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1231.15, -10.67, -0.86%)正加码押注印度移动支付市场,在当地推出新的功能和服务,与此同时全球巨头也在竞相争取印度广大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不用信用卡而是直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支付交易。
在巴菲特(Warren Buffett)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317124, 924.00, 0.29%)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 BRKA)称已投资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公司Paytm的母公司后,谷歌也宣布将扩大印度的移动支付服务。未来几周,谷歌将和数家当地银行合作,在其应用内提供消费者贷款,协助用户支付学费等费用。
谷歌也将扩大和线上商家以及实体零售店的合作关系
蔚来汽车递交美国IPO申请,预计发行1.6亿美国存托凭证(ADS),定价在6.25美元至8.25美元之间。
蔚来汽车的招股书显示,与腾讯有关联的多家实体持有蔚来汽车15%股份,与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有关联的多家实体持有另外7.5%股份。蔚来汽车创始人和首席执行长李斌持有17%股份。该公司表示,腾讯将持有所有已发行的B类普通股,占总股本投票权的21.5%。
公开资料显示,蔚来汽车成立于2014年,由易车创始人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等共同创立,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和制造。成立以来,蔚来汽车完成了多轮大额融资,具体信息如下图统计:
在传出拒绝大幅溢价收购的消息后,百胜中国股价一度飙涨逾12%。
28日本周二,华尔街日报消息称,中国风投高瓴资本为首的一批投资者提出,以每股46美元、估值超过170亿美元共同收购百胜中国,但遭到拒绝。提出收购要约的投资者还有管理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私募股权公司KKR和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
若上述收购消息属实,则收购价较百胜中国本周一收盘溢价逾28%,按照雅虎财经数据,百胜中国目前市值超过143亿美元,上述收购要约对其估值高出将近19%。
消息传出后,百胜中国美股盘中短暂暂停交易,后股价一度升破40美元,涨至40.19美元,创约两个月新高,日内涨幅超过12%。截至发文,股价涨幅收窄到5%以内。
百胜中国并未立即回应上述消息。不过TradesMax注意到,这不是该公司第一次传出收购消息。
本月14日彭博报道援引知情者消息称,高瓴资本、中投、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KKR高管旗下的投资机构DCP Capital考虑联手收购百胜中国。若收购成功,这将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类企业收购。
百胜中国原属百胜集团(Yum! Brands ),被拆分后,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东方既白和小肥羊连锁餐厅。
2016年11月1日百胜完成拆分后,百胜中国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最大的餐饮上市公司。上市首日,百胜中国开盘价24.51美元,上市未满两年股价累涨逾50%,但今年以来累跌逾8%。
百胜中国经营着中国最大的快餐店网络,本月初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末旗下门店约8200家,遍布1200多个城市。虽然采取了更新肯德基点餐App、升级菜单等行动,但二季度百胜中国的同店销售下降1%。
彭博报道指出,中国的快餐连锁店市场规模590亿美元,而大部分运营商市场占有率低。占有率最高的肯德基去年占据11%的市场份额,远超位居第二的麦当劳,麦当劳占有率仅5.3%。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将以720亿美元的估值向共享出行巨头Uber投资5亿美元,共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Uber的自动驾驶系统将与丰田的“Guardian”驾驶辅助系统结合,再整合到丰田的Sienna小型面包车中,自2021年开始部署在Uber的打车服务网络上。
报道指出,此次投资将深化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同时反映出Uber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对待无人驾驶的新策略,即通过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而非单打独斗。
Uber和丰田此前在无人驾驶技术和其他方面已有过合作。2016年5月,丰田宣布投资Uber,同时为Uber的司机提供一项租车的服务。今年2月,Uber CEO Khosrowshahi在个人推特透露,自己与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等人会面,双方讨论了在无人驾驶领域扩大合作相关事宜。
Uber在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道路上并不顺利。Uber曾长期陷入与谷歌旗下无人驾驶初创公司Waymo之间的官司中,直到今年2月,Uber才与Waymo达成和解协议,协议结果是,Uber将向Alphabet支付(Uber公司)0.34%的股份作为赔偿,约合2.45亿美元。
Uber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性目前仍然遭到质疑。今年3月,一辆Uber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严重事故,撞到一位路人致其死亡。随后,亚利桑那州暂停了Uber公司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计划。
更让Uber头疼的是,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成为导致公司大幅亏损的主要原因。本月,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投资者已建议Uber出售其自动驾驶汽车部门,在过去18个月中,该部门每季度亏损高达1.25亿至2亿美元,占公司季度亏损额的15%-30%。Uber的财报显示,公司今年二季度出现8.9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面对“烧钱”的无人驾驶业务,Uber首席执行官Khosrowshahi开始探索新的发展策略,包括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在今年7月的一次会议上,Khosrowshahi公开表示,Uber“完全开放业务,我们正在与其他合作伙伴进行积极讨论。”
创立仅三年就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社交电商拼多多(PDD),因为大量销售山寨假货而备受争议。
无独有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有一家爆火的电商横空出世。这家被业内称为“美版拼多多”、名为Brandless的公司,成立仅一年,就获得了来自软银集团的2.4亿美元C轮融资。
虽然同样主打低价商品,但与拼多多不同的是,Brandless好评如潮,少有争议之声。那么,这个“美版拼多多”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01走近“美版拼多多”
欲探究Brandless的成功之道,必须先搞清楚它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在反复浏览Brandless的官网后,笔者的切身感受是其“不走寻常路”,具体有三点:
第一,所有商品价格一律3美元。
从网站上可以看到,Brandless平台展示的各种商品,从食品到洗面奶再到办公套装,全都标价3美元。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们走在大街上,经常会听到一些门店传出的诸如“这个九块九,那个九块九,全都九块九”的广播声。可是,大多数人很可能在经过门店时,往往连步伐都不会减慢半分,更不用说进店浏览商品了。
原因很简单,人们对于价格低的商品早就形成了“低质”的印象,正所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然而,综合多方资料来看,Brandless上售卖的商品价格虽然也低得离谱,但收到货的消费者却纷纷交口称赞,这足以证明商品质量的过关。
第二,所有商品都没有品牌。
品牌对于人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一件商品能否博得消费者青睐,品牌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任何商家都巴不得摇身变为家喻户晓的畅销品牌,以便在顾客心目中的商品阶梯中占领制高点。然而,Brandless却偏偏逆流而上,大力推行“无品牌”商品,以自产自销取代从全球甄选名牌商品——正如它名字的中文含义(Brandless:无品牌)一样。
花钱购买没牌子的商品,是人们不敢想象的事情。可是去年才成立的Brandless却快速打开了无品牌商品的市场,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第三,“极简主义”盛行。
一来,Brandless只有300多个SKU,这与我国动辄几千万个SKU的主流电商平台相比,完全是九牛一毛。不过,Brandless根本不是靠数量取胜,它将商品的SKU精简化,每个商品品类之中只选择一款最好的,这既能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又能免去消费者挑选的烦恼,增加购物体验。
二来,根据商品展示图片,平台上所有商品的包装都极其简约,除了一个白色的标签外,再无其他,就连LOGO都看不到。这也充分彰显了其“Less is More”的理念。
至此,“美版拼多多”与众不同的轮廓已大致勾勒完毕。
02成功依靠三大杀手锏
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盈利,即便是价格低到逆天的Brandless也不例外。
不可否认的是,3美元的低价的确是很多人选择Brandless的首要原因,正如我国的拼多多,凭借低价优势,三年便占领了3亿用户的市场。然而,事实证明,仅靠低价优势是无法留住用户并得到认可的,人们买好货还是会倾向于选择主流电商平台。
深入研究可以发现,“美版拼多多”之所以能够名利双收,依靠的是三大杀手锏:
第一,摒弃品牌溢价。
在Brandless创始团队看来,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面临这样一种状况:花了15美元或20美元,却买了一件价值仅有2美元或3美元的东西,而多出来的那部分支出,便是消费者为品牌溢价的买单。就像一个普通的价值0.5元的回形针,一旦贴上了蒂芙尼(129.78, -1.67, -1.27%)(Tiffany&Co。)的标签,立马可以卖到1万元,高价的背后正是品牌的溢价效应,而品牌的附加价值在很多时候远远高于商品的实际价值。
不仅如此,很多大品牌公司为品牌宣传和销售渠道所付出的高昂费用也间接转嫁给了消费者。殊不知,不少消费者真正重视的是值得信任的商品本身。
鉴于以上考虑,Brandless提出了“无品牌税”,拒绝在全球范围内甄选品牌商品,而是自产自销,其所售的商品由美国的数十家供应商独家生产加工,完全实现了商品从工厂直达用户手中,消除了所有的中间流通成本;再加上极简风格的理念,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如此一来,消费者只需为商品本身付费即可,而无需再操心额外的品牌溢价,这也迎合了目标客群的潜在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Brandless并没有因为价格低廉就在质量上打折扣。为了确保每款商品的质量都能达到最高要求,Brandless的研发中心对每款商品都进行了严格的测试与反复的试验,由此在保证平台展示的所有商品都质量上乘的同时,也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第二,黏住客户的会员制。
为了提高消费者复购率,增强客户黏性,Brandless也推出了名为“B.More”的会员体系,其亮点在于用户只需缴纳36美元的年费,即可享受所有订单免费配送的优质服务;而不是会员的用户,则收取每次5美元的配送费,或购物满39美元即可免收运费。如此一来,Brandless不仅实现了迅速获客,也让自己产品的渗透范围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Brandless每个季度还会给消费者寄送“省钱报告书”,上面详细记录着在Brandless上购买商品的价格同其他零售商产品价格的比较,进而提醒消费者:在Brandless上消费更加物美价廉,而且“选择他们,你还可以节省更多”。
第三,兼具社会责任感。
Brandless不甘只做一家零售企业,在商品价格如此低廉的前提下,Brandless还要大搞慈善。他们同美国慈善组织Feeding America合作,在平台上每成交一笔订单,就会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顿餐食,如果是“B。 More”会员的订单,一次将捐赠两顿。2018年2月,Brandless因捐赠25万顿餐食给Feeding America,获得了NewCo Honors的年度最佳公司奖;截至2018年7月底,Brandless已经累计捐赠150万顿餐食。
如此看来,Brandless所追求的不仅仅局限于为更多人提供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更是用实际行动引导着一种全新的现代消费方式。这种做法不仅彰显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还让广大消费者悉数参与进来,进而让自身品牌的认可度备受提高。
除了上述三点经营之道外,Brandless似乎也开始借势新零售,于今年6月在洛杉矶开设了第一家线下实体店。然而,这家线下门店却不为销售商品,而是着力推广Brandless的品牌以及产品理念,同时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弥补线上的不足。
具体来看,门店定期举办系列讲座,邀请食品、健康、美妆、社会公益等各领域的专家来演讲,并提供现场试吃的服务,近距离观察消费者与商品的互动。这也彰显出Brandless“以人为本”的经营宗旨。
03中国电商可以学什么?
虽然被称为“美版拼多多”,但Brandless并没有像拼多多那般备受争议。那么,Brandless可以给我们国内的电商带来哪些启示呢?
首先,商品质量要过关。
追求高质量商品是消费者永恒不变的追求,任何人掏钱消费,都希望商品质量是有保证的,能够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谁都不愿意买到质量低劣、不经一用的劣等商品。哪怕价格再低,也不应在质量上打折扣。就像Brandless那样,在所有商品都售价3美元的前提下,依然不惜成本来把控质量。因此,对于零售商来说,加大力度对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从而让消费者买到高质量的商品,这既能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又可以赢得口碑。
其次,以消费者为中心是关键。
眼下已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消费者已然成为了零售行业一切价值的出发点,任何新技术的应用与商业模式的调整,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物偏好与特点,从而为他们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其实,消费者要求的无非是高品质、低价格与好服务。因此,零售商不妨参考Brandless的经营方式,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成本,并优化售前、售中与售后的一系列服务,真正做到让消费者认可与满意。
最后,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既是物理距离也是心理距离。在“以人为本”的新零售浪潮下,抓住了消费者就等于抓住了商机与价值。因此,除了质量、价格与服务外,零售商还应创新各种经营模式,增进与消费者的互动,构建多种消费场景让消费者能够切身参与进来,并获得愉悦的体验。例如,做公益打造品牌好感度、及时反馈省钱信息、定期举办线下活动等,都是可供借鉴的方式。
在过去20年中,猫途鹰通过研究如何提供一项不被其他科技公司完全掌握的服务,从而将最初的300万美元的投资变为一笔70亿美元的业务:越来越多的用户免费写下评论,不断更新着人们在旅行中可能遇到的事情的评价。浏览6.6亿个猫途鹰评论是一项极其困难的挑战。作为一个奇迹般的网站,猫途鹰像镜子一般映照现实,它可以将你带到最壮观的地标、最好的餐馆、最“刺激肾上腺素”的水上乐园,这是自人类以来最伟大的“随上随下体验(Hop-On Hop-Off Experiences)”。然而,猫途鹰上的评论也表达着人们对于旅游地的诸多不满。每一次对埃菲尔铁塔的热情洋溢的评论,都有随着而来的认为其十分枯燥无味的表达。美股代号 TRIP
猫途鹰之于旅行就相当于谷歌之于搜索,亚马逊之于书,Uber之于出租车一样,其身处行业垄断地位。负面评论会为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所以店家通常会选择相当暴力的手段处理这一问题。“这是公关/市场部门的一场飞车枪击事件。”英国威布里治一家黎巴嫩餐馆的老板爱德华·特里于2015年写到。同样,好评也能改变一门生意的命运。有关研究人员研究了猫途鹰的竞争对手Yelp后发现,评分每增加一颗星就会为其带来5%-9%的营收增长。在猫途鹰出现之前,消费者只是名义上的上帝。而猫途鹰之后,消费者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暴君”,具有创造或是破坏生活的能力。作为回应,酒店行业合法崛起,企业威胁要起诉那些发布负面评论的客户的事情屡见不鲜。
随着“信誉经济”的走热,一个虚假评论的水军产业也在不断崛起,评论可以在网上交易和买卖。对于自身发展依赖于让真正的消费者发布真实评论的猫途鹰来说,这是关乎其生死存亡的威胁。南加州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迪娜·梅兹林说,如果猫途鹰不做出反映,很快就会“分崩离析”。在过去几年中,猫途鹰已经经历过几次近乎危及生死存亡的时刻。水军产业的兴起威胁到了那些真实评论,而像猫途鹰这样的公司在争相删除网站上的虚假发帖时却也会无意删除部分真实评论。一旦当用户的评论不再止于对糟糕服务和剥落墙纸的抱怨,而是涉及有关欺诈、盗窃和性侵犯的指控时,删帖行为就上升为一个严肃的问题。
因此,由于猫途鹰承诺为用户呈现一个真实世界,因此它发现自己开始像其他巨头一样成为一个掌控真理的不快乐的决策者,必须确定哪些评论是真实的,哪些评论是虚假的,哪些评论是准确的,哪些则有虚假成分,以及言论自由在平台上的执行程度。当公司首席执行官斯蒂芬·考弗和他的联合创始人在18年前波士顿郊区的一家披萨餐厅里规划着这样一个网站模样时,应该很难想象业务发展的如此之快,以至于他们发现自己现在深受那些同样困扰着最杰出哲学家和法律理论家的问题的烦扰。乐观来看,该公司的早期座右铭之一现在看起来极其天真:“理解世界,出发吧。”
这家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有关旅行本身的性质、有关进入未知领域的意义、有关与陌生人互动、有关彼此的信任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发生在人们寻常上网之时,我们曾经用“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前沿”等原本属于旅行词汇的表达做为数字世界的最早类比,这一切并非巧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猫途鹰是世界上最不受管制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科技公司之一,它的故事如同互联网上的一个寓言。
猫途鹰成立于2000年,早于Facebook与Yelp公司4年成立,而比亚马逊晚了6年。在当时,开放消费者评论的行为依旧被认为是一种冒险的企业尝试,一次可能失败的赌注。1995年,亚马逊首次允许用户发表评论,但在当时外界对于这一尝试褒贬不一,一些批评人士嘲笑它是“零售自杀”行为。而猫途鹰自创立之初,一直以简单化的旅游指南和其他相关内容的聚合平台为定位,与诡谲莫测的众包内容世界保持着距离。
考弗将猫途鹰设想为一个公正的裁判,一如它的前期口号所承诺的那样提供“令你信服的评论”。但是在2001年2月,考弗与合作伙伴尝试创造一种新方法,让消费者自己发表评论。猫途鹰上的第一则评论是对于科德角的the Captain’s House Inn,其收到四个“气泡”。(猫途鹰用“气泡”而非星星进行打分,以避免将其评级与传统的豪华酒店评级混为一谈。)
很快,考弗便注意到用户的注意力从专家意见转向普通消费者的评论上面,因此他放弃了最初的想法,开始专注于开发消费者评论等内容。在他的规划中,网站可以通过出售广告位来维持公司运营,但是当发现这种设想行不通时就会带领团队转为探索另一种新模式。自2001年底开始,猫途鹰会在用户点击了某个酒店或是餐厅的链接时,向商家收取少量费用。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公司每月盈利7万美元,截止2002年3月,公司甚至实现了收支平衡。“人们一般将这一变化视为‘转折点’。”考弗在2014年表示,“而我认为这是加速的开始。”
2004年,猫途鹰的月独立访问用户达到500万。也正是在这一年,考弗以210万美元的价格将猫途鹰卖给了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的母公司InterActiveCorp (IAC),同时依然担任猫途鹰的首席执行官。在当时看来,这似乎是一笔不错的交易——正如考弗在2013年对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报纸说的那样,创始人一般都不怎么富有,所以这笔意外之财是一个“改变人生的事件”。但是他最终还是后悔猫途鹰卖身过早:“事后看来,这是我做过的最愚蠢的举动。”
在之后的几年间,猫途鹰发展势头不减,从新泽西到新德里,面向全球招聘了400多名新员工。至2008年,该平台月独立访问量达2600万,年利润为1.29亿美元;至2010年,猫途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网站。为了巩固其行业主导地位,猫途鹰开始专注于收购那些有特定旅行元素的小公司。时至今日,其一共收购了28个独立公司,公司业务覆盖至旅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服务,包括在哪里停留与具体行程策划,还涉及带什么东西、如何到达那里、什么时候去,甚至你可能在路上遇到谁。这样的竞争力令传统旅游公司很难直面应击。2016年,美国的知名旅游指南公司Fodor’s被一家名为Internet Brand 的公司收购。
酒店经营者们眼睁睁看着猫途鹰颠覆了整个行业,并彻底接受了其不会消失的事实。“互联网对几乎所有行业产生着影响,但是它的热情姿态超出了人们的认知。”酒店服务协会的首席执行官彼得·杜克告诉我,“猫途鹰在创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受酒店经营者的欢迎,谁都不想把丑事袒露在公共场合中。”但是现在,“对于酒店来说他们已经知道了a)猫途鹰不会消失,所以要克服它。b)自己可以利用它获取优势……他们将猫途鹰的评级视为一种别致的营销手段。因为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它超越了酒店星际评定、超越了政府认证,成为一种跨国界的存在。”
至2011年,猫途鹰的月访问量达到5000万,其母公司IAC认为已经到了将其剥离为一个独立上市实体的时候了。猫途鹰的IPO估值为40亿美元,但是股价在12月上市的第一天就走低。猫途鹰涉入了一个全新的、不确定的领域,没有人知道它该如何经营。
猫途鹰已经成为一个科技巨头,但是它的领导者们尚未意识到这一点。公司上市的那一年也是其最后一次发布美国和欧洲“十大最脏酒店”年度榜单。在猫途鹰准备IPO的几个月时间中,曾经被其评为“美国最脏酒店”的老板肯尼斯·西顿提起诉讼,指控由于猫途鹰的诽谤,自己损失了1000万美元。该诉讼于2012年被驳回,前法官裁定在猫途鹰上发表的任何评论都是一次意见表达,因此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西顿又提起上诉,但是法院依旧维持原判,理由是使用“最脏”一词不能算作诽谤,它只不过是“比夸张更夸张”的表达而已。虽然猫途鹰最后赢得了这场官司,但是其依旧决定不再发布“最脏”榜单。考弗告诉《纽约时报》:“我们想要更多展现积极的一面。”
2012年,媒体巨头Liberty Interactive购买了猫途鹰市值3亿美元的股票。在当时,猫途鹰已经成为旅游业一个成熟巨人,人们即使是想制定一个最草率的度假计划也不能没有它。随着公司良好的公众形象逐渐树立,其用户量也在攀升,不过这一切也无法令其逃避盈利的压力。“一旦平台开始商业化,它的DNA就会改变。”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讲师雷切尓·博采曼说道。“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成为问题。”网站的众多忠实用户对于网站的改变愤愤不平。
那些以图片为基础的论坛使人们想起了90年代早期的计算机图像,用户能网上交友也能寻找到爱情。在猫途鹰最活跃的社区之一巴黎迪士尼乐园论坛(Disneyland Paris forum)上,人们亲切地称其为DLP,并分享着自己初次爱上它的故事。几年前,一位用户祝贺DLP的更新换代:“在过去几年中,看到有些东西变得破旧,这十分令人伤心。(胡克船长骄傲的红色大帆船如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粉红色的被遗弃的绿巨人。)但是我依旧不能忘怀过去的快乐,也就依然能够感受到那里的魔力。如今,每个人都能看到一个全新的公园,这真是太棒了!”
而那些猫途鹰上最多产的贡献者——在6个月内写够500个帖子的人——可以成为“目的地专家”,负责检查论坛,确保不留有一个没有得到解答的问题。退休摄影师Bill Hunt自2005年开始在猫途鹰上发布消息,现在已是网站最活跃的评论者之一。“有人会问坐在飞机右舷第三排的风景如何。我也会试着解答。”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院子里的亨特在电话另一端告诉我。
亨特使用这个网站的时间几乎与它成立的时间一样长,但是却对该网站发生的变化不怎么感兴趣。“或者是说,我并不是对于那些变化的头号关注者。”他告诉我,“在它上市的那一刻起,网站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营收上面。”布拉德·雷诺兹是一位居住在香港的美国人,其发表了6406条评论,28614个论坛帖子,以及72061张照片,同样对猫途鹰的发展方向感到失望。“它现在对社区不那么友好……在早期,活跃用户对其抱以非常狂热的感情。”他告诉我,“近年来,它变得更加没有人情味了。”
2015年,猫途鹰推出一项名为“TripCollective Member Recognition”项目,根据用户的发帖数量、内容多样性以及受欢迎程度向其授予类似于童子军*的称号,但是热衷于论坛的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对这种称号的不满情绪引发了一场关于虚假评论泛滥,以及该网站是否正在失去其灵魂的焦虑讨论。“一个人只有出于利他目的而写下的评论才具备有效性,才能用自己的信息帮助到他人,同时希望自己在需要帮助时他人也能以同样目的帮助自己。”一个名为captainmcd的用户写道。
*童子军,Boy Scout,在美国,童子军是一种针对年轻男子和男孩的会员级别,其为青少年提供有关性格、公民、精神和个人健康方面的培训,以获得成为成年人的技能。
这些论坛对于猫途鹰盈利与否并无太大关系,我们在浏览它们时甚至觉得这家公司已经忘记了论坛的存在——论坛的设计看起来像是从2000年就没有升级过,除非你知道它们的位置,否则不太可能找到入口。但是猫途鹰的员工向我打保票,说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论坛就像一个秘密武器。”产品和消费者体验副总裁杰夫·周用一种充满理想主义的、有点洋洋得意的、有时夹杂着难以理解的公司行话乐观说道,“它们实际上是公司北极星的制造者。”
今年年初,我在马萨诸塞州尼达里位于128号公路旁紧挨着一家可口可乐瓶装厂的猫途鹰总部于杰夫·周见面。在这栋大楼里,每一层楼都以不同的大陆命名,每一间会议室以不同的国家命名。公司的标志是一只有着异色眼睛的猫头鹰,其中一只眼睛是红色,一只眼睛是绿色,因为网站想告诉用户哪里值得去,哪里不值得去。在新总部的奠基仪式上,一只猫途鹰吉祥物加入到考弗与马萨诸塞州州长的庆祝中。这一熠熠生辉的招待会被设计成酒店大堂的样子。在一面墙上挂着一条词云:“我们喜欢旅行;像物主一样怡然自得地享受一切;我们在一起会变得更好。”员工可以带着自己的狗去上班,也可以在圆型剧场吃美味的免费午餐。
我们并非不能在硅谷找到合适的办公楼,公司高级公关总监布莱恩·霍伊特告诉我,却也必须承认李约瑟高速公路的另一侧不是硅谷。在20世纪90年代,128号公路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东海岸对加州创业文化兴起的回应。但是在十年的时间中,随着租户相继卖身、倒闭或者是搬走,57英里长的走廊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光彩。而现如今,猫途鹰的邻居包括雷声公司、甲骨文公司和微软公司,这些公司是冷漠的、成熟的、苛刻的,工作中穿着连帽衫和牛仔裤的日子只不过是另一种转瞬即逝的潮流。
猫途鹰很好地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公开露面的考弗总带着一种中年父亲的气质,这类人通常不太高兴成为焦点中心。他带着薄款无框眼镜、穿着黑色的毛绒衣、卡其色裤子和时髦鞋子。他态度认真,并没有那种让自己表现得看起来比实际更兴奋的兴趣:“多数人都认为我是那种只想在世界上漫游三个月的狂热旅行者。”他告诉《纽约时报》,“这并不准确。这家公司在诞生之初只是为了满足一位普通旅行者想要在宝贵的一周或是两周的假期内实现一次伟大旅行的愿望。”
猫途鹰的发展如考弗所愿,其迎合了中产一族的需要。经营体验和度假租赁业务的德莫特·哈尔平于今年初表示, Airbnb“可能看不上一般化的度假活动,比如乘坐巴士旅游或是参观参观埃菲尔铁塔之类”,而猫途鹰则“对于这些事情表示拥抱态度。”我在访问公司总部时,副总裁兼副总法律顾问布拉德·福德杨告诉我说,换言之“猫途鹰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在经营一门度假生意。假期是一件非常值得好好打算的一件事.
电商巨头亚马逊曾因“威胁中小零售商的生存”遭到特朗普的疯狂炮轰。如今,在线零售商再一次引起了来自监管层的注意。这一次盯上它们的是美联储。
在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哈佛商学院经济学家Alberto Cavallo提交报告称,来自亚马逊等互联网销售平台的竞争致使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商的商品价格变化更为频繁,同时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相同商品的定价更为统一。
报告还指出,上述转变令美元汇率与油气价格对零售价格变动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货币政策和通胀态势而言,这意味着零售价格对这些常见的全国性冲击越发“绝缘”。
燃料价格、汇率波动或其他影响成本的因素或将进入这些公司的定价算法,或对过去的零售价格产生了更快、更大的影响。
在此之前,已有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提出,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情况下,通胀水平较低原因或许就在于诸如亚马逊之类的企业可以限制整体价格。
今年3月,美联储官方认为衡量通胀潜在趋势更优的指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物价一年来首次触及2%的目标。但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这一增速将大幅增加。
彭博社则进一步认为,Cavallo所提及的这一势头或令美联储官员在设定利率时从失业率和通胀中获得的信号复杂化。在主流经济模型中,若价格一面对冲击就立即进行调整,那么央行政策制定者就无法引导供需回到平衡状态。
由此,Cavallo提议,对于货币政策模型和实证研究,眼光应该放得更远,超出传统的名义刚性(nominal rigidities)。
随着越来越多的零售商使用算法进行定价决策,劳动力成本、有限的信息,甚至是“决策成本(与疏忽和数据处理能力有限相关联)”将趋于消失。
Cavallo看到,过去十年内,大型零售商的价格变化频率一直在增加:就月度常规价格变化(临时销售除外)来看,这一频率在2008年至2010年间达到15.4%,2014年至2017年间则攀升至27.4%。
在线零售商价格变化迅速是根据网站上的促销活动使用了自动算法,而其他零售商则借由互联网之手监控对手的定价。随着定价策略相互之间的关联性逐渐增强,使用算法的部分大型零售商或将改变整个行业的定价行为。
此外,报告还发现,当线上零售商倾向于在全美范围内对同样的商品收取相同的价格时,大型传统零售商价格的地域一致性也在提高。
当亚马逊在91%的时间中,对不同地点的买家收取相同价格时,其他多渠道零售商也会在78%的时间内这么做。
Cavallo指出,这一发现说明了互联网透明度正在限制实体零售商在不同地点对买家进行价格歧视的能力。与此同时,“随着传统零售商与线上零售商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两者之间的地域价格差异将继续下降。”
B站 哔哩哔哩 BILI 在经历为期一月的下架整改处罚后,目前已经“解禁”,重新在苹果、小米等各大应用商店上架。
除B站外,今日恢复上架的短视频应用还包括沙发视频、洋葱视频等六款app。但秒拍、波波视频、56视频等5款暂停上架产品目前依旧没有恢复上架迹象。一下科技方面也表示,目前暂时还没有收到秒拍、波波视频可恢复上架的相关消息。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无人驾驶公司Waymo不光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成为机构的宠儿。继几周前摩根士丹利对其给出1750亿美元的估值后,又一家机构给出了自己的估值。
据巴伦周刊,全球投资咨询机构Evercore ISI在一份报告中认为,Waymo自动驾驶公司的估值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这一估值虽然低于摩根士丹利给出的1750亿美元,但仍远高于特斯拉截至周五收盘时的市值550.7亿美元。
DiClemente称,全球汽车运输市场价值5万亿美元,显然给Waymo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他在报告中写道,Waymo的机会很难低估,但却受制于大量不可预知的情况。
为了对Waymo进行估值,Evercore将重点放在了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Waymo自主打车服务上,该服务将与优步和Lyft竞争。根据1000亿美元的假设,他估计到2022年,这项服务每年将产生10亿美元的收入,到2025年收入将增加到100亿美元。
而在两周前,摩根士丹利曾将Waymo的估值从750亿美元大幅调升至175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rian Nowak在其最新的研报中称,Waymo对于交通、零售以及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的潜在影响,是其大幅提升估值的原因。
该行认为Waymo的估值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价值800亿美元的自动出租车业务、价值900亿美元的物流业务以及价值70亿美元的专利许可业务。
Waymo是从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研发部门X moonshots中成长起来的独立子公司。截至上个月,该公司的车队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总里程已超过800万英里,公司正准备年底为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部分居民提供一种自动叫车服务。
此外,Waymo近期备受关注还有另一个原因,其已跟随特斯拉的脚步,悄然在上海成立子公司。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显示,由Waymo独资的企业慧摩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已于今年5月22日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5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自动驾驶汽车部件及产品的设计、测试,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等。
Waymo无疑也看中了中国自动驾驶的市场。麦肯锡今年4月在报告中预测,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直至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
在交易周(8/20-8/24),【实盘提醒群】成功捕捉牛股SSC。本次捕捉黑马群收益率在70%或以上。
实盘提醒聊天记录
暴涨思路分析
七星云集团Seven Stars Cloud Group(SSC), 创立于2004年,前称微可视(Wecast Network, Inc.(原NASDAQ:WCST),再之前名为优点互动,原NASDAQ:YOD),于2017年7月改为现用名,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提供云端B2B商业解决方案的公司。
七星云集团旨在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驱动的供应链与数字金融服务的全球领军企业。
七星云,聚焦于全球能源、大宗商品、行业展会和知识产权交易等领域,利用最先进和最全面的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打造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和资产证券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高交易效率、保证交易安全、增加商业利润。
七星云集团(Seven Stars Cloud Group):
技术面分析
周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今年逐步形成结实的底部,而且底部被不断的提高,白线,具备了随时爆发的技术形势。
爆发点:来源于利好消息的刺激,SSC 与中国国家运输能力有限公司(NTS)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价值240亿美元的独家协议,为该全方位服务运营商提供大规模的电动公交升级服务。
具体来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七星云将在其区块链生态系统发行固定收益租赁融资产品,计划在三年期间筹集约87.5亿美元及150亿美元。
我们3美金提醒买入,预测目标价5美金,上周五5.4美金收盘,精准的预测,会员们都获利70%或以上。
有兴趣加入我们的实盘分析推送服务,点击链接 https://www.tradesmax.com/mobile-info
微信分析师号码 meigu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