前BCMA CAR-T疗法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潜力较大且已被多个国家认可和批准,这为传奇生物的BCMA CAR-T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或将直接搅动细分赛道的竞争格局,也将为市场研判CARVYKTI®后续市场增长提供关键的临床数据支持。
回顾传奇生物在2022年上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两轮行情,推动其股价上涨的关键主要在于研发成果和商业化成果的披露,再结合今年7月行情来看,传奇生物的上涨逻辑并未发生根本转变。此次收购风波停息利空出尽,传奇生物或再次回到研发/商业化里程碑驱动股价上涨的轨道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注意到,由于业绩预期下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的股价暴跌,其欧洲最有价值科技公司的地位被软件公司SAP(SAP)取代。
周二,阿斯麦以芯片工厂建设延迟为由下调业绩指引,令投资者震惊,该公司市值蒸发逾600亿欧元(合653亿美元)。该公司第三季度获得的订单也只有分析师预期的一半左右。
16%的跌幅是阿斯麦26年来的最大跌幅,与20多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诺基亚和沃达丰集团一样,是欧洲单日跌幅最大的公司之一。
与此同时,受益于云计算收入的大幅增长,SAP的股价今年上涨了52%。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不断增长。上一次阿斯麦在市值方面落后于SAP是在2020年。
SAP今年宣布了一项重组计划,作为其将人工智能整合到SAP软件中以帮助企业客户提高效率的努力的一部分。该公司将于下周一公布第三季度业绩。
截至发稿,SAP股价上涨1.1%,至212.15欧元,市值达到2610亿欧元。
自7月份达到创纪录水平以来,阿斯麦股价已下跌逾三分之一,原因是美国可能对其在华业务施加更多限制,以及半导体行业整体疲软。周三该指数下跌了5%。
其客户英特尔正在通过重组削减开支,其中包括推迟德国和波兰工厂的计划,三星电子等存储芯片制造商客户也在密切关注自己的支出。
芯片行业低迷导致阿斯麦订单大幅下降
阿斯麦业绩不佳,而该公司错误地提前一天发布了财务业绩,这加剧了该公司的疲软业绩。阿斯麦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提前发布财报“是由于技术错误”。该公司将于周三下午 3 点在阿姆斯特丹与投资者举行电话会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报道,亚马逊(AMZN)已与Snowflake(SNOW)的竞争对手Databricks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协议,允许这家数据仓库公司使用亚马逊的Trainium AI芯片。
此次合作主要围绕亚马逊的Trainium AI芯片展开,该芯片为希望定制或构建人工智能模型的公司提供了英伟达(NVDA)GPU之外的一种更便宜的替代品。
亚马逊表示,这项为期五年的协议(条款未披露)可能会让公司花更少的钱来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能力。
Databricks高管Naveen Ra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亚马逊的合作将使人工智能对企业来说变得更快、更便宜,因为它可以让Databricks将使用亚马逊人工智能芯片而不是主导人工智能加速器市场的英伟达芯片所节省的成本转嫁出去。
Databricks希望使用亚马逊芯片节省下来的成本转嫁给客户,以攻破英伟达的护城河。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Databricks还将增加通过AWS租用的英伟达GPU的使用。据Rao称,AWS为Databricks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并且仍然是该公司增长最快的云合作伙伴。
AWS的Dave Brown表示,亚马逊专门为人工智能任务设计的Trainium芯片可以帮助企业将人工智能开发成本降低40%。
据了解,亚马逊于2023年11月发布了其Trainium芯片的第二个版本。该公司还拥有一系列名为Inferencia的人工智能芯片,也用于构建和利用人工智能模型。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