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球疫苗接种如火如荼之际,两款主流疫苗却传出了新的副作用。当地时间周三,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表示,在出现少量病例后,正在评估辉瑞-BioNTech和莫德纳(Moderna)生产的新冠mRNA疫苗是否可能产生三种新的副作用。
受此消息影响,在当天晚些时候的美股交易时段,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和拜恩泰科(BioNTech)的股价大幅下挫。Moderna和BioNTech公司股价盘中一度跌逾19%,辉瑞股价收跌4%。
据了解,EMA的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正判定上述疫苗注射后是否会出现“多形红斑”“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三种新的潜在副作用。
此前的数据显示,辉瑞新冠疫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反应 (84%)、疲倦(63%)、头疼(55%),这些都是打疫苗常见的副作用。第二针后反应更大。
除上述反应,上月,法国国家药品与健康产品安全局(ANSM)宣布,自从向青少年群体开放接种辉瑞或Moderna以来,已在该群体中发现一例心肌炎病例,还发现了接种疫苗后出现月经紊乱的潜在信号,“自6月15日以来,在12至17岁的青少年中,接种疫苗后观察到66起严重不良事件,包括一例正在恢复中的心肌炎病例”。
“已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提供进一步的数据和分析,支持正在进行的评估。”不过EMA仅表示,有“少量病例”报告了潜在新副作用,但没有具体说明有多少例。
“我们非常重视可能与我们BNT162b2新冠疫苗相关的不良事件,”辉瑞在一份声明中回应,“我们密切关注所有此类事件,并收集相关信息,与全球监管机构分享。”
在此之前,欧洲也曾调查过阿斯利康和强生疫苗的副作用。6月,EMA安全委员会确认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为阿斯利康疫苗的副作用,建议已经出现以上症状的人不再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加拿大全国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也建议各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要再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即便是那些第一剂接种了阿斯利康疫苗的人,也要改用其他疫苗。
就在几天前,EMA确定了强生疫苗的两项副作用,分别是眩晕和耳鸣。但是,EMA也强调,疫苗的益处依然大于副作用。
另外,关于吉兰-巴雷综合征,EMA则将其列为强生新冠疫苗非常罕见的副作用,这是一种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其周围神经的罕见病症。根据EMA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30日,在全球超过2100万的强生疫苗接种者之中,共报告了108例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
欧盟为27个成员国统筹采购新冠疫苗,目前在已经接种的疫苗中,来自辉瑞、阿斯利康、Moderna三家企业的疫苗占主流。其中辉瑞-BioNTech疫苗已在欧洲接种超过3.3亿剂,而Moderna疫苗接种超过4300万剂。
但由于传染性更高的Delta变异株令不少地区疫情复燃,各国对新冠疫苗的需求仍十分火爆。以辉瑞为例,其已向全球交付了超10亿剂新冠疫苗,截至7月中旬还有21亿剂的合约。
受需求火爆的影响,辉瑞和Moderna收入颇丰。二季度财报显示,辉瑞和BioNTech合作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持续放量,成为辉瑞销量最高的产品,二季度营收78亿美元,占比公司总收入超过40%,上半年营收113亿美元,占比上半年营收34%。
与此类似,Moderna的2021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当季营收43.54亿美元,去年同期是6700万美元,净收入达到27.8亿美元,去年同期则是亏损1.77亿美元。
本周一美股盘中,Moderna股价创历史新高,一度暴涨19%,收盘涨幅回落至17%,收报484美元,市值大涨至1955亿美元,一举超过拥有130年历史的老牌医药巨头默克(Merck)。但美国银行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Moderna估值“从基本面来看是不合理的”。该行重申了115美元的目标价,这较Moderna周二收盘价低出75%。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盟最新签订的新冠疫苗合约中,辉瑞将其疫苗售价提高了逾25%,Moderna将其疫苗售价提高了逾10%。辉瑞疫苗的最新售价由此前的15.5欧元提升至19.5欧元;Moderna疫苗的最新售价由此前的19.1欧元提升至21.5欧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光大海外发布研究报告,称2021年7月蔚来交付量约7931辆(3季度指引约2.3-2.5万辆),看好其销量稳步爬坡、规模效应、以及BAAS/NOP渗透率持续提升等驱动的毛利率长期改善前景,维持“增持”评级,但鉴于会计标准调整、以及拓宽海外市场布局等导致的成本费用增加趋势,下调盈利预测,并相应下调目标价至48.53美元,对应约12.9倍/8.6倍 2021E/2022E P/S。
蔚来公布2Q21业绩显示,期内交付量同环比增长112%/9%至2.2万辆,达到公司指引的上限;总收入同环比增长127%/6%至84.5亿人民币,毛利率同比增加10.2pcts/环比下降0.9pcts至18.6%,符合指引但略逊于该行预期,Non-GAAP归母净亏损同、环比下降70%/5%至3.4亿人民币(Non-GAAP单车净亏损1.5万人民币)。
2Q21毛利率环比回落主要由于会计标准调整导致折旧摊销成本增加、以及ES6销量占比提升(升至45%)导致的车型结构变化。
报告指出,报告期内蔚来汽车业务、以及经营状况表现平稳。行业处于渗透率释放早期,有望通过拓宽中高端品牌扩大用户规模。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前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97%至148万辆,渗透率约10.0%;其中7月份约14.5%。该行判断:
一,国内新能源汽车2C需求持续释放驱动的行业渗透率抬升前景可期;
二,蔚来核心优势在于明确的高端品牌/用户服务定位但或面临长期发展瓶颈,通过子品牌下沉(中高配品牌拓宽)有望进一步扩大用户规模(扩大数据量积累,完善自动驾驶功能变现)。蔚来是当前战略理念、平台与车型规划、业务模式与运营管理、以及技术储备等最清晰的新势力之一;看好管理层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与直营门店扩张的理念、以及蔚来NP2全新平台车型与软件/算法等核心领域的技术储备能力。
鉴于会计标准调整、以及拓宽海外市场布局等导致的成本费用增加趋势,该行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1E/2022E Non-GAAP归母净亏损分别扩大14%/13%至约35亿/10亿人民币,预计2023E Non-GAAP归母净利润下降12%至约24亿元人民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8月10日,特斯拉2020年度影响力报告再次发布,特斯拉再次竖起了让世人惊叹又仰望的目标——到2030年,纯电动车的年销售量达到2000万辆,储能设施的年部署量达到1500GWh。而这是2020年近50万汽车销量的40倍,更是2020年3GWh能源部署的500倍。
40倍!500倍!从特斯拉《2020影响力报告》开篇即强调的使命——“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中,我们能看出特斯拉“炸圈”目标的深意和用心:对管理,尤其是对环境、对社会的持续影响,才是特斯拉在火箭发射般的销量目标背后,精耕细作的“宏伟蓝图”。
环境影响力,不放过任何一处效能提升
2020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太阳能面板使用过程中,累计节约了500万公吨的二氧化碳当量。这其中,全美特斯拉汽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包括制造和使用),如果以纯电网充电计算,不到燃油车均值的一半;如果以太阳能充电,二氧化碳当量更是直接降为燃油车的1/10左右。
世人皆有共识:纯电动车比燃油车的碳排放量会少很多。但是具体会少多少?除了科学界和专业人士外,大众还是一片模糊。于是,特斯拉在报告中,用2个数字给出了更直观的比较:首先是“69 吨”,这是基于美国2020年出售的燃油车来统计,一辆燃油车平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另一个是“5340 英里”(约合 8594公里),因为包括Model 3在内的纯电动车在生产过程中比同档次的燃油车的环境排放略高,所以根据综合数据测量,只要Model 3使用超过5340英里(约合 8594公里)后,整车生命周期的排放总量就会低于燃油车。
当然,随着电网变得更清洁,电动车和燃油车全生命周期的排放差距会再次拉大。特斯拉从自身做起,截至目前,已经在内华达州超级工厂的屋顶上安装了3,200KW容量的太阳能发电板,预计明年年底能实现24,000KW容量的太阳能发电板。并计划在弗洛蒙特、纽约超级工厂内都安装更多的太阳能电池板。截至到2020年,特斯拉生产的太阳能面板累计生产了超过20,800GWh的清洁电力,是特斯拉自2012 年发布Model S以来,全公司累计消耗电力的数倍。另外,从特斯拉2020年储能产品销售额达到了3GWh,市占率达到约25%也可看出,特斯拉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和决心。
特斯拉认为,车主选择何种电网虽然会对汽车碳排放有影响,但是对车辆本身能耗效率的提升,才是屏蔽外界影响的“内核”,于是Model Y、Model 3 AWD分别拿下了美国四驱纯电SUV/轿车能耗效率冠军,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更是当前市场上能效最高的车型。
在人们非常担心的纯电动车电池废弃方面,特斯拉从研发、生产、使用、回收的电池全生态环节考虑,以无限靠近对环境的“零影响”。特斯拉力争电池比车辆本身更耐用,目前Model S/X的电池平均跑过20万英里(32万公里)之后,平均容量衰减仅为10%左右。特斯拉针对100万英里(160万公里)耐用度电池的研发稳步推进中,以推进电动出租车、电动公交车等高里程交通工具的实际应用规模和体验。同时,4680新电芯的制造过程,可以节约70%的能源消耗。
最为关键的,2020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内华达州超级工厂成功安装了第一阶段的电池回收设施,用于内部处理电池制造废料和报废电池。整个2020年,特斯拉一共回收了1300吨的镍、400吨的铜,以及80吨的钴,经过物理分解、黑块富集、提纯后,1000kWh的电池,可以回收得到等量于921kWh电池的原材料,电池原材料金属可达到92%的再利用。特斯拉表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与大规模电池材料回收和循环利用相关的成本,远远低于购买额外的电池制造原材料。
当然,在碳排放巨大的工厂方面,特斯拉也堪称业界碳减排标杆。特斯拉认为,“新型制造工厂”可以节约全球汽车产业平均值约一半的废料产生,同时回收率更高,并以此为理念不断改进旗下工厂可持续性,如上海超级工厂造车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回收率高达96%。
提升车辆制造环节环境友好度的一大妙招是缩短物料运送距离,所以上海超级工厂从建设开始就对运送环节做了优化,远优于60年前建造的弗洛蒙特超级工厂。
合理增加工厂数量可以减少物料和车辆运输距离,从而达成减排。所以特斯拉在运营资金大幅改善的情况下开始全球扩张制造足迹,目前已经形成美洲、亚洲、欧洲的工厂覆盖;供应链本地化也是减排一大利器,且对环境的帮助不仅限于减排,北美加州工厂生产的车型中,各部件本地化率达到了73%,而上海超级工厂的各部件的本地化率更是达到了86%。
此外,特斯拉每辆车的用水量也少于绝大多数燃油汽车制造商。从用水少的角度看,特斯拉是位列全球第二。规划中的特斯拉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用水量将更低,而柏林工厂则将成为单车用水量最低的汽车工厂。
社会影响力,本质在于“产品力”
特斯拉深知,想要达成“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使命,必然需要更多人,以更快的速度加入到新能源利用的队伍中来,而这一目标的本质,只能是受到消费者和行业认同的产品力。因此,特斯拉力争让自己的产品更安全、更智能、使用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充电更方便。
在安全方面,特斯拉车辆共获得来自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安全评级机构的20个5星评级。根据2020全年数据,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使用期间,平均每百万英里(160 万公里)仅发生 0.2 次事故,仅为全美所有车辆(包括商用车)平均百万英里事故数2起的1/10;据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和美国交通部数据显示,美国每行驶1900万英里就有一辆汽车发生火灾,而特斯拉从2012年到2020年,大约每行驶2.05亿英里有一辆汽车起火,特斯拉车辆的火灾事故率不及美国车辆火灾平均事故率的1/10。特斯拉一直致力于不断改进电池成分、电池结构、电池组结构等,以尽可能地将火灾风险降低到零。
在智能方面,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对社会安全贡献颇丰,被业界公认为目前业界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不仅如此,特斯拉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有能力对旗下全部车型进行全生命周期软件更新的主流车企。通过OTA的持续升级,车辆性能、娱乐功能和安全性得以不断增强,车主们也可以享受更加舒适的驾乘功能和体验。
在拥有成本和使用成本方面,以5年6万英里(9.6 万公里)的总拥有成本为例,Model 3平均每英里花费仅比凯美瑞略高,远低于宝马3系。而Model 3的使用成本,仅仅是略高于凯美瑞等车型的一半,尽管Model 3对标宝马、奥迪等高端车型,但因为车辆维护成本和电力成本较低,其使用成本远低于同级别燃油汽车。
性价比方面,特斯拉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开发在各方面都优于燃油车的产品,包括性能、安全、效率和价格等方面,让消费者不用在可持续性、性能和价格之间进行权衡。以Model 3标准续航版为例,其在美国补贴前价格,已经与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当地起步价持平,甚至更低,补贴后价格更具优势。
充电网络方面,遍布全球的超过26,900+个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可帮助车主在日常用车、长短途旅行中畅享安全和舒适。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开放使用的超级充电站数量突破900座,超级充电桩超过6900桩,搭配700+目的地充电站、1700+目的地充电桩,特斯拉充电网络已覆盖中国320个以上的城市。并且,在充电网络高速扩充的同时,超充站的使用率也几乎一直处于100%的顶点。
在使用体验的全方位不懈努力下,特斯拉车主的驾驶意愿比其他电动汽车用户更高,SEXY家族年平均里程均高于美国非特斯拉电动车,Model S车主更是年均跑约1.6万英里(约2.57万公里)。销量更是直观反映出特斯拉在新能源领域方面的成果,特斯拉 2018 年销量,大于2020年任意一家其他车企的纯电汽车销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企业盈利好于预期以及利率低于预期的双重影响下,高盛近日上调了其对美国股市今年和明年目标点位的预测。
在近日的一份报告中,高盛将标普500指数在2021年末的目标点位从此前的4300点上调至4700点,这意味着,该指数从当前水平到年底,还有大约7%的上涨空间。
此外,这份报告还将标普500指数2022年的目标点位从此前的4600点上调至了4900点。
企业盈利增长是美股回报的主要驱动力
高盛指出,企业盈利好于预期和利率低于预期是其调高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标普500指数目标点位的主要因素。企业盈利增长将是今年下半年和2022年推动美股回报的主要驱动力。
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的股价回报率已上涨超过17%,且这一增长全部来自每股收益的增长。展望未来,高盛认为,股票风险溢价的温和收窄将抵消利率上升给股市造成的影响,进而使得标普500指数的估值倍数保持大致持平。
总体而言,标普500指数成分股每股收益有望较去年上涨45%至207美元。而此前高盛对于这一数值的预测为193美元。
但高盛也指出,这一预测对于利率水平的变动和美国企业税收改革的结果将高度敏感。
高盛做出这一预测的一个基准假设是,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到今年年底将从目前的约1.2%攀升至1.6%;若利率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且增长预期不发生下调,标普500指数有可能进一步攀升至4950点。
此外,若美国总统拜登的税改方案在年底前获得通过,联邦法定公司税率从目前的21%提高至25%,对企业利润将造成轻微的拖累影响。
警惕病毒传播的不确定性
尽管高盛提高了标普500指数在今年年底的目标点位预测值,但同时也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将是不平稳的。
短期内,对于每股收益的预期上调,以及对德尔塔变异病毒继续扩散的担忧减弱将推动股市上涨。然而,病毒的传播路径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将是难以预测的,从而也将增加股市走势的不确定性。
今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也将加剧股市的波动。高盛认为,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投资者将持续密切地关注美联储发出的信号,任何意外消息都将使股市产生剧烈波动。
此外,由于股票回购的激增和现金持有量的增加,企业和家庭将成为美国股票的最大买家。高盛称,投资者应对其投资组合进行相应调整,在长期成长型股票与短期内疫情复发可能带动上涨的股票之间进行平衡。
参考资料
1.Goldman Sachs raises S&P 500 price target, but path higher 'is unlikely to be a smooth one'. Yahoo Finance
2.Goldman Boosts S&P 500 Target on Earnings Growth, Low Rates. Bloomberg
3.Goldman Analyst David Kostin Sees S&P 500 At 4,700 By Year End, 4,900 By End 2022. The Stree
Support.com( SPRT )高开高走,该股大涨超29%,报10.3美元。公司此前宣布将于9月10日召开特别股东会议拟批准与比特币矿商Greenidge Generation合并。
Greenidge的首席执行官Jeff Kirt将担任合并后公司的CEO。Support的首席执行官Lance Rosenzweig将继续领导Support作为Greenidge的子公司。两家公司合并之后的现金总额预计约为7,000万美元。
Jeff Kirt表示,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将使Greenidge获得资本,并在其他地方复制其比特币挖矿模式。该公司表示,依靠内部发电进行挖矿活动,可降低波动成本,并将固定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
英国电动汽车充电初创公司EO Charging已同意与空白支票公司第一储备可持续增长公司(FRSG)合并,预计将在第四季度完成交易,并以股票代码“EOC”在纳斯达克上市。
两家公司周四表示,EO Charging 与第一储备可持续增长公司之间的交易意味着企业总价值将达到 6.75 亿美元。这笔交易将为 EO 带来超过 1.5 亿美元的现金收入。
EO Charging成立于2014 年,总部位于英国萨福克。 该公司已经在超过35个国家部署了大约5万个充电器,并为亚马逊(AMZN)和优步(UBER)等车队运营商提供服务。
EO Charging的主要市场包括英国、爱尔兰和挪威。在扩大欧洲市场后,该公司将考虑进入美国等其他市场 。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亏损持续收窄,蔚来汽车离赚钱更近一步。而面对特斯拉频频举起的价格“砍刀”及7月销量让位小鹏、理想,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则打出“副牌”寄希望于通过低价市场扳回一局。8月12日,蔚来汽车发布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7.2%,亏损收缩50.1%,成绩单再度超出市场预期。此外,李斌透露:“将通过新品牌进入大众市场,并围绕该目标建立核心团队,新品牌定位及价格将低于蔚来品牌。”业内人士认为,整车毛利率转正后,造车新势力企业的下一个目标便是盈利,盈利关键在于提升销量规模效应,此时未来推出新品牌将有助于打开走量市场,为盈利带来更多可能。不过,拓展新品牌势必让蔚来再度加大研发投入,如何控制好投入产出比也是蔚来面临的问题。
营收超80亿亏损收窄五成
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蔚来营收84.5亿元,同比增长127.2%,环比增长5.8%。其中,汽车业务营收79.118亿元,同比增长127%,环比增长6.8%。
营收增长的同时,蔚来汽车的车辆平均售价和毛利率也在提升。二季度,蔚来综合毛利率为18.6%,去年同期则为8.4%。其中,整车毛利率为20.3%,去年同期为9.7%。蔚来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去年二季度相比,整车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汽车交付量增长、平均销售价格提升及材料成本降低,汽车销售毛利率环比整体保持稳定。“蔚来整车毛利率长期要做到25%左右,不算积分交易和补贴等。”李斌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蔚来新车交付量为2.2万辆,同比增长111.9%。交付量上升的同时,蔚来在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也快速上升。李斌透露:“今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在高端SUV市场的渗透率已升至13.7%。今年三季度总交付量预计将达2.3万-2.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二季度蔚来汽车亏损也大幅减少。其中,二季度经营性亏损为7.633亿元,同比下降34.2%。除股权激励费用,调整后经营性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5.119亿元,同比下降54.1%;二季度净亏损为5.872亿元,同比下降50.1%。这意味着,蔚来离盈利更近一步。
不过,蔚来在研发上的投入则进一步增加。财报显示,二季度研发费用为8.837亿元,同比增长62.1%,环比增长28.7%。蔚来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二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和环比双增长的原因为新产品和技术研发费用增加,以及研发人员增加。“今年5月蔚来ET7首台生产线验证样车下线,蔚来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NAD的开发工作也进展顺利,今年8月蔚来将发布NIO OS 3.0全面升级UIUX。”他表示。
降维打击 “新品牌”已在路上
交付量、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蔚来也继续扩张。
财报电话会议上,针对此前蔚来将推出新品牌的传闻李斌作出回应。“蔚来进入大众市场的相关准备工作已经提速。”李斌表示,蔚来将通过新品牌进入大众市场,目前已建立核心团队。
对于新品牌的定位,蔚来方面表示,蔚来与新品牌之间的关系,类似奥迪和大众、雷克萨斯和丰田。今年7月,有消息称,前WeWork大中华区总经理艾铁成加盟蔚来汽车,出任战略新业务副总裁,直接向李斌汇报。该消息显示,艾铁成在蔚来负责的新业务便为即将推出的新品牌。此外,上述消息还称,蔚来推出的新品牌将沿用蔚来的换电技术,但将通过另一套独立体系运作,包括独立渠道、社区、App等。
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目前蔚来在售车型的价位均为高端车型,推出新品牌的好处是不会打乱主品牌自身高端定位,又能通过新品牌布局中低端市场,在利润和销量上对蔚来提升将有很大帮助。
蔚来杀入大众市场后,也有望进一步拉大与小鹏和理想汽车的差距。今年7月,蔚来新车交付量为7931辆,同比增长124.5%。尽管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但小鹏和理想汽车的销量均首次突破8000辆,双双超越蔚来,业内一度传出“蔚小理”格局生变的猜测。同时,频频打出降价牌的特斯拉,对于低价位走量市场的新动作,也让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头部玩家压力倍增。网上近日传出特斯拉即将推出Model 2车型的消息,售价有望下探至16万元。业内人士认为,10万-25万元为纯电动汽车走量市场,谁先占领该市场份额能获得更多竞争筹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蔚来新品牌是否会下探至时下火热的A00级纯电动车市场,蔚来相关负责人直言:“新品牌不会进入五菱宏光的细分市场。我们希望以比特斯拉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对于新品牌何时推出,李斌表示:“大众市场的品牌为长期战略思考,研发速度和研发效率在蔚来基础上肯定会更快,但具体推出时间,还要根据各方面的技术和市场情况而定。”
虽然新品牌落地尚需时日,但面对白热化市场竞争,蔚来也给出了短期规划。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了解到,明年蔚来将交付包括ET7在内的三款基于NT2.0技术平台的新车型,其中一款车型为蔚来品牌旗下售价最低的车型。
不过,新产品的投入也将进一步加速蔚来的研发成本。李斌称,新车型研发周期为两年左右,预计从今年三季度开始研发支出将大幅增加,全年研发支出预计在50亿元左右,“我们计划如期把钱花出去,到年底时研发人员的规模将为年初的两倍左右。”他表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自主造车新势力越来越活跃,仅在8月12日这一天内就大动作连连,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宣布,该企业将通过新的品牌进入大众市场,而理想当天在港交所敲钟上市,成为继小鹏汽车之后又一家在美国和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双重上市的车企。
下一站,智能电动车赛道上的竞争无疑更加激烈,自主电动车企纷纷从技术研发、产品、资金以及人才等方面做好准备,争取在新赛道上拿到更好的名次,它们当前明确的对标是跑在最前面的特斯拉。
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有望明年在华推出16万元的Model 2,其上海超级工厂仍处于扩建中,三期工程已经开始建设,按照特斯拉的速度在明年夏季便可完工,而三期工程就是为特斯拉全新车型而建设,新车或许在明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上市。
此前,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曾公开谈到,特斯拉在未来可能会推出售价仅2.5万美元的新版电动车型。因此,业内传出,Model 2应该就是马斯克口中所说的这款“廉价车”。特斯拉没有对此正式回应,而是让这些传言的子弹再飞一会。
传言是否会变成现实?从目前的走势来看,特斯拉在未来将会推出20万元以下的车型。通过多轮降价,当前特斯拉Model 3补贴后起售价为23.59万元,正逐渐靠近20万元这条边界线。是由Model 3继续挥动价格屠刀,还是由Model 2或其他新车型来承担起抢占20万元以下的电动车市场份额,这有待进一步观察。
可以看到的走势是,特斯拉正从豪华电动车市场步步下探,变得越来越“大众化”。此前,特斯拉先推出价格皆超过80万元的Model S和Model X,不过,这两款高性能的进口电动车只是极少数人的高级“玩具”,而真正驶入千家万户的是在华国产的Model 3和Model Y。事实上,价格在20多万元到30多万元的Model 3和Model Y,在此价格区间上只是与比亚迪汉、蔚来ES6、小鹏汽车P7、理想ONE、广汽埃安LX等为数不多的自主电动车型有交集,其更主要的从传统豪华燃油车手中抢市场份额。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竞争加剧,特斯拉将会凭借品牌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自主车企进行降维打击,一旦进入10~2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的电动车市场,而这正是自主车企电动车的主战场之一, 电动车市场腥风血雨的竞争才真正开始。
特斯拉自2019年抢走比亚迪的全球销量冠军宝座之后,至今依然占据此位置。尽管在今年个别月份,五菱宏光MINI EV击败特斯拉而拿下全球电动车型销量冠军,但业内普遍认为这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竞争,三四万元一辆的MINI EV并非特斯拉真正意义上的对手。况且,在车市里自上而下,比自下而上容易许多,这在燃油车市场中已被证明。近年来,合资品牌通过价格下探,抢走自主品牌不少市场份额,而自主车企频频发起品牌向上攻势,难度明显更大,目前在中高级市场所占份额依然极其有限。
面对特斯拉步步进攻,自主电动车企不能不防备。市场策略与特斯拉较为相似的蔚来汽车,也在加快自上而下的步伐,在40万元以上的电动车市场上稍微站稳脚跟之后,也将推出新品牌抢占大众市场,希望在在价格上比特斯拉更低,进一步对抗特斯拉以及稳固自主造车新势力“老大”的位置。
而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自主车企则选择从中间向高、低两端突围的模式。其中,比亚迪在力争提升品牌力与特斯拉较量的同时,也在加速推出新平台和新车型,加大对10~2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的市场的争夺力度,寄望从合资燃油车的主战场中抢到更多的市场蛋糕,加快电动化步伐。此外,更多自主车企正在电动车市场发起自下而上的进攻。
就在7月,比亚迪在国内市场以5.1万辆的电动车销量再次击败特斯拉,连续两个月拿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冠。而特斯拉中国7月销量为3.3万辆,其中包括2.4万辆的出口量,在国内市场真正的销量不足1万辆。假如仅计算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五菱宏光、广汽埃安等车企在7月的电动车销量也皆超过特斯拉。
特斯拉虽然不是神话,但这个作为全球智能电动车赛道上的头号玩家的实力不容小觑,其肯定会在中国以及全球车市发起更猛烈的攻势。为未来而战,自主电动企业正在电池、电控、电机等核心技术上加大研发力度。此外,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正借助资本的力量,寄望如同特斯拉一样实现全栈自研自动驾驶。未来,特斯拉将与自主车企在各大电动车细分市场全面短兵相接,不仅是比拼价格,更重要的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高盛发研报指,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哔哩哔哩7月份的用户粘性(总花费时间)同比增长48%(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这是公司在这个旺季连续第二个月增长,而3月和4月的增幅分别为-2%和7%。这是由于第二季度的花费时常同比增长28%,而第一季度同比增加21%;2021年6月的总月活用户数量同比增长46%,而3月仅同比增加12%。
研报续指,虽然该行对于月活用户数量预测基本保持不变,但将2021/22/23年营收预测分别下调2%/2%/维持不变;并料营收增长率分别为61%/45%/39%,因为该行考虑到主要游戏表现较弱和广告增长缓慢,而强劲的电子商务和直播业务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直播行业的混合性变化及激烈竞争将公司2021毛利率由24.2%降至22.6%。因此,该行将2021/22/23净利润率预测分别下调4个百分点/下调4.1个百分点/上调0.4个百分点。
展望第二季度,高盛预计营收将同比增长65%,至43.24亿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66%)、直播收入和VAS(同比增长105%)的强劲增长,这将抵消手机游戏业务(同比下滑5%)的疲软。2)预计毛利率为22.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因为手机游戏的收入贡献较低,而直播支出较高。3)料次季销售费用率为30.8%,同比增长5.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5.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该季度新手机游戏的支出增加。
综上,高盛将其美股/港股目标价格均下调13%至122美元/945港元,由于用户扩展和盈利能力的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悉,在七夕前夕,“高铁电视”淘宝店正式推出了“高铁表白专列”服务。
“高铁电视”淘宝店显示,“高铁表白专列”涵盖了有北京——上海、北京——成都、北京——广州等3个区间热门线路的13个往返车次供用户选择,首次共推出270个名额,每天播放20次,88VIP用户88元。
“高铁电视”淘宝店运营负责人刘泽铭介绍,12日当天就有16单被拍下,客户中也不乏女性。刘泽铭介绍,用户下单时选择播放车次和日期,还须签署授权协议,5天内提供60秒以内的视频。视频内容会经过多重严格审核,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符合要求、积极健康的视频,才能最终高铁电视上播出。
据了解,高和传媒旗下的高铁电视,每日覆盖了运行约3000个车次,经过1000个站点城市,20万块电视屏幕,每天共播出1.5万次,每年覆盖15亿人次出行的乘客。据悉,高铁电视今后还会推出更多个性化的线路的“高铁表白专列”,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