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第二季度亏损超出市场预期,美股开盘一度跌超8%。
8月18日,小鹏汽车(NYSE:XPEV;09868.HK)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营收为50.6亿元,同比下滑31.9%,环比上升25.5%;净亏损为28亿元,同比增加3.8%,环比增加20%,超过了市场预期的净亏损21.71元。
在毛利率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毛利率为-8.6%,而2022年同期为9.1%,2023年第一季度为-2.5%。
小鹏汽车主要财务数据,来自官网
小鹏汽车方面表示,汽车利润率的下滑原因主要是G3i相关的库存减记和库存购买承诺亏损,对2023年第二季度的车辆毛利率产生了4.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此外,促销活动增加、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束等也影响了毛利率。
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2.32万辆。小鹏汽车方面预计第三季度交付车辆数量为3.9万辆至4.1万辆。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将在四季度冲击公司月交付2万的目标。
是否参与降价?高管称追求恢复增长和规模
随着特斯拉的加入,近日,车市最为关注的话题就是新能源车企降价。有分析师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问小鹏汽车管理层如何看待车市降价,以及是否会跟进降价。
小鹏汽车方面高管并未直接回复提问,但没有对降价促销表示出否认态度。有高管表示,友商对价格的调整没有影响小鹏销量,总体而言,可以保持很好的市场位置。因为在G6定价时,已经预料到了价格压力,目前没有看到不利因素。
多位高管强调说,小鹏目前的策略是确保公司尽快恢复增长和规模。
从汽车交付数据来看,小鹏汽车正在回暖。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2.32万辆,虽然在造车新势力中仍处劣势,但比第一季度的1.82万辆增长了27.3%。
7月中旬,被外界称作小鹏汽车“救命稻草”的小鹏G6车型交付,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其7月销量为3900辆。得益于G6、P7i等新车型销量提升,7月小鹏交付数据已回暖至1.1万辆,为今年以来最高。
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预计9月G6车型的交付量将会显著提升,带动公司月交付突破1.5万辆。第四季度,要冲击G6单月交付过万的目标。随着G6的爬坡,以及车型更丰富,将在四季度冲击公司月交付2万的目标。
不过,G6车型的交付并非顺风顺水。
有分析师提到,由于零部件供应问题,目前G6交付遇阻,这也影响了G6后续新订单的获取。
针对零部件供应问题,何小鹏表示,G6订单表现很强势,主要的挑战是G6 Max版本的零部件准备不够充分,目前公司正在为此努力。他还透露G6上市首月,Max车型订单占比超过了70%以上。
随着G6等产品带来的销量增长,小鹏毛利率有望恢复,管理层表示,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小鹏可以实现经营性现金流的整体转正;今年第四季度,毛利率有望转正;2024年,预计公司整体成本将降低25%,毛利率有显著的提升。
何小鹏将亲自新建智能化规划和运营团队
有意思的事,大众汽车也是小鹏汽车财报电话会上的一个热词。
7月26日,小鹏和大众宣布合作,双方签署了长期合作技术框架协议,合作初期,双方将联手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两款B级纯电动汽车。该两款车型将基于小鹏G9车型平台,并搭载小鹏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系统,预计在2026年开始量产。
此外,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向小鹏汽车投资约7亿美元,将以每ADS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的观察员席位。
随后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获取到的会议纪要显示,小鹏汽车向投资人介绍,本次合作中,小鹏提供智能驾驶系统,大众提供工程设计能力和供应链,双方共享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具体来说,小鹏方面表示,与大众合作收取的不是“技术授权费”,而是“技术服务费”。
谈及小鹏汽车的智能化,何小鹏本人也多次提及小鹏汽车与大众的合作,他表示,“相信小鹏会和大众不断深化合作关系,在下一代电动车的平台、软件、技术、供应链等多个方面建立更强有力的战略系统,共享规模效应。”
不过针对分析师所询问的小鹏是否与其他海外车企有合作,管理层并未给出明确回复,表示将秉持开放心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将会成为历史,AI定义汽车的时代刚刚开始。下一步我将建立小鹏整个公司级的智能化研发规划和运营的团队,我会亲自带领大智能团队统一来规划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整个电子架构以及多个智能创新技术的演进。”何小鹏认为,人机共驾和AI代驾会重构用户开车的习惯,并表示将在10月24日的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公布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研发路线图。
据介绍,2023年底,小鹏汽车将在约50个城市开放不依赖高精地图技术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何小鹏给出了一个亮眼的数据,到2024年,XNGP成本有望下降50%。
“两年前我曾经提过一个观点,因为成本原因,没有车企能够在15万级别推出有竞争力的全自动驾驶汽车。但随着我们死磕技术创新跟全流程降本,当前我的观点改变了,因为我已经明确看到了清晰可实现的路径跟时间表。这让我们很有信心,在最主流的15万级别也有能力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这会极大地推动智能化全面普及。”何小鹏说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8月18日,美股三大股指低开高走,在收盘时基本上抹去了盘初的跌幅,不过本周均录得跌幅。
美国长期国债空头头寸不断增加,已经在市场上引起连锁反应,一个月期30年利率互换期权的波动率,即衡量长期利率一个月内隐含变动的指标,本周的波动程度远超过去三年的水平。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急升至4.42%,上次达到这一水平是在2011年。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跌1.7%,已经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跌;本周特斯拉累计跌11.19%,为连续第三周下跌,股价自高点(299.29美元)跌去近三成,目前总市值为6840亿美元。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截至收盘,德国DAX指数跌102.64点,跌幅0.65%,报15574.26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47.78点,跌幅0.65%,报7262.43点。法国CAC40指数跌27.63点,跌幅0.38%,报7164.11点。
美股本周大跌
8月18日,美股三大股指低开高走,在收盘时基本上抹去了盘初的跌幅,不过本周均录得跌幅。截至收盘,道指报34500.66点,涨0.07%;标普500指数报4369.71点,跌0.01%;纳指报13290.78点,跌0.2%。
道指本周下跌2.21%,录得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标普500指数下跌2.11%,为连续第三周下跌;纳指跌2.59%,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录得连续第三周下跌。
美联储在本周三公布的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称,央行政策制定者仍然担忧通胀,暗示未来还有可能继续加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8月25日举行的年度央行行长会议上发表有关经济前景的演讲,市场将从其讲话中寻找有关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线索。
嘉信理财金融研究中心的交易和衍生品董事总经理RandyFrederick认为,现在美国国债收益率太高、股价已经提前涨过一波,在加上公司盈利停滞等因素,眼下并不是不受约束看涨的理想环境。
道富环球金融EMEA宏观策略主管TimGraf表示,美债收益率飙升有可能削弱风险资产今年的强劲表现,我们正处于一年中股市最疲软的季节。
美国银行策略师MichaelHartnett发表研报表示,美国国债收益率的进一步飙升等因素可能会令标普500指数跌至4200点,比当前水平低近4%。
美国长期国债遭遇大幅做空
美股市场将迎来“超级风暴”。
随着美债收益率飙升,如今美债市场上做空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对冲基金大鳄”比尔·阿克曼(BillAckman)8月初称,从供需角度看,长期美债被超买,正在做空30年期美债。
美国长期国债空头头寸不断增加,已经在市场上引起连锁反应,一个月期30年利率互换期权的波动率,即衡量长期利率一个月内隐含变动的指标,本周的波动程度远超过去三年的水平。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急升至4.42%,上次达到这一水平是在2011年,而且逢低买盘也未能遏制这一趋势,这让交易员感到不安。
花旗策略师EdActon和BillODonnell在报告指出,新的做空风险正在推动收益率上升,30年期空头剧增。不过,空头头寸快速累积,也意味着回补操作有可能会引发反弹。花旗策略师表示,许多10年期美国国债期货空头头寸可能会在109-28左右被平仓。
摩根大通策略师也提到长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背后的的仓位因素,而淡化官方抛售美国国债等因素的可能性。该行策略师JayBarry等人周四在报告中称,对美国国债客户的每周调查显示,风险敞口“再次上升,多头接近今年夏天观察到的最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8月15日,美国3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收益率突破2%,随后周四一度达到2.1250%。周四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升至2022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30年期TIPS实际收益率上次突破2%是在2011年。此后,随着美联储大幅降息和对通胀保值的需求飙升,这一收益率在2020年和2021年跌至-0.50%左右。
华尔街分析机构警告称,30年期TIPS收益率在1.86%以上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出现新的熊市,中期目标可能达到2010年的最高收益率2.28%。
特斯拉六连跌
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六涨五跌。能源板块和公用事业板块分别以0.94%和0.39%的涨幅领涨,通信服务板块和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分别以0.98%和0.32%的跌幅领跌。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跌1.7%,已经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跌;本周特斯拉累计跌11.19%,为连续第三周下跌,股价自高点(299.29美元)跌去近三成,目前总市值为6840亿美元。此外,谷歌A跌近2%,脸书母公司Meta、微软、亚马逊、英伟达小幅下跌;苹果小幅上涨。
消息面上,英伟达下周将公布财报。
近日,《巴伦周刊》资深作家TaeKim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写道,据投行瑞杰金融(RaymondJames)估计,每枚英伟达H100芯片的制造成本为3320美元,而给客户的售价却高达25000美元至30000美元。
知名科技媒体Tom'sHardware称,这份报告意味着对英伟达公司来说,H100芯片的成本利润率高达1000%,即十倍。
本周,沙特和阿联酋被曝正在“狂买”英伟达的AI芯片。据透露,沙特已通过公共研究机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购买了至少3000枚H100;阿联酋也已经确保自己将获得数千枚芯片。
能源股多数上涨,埃克森美孚、马拉松石油、帝国石油、森科能源、西方石油等涨超1%,雪佛龙等小幅上涨。国际油价18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86美分,收于每桶81.25美元,涨幅为1.07%;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68美分,收于每桶84.8美元,涨幅为0.81%。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3.48%。个股方面,唯品会跌超8%,蔚来跌超7%,哔哩哔哩跌超6%,爱奇艺跌超5%,理想汽车、京东跌近5%,小鹏汽车跌超4%,百度、腾讯音乐、拼多多、网易跌超3%,阿里巴巴跌近3%。
WeWork将进行1比40反向拆股 股价创出新低
8月18日美股盘中,全球共享办公巨头WeWork一度暴跌超24%,股价创出新低(0.1190美元),随后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WeWork跌11.27%,股价报0.1401美元,最新总市值2.98亿美元。
消息面上,WeWork周五宣布,该公司正在推进“1比40”的反向拆股计划,以满足继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资格。
WeWork称,此次反向股票拆分将于纽约时间9月1日下午4点01分(9月2日4点01分)生效,并将于9月5日股市开盘后开始交易。WeWork在一份声明中称,此次拆股是为了重新满足上市要求,预计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WeWork日前发布的财报显示,WeWork第二季度的营收为8.44亿美元,同比增长4%,略低于市场预期的8.51亿美元;净亏损金额达3.97亿美元,同比收窄2.38亿美元。2016-2022年期间,WeWork合计亏损达149.6亿美元。
WeWork在财报中称,“严重怀疑”公司能否持续经营,当前公司面临持续亏损和办公空间会员不断取消租约的处境。目前的亏损、预计的现金需求、较高的会员流失率和流动性水平都引发了这种担忧。
WeWork表示,能否持续经营主要取决于未来12个月在削减租赁成本、控制开支并限制资本支出、提高营收水平以及筹措资金等方面的成效。
而在2019年,WeWork是曼哈顿和伦敦最大的写字楼私人占有者,在数十个国家运营着数百万平方英尺的办公面积,价值约470亿美元,是美国最具价值的初创企业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WeWork被视作是日本软银集团最失败的投资案例,投资总额超过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亿元)。2019财年软银对WeWork计提投资损失46亿美元,成为当年软银史上巨亏的“罪魁祸首”。
巴菲特再捐2700万美元伯克希尔股票
美国知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日前将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市值近2700万美元的股票捐赠给一家慈善机构。
据路透社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6日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显示,巴菲特15日将该公司50股A类股票捐给一家慈善机构。这些股票当天收盘价每股约53.81万美元。
巴菲特没有透露收到他捐款的这家慈善机构的名称。
据了解,巴菲特将于8月30日迎来93岁生日。他曾表示,要将自己净财富的99%以上捐给慈善事业。
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巴菲特家族掌管的4家慈善机构每年都会收到巴菲特的捐赠。美联社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它们已收到超过510亿美元捐赠。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捐赠行动后,巴菲特仍持有218237股伯克希尔A类股,持股比例约为15%。目前,伯克希尔A类股是美股市场上最昂贵的股票。
依据美国《福布斯》杂志16日的最新评估,巴菲特的财富净值1183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五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华尔街大空头、投研机构Rosenberg Research创始人David Rosenberg日前警告称,随着投资者逐步意识到如今市场风险在不断增加,去年美国股市的暴跌场景可能会重现。
他提到了海外经济影响、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后美国政府借贷成本上升,以及穆迪(Moodys)下调几家美国地区性银行的信用评级后即将出现的信贷紧缩。他还特别指出,9月份恢复偿还学生贷款可能会拖累美国年轻人未来的支出。
三年多来,美国联邦学生贷款的偿还一直处于暂停状态。随着最高法院对美国总统拜登的学生贷款减免作出裁决,贷款将于10月重新开始偿还,9月开始再次产生利息。
Rosenberg表示,“股市根本不理解,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没发现这些不利因素。如果标普500指数的定价反映了这些不完美之处,那是一回事,但现在它的定价却只体现了完美(假设)。”
他解释说,股票风险溢价,即股票与政府债券等安全资产的预期回报之差,已经跌至20年来的低点。此外,他还说,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估值之高在该指数历史上处于前9%的水平。
这位资深经济学家指出,其公司的策略师工具(为不同资产和市场的未来回报建模)目前显示,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得分是2022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他指出,在去年1月该得分跌至历史低位后,标普500在后面的9个月内下跌了近30%,市盈率回落至历史平均水平。
“我们应该预期会出现一场大萧条,尤其是在利率比当时高得多的情况下。”他说。
Rosenberg认为,投资者应该避开估值“超级昂贵”的美国股市,转而购买“被低估且被严重做空”的美国国债。他还看好加拿大和亚洲股市以及传统避险资产黄金。
Rosenberg对股市和经济风险敲响警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他将当前对股市的炒作与1929年大崩盘、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2008年房地产市场崩溃之前的狂热相提并论。
此外,他还警告说,美国消费者在经受历史上的通货膨胀和急剧上升的利率之际,正在消耗他们的储蓄,信用卡债务也在不断增加。他说,他们现在“到了穷途末路”,为痛苦的经济衰退铺平了道路。
根据旧金山联储的一项最新研究,美国家庭在疫情期间积累的超额储蓄可能会在本季度耗尽,这意味着消费者支出可能会放缓,对经济而言并不是好事。
“我们最新的估计显示,到6月份,家庭持有的超额储蓄总额还有不到1900亿美元。前景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估计,这些超额储蓄可能会在2023年第三季度耗尽。”该行在一篇博文中写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未来或进一步加息
8月16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7月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委员继续认为通胀存在显著上行风险,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从会议纪要来看,对于抗通胀和控制加息对经济带来的风险,美联储更倾向于哪一边?9月会否成为“最后一加”?美联储后续的货币政策怎么走?来听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子荣的解读。
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更担忧通胀
杨子荣最大化就业和稳定物价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在不同时期,这两大目标的优先级会有所调整。目前,美联储的首要目标仍然是抗通胀。这个判断有两大理由。第一个理由是,从7月议息会议纪要来看,大部分美联储官员在这次会议上支持继续加息,部分与会人员开始担心“过度加息”的风险。这表明大多数的美联储官员仍然更担忧通胀。第二个理由是,美国经济整体表现出了超预期韧性,失业率维持在低位,经济下行风险尚未成为美联储维持货币政策紧缩的现实威胁。
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更具不确定性
杨子荣对于9月是否会成为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这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7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并未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提供充分的前瞻性指引。接下来美联储是否会进一步加息,取决于未来公布的经济数据及其对经济前景影响的评估。目前美联储最为关心的数据是核心通胀的下行速度,但其拒绝提供具体的标准,这意味着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更具有不确定性。
美联储本轮加息已接近尾声,但正在出现的一个新的情况是,美联储内部分歧会加大,这会对市场造成扰动。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美国经济表现出超预期韧性,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2023年二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上行至2.4%。根据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的预测,三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可能高达5.8%,美国经济表现出超预期韧性。然而,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以及银行信贷条件收紧的影响可能比预期的更大,这使得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甚至衰退的风险不能被排除。
第二,核心通胀具有较强粘性,通胀上行风险依然存在。尽管2023年7月,美国CPI同比增速下降至3.2%,但核心CPI同比增速仍然高达4.7%,远高于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对核心通胀形成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供给端改善速度放缓,未来整体通胀仍然存在上行风险。
第三,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效应,校准可能失当。研究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通常需要12-24个月的时间。美联储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才开始显现,影响程度尚有待观察。在此期间,由于美国经济前景和通胀走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使得货币政策可能校准失当。
受访者预计美国经济或在2024年底前陷入衰退
会议纪要还显示,在7月份对主要交易商和市场参与者的调查中,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在2024年底前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很大。从7月零售销售额等数据来看,美国经济形势如何?能否实现“软着陆”?货币政策继续收紧,将在多大程度上带来流动性冲击?来听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的分析。
美国消费和投资增长强劲
陈凤英美国经济复苏的强劲超出我们的预期。原来我们总感觉美国经济可能会在今年出现技术性衰退,因为其利率增长过快。但是到现在为止,(美联储)11次上调利率应该是历史上最快,因为毕竟只有一年左右时间,但我认为,美国经济很有可能“软着陆”。
我们能看到(美国)私人消费增长非常强劲。通货膨胀走高,但消费指数依然不错,尤其我们现在能看到,从同比情况来看,一季度(美国)私人消费同比增长1.8%,二季度同比增长2.3%。因此,我们能看到消费对美国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我们分析一下,美国私人投资依然不错,其统计数据中有一个“非住宅投资”,即生产性投资。我们现在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建筑投资、设备投资和知识产权相关投资都在明显上升。
另外,政府投资在增加。7月份的美国通货膨胀比去年6月份还是出现明显下降,因为去年6月份美国(通胀率)高达9.1%,而今年7月份通胀率为3.2%。总体来看,美国服务业增长相对较高,生产和制造业(增长)相对较低,所以可以看到,美国能源价格下降对其影响还是较大。
另一方面,从二季度来看,个人投资已经在逐渐增加恢复。因此,可持续及“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从宏观分析,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失业率非常低,降至近50年来最低水平,而7月份失业率较6月份又出现下降,但还有几百万个岗位找不到工人,能看到“低失业率,高就业”的情况,美国的消费也得以持续,所以我们认为这几个指数支撑了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软着陆可能性增加
陈凤英我们能从这次美联储的会议纪要中看到,通胀依然存在上升风险。这个风险要如何解决?我认为惠誉和标普下调美国评级可能已经去掉了一些风险,所以我一直感觉他们在“唱双簧”。美联储加息较为困难,因为这会影响到投融资成本。另外,美国高债务存在一个现实问题,即利息会再上升。因此,惠誉和标普(下调美国评级)的举措实际上是在降低股市的调整,所以股市这段时间一直在向下调整,而这实际上也降低了(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压力。这样一种经济是我们过去没有看到的,所以我认为制造业回归,最关键的是美国的消费能力,支撑了美国经济软着陆。
美股三大股指下跌
纪要一经发布,美股三大股指短暂拉升后跌幅再度扩大,集体收跌。纳指领跌,跌1.15%,道指跌0.52%,标普500指数跌0.76%。进入8月以来,美股表现不佳,原因是什么?这是短暂现象,还是会持续调整?方德研究中心首席海外市场分析师傅英杰为我们带来他的分析。
三大因素致美股回调
傅英杰美股进入8月份之后风云突变,从原来单边上涨的行情拐头往下进入到了回调行情,其中主要有三大因素。第一大因素与美债相关,直指美债的8月份风波。美国财政部发布了三季度的新债计划,这个计划大超市场预期,达到了将近上万亿美元的规模,由此对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另外,评级机构下调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和中小银行信用评级,短期会使国债收益率、企业债的收益率出现大幅飙升,紧接着债券价格下跌。这一波大概率破前高,继续往上走,这对于后市美股的成长股的利空因素是较大的。
第二个因素与美国的通胀有关系,近两个月美国的通胀已经进入到了美联储较为满意的水平。但是,美国的通胀在未来有一定反弹的隐忧,因为能源和粮食作为影响美国通胀的较大变量,在最近1~2个月上涨幅度非常猛。
第三个因素是历史性或者是季节性的规律。美股通常在每年的8、9月份迎来一个季节性的淡季。主要由于8、9月份进入到了夏季的休假期,美国的机构的交易员,或者是美联储的官员,都会选择在此时进行休假。市场参与者少了,流动性也因此减少,市场相对会更加清淡。所以这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8月份的这波下跌。
近期下跌并非美股此轮上涨的终结
傅英杰我们预判这一波的回调大盘指数约跌5%~10%,波动率较大的一些科技股,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涨势良好的一些明星科技股一旦回调,高位可能会超过10%的幅度,所以大家把握好它回调的空间。
但是,我们明确的是这一波下跌仅仅定义为回调,而不是这一波上涨趋势的终结。下半年的三条主线,无论是加息进入尾声,通胀回到3%附近,以及企业端的EPS增速见底都在如期进行着。所以,目前大家不用太害怕这波回调,这可能会是今年下半年一次最好的上车机会。时间点上,预判8、9月份作为淡季,整体还是震荡偏弱的状态。进入到四季度,我们认为美股的机会更大一些。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在今年2月,微软推出了人工智能版本的必应搜索引擎(Bing),微软当时表示,如果改进后的搜索引擎能从谷歌那里抢走哪怕一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它就能增加20亿美元的收入。但现在看来,微软显然是过于乐观了。
现实是6个月之后,微软就连1个百分点的小目标都没有实现,必应在搜索领域的地位几乎没有变化。
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必应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为3%。这一份额与今年1月(新必应推出前一个月)的基本相同。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另一份报告显示,7月份必应的月访问量约为谷歌的1%,也与1月份大致相同。
不过,微软称新版本的必应是成功的。该公司对外部数据提出了质疑,称第三方数据公司并没有对所有直接访问必应聊天页面的人进行统计。
加入OpenAI的ChatGPT之后,必应现在可以为人们提供直接的对话式回答,而不是一长串链接。尽管如此,人们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习惯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Alphabet旗下的谷歌,后者抵挡住了微软试图削弱其主导地位的尝试。
互联网技术人员Daniel Tunkelang认为,聊天界面仍然是人们在网上寻找信息的一种不寻常的方式,新必应确实挺好的,但未能改变游戏规则。
人工智能搜索大战
分析公司YipitData的数据显示,从今年2月到6月,ChatGPT的加入帮助必应的用户群增加了10%,达到了9800万。但即使有了显著增长,与谷歌的11.2亿用户相比,必应的用户数量仍然很小。
微软首席营销官Yusuf Mehd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的内部数据显示,必应从谷歌手中抢走了部分市场份额。“我们在过去六个月里取得的进展比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总和还要多,我们对进展感到高兴。”不过微软拒绝透露具体数据。
当然,谷歌方面也不甘落后。继微软之后,谷歌也推出了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Bard,掀起了一场人工智能搜索大战。
搜索从来不是微软的主要业务,但该公司希望改头换面的必应能改善这一局面。迄今为止的收入增长表明,新必应并没有改变其广告销售的轨迹。最近一个季度,搜索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与上一季度持平。
上个月,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表示,该公司致力于让人工智能Chat成为其搜索引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微软是第一家在其搜索引擎中添加人工智能聊天功能的公司,但阻碍微软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障碍之一是,它最初只适用于使用微软ID登录其Edge浏览器的用户,而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只有不到10%的人使用Edge浏览器。
人工智能商业软件初创公司MarketMuse的联合创始人Jeff Coyle表示,考虑到围绕必应的所有宣传,未能及时将其技术加入到其他浏览器,这是微软犯下的一大错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8月18日,折扣电商唯品会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其净营收、净利润、活跃用户数和订单数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延续了连续43个季度盈利的纪录。
唯品会对公司长期业绩走势比较乐观,表示公司的“品牌特卖”定位符合当前消费趋势,公司商业模式的韧性与可持续性已经得到了市场验证。
与此同时,唯品会的股票回购计划还在持续。《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了解到,从2021年3月底至今年二季度末,唯品会已总计回购近20亿美元的公司股票。
然而,在消费者越来越讲究性价比的大背景下,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纷纷加码低价策略,试图抢占唯品会的“品牌特卖”赛道。唯品会能否保持自身的优势和韧性,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8月17日盘前,受到财报数字的影响,唯品会(VIPS)股价上涨3.57%至16.23美元/股,相比于2022年3月6.04美元/股的低谷,这一年多来唯品会的股价上涨接近170%。
全面增长,回购股票
唯品会此次的增长表现,与平台消费人群和大环境的消费变化有很大关系。
2023年第二季度,唯品会的总净收入同比增长13.6%,从上一季度的245亿人民币增加到279亿元人民币,唯品会方面将主要原因归结到了活跃客户的增长和由自由支配类别消费的复苏推动的支出。
从品类上看,唯品会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透露,这一季度服装业绩增长非常强劲,女装、男装、童装、体用、居家内衣等品类都增长得很好。在服饰消费趋势方面,时尚、体用是这一两年的发展趋势,此外女性服装同质化很少,各种款式百花齐发,顾客消费很活跃。
“随着社会活跃起来,大众的服饰消费需求上升,像鞋包的增长也跟衣服差不多。同时,我们看到消费者喜欢高性价比的商品,对高折扣会感兴趣会多一些。”唯品会管理层表示。
在第一财季,国信证券曾发布报告称,受益于品牌商库存上升和公司品牌管理更加精细化,唯品毛利率在提升。在本财季,唯品会毛利润同比增长23.4%,从上年同期的5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62亿元人民币(8.553亿美元)。2023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从上一年同期的20.5%增加到22.2%。
此外,在电话会议上,唯品会特别提及了这一财季顾客退拒率这一被市场关注的数字,唯品会的退货拒率比去年同期高。对此唯品会分析认为,顾客在最后买单时更谨慎是原因之一。
除了营收、毛利润等数据增长强劲,二季度唯品会的总运营支出也在增长,同比增长13.7%至45亿元人民币。
其中,履约费用同比增长22.8%至22亿元人民币。在总净收入中的占比也提升至7.8%,而上一年同期为7.2%;营销费用同比增长7.6%至4.430亿元人民币,在总净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3.2%,上一年同期该数字为2.3%。
在这一财季,唯品会的运营收入同比增长51.1%,从上年同期的13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9亿元人民币(2.643亿美元)。2023年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从上一年期的5.2%增加到6.9%。
此次财报数字发布后,唯品会已经实现了连续43个季度盈利。而这一财季恰逢购物节大促时间节点,唯品会的财务数字表现是否可持续,迎来市场关注。“肯定有大促的因素,也有大环境的因素,双重因素影响。”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对《美股投资网》表示。
唯品会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表示,Q2是促销季,但唯品会没有盲目补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收到了蛮好的成绩。不管是不是大促季,我们都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利润)模式,不会大起大落。”唯品会管理层方面表示。
平台“卷”入性价比消费时代
唯品会的业绩表现虽然亮眼,但其面临的市场环境却并不轻松。在消费者越来越讲究性价比的大背景下,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纷纷加码低价策略,试图抢占唯品会的“品牌特卖”赛道。
强调性价比和低价策略,成为电商平台近一年来的转向共识。2022年底,刘强东确定把“低价战略”列为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战略,并在今年3月初发布“百亿补贴”计划。阿里的管理层们在今年初也确定了淘宝“五大战略”,价格力再被提及。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电商市场规模达到10.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阿里占据了56.2%的份额,京东占据了16.9%,拼多多占据了11.9%,而唯品会仅占据了1.8%。
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唯品会能否保持自身的优势和韧性?唯品会怎么看待竞争的加剧?对此,唯品会方面回应《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电商行业的竞争一直都比较激烈,但唯品会坚守品牌特卖赛道,我们希望用更好的商品、更好的价格、更好的体验服务消费者。
“国内之前消费还是比较狂热的。感性消费因素左右消费决策,比如为情怀买单。随着中国消费观念愈发理性,中国性价比零售阶段也到来了。折扣电商、折扣零售确实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庄帅告诉《美股投资网》。
这一现象同样也体现在国外。唯品会对标的美国折扣零售商TJX公司(TJX)近日公布的第二季度同店销售增长,也好于预期,对今年剩余时间的业绩预期增长也很乐观。
唯品会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其忠诚和高活跃的用户群体。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在2023年第二季度拥有4570万活跃用户。其中,2021年全年,唯品会核心SVIP用户的交易额占据了总交易额的36%,2022年该比例提升至41%。此次,唯品会管理层在会上透露,截至6月底,唯品会的SVIP670万人,贡献了线上销售的44%。
“我们每个季度SVIP都在增加,SVIP退拒率会比普通用户高,对SVIP来说,他把唯品会当作‘商场试衣间’,大范围试穿,不合适退货这很常见,我们也乐意给他们提供这种服务。现在SVIP增加也是我们退货率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
与此同时,唯品会对第三财季的指引却低于市场预期。在电话会议上,唯品会对此作出了回应。
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在电话会议上表示,Q3是穿戴淡季,这对于强项是穿戴品类的唯品会来说不是优势,所以整体指引没有那么强劲。此外,去年同期,第三财季受疫情影响较小,第二财季、第四财季受疫情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们认为(Q3指引)属于正常,Q4(业绩)是比较好的。
“未来,我们希望继续发扬品牌特卖优势,继续做大业务,包括我们Q3会适当加大市场投入。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高于这个数字(0-5%同比增幅)。”沈亚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据美媒CNBC8月18日报道,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发布的下一代iPhone可能有一个iPhone从未有过的功能——通用的充电接口——USB Type-C。
据悉,USB-C接口将取代苹果的专有接口,即自2012年以来每一款iPhone型号底部都有的Lightning接口。这一变化将是多年来对消费者最大的改善之一。
截至美股周五收盘,苹果(AAPL)股价微涨0.28%,报收174.49美元,总市值2.728万亿美元。
iPhone 15将有重大升级?
据美媒CNBC8月18日援引分析师和媒体报道,新的iPhone型号可能在手机底部包含一个USB Type-C充电器接口。这是与过去几年出售的几乎所有笔记本电脑以及安卓手机、iPad和其他设备(从Kindle到耳机到无人机和加热毯)使用的相同的充电接口。
USB-C接口将取代苹果的专有接口,即自2012年以来每一款iPhone型号底部都有的Lightning接口。这一变化将是多年来对消费者最大的改善之一。
iPhone用户不再需要在旅行时为他们的手机和其他设备带两种不同的线。安卓用户可以从拥有iPhone的人那里借用充电器。iPhone用户可以从使用较新笔记本电脑的任何人那里借用充电器。学校和企业可以为他们所有设备统一一种充电器类型。USB-C甚至可以让iPhone获得更快的充电速度。
虽然苹果没有证实其新款iPhone将配备USB-C充电接口,也没有回应置评请求,但这种变化势在必行。
欧盟去年通过了一项新规定,要求到2024年之前,新智能手机都必须使用USB-C接口。苹果不太可能专门为欧洲市场生产一款iPhone型号。“显然,我们必须遵守,”苹果首席营销官Greg Joswiak去年说。
消费者利益,比如减少对单一制造商的“锁定”,也是制定新规定的原因之一。欧盟估计该规则每年可以为欧洲人节省2.5亿欧元的充电器费用。欧盟还表示,旧充电器每年在该地区造成约1.1万吨电子垃圾。
苹果反对这项法律。在2021年的一封信中,苹果表示,该法规会阻碍未来充电创新,可能导致它提前下架设备,并可能用额外信息使消费者感到困惑。
“我们担心,如果法规强制要求市场上所有设备只能使用一种类型的连接器,将损害欧洲消费者的利益,因为这会减缓充电标准方面有益创新的推出,包括那些与安全性和能效相关的创新,”苹果在信中说。
每当苹果改变其设备上的端口时,怀疑者认为这只是为了赚取更多高价线缆的钱。苹果最高级别的USB-C线缆零售价为39美元。
例如,当苹果从2015年开始在MacBook笔记本电脑上添加USB-C充电器时,它引发了关于将旧配件插入新笔记本电脑所需的转接头的笑话。
苹果在2016年从iPhone中移除了耳机插孔,这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有赞成也有反对这种“勇敢”的变化,关于苹果是否在推动人们购买更昂贵的无线AirPods。这一决定至今仍然引发着各种观点,关于它是否是正确的选择;大多数安卓手机也效仿了。
但是,虽然苹果从其线缆上赚钱,并且有一个名为“MFi”的项目,让配件制造商支付费用以获得苹果的官方部件和访问权限,但苹果的战略重点是确保其产品之间没有重大缺陷,以便其用户继续购买新的iPhone。它不是在小事上斤斤计较。
线缆销售被归入苹果的可穿戴设备、家居和配件产品线,该产品线在2022年报告了410亿美元的收入,尽管苹果手表和耳机占据了销售额的大部分。这比苹果在当年报告的2050亿美元的iPhone销售额要小得多。
新充电器会引发更多问题?
苹果认为新充电器会引起混乱的论点更有说服力。使用Lightning接口时,想要制造官方批准的配件的公司必须申请苹果的项目,并支付费用以获得规格和官方苹果部件。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虽然有一些山寨Lightning设备要避免,在大多数商店里,他们购买的底座、时钟或线缆都能正常工作。
USB-C是另一种情况。它是一个“标准”,这意味着具体规格由一群共同工作的公司和个人发布。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些规格来制造线缆,而不需要加入苹果管理的项目。
这也意味着许多iPhone用户将会发现,并非所有带有USB-C连接器的线缆都是一样的。有些线缆可以快速传输数据,有些则不能。在该标准刚刚推出时,有些线缆甚至可能因为配置错误而损坏设备,尽管近年来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有些线缆甚至支持“雷电”,这是一种用于强大配件(如显示器或底座)的现代数据传输标准,不过价格更高。有些网站会测试并批准符合USB-C标准的“合规”线缆。
苹果可能会通过软件警告、其零售业务以及其MFi项目来让用户知道哪种线缆适合给iPhone充电。
但很明显,充电器接口的切换增加了一些之前使用专有充电器时不存在的令人沮丧的情况。苹果目前针对Mac上USB-C充电问题的故障排除文档告诉用户使用苹果官方的线缆和电源适配器进行测试。
当苹果的iPhone配备USB-C接口时,世界不会一夜之间改变。苹果仍然开发一些自己专有的充电标准,如MagSafe,它使用磁铁将充电盘固定在iPhone背面。它的Apple Watch也使用了独特的磁性充电器。即使在多年来将USB-C作为其MacBook笔记本电脑唯一的充电接口之后,苹果最近还在最新型号上引入了一种专有的磁性充电器。
最终,苹果观察家预测,该公司可能会尝试完全从iPhone上移除端口,但在此之前,拥有多种产品的苹果爱好者仍然需要携带几种不同的充电线缆。
不过,对于iPhone用户来说,USB-C接口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即使苹果一路上都在抱怨。苹果更喜欢一种方法,即标准化充电器,但允许线缆针对一种设备类型。
二季度iPhone出货量创8年来最大降幅
据证券时报8月16日援引调研机构TechInsights周二发布数据显示,就iPhone出货量而言,中国在今年第二季度首次超过美国,成为该产品最大的单一市场。当季度,苹果iPhone全球出货量为4310万部,同比下降9.3%,为过去8年最大同比降幅,市场份额为16.0%。
8月4日,苹果公司公布了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苹果第三财季营收817.97亿美元,不及上一财年同期的829.59亿美元,较上一财季的948.36亿美元大幅下滑。在看到新一季财报数据后,投资者惊讶地发现,这家巨无霸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已经连续3个财季下滑,且苹果在第四季展望中预测当季表现也不大会有差别。
具体来看,第三财季,来自iPhone的销售额为396.69亿美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48.50%,依然是苹果的主力收入来源;销售额同比下降2.45%,去年同期为406.65亿美元。Mac电脑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73.82亿美元下滑7.34%,至68.40亿美元。iPad降幅最大,第三财季销售额为57.9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2.24亿美元相比,降幅达19.84%。尽管第三财季苹果的可穿戴设备、家居和配件销售额实现上涨,同比上升2.47%至82.84亿美元,但从前三季度来看,其销售额整体依然呈现下滑趋势,同比减少了3.38%。
值得注意的是,在iPhone销售额同比下滑2.45%的阴影下,第三财季苹果手机大中华区销售却呈增长态势。按照区域划分数据显示,苹果公司大中华区销售额为157.58亿美元,同比增长7.9%。业内普遍认为,这与苹果营销策略改变有关。为了卖出更多的iphone手机,苹果不惜在中国等市场降低手机售价,iphone14的售价已经在多个平台创下新低。不过,业内预计,今年iphone15系列需求或低于iphone14系列。
美国银行的分析师在一份业绩报告中表示,苹果正面临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疲软的大环境。此外,估值过高可能也是苹果此次下跌的又一重要原因。对于苹果销售额的“三连降”,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表示,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低迷削弱了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叠加创新力不足难以拉动新机销量,苹果手机的销售收入连续下滑。如果苹果在第四财季的销售额继续同比下降,这将是该公司20年来销售额同比下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曾成功预测三次市场泡沫的传奇投资人Jeremy Grantham坚称,经济衰退仍在路上,他对美联储引导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没有信心。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更长时间的高利率最终会给市场带来痛苦,而美联储几乎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美联储在这些事情上的记录非常好,”他说,“这几乎肯定是错的。他们从来没有说过经济衰退,尤其是在大泡沫之后的那些。”
Grantham是一名金融市场泡沫的研究专家,目前是波士顿基金管理公司Grantham,Mayo,Van Otterloo& Co.(简称GMO)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投资策略师。他对1929年大崩盘之类的经典泡沫多有研究。
事实上,现年八十多岁的他自己就曾经经历过无数的繁荣与破灭的周期,而其中许多都曾经被他预测到,包括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牛市顶部、以及2009年熊市底部等。
今年4月,他预测市场将全面下跌,并出现严重衰退。他建议不要持有美国股票,并抨击美联储制造资产泡沫。
展望未来,Grantham认为,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借贷成本的时代不会重现。他解释说,高利率的影响将开始渗透到市场的各个角落,并拖累它们,引发“可能持续到明年”的经济衰退。
他还说,股市下跌也会伴随着经济低迷。今年早些时候,Grantham预测标准普尔500指数可能会下跌50%。
Grantham说,无论如何,鲍威尔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可能很难实现。
“我怀疑通胀永远不会像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那么低,”他说,“我们已经重新进入了一个通货膨胀适度上升的时期,因此利率也会适度上升。最后,道理很简单。低利率推高了资产价格。更高的利率压低了资产价格。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平均利率将高于过去10年。”他补充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大家早上好!昨夜今晨又有很多大事发生。
本周美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录得周线三连跌;美债连续27周现金流入。
ARM IPO华尔街倾巢而出,软银以4660亿元估值收购25%股权。
特斯拉连跌6日,较近期高点下跌了约28%,已进入技术性熊市区间。
中概股普遍下跌;销售低迷盈利暴跌,小鹏汽车一度大跌超9%。
ARM IPO华尔街倾巢而出
软银以4660亿元估值收购25%股权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ARM已经聘请28家机构担任今年首次公开募股(IPO)承销商,预计最快将于8月21日披露IPO计划。软银以6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60亿元)估值收购ARM 25%股份。
Arm的IPO几乎让整个华尔街倾巢而出。据彭博社报道,巴克莱银行、高盛、摩根大通和瑞穗四家大型投行将担任主承销商,另外还有10家二级承销商和14家三级承销商,前者包括美银、花旗、德银,后者也囊括了汇丰、大和证券和法兴银行等大鳄。
软银最近收购了旗下愿景基金持有ARM的25%的股份,该交易对ARM的估值略高于640亿美元,这表明软银可能希望通过下月在纽约进行的ARM的IPO实现这一估值。
通过这笔交易,软银实际上买断了愿景基金的中东支持者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和阿布扎比穆巴达拉投资公司的全部股权。
预计软银最早将于下周一公布其F-1文件,这份文件将列出ARM的财务和运营细节。软银计划在此次发行中出售该公司约10%的股份。
此外,ARM已经与公司的一些合作伙伴和客户就出售IPO中的少量股份进行了谈判,每份价值最高可达1亿美元。
Arm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IP厂商,市场份额高达40%,是第二名的两倍有余。Arm还在积极开拓新业务。比如其架构PC芯片的占有率持续上升,逐渐蚕食英特尔江山。屡次折戟的服务器芯片业务在去年重启扩张,机构测算显示其市场份额将在2025年达到22%,对英特尔的x86架构服务器形成挑战。
本周美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美东时间8月18日,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截至收盘,道指涨0.07%报34500.66点,标普500指数跌0.01%报4369.71点,纳指跌0.2%报13290.78点。
沃尔玛涨1.46%,波音涨0.99%,领涨道指。万得美国TAMAMA科技指数跌0.5%,谷歌跌1.89%,特斯拉跌1.7%。
本周,道指跌2.21%,标普500指数跌2.11%,纳指跌2.59%;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录得周线三连跌。
宏观方面,高盛将2023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上调至2%。
特斯拉连跌6日
进入技术性熊市区间
美东时间8月18日,特斯拉股价低开低走,最低跌至212.36美元,跌幅达3.73,全日收于215.49美元,跌1.70%,成交291.28亿美元,为美股成交额第1。特斯拉本周累计下跌11.2%。
截至周五收盘,特斯拉已经连续第6个交易日下跌,累计下跌逾12%。该股较近期高点下跌了约28%,已进入技术性熊市区间。
美债连续27周现金流入
美东时间8月18日,美债收益率多数收跌,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0.2个基点报4.938%,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4个基点报4.645%,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7个基点报4.385%,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7个基点报4.253%,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个基点报4.377%。
美国银行指出,美国国债连续第27周出现资金流入,有望创下年度资金流入纪录;根据EPFR数据,截至周三,当周现金流入281亿美元,债券流入3亿美元,股票流出21亿美元,黄金流出4亿美元。
中概股普遍下跌
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META DATA LIMIT 跌19.33%,医美国际跌16.87%,每日优鲜跌14.67%,领跌中概股。大猩猩科技跌13.56%,优品车跌12.37%,嘉楠科技跌12.34%,亿航智能跌10.94%,禾赛科技跌10.65%,达达集团跌10.61%,亚朵跌8.41%,唯品会跌8.04%,哔哩哔哩跌6.38%。
涨幅方面,瑞图生态涨27.62%,云集涨20.43%,亨达海天涨18.01%,领涨中概股。中阳金融涨15.02%,图森未来涨4.49%,雾芯科技涨4.23%。
销售低迷盈利暴跌
小鹏汽车一度大跌超9%
因销量低迷、盈利暴跌被市场诟病了一整个上半年的小鹏,8月18日发布了二季度业绩报告。盈利水平的一跌再跌让小鹏汽车18日美股股价大幅下挫,最大跌幅达9.20%,之后跌幅收窄,全天收于14.98美元,跌4.31%。
季报显示,二季度总营收为50.6亿元,同比降31.9%;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净亏损2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7亿元;总交付量23205辆,环比增27.3%;预计三季度交付量介于3.9万-4.1万辆,同比增38.7%-31.9%,预计三季度总营收介于85亿-90亿元,同比增24.6%-31.9%。
18日,中概新能源汽车股全线走低,蔚来汽车跌7.22%,小鹏汽车跌4.31%,理想汽车跌4.88%。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自8月初以来,美股小幅回调。对此,高盛表示,股市8月份令人失望的走势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现象,而非长期趋势。
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高盛重申了其观点,即未来12个月内美国经济发生衰退的可能性仅有20%,并表示美联储正在接近期盼的软着陆情景,这将有助于美股反弹。
标普500指数本月以来已经下跌了2%,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4%,并且刚刚经历了2023年以来的第一个两周连跌。不过,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经累计上涨16%。
软着陆近在眼前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简·哈祖斯(Jan Hatzius)周一表示,“软着陆的跑道近在眼前,应该会在未来几个月支撑风险资产。”他指的软着陆,是指美联储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将通胀降至2%目标的理想经济结果。
哈祖斯写道,“过去几个月的反通胀让我们更加相信,美联储官员已经完成了加息。”
随着经济感受到美联储激进紧缩行动的全面影响,美国整体通胀情势已开始降温。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目前处在5.25%至5.5%,为2001年以来最高水平。上月底,美联储进行了去年3月以来第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以遏制高通胀。
根据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眼下最主流的观点是,美联储不会在本轮紧缩周期中进一步加息。
债券收益率和油价企稳利好股市
哈祖斯还预测,随着投资者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结束,并意识到他们一直“高估了国债供应增加的短期影响”,飙升的债券收益率将很快企稳。
更稳定的长期收益率可能会降低固定收益作为潜在投资选择的相对吸引力,从而提振股市。
这位经济学家补充称,由于闲置产能的增加,国际海上项目的活动增加,以及美国生产成本通胀放缓,基准油价将保持在目前的水平。自7月初以来,基准油价已经上涨了约15%,达到每桶80美元以上。
油价走稳对股市来说也可能是个好消息,因为它缓解了投资者对持续通胀的担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