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确认林肯暂不在欧洲销售 重点为美国和中国市场
福特汽车证实不在欧洲市场销售林肯车型。
10月26日,据界面新闻援引Ford Authority网站报道,福特公司副总裁兼北美地区总裁库玛·加尔霍特拉(Kumar Galhotr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福特“目前没有计划将林肯带到欧洲。”“林肯目前的重点是在美国发展(今年表现不错),并继续在中国发展。”
目前,林肯品牌主要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中国、中东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销售,尚未进入欧洲市场。
这意味着,林肯品牌一段时间内,没有推出新轿车产品的相关计划。林肯当前产品主要依靠SUV和跨界车型。
库玛·加尔霍特拉表示,林肯在全球销量增长最快的市场为中国,虽然中国消费者对轿车车型较为偏爱,但林肯目前没有新轿车研发计划。
林肯在华销售的大陆和MKZ两款轿车都将停产。
美股投资网汽车7月从林肯官网获悉,2020年底之前,林肯将停产旗下中大型轿车林肯大陆。林肯MKZ也于早前宣布停产。林肯官方表示,之后林肯将不再保留轿车产品线,未来将更加专注于打造跨界车型和SUV车型。
林肯大陆在华停产应与其销量低迷有关。林肯大陆2017年在中国市场上市,当年共卖出12,012辆,是林肯大陆销量巅峰时期。随后销量持续下滑,到2019年,林肯大陆仅卖出6,586辆。
2020年是林肯国产车元年,其陆续推出了冒险家Corsair和飞行家两款国产车,降低了车辆成本,具备了一定的产品价格优势。
在销量方面,国产版林肯冒险家Corsair已成为林肯销量主力,其9月销售4,199辆,连续5个月刷新林肯单车型月销量纪录;第三季度合计销售11,041辆,环比增长58.5%。而林肯飞行家第三季度销量共计3,133辆。
林肯全系9月销售7,305辆,同比增长75.4%,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直播平台屡遭并购,传百度计划收购YY直播
10月26日,美股投资网获悉,据界面新闻报道,从多个知情人士处获悉,百度收购YY国内业务的谈判已接近完成,YY海外业务不在此次交易范围内,继续保持独立运营。对此,百度和YY方面均未回应。
近日,有欢聚时代内部员工爆料, YY要卖身百度。受此传闻影响,周五YY股价在盘前涨幅一度超过10%。截至周五收盘,YY股价为85.13美元,上涨5.22%,市值达到68.79亿美元。
而上周五,欢聚时代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学凌曾在朋友圈称“以前专注于战斗,总想着赢。今后要专注于给别人提供价值,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成。”这被外界猜测或许与此次收购传闻有关。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今年第二季度YY海外业务BIGO直播的收入已经超过国内业务,而国内业务已经到天花板,这样的交易对YY来说是合理的。
财报显示,欢聚时代第二季度净营收为58.4亿元,同比增长36.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直播业务中Bigo直播的增长。该公司直播收入同比增长40%。
但是,欢聚时代第二季度其他业务营收为2.32亿元,同比减少18%,公司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YY业务营收下降。从YY的运营情况来看,第三季度总付费用户数同比下降2.2%至410万。
百度此番收购YY国内业务也是呼应了今年百度的重点业务方向。今年5月,百度执行副总裁沈抖公开表示,直播是百度移动生态2020年重点方向之一。而对于百度重视直播的原因,沈抖表示,直播是一个新的媒介方式,根本上是会解决用户使用百度过程中对知识和信息方面的需求。
此前,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建直播中台,由虎牙创始人古丰负责。并且百度还上线电商直播,针对品牌电商、二类电商和内容电商提供建店、交易、结算、订单等解决方案。
今年,传统直播行业的各知名公司纷纷合并。从腾讯促成虎牙和斗鱼合并,再到传出百度计划收购YY,直播行业或将重新洗牌,而百度和腾讯之间的直播斗争也将打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新股解读|数字营销已不香,短视频能否成宝盛科技(BAOS)“救命草”?
广告主都在裁员、速减预算的上半年,数字营销市场整体低迷仿佛是注定的,而这一现象在中小体量的数字营销公司中表现得愈加突出。
近日,即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数字营销公司宝盛科技(BAOS)更新了其招股书,披露了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从这份业绩中,投资者或许能从微观的角度审视“资本寒冬”下,中小型数字营销公司的发展环境。
头部“吃肉”,长尾“喝汤”
数字营销行业的回暖是从今年二季度开始的,在此之前的一季度,整个行业都笼罩在阴云之下。
数字营销的商业模式很简单,简言之就是“广告主给活,公司接单”。作为整个商业模式下的乙方,各大数字营销公司的收入与广告主的需求直接挂钩。而广告主的“不给力”成为了行业整体发展下滑的重要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在2020年国内数字营销行业,广告主数字营销预算平均增长14%,与2017年的17%,2018年的18%和2019年的20%相比之下,数字营销预算增速首次出现放缓趋势。
其中,仅有18%的广告主2020年数字营销预算增幅在30%以上,较去年下降11个百分点,近3成广告主数字营销预算将与去年持平;近6成广告主数字营销预算增幅低于10%(含持平及减少部分),该比例较去年增加1/4。
广告主的预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数字营销行业内部的两极分化,马太效应开始显现。作为国内数字营销行业的龙头公司,蓝色光标在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73.75亿元,同比增长47.91%。
反观宝盛科技,在公司最新更新的招股书中,公司披露,今年上半年营收980.12万美元,同比下降10.6%;经营利润为579.56万美元,同比下降14.1%;净利润为617.21万美元,同比下降8.8%。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宝盛科技并非纯粹依靠广告主盈利。从公司的业务划分来看,作为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宝盛科技提供服务包括搜索广告、供稿广告、移动应用广告和社交媒体营销广告。
其中,广告主及出版商(媒体或其授权机构)为公司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对于广告主,宝盛科技为其提供广告战略、预算和广告渠道选择咨询;采购清单;广告优化服务;广告投放管理等服务,是公司的直接收入来源。
对于出版商一方,宝盛科技则主要起到为其找到广告主购买其服务,并从事其他营销和推广活动向广告主普及网络广告的作用。在此之前,出版商往往与宝盛科技签订合同,商定一定拟完成的广告支出额,并确定回扣和奖励比例,按月或季度结,是公司的另一收入来源。
不难看出,相比于广告主相关业务,2020年公司来自出版商回扣和奖励的收入占比虽有下滑,但仍有88%的比重,而广告主端的收入则仅有12%的占比。可见,通过帮助出版商进行广告位销售是公司的主营业务,而这也说明公司的营收来源较为单一。
当单一的收入结构叠加单一的客户构成,便会在一定程度让负面情绪在市场发酵。
与头部公司不同,中小型数字营销公司的议价权较低,导致其不得不较高程度地依赖单一结构的客户公司,宝盛科技亦是如此。
招股书显示,目前,在大客户方面,宝盛科技是搜狗、快手的KA(关键客户)行业广告代理商,并兼顾阿里、头条等渠道代理。
然而,2018、2019财年,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达74.2%和79.2%,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高达45.3%和45.6%。其中,前五大客户包括搜索引擎运营商、短视频平台运营商及广告主。公司依赖大客户带来收入增长的同时,高客户集中度也使得公司面临风险增高。
此次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恰好暴露了宝盛科技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众多知名广告主的营销服务商,同时也说明其在市场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只缺一个风口。
能否抓住短视频“风口”
短视频是数字营销行业在公共卫生事件下迎来新的一波风口,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目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数字营销格局,随着未来物联网的普及,媒体环境将愈发碎片。在这一市场背景下,以短视频为主的社会化营销逐渐成为广告主支出的重点,且这一趋势也直接反映到了广告主的预算分配中。
统计显示,81%的广告主表示将在2019年增加社会化营销投入,预算平均增长21%,保持了跟2018年一样的高增长。
而在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人们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上的时长出现加大幅度上涨。在户外等传统媒体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广告主势必将更多的预算花费在这些新媒体上。
这一市场逻辑在蓝色光标的业务增长中得到验证。美股投资网财经APP了解到,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整个数字营销行业都遭到重创,但是蓝色光标在上半年却取得了格外亮眼的成绩。除了海外之外,短视频便是其第二个突破百亿的现金牛。根据东吴证券的一份研报称,2020年蓝标在抖音上的投放将超过50亿。
在市场空间方面,短视频市场对于中小型数字营销商而言也有较大的挖掘潜力。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2019年达6.27亿人,短视频市场规模预计2020年将达到380.9亿元。
随着社会化营销越来越成为广告主青睐的投放方式,最具亲和度的短视频投放投放渠道,有望成为未来数字化营销的重要方式之一,并由此衍生出千亿空间的短视频营销市场。能否在公共卫生事件边际效应递减的特殊时期抓住这一市场机遇,或许会成为宝盛科技等中小型数字营销公司翻身的契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微美全息发布新产品“全息柔光影院”
微美全息软件有限公司(纳斯达克: WIMI)(以下简称为“微美全息”或“公司”),一家中国领先的增强现实(“AR”)服务提供商,今天宣布发布一款混合现实(“MR”)头戴式显示器(“头显”)的新产品 -- “全息柔光影院”,以进一步扩充公司的全息产品组合矩阵。
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推出了“全息柔光影院”产品。该产品在图像色彩管理、可对接的设备以及佩戴体验感等方面有极大的提升,并计划于今年年底正式上市。图像色彩管理方面,结合超强图像处理引擎以及与SONY的合作,该产品可以给客户展现更加通透的颜色和更为细腻的画质。同时,该产品支持与无人机和专业相机的对接,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另外,新产品运用了远焦点成像的技术以缓解客户长期近距离用眼视疲劳,极大地优化了客户的佩戴体验感。
微美全息的首席执行官石硕先生评论道:“微美全息此次推出‘全息柔光影院’产品,在图像色彩管理、可对接的设备以及佩戴体验感等方面加速了迭代,这也为我们在MR头显市场中的进一步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随着5G的普及和技术的突破,人们对MR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我们将抓住这次市场增长机会,不断完善我们的产品矩阵,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从而继续为公司的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0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研发、台积电代工的A14仿生处理器,已用于苹果新推出的iPhone 12系列智能手机和iPad Air,苹果芯片研发的重点也就将转向A15系列,以用于明年推出的新iPhone。
外媒的报道显示,苹果已在研发A15系列处理器,预计会采用台积电的第二代5nm工艺(N5P)制造,明年三季度开始生产。
同第一代的5nm工艺相比,台积电的第二代5nm工艺可使芯片的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8月底的全球技术论坛期间,台积电曾披露,第二代5nm工艺所制造的芯片,理论上性能较第一代将提升5%,能效提升10%。
在台积电的全球技术论坛期间,他们还披露第二代5nm工艺,计划在2021年推出,但并未披露大规模投产时间。
苹果A15系列处理器继续由台积电代工,也就意味着台积电将连续6年为苹果独家代工A系列处理器,从2016年持续到2021年。
由于台积电在芯片制程工艺方面走在行业前列,更先进的3nm和2nm工艺已在按计划推进,3nm工艺是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大规模投产,因而台积电在2021年之后,仍有望获得苹果A系列处理器的独家代工订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快报 | 四季教育(FEDU)Q2营收8380万元,净利润400万元
四季教育(FEDU)2021财年第二季度营收为8380万元(人民币,下同),毛利为3560万元,净利润为400万元,每ADS收益为0.07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000辆国产特斯拉Model 3将出口欧洲,哪些产业链公司将受益?
10月26日,特斯拉宣布,中国制造Model 3将在10月27日首次从上海启程出口欧洲,首批出口车辆数量达到7000辆。特斯拉年内出口的整车和电池等预计将达到4.5亿美元。
此外,据媒体报道,从特斯拉三季度财报中最新公布的图片来看,经过大半年的建设之后,上海超级工厂Model Y生产厂房的外部施工已基本结束,内部的生产线也已基本准备就绪。根据此前安排,新工厂所生产的Model Y计划在明年开始交付。
特斯拉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哪些产业链公司将受益?
兴业证券指出,国产特斯拉伴随国产化率提升带来成本降低,结合上海工厂区位优势,出口运费相比美国工厂优势明显。若后续国产特斯拉出口将带动上海工厂产销规模上行,国产特斯拉产业链零部件有望持续受益。
针对特斯拉Model Y,天风证券指出,ModelY国产化后,预计特斯拉将继续执行降价策略,如果ModelY将价格打入25-30万元区间,以ModelY中型SUV定位以及智能车优秀的产品体验,或将对BBA整个SUV产品矩阵造成冲击。该机构预计,2021-2023年ModelY将处于快速增长期,2021年特斯拉整体销量将达88万辆,同比增长76%,2022年销量将达128万辆,同比增长45%。
投资机会方面,申港证券认为,目前海外疫情严重,特斯拉将加快国产后进度,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提前切入供应,特斯拉产业链将会是具有较高超额收益的贯穿全年的投资机会。
该机构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
一、动力电池产业链:推荐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为特斯拉国产车型供货并且供货比例不断提高的宁德时代,以及电池结构件企业科达利;
二、传统零部件:推荐进入Model3配套体系,单车配套价值量较高的拓普集团、凌云股份、华域汽车和均胜电子;同时,重点推荐获得ModelY内饰项目定点的新泉股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蔚来汽车股价的连日走高,让被称“2019年最惨人”的李斌翻身了。
截至美东时间10月22日收盘,蔚来汽车(NIO)股价报27.38美元/股,总市值为369.33亿美元。与蔚来汽车去年10月一度跌至1.19美元的历史最低股价相比,一年时间内,其股价暴涨23倍。
同在美股上市的中国电动车公司小鹏汽车(XPEV)和理想汽车(LI),走势也不错。截至美东时间10月22日收盘,小鹏汽车股价报20.82美元/股,总市值为152.97亿美元;理想汽车股价报18.98美元/股,总市值为158.74亿美元。
不止是美股市场,上周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也涨幅明显,包括力星股份(300421.SZ)、松原股份(300893.SZ)、方正电机(002196.SZ)、亿利达(002686.SZ)等在内的多股涨停。其中,力星股份和松原股份涨幅一度超过20%,封上涨停板。
多个证券机构发布的研报认为,国内外政策的助力,是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持续看好的重要原因。消息面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欧洲议会呼吁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升至60%;美国大选拜登提出以绿色新政为核心的经济刺激政策,都在让新能源汽车股备受资本关注。
特斯拉“慢半拍”
上周,在美股上市的四家新造车企业中,蔚来汽车一举碾压特斯拉,股价周涨幅为32.65%,而特斯拉的这一数字是微涨1.31%。在股价持续大涨之后,蔚来市值也水涨船高,超过358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美股市场的福特汽车。截至美东时间10月23日收盘,福特汽车市值为326.63亿美元。
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将蔚来汽车股票评级由中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由每股14美元上调至40美元,较目前股价仍有超60%的上涨空间。
回望过去近一年的市值变化,去年10月,蔚来汽车总市值仅为15亿美元左右,直到2020年初,其市值首次突破50亿美元。但在近半年的时间内,蔚来汽车的市值又迅速回落,掉入50亿美元以下。美东时间2020年6月2日,蔚来汽车市值重新站上50亿美元,并开始一路高涨,直到10月14日市值突破300亿美元。
(蔚来汽车近一年、历年市值变化)
蔚来汽车在资本市场的风生水起,与其在终端市场的销量不无关系。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蔚来汽车交付量约为1.22万辆。
同样,登陆美股市场不久的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上周股价分别上涨12.33%和8.85%。但从整个9月来看,理想汽车股价上涨3%,市值跌幅为4%;小鹏汽车股价下跌4%,市值跌幅为7%。
东兴证券研报认为,以小鹏汽车为代表的头部智能电动车厂商,在坚持以自己完成大部分研发任务的全栈开发能力支持下,有望继特斯拉之后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潮中获取优势。
在上周蔚来、理想、小鹏股价大涨的势头下,忙着降价的特斯拉上周股价微涨1.31%,明显“慢半拍”。从9月1日至美东时间10月16日收盘,特斯拉股价从502.14美元/股下跌至439.67美元/股,市值蒸发329.56亿美元,几乎跌掉了一个福特汽车的市值。
日前,特斯拉中国官网宣布终止并下线“信心保障计划”,这意味着车主再无法7天无理由退车。有观点认为,降价后,再突然取消信心保障计划,有可能让消费者对特斯拉的满意度进一步降低。
产业链个股10月齐看涨
放眼整个9月,新能源产业链个股表现并不好。以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为例,9月开盘首日,宁德时代股价收于214.25元/股,市值为4990.9亿元;9月30日股价收于209.2元/股,市值缩水至4873.26亿元。
(宁德时代9月市值变化)
其他动力电池个股9月也表现惨淡。其中,国轩高科(002074.SZ)股价跌幅8%,市值蒸发约27亿元;亿纬锂能(300014.SZ)股价跌幅0.4%,市值蒸发约4亿元;孚能科技(688567.SH)股价跌幅2.8%,市值蒸发约8亿元;鹏辉能源(300438.SZ)股价跌幅1.4%,市值蒸发约1.05亿元。
同样,许继电气(000400.SZ)、国电南瑞(600406.SH)、特锐德(300001.SZ)等充电桩个股在9月也难逃股价、市值齐跌的命运。其中,许继电气股价跌幅13%,市值蒸发约20.87亿元;国电南瑞股价跌幅13%,市值蒸发约137.7亿元;特锐德股价跌幅13%,市值蒸发约28.3亿元。
不过,国庆长假后新能源产业链个股开始“飘红”,这与相关部门不断释放的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不无关系。前有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获通过,后有工信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262号(工交邮电类26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对充换电、动力电池回收、氢燃料等领域再定调。
上周(10月12日至16日)汽车A股涨幅前十名中,前两名分别被所属充电桩行业的中能电气(300062.SZ)和所属燃料电池行业的英可瑞(300713.SZ)包揽,周涨幅分别为75.16%和64.58%。
截至10月20日收盘,动力电池个股中,孚能科技股价涨幅最高,为15.6%,市值上升了47.97亿元。紧随其后的亿纬锂能股价涨幅为10%,市值增长了94.05亿元。宁德时代、鹏辉能源股价均上涨7.4%,市值分别增长了389.72亿元和5.57亿元。国轩高科股价微涨0.2%,市值增长0.77亿元。
与动力电池个股相比,充电桩个股涨幅较小。其中特锐德股价增幅为9.8%,市值增长17.66亿元;国电南瑞股价微增2.7%,市值增长24.96亿元;许继电气股价微增2.2%,市值增长3.22亿元。
东北证券研报认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市场空间预计将超过6万亿,整体产业链市场将超过10万亿。新能源汽车的各环节将会在整车的带动下不断扩大市场空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航空(AAL)Q3营收同比下降73.4%,日均现金消耗量降至4400万美元
10月22日,美国航空(AAL)公布其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
第三季度营收31.73亿美元,同比下降73.4%;总经营支出60.44亿美元,同比下降45.6%
净亏损23.99亿美元,去年同期录得净利润4.25亿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4.71美元,上年同期录得每股收益0.96美元。
截至第三季度,公司拥有约136亿美元的可用流动性资金。此外,在10月份,公司通过联邦救助计划获得了额外20亿美元的贷款,贷款总额达到75亿美元。公司第三季度的预估流动性余额约为156亿美元。公司预计第四季的总可用流动性资金将超过130亿美元。
第三季度,公司将每日现金消耗量从第二季度的约5800万美元降至约4400万美元。公司目前预计其第四季度的每日现金消耗量将在2500万至3000万美元之间。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共拥有848架飞机,去年同期为940架。公司决定将现有15架空客A330-200客机全部退役。
第三季度,公司可用座位里程(ASM)为255.62亿英里,去年同期为663.33亿英里;载客率为58.9%,去年同期为85.6%。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全集团客运量将同比下降50%。其中,长途国际航班客运量将同比下降75%。
此外,该公司宣布将配售价值高达10亿美元的普通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快报 | 美国电力(AEP)Q3营收同比下降4.7%,每股收益1.51美元
美国电力(AEP)第三季度营收为41亿美元,同比下降4.7%;利润为7.4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34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51美元,上年同期录得每股收益1.49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