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上市21年后老牌门户网站新浪退市:私有化如何救新浪?

作者  |  2021-03-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上市21年后老牌门户网站新浪退市:私有化如何救新浪?

3月23日,新浪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后,新浪将改名为“新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一家由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和新浪管理层共同控制的私人企业。

曹国伟在内部信中说,私有化对新浪当前业务不会产生任何重大影响。私有化之后,新浪集团依然是上市公司微博的控股股东。

“新浪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用一个新的架构更好地去开拓未来。”曹国伟在内部信中说,具体到业务构架,以新浪移动为主体的原新浪门户业务将与微博业务更紧密地整合;原有新浪的一些垂直业务,如新浪财经、新浪金融以及新浪体育等,将更加独立地发展;同时,新浪集团在未来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并购步伐,实现集团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曹国伟在公司内部信中表示,私有化一方面将理顺新浪的资本架构,一方面也为新浪集团未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新浪曾是信息革命时代的“前浪”

上市21年新浪与微博市值严重倒挂

2000年4月,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打开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走向世界的大门,由新浪首创的VIE模式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普遍采用的模式,被称为“新浪模式”。21年间,新浪一直在引领中国信息革命时代的改革浪潮。

2020年7月6日晚间,这家1998年成立、两年后就登上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中国互联网老牌门户网站披露,其管理层计划将其私有化。到2021年3月23日,新浪宣布完成私有化,并从纳斯达克退市。

过去几年新浪寻求改变,也曾布局金融科技、拆分乐居,但效果不明显。私有化之后,这个老牌门户网站将向何处去?

新浪门户新闻业务正在遭遇新老对手的竞争,尤其是腾讯新闻和字节跳动的今日头条。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报告显示,2020年4月,腾讯新闻的用户总量约为3.07亿,今日头条约为2.63亿,而新浪新闻排名第三,仅约有1.28亿。

与此同时,2019年贡献了八成收入的微博也在新冠疫情期间遭遇广告销售下降的困境。去除疫情的影响,2019年,微博的广告收入远低于今日头条、淘宝、微信、拼多多等一众互联网产品,与此同时,广告收入占微博的86.4%,进而影响新浪公司整体的营收走向。

曹国伟表示,此前由于历史原因,新浪与微博作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为上市公司,形成了不甚合理的资本架构。数据也显示,新浪与微博已经市值严重倒挂。

宣布完成私有化时,新浪股价43.26美元,下跌0.12%,总市值25.8亿美元,而微博的市值为118.8亿美元。也就是说,新浪旗下微博的市值是新浪的4.6倍。

目前,新浪旗下还有微博和天下秀两家上市公司。

曹国伟成为新浪控制人

将解决股权分散问题

过去二十年,新浪曾经拥有着不少的发展机遇,但却因不同的原因错失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财经评论人郭施亮此前表示,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与股权结构松散、管理层战略思路与执行效率等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性。

3月22日,新浪发布公告宣布,已与Sina Group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简称“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New Wave Mergersub Limited(简称“合并子公司”)完成本公司于2020年9月28日与母公司和合并子公司共同签署的合并协议和计划(简称“合并协议”)项下规定的合并(简称“合并”)。

母公司是New Wave MMXV Limited(简称“NewWave”)的全资子公司,而New Wave是一家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由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先生控制的商业公司。合并完成后,公司已成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并将不再是一家上市公司。

NewWave由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控制,注册地为英属维京群岛,且曹国伟是唯一董事。

根据新浪此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递交的材料,截至2020年3月31日,New Wave是新浪的大股东之一,同时拥有58.0%的投票权。包括New Wave持有的普通股和A类优先股,曹国伟的投票权为58.6%。

根据新浪最新公告,公司股东在2020年12月23日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批准的合并协议,在紧临合并生效时间(简称“生效时间”)之前,公司已发行且在外流通的每股普通股(简称“每股普通股”)已经被注销并停止存续,以换取每股普通股获得43.30美元不计利息现金的权利(简称“合并对价”),但是不包括如下的股份:(a)董事长曹国伟、New Wave及其各自关联方所持有的股份,该部分股份将被注销、停止存续且不会获得任何对价;(b)本公司、本公司的任何子公司所持有的股份或本公司库存股,该部分股份将被注销、停止存续且不会获得任何对价;及(c)根据开曼群岛公司法第238章已有效行使对于此次合并的异议权之股东所持股份,该等异议股份将停止存续,异议股东根据开曼群岛公司法第238章有权取得该等股份的公允价值。

财经评论人郭施亮认为,新浪选择私有化,是一个考虑已久的结果。其中,与新浪的股权结构问题有关,尤其是与管理层权力集中度不足等因素有关。在当前的时间点内,新浪采取私有化的策略,有利于更好解决新浪的股权结构分散问题,进一步提升核心管理层的权力集中度,这将会对未来新浪业务结构、业务板块的改革带来积极的影响。新浪需要通过私有化的形式提升核心管理层的权力集中度,提升决策的效率,为后续制度改革扫除障碍。

新浪向何处去?

金融业务遭监管,将和财经、体育更独立发展

过去两年新浪净收入增长驱动力,除了微博外还包括了金融科技业务。后者包括了新浪提供的在线贷款便利化和在线支付等金融科技服务,以及包括移动增值业务在内的门户网站业务。

2017年,新浪金融成立,财报首次出现了“金融服务”项目。在这背后,新浪收购了与贷款相关的服务公司,即北京微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微博借钱的运营主体,后者主要面向微博内有需求的都市白领、个体从业者、小镇青年等人群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然而,在金融业务尚未为新浪带来更大的营收时,监管敲响警钟。2020年6月,央行营管部发出处罚信息,新浪支付因违规开立与使用支付账户等九项违法行为,罚没合计1884.33万元。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严格监管已成为常态,而新浪支付存在乱扣款等问题的投诉时有发生。目前,业务线已作出调整,新浪金融主要聚焦于消费分期和支付。

比金融业务更早的2008年,新浪分拆房产及家居频道,成立了乐居。2009年,易居中国将旗下克而瑞信息咨询与新浪乐居合并,并以中国房产信息集团为名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在2012年退市。乐居几经辗转,后分拆赴美在纽交所上市。然而,2016年至2018年,乐居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6月,乐居更是因未及时提交年报而遭遇警告。

2017年和2018年,新浪都因为对乐居的投资而在财报中录得亏损,分别为3080万美元和910万美元,2019年则获得510万美元收益。对于这一变化,新浪解释为,由于乐居的电子商务和在线广告服务收入增加。

不过,由于业绩低于预期,新浪在过去几年对投资相关账户的账面价值进行了减值计提,超过了5.4亿美元。该业务面临的不利局面包括,中国房地产行业政策收紧,投资后乐居股价下跌,以及后者的财务状况和前景预期。

作为新浪主要收入的微博业务,其财报中多次提及来自阿里巴巴或阿里巴巴产生的收入,2017年到2018年收入的增长达到了39%。增长来自于微博已成为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营销、粉丝积累和粉丝互动的平台。

在最新的内部信中,曹国伟表示,原有新浪的一些垂直业务,如新浪财经、新浪金融以及新浪体育等,将更加独立地发展;新浪集团在未来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并购步伐,实现集团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突然宣布:iMac-Pro全球下架

作者  |  2021-03-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苹果突然宣布:iMac Pro全球下架

3月21日,苹果官网最新消息:iMac Pro已正式下架,目前官网在售的一体机只有iMac这款产品。

iMac Pro稍早在众多国家和地区脱销,现在,iMac Pro页面已从苹果官网完全下架。

随着iMac Pro页面的删除,在任何地区的页面都不再有购买iMac Pro的选项,这台机器也不再列在苹果商店的应用中,搜索也不会调出iMac Pro的列表。

苹果还将iMac Pro的 Mac兼容过滤器改成了“2017”,而不是“2017 及以后的版本”,明确表示未来将不再有iMac Pro机型。

苹果在3月初首次宣布了停产iMac Pro的计划,并在当时表示,iMac Pro将在供应结束时停止购买。

尽管在iMac Pro停售后,苹果已经将其从网站上撤下,但在苹果翻新的商店中,仍有多款iMac Pro机型可供选择。

就在正式停产iMac Pro不久后,苹果也停止了4K 21.5 英寸 iMac 的 512GB 和 1TB 的固态硬盘(SSD)配置的供应。

上个月,这两个选项都变得无法购买,尽管当时尚不清楚这是否是一个临时问题。

据威锋网从苹果官网了解到,苹果现在已经从iMac的配置页面中完全删除了这两个受影响的固态硬盘选项,只剩下256GB 的固态硬盘和 1TB 的融合硬盘(Fusion Drive)供客户选择。

一款全新的基于苹果芯片的 iMac 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但更具体的发布时间尚不清楚。

新闻多看点

2017年,苹果发布iMac Pro,后者被成为苹果史上性能最强的iMac:全面支持VR、4K视频;拥有5视网膜显示屏;搭载最多18核至强处理器;采用了AMD最新的Vega显卡,整体的浮点运算能力达到惊人的24Teraflops(每秒24万亿浮点运算)。

这款电脑此前可选配英特尔 Xeon W至强服务器处理器,27英寸Retina5K显示面板,售价可达3.8万元以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银美林:将Snap(SNAP)评级从买入下调为中性

作者  |  2021-03-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摘要

【快讯】美银美林:将Snap(SNAP)评级从买入下调为中性。(美股投资网)

美银美林:将Snap(SNAP)评级从买入下调为中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盘前涨超超200%-Support.com(SPRT)与比特币矿商Greenidge达成合并协议

作者  |  2021-03-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异动丨盘前大涨超200% Support.com(SPRT)与比特币矿商Greenidge达成合并协议

周一,软件和云服务公司Support.com Inc。(SPRT)宣布与比特币矿商Greenidge Generations Holdings Inc。达成合并协议。交易预计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Support.com将成Greenidge的子公司。今日盘前,截至发稿,Support.com Inc股价大涨216%,报6.367美元。

据悉,总部位于纽约州Greenidge经营着一家天然气工厂,用于为比特币挖矿业务提供动力。合并后,Support.com的股东将持有Greenidge公司约8%的A类股股票,每一股Support.com股东将获得大约0.124股Greenidge股票。

Greenidge的首席执行官Jeff Kirt 将担任合并后公司的CEO.Support.com的首席执行官Lance Rosenzweig将继续领导Support.com作为格林尼治的子公司。两家公司合并之后的现金总额预计约为7,000万美元。

Jeff Kirt表示,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将使Greenidge获得资本,并在其他地方复制其比特币挖矿模式。该公司表示,依靠内部发电进行挖矿活动,可降低波动成本,并将固定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截至今年2月的12个月里,Greenidge以每枚比特币约2869美元的净可变成本开采了1186枚比特币。目前,比特币价格约为5.8万美元/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百度今日暗盘收涨0.71%

作者  |  2021-03-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百度今日暗盘收涨0.71%

百度今日暗盘收涨0.71%,报253.8港元,发行价252港元/股。百度将于明天正式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新氧2020年Q4及全年业绩:平均月活跃用户和付费机构双增加

作者  |  2021-03-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新氧2020年Q4及全年财报:平均月活跃用户和付费机构双增长

国内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新氧科技(NASDAQ:SY)发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新氧科技总收入4.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创下公司上市以来单季度收入新高。毛利率85.0%,在去年同期83.7%的基础上实现增长。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6,220万元人民币。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890万,同比增长142.3%。付费医疗机构数4,746家,同比增长40.5%。2020年全年,新氧科技实现总收入12.95亿元,同比增长12.4%。2020年四个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00%。

在高毛利、用户及机构量快速增长趋势下,新氧没有止步于短期利益,而是持续加大投入,构建技术、品牌、人才核心竞争力。2020年,新氧研发投入及人员开支2.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约18%,同比增长超过29%。

新氧科技董事长兼CEO金星表示:“尽管2020年充满挑战,我们仍然以四季度稳健的业绩成功收官,收入符合公司之前的指引。本年内,我们充分利用平台的优质内容、科技力量,以及多年来与用户和医美机构建立的信任,成功实施了多项重要举措。第四季度,用户数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不断丰富的平台内容以及VR看店和视频面诊等创新服务的推出。本季度移动端平均月活达890万,同比增长142.3%。新氧平台的付费医疗机构数量为4,746家,同比增长40.5%。”

金星同时表示:“展望2021年,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我们将持续加强社区内容建设,以满足扩大的用户群的不同需求,特别是核心医美用户。在业务端,我们将继续巩固传统强项手术类项目的优势,同时抓住今年非手类项目快速增长的重要机遇。最后,我们将会定期升级产品和服务,改善用户体验。展望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在内容、科技和用户方面的竞争优势,以用户为中心,深入行业产业链,以医美为切入点,构建成为最受信赖的医疗服务平台。”

新氧科技CFO于敏表示:“2020年第四季度总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平台付费医疗机构数量的增长,本季度毛利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反映了我们业务模式的不断优化和有效的成本控制。我们相信,集中提升新氧品牌,将新氧生态打造为信任和高品质用户体验的代名词,对于持续为我们的股东创造长期价值至关重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工信部将推进电子烟监管法治化-雾芯科技盘前大跌21%

作者  |  2021-03-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工信部将推进电子烟监管法治化,雾芯科技盘前大跌21%

3月22日,美股投资网了解到,今日,工信部发布公开征求对《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附则中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此次修改主要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电子烟监管法治化的要求,明确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法律依据,并做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衔接,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或受消息影响,截至发稿,电子烟品牌雾芯科技(RLX)美股盘前跌超21%。

雾芯科技于2021年1月22日在纽交所上市,是一家创建于中国的消费级电子雾化器品牌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是RELX悦刻品牌电子雾化器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招股书显示,2018年1月2日至12月31日、2019年、2019年前三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净营收分别为人民币1.3亿元、15亿元、11.4亿元和22亿元。期内,净利润分别为-28.7万元、4774.8万元、9804.7万元和1.1亿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优克联(UCL)携手当地业务伙伴拓展东南亚业务

作者  |  2021-03-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优克联(UCL)携手当地业务伙伴拓展东南亚业务

优克联(UCL)创建了全球领先的移动数据流量共享市场,与总部位于雅加达的大型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服务商PT Harapan Karunia Makmur(简称“HKM”)结成新的联盟,积极拓展东南亚业务。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HKM将在印尼生产和分销移动宽带相关设备和数据连接服务。

据悉,作为战略合作的一部分,优克联将同HKM拓展移动宽带相关的产品机会。HKM将在印尼分销这些移动设备,并帮助销售优克联的移动数据连接服务。HKM的移动宽带相关设备将以优克联的专利云卡技术为基础,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快速、便捷、稳定的移动连接服务。除了与HKM合作,优克联还与其他业界领先的本地商业伙伴合作,旨在进一步加快相关地区的业务发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亚马逊(AMZN)今年将在沙特阿拉伯招聘1500名员工

作者  |  2021-03-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摘要

【快讯】亚马逊(AMZN)今年将在沙特阿拉伯招聘1500名员工。(美股投资网)

亚马逊(AMZN)今年将在沙特阿拉伯招聘1500名员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云集(YJ)Q4总营收同比下降45.8%-净净亏7734.2万元

作者  |  2021-03-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云集(YJ)Q4总营收同比下降45.8%,净亏损7734.2万元

3月22日美股盘前,云集(YJ)公布2020年Q4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公司Q4总营收为13.2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45.8%,上年同期为24.49亿元;净亏损为7734.2万元,上年同期为491.4万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基本和摊薄后每股亏损为0.04元,上年同期为0.002元。

第四季度,商品销售净营收同比下降45.2%至11.652亿元;会员业务营收为4.6万元,上年同期为1.459亿元;商城业务营收为1.517亿元,同比下降10.3%;其他业务营收为1050万元,同比增长8.2%。

第四季度的GMV为117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10亿元人民币;与商城业务营收相关的GMV为95亿元,上年同期为50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2个月里,交易会员数量增至1330万。

财报显示,公司2020年总营收为55.30亿元,上年同期为116.72亿元;净亏损为1.52亿元,上年同期为1.24亿元。

财报公布后,截至发稿,云集盘前跌1.52%,报2.59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